19951012的今年五行是什么么

的塔罗牌是什么??_百度知道
的塔罗牌是什么??
你好!楼主!根据你的出生年月日所得出,你的个性象征和灵魂象征的塔罗牌是10号命运之轮牌吖!!10命运之轮&相关语:轮回  对应星象:月亮&  牌面上命运之轮上面是象征天使的斯芬克斯,下面是魔鬼,四周围绕着象征命运中的各种境遇的女神、天鹅、毒蛇等。你的命运有如那命运之轮在塔罗牌中不停的转动,时而好时而坏,这是 一种公平的循环。命运之轮也许会在你喜欢的角度停下来,这使你有不可思议的好运气;而它也会在你不喜欢的角度停下,你就会倒霉。不管你愿意与否,命运就是如此无情,况且生命本身就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使你的生命中充满了挑战和刺激。&
其他类似问题
70人觉得有用
塔罗牌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牌名: 恶魔 LA DIABLE 牌位: 正位牌意:代表“诅咒” 这是警告人们不要禁不起邪恶的诱惑,不然的话可能会遭到很不好的结果,每个人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屈服于恶魔。 综合占卜结果:被自己的恐惧阻碍了自己,控制,物质化的观点。被束缚恶魔的呢喃诱惑的陷阱和违法集团或秘密组织有关
正义对应星相:天秤座关键词:决议;正义;法律;裁决牌的物语:1
人应该要有正义、力、节制、智能四种美德。2
紫色代表智能,绿色代表爱,红色代表战争,王冠代表权力,剑代表男性特质,柱子代表二元论。3
左手的称象征公平,右手的剑导正世上的不正和虚伪。剑尖朝着制裁者本身,表示制裁他人之前要先自自省。4
人佳节神力,执行审判。两根柱子代表神力。两条穗代表神言。5
此牌又称平衡。 牌意详解:一个王子模样的人,一手握着宝剑,另一手提着称子。他木无表情,发出冷静且威严的气势,一种为衡量对错曲直、制裁恶人、维护道德、主持正义的架势。
出生日期 (公历) :日 (农历)乙亥(猪)年八月十八日,星期4 属相:猪 星座:天秤座10月12日生日密码 10月12日出生的人热中于成为人群中的目光焦点,他们擅长与人周旋,无论是在市井小民或上流阶层的聚会中,都能相处自如。他们以工作成就为荣,也希望能获得身边各阶层人士的慧眼赏识。 今天出生的人对理财具有优异的直觉。令人难忘的是,当亲朋友遭遇困难时,他们总会爽快地奉献时间或金钱,绝不会吝啬小气、见死不救。更难得的是,他们出手大方的海派作风,并不会让人有种施舍的感觉,所以,他们的付出就更容易受到接受及肯定。不过,他们自己却无法以同样的心态接受别人的援助,因此对他们来说,如何尽早学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施与受,便成为重要的课题。 这个族群虽然十分看重量传统,但他们无论是在思想、言谈或行为上,都属于非保守派。从生活里的各个面向来看,都可以窥出他们生性外铅、爱耍宝、好排场的特质,包括异于常规的异性关系,或一些挑战社会规范的作为。对他们而言,世界是个舞台,上演着他们自行编写的剧本,他们用非常自然的方式争取表演空间,以至于别人从不觉得他们之所以搞怪,纯粹只是要引人注目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必须警惕自己不要流于骄傲。无视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结果反而会导致自我毁灭!尽管他们对法律或社会传统了若指掌,但通常总以为自己可以不被这些规则“套牢”,特别是在私生活方面。这群人是“乐善好施”及“自私自利”两种特质的怪异混合体。他们对自己的需求总是势在必得,往往会激怒了他们的伙伴。谈到爱情,他们更是“危险分子”,当感情关系出现问题时,他们常表现得弹性十足,而且不管对方的接不接受,他们也会以“长痛不如短痛”为最高信条来处理问题。卓越的能力和社会知识,使他们成为同侪、朋友和家人倚靠的对象。不过,在关切或负责为他人深层需索的同时,还要能释出权力、避免专断,而这也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 塔罗牌 大秘仪塔罗牌是“倒悬者”,他用单脚倒吊在树上。虽然他看来有点无助,事实上,他掌管沉思和精神面的力量;因此,当牌面正立时,表示认清极限、解决问题和拥有人文特质;牌面倒立则是在精神上有所局限且缺乏远见。 静思语 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一旦失去就真的活不下去的? 优点 社交手腕灵活、慷慨、可信赖。 缺点 本位主义、爱现。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温馨提示:放慢脚步,静心阅读 -- 分享生活,留下感动 __ 投你美,专注给你快乐或感动() &&& &&&
1995年《人民日报》逝世消息汇总(四)  周建南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顾问、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周建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6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周建南1917年11月生于江苏省宜兴,1937年到延安,194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陕甘宁边区保卫处二科社会调查组组长、甄别工作组组长,热河省电政局及电业局工程师,东北军工部直属二厂厂长等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在电政、电业和军工兵器生产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全国解放后,他先后担任东北工业部电工局副局长、局长,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部长助理,电机工业部部长助理,一机部副部长,一机部机械研究院院长,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和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等职,并当选为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1985年8月周建南退出行政领导一线,先后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顾问,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外国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顾问等职。周建南同志是新中国电工行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为建立新中国电工行业的生产和科研体系以及国防工业建设作出了贡献。他领导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机械工业长远发展规划和体制改革方案,以及扶植、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我国机械工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周建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荣毅仁、田纪云、李岚清、李铁映、吴邦国、邹家华、姜春云、黄菊、温家宝、万里、薄一波等分别前往医院看望或以各种形式向其亲属表示慰问。周建南的遗体今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人民日报》& 〔19950712第四版〕林岑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交通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林岑同志,因病于1995年6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林岑同志1917年出生于上海市青浦县,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先后担任淞沪支队预备队中队长、大队副,中共天成区委书记,浦南工委书记,华东局直属土改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沂北县委书记等职务。新中国建立后,林岑先后担任绍兴县委书记,绍兴地委宣传部长,哈尔滨航空学校副校长,北京211厂副厂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器材部副部长,交通部材料局副局长、计划局局长等职务,为我国的航空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1982年离休后,一直担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人民日报》& 〔19950713第四版〕吴晓邦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新舞蹈艺术运动的先驱者,杰出的舞蹈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吴晓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吴晓邦同志1906年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919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积极参加进步活动,1925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至1935年,吴晓邦三次东渡日本学习音乐和舞蹈,回国后投身中国新舞蹈运动,开办中国第一所现代舞蹈学校。他是中国新舞蹈运动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抗日救亡行列,代表作有舞蹈《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1945年6月他到延安,在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教授舞蹈,后在解放区开展新舞蹈活动。1948年他与部队舞蹈工作者一起创作演出了《进军舞》。新中国成立后,吴晓邦历任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干部训练班主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曾创建天马舞蹈工作室,著有《新舞蹈艺术概论》、《舞论集》、《舞蹈学研究》等理论著作,培养了一大批舞蹈人才,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吴晓邦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和艺术生涯中,对共产主义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奋斗不息。《人民日报》& 〔19950724第四版〕柴书林同志逝世新华社上海7月25日电上海警备区原顾问柴书林同志因病于4月2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82岁。柴书林是河北省张北县人,早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平津、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上海市人防办公室主任等职。他是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之一,担任过上海梅山工程指挥部指挥,为国防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人民日报》& 〔19950801第四版〕李化一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原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化一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李化一同志于1915年11月出生在河北省深县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他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深北区委(地下)组织委员,冀中区献县县委组织部长、工委书记,交河县、献交县县委书记,八地委组织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中区北平工作委员会书记兼十地委城工部长,北平临时市委特派员,华北局城工部平津工委委员、北京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长。1950年转入水利战线,历任水利部人事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兼人事司司长,设计局局长,水电部设计总局、规划局局长,北京市水利局、水电部第二工程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顾问等。他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 〔19950809第四版〕陈士榘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八月九日电原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七月二十二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陈士榘同志是湖北省荆门市人,一九二七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九月参加了秋收起义,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工农红军排长、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代军长等职。他跟随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辗转征战湘南,参加了井冈山大会师。后跟随红四军挺进赣南闽西,开辟闽粤赣根据地,参加了攻打兴国、大柏地、长汀等一系列战斗。在中央苏区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斗争中,陈士榘同志始终站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一边,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旅参谋长、八路军晋西支队司令员、师参谋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广阳伏击战,并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为保卫和发展晋西南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中,他历任山东军区参谋长兼新四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第八兵团兼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北平军事调停执行部八路军代表团整军处处长兼参谋长。他驰骋华东战场,逐鹿中原,先后参加和指挥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泰安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洛阳战役、开封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政治委员等职。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八年任中央军委顾问。他为我军军事教育,军事战略研究,工程兵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我国国防工程和导弹、原子弹工程建设,呕心沥血,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陈士榘同志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八大、九大、十大代表。党的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陈士榘同志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他反对以权谋私、搞特权,提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顾全大局,廉洁自律,事事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人民日报》& 〔19950810第四版〕谢少文教授逝世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谢少文因病于7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谢少文1903年生于上海市,1926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作访问学者,1934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5所单位任教授。谢少文教授是我国现代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细菌培养和鉴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我国被应用了40余年。50年代,他出色地主持了反细菌战东北调查团的实验室鉴定工作,受到国务院嘉奖。谢少文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免疫分会主席,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微生物免疫学会主任委员等职。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 〔19950811第四版〕殷参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副部长级离休干部殷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8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殷参同志1916年7月生于浙江省象山县,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延安,在鲁艺编审会任编辑。1939年8月,殷参同志参加绥德《抗战报》工作。1973年,殷参同志任《辽宁日报》总编辑。1978年调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他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发表,积极协助总编辑从各方面进行拨乱反正和平反各种冤假错案的宣传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人民日报》& 〔19950819第二版〕新华社更正:8月18日播发殷参同志逝世消息中,加上“殷参同志1936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文中“1973年,殷参同志任《辽宁日报》总编辑”,应为“1954年,殷参同志任《辽宁日报》总编辑”。胡德兰同志逝世新华社南昌8月14日电离休红军老战士、政协江西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胡德兰,因病于1995年8月1日在南昌逝世,享年91岁。胡德兰同志是江西省星子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人民日报》& 〔19950820第二版〕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丕显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第12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陈丕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8月23日凌晨4时3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人民日报》& 〔19950824第一版〕王仕元骨灰安放仪式在京举行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王仕元同志骨灰安放悼念活动今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参加悼念并送了花圈。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宋健、陈俊生、罗干,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和一些部委负责同志以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体改委分别送了花圈。王仕元同志1941年12月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县,1959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喷气发动机设计与制造专业,1964年9月参加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仕元同志是在因公出访日本期间,因心脏病突发,于8月15日凌晨4时在东京不幸逝世的,享年53岁。王仕元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一位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工作者。1964年至1982年先后在国防部、七机部、八机部和国家机械设备成套总局工作。1982年6月调国家体改委,历任流通司副处长、流通体制局副局长、办公厅副主任、党组秘书、副秘书长、秘书长兼综合规划和试点司司长、国家体改委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体改委副主任。王仕元同志长期从事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和有关改革政策的综合研究工作,他在担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期间,负责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研究、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领导工作,积极探索改革理论,参与制定政策和具体组织实施,作出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人民日报》& 〔19950826第二版〕熊梦飞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原通信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熊梦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熊梦飞是湖南省耒阳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管理员、电台队长、通讯科长、政治处主任、政治部主任、团政委、华东军区三野后勤运输部政委、军委军训部诸兵种合成军队训练局副局长等职。1964年由大校晋升为少将军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敌后参加开辟豫皖苏边区根据地,负责通信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苏中海安保卫战、解放灵璧战斗、淮海战役及解放上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我军通信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人民日报》& 〔19950829第四版〕吴嘉民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离休干部、福建省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吴嘉民同志因病于1995年6月15日在福州逝世,终年87岁。吴嘉民同志是湖北省阳新县人,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入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赤卫队大队长,军分区组织科科长,赣东北地区独立大队政治委员、大队长等职,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和虹桥、瑞昌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苏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旅政治处主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著名的黄桥决战和曹甸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吴嘉民同志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淮海、渡江、解放上海、杭州等战役战斗。建国后,他曾担任苏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吴嘉民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人民日报》& 〔19950907第四版〕地质学家李悦言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国家一级工程师、地质学家李悦言8月13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7岁。李悦言毕生从事地质调查和非金属矿产勘查和开发工作,为我国基本化学工业和农业发展所需化工资源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技术指导。他主持编制了多种非金属矿产的勘查规划和各种勘查规范、规程,为开创化工矿产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化工地质工作奠基人之一。李悦言生前曾任原地质部地矿司副总工程师、地矿部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 〔19950912第四版〕鲜恒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民盟中央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鲜恒同志,于1995年8月8日病逝,享年75岁。鲜恒同志,四川西充人,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经济系。他1944年赴美留学,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大学学习企业管理和银行学,获企业管理学硕士并任研究员。他1947年回国后,任重庆大学、重华法商学院、求精学院等院校教授。鲜恒同志在其父亲、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先生的影响下,青年时期就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解放战争期间,他放弃联合国工作职位,回国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为配合解放大军入川,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鲜恒同志历任重庆福农面粉公司经理,《新工商》杂志编辑,全国工商联副处长,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曾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人民日报》& 〔19950913第四版〕冯牧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艺活动家、评论家、散文家冯牧同志因病于9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冯牧同志1919年生于北平。1935年,他参加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8年春,他辗转到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和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4年,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部文艺编辑;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他随刘邓大军陈赓兵团转战华北、中原、华东和中南战场,并随后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1950年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文化部长;1952年至1957年任昆明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7年底,冯牧调中国作协任《新观察》主编;1959年起任《文艺报》编委、副主编,1965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中国文联党组成员。粉碎“四人帮”后,他历任《文艺报》主编、文化部党组成员、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和《中国作家》杂志主编等职。他是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新中国建立后,冯牧以极大的热情培养和扶植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作家。粉碎“四人帮”后,他为文艺战线的拨乱反正、为繁荣文艺创作做了大量工作。冯牧早在延安时期即开始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活动,著有评论集《繁花与草叶》、《激流小集》、《耕耘文集》、《冯牧文学评论选》、《新时期文学的主流》、《文学十年风雨路》、《但求无愧无悔》;散文集《滇云揽胜记》、《冯牧散文选萃》、《我的三个故乡》等。《人民日报》& 〔19950918第四版〕余冠英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因病于1995年9月2日逝世,享年89岁。余冠英1906年生于江苏扬州,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他1952年调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文学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等职。余冠英先生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余冠英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成就卓著。所撰《诗经选》、《乐府诗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汉魏六朝诗论丛》、《古代文学杂论》等,体例严谨,见解精到,向为国内外学界所称道;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三卷本),为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由他主持编选的《唐诗选》,是中外公认的唐诗最佳选本之一。《人民日报》& 〔19950920第四版〕康林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北京军区原顾问康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康林同志1916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一个农民家庭。他1932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战士、班长、副政治指导员、教导队队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曾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康林同志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后跟随陈毅同志坚持赣粤边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康林同志指挥部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解放战争中,康林同志率部参加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和枣庄攻坚战以及鲁南、莱芜、孟良崮和淮海、渡江及解放长山列岛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康林同志曾率部赴朝作战,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防御战和其它战役战斗。在北京军区工作的十几年中,他先后分管国防工业、作战、民兵等项工作。康林同志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人民日报》& 〔19950925第四版〕马忠全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海军原副司令员马忠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7月3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马忠全同志1914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10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忠全同志历任红四方面军连长、营长、团参谋等职,参加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马忠全同志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太行五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著名的袭击阳明堡机场、响堂埔白刃战、石匣攻击战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马忠全同志历任旅长、独立师师长等职,率部参加了著名的上党、平汉、陇海、汤阴等战役战斗,后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巩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49年,马忠全同志任第二野战军第十军三十师师长,参加进军大西南。1950年1月至4月,他任乐山军分区司令员、乐山行署专员,组织领导军民开展剿匪斗争,歼灭匪特16000余人。1952年,马忠全同志调到海军工作后,曾任海军快艇学校校长、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榆林基地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为海军现代化建设,为捍卫祖国的领海主权,建立了显著的功绩。马忠全同志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荣膺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膺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 〔19950926第四版〕毛诚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国家安全部原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毛诚同志,因病于1995年9月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毛诚同志遗体今天在北京火化。毛诚同志1915年3月生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1932年春参加革命,加入共青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她曾任中共满洲省委交通员;1934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8年初到延安,历任抗日军政大学保卫干部,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秘书长,中央社会部秘书长、干部学校秘书长、班主任;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哈尔滨市委部长、区委书记。新中国建立后她任总参联络部干部学校副校长,总参联络部副部长,中央调查部副秘书长、干部学校校长,吉林市委书记处书记,吉林省委党校校长;“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8年重新工作后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4年离休。毛诚同志是我党优秀的女干部,她对党忠心耿耿,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她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严于律己,能上能下,关心同志,公道正派,生活俭朴。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根据本人遗嘱,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送别。《人民日报》& &〔19950928第四版〕罗士高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罗士高同志,因病于1995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罗士高同志1905年3月生于广东大埔,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北京大学地下党支部干事、解放区冀南六县专署秘书主任、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秘书长、民政处长、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第十八分区专员,1947年至1949年任皖西区行署主任。全国解放后,罗士高同志任安徽省民政厅长,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重庆市军管会委员、军管会秘书长,重庆市政府副市长,重庆市委副书记,四川省委委员。罗士高同志于1957年调外交部,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1964年至1966年,罗士高同志任外交部党委委员、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文化大革命”中,他受林彪、“四人帮”迫害,1978年开始从事民间外交工作,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罗士高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历程中,始终不渝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忠心耿耿。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献给了党的外交事业。《人民日报》& &〔19950929第四版〕彭清云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解放军总参谋部纪委原副书记彭清云同志,因病于7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彭清云同志是江西省永新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科长,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兼地委第一书记,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原解放军政治学院系主任、政治部主任,总参某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参政治部主任、通信部政委、纪委专职委员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湘赣苏区保卫战、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山西省广灵———灵丘伏击战中担任突击队长,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辽沈、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为培养我军中高级政治工作干部,为总参的政治工作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十年动乱中,他坚持真理,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彭清云同志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的第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彭清云同志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坚持原则,处处以大局为重;作风民主,团结同志,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人民日报》& 〔19951004第四版〕肖大荃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原军委工程兵后勤部副部长肖大荃同志因病于8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肖大荃是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开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平津战役和解放石家庄、太原、兰州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人民日报》& 〔19951005第四版〕张宗文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北京军区政治部原主任张宗文同志,因病于8月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张宗文同志是河北省蠡县人,1938年入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书、学员、干事、政治指导员、武工队队长兼政委、营教导员、团政委、团长、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副政委、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政委等职,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他不怕艰难困苦,带领部队多次担任突击任务,拔据点,反扫荡,为开辟和巩固雁北根据地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中,他率部参加了大同和绥远等多次战役战斗,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各项战斗任务的完成。新中国成立后,他无论在部队还是在机关担任领导职务,都大力加强政治建设,为维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部队和机关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张宗文同志对革命事业兢兢业业,作风深入,求真务实;他光明磊落,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联系群众,团结同志;他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革命本色。《人民日报》& 〔19951009第四版〕著名诗人邹荻帆逝世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原《诗刊》主编邹荻帆,因病于1995年9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邹荻帆于1937年发表第一首长诗。之后在长达58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出版诗集30多部,长篇小说3部,散文10余部,翻译外国文学著作多部,其著作先后被十几个国家翻译介绍;曾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卷》、《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中国诗歌卷》等著作;1993年8月获“斯梅德雷沃”诗歌节“金钥匙大奖”,该奖迄今只颁给了世界上8位卓越诗人。《人民日报》& 〔19951010第四版〕曾德林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曾德林同志,9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5岁。曾德林同志的遗体今天在京火化。胡锦涛、丁关根、彭佩云等中央领导以各种方式对曾德林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对他的亲属表示慰问。曾德林同志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江北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共重庆市新市区区委委员、组织部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干事,重庆《新华日报》编辑、记者,陕南南下工作团大队长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共重庆市委青委副书记,青年团重庆市委书记,青年团西南工委常委,团中央学校工作部部长,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高教部党组成员、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兼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职。1979年8月调教育部工作,任副部长、党组成员兼机关临时党委书记。1982年6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3月退居二线后,担任全国职工教育管委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务。他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 〔19951011第四版〕李伟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原国家经委委员、党组成员,副部级离休干部李伟同志,因病于8月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李伟同志是广东省饶平县人,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前,他先后担任共青团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长、上海沪西区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局组织部秘书、河北团省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抗战爆发后,任邢台抗日公学校长,中共太行区党委五地委组织部长,新乡市委书记。建国后,历任福建龙溪地委副书记、上海机床厂党委书记、上海市委工业部副部长、重工业部第一副部长、闵行区委第一书记、吴淞区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工交政治部群工部部长等职。1983年离休。李伟同志具有坚定的党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了革命事业,他在1932年、1933年、1934年曾三次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但他从未屈服于敌人的严酷刑讯而坚守党的机密。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始终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事事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出发点。1964年调北京后,在经济部门做领导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献出了毕生精力。《人民日报》& 〔19951012第四版〕米富珍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级离休干部米富珍同志,因病于8月14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8岁。米富珍同志1918年生于陕西省延安县。1933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战士,班长、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大队长、副师长、国防部五院四分院基建工程部部长、七机部四院内地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党委书记,四院党委副书记,航天工业部陕西管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2年离职休养。米富珍同志在红军时期就随陕北红十五军团在大拉池地区与红二、四方面军汇合,并掩护红二、四方面军向陕北根据地转移。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1942年调新四军三后在江苏八滩粉碎日军大扫荡的战斗中英勇作战,身负重伤,荣立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大西南战役。1961年米富珍同志调国防部五院,从事国防现代化建设工作,恢复科研生产,为加快我国固体火箭技术的发展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人民日报》& 〔19951016第四版〕金直夫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金直夫同志,因病于1995年8月2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金直夫1908年3月生于浙江省青田县。1934年到法国做工,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回国。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机关党支部书记,延安新华化学厂厂长。在艰苦的岁月里,他努力工作,成绩卓著,1944年,曾获陕甘宁边区模范工作者称号。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热河承德燃料管理处处长、合江省企业管理局副局长、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筹委会秘书处处长等职,为发展解放区的工业生产、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了大量工作。建国后,金直夫一直从事新中国的工运工作,历任中国煤矿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辽宁省总工会主席、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全国总工会第九届副主席等职,为我国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人民日报》& 〔19951023第四版〕龚子荣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广东省委书记龚子荣同志,因病于9月2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龚子荣同志逝世后,彭真、胡锦涛、谢非、杨尚昆、宋平、薄一波、王光英、钱正英等同志以不同方式向家属表示慰问。龚子荣同志1914年5月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九·一八”事变后,勇敢地投身到爱国学生运动中,1933年秋,参加了我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联盟”,1934年春加入共青团。1934年4月30日,龚子荣同志在张贴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标语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关押期间,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表现坚贞不屈。1936年7月,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龚子荣同志曾先后任中共太原市委委员,中共山西洪赵特委书记、晋西南区党委民运部长,中共晋西南工委书记,中共晋西北区党委副书记,中共晋绥分局委员、组织部副部长、秘书长、晋绥党校教育长等职。1949年初,龚子荣同志调中央组织部工作,1953年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53年至1965年,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书记、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在党务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龚子荣同志遭受严重迫害达12年之久,但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和无畏的革命气节,毫不妥协地与“四人帮”进行了斗争。1978年8月,龚子荣同志获得平反。1979年至1982年,任广东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他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广大干部的拥护和好评。1982年调回北京,历任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龚子荣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仍然全力关注党的事业,致力于调查撰写晋绥土改整党、晋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建史等资料。自1982年以来,他不顾疾病缠身,多次到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召开老干部座谈会,进行个人专访,搜集材料,在视力极其微弱的情况下,奋笔伏案而书。1990年双目完全失明后,仍坚持口述,由其夫人桑一伟同志整理撰写,终于完成了《口述历史片断》、《晋绥土改整党》、《创建晋西南革命根据地和晋西南区党委工作总结》等历史资料,共约30余万字。龚子荣同志因过度劳累,在完成了关于晋西南革命史料后的第十一天,突患脑溢血住院,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龚子荣同志曾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是党的十二大代表。《人民日报》& 〔19951024第四版〕本文链接:1995年《人民日报》逝世消息汇总(四)
/news//684.html类似文章热门推广您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关注我,即可在QQ空间动态中看到我
(C)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2投你美-好文章美文,经典日志文章,日记随笔,美文故事在线阅读欣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仙五行金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