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2、5、7、0、8、6、3、1、4、9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道减法四道

8和9的加法和减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页免费20页免费46页1下载券34页2下载券2页免费 11页2下载券9页2下载券5页免费5页1下载券5页免费
8和9的加法和减法|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用0 1 2 3 4 5 6 7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用0 1 2 3 4 5 6 7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09-10-01 &匿名提问 发布
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如231与213是两个排列,2+3+1的和与2+1+3的和是一个组合.(一)两个基本原理是排列和组合的基础(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方法.(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的方法.这里要注意区分两个原理,要做一件事,完成它若是有n类办法,是分类问题,第一类中的方法都是独立的,因此用加法原理;做一件事,需要分n个步骤,步与步之间是连续的,只有将分成的若干个互相联系的步骤,依次相继完成,这件事才算完成,因此用乘法原理.这样完成一件事的分“类”和“步”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也将两个原理区分开来.(二)排列和排列数(1)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排列的意义可知,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必须完全相同,这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判断两个排列是否相同的方法.(2)排列数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当m=n时,为全排列Pnn=n(n-1)(n-1)…3·2·1=n!(三)组合和组合数(1)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 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组合的定义知,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不管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只有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才是不同的组合.(2)组合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这里要注意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和联系,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与“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1)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1.加法原理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3.分类的要求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1.乘法原理2.合理分步的要求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例题分析]排列组合思维方法选讲1.首先明确任务的意义例1. 从1、2、3、……、20这二十个数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组成等差数列,这样的不同等差数列有________个。分析:首先要把复杂的生活背景或其它数学背景转化为一个明确的排列组合问题。设a,b,c成等差,∴ 2b=a+c, 可知b由a,c决定,又∵ 2b是偶数,∴ a,c同奇或同偶,即:从1,3,5,……,19或2,4,6,8,……,20这十个数中选出两个数进行排列,由此就可确定等差数列,因而本题为2=180。例2. 某城市有4条东西街道和6条南北的街道,街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如图。若规定只能向东或向北两个方向沿图中路线前进,则从M到N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分析:对实际背景的分析可以逐层深入(一)从M到N必须向上走三步,向右走五步,共走八步。(二)每一步是向上还是向右,决定了不同的走法。(三)事实上,当把向上的步骤决定后,剩下的步骤只能向右。从而,任务可叙述为:从八个步骤中选出哪三步是向上走,就可以确定走法数,∴ 本题答案为:=56。2.注意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特点,分析是分类还是分步,是排列还是组合例3.在一块并排的10垄田地中,选择二垄分别种植A,B两种作物,每种种植一垄,为有利于作物生长,要求A,B两种作物的间隔不少于6垄,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种。分析:条件中“要求A、B两种作物的间隔不少于6垄”这个条件不容易用一个包含排列数,组合数的式子表示,因而采取分类的方法。第一类:A在第一垄,B有3种选择;第二类:A在第二垄,B有2种选择;第三类:A在第三垄,B有一种选择,同理A、B位置互换 ,共12种。例4.从6双不同颜色的手套中任取4只,其中恰好有一双同色的取法有________。(A)240 (B)180 (C)120 (D)60分析:显然本题应分步解决。(一)从6双中选出一双同色的手套,有种方法;(二)从剩下的十只手套中任选一只,有种方法。(三)从除前所涉及的两双手套之外的八只手套中任选一只,有种方法;(四)由于选取与顺序无关,因而(二)(三)中的选法重复一次,因而共240种。例5.身高互不相同的6个人排成2横行3纵列,在第一行的每一个人都比他同列的身后的人个子矮,则所有不同的排法种数为_______。分析:每一纵列中的两人只要选定,则他们只有一种站位方法,因而每一纵列的排队方法只与人的选法有关系,共有三纵列,从而有=90种。例6.在11名工人中,有5人只能当钳工,4人只能当车工,另外2人能当钳工也能当车工。现从11人中选出4人当钳工,4人当车工,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分析:采用加法原理首先要做到分类不重不漏,如何做到这一点?分类的标准必须前后统一。以两个全能的工人为分类的对象,考虑以他们当中有几个去当钳工为分类标准。第一类:这两个人都去当钳工,有种;第二类:这两人有一个去当钳工,有种;第三类:这两人都不去当钳工,有种。因而共有185种。例7.现有印着0,l,3,5,7,9的六张卡片,如果允许9可以作6用,那么从中任意抽出三张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分析:有同学认为只要把0,l,3,5,7,9的排法数乘以2即为所求,但实际上抽出的三个数中有9的话才可能用6替换,因而必须分类。抽出的三数含0,含9,有种方法;抽出的三数含0不含9,有种方法;抽出的三数含9不含0,有种方法;抽出的三数不含9也不含0,有种方法。又因为数字9可以当6用,因此共有2×(+)++=144种方法。例8.停车场划一排12个停车位置,今有8辆车需要停放,要求空车位连在一起,不同的停车方法是________种。分析:把空车位看成一个元素,和8辆车共九个元素排列,因而共有种停车方法。3.特殊元素,优先处理;特殊位置,优先考虑例9.六人站成一排,求(1)甲不在排头,乙不在排尾的排列数(2)甲不在排头,乙不在排尾,且甲乙不相邻的排法数分析:(1)先考虑排头,排尾,但这两个要求相互有影响,因而考虑分类。第一类:乙在排头,有种站法。第二类:乙不在排头,当然他也不能在排尾,有种站法,共+种站法。(2)第一类:甲在排尾,乙在排头,有种方法。第二类:甲在排尾,乙不在排头,有种方法。第三类:乙在排头,甲不在排头,有种方法。第四类:甲不在排尾,乙不在排头,有种方法。共+2+=312种。例10.对某件产品的6件不同正品和4件不同次品进行一一测试,至区分出所有次品为止。若所有次品恰好在第五次测试时被全部发现,则这样的测试方法有多少种可能?分析:本题意指第五次测试的产品一定是次品,并且是最后一个次品,因而第五次测试应算是特殊位置了,分步完成。第一步:第五次测试的有种可能;第二步:前四次有一件正品有中可能。第三步:前四次有种可能。∴ 共有种可能。4.捆绑与插空例11. 8人排成一队(1)甲乙必须相邻 (2)甲乙不相邻(3)甲乙必须相邻且与丙不相邻 (4)甲乙必须相邻,丙丁必须相邻(5)甲乙不相邻,丙丁不相邻分析:(1)有种方法。(2)有种方法。(3)有种方法。(4)有种方法。(5)本题不能用插空法,不能连续进行插空。用间接解法:全排列-甲乙相邻-丙丁相邻+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共--+=23040种方法。例12. 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恰好有三枪连续命中,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分析:∵ 连续命中的三枪与单独命中的一枪不能相邻,因而这是一个插空问题。另外没有命中的之间没有区别,不必计数。即在四发空枪之间形成的5个空中选出2个的排列,即。例13. 马路上有编号为l,2,3,……,10 十个路灯,为节约用电又看清路面,可以把其中的三只灯关掉,但不能同时关掉相邻的两只或三只,在两端的灯也不能关掉的情况下,求满足条件的关灯方法共有多少种?分析:即关掉的灯不能相邻,也不能在两端。又因为灯与灯之间没有区别,因而问题为在7盏亮着的灯形成的不包含两端的6个空中选出3个空放置熄灭的灯。∴ 共=20种方法。4.间接计数法.(1)排除法例14. 三行三列共九个点,以这些点为顶点可组成多少个三角形?分析:有些问题正面求解有一定困难,可以采用间接法。所求问题的方法数=任意三个点的组合数-共线三点的方法数,∴ 共种。例15.正方体8个顶点中取出4个,可组成多少个四面体?分析:所求问题的方法数=任意选四点的组合数-共面四点的方法数,∴ 共-12=70-12=58个。例16. l,2,3,……,9中取出两个分别作为对数的底数和真数,可组成多少个不同数值的对数?分析:由于底数不能为1。(1)当1选上时,1必为真数,∴ 有一种情况。(2)当不选1时,从2--9中任取两个分别作为底数,真数,共,其中log24=log39,log42=log93, log23=log49, log32=log94.因而一共有53个。(3)补上一个阶段,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例17. 六人排成一排,要求甲在乙的前面,(不一定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如果要求甲乙丙按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呢?分析:(一)实际上,甲在乙的前面和甲在乙的后面两种情况对称,具有相同的排法数。因而有=360种。(二)先考虑六人全排列;其次甲乙丙三人实际上只能按照一种顺序站位,因而前面的排法数重复了种, ∴ 共=120种。例18.5男4女排成一排,要求男生必须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分析:首先不考虑男生的站位要求,共种;男生从左至右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只有一种站法,因而上述站法重复了次。因而有=9×8×7×6=3024种。若男生从右至左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只有一种站法, 同理也有3024种,综上,有6048种。例19. 三个相同的红球和两个不同的白球排成一行,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分析:先认为三个红球互不相同,共种方法。而由于三个红球所占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共有变化,因而共=20种。5.挡板的使用例20.10个名额分配到八个班,每班至少一个名额,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法?分析:把10个名额看成十个元素,在这十个元素之间形成的九个空中,选出七个位置放置档板,则每一种放置方式就相当于一种分配方式。因而共36种。6.注意排列组合的区别与联系:所有的排列都可以看作是先取组合,再做全排列;同样,组合如补充一个阶段(排序)可转化为排列问题。例21. 从0,l,2,……,9中取出2个偶数数字,3个奇数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分析:先选后排。另外还要考虑特殊元素0的选取。(一)两个选出的偶数含0,则有种。(二)两个选出的偶数字不含0,则有种。例22. 电梯有7位乘客,在10层楼房的每一层停留,如果三位乘客从同一层出去,另外两位在同一层出去,最后两人各从不同的楼层出去,有多少种不同的下楼方法?分析:(一)先把7位乘客分成3人,2人,一人,一人四组,有种。(二)选择10层中的四层下楼有种。∴ 共有种。例23. 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1)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2)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偶数?(3)可组成多少个能被3整除的四位数?(4)将(1)中的四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数列,问第85项是什么?分析:(1)有个。(2)分为两类:0在末位,则有种:0不在末位,则有种。∴ 共+种。(3)先把四个相加能被3整除的四个数从小到大列举出来,即先选0,1,2,30,1,3,50,2,3,40,3,4,51,2,4,5它们排列出来的数一定可以被3整除,再排列,有:4×()+=96种。(4)首位为1的有=60个。前两位为20的有=12个。前两位为21的有=12个。因而第85项是前两位为23的最小数,即为2301。7.分组问题例24. 6本不同的书(1) 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2) 分成三堆,每堆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3) 分成三堆,一堆一本,一堆两本,一堆三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4) 甲一本,乙两本,丙三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5) 分给甲乙丙三人,其中一人一本,一人两本,第三人三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分析:(1)有中。(2)即在(1)的基础上除去顺序,有种。(3)有种。由于这是不平均分组,因而不包含顺序。(4)有种。同(3),原因是甲,乙,丙持有量确定。(5)有种。例25. 6人分乘两辆不同的车,每车最多乘4人,则不同的乘车方法为_______。分析:(一)考虑先把6人分成2人和4人,3人和3人各两组。第一类:平均分成3人一组,有种方法。第二类:分成2人,4人各一组,有种方法。(二)再考虑分别上两辆不同的车。综合(一)(二),有种。例26. 5名学生分配到4个不同的科技小组参加活动,每个科技小组至少有一名学生参加,则分配方法共有________种.分析:(一)先把5个学生分成二人,一人,一人,一人各一组。其中涉及到平均分成四组,有=种分组方法。(二)再考虑分配到四个不同的科技小组,有种,由(一)(二)可知,共=240种。概率:从随机现象说起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一些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在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和发展中,根据它们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类:一类是确定性的现象。这类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会导致某种确定的结果。举例来说,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必然会沸腾。事物间的这种联系是属于必然性的。通常的自然科学各学科就是专门研究和认识这种必然性的,寻求这类必然现象的因果关系,把握它们之间的数量规律。另一类是不确定性的现象。这类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举例来说,同一个工人在同一台机床上加工同一种零件若干个,它们的尺寸总会有一点差异。又如,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小麦品种的人工催芽试验,各棵种子的发芽情况也不尽相同,有强弱和早晚的分别等等。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不确定的结果呢?这是因为,我们说的“相同条件”是指一些主要条件来说的,除了这些主要条件外,还会有许多次要条件和偶然因素又是人们无法事先一一能够掌握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这一类现象中,就无法用必然性的因果关系,对个别现象的结果事先做出确定的答案。事物间的这种关系是属于偶然性的,这种现象叫做偶然现象,或者叫做随机现象。在自然界,在生产、生活中,随机现象十分普遍,也就是说随机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比如:每期体育彩票的中奖号码、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灯泡的寿命等,都是随机现象。因此,我们说:随机现象就是:在同样条件下,多次进行同一试验或调查同一现象,所的结果不完全一样,而且无法准确地预测下一次所得结果的现象。随机现象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一些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影响所造成的。随机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什么规律的现象。但实践证明,如果同类的随机现象大量重复出现,它的总体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大量同类随机现象所呈现的这种规律性,随着我们观察的次数的增多而愈加明显。比如掷硬币,每一次投掷很难判断是那一面朝上,但是如果多次重复的掷这枚硬币,就会越来越清楚的发现它们朝上的次数大体相同。我们把这种由大量同类随机现象所呈现出来的集体规律性,叫做统计规律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就是研究大量同类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概率论的产生和发展概率论产生于十七世纪,本来是又保险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但是来自于赌博者的请求,却是数学家们思考概率论中问题的源泉。早在1654年,有一个赌徒梅累向当时的数学家帕斯卡提出一个使他苦恼了很久的问题:“两个赌徒相约赌若干局,谁先赢 m局就算赢,全部赌本就归谁。但是当其中一个人赢了 a (a&m)局,另一个人赢了 b(b&m)局的时候,赌博中止。问:赌本应该如何分法才合理?”后者曾在164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加法计算机。三年后,也就是1657年,荷兰著名的天文、物理兼数学家惠更斯企图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写成了《论机会游戏的计算》一书,这就是最早的概率论著作。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概率论大量应用到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及各学科领域。许多兴起的应用数学,如信息论、对策论、排队论、控制论等,都是以概率论作为基础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门随机数学分支,它们是密切联系的同类学科。但是应该指出,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方法又都各有它们自己所包含的不同内容。概率论——是根据大量同类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对随机现象出现某一结果的可能性作出一种客观的科学判断,对这种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做出数量上的描述;比较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整套数学理论和方法。数理统计——是应用概率的理论来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对通过科学安排的一定数量的实验所得到的统计方法给出严格的理论证明;并判定各种方法应用的条件以及方法、公式、结论的可靠程度和局限性。使我们能从一组样本来判定是否能以相当大的概率来保证某一判断是正确的,并可以控制发生错误的概率。统计方法——是一上提供的方法在各种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它不去注意这些方法的的理论根据、数学论证。应该指出,概率统计在研究方法上有它的特殊性,和其它数学学科的主要不同点有:第一,由于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是一种集体规律,必须在大量同类随机现象中才能呈现出来,所以,观察、试验、调查就是概率统计这门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石。但是,作为数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依然具有本学科的定义、公理、定理的,这些定义、公理、定理是来源于自然界的随机规律,但这些定义、公理、定理是确定的,不存在任何随机性。第二,在研究概率统计中,使用的是“由部分推断全体”的统计推断方法。这是因为它研究的对象——随机现象的范围是很大的,在进行试验、观测的时候,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进行。但是由这一部分资料所得出的一些结论,要全体范围内推断这些结论的可靠性。第三,随机现象的随机性,是指试验、调查之前来说的。而真正得出结果后,对于每一次试验,它只可能得到这些不确定结果中的某一种确定结果。我们在研究这一现象时,应当注意在试验前能不能对这一现象找出它本身的内在规律。概率论的内容概率论作为一门数学分支,它所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随机事件的概率、统计独立性和更深层次上的规律性。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量指标。在独立随机事件中,如果某一事件在全部事件中出现的频率,在更大的范围内比较明显的稳定在某一固定常数附近。就可以认为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为这个常数。对于任何事件的概率值一定介于 0和 1之间。有一类随机事件,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只有有限个可能的结果;第二,各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具有这两个特点的随机现象叫做“古典概型”。在客观世界中,存在大量的随机现象,随机现象产生的结果构成了随机事件。如果用变量来描述随机现象的各个结果,就叫做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有有限和无限的区分,一般又根据变量的取值情况分成离散型随机变量和非离散型随机变量。一切可能的取值能够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可能的取值充满了一个区间,无法按次序一一列举,这种随机变量就叫做非离散型随机变量。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中,比较简单而应用广泛的是二项式分布。如果随机变量是连续的,都有一个分布曲线,实践和理论都证明:有一种特殊而常用的分布,它的分布曲线是有规律的,这就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曲线取决于这个随机变量的一些表征数,其中最重要的是平均值和差异度。平均值也叫数学期望,差异度也就是标准方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用 0 1 2 3 4 5 6 7 8 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上面三位数加下面三位数的四位得数)_百度知道
用 0 1 2 3 4 5 6 7 8 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上面三位数加下面三位数的四位得数)
246+789=6=9=4=9=1053286+749=6=4=5=4=1089342+756=2=9=7=6=1098356+742=9=7=5=4=1089423+675=3=9=6=7=1089437+589=2=7=7=2=1089473+589=5=3=9=3=1062479+826=9=9=7=3=1062537+489=7=9=3=9=1062587+439=7=3=5=9=1503625+473=4=7=2=7=1089657+432=5=9=3=4=1503724+365=4=6=9=9=1035746+352=6=3=6=9=1602756+342=3=9=5=4=1089769+284=9=9=6=4=1053824+679=9=6=4=9=1602847+359=7=3=9=9=1206859+347=3=9=9=6=1305879+624=1503
共有96个算式:
其他类似问题
三位数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请看一下这个,有前辈算的,还用了pascal代码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8、9的加减法 - ☆宿豫区实验小学☆ - 学教交流园
- Powered by X-Space
8、9的加减法
& 12:58:32
/ 个人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及61页7、8两题。
教学目标: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56页情景图课件、恐龙图8个、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天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三关,你们要是闯过三关,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
1.机器猫:你们喜欢猜数游戏吗,请你猜一猜藏起来几根。
先出示6根小棒,藏起来一些,看剩下的猜。
再出示7根小棒,藏起来一些,看剩下的猜。
2.机器猫:你能看图想到哪两道算式?0& 0&&&&& 0
&&&&&&&&&&&&&&&&&&&&&&&&&&&&&&&&&& 0& 0&&&& 0& 0&&
&出示: 4+3=7
& &&&&&&3+4=7
这两道算式是怎样的?(加号前后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在图中加竖线可以怎样列式?
出示: 7-3=4
&&&&&& 7-4=3
1.闯第一关,师在黑板上摆恐龙。
(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听。
(出示:在大森林里来了6只蓝恐龙,2只 红恐龙。)
(2)提问题
①、请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就能和小恐龙成为好朋友,愿意吗?
②你能想出哪些算式?同桌交流。
③汇报、板书:6+2=8 8-6=2 读算式
2+6=8 8-2=6
(让学生说说怎么根据一幅图说出4道算式?)
师:你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恐龙成为了好朋友,高兴吗?
&2.闯第二关 课件&& 师在黑板上摆
学生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师:请看圆片图,试着一下写出四道算式。
汇报板书:7+2=9&&& 9-7=2
&&&&&&&&& 2+7=9&&& 9-2=7
问:女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7+2=9 2+7=9?
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9-2=7 9-7=2?
请讲给同桌听。
3.闯第三关
出示:5+3=&&& 8-3=
&&&&&&& &&3+5=&&& 8-5=
师:不用摆,请小朋友说出这四道题的得数,打开书57页填空。
师在黑板板书算式
师:请你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得数的?讲给同桌听。
学生交流、汇报。板书:8
&&&&&&&&&&&&&&&&&&& 3&& 5
观察4道算式里都有哪几个数?(5、3、8)
齐读算式。
4.小结:你们用智慧闯过了三关,学会了看一幅图写四道算式,还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8、9的加减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8、9的加减法。机器猫非常高兴,但是它还想考考你们,相信自己能完成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61页7题。
学生填好后:问:你能根据两加说出两减? 两减说出两加?师板书补充的算式。
8-6=2&&&&&& 5=3=8
8-2=6&&&&&& 3+5=8
2出示61页8题。配以故事情境的描述。
如:小鹏是学校足球俱乐部的球迷,特爱踢球。瞧,星期天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他就爬起来踢球了!
谁能看图接着讲这个故事?
(学生会讲出射门的有2个球,没射门的有7个球等情节)
看图计算、汇报、说想法。
3机器猫听说你们手中有一些数字卡片,请你拿出来随便摆一摆。
4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这些数?
四、游戏活动。
师:机器猫听说你们爱做游戏,它给你们带来的礼物就是游戏。高兴吗?
1.涂色。学生拿两张卡片算加法说两道算式,师操作电脑。
2.采花。学生拿两张卡片算减法说两道算式,师操作电脑。
3.师:请你们拿出有加减关系的三张5、4、9和1、7、8 说出四道算式。
&& 自己拿出三张卡片说一说。
1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宿豫区实验小学&&& 王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减法算式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