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以“鞋子”或“书包”为主人公,编个历史故事的主人公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 Cann't Connect To Upstream Server
Fikker/Webcache/3.6.0装满愿望的黄书包——经典童书《黄书包》导读及共读 - 教育在线 - Powered by Discuz!
标题: 装满愿望的黄书包——经典童书《黄书包》导读及共读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47:49 & & 标题: 装满愿望的黄书包——经典童书《黄书包》导读及共读
(请不要转帖,若要转帖,务请注明信息来源)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49:19 & & 标题:
装满愿望的黄书包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50:20 & & 标题: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51:44 & & 标题: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52:50 & & 标题: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54:21 & & 标题: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55:17 & & 标题: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56:47 & & 标题: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57:07 & & 标题: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58:03 & & 标题:
作者: 干国祥& & 时间:
17:58:27 & & 标题:
作者: 马玲& & 时间:
18:02:07 & & 标题:
拉克尔的困难与愿望
我叫拉克尔,我可是一个很会编(故事)的小女孩而。可我不愿意当小女生,而是(想)当一个男生。因为小女孩在家里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而男孩却可以统治一家,当一家之主。我虽然会编(故事),但也会讲许多真话,而不是成天讲假话的大说谎家。
家里的人为什么都不相信我?我想当作家,编一些名字,和那些人写信,可你们偏不相信我,说我成天的胡思乱想,不好好过日子。
你们不让我当作家也就算了,我写了一篇小说,你们竟然传给那么多的人看,还都嘲笑我,说我根本就不会写文章,你们给我讨个公道啊!大家想想看,一个不会写文章的人,会立下当作家,写小说的理想吗?
我有三个强大的愿望,你们又要笑。我就搞不懂,这有什么好笑的,只不过就是太离谱了些,你们为什么要笑?我想变成男孩儿是我的真心话,你们到底笑我干吗?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听到我的心声?
<FONT color=#9.3.9
作者: 马玲& & 时间:
18:02:56 & & 标题:
公鸡的故事:愿望与选择
<FONT color=#
<FONT color=#
真是可惜啊!对于拉克尔这么重要的黄书包,书中的插图却只画了它的外观,那被拉克尔仔仔细细描述的七个兜,还有里面装着的拉克尔的愿望啊,秘密啊,都没有画出来,实在太遗憾啦!我们就来补上这个遗憾,根据书中内容,画一幅黄书包里面的图吧。
<FONT color=#
<FONT color=#
作者: 马玲& & 时间:
18:03:34 & & 标题:
隐形的翅膀·别针的故事
<FONT color=#
有意思的是,当我讲评续写故事的时候说到崔凯杰和吴振北两人故事的主题类似,都是设想了“阿丰索的理想是找一个母鸡,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具体情节虽然不同,但却都不同程度体现的是“美女救英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吴振北和崔凯杰也笑了,值得琢磨的倒是吴振北起来说了一句话:“电视上不都是这么演的吗?”
是啊,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故事,总是从另一个故事,另一个范本开始的,然后我们在这个故事的结构中不断地修改,添加,使其成为我们自己的故事。那么,在生命的最初,我们将用哪个故事,哪本书,哪部剧作,作为我们人生最初的蓝本呢?
而对于还不能更理性地做出选择的学生来说,这个责任,只应该也必须由父母和老师担当!
<FONT color=#
因此今天的共读我就做了调整,放慢速度,结合第四章《别针的故事》做故事写作指导。
我们仍然先分角色来读。今天又与昨天不同,昨天是只读对话,不读旁白。今天则是,学生读出所有写拉克尔的,不但语言,还有对她行动、心理的描写;而我则把所有写别针的读出来。
师生分角色朗读,真是共读推进时最简单有效的一个策略(尤其那些阅读能力弱的班级)。特别是重点章节,师生通过角色扮演,不但活灵活现地重现了故事,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后面的小主题讨论也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段基本上是“别针”的戏了,因此,通过朗读,我把这枚别针的不幸遭遇娓娓道来:一出工厂就被掉在了马路上,但是一直不放弃“我是有用”的内心追求,哪怕已经变得锈迹斑斑。看,你也发现了吧,对,愿望、抉择,奋斗,这是《黄书包》整本书的主题,这样,“别针”的故事和“公鸡阿丰索”的故事,还有后面“雨伞的故事”、“斗鸡的故事”,都表达着这样的主题,而主人公拉克尔也通过书写这些故事,给他们(其实就是拉克尔自己因困难而产生的愿望)设计了完美的结局,自己从而也获得成长,顺利度过了成长阶段的心理危机。
读完后,我问他们,觉得这章的故事写得如何?
孩子们都很不满意,评价说不好,没有第三章好看,因为“它太短了”。是啊,别针自出生后就一直待在“马路”上,怎么会有阿丰索那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这个话题暂且放下,我们接着来评讲昨天学生写的故事。
我把翟超的打了出来,投在ppt上,然后全文朗读给学生听。他们真是专注啊,换页的速度慢了一些,便情不自禁地催促起来:“后来呢?”
对这个故事,我没有再精益求精,因为还不到那个时候,我所要推出的是这样的一个榜样:当生命被美好唤醒的时候,创造力也就随之而来了。
因此,读完翟超的这个故事后,我详细地向大家描述了翟超这两天作业上的变化:第一次晨诵后,他有了一个精彩的点子——留言湖。而昨天的作业,在他的本子封面我发现又多了两句他一笔一划认真抄下的名人名言:
就算有九十九个困难,只要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就不困难。
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而这个故事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精彩?我想,翟超从昨天下课后,就一直在琢磨,“他想捏塑阿丰索的故事”,于是,从那时一直到这个故事完成,翟超的内心可能是这样的:
我一直处于思考当中,阿丰索,那只漂亮的公鸡,他为着理想努力奋斗,哪怕逃亡也在所不惜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他是个勇者,我要好好地琢磨,哪些冒险,哪些经历才能更加显现他勇者的形象。当黄昏轻轻拍着我的肩膀时,一些羽毛般的想法,也好像一下子搔动我的心扉,突然,灵感就闯进我的脑海在中来了,愉悦充满着我,让我无法抵抗。这样的热切让我拿起笔来,在爸爸妈妈悠闲地看电视的时候,我却忙着描述阿丰索的世界。
当我把这段写给翟超的文字投放在ppt上,读给全班同学听的时候,教室里真安静啊!
翟超,眼睛里更是充满了神采,仿佛又回到了昨天那些时段,我读完后,他忍不住说:“是的,就是这样的。”
“是啊,我为什么能写出来翟超心里的感受,就是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啊,你要写作,你绞尽脑汁,可能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词,琢磨光亮啊,狄金森也是这样啊,因此,不管是谁,只要你全心投入,只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灵感就突然而来了,而这种愉悦,这种幸福,那是快乐无比啊!”
翟超拼命地点着头,其他的同学羡慕了一会儿后,忽然崔凯杰叫起来:“我也有过这种感受!”
“我也有过!”其他几个男生也叫起来。
(PS:第二天,一个同学的晨诵本上就给我留下了这样的留言:
<FONT color=#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一个故事写得更精彩呢?接下来,我就以江捷的故事为例进行了全班修改。
我评价江捷的故事其实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电影梗概,假如周星驰拿到的话,一定可以拍出不亚于《功夫》的电影。可是如果作为故事的话,就实在是太单薄了。
阿丰索被姐姐发现,扔了出去。他又开始了冒险。但是很不幸,被主人抓了回去。可没想到,拉克尔找到了那个鸡舍,把它救了回去。他们又开始快乐的生活,成了一对永生永世的好朋友。
我先点评了江捷故事中最大的亮点: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短短五行文字,但是却一波三折,四处情节特别引人注目。
作者: 马玲& & 时间:
18:03:59 & & 标题:
雨伞的故事
<FONT color=#
现在,我们一天的儿童课程是这样安排的。
早晨7:50—8:20晨诵;午饭后学生在教室里休息,我也就过去,我们一起唱《隐形的翅膀》,他们完成作业,我则阅读或者批改作业。
这样的一份随意和放松,也增添着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和理解。
管啸啸、马佳男、还有江捷,他们的歌声真是嘹亮,而且舞之蹈之,音乐真的充满了他们的灵魂。
范金艳,那个最小的小姑娘,却是班里最认真细致的一个,她今天给我交上了堪称“卓越”的一份作业,那个重新写过的“阿丰索的故事”居然被她写在了四页小公鸡造型的纸上,然后小心地粘贴在晨诵本上。
除了范金艳以外,另外11个同学昨天的作业也给了我莫大的惊喜,对于“别针的故事”,大家真是写得美妙,而昨天没有交作业的刘豪和汪进,我也基本知道了他们为什么不喜欢交作业的原因。但绝不是不爱学习。
吴振北昨天的晨诵设计构思非常好,可是没有完成,我在他的作业上只画了一颗心,写下了这样一行字:左边很好的创意啊!便见他又认真地开始补写了。高期待,细跟进。我有的是耐心。
如同歌里唱的,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每天,教室里都会有新的明星,今天,除了翟超、沈嘉诚以外,这几个同学的故事也都颇受好评。
<FONT color=#
<FONT color=#
作者: 马玲& & 时间:
18:04:39 & & 标题:
<FONT color=#
<FONT color=#
电影简介:来自网络
电影视频:
她们都被囚禁在高高的铁丝网里面,每天为自己明大是否还能活着担心,她们唯一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当一次次的出逃计划失败后,只有她们的领队还坚持要渡过这道难关。这不是普通的囚禁地,她们也不是普通的囚禁者,她们是特维迪养鸡厂的母鸡们,谁要是不下蛋马上就会成为人类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为了避免成为大餐这样的命运,她们的带头人金婕和伙伴们下定决心,冲过栅栏到自由的地方去生活。贪心的主人特维迪夫人却在安装制作鸡肉馅饼的流水线,让这些鸡赚更多的钱。机器在安装中,金婕她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这时孤独自由的大公鸡“洛奇”从天而降,在他的帮助下,母鸡们开始了逃跑计划……二、说明书
  故事发生在英格兰一个叫特维迪的养鸡场里。养鸡场四周围着铁丝网,还有两条大狗,跟着特维迪先生,不停地转来转去,惟恐养鸡场里的母鸡逃走。特维迪太太古板贪心,她一心只想着让鸡多下蛋,好多赚钱。如果哪只鸡下蛋少了,那就会召来灭顶之灾。养鸡场里的母鸡每天都提心吊胆地活着,不知哪天厄运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母鸡金婕有头脑,有胆识,更有恒心,是个天生的领袖人物。她对死囚一样的生活深恶痛绝,她渴望自由,渴望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因此,她一直在想办法带领大家逃出去。
  一天深夜,万籁俱寂,漆黑一片。突然,一幢鸡舍后溜过一个黑影,直奔铁丝网。月光下,她手里拿着一把汤匙,在铁丝网下面不停地挖起来。很快,在铁丝网下面挖出一个坑,她从下面钻了出去,反过身,原来是金婕。她招呼伙伴们快点钻过来,可是胖胖的本蒂怎么也钻不过去。这时,特维迪先生带着两条大狗直冲过来,母鸡们从原路退了回去,可是金婕却被抓住了,关进了禁闭室。金婕刚被解除禁闭,就又和伙伴们商量挖地道逃出去,可结果又未成功,金婕再一次被关了禁闭。
  屡次的失败不但没有改变金婕的决心,反而让她更向往外面的自由世界。她召集所有的鸡一起讨论逃跑的方法,有的鸡认为她们的努力都是枉费心机,所以只要努力下蛋,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不好,金婕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可最终也未能达成共识。金婕伤心地走出鸡舍,呆呆地望着远处的高山。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惨叫,随着从铁丝网外飞来一个不明飞行物,跌落在地,与此同时,一张纸随风飘落在金婕的手上,上面写着会飞的公鸡洛奇。金婕好奇地走上前去,发现跌落在地的是一只公鸡,金婕立刻意识到这可能就是那只会飞的公鸡,她突然灵机一动,对,飞,飞跃铁丝网,这样就可以逃出去了。于是她救了“会飞”的公鸡洛奇,帮他包扎伤口,并提出让他教母鸡们飞行,可洛奇一口回绝。这时外面传来隆隆的汽车声,金婕冲出去一看,是马戏团的车,原来他们是来找洛奇的。洛奇害怕地让金婕帮他躲起来,金婕又再一次提出要洛奇教她们飞行,洛奇为躲过马戏团的追捕,只得勉强答应。
  第二天,天气晴朗,洛奇开始教授飞行。他胳膊上吊着绷带,懒洋洋地躺在浴盆里,让母鸡们又是原地打转,又是蹦跳,可就是不教怎么飞。转眼几天过去了,可母鸡们根本没学到任何东西。金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终于忍不住找到洛奇,要他教点真东西。这时爱动脑筋的麦克说,飞行需要动力,有了动力就可以飞起来了。洛奇和金婕都认为这是个好主意。洛奇找到老鼠尼克和费切,要他们帮忙弄点东西,报酬是鸡蛋。尼克和费切高高兴兴地离去。很快东西弄来了,是橡皮带。洛奇让母鸡站在橡皮带前,把她往后拉,然后,一松手,橡皮带猛地弹回去,母鸡也随着飞了出去,可是,一会儿就落了下来,还是没有飞起来。大家真有些沮丧。
  晚上,金婕走进一幢鸡舍,发现洛奇也在里面,他正在高谈阔论。又见他搬出一架旧收音机,一打开里面就传出欢快的音乐。洛奇要胖胖的本蒂扭起来。轻松的音乐让大家的情绪逐渐好转,很快越来越多的母鸡加入了跳舞的行列,金婕也受到感染。这时,洛奇邀请金婕跳舞,金婕高兴地答应了。洛奇潇洒的风度,广博的知识,开朗的性格让金婕有些心动。
  贪婪的特维迪太太嫌鸡蛋赚钱太慢,又想出了用鸡肉制作鸡肉派赚大钱的鬼主意。她引进了一套专门制作鸡肉派的机器设备,从屠宰到成品,一气呵成。机器安装完毕后,特维迪太太要立刻试机。特维迪先生马上想到倔强的金婕。于是他把金婕抓来,扔进机器。洛奇得知后急忙跑到机房救金婕,他纵身跳进机器。这时传送带不停地转动,金婕身不由己地随着流水线进入一道又一道工序。这时洛奇大声喊着金婕的名字,拼命往前追赶。本已有些惊慌失措的金婕听到洛奇的喊叫声立刻镇定下来,她一边左闪右躲,一边高声应答。洛奇和金婕共同努力,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在他们从机器里逃出来前,洛奇把一根胡萝卜塞进巧克力输出孔,使机器发生了严重故障。特维迪先生不得不停工,修理机器。
洛奇翅膀上的伤终于好了,他可以做示范飞行了。晚上,金婕来到她经常坐着看星空的地方,发现洛奇也坐在那里,一付心事重重的样子。他们聊了起来。洛奇被金婕对自由的渴望深深打动,可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第二天一大早,养鸡场里像过年一样,母鸡们叽叽喳喳地聚集在一起,等着看洛奇做示范飞行。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洛奇的影子。金婕到他住的鸡舍一看,房子里空无一人,床上留下半张海报,和老公鸡送给他的英国皇家空军的纪念徽章。金婕打开海报,发现上面写着“炮弹飞‘鸡’”,原来洛奇只不过是马戏团里的表演小丑而己。
洛奇留下的海报给金婕她们很大的启发,爱动脑筋的麦克想出了制造飞行器的主意,他们按照书上的图纸,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造飞行器。特维迪先生这边加紧修理机器,金婕他们也争分夺秒。就在特维迪先生的机器修好之时,金婕他们的飞行器也大功告成。正当金婕他们要起飞时,特维迪夫妇发现了他们的企图,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开始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骑车到处游荡的洛奇赶到鸡场,协助金婕她们起飞。最后,勇敢的金婕和她的伙伴们战胜了贪婪的特维迪夫妇,飞向了自由幸福的世界。
作者: 马玲& & 时间:
18:06:06 & & 标题:
将军的最后命运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作者: 马玲& & 时间:
18:06:43 & & 标题:
我改变主意啦
<FONT color=#
<FONT color=#
不是它的语言卡住了,而是故事卡住了。故事和那个声响一起卡住了。只有卡壳的地方通顺的时候,它的故事才能通顺,也就是说,才能有结尾。
请选择下面的一个情节,写下来。
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告诉大家一个关于褡扣的真正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真正的褡扣的故事
在“黄书包”团队里:
成为“英雄”
忍受委屈:
最终结尾:
作者: 马玲& & 时间:
18:07:09 & & 标题:
告诉你一个真正的褡扣的故事
不是它的语言卡住了,而是故事卡住了。故事和那个声响一起卡住了。只有卡壳的地方通顺的时候,它的故事才能通顺,也就是说,才能有结尾。
我们共同告诉大家一个关于褡扣的真正的故事。
作者: 马玲& & 时间:
18:07:47 & & 标题:
装满愿望的黄书包
你们男的可以好多好多的事情,可我们女的却不能做。比如,在学校,选游戏首领的时候,首领总是男的;家长也是这样,总是男的来当;我想踢足球,这是我喜欢的游戏,可是,你们谁都不理我,都说这是男生的事情;我想放风筝,你们还是那样说。我们一生出来就该当傻瓜,全世界的人都说,你们男的要把心思都用到学习上,你们男的要成为一家之主,你们男的要负起责任——天啊!——你们男的拥有一切,甚至还要由你们来决定婚姻大事——怎么着,你以为我不知道?——我们正等着你们决定呢。我们老是得等着让你们来为我们做决定。你知道吗?我觉得自己一生下来就是女孩,简直是一场灾难。”
除此之外,同学们也补充了“为什么拉克尔会有一下长成大人”的愿望,因为
有好多天,我一个人闷头琢磨,想看看能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生我的气。后来,我也放弃了:大人是一群很难理解的人。可是,作为补偿,我又有了一个新主意:“哎,要是我写一部小说呢?这样,谁也不能反对我啦,因为大家都知道,小说是全世界最大的编出来的事情。
我认为这个想法很好,就写起小说来,是写短篇小说。我觉得,作为开始,最好先从很短的小说写起。
这时,学生就初步地理解了,原来是拉克尔的想法不被人理解,所以
说到高兴,天哪,罗雷莱的妈妈那么高兴做一个女人,而罗雷莱又是那么高兴做一个女孩。她觉得是女孩和是男孩一样好。谁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呢?谁知道我会不会也和罗雷莱一样呢?(P86)
你不再把愿望藏在黄书包里了?
不藏了。它们已经发现我不再需要它们了,还问我它们是不是可以走了呢。我告诉它们可以,它们又问是不是可以像风筝那样飞走,我说:“可以,当然可以。”
那,你当作家的愿望呢?& &&&
这个呀,我可不能放它走。可是,你知道吗?它现在一点儿也不沉重。现在,我可以写我想写的一切,所以,它没有时间膨胀起来了。
为你的每一个愿望,
编一个好的故事;
让你的每一个故事,
有一个好的结局。
让你的生命守护着,
那个最重要的愿望;
用一枚小小的别针,
刺破那些过度膨胀的欲望。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5:06 & & 标题:
五年级共读
(适用于有一定阅读能力的班级)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5:35 & & 标题:
装满愿望的黄书包
2 4710& 10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5:51 & & 标题:
2009年4月3日星期五&&&&&&&&&&&&&&&&&&&&&&&&&&&& 清明节前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6:14 & & 标题: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6:41 & & 标题: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7:01 & & 标题: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7:19 & & 标题: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装满愿望的黄书包
他讲得实在太好了,我被那只公鸡深深地打动了,不管怎样,他都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生活。我发现,这一直也是我的追求呢!
或者,你也可以把你讲的故事用录音软件录下来,我们很愿意分享!我的邮箱: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7:38 & & 标题: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7:58 & & 标题: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装满愿望的黄书包
“改名字”不仅看出作者把故事情节写得一环扣一环,正因为前面说拉克尔有许多自己编的名字,才有这个故事,作者抓住小事来写,不让人觉得空洞,而且通过这事看出公鸡不骄傲,不因为某些出身或地位,或者名字的高大而把自己看作至高无上的高贵品格。而阿丰索选择拆除强力线的理想,他是为了别人的自由而奋斗,想让别人获得自由,获得新生。别针的故事也是一样的道理……
可是其他同学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能修改,有的认为“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只能改一部分”,比如“别针的故事,它渴望自己从没用到有用”是坚决不能改的,能改的是“它遇到拉克尔之前的经历”,比如“有一天,清洁工人扫起了它,要把它装到垃圾箱去,可是它知道如果进去了就再无出头之日了,于是它死死地巴着垃圾箱的边,它坚信自己有用,最终它成功了,又掉在了路上,一直到被拉克尔捡起。)
关于“名字”,有一位同学说了一句很值得回味的话——“名字决定你的一生”,而季国庆同学这样认为:
正是因为这样的深度思考,这本已经被我们读了好几遍的小书,却越来越有无尽的魅力了。也因此,昨天在听了你们讲的故事后,爸爸妈妈们(他们或许还没亲自读过这本书吧)却把这个人物具有的一种精神写了出来。
何跃得到了妈妈这样的评价:我听了何跃讲“别针的故事”,被别针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也被别针渴望别人的理解、别人的赏识、不甘被抛弃,抓住任何机会,最终获得成功的精神打动,我希望何跃能像别针一样,生活中有很多挑战和挫折,不能消极对待,而应主动积极地面对,幸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我讲得实在太好了,我讲得津津有味,我把公鸡阿丰索的渴望自由的语气读出来了,还读出了公鸡自由高兴的语气,我为我自己感到高兴。
不过,在梳理的时候,我头脑中却有一个问题挥之不去啊!就是:
雨伞和斗鸡在故事中为什么总是同时出现?你看,别针的故事虽然是最短最短的,却也占用了第四章整整一章。而雨伞和斗鸡却是在第五章同时出现。除此之外,你再读读第六章《午饭》,第57页,那么多人,但是把斗鸡紧紧缠住不让他离开黄书包的却是雨伞,为什么不是阿丰索紧紧抓住斗鸡呢(我们都知道,阿丰索是那么关心他的表弟)?还有在第七章,为什么却是雨伞一路跟随斗鸡到了石头海滩呢(尤其第64页和65页)?这当然不能简单地说因为“雨伞有链子,雨伞醒了”,那么到底“雨伞”和“斗鸡”之间有怎样的一种隐隐的联系呢?请你再仔细地读读相关章节,或者和爸爸妈妈、同学一起讨论吧!(嘿嘿,如果空白地方不够写,欢迎写在这封信的反面。)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8:16 & & 标题: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装满愿望的黄书包
打个招呼:昨晚因作业繁多,五星级题目思考时间过长,所以就草草美化一下,不过褡扣还在哦!(马导注:天,如果说这就是草草美化的话,那么不敢想象王琳钰精心美化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嘿嘿,周末两天时间可够长了哦!
——盼望《黄书包》下站旅游景点的:王琳钰(虽然题目有点难,有点儿回答不上来。)嘻嘻
而另外一个同学则不满足于我的挑战了,她也向我发出了挑战:
马导,不知你注意了没,39页有一段文字,就是最后一句,阿丰索转过头,也看着它……这里面好像有什么玄机,请指导!
——会请教的挑战者:李安婷&&&&&&&&
雨伞是公鸡阿丰索最喜欢的人,我从第五章“可是,它们那样互相看着,好像是……是要要结婚的人才有的眼神。”我从这句话中读出的,不仅仅是雨伞对公鸡的无限感激,而且它们已经互相喜欢上了。而“将军”是阿丰索的表弟、好朋友,可以说一辈子中可以依赖的至亲至爱的人,两个人雨伞和将军都是公鸡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怎么可能不在一章出现呢?(再注:这里我只摘取了一部分,他洋洋洒洒用了475个字来阐述他的观点!——超强呀!)
但他的看法是否就是真相呢?很多同学不以为然,他们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具体是谁,限于篇幅,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再再注:反正真相大白到来的时刻,你们就都知道了!)
再说讲故事吧,真是有趣啊,昨天有好几个同学自己讲给自己听,还居然得到了一种超高的境界——沉醉不知归路。一个自言自语入了迷,连妈妈在身边很久了都没发现(哈哈);另一个呢,则自我陶醉了一个晚上(不知道今天上午有没有课堂打瞌睡挨老师批评);而有的同学的功力已经堪比降龙十八掌了,把哥哥姐姐还有同学都迷得颠三倒四的,甚至有一位同学更了不得,他中午讲“斗鸡的故事”那个精彩,居然吸引得妈妈下夜班后,不顾工作一天的疲惫,而把整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了。
哈哈,伴随着《黄书包》的旅程,我们之间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了,唉,如果不考虑到纸张问题,我真想把每一个同学的精彩故事都写下来,但是我们要环保啊,所以就劳驾你们互相探听探听了。
好,下面进入我的正式话题,聪明的你一定叫出来了,就剩下拉克尔了啊。对,我们已经又重新梳理了一遍公鸡、别针、雨伞、斗鸡的故事,重点了解他们的变化(大家看法可是各不相同,这要我们下周上课的时候展开唇枪舌剑,去辩论一番的),只剩下一个拉克尔了。而拉克尔虽然在每章中都出现,虽然是主角,可是正如有些同学感受到的,“她只不过是个目击者而已”,她的故事多么平淡无奇,所以很多同学在第一次讲整本书故事内容的时候,只津津乐道其他人物,拉克尔只是轻描淡写两笔,有的甚至把“拉克尔”都忘记了,那么,是不是真的这样?拉克尔在故事中的变化又是什么呢?
这样,我们的《黄书包》旅程又走了一遍,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看法是否有所不同呢?那么,就再考你一下,每个人物的故事,是从什么变化到什么?千言万语只让你用几个词来表达吧——
公鸡的故事:从(&&&&&&&&&&&&&&&&&&&&&&&&& )变化到(&&&&&&&&&&&&&&&&&&&&&&&&&&&&&&& )
别针的故事:从(&&&&&&&&&&&&&&&&&&&&&&&&& )变化到(&&&&&&&&&&&&&&&&&&&&&&&&&&&&&&& )
雨伞的故事:从(&&&&&&&&&&&&&&&&&&&&&&&&& )变化到(&&&&&&&&&&&&&&&&&&&&&&&&&&&&&&& )
斗鸡的故事:从(&&&&&&&&&&&&&&&&&&&&&&&&& )变化到(&&&&&&&&&&&&&&&&&&&&&&&&&&&&&&& )
拉克尔的故事:从(&&&&&&&&&&&&&&&&&&&&&&&&& )变化到(&&&&&&&&&&&&&&&&&&&&&&&&&&&&&&& )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9:00 & & 标题: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第一次主题探讨:愿望·困难·故事·变化
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终于看到 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现在,这歌声,又在另一群孩子中响起了。
歌声是有魔力的,它能施展魔法,让心田开满鲜花。在整本书共读过程中,配合本书特有的气息,精心选择一首相符的歌曲,作为班级此段生活的一首主题歌,同阅读、讨论、表演、创作等形式结合起来,让这些美好的事物,共同浇注人格,塑造心灵。
当女孩真是一场灾难!”我同情又略显夸张道,“你们是不是也这样觉得?”
马上就有同学点头,有同学摇头了,嘿嘿,摇头的,居然是男孩子居多啊!
“那你觉得是当男孩好,还是当女孩好?”我接着补充了一段来自学生阅读感受中的一段话:
&&& 这就是共读的妙处了,通过共读共写,平时那些潜伏于孩子无意识中,但却经常对他们的情绪啊、思想啊造成困扰的想法浮出水面,不但可以通过书写倾诉、宣泄排解,而且也在探讨书中人物的故事中,通过自居作用,不但解释了自己同样的困惑,而且故事还给出了最好的解决途径。这次《黄书包》共读,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愿望和困难的时候,很多孩子不约而同也都聚焦在“想一下子长大”、“想做男孩(女孩)”上,所以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条匿名呈现,孩子们专注极了,大家一边听一边神秘地笑。
哼,老师特偏心女生,不就是因为她们漂亮,她们听话,她们顺从,她们懂事吗?”呵呵,女生们都互相传递着眼神,会意地笑起来。
“有这样想法的男生可不可以把你的小手勇敢地举一举呢?”哈哈,还没说完,早有十来个男生迫不及待地把手举得高高的了,看来是压抑已久啦!
“那现在让你们再表决一下,当男孩好,还是当女孩好!”孩子们真是可爱,虽然五年级了,可这时候的天真烂漫尽显无疑,大家又争执起来。
“好,我不管你,那是你的问题,反正我只知道一件事情,不管是当男孩好,还是当女孩好,你现在就这样了。”呵呵,逗他们一逗。然后我说:“不过,我们知道了一个秘密,一个很大的秘密。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而又解决不了它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个愿望。你因为是女孩觉得女孩受欺负,所以想当男孩,你因为是男孩觉得男孩不受宠爱,所以想当女孩;愿望就是这么来的,每一个困难就产生一个愿望。”
接着,我们就根据“困难产生愿望”,引导学生回顾拉克尔的第二个愿望:一下子长大,分析她遇到了什么困难。
先让学生简单说了说故事的相关情节,学生对故事很熟悉了,他们数家珍地诉说着拉克尔的委屈:
被哥哥姐姐欺负;写小说被嘲笑;大人能做许多事,她却做不了,连吃饭都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然后让大家聚焦于这两段集中体现“想长大愿望”产生的文字上,不过因为时间关系,学生又很熟悉,所以只是一带而过——
而在这之后,我又把同学们阅读中相关的“愿望”也放在了里面,读给大家听。这真是一个愉快的游戏啊,“P9又四分之三页”这个数字是把哈利波特带向神秘神奇的魔法学校的车站入口;通过这些想象中的数字,把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也编入进“拉克尔”的故事中——
同样, 让学生再进行选择:“是长大好,还是小了好?”
同学们仍然议论纷纷:“长大好!”“不,小了好!”
长大不好,长大了虽然自由自在,但是也要拼命地工作,而为自己的生活也要担忧,小时候也好,长大了也好。各有各的优势。
长大了好,小的时候可以跟许多朋友一起玩,很快乐,长大了大人也有许多烦恼;还要为我们烧饭,很累。
小的好,因为小时候说话可以无拘无束,大人说话的时候就要处处碍着(面子),以妨伤了这个伤了那个,惹恼了这个惹恼了那个。听课老师都笑了。
朱春晓嘀咕了一声:虚伪。
呵呵,就借 他这个词,明明都是你们的内心,这会儿看到周围坐这么多大人,你们便碍于面子了,说
因为每次好东西都要给妹妹,妈妈说我大了,要把东西让给小的,我真恨不得变得比妹妹小;
学生又都笑了。让我们真实一次,有这样想法的有没有?
那假如真有一种魔法的话,你会如何选择呢?变小的声音是最强的
但是我们知道,拉克尔的第二个愿望仍然是她遇到了困难,所以才有了愿望。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我们的愿望,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你遇到了美好,心向往之,有些同学生病了,到医院里去,医生阿姨,护士阿姨对她可静心了,很快她就恢复了健康,她就想,啊,做医生多好啊。你看,愿望,产生了。而有些愿望就是因为遭遇到困难,产生的,就像拉克尔。而这些愿望,有时不容易被我们发现,因为你的性格可能特别开朗,直接就烟消云散,过去了,而有时候很快就被满足了,比如你想去麦当劳,妈妈不愿意,可是你大哭大闹,妈妈闹不过,就带你去了,可是,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一些,就一直存在心里头,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还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到同样的打击,就像阿尔贝托对拉克尔一样,就像哥哥姐姐对拉克尔一样,所以,这个愿望就一直存在那里,越来越膨胀,把小小的心压得沉重不堪。
那么,拉克尔的第三个愿望“当作家”是怎么来的呢?她遇到了什么困难?
她想长大了干什么。
因为她长大了如果没有工作,别人就会嘲笑她。她当了作家,别人就会敬佩她。
这想法非常非常好,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自己能够养活自己,能够生存,这是最根本的。
她当作家有一个原因,她就是想把自己心里所想的,全部写下来。因为她说出来哥哥姐姐也不相信她,正好她可以写出来,如果写得好的话,可以出版可以当作家。
她太讨厌阿尔贝托了,所以想当作家,把他们写在书里,写得讨厌。让读者也感到他们很讨厌。
她有一点羡慕作家,羡慕她无拘无束。羡慕她生活很丰富。雍璇。
这是你们的想法,都非常非常好,可是不是拉克尔的。那么到底拉克尔为什么要当作家,我们要先来解一解“黄书包”的秘密。
我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拉克尔曾经的美好记忆啊。你曾经有过的美好回忆,将可能成为你的秘密;但是这些秘密,你非常愿意和别人分享;所以拉克尔最后把这些秘密和罗雷莱,还有罗雷莱的妈妈一起分享了。那么,你的美好记忆又将跟谁一起分享呢?但是这个问题是不需要学生回答的,只是点给他们即可,同时也暗含了“拉克尔的困难”是随着她的逐渐长大才越来越显现出来的。
第二方面的内容刚才已经说过了,就是拉克尔的“三个愿望”,也是她遇到的三个大大的“现实困难”。
第三方面学生都很清楚,就是后来被放进黄书包的那些人物故事:
我让学生说说他们又是什么呢?是美好记忆,还是现实困难?
此时学生仍然不能将这几个人物在情节之外,关联起来思考,而这就是我们这几次共读推进要重点解决的,解决了它之后,对于“拉克尔”就会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了。他们,其实就是拉克尔那三个愿望的“解脱之道”啊,这也是拉克尔为什么要“当作家”的真正原因。给学生一个有思考长度和深度的问题,非常重要。
我告诉学生,这四个故事代表什么,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可是我们知道,它们装进来之后,拉克尔的故事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她以前的生活如果用灰色来形容的话,她现在的颜色就是彩色的了。她的生命开始有了颜色。所以这四个故事对于拉克尔来说,太重要了。
可是,这四个故事对于501班的学生来说,却太有意思了,对于这四个人物,我们在第一次导读的时候,让同学们用星数表示对他们故事的评价,结果58个学生,58朵花,千差万别。因此,这时,我们就集中呈现,同学们不同的观点,再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同学们首先说的就是“阿丰索”,这是他们最喜欢的人物。
我吊一下他们的胃口,先从他们都不喜欢的“别针”说起,因为它的故事——太短了,又没有阿丰索那样跌宕起伏的惊险经历。这几乎成为全班大部分学生的共识。
角色对读,一下子就把别针的悲惨境遇更好地体现出来了,然后我们又讲了它最后的结果:最后它有一个很美好的结尾:继续装在了黄书包的婴儿兜里,因为它发现了自己的用处:在拉尔尔愿望膨胀的时候把它刺破。
这样,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就给别针不同的评价。可是,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别针的故事呢?我教给学生一个阅读技巧:故事的精彩,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写出了变化。故事就是变化,别针的故事中,它由什么变化到什么呢?
这样聚焦到“变化”上,学生就很清楚地说出了——
别针从自己觉得没用,变化到自己觉得有用;
别针从缺乏自信(小、没用)到很有自信(有用);
从被抛弃(多余、没用)到永远地留下来(有用);
最后大家达到共识:别针:小、多余、没用到有用。而用这个理解再让学生去观照他以前的评价,就会发现,他要么只注意了别针的一个方面,要么是只注意了外显的情节。
这样,再让学生给别针打星,孩子们就重新修改自己的评价了。
我请同学们再一起把对阿丰索的评价梳理一下,大家说得都很好:
名字决定人的一生。阿丰索太有思想了。
聪明、有责任感!关心、体贴!为理想而奋斗!执着追求!
为理想而奋斗是一个疯狂和大胆的想法,有这个想法的一定是一个伟大的人!
&&& 而阿丰索故事的变化也清晰可见了,孩子们纷纷说道:
他开始从鸡窝里逃出来,不愿意过那种被人控制也控制别人的生活,这是从不自由到自由,而当他获得自由了之后没有停止,给自己换了名字,又寻找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阿丰索的故事:不自由——自由——为理想奋斗
所以,阿丰索这五颗星,我们现在明白了,打得实实在在,他当之无愧。
这样,别针和公鸡这两个故事的内在本质就被梳理完了。
马导,不知你注意了没,39页有一段文字,就是最后一句,阿丰索转过头,也看着它……这里面好像有什么玄机,请指导!
学生都笑了。
然后我分别请胥欣、解亮和万磊三位同学分别呈现他们的观点:
胥欣的是“感人至深爱情说”:
雨伞喜欢公鸡阿丰索,我从39页“可是,它们那样互相看着,好像是……是要要结婚的人才有的眼神。”我从这句话中读出的,不仅仅是雨伞对公鸡的无限感激,而且它们已经互相喜欢上了。而“将军”是阿丰索的表弟、好朋友,可以说一辈子中可以依赖的至亲至爱的人,雨伞怎么会让自己最喜欢的人的至亲至爱的人受伤害,或死去呢?那么最喜欢的人肯定会很不开心,很不高兴,很伤心,很难过,所以她竭尽全力,就算受伤了,也不关心自己一下,仍在关心雨伞。
而解亮则完全不同,同样这段话,他却理解为“士当为知己者死”,提出“滴水之恩报答说”:
因为“将军”的哥哥阿丰索曾经在雨伞被扔掉后捡起来,送给拉克尔,让它重变好伞,雨伞为了报答阿丰索救命之恩,所以,她急不可待地帮助阿丰索拯救“将军”。
&&& 而万磊则提出了第三种观点,“人之初,性本善”,我归纳为“伞性本善好人说“:
因为雨伞虽然和斗鸡有着相似的命运,但是有一点却不同,雨伞可以为自己的不幸感到痛苦,而斗鸡却浑然不觉,反而认为自己做得对,因此雨伞很同情斗鸡,她很有爱心,喜欢无条件地帮助别人,希望唤醒公鸡,不再让它整天想着比赛,而没有其他任何思想和故事。
这下, 学生可热闹了,好像都有些道理,那么——
“到底雨伞和斗鸡之间!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联系,真相是什么?”
咱们明天再说。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9:20 & & 标题: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第二次主题探讨:故事·变化(雨伞和斗鸡)
&&&&&&&&&&&&&&&&&&&&&&&&&&&&&&&&&&&&&&&&&&&&&&&&&&&&&&&&&&&&&&&&&&&&&&&&&&&&&&&&&&&&&&&&&&&&&&&&&&
“斗鸡的故事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梳理。
我先请一位同学把“斗鸡的故事”又讲了一遍,这是同学们最喜欢讲的一个故事,所以第一个男生讲出故事梗概后,其他的同学还觉得不过瘾,又补充讲了很多的细节。
斗鸡以前也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公鸡,但是他的主人却想让他成为斗鸡,为他赚钱。天天训练他,还把他的头脑的其他部分用强烈线缝起来,只让他想着斗斗斗,跟人家战斗。他还跟其他斗鸡打了133场,赢了130场,后来他跟一个叫铁冠的斗鸡打,结果输了,最后拉克尔写了《斗鸡和强力线》的故事安慰自己。
其他同学特别补充了他以前其实有朋友,有感情的,可是后来被强力线缝上以后,就只有“斗斗斗”了。
这时,我呈现了一些同学对于“斗鸡”的评价
学生1:我也希望我自己能够像斗鸡一样,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坚持不懈;
胥欣: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比赛,比赛是他生命的唯一。输了以后,心变得很脆弱,充满恐惧,可是却仍然只有一个念头——斗!斗!斗!真是可悲!
常亮:斗鸡整天只生活在痛苦与赢的心情中,精神就变得有问题。
李安婷:斗鸡可以说是个被人摆弄的玩偶。
季国庆:斗鸡很可怜,假如一个人的思想被禁锢住,就等于他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有一个肉体;将军已经没有自由了,他一心只想着战斗、战斗;一只没有愿望的鸡=被别人控制。
让同学们发表意见:大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说,我要学习它,永争第一,顽强不屈;一种说太可怜了,除了斗斗斗,最后除了精神分裂,什么都没有了,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你赞同哪一种呢?
同学们很聪明,拿斗鸡和阿丰索做比较,阿丰索为理想而奋斗,而斗鸡虽然也为他的愿望而奋斗,可是这两个奋斗却截然不同,公鸡是自己的理想,而斗鸡却是主人的愿望,它只是被主人操纵的工具。
&& 我总结道:我们一生都要为理想而奋斗,可是一定要搞清楚你的理想是谁的,是从哪里来的?
&& 接着,我又在屏幕上投出了鲁帮昊妈妈的一段感受,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妈妈们对这一章也特别有想法:听马老师读一遍,就好像听你们的妈妈在对你们说这一段话。”
全班同学都很安静,妈妈们说的多好啊,关于“斗鸡”,关于被异化了的“竞争”,关于妈妈们对孩子童年的期望,就这样传递给了学生,鲁帮昊坐在最后一排,他最激动了,我告诉他:“回去之后,代全班同学感谢你的妈妈。”
然后,孩子们,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吧:
圆厅里很安静,老师们静静地听着孩子们的声音,这是孩子们内心的呼唤,也是追寻着理想教育的老师们的渴盼啊。
把里面的字句做了改动后,我请孩子们又读了一遍,记着“斗鸡”和“强力线”的故事吧,虽然现在,你还不能完全明白它的含义,但是记着这个故事,等到未来的某个时刻,你的生命将会把这个故事重新唤醒。
到此,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了斗鸡故事的变化:从不自由(竞争)到自由。
顺便也说了一下强力线:强力线也很可怜啊,虽然束缚了别人的思想,可是自己的行动也受到了束缚,失去了自由。
“到底雨伞和斗鸡之间!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联系,真相是什么?”这时,我又抛出这个问题,呵呵,这会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赞成“报答说”了。这的确是他们不能自己发现的,于是我把故事中一段非常重要的话投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看从这段话中你能发现什么:
这时,班里思维最好的孩子,就开始有灵光闪现了。
何跃说:“她作文里写自己想得到一把雨伞,结果她真的得到了一把雨伞。而且这个雨伞的命运好像跟她的作文一样,她作文写了一半,没有故事的结尾,而雨伞也卡壳了,没有了故事的结尾。”
这真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其他学生也跟他一样了。
然后,将这段话我改编了一下,讲故事给大家听:“有一天啊,你们班考试了,考啥来,考语文,语文最后作文是让写啥呢?《我最想要得到的礼物》,你可喜欢这个题目了,赶紧就写啊写啊,你最想得到的礼物就是一把雨伞,可是正写着写着,下课铃响了,你们李老师过来,交卷子了,你说:我还要写,我还要写,我还没写完呢!李老师说:时间到了,难道你不知道吗?早都说过好多次了,不要磨蹭,不要拖拖拉拉……最后,你的卷子写完没有?”
“没有。”
“那后面会怎么样?”
“再写啊。”
“可是你的卷子已经交上去了啊,卷子再发下来,还要给家长签字啊,你的二姐啊,哥哥啊,又会怎么说啊,不及格,啊,都没写完啊!你怎么搞的嘛?……你心里怎么样啊?”
“很难过。”
是啊,就是这样,故事中所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经常上演吗?在同学们推进题的回答中,很多孩子写了因为“成绩不好”、“学习压力大”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苦恼。“小雨伞”啊,在学校里受了挫,于是就写了“斗鸡”的故事啊。
这时候,我请干如云起来,读出她的回答:
而这个回答背后还有一个令人琢磨的故事呢。我告诉学生:那天我其实很后悔的(也写在了第四封信的开头),因为不知道那天晚上作业很多,所以又把推进题发了下去,还是超难的,一定要你去仔细阅读的。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干如云那天晚上写完作业都八点多了,我本来不让她再做推进题的,但是她对这道题太有兴趣了,一直努力想找出解答,她几乎把整本书都翻遍了,最后在她老爸的提示下,她一下子发现了“雨伞”和“斗鸡”的秘密,那个时候真是开心啊!开心得让人嫉妒呢!我把干如云那种深度阅读后带来的思考的快乐大大描绘了一番,然后问学生:“这种阅读的快乐你品尝过没有?”
很多学生点头了,可是也有学生很羡慕地听着,对于这些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智力挑战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因此,哪怕是读书课,问题也要有长度和深度啊!
同样,在本课的最后,我仍然留了一个悬念:黄书包里装的这四个主要人物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变化,我们都知道了,可是,这每一个故事,和拉克尔有什么关系?这些故事,我能不能做改动呢?比如把阿丰索改成一只寻求自由的母鸡,而别针改成一只被主人遗弃的狗,很大很凶,也渴望有用。
带着问题,学生又离开了。
作者: 马玲& & 时间:
17:59:44 & & 标题: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第三次主题探讨:困难·愿望·故事·拉克尔·我
<FONT color=#
中午,终于把祝福写完了最后一个本子,我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
“黄书包”的奥秘在于写作,同《特别的女生萨拉哈》、《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一样,《黄书包》侧重于书写与倾诉,《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侧重于阅读和经历,而《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在拥有“阅读和写作”的平衡之外,还特别强调了“老师对学生”的重要,因此,这三本书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完整地体现新教育实验儿童课程的叙事理念:
2 拉克尔的愿望·拉克尔的黄书包
接着我们昨天的话题:“这四个故事,和拉克尔有什么关系?”开始了今天的讨论。
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了学生在“四个故事”同拉克尔之间还没有建立关系。的确,这也是本书在阅读中最难的部分,和我们平常阅读到的那种平实的叙述有很大不同。所以这次讨论的重点就在于梳理“拉克尔”在全书中所做的事情了。
昨天下午,李吉银老师给501班的同学上了一个绘本课《你很特别》,同样讲述了一个从自卑到超越的故事。于是,今天的课堂,我就把他拿出来跟拉克尔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了。
孩子们对昨天的故事记忆犹新,一看到“胖哥”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就惊喜地叫出声来。
“拉克尔和胖哥,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呢?”我让大家随便说说。
“他们两个都遭遇了不公平和排斥。”
“都被别人嘲笑。”
“胖哥和拉克尔都不被别人理解。”
“拉克尔和胖哥都认为生活很糟糕。”
“他们最后的生活都变得美好了。最后也都找到了朋友。”
孩子们说得很好,把这两天我们用的“故事的变化”用上了。我接着让大家更进一步思考:“他们的故事从糟糕到美好,经历的方式是不是一样的?胖哥因为什么生活开始美好,而拉克尔因为什么生活开始美好?”
同学们说:“胖哥是因为遇到了露西亚,露西亚告诉他到伊莱那里去,他的生活就开始美好了。而拉克尔是遇到了阿丰索、别针、雨伞和将军,所以生活就开始美好了。”
“好,胖哥是遇到了他生命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受到了她的启发,所以生活开始美好了。可是,拉克尔遇到的公鸡、别针、雨伞、斗鸡,他们不是人啊,而拉克尔其实也遇不到他们的啊,因为现实生活中他们并不存在。那拉克尔生活开始美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这一下,刚才还很活跃的学生,一下子就沉默下来。
我又说:“在最初读完《黄书包》的时候,很多同学对拉克尔非常不屑。认为她的故事连别针都比不上,一点也不精彩,也没有坚持,没有追求,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那么,拉克尔的故事到底怎样呢?在她的故事中,有没有变化呢?”
我又把最后一次推进时让全班同学梳理的拉克尔在每一章做的事情的作业,投放在大屏幕上,大家发现:把每一章拉克尔做过的事情都写出来,她做过的事情用红笔涂出来,她没有做过的事情用黄色笔涂出来。可是,同一个人,同一本书,结果却大不相同。全班58个同学,就有58个不同的答案。
那么,到底拉克尔在每一章中都做了哪些事?哪些事又不是她亲自做的,接下来我们就细细地来分析。
我们先分析第一章“愿望”,让学生说出拉克尔做了哪些事?
学生都说得很准确:因为身边的人都不理解她,所以她产生了三个愿望。于是她写信,写小说,结果受到嘲笑。
结合学生的回答,我们把一些重要的句段又一起回顾了一遍:
这是她给安德烈写的信,在信中她
&& 没有知己,很无聊。(这样,同后面雨伞的故事就照应了。)
&&& 这封长长的信中,拉克尔想对安德烈说什么?
&& &她是多余的,其实她是不应该生下来的。因为她妈妈生下她哥哥姐姐之后,过了好多年才又生下她,而生下她后,他们家的情况就更紧张了。
&& &她在家里天天被谁管着?
二姐。她受所有人的管,管得最厉害的是二姐。所以身心不自由。她不喜欢二姐,她就想办法骗她二姐,结果被识破了。被骂被打。
这样,学生就知道了,遇到困难,拉克尔通过写信的方式,倾诉苦恼,获得安慰,想寻求解脱之道。
可是她成功了吗?
没有,跟安德烈没有通信几次,就被哥哥发现了。而安德烈也给她回信出主意了——
“安德烈为什么要出这个主意?”
“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是多余的,如果她把这个人如实写下来,那个人肯定会很不高兴,但是你如果写一个不存在的人,他就不会跑出来揍你了。”
“以前拉克尔在跟安德烈通信的时候,写的是真事还是虚构出来的?”
“真事。”
“那么结果如何?”
“很糟糕,被人发现,受嘲笑。所以安德烈就给她出主意,你就写虚构的人,这样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这个主意到底是谁出给拉克尔的?
“自己。”
“真好玩。她遇到困难,她就想办法,想了一个办法她就尝试去做,结果尝试之后又遇到新的困难,然后她又想办法,又再去做。她一直在寻求解脱之道啊。”
“后来她又编了谁?同样倾诉她的苦恼:她小,她没用。”
可是,给罗雷莱写信也被发现了。
拉克尔真不幸啊,她周围的人,全是不理解她的,所以被姐姐发现之后她就不再写信了,她开始琢磨,所以她开始编故事,开始当作家。
这样,我们就又梳理了第一章的内容:
第一章详细梳理完之后,尤其明确了她写故事的解决办法后,后面九章的梳理就变得简单了。通过梳理,大家知道了:
现在,对于拉克尔的故事,同学们才真正清楚了,拉克尔真正是是故事的主角啊!那么再问“是谁渴望从不自由到自由,从无用到有用,从寂寞、不被理解到拥有知己?”
学生就都知道了:是拉克尔!四个故事其实都是拉克尔的愿望的故事!拉克尔有两个愿望,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快点长大,也是她遇到的特别大的困难。于是,她就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当作家。而当作家的过程也是有困难的,刚开始她写真实的,结果被发现,被嘲笑,然后她就开始虚构故事,而胖哥不是这样,胖哥是受到别人故事的启发,拉克尔是自己去写故事。她写了阿丰索的故事、写了别针的故事,写了雨伞和斗鸡的故事,这些都是她的愿望的故事啊,她为她的每一个愿望都写了故事,而每一个故事也都有了完美结局。而这些故事,也让她的生活从繁重的压力下得到解脱。
这一下,大家就知道了“拉克尔为什么要当作家了”。‘
拉克尔遇到困难,产生愿望,但是她寻找到了解脱超越的办法——当作家。
我们的愿望·我们的黄书包
ppt最后为什么要留下一枚别针?
“你最好经常把我带在身边,说不定你会突然有一个愿望膨胀起来,那时,我就可以‘扑’刺它一下。”
让大家再看自己的愿望,你觉得哪些愿望是过度膨胀了,需要刺它一下。
呵呵,没想到学生居然刺的第一个就是“学校把考试都不考了。”
我们的愿望啊,我们的黄书包,501班同学们的这些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屏幕上,我告诉大家:“布露尼达姨妈今天特别给拉克尔们送了一个黄书包,这是我特别特别送给你们的礼物。里面我还写了一段话,给每一个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为我的每一个愿望,
编一个好的故事;
让我的每一个故事,
有一个好的结局。
让我的生命守护着,
那个最重要的愿望;
用一枚小小的别针,
刺破那些过度膨胀的欲望。
《黄书包》的故事就结束了,但是“黄书包”的故事又开始了,在每一个同学那里。
“隐形的翅膀”歌声再次响起来,这一次的歌声,真的是在飞了,一张张照片和歌声一起飞翔起来,孩子们啊,
日子会逝去,颜色会慢慢地变黄,但是,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作者: 成长脚印& & 时间:
19:14:13 & & 标题:
装满愿望的黄书包
欢迎光临 教育在线 (/)
Powered by Discuz! X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语故事及主人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