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用藏中文怎么翻译成藏文

关于计算机英语翻译问题的探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计算机英语翻译问题的探讨
上传于||文档简介
&&科​技​英​语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翻译《金史.王扩传》里的句子:炜旧与扩厚,使人诿扩日:“君不念同舍邪?”扩日:“即奉诏,安得顾故人_百度知道
翻译《金史.王扩传》里的句子:炜旧与扩厚,使人诿扩日:“君不念同舍邪?”扩日:“即奉诏,安得顾故人
“即奉诏,安得顾故人哉翻译《金史.王扩传》里的句子,使人诿扩日:炜旧与扩厚?”扩日:“君不念同舍邪
提问者采纳
”王扩说:“如今接受皇帝的命令,哪里能顾及故人的情面呢张炜过去与王扩交情很深,派人去委托王扩说:“您就不顾念同僚的情谊吗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年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摘要】:正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在语言的转换中就必然要进行文化的转换。因此,所有翻译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即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本文在综述中西方翻译的研究和
【作者单位】:
【分类号】:H315.9【正文快照】: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在语言的转换中就必然要进行文化的转换。因此,所有翻译 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即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本文在综述中西方翻译的研究和 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揭示了英汉民族在深层文化上的差 异,最后阐述了文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喻云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劳陇;[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许渊冲;[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6期
古绪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孙瑞禾;[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年01期
彭开明;[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张复星;;[J];外语教学;1981年04期
林相周,李冬;[J];中国远程教育;1982年02期
,李冬;[J];中国远程教育;1982年04期
林相周,李冬;[J];中国远程教育;198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白玉;;[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黄永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耿欣;;[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山本登志哉;张日昇;片成男;;[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魏国荣;大西友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鲍大军;邱野;;[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刘岩;;[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杨俊一;;[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李养健;黄以核;;[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高永吉;;[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傅红妍;[N];中国汽车报;2000年
丰田汽车北美公司总裁
田口俊明;[N];中国汽车报;2000年
新华社记者
傅兴宇;[N];中国税务报;2000年
王倩;[N];中国质量报;2000年
刘韬;[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西班牙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处参赞;[N];国际商报;2000年
傅兴宇;[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郑焕清;[N];经济参考报;2000年
任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文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刘杰;[D];苏州大学;2003年
纪慰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陈至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缪仁炳;[D];浙江大学;2005年
郝青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田广文;[D];山东大学;2005年
陆玮;[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梁旺兵;[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贺玉高;[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林雅;[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姜美玉;[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贺红;[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贾启鸿;[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杨红艳;[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庞影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沈继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韩莉;[D];暨南大学;2000年
段志惟;[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刘敏;[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转载]9班二轮复习补充练习()
训练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热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调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
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
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
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
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基本上是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相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结果。不一定符合科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了。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富营养,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物形象(包括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选自2011年2月《黄梅戏艺术》,有删节)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戏曲脸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脸谱属于戏曲文化现象的范畴,其文化意蕴和历史内容都很丰厚。
B.戏曲脸谱作为一种文化语言,或供娱乐之用,或便于戏曲演员与观众对话。
C.戏曲脸谱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脸谱的不同色彩往往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D.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使戏曲脸谱中折射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
2.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戏剧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一项是(&&
A.戏曲脸谱可以用色彩表现人物性格、品德节操,同时承载者寓褒贬、别善恶、扬正气以及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
C.戏曲脸谱和中国书法都有谱有法,在勾画、构图、笔法等三方面有相似之处,依次为程式化特征、讲究布局、讲求节奏。
B.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了人物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D.戏曲脸谱艺术为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使戏曲人物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两者相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是因为戏曲艺术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B.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大多是相同的,而那些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都是自由发挥和再创造的结果。
C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长处和优点,又有所发展和创新,超越了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高度,审美价值提升。
D.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继承和发展好戏曲脸谱艺术,它才能拥有更辉煌灿烂的未来。
训练13、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英国印藏佛教学者DavidSnellgrove曾经指出,藏传佛教包罗了印度佛教的所有传统,印度佛教中有的,藏传佛教中全有;印度佛教中已经失传的,也在藏传佛教中保存了下来,还得到了发展。例如藏传密教,它来源于印度,但其发展则远远超出印度原有的传统。与汉化甚深的汉传佛教相比,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的直接联系显然更深、更明显。是故,长期以来在西方和日本的佛学研究传统中,藏传佛教研究每每与印度佛教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印藏佛学研究通常是国际佛学研究领域内最受关注,也最有成就的一个分支。利用丰富的藏传佛教文献,借助活着的藏传佛教传统,接受过全面的语文学、文献学训练和具备良好佛学素养的佛教学者可以复原、重构早在13世纪就已经失落的印度大乘佛教传统。
由于流传至今的古印度梵文佛教文献并不很多,现存的梵文佛教写本也大都是相当晚的作品。所以,研究印度佛教必须依靠梵文佛教文献以外的资料,其中尤以藏传佛教文献最为重要。现存《藏文大藏经》收录佛典4569部,其中包含了绝大部分印度大乘佛教经典的完整翻译。佛教于公元7世纪开始在吐蕃传播,藏语书面语也在这时确立,故藏文从一开始就与佛经翻译直接相关,它的语法和构词法也多与梵文类近,故用藏文翻译梵文佛经从用词到语法构成均较容易相互对应。到公元9世纪初,藏文佛经翻译数量已相当可观,但由于译师的组成相当复杂,除了吐蕃译师外,也有来自汉地和印度,乃至中亚的译师,再加上流传到吐蕃的佛经原典来源不一、传承混乱,故藏文佛经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规范佛经翻译体例、统一佛典翻译用词,吐蕃赞普命令参与佛经翻译的吐蕃、汉地和印度的译师联手编制了一部正字法字典——《语合二章》和一部解释语源的语汇手册——《翻译名义大集》,进一步保证了藏译佛经书面语言的统一和规范化。还有,藏文佛经翻译自始至终有印度高僧的积极参与,按照14世纪西藏著名佛学大师布思端辇真竺()在其著作《布思端教法源流》中的统计,先后来吐蕃参与藏文佛经翻译的著名印度学问僧计有93名之多。其中不少在10世纪以后来吐蕃的印度僧人长期生活在吐蕃,对藏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已相当娴熟,他们的积极参与无疑为藏文佛典翻译的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是故,精通梵、藏两种文字的佛教学者,不难通过藏译佛典来想象梵文佛典的本来面目,重构已经失落的梵文原典。因此,藏文成为研究印度佛教者必须掌握的工具语言,藏文佛教文献是研究印度佛教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
&(节选自《汉藏佛学比较研究刍议》)
1、下列对藏文佛经的表述,不符合愿闻内容的一项是()
A、现存《藏文大藏经》收录佛典四千多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印度大乘佛教经典的完整翻译。
B、佛教于公元7世纪开始在吐蕃传播后,藏文佛经的翻译数量就已相当可观,但其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C、藏文佛经翻译一直有印度高僧的积极参与,许多著名的印度学问僧都来过吐蕃,为藏文佛经翻译做出了贡献。
D、佛教学者如果精通了梵、藏两种文字,就可以通过研究藏译佛典来揣摩原典的主要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与藏传佛教相比,汉传佛教与印度佛教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
B、藏文与梵文的构词法和语法有相似之处,翻译出来比较容易相互对应。
C、研究印度佛教必须依靠梵文佛教文献以外的资料,即藏传佛教文献。
D、如果掌握了藏文这一工具语言,就将会对研究印度佛教起到重要作用。
3、文章最后一句说,“藏文佛教文献是研究印度佛教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不能表现其原因的一项是()
A、藏传佛教包罗了印度佛教的所有传统,不管是印度佛教中有的,还是已经失传的,都能在尹传佛教中找到,甚至有的还得到了发展。
B、吐蕃赞普命令参与佛经翻译的吐蕃、汉地和印度的译师联手编制了一部正字法典和一部解释语源的语汇手册,进一步保证了藏译佛经书面语言的统一和规范化。
C、不少在10世纪以后来吐蕃的印度僧人长期生活在吐蕃,对藏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已相当娴熟,他们的积极参与无疑为藏文佛典翻译的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D、在国际佛学研究领域内,将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通常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分支,也取得了其他研究无法企及的成就。
训练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①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②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书·张敞传》“由是枹
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
B.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
C.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D.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分﹚&&&&&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
训练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岁因大稔&&&&&&&&&&&&
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
讽:嘲讽。
C. 深乖昔旨&&&&&&&&&&&&
乖:违背。
D. 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3分)
① 以惠政闻&&&&&&&&&&&&
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
④ 我便通夜安卧
⑤ 而居处卑陋&&&&&&&&&&
⑥ 哭之甚恸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
&&&&&&&&&&&&&&&&&&&&&&&&&&&&&&&&&&&&&&&&
(2)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
训练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军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阵,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
元康三年,先零遂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充国。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方渡河,恐为虏所遮。
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阵。及明,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旁。充国意此骁骑难制,且恐为诱,戒军勿击,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也。”
遣骑候四望、陿中,亡虏。夜引兵至洛都,谓诸校司马曰:“吾知羌无能为矣。使发数千人守杜四望、陿中,吾岂得入哉!”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天子敕充国进兵。充国上书谢罪,因陈利害曰:“臣闻兵法:‘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即罕羌欲为寇,宜简练以俟其至,以逸代劳,必胜之道也。于臣之计,不先破罕开,则先零未可图;先诛先零,则罕开不烦兵而服;如其不服,须正月击之未晚。”
上从充国议,充国引兵至先零,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阨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宜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豪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时羌降者万余人。充国度羌必坏,请罢骑兵,留万人屯田,以待其敝。
后充国乞骸骨,朝庭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甘露二年薨,年八十六,谥曰壮侯。&&&&&&&&&&&&&&&&
&&&&&&&&&&&&&&&&&&&&&&&&&&&&&&&
& 《汉书赵充国传》有删节
(注:①先零、罕开都是西羌种族&&&&
②种、豪是种族的意思。)
4、以下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认为……老
B、将军度羌虏何如&&&&&&&&&&&&&
C、宜简练以俟其至&&&&&&&&&&&&&
D、则罕开不烦兵而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亡逾于老臣者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击之未见利/之二虫,又何知
C、如其不服,须正月击之未晚/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D、问筹策焉/心不在焉
6、以下选项中都能表现赵充国稳妥持重的一项是(&&&
①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②欲渡湟水,道阨狭,充国徐行驱之。
③不先破罕开,则先零未可图。
④宜简练以俟其至,以逸代劳,必胜之道也。
⑤吾知羌无能为矣
⑥留万人屯田,以待其敝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选项中对文意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赵充国青年时当骑兵,后调入长安为羽林骑,做皇帝的警卫。他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被围。汉军绝粮数日,伤亡很大。赵充国率百余人杀出重围,李广利率大队紧随其后,终于脱险。
B、为防止羌叛军袭击,赵充国派主力部队夜渡黄河,连夜在对岸修筑阵地。对于叛军游骑在阵前挑战,他不予理会,而首先派人侦察前方地形、敌情。
C、赵充国行军是以远出侦察为主,并随时作好战斗准备。宿营时加强营垒防御,稳扎稳打,计划不周全不作战。爱护士卒,战则必胜。
D、赵充国老病辞官在家以后,朝廷每讨论边防大事,也常常参与谋略,或者要向他问办法。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3分)
&&&&&&&&&&&&&&&&&&&&&&&&&&&&&&&&&&&&&&&&&&&&&&&&&&&&&&&&&&&&&&&&
②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3分)
&&&&&&&&&&&&&&&&&&&&&&&&&&&&&&&&&&&&&&&&
③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4分)
&&&&&&&&&&&&&&&&&&&&&&&&&&&&&&&&&&&&&&&&&&&&&&&&&&&&&&&&&&&&&&&&&&
训练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其尤亲幸者,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相如常称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论①,上颇俳优②畜之。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
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告急于汉。时,武帝年未二十,以问太尉田蚡。蚡以为越人相攻击,其常事,又数反复,不足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不属。于是助诘蚡曰:“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不足与计。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罢。
助侍燕从容,上问助居乡里时,助对曰:“家贫,为友婿富人所辱。”上问所欲,对愿为会稽太守。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赐书曰:“制诏会稽太守: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从横。”助恐,上书谢称:“《春秋》天王出居于郑,不能事母,故绝之。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臣助当伏诛。陛下不忍加诛,愿奉三年计最③。”诏许,因留侍中。有奇异,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
&&&&&&&&&&&&&&&&&&&&&&&&&&&&&&&&&&&&&&&&&&&
&&&&&(选自《汉书·严助传》,有删节)
【注】①不根持论:不能坚持根本原则。②俳(p&i)优:演滑稽戏的艺人。③计最:地方政府上报朝廷的官员考核。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举:提拔,推举
B.于是助诘蚡曰&&&&&&&
诘:责问,反问
C.于是拜为会稽太守&&&
拜:授予官职
D.犹子事父母也&&&&&&&
事:依靠&&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严助“贤良”的一组是& &(&&
①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
②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③征伐四夷,开置边郡
④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
⑤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
⑥有奇异,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助在人才选拔中因善于对策而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在当时,严助是特别被皇上看重的贤良人士之一。
B.东方朔、枚皋因不能坚持根本原则,皇上有点把他们当作俳优看待。这正与严助的被重用形成鲜明对照。
C.在救援东瓯问题上。严助与太尉发生了分歧。皇上派严助调来会稽之兵,闽越之兵猝不及防纷纷撤退。
D.严助向武帝申请回乡做了会稽太守,因几年没有他的消息,武帝有所责备。严助惶恐谢罪,得到武帝宽饶,且被留在武帝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4分)
&&&&&&&&&&&&&&&&&&&&&&&&&&&&&&&&&&&&&&&&&&&&&&&&&&&&&&&&&&&&&&&&&&&
&(2)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6分)
&&&&&&&&&&&&&&&&&&&&&&&&&&&&&&&&&&&&&&&&&&&&&&&&&&&&&&&&&&&&&&&&&&&
13. 的一项是(&
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将楼市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依靠,追求单纯的GDP数字,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收入状况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根本民生利益,这种得鱼忘筌的做法,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C.目前,政府部门开始了又一轮运动式的突击检查治理“地沟油”的行动。这种“围剿式”的集中治理,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难走出“一管就见效,一松就泛滥”的怪圈。
D.小悦悦事件带给人巨大震撼,许多人在讨论,思考。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但借此“切片”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亚运会对围棋的推广和发展而言是一次不错的机遇,可混双比赛中暴露出的争议再次证明:缺乏统一规则对于围棋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具有制约作用。
B.小人书中的连环画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学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
C.“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微笑列车”“爱心包裹”……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不再仅是一个个慈善项目,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饱含国人情感记忆的慈善文化。
D.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1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划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⑤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⑤④②①③⑥
有一天晚上将近11点,某大学一位副校长还在教室上课,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在门口大声催促“锁门了”。该副校长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此事在学生及网民中引发争议。根据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间到晚9时30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10时30分。
&&&&&&&&&&&&&&&&&&&&&&&&&&&&&&&&&&&&&&&&
&&&&&&&&&&&&&&&&&&&&&&&&&&&&&&&&&&&&
17下列是近年来我国汽油价格与国际汽油价格(美元/桶)的变化对照图,实线代表国内油价变化情况,虚线代表国际油价变化情况。请根据图示,补充下面文段
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对比国内外油价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三条结论:
(1)从价格的总体水平来看,a&&&&&&&&&&&&&&&&&&&&&&&
,国内消费者无疑要承受更大的消费压力;
(2)从价格的变化幅度来看,b&&&&&&&&&&&&&&&&&&&&&&&
,究其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对市场的供求变化更为敏感,而国内油价则更多受到人为因素(例如国家发改委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发展而进行宏观调控)影响。
(3)从价格的同步性来看,c&&&&&&&&&&&&&&&&&&&&&&&&&&
,由此可见,国内油价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油价接轨,仍然任重道远。
a&&&&&&&&&&&&&&&&&&&&&&&&&&&&&&&&&&&&&&&&&&&&&&
b&&&&&&&&&&&&&&&&&&&&&&&&&&&&&&&&&&&&&&&&&&&&&&
c&&&&&&&&&&&&&&&&&&&&&&&&&&&&&&&&&&&&&&&&&&&&&&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文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