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销售进口饲料玉米杆饲料多少钱一吨几十万吨

您现在的位置:
  近日,菲律宾国家粮食署有关官员表示,政府将考虑对进口玉米实施限价销售以保护农民利益。该官员称,国家粮食署将于下周出台限定进口玉米销售价为每千克13比索的政策,但政府将首先对这些玉米进行补贴。目前,菲律宾是东南亚第二大玉米进口国,每千克玉米的生产成本为9.5比索~11比索。由于玉米短缺,严重制约饲养业发展,菲政府前不久决定暂免征玉米进口关税以刺激进口。但大量进口势必压迫当地玉米生产。国粮署称,对进口玉米实施限价销售之举是为了确保当地玉米生产的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农博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相关新闻
饲料产品大全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5 ) 。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印度3月植物油进口
  将继续下滑
  据路透社对植物油贸易商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2月份印度植物油进口量可能比1月份减少四分之一,因为国际植物油价格高企,印度国内加工量提高,促使买家放慢了进口步伐。
  分析师平均预计今年2月份印度植物油进口量将比上年同期减少26%,为518,625吨。2月份棕榈油进口量可能比上月减少29%,而豆油进口量可能增长68%,因为季节性需求良好。
  今年3月份印度植物油进口将继续下滑,因为印度国内油籽加工步伐加快。农户从2月份开始收获油菜籽,提高了国内食用油供应。
  本年度印度国产油籽加工量可能增长12%,因而食用油进口增长速度可能出现五年来的首次放慢。 (黄宇)
  日本近期饲料玉米
  进口可能减少8%
  由于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及海啸,导致多家混合饲料加工厂受灾,日本每月的饲料玉米进口量可能减少8%。
  贸易商称,日本每年混合饲料产量约为2430万吨。此次日本受灾地区占到了日本混合饲料年产量的六分之一左右。
  日本玉米需求疲软可能压制国际玉米价格。受澳大利亚饲料小麦供应庞大的影响,玉米期货价格已经受到压力。近几个月来韩国发生口蹄疫情,也给玉米期货价格构成了压力。
  日本玉米进口商称,如果未来6个月日本饲料加工厂开工约一半的产能,那么在此期间日本的混合饲料产量将会减少100万吨,这将会导致饲料玉米进口减少约50万吨。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每6个月采购约620万吨饲料玉米。贸易商表示,几十万吨小麦和玉米等谷物船期可能耽搁。大多数贸易商认为,粮食运输网络需要数周的时间恢复到正常。大米运输步伐同样放慢,不过日本大米价格不可能大幅上涨,因为当地农户合作社与批发商已经签订了价格协定。(黄宇)
本版导读:全球饲料原料的“蝴蝶效应”_企业新闻-
公司地址: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八路88号)
全球饲料原料的“蝴蝶效应”
全球饲料原料的“蝴蝶效应”
小编观点:1972年12月,洛仑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的一次演讲这样提到: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在全球的饲料原料市场,“蝴蝶效应”有着深刻的经济内涵和哲学魅力。美国的大雨、南美的干旱、石油的价格、汇率的变化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全球原料市场。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文章开始前,首先提出几个问题,第一、自从7月份以来的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时反弹还是一个趋势的开始?虽然说在11月中旬以后价格出现了回落,但目前的价格又有所恢复。第二、国际市场的状况,发生的变化以及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第三、宏观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是如何影响油籽价格的?最后在上一个年度大豆的进口数量增加了900万吨,而在12月份才体现出来豆粕的积压问题,自去年10月到今年9月都没有看到豆粕的积压问题到底是为什么?明年这个趋势是否还会延续?今年中国大豆产能扩张对我国饲料行业的影响以及我们豆粕的销售方式的变化和对饲料企业的影响是什么?
&&&&&&&&&&&&&&&&&&&&&&&&&&&&&&&&&&&&&&&&&&&&&&&&&& &纠结的饲料原料
国际原料供应正逐渐由供大于求转向供需平衡甚至供应紧张
&& 饲料原料主要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玉米、一部分是蛋白粕。对于玉米而言,从目前国家的政策,包括流通环节、调控环节的政策都是玉米是以饲料为主,从未来的1-2年之中我们玉米地原料是为了满足饲料的供应。目前国家正在拟定政策,就是要扩大玉米在饲料行业供应的数量。另一方面是蛋白粕的市场。未来1-2年之中这个市场变数会非常大。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最低的蛋白粕的价格在元左右,最高的价格可以达到3500元左右,这么大的一个波动浮动以及下一个年度的走势如何都应该是做大宗农产品或者饲料原料采购的人应该关心的问题。目前来看,现在的蛋白粕的市场价格波动并不是基本面这一个因素造成的,为是由很多因素包括宏观面的一些因素影响。其中两个最重要因素,一个是基本面,一个是宏观经济对蛋白粕市场的影响。
&& 首先是基本面的一些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和植物的进口国,我们中国豆粕的价格并不是有国内的供求来决定。与另一个饲料原料的玉米相比是完全两个概念,玉米是没有进口也没有出口,虽然今年有一些规模性的进口,但是数量比我们1.6亿吨的产量相比是微乎其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玉米的价格取决于国内的供求。而蛋白粕和豆粕的价格取的决定并不是在国内而是国际市场,因此在探讨蛋白粕市场价格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国际市场。在年度,世界上很多的研究价格的一些机构和行业,他们都是用平衡来对未来的价格进行预计的。,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全球供应平衡表对价格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巨大。过去一年的大豆的平衡表中,产量的增量是4604万吨,这是年度比上年增加的产量的增量,需求的增量是1330万吨左右。虽然美国农业部把年度大豆的需求放的很高,年均增长6.0%,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年和年度世界大豆的需求紧紧增加了32%,美国农业部即使把大豆的需求放的很高的水平的话,在当年世界大豆的库存水平增加了2000万吨,也就是说年世界大豆的供需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反映到我们的价格上,去年一整年豆粕的价格都是在3000元左右波动,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因为在过去几年当中它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在下一个年度,也就是年度这个情况是否会发生变化?美国农业部在上周五发布了供求平衡表,它显示今年大豆的产量是9185万吨,而在八月份的时候这个数据是在9400万吨,在十月到十一月份以来国内的有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从十二月份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平衡表来看,有几个特点需要我们去注意。一个美国农业部在不断的调低它的产量。八月份是9400万吨,十二月份是9100万吨左右,去年相比虽然略增一些,但增长幅度是可以忽略不计,另外美国农业部在不断调整出口,十二月份的报告里面调整了55万吨左右。另外美国的大豆库存消费比是9.26%,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水平,那么美国在八月份平衡表当中是14%左右。目前来说我们要关心的是在下一个年度南美的生产,因为市场大豆的生产主要分为两个地区,一个是在北美一个是在南美,北美的产量基本确定以后我们要去关注南美,南美将是我们在未来几个月当中影响蛋白粕价格最关键的因素。目前巴西大豆今年预期的产量是6750万吨,比去年紧紧低了150万吨,所以今年巴西的产量预期还是不错的,同样在阿根廷,今年它的预期是在5200万吨,去年是5450万吨,三四个月以前这个数字是5000万吨左右,所以现在对南美产量的判断还是比较乐观。目前市场上包括巴西本地的贸易商都是认为这个情况和美国农业部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巴西现在最大的州大豆的播种期相对短,部分种植大豆的土地会转种棉花,另外由于今年大豆的播种期推迟炒作的时间可以拖延到明年二月,也就是说对南美天气关注的程度一直到明年二月才会结束。做粮油产品的人或者做市场分析的人都知道,每年有两个天气的炒作期,一个是七八月份的美国,一个是一二月份的南美。这个炒作期肯能会延迟到二月份,所以今年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冬天的拉尼现象通常是对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作物不利、很多巴西的市场人士认为,今年巴西的产量将低于美国农业部认为的6750万吨,实际的产量应该是6500万吨,这是巴西本地贸易商的判断。(注释:拉尼娜现象主要是在大西洋或者太平洋它的暖流气温低于平均气温1-1.5度叫做拉尼娜现象,如果是高于平均气温1-1.5度叫做2012现象)通常拉尼娜现象对巴西南部和阿根廷的气候模型影响是偏干旱的,如果一二月份在巴西阿根廷大豆的花开期拉尼娜现象比较严重,那么天气细微的变化都会对单产造成影响。今年美国产量的变化显示,开始美国在七月以前的单产非常非常好,可以达到创纪录的3吨左右,而在八月遭受了一定的自然灾害,结果美国农业部连续下调了单产,导致了市场价格的上涨。我们关注的重点现在正在转向南美地区,所以这样来看,即使是美国农业部把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放在很高位置,目前世界的大豆的供需平衡表也是偏紧。我们看两个数字,一个是年度6031万吨库存,年度我们的库存紧紧比上一年度增加了几十万吨,可以忽略不计,反观年度和年度之间库存变化了1600万吨左右,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两个年度的供求市场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那么到下一个年度市场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那么到下一个年度的供求市场将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南美出现拉尼娜现象,单产出现下降,美国农业部再下调巴西、阿根廷大豆产量的时候,比如美国农业部把巴西大豆产量从6750万吨调整6500万吨,把阿根廷的产量从5200万吨调整到5000万吨,这就相当于我们的产量减少了400万吨,库存就会降低400万吨,现在预计年度如果美国农业部下调巴西和阿根廷产量的话,这个库存就会降低到5500万吨或者5500万吨一下,也就是说今年是一个挖库存的一个年份,当年新增供应是小于当年的新增需求,那么自然是一个供小于求的市场,供求是非常紧张的。所以我们做一个基本的判断,对于国际市场油籽油料的基本面,那么世界大豆的供求正在从供大于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主要是因为需求的增长,另外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历史较高水平的库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当中如果库存水平不断下幅度下降,那么大豆和植物的价格仍将面临一定的压力,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偶那个也不正在不断下料世界大豆的库存预期,如果下一个季节美国的天气出现问题,那么世界大豆和植物油的价格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就是说从不安吧当中美国芝加哥的大豆期货价格一直在9块钱到10块5左右波动,如果下个季度南美天气出现问题的话那我们的波动区间可能回到13到15块钱之前,因为在十月到十一月份美国农业部调整了自己的大豆单产,世界大豆的区间是往上调了一步,从刚才说的9块到10块5提高到11块到13块左右一个波动,如果南美再出现问题波动区间就可能会从13涨到15块钱,如果南美不出现价格问题是否会跌?这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问题,我们从历史的数据来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由于原油和美元等等这些因素在影响大豆市场或者蛋白粕市场,世界的蛋白粕的价格或者豆粕的价格已经在年度已经把底部铸出来了。
世界之手掌控原料价格
国际市场影响因素复杂多变,从天气原因到汇率变化、期货市场、原油市场的变数等等,都在影响原料的价格。
宏观经济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中国在将近10年的时间中,有两次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一次是在年,这次价格的波动是由供应造成的,供应对价格的影响往往是突发性的,而且影响力非常大,中国上涨的速度很快,下跌的速度也很快,这是供应对价格的影响,因为供应少了以后就要把价格推上去了,第二年由于种植效益非常好,自然价格就回落了,这是第一次价格波动。刚刚过去的年的价格波动并不是由供应造成的,南美、北美包括中国都没有出现大的自然灾害,这一次的波动是由需求造成的,是由2002年以后整个生物柴油概念的出现和美国基金的推动以及美元贬值和一些生物能源政策的影响,这次波动的时间比较长,而为幅度比较大,所以现在去判断未来价格的走势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了,不仅是我们去关注天气,还要关注需求,还要关注包括美元,宏观经济包括原油这些因素。
所以影响未来的因素除了我们的基本面之外还有周边市场的影响,比如原油和美元,还要各国政策的变化,主要是美国的能源政策等等,还有美国指数基金的力量。美国宏观经济和其他因素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经济仍然有不确定性,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在减少,美国目前担心的是紧缩还不是通胀,因此市场预期美联储会继续执行其量化宽松政策,现在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在施行了,这个对商品市场是一个利多,刚才讲的美国花的钱越多,那么这些钱会找一些商品来做保值,对商品市场是有好处的,另外美国最近通过的金融改革方案对金融机构的接管依然比较宽松,但强化了对消费者的保护,还要对商品期货市场的管理有进一步放松的迹象。在2008年的金融风波以后美国证患喙芪被岬笔痹谔致垡幌钫撸褪且阎甘鹬匦露运牟治唤邢拗疲舛曰ㄆ臁⒚懒岬鹊却笞诘纳唐肪币桓龊苎现氐睦沼跋欤馕蹲藕笃谒词褂星沧霾涣四敲炊嗌唐菲诨醯牡プ樱衷谡庵智榭龌旧弦丫挥辛耍衷谥患喙芪被嵋丫牌硕哉飧稣叩奶致郏衷诿拦陨唐菲诨跏谐〉墓芾碛薪徊娇硭傻募O蟆
另外就是原油的价格,我们做了一个相关性指标,这个价格当中对芝加哥的豆油价格来说是有很强的相关性,是0.89左右的相关性,这是一个我们做相关性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而在我们研究过程当中,70美元正好是美国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生产的一个盈亏平衡点,只要高过70块钱我们可以看到每天在讨论我们油粕价格的时候必然会谈到原油价格,原油价格涨了五美元对油价肯定是一个拉动,原油价格跌了五美元对油价是一个打压,在70块钱以下我们不要考虑它,它没有什么太强的相关性,这是原油对市场的影响。另外我们看美元指数,美元指数也是对现在的价格包括国内的豆粕价格和达到价格很强的影响因素,美元指数下跌意味着价格底部的上台,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发现美元指数和原油指数保持了高度的负相关。达到包括油料、蛋白粕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我们现在是最大的达到进口国,上个年度是5030万吨的进口,相当于全世界贸易量的60-70%之间,我们进口的大豆全都是以美元计价,现在饲料行业所采购的原料比如菜粕鱼粉基本都是美元计价商品,而美元指数的下跌意味着商品价格区间的上移,如果再考虑到原油价格的上涨,2000年原油价格是30块钱一桶,现在是75-80一桶,意味着价格翻了一倍还多。我们都知道在南美、在巴西农民的耕作方式都是大机械的工作方式,原油价格的变化占成本当中的比例是很大的,所以说30块钱到70-80块钱,意味着油料价格的生产成本 了,综合考虑也就是说可以初步判断80左右的美元指数对应的大豆波动区间将提高900-100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年度在基本面分厂偏空的情况下大豆价格最低也就是跌倒9元,因为在9-10元之间芝加哥价格做了一个底,这底部的影响因素除了经济的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刚才提到的美元、原油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因素。
另外基金开始在市场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工业品和农业品的价格相比价格较低,使得基金看好农产品后期的走势,基金要在不同的商品上来进行做多,繁殖不同情况的出现。比如美元下跌就拿就拿商品做保值手段,做多商品做空美元进行保值。六月、七月已经出现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苗头,导火索就是俄罗斯的干旱和大火,俄罗斯一把火把小麦的加个点起来,小麦价格又把大豆价格带起来。玉米价格又把大豆价格带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基金在商品之间的分布:七月的时候小麦是132亿美金,比2009的89亿增加了43亿美元,玉米从96亿美金增加到129美金,大豆从105美金增加到120美金,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基本面,今年七月的时候最差的基本面就是小麦,第二是玉米,大三时大豆。美国基金的仓位的调整就是按照这个来进行的,也就是说美国的指数基金在做多农产品的时候也是有区分的,哪个基本面最差,它在哪个产品中间的投入也多。
把其他因素对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做一个基本的小结。第一点就是货币发行将推动商品价格,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钱比货多自然把商品价格推动起来,另外一个美元指数和原油价格的变化是大豆价格的底部抬高,也就是我们不怕跌,因为底部已经看到了,就在9-10.5块钱这个区间,另外指数基金和投资基金将继续流入商品期货市场寻求获利,换个角度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将是一个很好的回避风险的渠道,也就是说很多基金很多市场的参加者都在看好农产品,大宗农产品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包括玉米、小麦、大豆、油籽油料,还有一个是软商品,经济作物、棉花和糖。
备战<FONT color=#ff
国内市场影响因素相对简单,中国因素对于世界油籽油料价格或者对于大豆和蛋白粕价格的影响集中在中国的进口量上
首先看看中国大豆快速增长的动力,一个是我们的GDP发展非常快,我们做了几个相关性分析,比如说饲料行业所关注的下游产品猪肉,我们人均猪肉占有量是0.99的关系。我们看禽蛋的占有量,禽蛋的占有量来说是0.93的相关性,非常高的一个相关性,所以如果使我们判断在人均GDP或者GDP增长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在未来的很多年当中人均禽畜产品的消费量还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今年我国配合饲料的产品是1.48亿吨,比去年1.32亿吨增加了1200万吨,非常高的增长速度,基础就是人们对于肉蛋类的消费需求的增长。还有一个是养殖机械化的程度,相对来说中国的生猪包括蛋鸡商业化养殖程度的推进,每年有几千万的人口从农村到城市,他们的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吃的肉蛋多了。还有一个是商业化养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我国油籽和蛋白粕需求的增长,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未来中国能否保持高度的大豆进口量的增长?根据植物油消费的一个预计,在GDP增速在10%-11%的情况下,那么植物油的增速是在4.4%,蛋白粕我们预计消费增速是8.2%,是410万吨,这是消费的情况。中国的供应现在对世界油籽油料市场价格的影响是越来越小,每年我们的产量基本上是稳定的,十年都没有什么太大变化,而我们需求增长的非常快,我们把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等拿出来做一个年度年度我们的油籽的增长是负168万吨,这是国内产量降低了,植物油是47万吨,折成的蛋白是90万吨,所以把中国需求和供应放在一起,我们的蛋白粕需求增量是410万吨,而我们的供应量减少95万吨,相当于我们有500万吨的缺口需要进口大豆来弥补。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进口库存的增加,这部分的库存有200-250万吨左右,其中有100万吨会继续留在库存环节,中国在下个年度的大豆压榨量会达到一个创纪录的水平,这些新增的大豆压榨厂要留一些豆子做库存,另一部分是转到省里,是被消化了。还有棉籽粕的产量与上年度基本保持平稳以及鱼粉价格的回落,鱼粉价格回落了块钱,导致豆粕对其它蛋白粕替换作用的消失,这是我们大豆进口量需要考虑的问题。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政策的趋向问题。我们在考虑进口大豆包括玉米采购的过程中都需要考虑政策的影响,国储大豆在市场上的投放数量对整体市场的影响还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养殖饲料行业是否能保持高速增长?现在来看我国的工业化饲料的增长速度非常非常快,总量在增长,结构在转换,导致了对蛋白粕、玉米需求的增加,这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
我们对大豆和油籽市场供求做一个小结,我国大豆和蛋白粕国内新增供应数量低于上年度,刚性增长的需求将主要依靠进口渠道来慢走。年度国内大豆面临着库存增加、替换作用降低和国储大豆销售的影响,这个年度的大豆进口量将不会出现上年度大幅增长的情况。中国现在大豆和植物市场可能出现新的情况,一个大豆压榨厂能增长之后带来的压榨利润下降问题,第三就是对豆粕销售方式的变化的思考。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的大豆压榨厂,就是从2007年之后到2010年大部分时间中国的压榨产能基本没有变化,主要原因是在2007年发改委发了一个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从那以后基本上把大豆压榨产能基本没有变化,主要原因是在2007年发改委发了一个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那以后基本上大豆压榨常能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水平。随着我们养殖饲料业的快速发展,对蛋白粕、豆粕的需求快速发展,今年我们大豆的压榨量是万吨,所以利用8000万吨左右的压榨产能来压榨5800万吨的大豆,产能是60%-70%之间,这是很好的水平,巴西、阿根廷可以达到66%美国可以达到80%,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能达到65%-70%是一个非常好的水平,所以这个政策是造成了今年以来大豆压榨厂加工利润非常好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大豆压榨厂豆粕不愁卖,因为现在的压榨厂数量很少,也就是一百家左右,而且现在没有什么扩展空间,就是在年之间没有扩展空间,很多饲料厂去买,我们的饲料企业,我们的饲料企业12000价左右,都到这些加工厂买豆粕,当然谁出价高它价卖给谁,所以今年来说豆粕不愁卖,大豆压榨利润非常好。但是明年就不一样了,今年的十月到明年年底有1100万吨到1300万吨的大豆压榨产能会出来,加上原来的8500万吨的压榨产能,这就是将近一亿的压榨产能,与我们5500万吨的实际加工量来比的话是55%的开工率,明年的这个时候大豆压榨厂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的产能利率的降低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今年饲料厂是要到油厂去买豆粕,明年可能反过来了,可能大豆压榨厂要到我们的饲料厂来推销豆粕,所以这是一个在后期需要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整体解释年中国的大豆压榨厂都获得了较好的利润,一方面是在该年度养殖饲料业对蛋白粕刚性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2007年中国大豆压榨产能扩张步伐停止之后带来的开工率提高,使得市场的竞争度降低,它不会很轻易的把价格放下去,很容易在区域当中形成价格联盟,那么企业豆粕和豆油的销售带来的变化,从2010到2011年中国的压榨产能增加1100万吨以上,这将使得国内的豆粕和豆油的销售更加困难。加之部分的融资资金进入大豆的贸易环节,就是很多的大豆贸易商开始用大豆进行融资,因为这可能是对大豆的陈本起到降低的作用,可能导致部分地区进口大豆价格倒挂现象,因此年度大豆压榨环节的利润可能会降低,这对饲料厂是很好的消息,以后我们选择渠道和机会就会更多一些,就是压榨产能对利润的影响。
另外对豆粕、豆油销售价格的影响,从年度大豆压榨产能增加之后每个企业按照增加的开工率订购大豆,整体会造成豆粕的短期积压,大豆加工厂为维持压榨利润将可能稳定豆粕价格极力提到豆油价格,从而使国外的豆油价格倒挂现象得到缓和,也就是说油厂在稳定豆油价格的同时会相对的对于豆粕价格采取一个宽松的销售方式,因为它为了提高自己的开工率,因为豆粕占库存的容量比较大,只有把豆粕销售出去这个工厂才会赚钱,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另外对豆粕销售方式的思考,几年之前我们卖大豆都是一口价,两个星期三个星期左右的价格基本就是一个价格区间在卖货,在2009年末之后部分的国内大豆加工厂改变了豆粕的销售方式,这部分大豆加工厂主要是以集群加工企业为主,而且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大豆加工厂凯斯以一口价的方式来销售远期的豆粕,跨度在2-6个月,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一月卖五月的,二月卖七月的都在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销售方式是以大豆加工厂为主导,也就是大豆加工厂极力推荐的方式。所以对于一口价的销售方式来说饲料企业在采购中会有一定的风险,关键在于对后期市场价格的判断,也就是饲料企业的研发能力,对于这种基差的销售方式而言风险性较少,也存在对后期市场判断问题。(注释:一口价或者基差方式:在今年一月的时候,这些公司或者外资企业或者大型加工厂他们报五月的或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五月的现货多少钱?比如那个时候价格是3600,给您报出的价钱,你要不要?要的话把合同一签、定金一打,到时候你提货就行了,第二个就是报大连的期货价格,比如在大连三月的合约上加多少钱、五月加多少钱,然后你可以把加的钱先交给大豆加工厂,然后在提货之前比如2-4个月之前,你觉得大连还有下跌的空间你可以不点,等跌倒100-200左右你认为跌倒底部了,你对加工厂来说按照这个价格结,那么把你期货的价格加上基差加起来就是你的成本,这是两种方式。)
综合分析可见,对于供求情况,世界大豆情况正从供大于求的格局走向供求平衡的格局,从周边市场来看原油价格、美元、基金进入商品市场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在判断的时候还要考虑这些,现在来看这些因素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是看涨的,都是利多的表现,所以阶段性的价格变动将取决于供求和周边市场影响因素之间的博弈。
地址: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国武汉东湖开发区光谷生物城)
邮编:430206
电话:027-810807
传真:027-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版权所有武汉明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杆饲料多少钱一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