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琳,甜共有糖150颗,兰的糖比另外两人少3O颗,甜的糖比另外两人少26颗,求三人各有多少颗?

  34 。何处是我家
德国  卡洛琳·林克 (导演) /   主演
茱莉安·柯勒 / 米勒·尼尼兹 / Sidede Onyulo / 马赛斯·哈贝奇  1938年1月,德国的政治空气越来越紧张,一种暴雨将至的恐慌感笼罩在犹太人的心头。沃尔特先行前往肯尼亚开发农场,并决定举家迁往非洲避难。在他的催促下,妻子洁塔带着5岁的女儿蕾吉娜告别家乡,踏上了陌生的非洲大陆。  面对着生疏的面孔、恶劣的环境、贫瘠的土地,这一家人开始了艰难的适应过程。原本是律师的沃尔特从头学起管理农场,而过惯奢侈日子的洁塔则不得不学会在这尚未开化的穷乡僻壤生活,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背井离乡的忧愁令她逐渐心生怨气,夫妻间也愈发不和。而充满好奇的蕾吉娜却对周围一切新鲜事物大感兴趣,她迅速接受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孩子们交上了朋友,生机勃勃的大草原也令她着迷。  6个月后,英国正式对德国宣战,沃尔特甚至一度被关进一所英军营地。在一位英国兵帮助下,洁塔为他弄来了一张经营农场的许可证。蕾吉娜也进入了当地的英国人学校读书。外面的世界战火纷飞,这里的时光也在或平静或不安的日子中流逝。他们学会了珍惜生活,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努力寻回昔日的自我和情感。特别是洁塔变得越来越独立,她重新确定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战争终于结束,沃尔特得到了回法兰克福的工作机会,然而他却开始犹豫究竟是该返乡还是继续留在非洲,尤其是蕾吉娜已经完全融入了肯尼亚……
  翻页拉,哈哈
  http://images-/images/P/BF.08.LZZZZZZZ.jpg  35 。蝴蝶
法国  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法国电影,一个老人和一个10 岁女孩共同去寻找一种阿尔卑斯山脉中的稀有蝴蝶“伊莎贝拉”,老人为了死去儿子的遗愿,女孩为了寻找失去的母爱,走在同一条寻找的路上。整部片子以寻找来一步步梳理出电影本身要体现的内容,寻找并不是意义本身,寻找的动力和根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亲情的寄托才是这部电影最终要表达的内容,也是要传达给观众的意义。  “伊莎贝拉”是老人疯掉的儿子死前最后的希望,他想看看叫“伊莎贝拉”的蝴蝶,为了儿子,老人成为了一个蝴蝶专家,在山里找伊莎贝拉找了15年,这是一种一年只出现10天的短暂生命,但却被誉为最美丽的蝴蝶;单亲女孩的妈妈忙于工作,女孩受到冷落,所以在没有告诉家人的情况下偷偷钻进老人的汽车去了山里,为的就是看到老人所说的蝴蝶。电影最后我们才知道,女孩的妈妈就叫“伊莎贝拉”,她的寻找,纯粹是出于对母爱的渴望。一老一少在山林中露营,对话,从互相排斥到共同携手,当伊莎贝拉就要到来时,女孩却因为毛手毛脚让它飞走了。虽然我觉得电影最后的结局有点俗套,是以警察抓到老人以为他拐卖儿童最后两家冰释前嫌结束的,但是我认为这部片子所表达的意义和拍摄的景色还是挺值得一看的,毕竟法国电影都是比较有人文色彩的,总看美国大片,偶尔看看这种法国文艺电影还是挺享受的。  这部电影,能够欣赏到老人家里无处不在的各式各样的蝴蝶标本和阿尔卑斯山脉如画的风景。导演还把蝴蝶的所有生物形态和破茧过程都一一展示给了观众,这是电影的一大特色。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数老人家里一扇紧闭的门了,在小女孩偷偷打开之后,发现那屋子里竟然是一个精心营造的蝴蝶温室,飞舞着各色美丽的蝴蝶,就像城市中童话里的另一个世界,比阿尔卑斯山脉的天然景色更令人惊叹。  整部电影话语不多,但都耐人寻味,一少一老一问一答,满篇基本都是这样的对话。女孩看到一个男人强迫女友和她共同滑翔来表示爱他时,问:什么叫一根绳子维系的爱情?答:当爱情需要证明时,那它本身就不存在;女孩问:为什么有富人和穷人之分呢?答:平等、自由、博爱的口号虽然叫起来响亮但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诸如此类……人生的经历和哲理就这样在对话中简单清晰的进行了解释,展示在了人们面前。最后的片尾曲也是一老一少的问答歌唱,很可爱、很有趣,这大概是这部影片的又一个特色吧。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等待到了伊莎贝拉,就在两人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在老人的温室里,一只邮寄来的伊莎贝拉诞生了,两个人的心愿都得到了实现,女孩的妈妈也告诉她“她爱她”。我看到这里,也才赫然明白,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意义原来就是,不要忽视身边的爱。当身边的亲人和爱人都还在的时候,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亲人失去了才通过实现当初未能实现的愿望来回忆和遗憾,这是老人给我的启示;要懂得珍惜,不要因为最亲的人在身边就以为他知道自己的心,爱是需要沟通的,也是需要表达出来的,不要让身边的人受到冷落,这是那对母女的启示。爱身边的人和事吧,它会让我们的心里永远驻留着那遍寻不着的最稀有美丽的蝴蝶,让我们不会有遗憾。
  看完法国电影《蝴蝶》的晚上,许久不肯闭上眼睛。仿佛眼睑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谈去,世界将重又归于嘈切、繁嚣。不会再有天籁般的童声一记记问询,仿若幼婴的耳语。  《蝴蝶》象一组清新的田园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点点渗入眼耳。那片屏幕,穿过蝴蝶斑斓的羽翼,给我一座惊艳府邸,如此宁馨,静美。  蔚蓝晴空下,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微风中摇曳的金色麦浪,草原上烂漫的野花和扑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静美与生命的动感,在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无缺。  如此看来,圈子里的几个朋友都偏爱法国电影,并不是没有理由。  《蝴蝶》没有跌宕迂回的剧情,也没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场平淡的讲述。  八岁的小女孩丽莎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却又不知该如何照顾她。孤单的丽莎只能与心爱的蓝球为伴,在母亲失约或晚归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咖啡厅里、或者电话亭边的长椅上无助地等待。直到有一天,失去儿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把丽莎领进了他的家,丽莎第一次接触到了蝴蝶这种生物,并跟随着酷爱收集蝴蝶的朱利安一起,去寻找全欧洲最罕见、也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  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丽莎在与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与固执严肃的朱利安斗嘴。一老一少在不断地争执与妥协中,渐渐亲近。这一趟旅程,变成了寻找爱与亲情的路途。  法国优美的乡村风光和老少之间谐趣的对话,使得整部片子看来心旷神怡。  法国天才童星柯莱儿布翁尼许是本部影片的亮点。她将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聪明伶俐又孤独敏感的小姑娘丽莎演绎得如此传神。她的笑容与忧伤,是整部片子的光影,牵扯着所有观者的视线和神经。  所以本片在法国上映时,吸引了上百万观众前去观看,票房突破了2亿元。这其中,柯莱儿布翁尼许的出色演技居功至伟。她那双纯澈的蓝眼睛,羞怯迷人的笑容是这个残酷世界的抗体,任谁都无法拒绝这样一个精灵的慰藉。  看法国电影,总能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原因在于法国电影总是能将很深刻的主题演绎得轻松诙谐。许多人生的哲理与隐喻,被有条不紊地编织进情节的前生后世,于细节处,一一表露。  这部79分钟的影片,其实涉猎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亲情、友谊、爱情、战争、金钱、命运、人生等等。看起来似乎是极深奥的话题,本片却以简单的对话和简洁的镜头语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阐释。  比如,当那只美丽的鹿倒在偷猎者的枪声里,朱利安没有去挡住孩子的眼睛,他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偷猎者”。当朱利安爷爷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药物能致蝴蝶于死地的瓶中时,丽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猎者”三个字。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释,但在孩子的眼中,并没有实质的不同。
  36 。放牛班的春天
法国  影片大概讲述了一位老师如何将一群调皮的也男孩帮助他们找回信心,重新给他们希望。  我认为这部影片很感人,一位充满爱心的音乐代课老师来到了一所专门收留问题少年的学校,但同时,马修老师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烦。还可以看到影片中的院长,不但没有耐心去好好的教导那些孩子们,而且还只要他们一犯错,就以严酷的体罚,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无视这些孩子的惊恐害怕,不仅如此,本身也是一位贪慕虚荣的人。可马修老师却与这位院长形成了对比,他心中充满对这些孩子们的爱,对于孩子们犯的错,他也不是一味的偏袒,而是给予他们能够改过的机会。 剧中我最喜欢马修老师他不顾院长反对,硬是要将学生组一个合唱团,他要让这群小天使高声欢唱生命之歌,他还自己编步谱子。另一位是不屑参加合唱团的男高音莫翰奇,但他老是在扫地时偷偷的哼唱,有一次意外地被马修老师听见,觉得悦耳动听,于是安排一场独唱,获得全场观众的赞赏。 这群孩子我觉得由于院长只要他们一犯错,就以严酷的体罚,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无视这些孩子的惊恐害怕,所以养成了他们的调皮捣蛋,但大部分孩子还是本质是善良的。他们从一开始不服从马修老师,花招百出的捉弄他,每到上课时间,都吵吵闹闹,一会儿在黑板上乱画,一会儿骂老师秃头、亮光头,老师也笑笑不当一回事,经常气得马修老师七窍生烟,但是当老师被院长解雇时,海派悲观禁闭的孩子们不敢出来送行,在窗口押动着小手,纸飞机从窗口落下,这些都是把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送给马修老师的祝福,孩子们都舍不得这位有着父爱般的老师。马修老师之所以能够得到孩子们的认可,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付出了真爱,还有就是因为他爱好音乐,可以说是用音乐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的,非常喜欢马修老师,感谢马修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爱。  电影里面最让人感动的,还是马修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对于每个孩子,他都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用音乐重造他们的灵魂.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人之初,人本善).只是先天的环境造就了先天的行为. 我很敬佩马修这样的老师~  而老师给予我们的鼓励,让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承担未来的力量。不会忘记,所以当马修老师被开除离开时,看到教室窗口有那么多纸飞机飘落,写满了孩子们最真挚的祝福。  而叫自己很感动的是在快结尾处,老师指挥全班合唱一曲。那个最具天分的男孩因为过错被晾在一边,神情显得格外落寞。第一节音乐结束时,老师突然转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惊讶更惊喜,而后则带着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完成了演唱。
  《放牛班的春天》---爱,在理解的尽头  第一次与学生生命相遇,马修便遭到重重戏剧。远远地,就听到教室内喧闹沸腾,推开木门看到骷髅嘴里叼着点燃的烟头,刚上讲台就被滑倒,飞出的皮包被学生四下抛传。直到校长的出现,教室才恢复了本该的平静。然而,马修还是用善良的谎言,宽容了这群孩子,在双双惊谔的目光中开始了师生生命的对话。  首先,马修要求打伤马桑的乐格克承担责任,可是乐格克在侥幸规避校长的三秒后,又遗憾地错失了马修宝贵的十五秒,即使在送往校长的途中企求马修发发慈悲以求宽恕时,也未得到谅解。然而,当马修看到乐科烈被禁闭三天后又被抽打得声嘶力竭后,他还是意识到可以另外的人性化方式私下处理——去医务室照看马桑,以感觉生命的脆弱,直到康复为止。马修实在不忍心一个孱弱幼稚的心灵,遭到校长无情地鞭笞与践踏。他申请进行教育实验,请求校长答应三个要求:取消禁止娱乐的禁令;允许他来惩罚肇事者;允许不透露孩子的姓名。面对这个自负的家伙,校长有意让他“碰壁”后的苏醒,便含糊地答应了。  接着,马修请被前任教师评价为“天使的脸蛋,魔鬼的心肠”的皮埃尔监管课堂秩序。没有任何讽刺与挖苦,极尽幽默、赞美之能事(“严肃的先生”“时髦的打扮”“酷哥有领导才能”)。可惜,当他处理好乐格克事件后回往教室,却发现皮埃尔在黑板上画出了他的肖像速写。面对这一场景,可以处理出不同水准来。或是依据学校的“行动—反应”原则,禁闭三天,给学生们来个下马威;或是以此杀鸡儆猴,严惩恐吓抽打;或是进行思想教育,反省检查……而马修却选择了宽容的力量,他因势利导地还皮埃尔一个肖像素描,并滑稽地漫画式。  最后,马修请孩子们在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理想的职业。教室地出人意料地静!诚然,这群早已听从野性的呼唤的孩子,他们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灵魂,没有晤对过自己的心灵。现在,马修要他们重新拾起早时的梦想,重新捡回属于自我的人格尊严,不知是晴天霹雳,还是久旱逢霖?不过,大家都很用心,也许他们看到幽晦的上空出现了罅隙,一束生命的光芒正辉映在他们的心灵之上。惟有佩比诺,仍在彷徨踯躅。马修轻轻蹲下身体,一只温暖的大手,轻轻搭在他的肩头,耐心地软语询问。(如此寻常的动作,却倾泻出无限的智慧与力量。可惜,时下的教师久违了!)学生的答案真实生动而又可笑滑稽:消防员、牛仔、驯虎员、亡命徒、间谍、将军、热气球驾驶员、战士…… 可没有人想当代课老师。  作为被主流社会忽视的马修,更能体察被教师漠视的生命的心灵世界,更能感悟爱与宽容的的生命力量,更祈求对自我言行的理解。尽管这些孩子行为乖戾,语言粗俗,但是内心深处其实更加脆弱柔软。  《放牛班的春天》---来自地狱的天籁  生命是个偶然,我们常常在无意的邂逅中,摆渡了生命的无常,获得永恒的回归。一群渴望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的孩子,窃取了马修的皮包,也偷窥了他的心灵世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行行温暖的字迹,引得孩子无限的遐想与猜测。音乐,一个被学校完全忽视了的名词,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再次春暖花开!  学生在宿舍脱口创作、任意高歌,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懑,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根本就缺乏歌唱技巧,甚至屡屡跑调,但是用音乐表达内心,自然、快乐而又满足。马修立刻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的生命一起迎来新生!  快乐在 眼前,为何要等待?马修决定组建合唱团,让孩子在幽晦的池塘之底,看到黑暗中的希望之光,感受到单调生命深处的热忱。也许,童年时代的诸多欢乐,转瞬消逝即被遗忘。但是,这道道绚烂的音乐金光,将在生命的道途上闪亮。  皮埃尔,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幽闭而敏感的心灵,在无人注视的时候得以自由,生命之花尽情地绽放。他常常独自潜往教室,让自己的声音穿过骨头、穿越校园,窜向云霄,窜向生命的天堂。可是,他很孤傲,也很自卑,从来不肯在公众下展示歌喉的美丽,甚至以戏谑的姿态将自己出局。然而,马修却没有因为他打架斗殴而反复惩罚纠缠,相反,却敦促他回到合唱团。因为,马修知道,唯有音乐,能浸润清洁他的灵魂;唯有音乐,才能使他自由畅达地奔赴理想;唯有音乐,才能使他祛除邪恶,永葆生命的纯净。一如马修在日记中所述:“他自己感觉不到,可我却确信无疑,他的嗓子是个奇迹,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皮埃尔异乎寻常的音乐天分,在马修的精心保护和培育下,常常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美梦化为奇迹。  然而,当马修与皮埃尔的母亲并肩交流时,有着严重“恋母情结”而又被蒙丹蛊惑的皮埃尔,竟然将一瓶墨汁倒泼向马修,犯下了无可饶恕的错误。尽管暗恋着他的母亲,也格外垂青他的天赋,马修还是适时而果断地惩罚了他——去掉皮埃尔的独唱部分。美丽的东西,在即将失去时方觉它的珍贵。在皮埃尔倚柱忏悔,茫然若失的眼神中,我们看到真正教育的魅力。当合唱团在表演哈默的《黑夜》时,马修又宽容而智慧地将手伸向他,这时我们看到皮埃尔完美地契合着指挥的节拍。在他的眼神里,马修读到了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还有,对于他是第一次,懂得了感激。  合唱团进行得很顺利,在聆听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的同时,马修也感受到自己身上潜滋暗长的力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演唱,让他灵感澎湃,渐趋佳境。上善若水,我们看到这群写满忧郁与痛苦的脸庞上,已经一扫往日的阴霾。年轻而驿动的心被美妙的音乐点燃,倏忽之间灵魂飞舞而上,将泪痕烘干,把自我沉醉。课堂内,操场上,宿舍里,他们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感觉着内心欢乐的震颤。眼望着天空,放飞灵魂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在遥远的天边建筑着属于自我心灵的小屋。  一切都在跳跃,在奔腾,在开放,在变化。当皮埃尔墨水投向马修时,群起而攻之;古板的校长也加入了足球队,甚至爬上办公桌,放飞纸鸽,放飞童真;刻板的朗古卢瓦的数学课堂语言的竟然充满了和谐的音乐节奏,后来还加入了合唱团,弹起了风琴;皮埃尔的母亲感受到马修对于孩子欣赏的力量,感受到未来生活的希望,从此生命也发生了完全的转向……
  37 。钢琴女教师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Michael Haneke  编剧,迈克尔·哈内克 Michael Haneke  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 Elfriede Jelinek.....novel  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Erika Kohut  Annie Girardot.....The Mother  伯努瓦·马吉梅 Beno?t   钢琴女教师   本部电影刻画了一位性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性心理开始逐渐走向变态的钢琴女教师。影片一开始,是女教师和自己的妈妈一段激烈争吵。看来女教师年纪已经不算小,至少五十岁左右了。  电影《钢琴女教师 》女主角是一位钢琴教师,一直没有结婚,和自己年迈的妈妈一起居住。女儿是道貌岸然的音乐学院教授艾莉嘉,教钢琴,对学生严厉而刻薄。然后是帅帅的男主角华特出场,二十出头的他对年近四十的女教师一见钟情,千方百计接近她,甚至不惜为她考音乐学院投入她门下。女教师有很奇怪的行为,比如经常和母亲互相折磨,一个人看情色录像,偷窥别人的性行为,总之非常乖张。然后是与学生华特变态疯狂的爱恋,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能称为爱,反正就是长久压抑的爱与欲望的爆发,理智与颠狂的玩虐,爱情权力的互相争夺转换,让人觉得可怕,也同情。母亲处处监管,霸道得让人窒息,父亲则死在精神病院,种种压抑、压力让女教师的性格扭曲,行为怪异,表面看起来严肃冷漠,实际上寂寞苦闷。  女教师和自己的钢琴学生发生了暧昧,影片中出现多次女教师和男学生的赤裸喷血动作镜头!  这个从另一个角度看应该算是另类版的洛丽塔吧。   一组经典剧情:女教师到租赁成人片的商店挑选碟子到小包间去看,因为这里是公共放影场所,女教师竟然从纸篓里寻找前面观看成人片时,男人留下的擦拭静液的卫生纸团,然后一边看电影一边把纸团摊开盖在自己鼻子上亲吻!自慰!   还有一组经典镜头:女教师路过路边一对车震情侣,竟然悄悄靠近,蹲在车旁边偷听车内男女的欢愉!一边听一边兴奋的蹲在车旁边小便起来!心理够变态!然后车里面的年轻男子发现了车外的她,愤怒的光着屁股追赶她,可惜没有追上她 。哈哈。。。真的是性心理极度变态的老女人!  《钢琴女教师 》是一部很强劲的电影。力量的散发由内而外,心里的一根弦始终被绷得紧紧的。它把情感与欲望纯粹到残忍的一面表露彻底。炽热而凛冽,冷静并绝望。
  38 。戏梦人生    一个在巴黎留学的美国小帅哥马修迷恋电影,街头学生运动砸烂了电影院,马修在被警察驱赶的人潮中,认识了一对金童玉女。   席奥与伊沙贝,一对龙凤胎孪生兄妹,也是狂热的电影爱好者。   电影《戏梦巴黎》在动荡的巴黎五月,在香榭丽舍大街旁的高级公寓里,三个年轻人心里虽然也受当时高涨的政治激情和理想主义感染,但他们对窗外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却不闻不问,眼中只有彼此的形象。   电影《戏梦巴黎》三个人从开始的谨慎有礼,渐渐陷入一场不能自拔的情感和肉欲游戏中,“顺其自然”地彼此滋生着诱惑,在他们的小天地里,作为电影发烧友,他们爱玩的游戏是对台词和猜电影经典情节,无意间,三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而极端的变化。  据说,贝托鲁奇这样解释电影《戏梦巴黎》:“这是一个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大胆而有趣的故事。我们找来了三位年轻演员主演影片,他们都拥有着这个年龄阶段的纯真、神秘与狂妄自傲之美。我感兴趣的是他们将如何把自身对于精神和理想主义的寻求带给那些1968年的人物。”   同一屋檐下,马修很快发现这对孪生兄妹的秘密——入夜以后,兄妹俩居然赤身裸体相拥而眠。   再接下来,他们玩电影情节玩到了极端——哥哥席奥要求马修当面与妹妹伊沙贝ML。   美国男孩马修,在地板上丧失了童贞后,惊讶地发现,伊沙贝还是处女。   席奥与伊沙贝——这一对自小相拥入眠的亲兄妹,始终不敢突破最后禁忌。   《戏梦巴黎》在探讨:性是什么?爱是什么?灵与肉的交融,最后禁忌究竟有多大意义。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马修发现席奥与伊沙贝从来就没有分开过,也根本分不开——无论他俩是否突破最后禁忌。   电影《戏梦巴黎》最后,兄妹俩双双假如了街头暴力行列,马修黯然离去
  39 。黑皮书
德国    二战末期,荷兰的犹太姑娘雷切尔(卡里斯·范·侯登 Carice van Houten 饰)和她家人刚刚逃过死神关口,来不及喘息又遭到德国军船的扫射,只幸存下雷切尔一人。躲避在暗处的雷切尔把叛徒的样子牢牢记在心上,她的一生都为寻找这个人而孤注一掷。  她为了隐藏身份,当了一名歌手,然而阴差阳错竟让她开始了另一条人生道路。游击队队长让雷切尔混进德国阵营中,去搭救他被逮捕的儿子。于是,美丽的雷切尔成功俘获了德国军官的心。一切都好像进展顺利,但雷切尔的一个机密任务,却让她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况。   复仇的决心还在雷切尔心中熊熊燃烧,叛徒还在某个阴暗的角落……   《黑皮书》影评:  延续了范霍文人文关怀和惊悚悬疑气氛并重的电影风格,以罕见的快节奏、浓墨重彩的性和复仇、层层叠起的悬念吸引人心。保罗.范霍文的巅峰之作,制作水平之高不在好莱坞之下,全部的荷兰演员表演实在是无可挑剔,尤其是女主角。  相当令人惊艳的片子,但是论故事性来说的话,这是一部意义深远的片子,从某一方面让人们更加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人心的泯灭与希望的绝望。主要情节自然让人想到“色戒”,但无论悬疑惊悚方面都没有可比性。2个多小时中间没停,到底谁是叛徒,吸引着一直看完。女主有时候真像蜘蛛女,演的很棒。  太好的电影了,没有一句台词,一个镜头是多余的。开头与结尾的呼应处理得很巧妙。女主角会说话的眼睛诠释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者。非常精彩的二战题材电影。影片基本没有什么多余的情节,都是在为后面做铺垫或者对前面做解释。节奏感非常好,引人入胜,2个半小时一点都不觉得漫长。  老拍档保罗·范霍文和杰拉德·舒伊特曼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筹备拍摄出了这部《黑皮书》,是导演到好莱坞后拍摄的第一部德文影片,但是,影片的演员却不全是德国人,而是除德国外,还来自荷兰和英国,所以,原声对白夹杂着各种方言,一般人听起来似乎会有些复杂。据说,本影片中似乎注入了导演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的个人经历。这部如史诗一般的电影也获得本次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女演员卡里斯·范·侯登的出色表演,这部片子成全了她。年仅29岁的卡里斯·范·侯登将自己投掷于主人公的生命之中,她那张含义丰富的脸能在恐惧、挑衅、任性和同情之间自如游走,她足智多谋,甚至在音乐上也有一手,她几乎能玩弄游戏范霍文和他的编剧强加给她的一切。观众会不自觉地被主人公所吸引。访谈时问卡里斯,为什么保罗·范霍文会选她作女主角,她说,她猜保罗·范霍文需要的是一个有神秘感的女人,而不仅只是袒胸露乳。她说在准备演这部片子的时候,她要做的,是赋予这个角色女性的力量,不要矫揉造作,不仅仅是个英雄什么的,而是一个女性,而且是让观众喜欢的女性。卡里斯·范·侯登扮演(蕾切尔·斯坦恩),她在战争期间躲藏起来,并化名为EllisdeVries。和一群犹太人一起,她试图逃到已解放的荷兰南部。然而,计划失败了,全部人员都被杀害和洗劫。只有蕾切尔幸存。1999年和2000年,范·侯登因其在电视电影SuzyQ和长片Minoes(《笨记者与聪明猫》)的演出而赢得了GoldenCalfs奖(金牛奖)。Minoes的金牛奖由保罗·范霍文颁发。
  40 。地狱解剖
法国    本片荣获2004年费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昏暗迷离的某同志酒吧,一个美丽性感却面带忧愁的女子(Amira Casar 饰)在厕所割腕自杀,但随后便被一个男同性恋(Rocco Siffredi 饰)救下。经过一番交谈,女人和男人之间达成一笔交易,女人付费,男人则陪她度过四个夜晚。   在这短短的四天里,男人和女人就两性关系展开了针锋相对且危险诡秘的对话。他们最终的结局将会如何?  这部影片改编自导演卡特琳·布莱亚自己的小说。影片早在2002年就拍摄完成,但直到2004年才获准放映,公映版本也做了删减。这部影片坚持了导演一贯的强硬而又十分个人化的女权主义风格。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直接的性描写,并由色情演员真实出演,但这些内容很难挑起观众的欲望。导演试图表达对男性中心的道德观的批判和挑战。主人公以抽象的男人和女人命名,而原型都来自希腊神话,台词也模仿十八世纪的对白。影片几乎没有情节性的变化,只是运用人物的肢体语言来陈述关系。导演认为:“社会对女性的忽视是惯性的,这就促使我总需要写这样的作品,我总想在他们不经意时提醒他们,这样做很残酷。”  这样一部赤裸的电影,翻译为“地狱解剖”。真实到与文艺版A片一样,传说中那些恶心的镜头我倒不觉得恶心,敢于破除忌讳,只是觉得,更适合男人去看。为什么是地狱?为什么是解剖?《十日谈》里有一个故事讲道,教士起了色心,要占有前来求道的富家女,就对她干了那种事。富家女不明白,问为什么,教士就说,女人身上有地狱,ML是为了把恶魔打进地狱。不知道翻译者是不是看过《十日谈》,我宁愿相信,此片的“地狱”二字,隐喻了女人身上的某个部分,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裸露直接的镜头:为了告诉男人,女人到底是什么。   女人是病态的,因为她们的身体“残缺”,这是以男人的标准衡量的,默认了他们的完美,就必须承认她们的残缺。然而为何不能将标准逆转呢?如果女人被默认为是完美的,那么男人就是“多余”。病态与否,是标准出了问题。于是,历史上的父系社会开始以来,男人就没有认真地了解过何谓女人。忌讳,她们是残缺的,巫女,恶妇,柔弱,一切罪恶的根源,但是他们没看见,罪恶的根源不在外部,而在内心,如果她们看起来是邪恶的,必定是因为罪恶的根源早就存在于他们的内心。夏娃是亚当的肋骨做的,即使被蛇诱惑,堕落,亚当怎么可以说出“不是我,是她”这样不负责任的话呢?不承认自己的罪恶,就是不承认自己。当你不能看清楚自己的丑恶,也就无所谓知道自己的完美,人都是残缺的。   为什么要有男女的区别?生理上是无法推翻的,但心里上可以。你不去了解对方,也就无法知道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双生的,另一半将前来填补你的缺失,然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没有比较,就不能看见自己的美好与丑陋,也不能看见别人的美好与丑陋。夏娃与亚当的爱情,也许就是产生于彼此好奇地观察对方的过程之中,而蛇,不过是促进了事情的发展,当他们彼此观望,触摸,感受,倾听,终于领悟到,自己是多么地孤单,多么需要别人来填补天生就不足的生命空缺。
  我喜欢的非英语电影  1。东京物语 (日本)  2。八月照相馆 (韩国)  3 。中央车站 (巴西)  4。一次别离 (伊朗)  5 。对他说 (西班牙)  6 。窃听风暴(德国)  7。香水 (德国)  8。罗生门 (日本)  9 。无法触碰 (法国)  10 。千与千寻(日本)  11 。烈日灼人 苏联  12 。天使爱美丽(法国)  13 。回归 苏联  14 。最后一班地铁(法国)  15 。春逝 韩国  16 。不良教育 西班牙  17 。邮差 意大利 法国 比利时  18 。天堂电影院 意大利  19 。从海底出发 德国  20 。四月物语 日本  21 。罗拉快跑 德国  22 。密阳 韩国  23 。入殓师 日本  24 。西西里島美丽传说 意大利   25 。美丽人生 意大利  26 。征服者佩尔 丹麦  27 。地中海 意大利  28 。四千金的情人 西班牙  29 。红字 韩国  30 。老男孩 韩国  31 。七武士
日本  32 。小鞋子
伊朗  33 。更好的世界 丹麦  34 。何处是我家 德国  35 。蝴蝶
法国  36 。放牛班的春天 法国  37 。钢琴女教师
法国  38 。戏梦人生
意大利  39 。 黑皮书 德国  40 。地狱解剖 法国
  41 。云上的日子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 芬妮·阿尔丹,伊莲娜·雅各布,约翰·马尔科维奇,苏菲·玛索,文森特·佩雷斯,伊内斯·萨斯特雷  《云上的日子》完整、无删减版,影片信息:大小700 M,时长:01小时49分30秒  本片荣获1996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丝带奖最佳编曲、1995年威尼斯电影节费比西奖。  电影《云上的日子》剧情简介:  1,费拿拉小镇,工程师斯瓦诺(Kim Rossi Stuart 饰)邂逅了女教师卡门(Inés Sastre 饰),他们一见钟情,卡门却拒绝了斯瓦诺的吻。当他们三年后再次相遇时,斯瓦诺则在肉欲面前止步;  2,海滨小城,某导演(John Malkovich 饰)信步游荡时遇到了美丽的女子(Sophie Marceau 苏菲?玛索 饰)。她向导演坦白曾亲手杀害自己的父亲。他们并未因此疏远,反而缱绻缠绵;  3,巴黎,妻子离开不忠的丈夫,寻找租房时遇到了失去妻子的卡罗(Jean Reno 让?雷诺 饰),他们似乎找到了共通的心绪;  4,英俊的男孩爱上了一个姑娘(Irène Jacob 饰),他尾随、表白,却得知她将要把自己献给上帝  安东尼奥尼晚年之作,欲望与疏离。如散文一般的文艺片。熟悉的欧洲影星们一一出场,苏菲·玛索,让·雷诺。美景,美人,如诗一般的画面与对白,探讨情感与欲望的纠葛。适合午后的日子,一个人安静地观赏。   《云上的日子》饱含深意的影片,需要静下心细细地品。喜欢最后一段描绘的情节,一辈子能有多少人会真的跟你无所不谈。很想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第一次看的时候震撼不小,那时候还是在大学。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苏菲·玛索那段跟最后的结局。把人生中各种不幸表现了个淋漓尽致。那会儿我一个哥们儿看了之后说不知所谓,不知道现在他如果有机会再看会不会好点?  如果决定漂泊,就不要停驻。每一个窗下都在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法国式的浪漫沉浸在唯美的音乐中,苍凉而触人心弦。那些没有结果的一见钟情和情无归处的心心相印,像烟一样从我们身边轻飘飘地消逝。"  《云上的日子》大师的片子,还用多说吗,反正我买了DVD收藏了,苏菲我也很是喜欢,我只想说一句,不懂这部电影的人只看到了这部片子的情色,那是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懂得这部电影的人才看到了它的精髓。
  41 。云上的日子
法国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 芬妮·阿尔丹,伊莲娜·雅各布,约翰·马尔科维奇,苏菲·玛索,文森特·佩雷斯,伊内斯·萨斯特雷  《云上的日子》完整、无删减版,影片信息:大小700 M,时长:01小时49分30秒  本片荣获1996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丝带奖最佳编曲、1995年威尼斯电影节费比西奖。  电影《云上的日子》剧情简介:  1,费拿拉小镇,工程师斯瓦诺(Kim Rossi Stuart 饰)邂逅了女教师卡门(Inés Sastre 饰),他们一见钟情,卡门却拒绝了斯瓦诺的吻。当他们三年后再次相遇时,斯瓦诺则在肉欲面前止步;  2,海滨小城,某导演(John Malkovich 饰)信步游荡时遇到了美丽的女子(Sophie Marceau 苏菲?玛索 饰)。她向导演坦白曾亲手杀害自己的父亲。他们并未因此疏远,反而缱绻缠绵;  3,巴黎,妻子离开不忠的丈夫,寻找租房时遇到了失去妻子的卡罗(Jean Reno 让?雷诺 饰),他们似乎找到了共通的心绪;  4,英俊的男孩爱上了一个姑娘(Irène Jacob 饰),他尾随、表白,却得知她将要把自己献给上帝  安东尼奥尼晚年之作,欲望与疏离。如散文一般的文艺片。熟悉的欧洲影星们一一出场,苏菲·玛索,让·雷诺。美景,美人,如诗一般的画面与对白,探讨情感与欲望的纠葛。适合午后的日子,一个人安静地观赏。   《云上的日子》饱含深意的影片,需要静下心细细地品。喜欢最后一段描绘的情节,一辈子能有多少人会真的跟你无所不谈。很想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第一次看的时候震撼不小,那时候还是在大学。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苏菲·玛索那段跟最后的结局。把人生中各种不幸表现了个淋漓尽致。那会儿我一个哥们儿看了之后说不知所谓,不知道现在他如果有机会再看会不会好点?  如果决定漂泊,就不要停驻。每一个窗下都在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法国式的浪漫沉浸在唯美的音乐中,苍凉而触人心弦。那些没有结果的一见钟情和情无归处的心心相印,像烟一样从我们身边轻飘飘地消逝。"  《云上的日子》大师的片子,还用多说吗,反正我买了DVD收藏了,苏菲我也很是喜欢,我只想说一句,不懂这部电影的人只看到了这部片子的情色,那是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懂得这部电影的人才看到了它的精髓。
  42 。樱桃的滋味  阿巴斯是伊朗的电影大导演,也是世界知名的电影大师了。也许看他的电影,许多人会觉得不习惯,甚至会十分无聊,比如这部电影,但是,只有你真正去体会这部电影的语言和其独特的表现方式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阿巴斯叙事的亮点和深邃的主旨。  这部电影在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捧下了金棕榈大奖,可见世界对于这位伊朗电影大师的敬重。  影片讲述了一个疲倦而绝望的中年人巴迪,他不断开着车四处转悠,在城里一个个的寻找着什么人,拒绝了一个个主动上前自荐的民工。原来,他早已厌世了,希望能在一棵樱桃树下自杀,然后寻找一个善后的人。电影就是这样开始慢慢讲述他所遇到的三个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伊朗的风土人情,宗教哲学乃至生死的意义。  电影的故事性很低,情节十分简单,阿巴斯明显受到新浪潮的影响十分深远,对长镜头的嗜好也在电影里有十分充分的表现,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以往的电影完全不同,也许这就是许多人觉得无聊的原因,整部电影大部分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巴迪的车里度过的,大段大段的对话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演员和编辑的台词功底十分强硬,通过这些长篇的对话,来阐述导演所想表达的哲学等思考。  第一个对话的人是一个年轻的士兵,年轻士兵那种犹豫、不安以及思想斗争刻画的特别好,其实这很像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当坐在陌生人的车上,目的地不明确的时候总是会害羞、焦虑和不安,和成年人不同,少不经事的年轻人总是羞于表达和短于沟通的,所以,那个窘迫的年轻士兵不断低着头,不断重复相同的借口,说话的语气软弱而祈求,坐姿十分拘束,就这样把这个人物鲜活的扣出来了,所以他一直找借口下车,咬死自己有事,最后车门一开就一溜烟跑了。虽然钱很多,但是可是干类似杀人的勾当,自己就算动摇了,恐惧也会胜过贪婪。  尽管巴迪通过各种口气不断强调自己没有恶意,但是显然效果并不明显,最后意识到这个人太嫩,不能帮助自己,终于拗不过少年的恳求,打开了车门。  第二个人应该是守门的老头,这个从阿富汗逃难来的难民,一心只想平平安安的过日子,显然对于生活,他的所求甚少,只是卑微的工作,然后生活,安全感,就是其最大的需要,其他都不重要,所以巴迪并未打扰他。  第三个是神学院的学生,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缘于犹太教和古代近东宗教,这些宗教的教义里都有明确的规定,就是认定自杀是有罪的。伊斯兰教我不清楚,就基督教来说,自杀的人是不能进天堂的,所以《天国王朝》里,主人公为了自杀的妹妹要去圣城找上帝寻求救赎。  但是,这个神学院的学生显然对教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文本上,所以巴迪随意的引诱,就将其引入了逻辑的矛盾中不能自拔。找了这样一个神学院的学生去帮助其完成自杀的使命,显然是错误的,虽然这个人输在了言辞上,但是其内心一直希望帮助眼前的中年人打消自杀的念头,可惜自己学艺不精,而且对于金钱的诱惑和现实的窘迫,也许也难以抑制自己内心不洁的欲望,所以,他也推辞离去了。  最后是那个博物馆的老头,显然老人是看透风霜,阅尽尘世了。得知了巴迪寻死的念头,和之前士兵与神学院学生的劝说不同,他并未直接反对,发生抵触和对立,硬碰硬,而是采取了十分折衷的说辞来旁敲侧击。毕竟,他敏锐的看出,巴迪还是对人生抱有希望的,因为他希望早上的人来确认自己是否死去,如果强硬的对立和说服,之会激发人本性的反抗然后加强其自杀的决心,所以,他决定迂回的来说服眼前的年轻人。  老人漫不经心的说起了年轻时候自己也想去自杀,但是当帮主几个人吃到了树上的桑葚的时候,看到他们吃着桑葚满脸的开心,自己自杀的念头就打消了,生命其实到处都是甜美的滋味,包括自己打算上吊的树。你既然打算死在樱桃树下,那你也就错过了樱桃的滋味,生活中许多美好并未失去,只是人们忽视了,一席话朴素而简洁,但是却真正点醒了迷梦中的巴迪。  之前的士兵劝说巴迪,更多是希望自己能够避免麻烦,是一种回避和躲闪,神学院的学生觉得这是自己的义务,尽管自己并不理解那些深厚的宗教教义,但是是非驱使下也要阻止巴迪。只有老人,是站在自杀者个人的角度上来考虑的,来思考的,来设想的,所以真正引导了巴迪自己去思索自杀到底值不值。  四个人,四种人生态度,代表了伊朗尘世里的芸芸众生。  巴迪为什么要自杀,影片里没有交待,我们只知道他很绝望,很疲倦。和大部分出现的角色比起来,他应该是很富裕的,但是却陷入了某种精神上的挣扎。这部电影里,巴迪也是一个表情比较单一的人物,内心却十分激烈和丰富,和《窃听风暴》等电影不同的处理手法相比,导演似乎更加愿意用最真实的表现方法来刻画其内心的孤独和疲倦。  毕竟,现实里,那些真正内心丰富的人很少通过十分具有表现力的眼神来表现自己,《窃听风暴》等电影的艺术夸张处理在这里显然不被导演所喜爱。更真实的去拍摄和表现影片以及人物也许才是最考验导演功力的地方。这里,长镜头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数分钟的长镜头拍摄车孤独的行使在山路上,拍摄巴迪静静的看着某一处风景,或者夕阳或者什么,都是巴迪内心空虚和思考的表现,这很符合我们日常的习惯,这已经不是以往艺术处理的电影了,而是更真实的生活和人物。尤其站在工地附近,镜头长期的停滞在巴迪的影子映在沙土上,而上面还在不断倾倒沙石,影子似乎要不断被掩埋,随着滚动的沙土,影子不断的晃动,此时虽然只是在表现影子和沙土,其实我们都知道是巴迪在凝视这个情景,从而开始想象自己被埋入土中的景象。沙土一直在倒,影子一直在晃,自己也一直在犹豫和挣扎,其实巴迪内心也十分惧怕死亡,所以才通过这样的场景来描述其内心的斗争,所以他要求接受工作的人第二天早上要先确认自己是否死了。当和老人对话之后,他更加动摇了,所以,他抑制不住的重复,不仅要喊三声,还要摇晃自己,确信自己确实死了。  最后,巴迪躺在土堆里,往事浮现,思索良多,然后影片就结束了。他最后死了么,没有说。就像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想自杀一样。没有源头,也没有结局。这就是导演故意留给观众的一个哑谜。通过这些对话,见仁见智的去揣摩巴迪这个角色所想所求和最后的抉择。对故事主干的精心雕琢,将头尾都交给观众去想象。我想,这个曾经忽视了生命中樱桃的男人终于在疲倦的旅程之后尝到了樱桃的芳甜。人不是为神,也不是为其他活着,而是为了自己,为了那些被忽视的美好。焦虑而失去方向的时候,不妨想想是不是自己所求甚多,对于那些经历战火四处逃难的人来说,也许活着就是最美好的事情。奢望太多,反而迷惘,最终连最普通的樱桃的甜美的滋味都忘却了。  影片的结束之后,阿巴斯出现了,插入了一段自己拍摄电影的历程。这段见仁见智了,许多人认为破坏整体观感,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傲慢的签名。我觉得,这更多是对这部电影的另类提醒,之前的真实的体现,恐怕会让许多人忘记了这还是一部艺术加工的电影,但是里面的普通和平凡又那么真实,最后以一个导演拍摄的画面来画上句号,将陷入电影里的观众拉回来,毕竟这只是导演的一个把戏——他真的很自信呢!
  42 。樱桃的滋味  阿巴斯是伊朗的电影大导演,也是世界知名的电影大师了。也许看他的电影,许多人会觉得不习惯,甚至会十分无聊,比如这部电影,但是,只有你真正去体会这部电影的语言和其独特的表现方式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阿巴斯叙事的亮点和深邃的主旨。  这部电影在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捧下了金棕榈大奖,可见世界对于这位伊朗电影大师的敬重。  影片讲述了一个疲倦而绝望的中年人巴迪,他不断开着车四处转悠,在城里一个个的寻找着什么人,拒绝了一个个主动上前自荐的民工。原来,他早已厌世了,希望能在一棵樱桃树下自杀,然后寻找一个善后的人。电影就是这样开始慢慢讲述他所遇到的三个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伊朗的风土人情,宗教哲学乃至生死的意义。  电影的故事性很低,情节十分简单,阿巴斯明显受到新浪潮的影响十分深远,对长镜头的嗜好也在电影里有十分充分的表现,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以往的电影完全不同,也许这就是许多人觉得无聊的原因,整部电影大部分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巴迪的车里度过的,大段大段的对话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演员和编辑的台词功底十分强硬,通过这些长篇的对话,来阐述导演所想表达的哲学等思考。  第一个对话的人是一个年轻的士兵,年轻士兵那种犹豫、不安以及思想斗争刻画的特别好,其实这很像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当坐在陌生人的车上,目的地不明确的时候总是会害羞、焦虑和不安,和成年人不同,少不经事的年轻人总是羞于表达和短于沟通的,所以,那个窘迫的年轻士兵不断低着头,不断重复相同的借口,说话的语气软弱而祈求,坐姿十分拘束,就这样把这个人物鲜活的扣出来了,所以他一直找借口下车,咬死自己有事,最后车门一开就一溜烟跑了。虽然钱很多,但是可是干类似杀人的勾当,自己就算动摇了,恐惧也会胜过贪婪。  尽管巴迪通过各种口气不断强调自己没有恶意,但是显然效果并不明显,最后意识到这个人太嫩,不能帮助自己,终于拗不过少年的恳求,打开了车门。  第二个人应该是守门的老头,这个从阿富汗逃难来的难民,一心只想平平安安的过日子,显然对于生活,他的所求甚少,只是卑微的工作,然后生活,安全感,就是其最大的需要,其他都不重要,所以巴迪并未打扰他。  第三个是神学院的学生,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缘于犹太教和古代近东宗教,这些宗教的教义里都有明确的规定,就是认定自杀是有罪的。伊斯兰教我不清楚,就基督教来说,自杀的人是不能进天堂的,所以《天国王朝》里,主人公为了自杀的妹妹要去圣城找上帝寻求救赎。  但是,这个神学院的学生显然对教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文本上,所以巴迪随意的引诱,就将其引入了逻辑的矛盾中不能自拔。找了这样一个神学院的学生去帮助其完成自杀的使命,显然是错误的,虽然这个人输在了言辞上,但是其内心一直希望帮助眼前的中年人打消自杀的念头,可惜自己学艺不精,而且对于金钱的诱惑和现实的窘迫,也许也难以抑制自己内心不洁的欲望,所以,他也推辞离去了。  最后是那个博物馆的老头,显然老人是看透风霜,阅尽尘世了。得知了巴迪寻死的念头,和之前士兵与神学院学生的劝说不同,他并未直接反对,发生抵触和对立,硬碰硬,而是采取了十分折衷的说辞来旁敲侧击。毕竟,他敏锐的看出,巴迪还是对人生抱有希望的,因为他希望早上的人来确认自己是否死去,如果强硬的对立和说服,之会激发人本性的反抗然后加强其自杀的决心,所以,他决定迂回的来说服眼前的年轻人。  老人漫不经心的说起了年轻时候自己也想去自杀,但是当帮主几个人吃到了树上的桑葚的时候,看到他们吃着桑葚满脸的开心,自己自杀的念头就打消了,生命其实到处都是甜美的滋味,包括自己打算上吊的树。你既然打算死在樱桃树下,那你也就错过了樱桃的滋味,生活中许多美好并未失去,只是人们忽视了,一席话朴素而简洁,但是却真正点醒了迷梦中的巴迪。  之前的士兵劝说巴迪,更多是希望自己能够避免麻烦,是一种回避和躲闪,神学院的学生觉得这是自己的义务,尽管自己并不理解那些深厚的宗教教义,但是是非驱使下也要阻止巴迪。只有老人,是站在自杀者个人的角度上来考虑的,来思考的,来设想的,所以真正引导了巴迪自己去思索自杀到底值不值。  四个人,四种人生态度,代表了伊朗尘世里的芸芸众生。  巴迪为什么要自杀,影片里没有交待,我们只知道他很绝望,很疲倦。和大部分出现的角色比起来,他应该是很富裕的,但是却陷入了某种精神上的挣扎。这部电影里,巴迪也是一个表情比较单一的人物,内心却十分激烈和丰富,和《窃听风暴》等电影不同的处理手法相比,导演似乎更加愿意用最真实的表现方法来刻画其内心的孤独和疲倦。  毕竟,现实里,那些真正内心丰富的人很少通过十分具有表现力的眼神来表现自己,《窃听风暴》等电影的艺术夸张处理在这里显然不被导演所喜爱。更真实的去拍摄和表现影片以及人物也许才是最考验导演功力的地方。这里,长镜头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数分钟的长镜头拍摄车孤独的行使在山路上,拍摄巴迪静静的看着某一处风景,或者夕阳或者什么,都是巴迪内心空虚和思考的表现,这很符合我们日常的习惯,这已经不是以往艺术处理的电影了,而是更真实的生活和人物。尤其站在工地附近,镜头长期的停滞在巴迪的影子映在沙土上,而上面还在不断倾倒沙石,影子似乎要不断被掩埋,随着滚动的沙土,影子不断的晃动,此时虽然只是在表现影子和沙土,其实我们都知道是巴迪在凝视这个情景,从而开始想象自己被埋入土中的景象。沙土一直在倒,影子一直在晃,自己也一直在犹豫和挣扎,其实巴迪内心也十分惧怕死亡,所以才通过这样的场景来描述其内心的斗争,所以他要求接受工作的人第二天早上要先确认自己是否死了。当和老人对话之后,他更加动摇了,所以,他抑制不住的重复,不仅要喊三声,还要摇晃自己,确信自己确实死了。  最后,巴迪躺在土堆里,往事浮现,思索良多,然后影片就结束了。他最后死了么,没有说。就像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想自杀一样。没有源头,也没有结局。这就是导演故意留给观众的一个哑谜。通过这些对话,见仁见智的去揣摩巴迪这个角色所想所求和最后的抉择。对故事主干的精心雕琢,将头尾都交给观众去想象。我想,这个曾经忽视了生命中樱桃的男人终于在疲倦的旅程之后尝到了樱桃的芳甜。人不是为神,也不是为其他活着,而是为了自己,为了那些被忽视的美好。焦虑而失去方向的时候,不妨想想是不是自己所求甚多,对于那些经历战火四处逃难的人来说,也许活着就是最美好的事情。奢望太多,反而迷惘,最终连最普通的樱桃的甜美的滋味都忘却了。  影片的结束之后,阿巴斯出现了,插入了一段自己拍摄电影的历程。这段见仁见智了,许多人认为破坏整体观感,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傲慢的签名。我觉得,这更多是对这部电影的另类提醒,之前的真实的体现,恐怕会让许多人忘记了这还是一部艺术加工的电影,但是里面的普通和平凡又那么真实,最后以一个导演拍摄的画面来画上句号,将陷入电影里的观众拉回来,毕竟这只是导演的一个把戏——他真的很自信呢!
  经典:生生长流8.15;何处是我朋友的家8.15;特写8.15;家庭作业8   优质:橄榄树下的情人7.95;过客7.75;随风而逝7.65;樱桃的滋味7.65;面包与小巷7.55;  尚可:童心一二三7.45;十段生命的律动7.45;火车三段程7.35;合唱队7.35;原样复制7.35;希林公主7.1;如沐爱河7  奖项:金棕榈奖:樱桃的滋味(1997);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奖:随风而逝(1999)  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日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毕业于市立美术学院。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走美术道路,为了生活,便暂且为交警局设计交通海报,同时给儿童读物画插图,后来开始拍摄广告和短片。对各种工作的尝试为他日后从影积淀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二十余年的从影生涯早已使阿巴斯在本国成为支柱型导演,但他真正登上世界影坛、确定了其国际大导演的地位,还是在进入八十年代末期以后。1987年,朴素的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让他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认,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回了大奖。1991年的作品《生活在继续》成为阿巴斯首次携与参展纽约电影节之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和金摄影机奖。1997年,思索生死问题的哲理影片《樱桃的滋味》为阿巴斯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于戛纳影展上夺得金棕榈大奖。阿巴斯成为伊朗首位获此殊荣的导演。1999年他推出了《随风而去》,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堪称当今世界影坛少有的大师,他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类最深的情感。包括戈达尔在内的众多的著名电影导演对他都推崇倍至。黑泽明称基阿罗斯塔米的作品“无与伦比”, 同时库亚斯塔米也被与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艾里克?罗默尔(Eric Rohmer)等前辈电影大师相提并论,因为他的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简约的语言与深刻的观念并存。”
  43 。花开花落
法国  花开花落画为谁  二十世纪初的法国,正是各种艺术思潮蓬勃发展的时代,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原始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一拥而起,或许这正是一战前后人心惶惶的征兆,山雨欲来风满楼,风雨过后却仍未见阳光,人们只能在艺术的虚拟世界里得到片刻的慰藉与宁静。艺术是一种宣泄、一种反抗,甚至是一种逃避。战争是灾难,艺术却在这种灾难里繁荣起来,所以法国作家达恩.弗兰克称那个年代为艺术的盛宴。在这桌浮华的盛宴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争取一个座位,毕加索、马蒂斯自然是宴席的座上宾,所有客人都在围绕着他们喝彩。此时,没有人会去在意,在这桌盛宴的角落里,蹲着一个蓬头垢面,邋遢臃肿的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塞拉芬娜,她是一个画家,一个疯子,一个仆人。她正在那儿擦地板,在这桌艺术的盛宴里,她只是一个仆人。  即便是大学里的美术史教授,如果没有看过《塞拉芬娜》这部电影,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在当时的法国,竟然还有这样一位画家。她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却精准的抓住了那个年代艺术的神韵。她的画稚拙中透着一种原始的魅惑,这魅惑最终化为一种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当塞拉芬娜把她的画拿给邻居们看时,他们呆住了,无言以对。  塞拉芬娜说:“有时,我也会被自己的画吓着。”  塞拉芬娜居住在离巴黎不远的小镇塞利斯,小镇里的居民一度没有人知道塞拉芬娜是位画家,人们只知道她是一位仆人。每天从早到晚的去富人家里做清洁工,擦地、刷碗、洗衣服,靠着打扫卫生来赚点生活费。塞拉芬娜没有多余的钱来买颜料,便把所有可能的东西都拿来做颜料,借工作之机从富人家的厨房里偷些动物血来做红色颜料,趁着去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偷些灯油来做调色油,从野草甚至河泥里提取颜色,所以她的画与众不同。  白天的时候,塞拉芬娜是一个真正的仆人,晚上的时候,她却是一个真正的画家。在幽暗的灯光下,塞拉芬娜用她自制的那些原始颜料来倾诉自己的孤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花开花落,孤独依旧。每一朵花,每一片树叶,每一个果实,都是她诉说的对象。塞拉芬娜的绘画主题大多是植物,她喜欢和自然交流,喜欢把自己肥胖的身体浸在河水里,喜欢和树说话。   她对伍德先生说:“先生,您知道吗?当我悲伤时,我会去野外,摸摸树,和花、鸟、虫子说说话,一切就会好的。”  伍德是位德国画商,也是塞拉芬娜的伯乐。他从德国来到法国,住在塞拉芬娜的主人家里,正是在这里,伍德发现塞拉芬娜的画,它被弃在墙角。伍德发现后,虽说不上是如获至宝,却也是喜形于色。当他得知这幅画出自每天到他房间打扫卫生的那位仆人之手后,他便成了塞拉芬娜唯一的知心朋友,孤独的塞拉芬娜似乎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伍德也使塞拉芬娜心中的那团艺术之火燃的更高。  然而事实却是:虽是朋友,知心却未必。  一战来临,身为德国人的伍德在法国待不下去了,连夜逃离法国,走的时候只带了一幅画,但不是塞拉芬娜的,而是卢梭的。这既体现了伍德的身份,他不是一般的画商,他发掘了很多的画家,比如卢梭、毕加索,塞拉芬娜的画得到伍德赏识,说明了她的画的确是有一定的水准,不过,同时也看出了塞拉芬娜的画在伍德心中的真正位置。  塞拉芬娜早期的画都很简单,一根树枝上挑着几颗微熟的果子和几片稀疏的叶子,简单却满足。这种满足恰似塞拉芬娜在劳作一天后,走入绿草萋萋的大自然里,倾听树和清风的对话时的那种满足。然而,她后期的画里有一种繁华,一种病态的繁华,这种繁华是虚假的,宛若夜空里的烟花,那瞬间的绽放与美丽。一棵树,长满了数不清的果实,果实仿佛有生命似的,相互推搡着要从画布里爬出来,还有那些树叶,像一只只眼睛,惊恐万分,正如凡高的向日葵,在阳光般灿烂的颜色下,却潜伏着神经质般的躁动和不安。  这种病态的、虚假的繁华正是塞拉芬娜后来生活与精神的写照。一战结束后,塞拉芬娜的生活更加穷困,再加上年龄大了,做不了重活,只能靠着小镇里人们的施舍来度日,尽管如此,她仍然没有放弃画画。后来塞利斯小镇举办了一次画展,其中就有她的画,也就是在这次画展上,她又遇到了一位伯乐。   这位伯乐依然是那位画商伍德。  伍德战后回到了法国,此时的他因为成功的挖掘了毕加索和卢梭而名声大噪。不过,他已经忘记了那个战前曾让他的艺术灵魂为之一震的塞拉芬娜,伍德以为塞拉芬娜在战争中死了,直到阴差阳错的在一张报纸上看见小镇画展的消息,伍德才想起了那位仆人,那位艺术的仆人——塞拉芬娜。  《塞拉芬娜》获得了09年法国凯撒奖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原创剧本等在内的七项大奖,在这众多的奖项中,尤其要提一下的是最佳女主角这个奖项。影片中扮演塞拉芬娜的是法国演员尤兰达.莫罗,在众星熠熠的法国影坛,莫罗可能没有比诺什、德芙纳那么出名,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尤兰达.莫罗把塞纳芬娜演的非常传神,尽管很多人不知道塞拉芬娜这位画家,没有办法和莫罗进行比较,但是看完整部影片,你会觉得莫罗就是塞拉芬娜,塞拉芬娜就是莫罗。  塞拉芬娜与伍德再次相遇后,塞拉芬娜的生活轨迹彻底改变。伍德资助她画画,并答应为她在巴黎开画展。面对着突然而至的金钱与荣誉,塞拉芬娜有些不知所措,肆意的挥霍,仿佛是对以前的贫困生活的报复。然而在她的名誉还没正式来到之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先来到了,艺术市场萧条,伍德先生对她的承诺也成了一纸空文。  正如所有的那些不得志的画家一样,塞拉芬娜最终疯了,并死于疯人院。
  花开花落  
  44 。恋恋凡花
日本  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一部影片同时出现六位一线女星,导演也不容易啊,六名女星该如何分配戏份好,抓不好重点就不成了,这类片子最难把握的了。更何况是多个故事情节的处理,观众一看,没有主次之分,就糟了。事实上,这是一个家族大故事,分成几个个人小故事。  婚姻  婚姻是女性的归宿,同时也是影片的主线。凛(苍井优)婚姻由父母包办,即使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是成为了盲目婚假的牺牲品。不知道是不是时代原因,那时的日本家庭和中国封建社会一样,男人是一家之主,什么事都是丈夫,父亲说了算,家里的男人永远是最有威严的。  有一场戏,一家人围着一起吃饭,母亲说儿女们都长大了,以后不可以一起去参拜寺庙。凛说以后还是有机会的,父亲听到这句话非常生气,大骂众人。凛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想嫁。他父亲一定是这样想,都他妈说好的婚事,你说不嫁就不嫁,我的脸往哪搁,岂不是要我丢脸。这是30年代的日本。  爱情  正是因为凛没有自己的爱情,由凛生出来的孩子分别在不同的年代追求各自的爱情。熏(竹内结子)是三个孩子中最为不幸的一个,她有自己爱情以及婚姻,有个疼爱她的丈夫,只可惜后来丈夫不幸死于意外。  翠(田中丽奈)想做一个女强人,可偏偏这个时候受到求婚,再加上在工作上也不顺利,经常遭遇到男同事的歧视。可怎么样都好,有一个爱自己的男人可以依靠,那就是幸福。60年代的日本。  孩子  相比熏和翠,惠(仲间由纪惠)就幸福多了。她不但有疼爱她的丈夫,还有一个几岁大的女儿  美满的家庭了。可事情总不会那么顺利的,惠怀有第二胎,并且有可能早产。我查了一下,早产无论对孕妇还是孩子,风险都比较大。  为了保险起见,惠的丈夫并不同意惠生下这个孩子。可是作为一个母亲,无论如何都想要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佳(广末凉子)平安出生了,而惠却不幸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广末凉子本人也是一个早产儿。70年代的日本。  生命的延续  奏(铃木京香)是惠的大女儿,正如名字一样,是一个钢琴家,可惜爱情并不顺利,意外怀孕之后,被男友抛弃。而佳像她妈妈惠一样,总是很乐观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她是妈妈生命的延续,她要幸福的活着。在惠要生佳,被推入产房时,还对着丈夫摆出剪刀手的手势,多令人感动。  凛作为奶奶,活到92岁辞世。亲友都回来忙着办凛的丧事,佳带着她几岁大儿子回来,亲友们都说她最幸福。  人有时好矛盾,尤其是女人。奏被佳说服一番之后,最终决定独自生下这个孩子。看到佳在雪中奔跑的那一场戏,我仿佛穿越到岩井俊二的《情书》,画面唯美至极。广末的笑容宛如少女般治愈。  这个家族从凛开始代代都是美人。影片的最后奏也生下了一个女儿。画面再次穿越回到凛的时代,看到凛抱着孩子的那张照片也就圆满了。
  《恋恋凡花》  像诗一样的电影,景色很美。讲述三个不同时代六个女性的生活故事,有压抑的,有奔放的,有悲伤也有喜悦,有觉醒有顿悟,有黑白有彩色,有绚烂也有凋零。影片如行云流水缓缓道来,勾勒了一幅近代、当代日本女性的生活画卷,时空交错,遥相呼应,她们仿佛冥冥中都在关注着彼此,而这些女人也最终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对于生活中那些不能释怀的不能承受的和不能离弃的东西,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影片中1936年凛的段落,颇有小津的风格,画面简单镜头平稳,于无声中谱写大爱,却又显得如此自然而且震撼。  《花》Flowers (2010)  导演:小泉德宏  主演:苍井优、铃木京香、竹内结子、田中丽奈、广末凉子、仲间由纪惠    
  最后一班地铁  
  独行杀手      乱    七武士    上帝之城    云上的日子    偷香  
  香水    窃听风暴  
  45 。乡愁
俄罗斯  乡愁——也许是全世界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所共通的一个主题和情愫,也是无数文人和哲人所吟咏和沉浸的一种气息。希腊电影之父西奥·安哲洛普洛斯在他的笔记里记录过,1982年,他在罗马遇到了正在拍摄《乡愁》的塔可夫斯基,一个来自希腊,一个来自苏联,却对于“乡愁”这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一番争执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乡愁”既不是苏联的,也不是希腊的,而是全人类的。而他们的作品里,对乡愁的意象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共鸣。  塔可夫斯基,也许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与伯格曼、费里尼被后人合称为电影“圣三位一体”。比起其他两位大师,塔可夫斯基的一生是坎坷波折的,虽然艺术造诣罕逢敌手,却在国内受尽了当局的压迫和排斥,出逃他乡之后,在罗马,他拍摄了自己的第六部长片——《乡愁》,这也是他作品中最为晦涩和含义丰富的一部,亦是其风格和技巧真正毫无制约的淋漓尽致的展现的一部。  《乡愁》是塔可夫斯基最为晦涩和深奥的作品。从思想上来看,前承《镜子》,后启《牺牲》,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转折之作。影片以一个俄罗斯的学者和女翻译助手在意大利的游历为线索。他们先是拜访了教堂,学者拒绝进入;然后在露天温泉漫步,看老人们在热水里浸泡和诉说过去的故事和传说;接着去寻找一个脾气古怪的老人,他曾经将自己和家人关在房里七年。老人告诫学者,只有手举烛台,点燃蜡烛穿过温泉的池子,才能拯救这个堕落沦陷的世界。同时,学者的心中,挥之不去的故乡的愁绪一波一波的袭来,强烈的乡愁和愁思占据了他的内心,家乡的画面时时印在脑海之中,沉浸在这复杂情绪里的学者,忽视了女助手对他的爱,两人的关系也渐渐破裂,直到女助手的离开。最后,为了拯救世界,老者爬上了罗马街头的雕塑,点火自焚,以寻求救赎。而同时,陷入极度精神痛苦的学者,也想起了老者的话,于是手持烛台,一次次尝试穿过温泉,去为世界寻求希望……  电影诗:故园的慨叹  《乡愁》是十分优美的,是电影的诗歌,是电影的油画。它以色彩、声音、画面、节奏、镜头以及构图,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深邃苍凉、空灵朦胧的影像世界。  塔可夫斯基的长镜头是历来最为称道的,因为塔可夫斯基表现电影诗意内涵最重要的手法就是长镜头——这也多为后世许多导演效仿。但是,塔可夫斯基的长镜头,并不是空虚的,反而是充满了质感的——这一点安哲与他十分相似。长镜头里,仿佛如同一个人的深情凝视,如同导演自己饱含深情的双眼,深切的凝望着镜头外的世界,回望着自己的故乡。温泉的水雾的氤氲朦胧,房屋里的水滴沿着墙壁缓缓流淌,彩色的玻璃,贝壳等等意象,以一种平稳沉静的空镜头,加深了电影的韵味和气息;来自纯天然的配乐,自然的声音,雨水滴落、自然的嘈杂,远处的轻响,都将这个空灵细致的世界渐渐充实了。塔可夫斯基对色彩的理解十分独特,他要还原和创造一个真实的画面,一个幻想的世界,一种真实的意识。整个电影的色调,以十分阴暗的褐色,墨绿,灰色来调和出的一种阴郁的场景,里面浸透出电影极度压抑和焦虑的基调,也勾勒出了一种空灵唯美的境界。最为叫绝的,还是他对于不同类型电影的理解,和《安德烈·卢布耶夫》里黑白向彩色的过度与转变一样,《乡愁》刻意让黑白的回忆与彩色的现实相互交替,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发展,以更多意识流的元素交融进来,将镜头深入了人类的内心和大脑——如同曾经著名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样。
  黑白一直以来被电影界称为最能真实表现现实的影像方式,塔可夫斯基以黑白的镜头去拍摄学者心中的故乡。和《雾中风景》的结局也许有着相似的思考,《雾中风景》结尾以一颗树来表现乡愁,而《乡愁》的开始也是一棵树。朦胧雾气里的树影,草地,小木屋,趴着的狗,母亲等等意象不断出现在学者的记忆里,幻觉中,回忆深处。这就是主人公的故乡,也是塔可夫斯基的故乡。从狭隘上来看,这部电影里浸透的就是导演对苏联的浓烈的乡愁和思念,那些诗意的表达,使得这种爱深沉而厚重,浓的甚至化不开。  对故土的失落和深深的失望,使得塔可夫斯基不得不流亡他乡。虽然身在异乡,对苏联的爱却是变成了一种浓烈的情愫。电影中那个游荡在意大利的学者,疯狂的老者多米以及学者寻找的那个俄罗斯诗人,都是塔可夫斯基自己的镜像。那个曾经来到意大利的诗人,因为对故乡的情感难以割舍,在乡愁的羁绊里自尽而亡。多米尼克的绝望就是塔可夫斯基的绝望,他以死来拯救万众。而四处游荡而又沉浸在乡愁与迷茫中的学者,则是塔可夫斯基彼时的自我写照。  俄国人是一个十分尴尬的民族,被欧洲大陆的其他民族所看不起,也不融于亚洲国家。数百年来,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民族气质,他们的过去,他们的文化,他们的记忆,他们的乡土,他们的亲朋好友之间的宿命的依恋都使得俄罗斯民族不会容易的妥协于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拙于接受异国的生活方式,因此而在异国里永远变成了另类,充满了悲情和苦涩。这便是塔可夫斯基所认定的乡愁。所以,这部电影虽然在意大利拍摄,但是所展现的,依然是俄国式的情调和眼光。异国的风景,故乡的触觉。塔可夫斯基,用他的电影,俄国化了一个意大利,或者说,他在将意大利的风景,注入了俄国的灵魂。  广义的乡愁:破灭与救赎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永远是深奥而寓意极其丰富的。深处东正教文化的熏陶下,塔可夫斯基对于宗教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思索和痛苦的叩问。和齐名的另一位大师伯格曼不一样,伯格曼的宗教世界是苦涩和严肃的,他用影像去传达上帝已死的讯息,从中去寻求新的路途。而塔可夫斯基则在这种宗教死亡,精神崩溃的时代里继续固执的坚持着信仰和救赎。  从广义上来说,“乡愁”何尝不是一种对人类母体的回忆,对根的追寻,是无差别的人类的一种精神的归属和归宿,而塔可夫斯基认为这种母体就是宗教。罗马是神圣的城市,但是,来到这座城市的学者却丝毫感受不到一丝的欢愉。这个世界已经崩坏了,信仰已经坍塌了,道德沦丧了,人与人的关系几乎毁灭了。教堂里虽然依然在进行着仪式,但是这种缺乏了宗教感化的现代宗教仪式已经无法打动他了,所以当女助手欣喜的猎奇的观看整个仪式时,他只有深深的遗憾。圣凯瑟琳浴池也一样,曾经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是曾经见证了无数圣迹的浴池,成了堆满玻璃,破旧轮胎和肮脏砖块的污水坑。里面沐浴的老人们,已经丧失了信仰,只是喋喋不休的讲述过去的八卦旧闻,然后祈求可以借圣水来得到永生。圣地沦落如此,何况人世呢?  多米尼克是个众人眼中的疯子,在这个时代居然还相信天启,保持古老的信仰,疯疯癫癫,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反过来思考,其实是这个世界疯了,世人疯了,而唯一清醒的多米尼克,在疯子的世界里,变成了疯子,黑白就这样逆转了。学者和多米尼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互为镜像和关联的。多米尼克的罪赎心就是学者所追求的。多米尼克之所以见他,正是由于多米尼克看到了眼前的年轻人正如昔日的自己。他们两个的精神是共通和具有连贯性的。
  黑白一直以来被电影界称为最能真实表现现实的影像方式,塔可夫斯基以黑白的镜头去拍摄学者心中的故乡。和《雾中风景》的结局也许有着相似的思考,《雾中风景》结尾以一颗树来表现乡愁,而《乡愁》的开始也是一棵树。朦胧雾气里的树影,草地,小木屋,趴着的狗,母亲等等意象不断出现在学者的记忆里,幻觉中,回忆深处。这就是主人公的故乡,也是塔可夫斯基的故乡。从狭隘上来看,这部电影里浸透的就是导演对苏联的浓烈的乡愁和思念,那些诗意的表达,使得这种爱深沉而厚重,浓的甚至化不开。  对故土的失落和深深的失望,使得塔可夫斯基不得不流亡他乡。虽然身在异乡,对苏联的爱却是变成了一种浓烈的情愫。电影中那个游荡在意大利的学者,疯狂的老者多米以及学者寻找的那个俄罗斯诗人,都是塔可夫斯基自己的镜像。那个曾经来到意大利的诗人,因为对故乡的情感难以割舍,在乡愁的羁绊里自尽而亡。多米尼克的绝望就是塔可夫斯基的绝望,他以死来拯救万众。而四处游荡而又沉浸在乡愁与迷茫中的学者,则是塔可夫斯基彼时的自我写照。  俄国人是一个十分尴尬的民族,被欧洲大陆的其他民族所看不起,也不融于亚洲国家。数百年来,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民族气质,他们的过去,他们的文化,他们的记忆,他们的乡土,他们的亲朋好友之间的宿命的依恋都使得俄罗斯民族不会容易的妥协于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拙于接受异国的生活方式,因此而在异国里永远变成了另类,充满了悲情和苦涩。这便是塔可夫斯基所认定的乡愁。所以,这部电影虽然在意大利拍摄,但是所展现的,依然是俄国式的情调和眼光。异国的风景,故乡的触觉。塔可夫斯基,用他的电影,俄国化了一个意大利,或者说,他在将意大利的风景,注入了俄国的灵魂。  广义的乡愁:破灭与救赎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永远是深奥而寓意极其丰富的。深处东正教文化的熏陶下,塔可夫斯基对于宗教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思索和痛苦的叩问。和齐名的另一位大师伯格曼不一样,伯格曼的宗教世界是苦涩和严肃的,他用影像去传达上帝已死的讯息,从中去寻求新的路途。而塔可夫斯基则在这种宗教死亡,精神崩溃的时代里继续固执的坚持着信仰和救赎。
  从广义上来说,“乡愁”何尝不是一种对人类母体的回忆,对根的追寻,是无差别的人类的一种精神的归属和归宿,而塔可夫斯基认为这种母体就是宗教。罗马是神圣的城市,但是,来到这座城市的学者却丝毫感受不到一丝的欢愉。这个世界已经崩坏了,信仰已经坍塌了,道德沦丧了,人与人的关系几乎毁灭了。教堂里虽然依然在进行着仪式,但是这种缺乏了宗教感化的现代宗教仪式已经无法打动他了,所以当女助手欣喜的猎奇的观看整个仪式时,他只有深深的遗憾。圣凯瑟琳浴池也一样,曾经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是曾经见证了无数圣迹的浴池,成了堆满玻璃,破旧轮胎和肮脏砖块的污水坑。里面沐浴的老人们,已经丧失了信仰,只是喋喋不休的讲述过去的八卦旧闻,然后祈求可以借圣水来得到永生。圣地沦落如此,何况人世呢?  多米尼克是个众人眼中的疯子,在这个时代居然还相信天启,保持古老的信仰,疯疯癫癫,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反过来思考,其实是这个世界疯了,世人疯了,而唯一清醒的多米尼克,在疯子的世界里,变成了疯子,黑白就这样逆转了。学者和多米尼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互为镜像和关联的。多米尼克的罪赎心就是学者所追求的。多米尼克之所以见他,正是由于多米尼克看到了眼前的年轻人正如昔日的自己。他们两个的精神是共通和具有连贯性的。
  46 。青木瓜之味    青木瓜之味  和陈英雄在威尼斯捧下金狮的《三轮车夫》相比,我更喜爱他的《青木瓜之味》,“越南三部曲”,以这个首篇最为清新,也最具诗情画意。  电影围绕着一个叫梅的小女孩展开,小时候,她被送到一个有钱的大户去当佣人。因为她为人沉静乖巧,又秀气可爱,像极了女主人已经去世的女儿,因此深受其喜爱。梅的到来,为这个破碎的家庭增加了一层温馨和甜蜜的色调。许多年后,梅成了一个出落的美人少女,而这个人家,却慢慢家道中落,衰败了下去。女主人忍痛将梅送给了另一户有钱的人家,家里的男主人是一个音乐家。梅的到来,为男主人和他的女友带来了更多舒适体贴的照顾。渐渐的,男主人被梅的那份古典气质以及其无微不至的照顾所打动,最终选择娶其为妻。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陈英雄曾经花费了许多精力研究过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他的电影,也因此带上了浓烈的小津的风气,很好的继承了一种东方式的电影诗歌风格。《青木瓜之味》这个名字,也许也正是因此而向小津的几部著名作品(《秋刀鱼之味》,《茶泡饭之味》)致敬吧。用几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内敛”、“沉静”、“婉约”、“平和”、“清新”。如同东方传统的写意画一样,淡淡的笔触,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极具乡土魅力、安静而葱郁的越南,一个朴素亲和、一尘不染的少女,一段简约美好的人生和温婉细腻的爱情。  相比于美国电影里那个战火纷争,贫穷破败的越南。陈英雄所描摹出来的越南,是一个唯美清新的世界。东方美成了整部电影最大的魅力所在。一系列的长镜头、空镜头、自然物象的写意、蒙太奇的交错,将整部电影讲述的充满了诗意,如同散文一样,“形散神聚”,以优美的渲染绘制出一个个干净安详的镜头,打破了故事的情节,来推动电影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木瓜之味》就是一个理想的越南,是陈英雄梦中的故土致美的那一面。  意象,是东方美学里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陈英雄将各种具有浓烈越南美的意象构建进了影像之中,以此来表现电影那股浓烈的东方诗意。  青木瓜是最重要的一个意象,青木瓜是越南最有代表的植物了,传统安静的越南人家小院和街道边,随处可见的都是青木瓜树。青木瓜的枝叶的茂盛浓绿,相对于湿热的越南,就充满了清新的美感,清凉舒爽。电影中,一方面,青木瓜到处融入了越南人的生活,从精致的菜点,到日常的解暑水果,再到房屋的装饰,无不体现了青木瓜的美。另一方面,电影主人公梅和青木瓜,也有着不解的情缘,梅经常和青木瓜同时出现,尤其许多蒙太奇的运用——将青木瓜和梅反复的交叠——赋予了梅青木瓜的特点,青木瓜之味,就是梅之味。梅的存在,给周围的人,带来了舒心,带来了体贴,也带来了清新。特别的滤镜和光线的效果下,青木瓜那洁白纯净光滑细腻而放着光泽的籽,如同珍珠一样灿烂。青木瓜青色的外衣内,是如此珠玉的纯净之心。这何尝不是梅的真实写照?梅外在的青涩羞怯,内在对美的向往和沉静,就是青木瓜的甜美滋味啊。青木瓜——梅——青木瓜——梅……导演反复如此的切换镜头或者让两者同处,就是在不断强化这样一个概念。交叠的蒙太奇效果,既赋予了青木瓜最清新的滋味,也赋予了梅最温婉的形象。两者的互相交叠,形成了“1+1& 2'的感染力。  为了配合这种东方式的古典美感,除了青木瓜,导演还搭配了更多优美的意象,来衬托这份美。青蛙的鸣奏、知了的聒噪、木瓜树上缓缓流下的乳白汁液、湿热里忙碌搬东西的蚂蚁、还有那个微笑的佛头,都将这种东方式的内敛和沉静,自然而含蓄的美深深浅浅、或明或暗的表达了出来。还有借助传统审美的大量留白——空镜头的使用,以一些绿荫覆盖的街道、光影斑驳的变换等,涂抹了一层更加神秘而似有似无的诗意氛围,如同雾气一样。  相比于许多依靠情节取胜的电影,《青木瓜之味》确实做到了“形散神聚”的散文诗意境。整部电影显得波澜不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以一个又一个意象的单镜头将情节轻轻推过。核心是梅的成长和爱情,除了几个重要场景稍作停留之外,大体的情节都是一带而过。梅的纯净开朗,永远都不带一丝阴郁,无论生活怎么变化、怎么辛苦,她脸上的沉静内敛的微笑永远不变,如同那个佛头一样。梅是一个具有典型东方古典魅力的美人,钢琴师在丰满妖艳的女友和清秀脱俗的梅之间,最终以心的选择,娶了梅。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气质而不是外表。  更深层次的美感,则来源于电影对东方情愫的把握,尤其是爱情——东方式的爱情。  梅的敏感和纯净,让她虽然渴望爱情,却不敢表露出来,她也爱美,也喜欢打扮,却都是悄悄的。无意看见半支口红,她忍不住悄悄试了试,穿着前女主人送的衣服首饰,站在镜前打量自己,钢琴师一回来,就急忙逃走躲起来,怕被看见。这个细节就体现出了一种传统的东方少女的内心,渴望只能深深埋在心底,孤芳自赏,寂寞而美好。  对于那个终身为年轻便逝去的丈夫守节念经的老太太,对于那个深爱着这个老太太而不忍心打扰其生活而一直默默注视着她的老爷爷,我们除了感动别无它话。这也是东方传统爱情观的另一面——隐忍和忠贞。她为那个模糊的他守了一辈子,他为那个梦中的她默默看了一辈子而未娶。这平平淡淡的一幕,就是越南人,东方文化里最美最感人的情怀。  电影的画面十分精致,虽然从颜色上来说,有许多互补的鲜明的颜色,但是朦胧的模糊处理,显得虽然鲜艳却并不刺眼。鲜亮的红色,明艳的黄色,氤氲十足的绿色,都被一层淡淡的白给冲淡了那份刺目的鲜艳,而成为了诗意的又一个载体。这也是陈英雄记忆里越南的鲜活而唯美。配乐,同样采取了大量越南传统乐器的加入糅合西方乐器的精妙,铺陈了高雅婉转的声效,月琴、竹笛的朴素,钢琴的灵巧,也充分诠释了越南的意境是东西交融的。它的东方底蕴,它的殖民历史,都成了如今越南的往事记忆。  《青木瓜之味》的成功,可以说它是一副大量使用东方技巧写意留白的西方油画,也可以说它是借鉴了油画光影透视的东方水墨。没有任何的逢迎,没有任何的媚俗,沉静内敛的将一个清新优美的故事,一份敏感纯净的少女情怀悄悄展现在世人面前。
  47 。钢琴教师
法国  这部电影改编自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的同名小说。通过对一个心理畸形的女教师以及一段扭曲的恋情的描述来表现一种病态的情感、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  艾丽嘉是一个中年的钢琴女教师,高超的技艺使得其在业内享有盛名。但是已经不惑之年的她依然和自己的母亲挤在一个狭小的公寓里。老太太是一个古板刻薄的人,对已经中年的女儿,依然十分严厉,处处都要管,每天几点上课,几点回家,钱花哪里了……甚至晚上还睡在同一张床上。  艾丽嘉又是一个欲望十分强烈的人,长期处于母亲严厉的压迫与全方位的监控之下,其心理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尤其内在与外在发生了强烈的错位。外表上,她是一个严肃严谨的音乐家,治学严厉,技艺高超。每次出现,都是板着脸,手抱在胸前,表现出强烈的自卫心态,身子也裹在大衣里,全身的颜色单调而严肃。似乎就是一个严谨古板的音乐家和大学教授。可是,另一方面,这种长期强烈对内在欲望的压制,也滋生出了另一个堕落扭曲的人格。她喜欢去成人录像厅里看录像,并且依靠嗅之前的人扔下的纸巾获取满足,她喜欢去停车场偷看情侣亲热,来寻求刺激,甚至用刀片割伤自己的私处……  生活似乎就在这样的矛盾中进行着,直到一次聚会,艾丽嘉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弹奏者华特,他英俊潇洒,年轻力壮,作为一个业余钢琴手,其天赋却使得他拥有超出其他钢琴师的演奏效果,艾丽嘉立马爱上了他。而华特也被艾丽嘉的成熟优雅所吸引。  华特聪明又主动,立马就报考了艾丽嘉执教的音乐学院,希望靠近艾丽嘉。而艾丽嘉则克制了自己的冲动,反而表现出了冷淡和严厉,对这个喜欢的人给予了诸多责难与挑剔。这段感情也就隐藏在了内心的深处,不敢去直面自己的喜欢与厌恶,也许许多人也有这样的经历或者感觉。华特还是进入了艾丽嘉的课程,可是艾丽嘉从来不看他,却总喜欢躲在暗处观察他。华特很疑惑,他无法弄清这个严肃而没有表情的女人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在一次音乐会排练上,华特对自己的一个女学生表现出了关怀,这极大的刺激了作为老师的艾丽嘉,她于是暗中将碎玻璃放在学生的衣兜里,割伤了这个即将开始个人演奏会的学生。艾丽嘉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对华特大发醋意。华特终于弄清了艾丽嘉原来也是爱自己的,于是在洗手间里,两人相拥了。可是令华特疑惑的是,艾丽嘉与一般女子不同,似乎对性爱有着古怪的爱好。  之后,艾丽嘉都刻意回避华特正面的爱,依然表现得如同一个古板的教授一样。后来,她给华特一封信,信里的内容却令华特大吃一惊。她要求华特捆绑她,虐待她,在她母亲房间的隔壁凌辱她……华特无法接受这样的爱,这样的性,于是逃走了。  当夜,母亲又开始了对艾丽嘉的辱骂,突然,艾丽嘉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欲,于是死死抱住母亲,亲吻母亲……同时,华特也忘不了艾丽嘉,终于,发狂的他冲进了艾丽嘉的房间,按照艾丽嘉信里所说的凌辱了艾丽嘉,并且强暴了她。艾丽嘉此刻才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幻想中的快感并不存在,反而这很痛苦。  第二天,艾丽嘉要去代替那个被自己割伤手指的学生演奏,她带了一把刀在身上。站在门口,怎么也等不来自己的恋人,当所有人入场后,华特才与家人姗姗来迟。艾丽嘉想要拿出刀冲上去,却迟疑了。华特若无其事的与其打招呼,微笑着入场了。最终,若有所思而伤痛欲绝的她又想自裁,当刀尖插入身体时,她再次停住了,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迷茫的她拉开门,沿着黑暗的街道,飞奔而逝……  看完电影,最震撼的就是在于影片对复杂人格与人性的表现力以及对于人的隐私生活和隐秘体验的挖掘。  古板严肃的艾丽嘉,长期被母亲监控与压抑的欲望滋生了这样一个喜欢虐爱的人格,她不知道真正的性爱是什么,于是幻想出了许多刺激的场景,想要去体验,长期以来,她在各种肉体与精神上体验着自己的快感,边缘的性成了其隐秘的私生活的全部乐趣,她一直在等一个爱人,一个施虐的恋人。艾丽嘉的母亲,长期对子女过多的管教,也让人吃惊,已经中年的女儿,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得到母亲的准许,即使孩子也不会被这样束缚吧?有几个地方很让人印象深刻,艾丽嘉每次去成人录像厅,都要对母亲撒谎,一旦回家晚了平时的时间,母亲就开始不断往学校打电话。对女儿买衣服,母亲也多番指责,甚至拿走认为不合适的衣服。母亲成为了艾丽嘉生命里的一座大山。过度的压抑,长期也就造成了一种反弹,于是艾丽嘉眼里,母亲也变样了,一方面,她畏惧母亲,一方面,对这种畏惧的挑战成了其快感的来源。所以,她幻想自己在母亲房间的隔壁被凌辱,母亲可望而不可即的样子让其激动不已。乃至于最后抑制不住而对母亲施暴,正是这样一种反弹,征服感,让艾丽嘉找到生活的平衡。所以,最终当被逼疯的华特真正按照信上所言在母亲面前殴打自己,凌辱自己时,艾丽嘉才猛然发现这不是自己渴望的那样快乐。当华特强暴自己的时候,真正完成了一次性交时,艾丽嘉惊恐的神情那么默然、那么凄凉,她是如此厌恶和难以容忍这种正常的方式啊。长期习惯了各种边缘性活动的艾丽嘉,已经不能像常人一样体验正常的性了,所以华特多次与之寻欢,不是因为艾丽嘉的古怪嗜好让华特伤心就是华特的正常行为让艾丽嘉作呕。  导演与演员的对这种私生活的扭曲把握得十分出色,尤其艾丽嘉的双重人格,让人吃惊。如此强烈对比的个性怎么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冰炭同炉,就是为了最终悲剧的结局埋下伏笔。艾丽嘉严肃庄重,多少年来,其高超的音乐水准培育了多少音乐家。另一方面,她自私,对于看见自己进成人录像厅的学生,不由分说的责罚。对于受到自己喜欢的人照顾的学生,就要毁掉她的双手,即使断送其前途也在所不惜。冷酷的她,喜欢受虐的同时,也不在乎外人的感情。这就是艾丽嘉,一个怪异扭曲的人。  扭曲的爱,这就是艾丽嘉对真正爱的理解。用华特的话来说就是,“你不能用自己古怪偏执的爱去侮辱一个男人!”两人相爱了,但是正常与错位毁灭了两人的关系。艾丽嘉的一意孤行,华特的越陷越深乃至最终的失控。于是,华特最终选择与艾丽嘉形同陌路,艾丽嘉在杀与自杀中挣扎,最终选择报复性的自残来抑制这种痛苦。  影片是压抑而痛苦的。不同人物的命运都充满了苦闷与不安。艾丽嘉在外在于内在的不同需求间被撕裂,最终崩溃。华特在爱的煎熬中从受虐者变成了施虐者。艾丽嘉的母亲处处无微不至的对艾丽嘉的“关心”,想要永远守住艾丽嘉的偏执的母爱导致最终失去了一个正常的女儿。  爱被情欲撕扯,情欲被欲望毁灭。于是,冲突过后,除了痛苦,什么都没有留下。
  48 。广岛之恋
法国  年轻的法国女演员来到日本的广岛拍摄一部和平主题的电影,在广岛多日的流连之后,邂逅了一个日本男子,她是有夫之妇,他是有妇之夫,可是两人却迅速的坠入了爱河。法国女人与日本男人的相处,不仅在肉体上交融,在精神上,亦如此。两人相处的时光里,各自的记忆如同开了闸一样倾泻而出,关于战争,关于爱情,关于记忆,关于遗忘……迷离与破碎中,如同一首诗一样优雅和颓靡,这就是阿伦雷乃最富盛名的作品——《广岛之恋》。  作为新浪潮时期法国最重要的左岸派导演之一,阿伦雷乃由于高贵的出生和良好的教育以及作为导演之前长期从事文学事业,因而和手册派的导演比起来,身上多了更多的贵族气质和书卷气息。手册派的人都是草根平民,长期观看了无数电影之后自己摸索总结,打破前人的陈腐,破旧立新,走上了电影创作的道路;左岸派则都是年长一些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往往他们在拍电影之前,都几乎没有接触过什么电影——比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