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怎么删除好友两个人是相互关注好友关系,那怎回事给他发信息一直未读

你是不是官二代?&br&你是不是商二代?&br&你是不是富二代?&br&好多二代就直接问你一句你是不是二代?&br&如果不是&br&你是不是他老爸?&br&你是不是他哥哥?&br&你是不是他男友?&br&太多的关系直接问你一句你是不是她身边重要的人?&br&如果不是人家为什么要你发就要回?&br&知乎最近诡异的问题真心是越来越多了。
你是不是官二代?你是不是商二代?你是不是富二代?好多二代就直接问你一句你是不是二代?如果不是你是不是他老爸?你是不是他哥哥?你是不是他男友?太多的关系直接问你一句你是不是她身边重要的人?如果不是人家为什么要你发就要回?知乎最近诡异的问题真…
信号…&br&没有表情怎么显示自己是土豪啊&br&不是土豪怎么能在陌陌上约…
信号…没有表情怎么显示自己是土豪啊不是土豪怎么能在陌陌上约…
因为很多是做生意的
因为很多是做生意的
在12月6日的这个问题中&br&&b&陌陌为什么要放弃「陌生人交友概念」?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b&&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63&/span&&span class=&invisible&&9811/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我以一句话作了一个回答&img src=&/e16fc053faccb28d7c147c4_b.jp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1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陌陌3.0测试版中留言板的加入基本符合这个预判&br&&br&你可以把这个东西类比成一个“地点贴吧”,或者“地点58同城” &br&或者说陌陌原有个人签名的多线程异步版。&br&&br&什么叫多线程?这么描述吧:&br&你平时在A地点上班,B地点租房,C地点跑步。&br&你想找人一起吃午饭,想找一个室友,另外再找一个跑友。&br&这三项需求在陌陌1-2.0中你能在A,B,C三个地点现场改签名来广播,&br&但是签名是单线程的,签名广播的范围也是单线程的,&br&你无法同时在想要的三个地点广播这三件事情,饭友、室友、跑友不可兼得,&br&但是留言板就让你的签名广播增加了随意门竹蜻蜓插件,并且变成多线程,解决了这个问题,&br&&br&因此,它希望通过线上帮助解决你尽可能多不同类的线下需求,&br&而不是将自己局限在某个领域像是“男女”、“婚恋”、“餐馆的恋爱套餐”之类,&br&为什么把它比作“地点贴吧”、“地点58同城” ,&br&因为贴吧和58也都是不垂直的,&br&陌陌社会化运营的一些主题例如”陌陌的100种用法“也反映了这个导向,&br&&br&这让我们又想起多年前很热的那个词语,&br&哪个来着。。。&br&嗯,长尾。
在12月6日的这个问题中陌陌为什么要放弃「陌生人交友概念」?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我以一句话作了一个回答陌陌3.0测试版中留言板的加入基本符合这个预判你可以把这个东西类比成一个“地点贴吧”,或者“地点58同城” 或者说陌陌原有…
这个问题,我先自问自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几个月前,关于“陌生人交友”的话题中,我曾经说过“根本不存在陌生人交友的市场”,当时只言片语,总被误解,现在就陌陌案例,深入说说。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br&&br&1,陌陌快速发展,很大原因是“约炮”这个定位。而这个定位不是用户搞的,是站方定位后以用户口吻传播的。对这个定位,没必要做道德判断,只是一个商业网站的定位而已&br&&br&2,陌陌早期发展,我分析有一些站方负责的“机器人美女账号”。这些账号能欺骗GPS定位,造成早期新用户注册后,始终能看见附近几个美女。而且美女能和他搭讪几次,刺激他重复登录。这是一个关键的运营手段,如此解决了初期startup用户。当年迅猛发展几千万视频用户的”e话通“即如此&br&&br&3,陌陌推广成本不多,主要是“约炮”这个需求很强烈,借助微博平台社会化推广,可以事半功倍&br&&br&4,相比51等base在web的社交网站,“聊天”是一个非常容易入门的应用,用户门槛更低,所以陌陌的用户发展会比51更快&br&&br&5,“陌生人交友”是一个长期的需求,但是很难变现,所以我说不是一个”市场“;基于陌生人交友获得用户后,形成商业化的案例是9158和yy语音,但是他们两家都不是靠”交友“赚钱了。最值得观察的案例是9158。如果我没记错,9158就是e话通的那几个哥们搞的&br&&br&6,陌陌现在宣布有2000万用户。这没啥,当年51,e话通都是几千万用户。现在后两个网站(软件)几乎已经淡出公众视线了。因为这些都是“性”相关的,很容易做用户&br&&br&7,陌陌做群组不奇怪,现在这个用户规模做群组是很自然的。但是,也是没啥大的价值,只是一种功能的顺延&br&&br&8,陌陌因为群组的人气,就认为可以做所谓LBS交友。如一个网友说的,“活动”。呵呵。啥是“lbs交友”啊,不知道,不置评。但是诚恳的说,陌陌应该坚持娱乐化,借鉴“唱吧”&br&&br&9,以“性”为突破口,“聊天”为主交互的应用,发展用户不是难点;难点是后续的突破,这牵涉到交互方式的转变&br&&br&10,我看好“唱吧”,不看好“陌陌”。这个观点现在也没改变。
这个问题,我先自问自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几个月前,关于“陌生人交友”的话题中,我曾经说过“根本不存在陌生人交友的市场”,当时只言片语,总被误解,现在就陌陌案例,深入说说。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1,陌陌快速发展,很大原因是“约炮”这个定位…
陌陌这次是在自己的后院里挖金子,或许等他们挖出来,我们会恍然大悟,挖的方法重要,把后院建在哪里,更重要。&br&&br&最近几年一直听人谈论却没见过落地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智能家居,另一个就是基于地理信息的广告。现在看来,似乎都要落地了。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 起说,是因为他它们长期以来有共同的特点:听起来一切都符合逻辑,但是当人们开始着手实现的时候,会发现似乎都缺了一环。平台建立了,广告打上了,却发现跟街道旁立的招牌没什么两样——人们要么没经过这里,要么经过了也熟视无睹,同“在公司打开家里的电视”一样,似乎没什么意义。&br&&br&之后的每一种 LBS + O2O 商业化尝试,其实都是关于“到底缺了哪一环”的答卷。而“到店通”的答案,有点意外——解决了“缺的两环”。&br&&br&显然,LBS + O2O 这样的表述,有问题,至少是不完全的。LBS + 小广告,只会对色情和办证服务有效果;LBS + 超链接,可以等同于 LBS + 小广告+电话号码理解;LBS + 无意义行为(签到),人们用了一段时间明白了它的无意义……&br&&br&1. 广告活了,变成交互综合体&br&&br&那么 LBS + 老板本人实时沟通 = 触手可及的服务,怎么样?互联网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互动对话,广告可以变成活的,从一张冷冰冰的招贴,变成了一个交互综合体,可以具有人格,甚至真的就是一个人在后面。而陌陌这个 IM + 兴趣社交平台,能提供现成的基础设施。管用吗?我们可以先看看事实——商业化产品出来之前,小老板们早就自发的行动起来,在各类移动 IM 工具里现身了。打开微信或陌陌,你一定看过“代购化妆品”、“会所优惠预定”、“限时 5 折”……现在陌陌这个房东要做的,就是要把自家后院里这些生机勃勃的植物整合起来,建立一个花园。&br&&br&有人会把“到店通”这种模式和新浪微博的时间线广告类比,这种类比其实不恰当。首先新浪微博时间线是信息流,你看到的就是广告内容,而陌陌到店通中搜索附近如果不考虑广告,搜索结果是人流,单位是人,而插入的广告也不是广告内容本身,而是商家提供的“交互综合体”,这样的广告是活的。还有一点,基于地理信息搜出来的广告,和硬插进时间线的广告相比,具有更多的“合法性”——人家的理发店就开在那里,而地理信息是一对一的,人家当然有权利出现附近列表上。&br&&br&2. 以好奇心和弱关系社交为基础&br&&br&到这里不算意外,大家都知道陌陌用户很多很活跃,这么做是早可以预料的。但是“到店通”关于“第二环”的答案,就比较有意思了。&br&&br&之前跟朋友聊到,通讯工具是可以按照其中的友人离你的半径,由亲到疏排序的,用不同通讯工具里的友人画成圈,大致就是你的社会关系靶形图。那么这些工具怎么排序呢?最近的当然是电话,有多台手机的人还会分成工作号,私人号;最远的是那种网站附带工具,比如微博豆瓣和各类网站的站内信;中间是 EMail 和各类 IM,QQ 比微信远,EMail 又比 QQ 远……&br&&br&我数次跟不同的人聊起这个话题,发现两个事情,第一个是微信似乎越来越私密,对于有些人微信和电话已经非常接近;第二个是陌陌所处的位置,很微妙。&br&&br&LBS 中的广告要起效,有个显然的必要条件,就是用户要频繁的搜索附近(是搜索附近的人!)。那么——你现在还时常用微信搜索附近吗?&br&&br&如果你是陌陌用户,我们换一个问题——你时常用陌陌搜索附近吗?&br&&br&这就是陌陌的微妙之处了,长期以来陌陌在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以及“短信替代者”这三个极端之间做出了一种平衡。完全没有熟人,黏性会不稳定; 完全没有“短信替代代者”说明你的APP在移动端操作体验不好(你用微博聊天工具代替短信试试);完全没有陌生人,会让用户失去好奇心。最开始我们只是觉得弱关系社交很有趣,但是陌陌提醒我们,“发现新奇”不仅仅是有趣这么简单,或许还很值钱。&br&&br&回头我们再看 LBS + O2O 以及陌陌,或许会感叹,这家伙的后院原来就在金矿上面。
陌陌这次是在自己的后院里挖金子,或许等他们挖出来,我们会恍然大悟,挖的方法重要,把后院建在哪里,更重要。最近几年一直听人谈论却没见过落地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智能家居,另一个就是基于地理信息的广告。现在看来,似乎都要落地了。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
请参照小米&img src=&/1db483c1a4a5783ebd18a8b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0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1db483c1a4a5783ebd18a8b_r.jpg&&国内的状况,不是人家不想创新,实在是抄袭成本太低,并且逆袭机会比较大。反正最后大家只会记住最成功的那个,谁管你抄袭过谁?&br&无抄袭,不成功
请参照小米国内的状况,不是人家不想创新,实在是抄袭成本太低,并且逆袭机会比较大。反正最后大家只会记住最成功的那个,谁管你抄袭过谁?无抄袭,不成功
人的关系链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被动关系链和主动关系链,被动关系链是在“人”出生和成长过程中,由社会直接赋予的,非用户主动去构建的关系链,这个关系链的建立,首先要有一定的前置关系基础,比如基于血缘的亲情关系链,基于上学的同学关系链,基于工作的同事关系链等等。&br&而主动关系链,则是由人作为社交动物的一种核心诉求来激发的,用户会在自己的被动关系链之外去主动构建的一套关系链,陌陌更多的其实是帮助用户构建主动关系链的工具,早期的QQ搜索好友,其实满足的也是这样的功能。&br&那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被动关系链,基本上都会是强关系链。而主动关系链,根据动机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以交朋友、找男女朋友为出发点的,初期虽然是弱关系链,但是会有逐步发展成强关系链的可能。而以“约X”为出发点的,则更多的不会沉淀,相关的关系链也会比较弱。&br&陌陌的关系链的定位,其实也是基于这个逻辑。根据各人的出发点不同,会有沉淀为不同的关系链模式。从陌陌目前的大众定位来看,更多的人还是会把陌陌的关系链定位在弱关系链的层次上,而且是非交叉的(交叉关系链即关系链内的人和人之间是相互交叉认识的,非交叉,则是散点型,以一个人为中心点,他跟其他很多人认识,但是其他人之间不会有关系链存在)散点型关系链,建立快速,但是消散也会很快。&br&陌陌最有可能沉淀强关系链的模块是他的群组模块,因为基于地里位置和兴趣爱好(撇开了纯粹男女关系的定位,可以以共同的爱好来作为维系,更容易成为同好的朋友),很容易形成小的讨论组,而20人的人数限制,又可以使得大家可以相对容易的相互熟悉,从而在既有关系链之外,帮助用户搭建全新的关系链,并沉淀下来。尤其是那些希望找到一起玩球、打游戏、唱歌等等伙伴的人,在既有关系链的人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时候,基于地理位置找到同好的人,一起去线下活动,陌陌的工具价值会很高。这样的关系链沉淀下来,就会以强关系链为主了。当然本质上,他仍然只能是用户的强关系链体系总,以“朋友”为纽带的一个小的关系链的沉淀。更深层次,如果真的有人在小群组里面谈了恋爱,结了婚,也算是搭建了新的亲情关系链。&br&所以,陌陌的关系链强弱与否,跟用户对于陌陌的功能定位直接关联,这个去理解一下其实就很清楚了。
人的关系链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被动关系链和主动关系链,被动关系链是在“人”出生和成长过程中,由社会直接赋予的,非用户主动去构建的关系链,这个关系链的建立,首先要有一定的前置关系基础,比如基于血缘的亲情关系链,基于上学的同学关系链,基于工作…
如果按一楼同学回答的,3-5个种子用户产生70-80%的对话,这根本不是真实的活跃。事实上陌陌内部认为群组完全没有达到预期,这倒符合了我最初的预想。&br&&br&陌陌不是首先帮助用户维系线上弱关系,而是强行追求线下强关系转换并设置过高门槛,这是巨大的失误。在加上POI留言板功能后,陌陌团队彻底走向迷失。
如果按一楼同学回答的,3-5个种子用户产生70-80%的对话,这根本不是真实的活跃。事实上陌陌内部认为群组完全没有达到预期,这倒符合了我最初的预想。陌陌不是首先帮助用户维系线上弱关系,而是强行追求线下强关系转换并设置过高门槛,这是巨大的失误。在加…
先回答问题:&br&&br&陌陌 2.0 增加的群组功能满足了人们的哪类需求?&br&
这个很简单,陌生人交友最能促进两个人快速了解的一个前提就是:有共同话题。如何有共同话题?群本身就带有强话题因素。&br&这种需求的满足是否会增加陌陌的黏性?&br&
这个也很简单,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能达到何种程度。我想陌陌还需要不断尝试。 而群实际来说是一个最保守的做法,因为QQ已经做了。效果还不错。&br&&br&&br&这里先谈约炮的事。 但是约炮明显是跳过了一步。 约炮的前提是两个人沟通过,觉的还靠谱才进行的行为。 而很明显两个人沟通之后约炮只是其中一向选择。 老揪着约炮没这个必要。陌陌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沟通的问题。&br&&br&就是聊天呗,怎么聊?&br&&br&hi! hi个JB。 有事说事,除非你在特别特别无聊的时候才会去搭理这种人。 不过这种情况下你通常是没事找别人hi的那个人。陌生人沟通没那么简单。这就是各吊丝看到美女众多,但是大家都不理你的原因。 发一些无意义的信息根本无助于进一步沟通。&br&&br&那么如何才能促进沟通呢?&br&&br&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们有共同话题,用这个话题做为入口牵出其它共同爱好,那么你们就有得聊了。 聊熟了该咋办咋办。&br&当然更更重要的事情是美女也有一些需要沟通的需求。这种话题能带动他们进行主动沟通。 而不是被动。 更不是想沟通的萝卜的时候找了根黄瓜。 对吧。 做为陌陌,看到这种沟通热度明显没有的情况下当然需要想办法通过场景让你放下你的心理负担主动沟通啦。 &br&&br&群就是解决这件事啦。&br&&br&PS:以上内容表想太多。 以上观点仅代表不靠谱的个人意见。&br&PPS:腾讯是很强势。但是这里面的大爷不是腾讯,是用户。想好怎么伺候好用户。 如此陌陌还是有机会的。&br&&br&补充一下,陌陌之前的产品还比较简单,无内涵。所以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果一个产品做长期,这个负面影响就是最大的问题。 所谓附近的人 也只是让你看看 你可能会约到的旁边的人。 在无法进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只能以貌取人,造成吊丝约不到美女。 吊死女无人搭理。 用户看起来很多,但是几乎没有沟通的死城。 陌陌亟待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能简单的以貌取人。要给各个人群以展示的机会。 通过其它方式引发主动沟通。 所以 从群这个现象来看,陌陌要逐步脱离“噢,这上面这么多美女”这种感觉了。
要以沟通质量来促进交流。 向正能量方面靠拢。 我觉的这个方向也是对的。 当所有人都以为用“快播”就是来看A片的时候。谁会关心“快播”还能看正常片呢。 陌陌也一样。 别让大家不敢用,羞于用。
如果约炮是营销手段的话 那就赶紧停了吧。 如果是产品给用户以“约炮工具”的感觉的话 那就赶紧调整吧。
先回答问题:陌陌 2.0 增加的群组功能满足了人们的哪类需求? 这个很简单,陌生人交友最能促进两个人快速了解的一个前提就是:有共同话题。如何有共同话题?群本身就带有强话题因素。这种需求的满足是否会增加陌陌的黏性? 这个也很简单,答案是肯定的。但…
&blockquote&有一个年轻人问禅师:“我清高孤独,志向远大,难以容忍这个俗世怎么办?”&p&禅师拿出一个小袋子让他去装满院的落叶,不一会就装满了。&/p&&p&禅师又给了他一个大袋子,年轻人恍然大悟:“你是说我应该心胸开阔,海纳百川?”&/p&&p&禅师摇头指着他手里的袋子:“装,你接着装”&/p&&/blockquote&
有一个年轻人问禅师:“我清高孤独,志向远大,难以容忍这个俗世怎么办?”禅师拿出一个小袋子让他去装满院的落叶,不一会就装满了。禅师又给了他一个大袋子,年轻人恍然大悟:“你是说我应该心胸开阔,海纳百川?”禅师摇头指着他手里的袋子:“装,你接着…
个人拙见:社交严格来说分两种(不限于移动社交):1 以关系为核心 2 以内容为核心&br&&br&&b&1 以关系为核心的代表服务为:&/b&facebook,QQ,renren,微信。其特点是真实社会关系的平移和复制(QQ中的关系是完全真实的,它是虚拟ID真实关系,也就是虚拟id背后对应的人,我们是明确知道的),真实社会关系中的沟通和分享的需求是永远存在的。&br&&br&&b&2 以内容为核心的代表服务为:&/b&豆瓣,虾米,等。通过内容去粘合用户关系,此类关系是弱链接。即便有的人通过内容的沟通,最终形成真实关系,也是小概率事件。而通过内容运营,辅助一些方便的沟通,交互工具,网站有持续的生命力。&br&&br&&b&3 其它所谓陌生人的移动社交平台:&/b&完全不看好。就像2000年前后互联网兴起的时候,门户网站的聊天室,北京不眠夜,网易聊天室一样,聊天,一夜情泛滥,火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对用户没有长期价值,最终都死了。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在这个平台上,这段历史会重演一遍。
个人拙见:社交严格来说分两种(不限于移动社交):1 以关系为核心 2 以内容为核心1 以关系为核心的代表服务为:facebook,QQ,renren,微信。其特点是真实社会关系的平移和复制(QQ中的关系是完全真实的,它是虚拟ID真实关系,也就是虚拟id背后对应的人,我们…
陌陌的用户量都是公开的,至少暂时是这样
&br&&br&未登录状态下,看陌陌 App,左下角的「524428 people nearby」其实就是当前的总用户量,并不只是 nearby 的…
陌陌的用户量都是公开的,至少暂时是这样 未登录状态下,看陌陌 App,左下角的「524428 people nearby」其实就是当前的总用户量,并不只是 nearby 的…
&ol&&li&朋友,你听说过安利吗?&br&&/li&&li&货到付款也能买到真正的好茶叶,原价398元的福建好茶,现在优惠只要108,大哥你看看先订一斤品尝品尝?&/li&&/ol&
朋友,你听说过安利吗?货到付款也能买到真正的好茶叶,原价398元的福建好茶,现在优惠只要108,大哥你看看先订一斤品尝品尝?
知乎标准答案: 任何绕过问“&em&是不是&/em&”,直接问“&em&为什么/怎么办&/em&”的问题都是&em&耍流氓.&/em&
知乎标准答案: 任何绕过问“是不是”,直接问“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都是耍流氓.
截止在答案发表当天,陌陌在 App Store 中国区社交榜上排名是 14,微友是 63,微博是7。微博iOS客户端没有推广微友。&br&&br&我觉得,陌陌此时应该&b&避免&/b&做几件事:&br&&br&1. 用自己的官网帮助推广微友;&br&2. 停止同新浪微博的合作;&br&3. 以一个受害者,而不是胜者的形象出现在各个媒体。&br&&br&比怜悯更值得争取的是敬畏。
截止在答案发表当天,陌陌在 App Store 中国区社交榜上排名是 14,微友是 63,微博是7。微博iOS客户端没有推广微友。我觉得,陌陌此时应该避免做几件事:1. 用自己的官网帮助推广微友;2. 停止同新浪微博的合作;3. 以一个受害者,而不是胜者的形象出现在各…
哈~哈~哈~&br&产品就那么几个方向吗?&br&&br&不要随意给一个产品定位。腾讯当时做QQ的时候做的是关系链吗?&br&腾讯刚开始做的是陌生人在线即时通信。&br&&br&腾讯刚开始并没有太鼓励你找认识的好友,好友的好友、好友推荐等也是近年才开始做的。&br&所以腾讯刚开始就没有在做关系链。 其实当时也没看出关系链的重要性。&br&&br&腾讯的产品核心形态决定了腾讯的发展往逐步建立关系链开始的。你要想想腾讯用户的关系链建立是经历了多长时间。当然关系链的价值非常大。 但不是互联网的唯一价值。&br&&br&陌陌在里面还是找到了一种差异化的需求点。 陌陌放大了腾讯早期做的东西, 陌生人交流。 &br&如果又想做腾讯现在最重要的东西。 简直就是找死。单就是陌生人交流就能产生巨大价值。 就表说其它了。当然关系链很诱人,但是如果陌陌想在里面沉淀关系链。 那么离自己的价值观就远了。 一个产品表想即做这个又做那个。&br&&br&陌陌更本不是SNS。表瞎往里面套。so。后面的逻辑都错了。陌陌其实是在走腾讯刚开始走的路而已。 如果沉淀了关系链。 那么?? 陌陌还是陌陌吗?&br&&br&题外话:&br&做产品,看产品,表老盯着行业老大。牛人才去和腾讯抢肉吃呢。 如果不是牛人,就表老惦记那肉了,吃不到会被打死的。想想就喝个汤也不错了,谁说只有肉管饱的。 汤喝多了也能肥。&br&&br&----------------------------------------&br&&br&既然改问题了,再补充一下:&br&陌陌的未来产品方向是什么真不好说,因为陌陌现在已经不光寄托着原创业者的梦想了。 还承接着投资商的发财梦。 用户的“刚性”需求。 产品的发展是这几方的博弈。 因为对陌陌团队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变做判断。在几方博弈下,陌陌的定位和方向都可能会做微调。 做强链其实也是不错的方向。但是必须考虑合适做,以什么样的形式。 因为一旦做不好容易死。 而且陌生人的交流方便本身有很多可挖掘的需求。 继续挖下去吧。&br&吐嘈一下陌陌,陌陌的产品定位是陌生人“交友”。在产品形态来说。 陌生人定位身边的人已经不太算陌生人了。 或者说已经把陌生人圈子缩小了好多范围。 成为身边的人。个人可以放大一下范围。 交友其实可以不着急做考虑。 当你觉的用户有这种墙裂的冲动时在考虑。 现在的陌陌交友方面来讲,即不敢靠的太近又不想放开。 感觉不是很舒服。
哈~哈~哈~产品就那么几个方向吗?不要随意给一个产品定位。腾讯当时做QQ的时候做的是关系链吗?腾讯刚开始做的是陌生人在线即时通信。腾讯刚开始并没有太鼓励你找认识的好友,好友的好友、好友推荐等也是近年才开始做的。所以腾讯刚开始就没有在做关系链…
没优势,全是劣势,吼吼!
没优势,全是劣势,吼吼!
不得不吐槽&br&微信的用户体验简直是渣渣&br&要不是现在朋友们都用,绝对不会用&br&&br&1. 安卓客户端照搬IOS&br&这个我每次看到都想摔手机啊简直&br&&br&2. 莫名其妙的追求“安全”&br&换一部手机登陆得用原来的手机号接收验证码,这不坑爹么?我微信绑定了QQ,邮箱什么的,怎么不能用别的方式接收,一定要手机?&br&前面说到我讨厌界面,于是用的是holo化的微信&br&问题是这也不行~动不动就显示账号在别处登陆了,然后锁我账号,解封又得手机号。你让原来的手机卡不在身边的人怎么办?&br&&br&3. 嗷~又发现一个问题,在按返回的时候经常会退出登录= =
不得不吐槽微信的用户体验简直是渣渣要不是现在朋友们都用,绝对不会用1. 安卓客户端照搬IOS这个我每次看到都想摔手机啊简直2. 莫名其妙的追求“安全”换一部手机登陆得用原来的手机号接收验证码,这不坑爹么?我微信绑定了QQ,邮箱什么的,怎么不能用别的…
选择知乎,你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炮!&br&约炮,我只来知乎!&br&约好炮,知乎造!&br&知乎很优秀,一炮永流传!&br&Zhihu , Just do it .&br&知乎约炮,以人为本!&br&知乎约炮,源自2011!&br&&br&我都为知乎想好广告词了,怎么样,很顺耳吧。
选择知乎,你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炮!约炮,我只来知乎!约好炮,知乎造!知乎很优秀,一炮永流传!Zhihu , Just do it .知乎约炮,以人为本!知乎约炮,源自2011!我都为知乎想好广告词了,怎么样,很顺耳吧。当前位置: >
> 陌陌如何摆脱“约炮神器”称谓?
陌陌如何摆脱“约炮神器”这个帽子?从Come,Stay,Pay层次,来整理陌陌产品的主要演变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者按】本文从come、stay和pay三个新的角度出发,对陌陌从开始到上市这个阶段产品演变的进行独到的分析和思考。Come:用户为什么要来使用这个产品?打动用户有时候一个点就够了。Stay:新鲜期过后,如果保证基础功能的使用频率,如何创造新的玩法,用户关系如何沉淀?Pay:在用户的数量、粘性和关系链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后,平台化的商业运作。陌陌上市之际跟风写陌陌,本文将从Come,Stay,Pay三个阶段或者说层次,来整理陌陌产品的主要演变。Come:用户为什么要来使用这个产品?打动用户有时候一个点就够了。Stay:新鲜期过后,如果保证基础功能的使用频率,如何创造新的玩法,用户关系如何沉淀?Pay:在用户的数量、粘性和关系链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后,平台化的商业运作。当然,Come、Stay、Pay的论述,更多还是产品功能层面的概况;贯穿始终的,最有价值的,是看不见的关系链。一、& Come此阶段主要体现在版本1.x(2.9)。1.1移动互联网带来新的线上关系链先说PC时代,LZ大约在2003年(初二)开始接触QQ。记得刚开始玩的时候,好友中只有几个认识的同学,更多的是素未谋面、天南海北的网友。那个时候网恋相当流行,当然也有新闻报道网友见面之后发生了各种情况的。随着时间推移,好友列表中的人慢慢多起来;同时对于陌生人交友已不再陌生,只是不再有动力去搞网恋了,因为即使搞上了也看不见摸不着,反而相思的过程比较难受,不如找个短期的聊友偶尔排解下寂寞。再后来QQ的应用场景越多越多并融入生活,陌生人渐渐褪去,QQ逐渐演变成一个熟人网络。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爆发,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开始剧增。相比PC,手机智能化后衍生出了更多的关系链,最核心的是手机通讯录和LBS。通讯录最初只是本地的一堆电话号码,移动互联网出现后,这部分线下已有的成熟社交网络搬到线上,逐步实现了对运营商的逆袭,这对于PC上已有的社交网络,是增量。手机相比PC,方便携带的同时还有摄像头、麦克风、陀螺仪等众多的传感器,比喻成人体的新器官再合适不过,因为本质上人体的五官也是一种传感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了地理位置。基于位置我们可以发现、探索身边很多新奇有趣的人和事,或者说人本来就喜欢探索,只是有了LBS后,探索的更爽了。PC时代天南海北的网恋,没哪个人每天闲的从海南岛飞到黑龙江去见网友,最终落不了地;PC时代的陌生人、匿名类社交,也一直不温不火。有了LBS后有2个好处,首先发现机制更有趣了,人在物理世界的活动范围总是有限的,所以在我附近发生的人和事,本身就和我有更大的关联性;其次发现有趣的人或事之后,参与的成本大大降低,感兴趣的人可以约出来,感兴趣的事儿可以凑上去,后续的想象空间更大。LBS提供了把网络带入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这对于PC上原有的发现/探索极致,是增量,也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对比通讯录和LBS的这两大关系链,恰巧分别偏向于“熟人”和“陌生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熟人社交的特点是用户关系相对稳定,信任感更强,互动门槛更低也更频繁,强调关系的维系,一旦建立起来迁移成本较高。陌生人社交的特点就恰恰相反了,用户关系相对不稳定,往往两个人在确定对方真实资料的前提下再聊上一段时间,才能有基本的信任感,互动的动机和频率也比较受限;如果有另外一个更新奇的产品出现,用户也比较容易迁移。微信和陌陌恰恰是这两大关系链做大后的代表。1.2用户画像陌陌用户多集中于一线城市和GDP前10省份。陌陌用户城市的分布排行中,成都的用户量很大,排在第四名。有29%的活跃用户是分布其他的20个城市。陌陌用户分布省份排名中,60%的活跃用户是分布在GDP前十的省份,广东省是最多的。陌陌用户数男性是女性的2倍 年轻用户居多。使用陌陌的用户操作系统比例37%是iOS,62.3%是Andriod。用户性别男性占到大概7成,女性大概3成。用户学历这一块,陌陌从高中到本科学历的用户数高于平均互联网水平的,尤其是在大专和高中生学历这一块。陌陌的年轻用户非常的活跃,从用户的年龄情况看,你会发现19到32岁的用户占到了82%,而移动互联网行业这部分是62%,这部分人的特征是年轻的,喜欢创新,喜欢发现新鲜事物,这跟游戏的用户特征是非常的匹配的。从活跃用户职业分布看,最重要的学生群体占15.46%,商业占25.77%,还有金融等,消费潜力非常大,这对游戏来说非常有价值;用户设备540*960分辨率是占59%。1.3用户诉求主要诉求。当年陌陌和微信并称两大约泡神器,最初的大部分男性用户可能就是奔着这个来的。那女性用户有什么理由留在这里被男性用户骚扰呢?除了少数真有这种需求之外,大部分女性用户在这种平台上得到的,是大量的异性对自己的关注和“赞美”。现实生活中的女屌丝,随便P个图放上去,就能收到成百上千男性的关注、搭讪与跪舔,从关注者中择其善者而聊之,运气好了还真能吊一个脾气好又浪漫的高富帅,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当然随着用户量逐步变大之后,使用场景也在逐步拓展,目前主要有聊天排遣寂寞的、找男女朋友的、纯刷屏看美女或看奇葩资料的、兴趣交友的、营销卖货的、特殊服务者拉活的等。地域影响。对于一线城市的陌陌用户而言,各种类型的北漂、沪漂已成为城市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在城市里的社交关系更多只是同事圈和行业圈,这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交网络而言,是很不人道与不能被满足的。但由于一线城市用户的隐匿性,和相对更加浮躁,所以一线城市的平台生态也呈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典型的就是约炮和炫富,这也是陌陌最容易被诟病的地方。对于二线,三线城市用户而言,平台生态相对会更加健康。因为这些地方是一个准熟人社交环境,这里不但没有绿茶婊和伪富二代,连职业性工作者也无法借力平台揽客。因此他们在平台上产生新社交关系并通过群组发展线下关系的比例相对会更高。以LZ家乡所在的县级市为例,附近搜一个人很有可能就是隔壁家王大爷的外甥女,或者通过2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上;六度空间理论,到了这里可能要降维成3、4度。所以很多时候,干坏事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否则别人都能直接找到家里来。年龄影响。对于年纪相对偏大(大致35以上)的人而言,陌陌的必要性会小很多,整体的原因是他们的社交网络相对稳定,对陌生人社交的需求不大,而下半身需求又多受到家庭的阻力。但对于年轻人群而言,陌陌无疑是一个相对更加开放的社交平台,一来他们既有的社交关系无法完全满足需求,二来他们的社交关系正在建立过程中,陌陌给了他们无限的可能与想像空间。例如很多年轻用户个人资料里试图展现的,更多是他们希望的而不是他们现有的生活。1.4产品功能陌陌1.0 for iOS于上线,此阶段的核心功能是查看附近的人。很巧的是当天上线的微信 2.5 for iPhone同样支持查看附近的人,回顾微信初期的发展历程中有过2次用户飙升,语音信息和LBS;成立更晚的陌陌抓住了后边一波浪潮。很长一段时间内微信和陌陌并称两大约炮神器,随着时间推移,微信更趋向于熟人网络,逐渐摘掉了神器的帽子;而陌陌却渐行渐远,把陌生人交友的体验也做的更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排序:方便好友间的交流和见面。提供对用户按时间和距离的排序,微信没有用户的上次使用时间,且距离比较模糊。2)资料:方便聊天之前的预判和筛选。附件的人列表中,用户头像比较大,除个人简介外还可以看到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3)资料详情页:更多的自我展示空间,更多的谈资和搭讪切入点。个人页面有8张照片可以展示,还有情感状态、职业、公司、学校、家乡,加上绑定的人人、微博等第三方社交产品。4)消息已读状态:明确对方意愿。如果对方看了之后不理我就告诉我,别耽误我找下一个。5)对于会员来讲,除了有视频头像等更显逼格的附属功能之外,还可以查看谁看过我:去骚扰对我也许有意的人,成功率显然会提高。此外,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陌陌都只有iPhone客户端,直到才上线了Android 1.0。那个时期的iPhone用户相对更加高端,可能对早期核心用户的筛选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整个1.x版本的迭代,大都是围绕着LBS的强化。 ,陌陌上线一个月用户即达到10万;至,用户量突破1000万,增长飞速二、Stay此阶段贯穿了版本2.x~4.5。(3.10)陌陌火了一波之后,怎样提供更多的价值并留住用户?太多的App火了一波后消失了,理由无非是玩法单一,时间长了缺乏新鲜感,且无法持续提供更多的价值。这个阶段无非要做用户价值的外延和沉淀:那就是不断拓展发现陌生人的途径和玩法,而已经在平台上认识的用户,让相关的内容和关系沉淀;以此提升用户迁移成本。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2.1产品功能群组:,2.0上线。受到QQ数十年的教育,群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想当年多少人为了可以建群把QQ等级挂到16,为了建一个大群并且多建群开通了一个月的QQ会员。目前群的种类主要有交友类、泛兴趣类,与LBS结合,同一个POI下可能会有多个群组。群是广播机制,一方面方便多人互动,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信息骚扰;骚扰到一定程度时,会严重影响到群里边缘用户的参与度。所以刚开始,陌陌的群组人数上限只有20,后来才根据群的活跃度和用户量逐步放开;目前最大的会员群人数上限70。在群的发现机制上,入口主要有附近的人列表中穿插的群组推荐、发现页面的陌陌群组;主动搜索群组时,页面按照生活、运动、玩乐3个维度罗列了33个关键词推荐。单纯通过附近的人,更多是看脸的世界;在先验知识不多的情况下,看起来富帅、白美的显然更受欢迎,所以往往个人资料里多上传一些高端场所、名车名表的照片就显得很重要。群组提供了新的认识陌生人的方式,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参与者更容易聊得来,不会有附近的人那么浮夸,关系链也更容易沉淀。目前陌陌群组覆盖超过中国34.9万处住宅区、11万家学校以及8.4万座办公楼。用户已经建立了基于不同地理位置和兴趣的群组450万个,2014年9月的月活跃群组为200万个,活跃占比44%。群组平均每天发送的消息量达2.224亿条,相当于每个活跃群组平均每天发送208条消息。44.7%的陌陌日活用户加入了至少一个群组。活跃度相当高。留言板:,3.0上线。用户可以在留言板发表实时的状态,秀一下生活,抒发下情感,或者仅仅是自拍后陶醉一下。发表的状态会显示在个人profile页面,这让一个冷冰冰的用户介绍显得更真实和立体,也让聊天有了更多的切入点和谈资。女生聊天时更喜欢情感上的分享和认同,而男生更具目的性,偏爱理性表达;很多男生被吐槽聊天时只会调查户口,留言板应该可以适度缓解这一症结。而好友留言,对于单向关注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关注并筛选目标对象的方式,可以不断伺机找到聊天切入点;对于双向好友而言,更是关系维系的有效方式。总之,结合了LBS的留言板,拓展了陌生人交友的场景和可能性,也在双向好友间提供了有效的关系维系方式。目前在“留言板”上,每天大约有1640万条用户发布的信息;对比日活跃2550万,估算每个用户每天发表1~3条留言,那么实际发留言的用户数在547万~1640万之间,日活跃占比在21%~64%之间,可见是高频功能。附近活动:,4.1上线。用户可通过地理位置查找最新活动,活动分为音乐、戏剧、电影、聚会、讲座、展览等类型,同时包含活动时间、地点、距离、价格等相关信息,部分需要门票的活动也支持在线购票。该功能的推出让用户通过手机便可便捷的查看、参与并分享附近活动。用户参与附近活动,好友可通过动态查看相关信息,同时用户也可通过陌陌、微博等社交网站邀请好友一同参加。不得不说一旦涉及到线下,流程就会偏重,整体转化率就会很低,当然如果几个陌生人共同参与一个线下活动,更容易建立信任感,也更容易成为朋友。这种功能只有当用户量足够大的时候才能做,也更依赖运营;否则前期冷启动的时候,活动数量不多、用户实际参与的转化率极低,还没火起来就死了。当然产品在展现的时候,也会努力让活动看起来受欢迎,用户参与度很高,比如某活动显示1234个人想去,当然了只是停留在“想去”。数据上看“附近活动”累计发布了4.9万个线下活动,用户报名超过1100万次;当然这只是累计数据,目前的单日数据个人猜测应该有限。陌陌吧:,4.4上线。百度贴吧和豆瓣小组,是PC时代比较典型的2个聚合类BBS。百度贴吧更多依赖搜索引擎引流,通过关键词发掘用户需求并引导建立,而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所以一般吧名也都是名词。豆瓣小组发迹于书影音聚集地,小组名称也散发着艺文的气息。好在移动互联网到来的时候,这两家步伐都慢了。陌陌目前有699个吧,目前多为人物、游戏、影音动漫等相关的泛兴趣类型。目前陌陌吧的发现机制还比较简单,主页面只用了一个长列表来作推荐,排序靠后的估计曝光机会非常有限;次级页面会推荐3个热门话题。当然页面同样提供搜索框+热词推荐、分类查找,但展现位置非常弱,目测点击率很低。数据上看“陌陌吧”日均发帖量270万条,发帖量包含用户对帖子的评论;对比热门游戏吧的成员已经达到200~300万,有进一步运营的空间。地点漫游,,4.4上线。附近的人看腻了的时候,用户通过漫游操作会将地理位置漫游到一个随机的地方,系统会推荐10位目的地用户,这样漫游用户就可以选择远方的陌生人进行交流。随机性确实可以带来趣味性,但可能对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比较鸡肋,短期尝鲜后的用户热情应该会退却,因为这个功能让LBS交友退化成了PC时代的陌生人交友。当然对于会员来说情况会稍微好一点,可以在地图上定点漫游,附上官方介绍的wording:“也许你下决心要考取中意的学校,你可以定点到你未来的学校,查看认识那里的学生;也许你漂泊海外很久,你可以在陌陌上回到家乡,添加那里的朋友,了解家乡的变化;也许你鼓足勇气想要独自上路,你可以提前定位到你每一个即将要去的地方,找当地人咨询。”可以看出所罗列的使用场景,用户都有着相对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因此所覆盖的用户群应该相对有限。三、Pay此阶段贯穿了版本4.0~5.4(2013.6~现在)。用户数量大了,粘性够了,产品的商业诉求就会逐渐浮出水面。对陌陌来说,Line、微信在此之前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通过巨大的用户流量去拉动表情、游戏内购来产生巨大营收,如今Line的表情收入已经占到了总收入20%,游戏收入占60%;而会员制背后的增值服务体系,QQ在更早的PC时代就示范过了。2014年12月,陌陌在天猫上开设官方旗舰店,用于自助销售会员和陌陌币。陌陌目前的收入主要分为三部分,用户会员费、游戏收入及其他服务(包含移动营销、付费表情等),增长势头明显,具体如下。表情:,4.0上线。3.1产品功能陌陌的表情和其他App类似,以呆萌贱为主,表情描述等文案也更接地气。首批上线18套表情,由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专门为陌陌用户设计,截止到目前共有160套。价格和对应的表情数量如下表所示(60陌陌币≈6元)。表情在创造营收的同时,也在努力拉动其他业务。在16个免费表情里,其中4个需要下载游戏获得、3个会员专享、1个到店通广告、1个粤语地区下载、3个做任务下载,只有仅仅的4个可以直接获得。为什么购买表情还需要先购买陌陌币,而不是现金?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规避法律风险,其次代币可运营的空间更大,可以多买多送,买多了用不完的时候用户老想着把它用完,提升ARPU值。(瞎猜…)一般涉及到商品检索、购买的,都涉及到大致3类用户:购物目的明确的,偏理性消费,给他搜索框;购物目的不明确瞎逛的,偏冲动消费,给他精品推荐、Banner广告;介于两者之间的,给他分类检索工具。表情商城的设计比较像Line,页面底部3个Tab:热门、最新、免费;分类包含11个细分,分类名称很接地气。搜索框点进去是新的页面,同样有一些热词推荐。会员:,4.0上线。目前共19项特权,分为基础会员、上限提升、表情商店、游戏特权4个部分;年费会员还有额外的5个特权。其中主推谁看过我、视频头像、定向隐身这3个会员功能。具体特权内容如下图所示。招股书的数据,2013年下半年会员费收入为280万美元,2014年上半年会员费收入为874万美元,截至日,会员总数达到230万。会员收入半年环比增长212%。游戏:2013年11月,首款游戏陌陌泡泡兔一周激活200万。独代、联运、定制、投资4种合作模式,大部分5:5分成。目前接入了13款游戏,涉及休闲、卡牌、塔防、RPG等类型。在页面展现方面,“发现”页面有游戏中心入口,外加额外的2个Tab用来推广游戏;附近的人列表中也会穿插游戏推荐。目前游戏占陌陌营收32%,对比从Line、腾讯的游戏收入占比超过60%,加上陌陌游戏的超高增长率,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当然陌陌的关系链不同于Line、微信,陌生人的社交如何更好的促进游戏营收?以下是陌陌官方的回答。Question:腾讯手Q、微信社交是基于熟人社交,朋友之间形成社会关系,比较、炫耀等,促进付费。陌陌也是基于陌生人社交,陌陌发行的游戏怎么才能把陌生人社交利用起来?Answer(雷小亮):陌陌这个平台属性与腾讯微信、手Q是不一样的。大家看到微信朋友点赞,这是一个很有效的交互方式,但是在陌生人的互动平台上,我们是从线上到线下,反而常规的点赞,并不是我们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平台属性更多的是一个交友性质的。交友是认识陌生人,跟陌生人互动的。我们建议更多的是关注怎么交朋友,对年轻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1.5亿用户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把这件事做得更有价值,做得更好,这也是我们产生用户收费的关键,游戏中可以好好深挖。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在策划一款游戏过程当中(定制游戏),里面会有一些消费点是男生帮女生买装备或者是道具的消费点;我们跟女生聊天,我们通过这种消费点,一方面能够把平台的交友属性展现出来,另外一方面,我们卡点比较容易,男生也很乐意花钱给女生有一些交流,这个过程中有一种互动的,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些荣誉感。像《陌陌争霸》,我们陌陌的群主也会带着大家一起玩,比如说玩攻略战,这个平台的自由属性,这个是基于一个信息点。比如说北京玩家在北京打,成都玩家在成都打,大家一起打,很多这种交流是既可以通过游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平台来实现。通过一些线上的关系使得线下维持更稳定,更强的一些交友性的关系。从这两点来说的话,我们建议更关注社交层面。交朋友这件事情,有点像端游戏,有一个很好的公会,有几个漂亮女孩子,更多是依赖于平台特有的一种产品氛围,而且这个产品氛围,我认为国内没有第二种产品特质,重点还是关注第一交友,第二本地化交友。这两点对我们的用户,价值有更大的体现。到店通:2014年8月上线。商家的推广信息会出现在附近列表,具体功能尚未体验。3.2市场运营陌陌始终要摆脱“约炮神器”这个帽子,虽然这个帽子在前期提供了足够的产品识别度并带来了用户激增。而如今陌陌已逐渐成熟,功能已逐步完善,这时过于单薄的产品概念,会紧紧局限住用户群和大众接受度。这个阶段,陌陌有了更多的品牌诉求,从2013年5月前后展开了密集的造势。,“我是陌陌分之一”平面广告;,“一起来Come Together”陌陌走进北京高校;3.6,陌陌走进了北京、西安、武汉的草莓音乐节;, 陌陌首款视频宣传片“我是陌陌分之一”, 陌陌参展“2013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陌陌助力春运,搭伴回家一起走,陌陌赞助GALA乐队2014北京演唱会,陌陌发布全新品牌广告,用户演绎“总有新奇在身边”,陌陌“总有新奇在身边”品牌宣传片强势上线,陌陌全新TVC广告为用户发声 探索新奇“从陌陌开始”。【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后】本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陌陌的一路历程和变迁。Come、Stay、Pay的论述,更多还是产品功能层面的概况;贯穿始终的,最有价值的,是看不见的关系链。陌陌始终要摆脱“约炮神器”这个帽子,虽然这个帽子在前期提供了足够的产品识别度并带来了用户激增。而如今陌陌已逐渐成熟,功能已逐步完善。现在上市之后,更加令人期待了。【责任编辑/赵玉洁】
关注更多观点和话题,可参与IT时代网微信互动(微信号搜索"ittime2000",进入“”进行互动),也可加入IT时代网读者QQ群:。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2:00:06 
陌陌的用户大多数还说冲着约炮的目的去下载客户端、注册账号的,你要堵住用户这方面的需求,无异于自废武功。其实,你们可以更隐晦地表达这个诉求的,让约炮变得高大上起来不就结了吗?
  11:41:49 
我觉得陌陌是很难摆脱约炮神器这个形象的了,和微信不一样陌陌里面基本上都是不认识的人,会去用陌陌在上面聊天神马的可想而知是想干嘛了呢。
如果你想发表观点,请先或,或者通过社交账号快速登陆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
马文博的最新文章
某种意义上来讲,阿里的移动电商只是pc端和移动端同步的过程。随着购物形式的多样化,体验的场景化,阿里的这种“流量池”式的移动电商将面临严峻挑战。
通吃O2O野心太大了,这个后面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最近一直说美团资金链有危机,真不知道后期是准备要怎么办,感觉美团因为野心大被对手拖进战局,前后维谷啊。
小米当初号称只做精品,结果产品线拉的跟杂货商场似的。华为走高端路线,希望各大手机厂商应把电源键放屏幕上 ,扬声器放边框上。。。
目前,科技公司应该反过身来检查自己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这回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只有安全问题做到位,才能得打用户认可,才能给公司带来利益,而不是整天吵吵我产品多便宜多好~~
匿名手机用户
一位阿姨收拾双胞胎哥俩的故事
Copyright& IT时代周刊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陌陌怎么删除好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