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上空气不好的空气质量好吗?

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有很多人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锻炼身体,他们认为这个时间的空气质量比较好.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就空气中氧气含量而言,你认为一天中比较适宜锻炼身体的时间是(  )A.早上B.正午C.傍晚D.都一样【考点】.【分析】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解答】解: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早上时氧气的浓度较低,而在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释放出氧气,也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植物经过了一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较多的氧气,在傍晚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因此,一天中比较适宜锻炼身体的时间是傍晚.故选:C.【点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197068老师 难度:0.74真题:2组卷:10
解析质量好中差我每天早上出门跑步半小时左右,再回家收拾好了去上班,这样的晨练坚持了一年多,觉得效果不错,身体素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是最近听说一个说法:早上空气质量差,不宜出门锻炼。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科学,或许是某些专家学者为了哗众取宠故意提出的反面观点。该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多年来,人们习惯上认为锻炼身体以早晨为最佳,其次是黄昏,因为那时的空气最新鲜。但是由于城市空气污染的缘故,最佳锻炼时间也发生了变化。   
研究证明,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污染每天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为日出前,一个为傍晚。特别是冬季,早晨和傍晚在冷高压的影响下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对流近乎停止。因此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停留在下层呼吸带。在工业集中或高楼林立的居民区及汽车飞驰而过的道路两旁,这种现象尤为典型。这时,有害气体要高出正常情况下的2—3倍。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一天吸入空气约10多立方米。而锻炼时,由于代谢的需要,吸入的空气往往是正常状态下的2—3倍。所以锻炼时环境与时间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时间的空气最洁净?实验研究证明,每天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为两个相对最佳期。故提醒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一段大好时光。因为这时锻炼不但会使您紧张之余得到松弛,您还能呼吸到高质量的新鲜空气。   
由于每个人生活、工作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同,因此在户外锻炼时还要注意大气污染指数的变化。如果一段时间内或某一地段里大气污染指数过高,就应该调整锻炼地点。  
第一,千万不要早上锻炼,建议傍晚锻炼。国际上一般规定饭后45分钟再运动。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散步2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减肥,饭前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吃2粒到4粒螺旋藻,然后食欲就减退了,而且营养也不缺。    
第二,早上起床的时间,国际上一般规定6时(仅供参考);开窗时间9——11时,下午14——16时。这是因为早上6点到9点是致癌最危险的时候,9点以后污染空气下沉了,污染物质减少了,没有反流现象。    
“早起早睡身体好”,这话不能一概而论。夜里在家吸了一肚子的二氧化碳,呼吸道里的毒素有100多种,又跑到小树林里吸的全是二氧化碳(树林里必须太阳出来照射,日光跟叶绿素起反应才能产生氧气,黄帝经上说:“没太阳不锻炼”),想一想,你的身体能好得了吗?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容易中毒得癌症。建议夏天早睡早起,冬天早上不要出去锻炼,而改为晚上锻炼。    
个人以为上述说法不一定可信,有可能是伪科学,希望大家来鉴别。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这是地理学知识  大清早太阳出来之前空气不流通,一晚上的浑浊气体都在近地面
  螺旋藻 的软广告?
  不是广告.  如果有医生来回答就应该比较专业了,  我是在犹豫,该不该继续坚持晨跑,上面说的有点吓人,我觉得只要雾天早上不去跑,晴天的早上应该没有问题吧,我都坚持一年多了.  下午锻炼好,可是要上班,没时间.
  哦,对不起,复制这些介绍的时候没细看,里面还有这东西:  吃2粒到4粒螺旋藻,然后食欲就减退了,而且营养也不缺    把它删了.
  怎么删除螺 旋藻的内容,复制的时候没发现有广告的嫌疑.
  顶,  看来早上出门锻炼的人不多,都不关心.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都说早上的空气质量比较差,那为什么早上的天空更蓝?
按投票排序
首先这个和空气中的污染物、阳光的角度都有关。
城市早上空气差,这个说法一般来说是没错的,不管是夜间由于冷却作用导致的污染物富集,还是早高峰时段的汽车尾气排放都将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上升。空气中颗粒物或者气体污染物影响大气能见度的方式千差万别,比如城市覆盖的棕红色的烟雾就是由于氮氧化物含量较高造成的。在太阳开始照耀大地以后,空气的活动开始,扩散作用加剧,这时候污染物浓度就会开始降低。
maggie姐姐说的AQI高于100,的空气会好一点,算是统计的角度来对北京的空气质量做了个总结吧。这一点我觉得完全是要看天气来定的,比如说早上刚好冷锋到了,吹起了大风,或者刚好下了一场大雨,那么空气一下子就干净了,但是如果碰上今年6月10日南京的情况,那么两三天都不会有好转。
至于题主说的早上看到的天比较蓝,我的理解是题主在早上一出门(大约九点左右)的时候,大晴天,万里无云的时候看到的吧。在北京,基本上秋冬季节的冷空气南下以后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基本上你看到的的确是比较蓝的情况!因为:1、大气蓝色主要是由空气散射阳光造成的,早上阳光斜射,大气的颜色更多由散射而来。对比正午阳光直射,这时更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此时不够强烈,其余颜色的散射不会更多,而主要是由和气体分子尺度相同的蓝紫光散射组成。正午太阳辐射增强,其余各波长的散射也增强了,所以就开始“泛白”了,而不是不比早上蓝了。很有意思的是,按理说傍晚应该如同早上一样,也是很蓝的情况,但是晚霞的出现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这个其实是大气中水汽的作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百度百科等等,哈哈。2、早上的空气污染重,为什么题主还会觉得天很蓝呢?因为题主看到的是普遍意义下的早上污染重,而特别蓝的情况下污染并不一定很重!细颗粒物的可以前向散射,粗颗粒物起到遮挡光的作用,污染气体他还是散射。。不过不管怎么样,若是污染到了一定程度,绝对会对能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颗粒物:(图来自美国EPA报告《Introduction to Visibility》)(图来自美国EPA报告《Introduction to Visibility》)
这是在细颗粒物影响下的视觉印象,a是早上六点,d就接近正午了。一大早的颗粒物的前向散射(这时候是顺着太阳光方向散射,细颗粒物的散射特性)很大,所以白茫茫的,正午这个散射就比较小了。这幅图也揭露了一个事实:能见度其实还是挺主观的。因为一大早,到达地面的辐射也不多,地面景物反射的光与颗粒物反射的光差不多,能见度很低。正午,太阳辐射强烈,地面景物反射的光很多了,这时候看东西就清晰了很多,能见度自然上升了不少。3、用一个比较经验性的结论(早上空气差)来试图和非经常性的现象(大蓝天!)做相关,表面上说得过去,但是里面需要考究的东西非常多。关于能见度,空气中各种现象,推荐美国环保署的一个报告,写的非常好:《Introduction to Visibility》搜索就有。哈哈,顺便说一下我头像就是大早上的拍的,大概八点左右
早上的时间范围是多少?天空更蓝是否有衡量指标呢?过去写过一个回答,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北京秋冬夜里PM2.5容易升高,中午下午时段降低,通过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空气质量PM2.5 AQI 超过100,在轻微污染之上时,注意开窗的时间段: 北京秋季:比较保险的时间段是9点到15点,最低点在9点左右。 北京冬季:比较保险的时间段是12点到15点,最低点在12点左右。 18点以后PM2.5开始逐渐升高,夜里PM2.5比较高,然后逐渐降低,早上5、6点不一定是最低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夜间地面辐射损失,生成逆温的可能性较大,大气层结稳定,PM2.5在垂直方向上不易扩散,所以较高;而在晴朗的白天,特别是中午太阳辐射强度大,地面强烈增温,温度梯度递减,大气极不稳定,垂直方向上湍流较显著,PM2.5混合较均匀。所以,如果PM2.5 AQI 超过100,9-12点的确空气质量好一些。不知道算不算早上,但是比起5-6点是不早了,如果在北京的冬天,5点还看不到蓝天吧。每个城市有自身的特点,北京的天空蓝不蓝和PM2.5非常相关,这个结论对北京适用,对其他城市也许就不适用了。
除了空气质量外,早晚阳光斜射、中午直射,阳光的色温也不一样,这也会使得物体的颜色看起来有差别。
谁说早上空气质量差的?
小学生科普杂志上看到过这个问题,说不良气体白天因为温度高在空中,夜晚温度底,一晚上的下沉,早上地面附近的空气最差,一天中空气最好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就是温度最高那会,综合来说,适宜室外运动的时候是傍晚#四川早知道#亲们,星期三早上好,一周又过一半了[doge]!今天成都尾号限行3和8,截至7月8日早上6点半,成都空气质量为79,良。别看早上起来凉爽爽,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阴转雷阵雨,最高气温30℃。随时把雨伞揣起。更多资讯戳↓↓↓
同时转发到微博查看: 9631|回复: 12
为什么总有人说早晨空气质量不好?
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居民比较集中,近两年私家车激增,每到傍晚至深夜公路上的车流量数都数不过来,而在黎明前跑上二十公里,也只有七八辆车子从身旁经过。个人感觉早晨空气比晚上好些,就因为如此每天选择在早晨跑步。那么,为什么有很多的人还认为早晨空气质量不好?不但亲朋好友劝我早晨不要跑步,更是有些所谓的专家也有这种看法,难道要放弃晨跑吗?
跑自己的马,让别人去说吧
专家早上又不跑步,不过是理论上的而已。
如果是在公路上跑,晨跑比夜跑好。
从理论上讲是黄昏锻炼比早晨好,可大多数人下午没时间
本帖最后由 a1662 于
15:50 编辑
多年来,人们习惯上认为锻炼身体以早晨为最佳,其次是黄昏,因为那时的空气最新鲜。但是由于城市空气污染的缘故,最佳锻炼时间也发生了变化。
研究证明,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污染每天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为日出前,一个为傍晚。特别是冬季,早晨和傍晚在冷高压的影响下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对流近乎停止。因此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停留在下层呼吸带。在工业集中或高楼林立的居民区及汽车飞驰而过的道路两旁,这种现象尤为典型。这时,有害气体要高出正常情况下的2—3倍。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一天吸入空气约10多立方米。而锻炼时,由于代谢的需要,吸入的空气往往是正常状态下的2—3倍。所以锻炼时环境与时间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时间的空气最洁净?实验研究证明,每天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为两个相对最佳期。故提醒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一段大好时光。因为这时锻炼不但会使您紧张之余得到松弛,您还能呼吸到高质量的新鲜空气。
由于每个人生活、工作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同,因此在户外锻炼时还要注意大气污染指数的变化。如果一段时间内或某一地段里大气污染指数过高,就应该调整锻炼地点。
每天8:00-8:30和17:30-18:00共锻炼1小时的漂过.
理论上说这不是最佳时间, 但是在其它时间锻炼的人,你们在这两个时间还不是或者步行和骑车吸汽车尾气, 或者在公车上吸人的尾气?
实验研究证明,每天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为两个相对最佳期,又有多少人有这个点点时间啊? 如果处在崇明岛,我距地一天24时都是好的锻炼时间。。。。。。
自己觉得怎么跑好怎么快乐,就是最好的,别人说的没有什么必要。
“研究证明,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污染每天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为日出前,一个为傍晚。”这个研究是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在什么地点检测空气污染?如果是在城市,每天有两个高峰期检测地点的车流量分别是多少?
有些观点是几千年前的,放在当今当然不合时宜了,非要坚持的话,类似刻舟求剑罢了。
现在还有人坚持过午不食的养生观点呢,可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也知上午10点和下午3点为好,跑步尽量向最佳时段靠!
我一直是下午3,4,5点多跑,舒服的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上空气真正好 儿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