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手抄报三年级

与相关的文章
春节手抄报
春节就要来临了,小编为大家提供了全面的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和图片,大家不用再为准备春节手抄报而发愁了!
专题手抄报
节日手抄报
春节手抄报排行榜
更多关于春节的内容三年级手抄报传统文化_百度知道
三年级手抄报传统文化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经过西周幽、厉时代的大混乱,这期间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周国以及所有的诸侯邦国的人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也没有真正地得到安居乐业,一直生活在战乱中。这一时期,即可称为第一次“文化断层”时期。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辽东,灭齐,中国统一,这期间又是两百多年,孔孟思想虽没有灭迹,但也少有人传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对这些思想的传承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便是第二次“文化断层”。
到宋朝,公元后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发现了儒、道、佛之学的“破绽”,于是专心儒学,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在董仲舒...
百度一下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你可以参考一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手抄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客家筝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客家筝
  客家筝:即广东汉乐筝曲,是广东优秀传统音乐之一。广东汉乐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它是在晋安帝九年(公元405年)至宋亡前后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中原一带人民多次南迁带来了古朴的&中州古调&和&汉皋旧谱&,跟当地的音乐、语言、习俗相结合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当地人称之为客家音乐,或外江弦、儒家乐,多在广东东部地区包括梅县、惠阳、韶关等部分地区流行,此外在赣南、闽西南、潮汕、台湾以及国外有华裔的地方也很流行。
  20世纪20年代,汕头报社的钱热储先生提议将&外江戏&改名为&汉剧&,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外江弦、儒家乐等称谓也相应易名为&汉调&或&汉乐&。汉调有锣鼓吹、和弦索、中军班这样合奏和吹打的形式。
  传统的客家筝的形制,长度约1.2米左右,面板的弧度较大,桐木制成。上装16根弦,弦轴装置在与码子平行的面板左侧,弦质为金属(钢弦或铜弦),演奏时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即首调)三个八度音域,多用G调或F调,D调或C调很少使用。
  客家筝和潮州筝长期在一个地区共处,自然会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它们有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所用筝的形制也一样。至于不同之处,例如,客家筝用的是工尺谱,潮州筝用的是二四谱;演奏时,客家筝多用中指,潮州筝则相对多用食指,而且,前者滑音的音程和起伏多大于后者,使筝声余音缭绕。在风格上,客家筝悠扬深长,古朴典雅,潮洲筝则流丽柔美。
  广东汉乐的古筝演奏有久远的历史,它是以《汉皋旧谱》(即汉调音乐)为主要依据,受当地风格及方言影响而形成了文静含蓄的风格。客家筝曲是由客家音乐中&丝弦音乐&的合奏形式(由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组合的小合奏),经过历代客家筝人的丰富、充实、发展、提炼而逐渐形成的独奏曲。
  客家筝曲目繁多,有&大调&、&串调&之分。大调严格为六十八板,这是和河南的板头曲一致的,其余为串调。
  客家筝曲以古朴优美、典雅大方见长,《出水莲》可以说是这一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串调板无定数,具有戏曲音乐的特点。为了便于乐曲调性的掌握、技法的运用以及乐曲内容的发挥,又将乐曲分类为&软套&、&硬套&和&反线&。传统的手抄工尺谱及印行本,大多记旋律骨干音的&调骨&,奏时由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和对客家音乐的修养而编配指法和&变奏&、&加花&。
  1979 年,在江西省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中发现了连件筝。其中保存完好的一件,长166 厘米、宽 17.5 厘米,尾宽 15.5 厘米,两端各有十三个弦孔。另一件筝尾残缺,残长174 厘米,筝首弦孔为置木枘(弦轸)用,一弦一枘,栓弦于枘上,类似潮州筝的系弦法。这两件筝的形制、弦数和系弦法与后世古筝相似,是目前中国已知的最早实物。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客家筝 相关内容:查看更多>>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传统文化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8:14: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传统文化.DOCX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