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拜仁慕尼黑vs多特蒙德德那个日本球员的名字,听说最近很猛啊

实用信息:
郑大世:中国球员踢球太脏 没听过蒿俊闵邵佳一
&&&&搜狐体育讯&“人民的鲁尼”郑大世在南非世界杯一举成名,不过对于中国足球,朝鲜的金牌杀手却几乎一无所知。郑大世坦言自己从未听说过曾在德国踢球的两名中国前锋杨晨和谢晖,对于在沙尔克04效力的蒿俊闵和在德乙打拼的邵佳一,他同样倍感陌生。在近日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郑大世谈了自己对中国足球的印象:“在两年前的东亚四强赛上,中国球员踢球时小动作不断,球风粗野,现在他们应该更好了吧,这也算得上中国足球的进步。”
  在日本出生和长大的郑大世对日本足球相当熟悉。今夏远走德国后,郑大世的朋友多来自日本,其中就包括效力于多特蒙德的日本球星香川真司,两人经常一起出去聚餐,往来很多。郑大世登陆德国联赛已经2个多月了,但他依然对中国球员一无所知,在被问及是否认识中国球员时,朝鲜前锋摇头表示:“我不知道,我都不认识一个汉字,更别提记住球员的名字了。我或许认识某些球员,但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即使记者提到早年留洋德国的中国球员杨晨和谢晖,郑大世也表示从未听说过他们的大名。在周一的比赛中,效力于科特布斯的邵佳一攻入一脚任意球助球队将比分扳平,但当记者说到邵佳一时,鲁尼却完全不明就里:“科特布斯队有中国球员?我此前还真的没有听说过。我没有看那场比赛,但我知道比分。邵佳一进球了?那他的表现应该不错啊。”
  朝鲜鲁尼不但不认识邵佳一,对在沙尔克04踢球的蒿俊闵,他同样一无所知。郑大世认识日本球员内田笃人,但从未听说过沙尔克04队中有中国球员,不过对于中国足球,他依然有着自己的认识:“虽然我对中国足球不是很了解,但我知道中国球员踢球很脏。在东亚四强赛时我和中国队踢过比赛,我在场上常常会遇到一些小动作,即使是在无球状态下,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踢人,不过现在的情况应该有所好转了。”
  谈及明年的亚洲杯,郑大世坦言自己或许不会代表朝鲜征战:“我或许不会代表朝鲜参加亚洲杯,毕竟现在还没有人跟我说起过这件事情,其实我本人也不想去,我更希望留在波鸿,这是我在这里的处子赛季,这对我来说更重要。”即便缺席亚洲杯,郑大世也一定会代表朝鲜征战世界杯预选赛,波鸿前锋表示:“目前朝鲜国家队有一定改变,有老队员挂靴了,球队主要以年轻球员为主,他们的经验相对不足,水平也有限。现在很多球队的水平都在提高,中国队也是一样,亚洲各队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谁胜谁负都很正常。”
  (搜狐体育 向死而生)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Jurgen)
近期热点关注当前位置:
09:32:06 09:31:51 09:31:31 09:31:18 09:31:06 09:30:28 09:28:51 09:27:51日本足球考(全文)日本足球发展大事记●1873 年,足球传入日本 ●1921 年,日本足协成立 ●1954 年,首次参加世预赛 ●1956 年,首次参加奥运会 ●1964 年,东京奥运会进 8 强 ●1968 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季军 ●1979 年,女足协会组建 ●1992 年,首次夺得亚洲杯冠军 ●1993 年,J 联赛开幕,正式走职业化道路 ●1996 年,国际足
联决定韩国和日本共同举办世界杯。川渊三郎为 J 联赛制定百年计划 ●1998 年,参加法国世界杯,三战全败,小组未能出线 ●2000 年,夺亚洲杯冠军 ●2002 年,世界杯闯进 16 强 ●2004 年,夺得亚洲杯冠军 ●2005 年,发布 2005 宣言,提出男足 2050 年夺得世界杯冠军 ●2006 年,第三次参加世界杯,小组未能出线 ●2010 年,参加南非世界杯晋级 16 强 ●2011 年,女足夺得世界杯冠军。男足夺得亚洲杯冠军日本足球没有秘密(潘采夫)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我第一次看日本足球是在 1998 年,那一年的东亚四强赛,是霍顿上任的首个赛 事,郝海东高峰没去,黎兵成了正印前锋,国家队 2 比 0 赢了日本,而且场面和配合都很精彩,让我记忆 至今。 那时候打中国,日本人从来不敢懈怠,还经常打不过。那时候中国队只怕韩国,被韩国队踢郁闷了, 就打日本队泄火,用身体和拼抢拿下他们,都知道日本人怕逼抢,他们缺少踢球的天赋,只要派上宿茂臻 张玉宁,就能用头把球送进大门。 女足更不必说,见一次打一次,像欺负班上那个最懦弱的同学。 2002 年,中国队冲进世界杯,从那之后,开始折戟在十强赛,栽倒在奥运会预选赛,直到今年,望着 20 强赛的大门叹气;而日本足球,从世界杯 16 强,亚洲杯连庄冠军,直到女足世界杯冠军。两国足球走 在南辕北辙的路上。 更令人沮丧的是,他们已经不看我们这个东亚邻居一眼,有位日本国家队的教练,甚至不知道中国队 请了卡马乔。跟我们比赛,他们会礼貌地派出二队,来中国踢球,他们会打出条幅“谢谢 China”,特别的彬 彬有礼。其他就没有了。 我相信,1998 年的日本足球,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展纲要,并开始蹒跚上路了,只不过当时正在夯土打 地基。我就听说过一个传言,日本每年有 3 万足球少年自费去巴西求学,但这种传言在我脑中一闪而过, 待猛然再想起,日本足球已经长成了森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令人绝望。 这一二十年的工夫,日本足球到底做了什么?这是我最想知道,也是足球记者赵宇东渡日本,历时半 月采访,想苦苦寻找的秘密,也是这两期《以日为师》特刊的缘起。 但赵宇归来之后的答案是,日本足球真的没有秘密,前阵子蔡振华韦迪他们去日本取经,日本足协把 一大批资料无偿赠送,不要任何条件回报。而且,随便一个人去日本足协访问,都不难索到他们的足球发 展纲要。 什么都告诉你,但你就是学不会,这才是最要命的。 如果说真的有秘密,我只能将之归纳为两个字:认真。 新京报体育一直在关注一件事,就是中国足球的重建,在我们看来,学习日本足球,是中国足球重建 之路不可回避的课题。试看近二十年来,有哪个足球弱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打破世界足球的格局,成为 足球强国俱乐部的一员的?非洲曾经最被看好,但天赋之外的东西毁了他们。最后你会发现,只有日本。 非洲人拥有天赋,而日本足球拥有除天赋之外的一切。这就是我们要向日本足球学习的原因。除了认真 还有专业和职业(赵宇)“这个日程安排得太满了,还是调整一下吧!” 几日后,日程调整完毕。 “嗯……这个还不错。” 这是几年前足协某赴日考察团队同接待方的对话。 那次考察团队除了去日本足协拜访学习、 观摩联赛、 考察俱乐部,还去了富士山和一些购物场所。 一 过去十多年,中国足协向日本派了多支“取经部队”,可他们考察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每年问的问题也 大同小异。接待方很不解:“这个问题上次考察时问过了,为什么这次还要问?上次考察之后没有做出调 整吗?” 考察容易,改变太难,这就是中国足球。当考察的人群一次次来到日本,一次次问出同样的问题时, 原本虔诚的学习态度,也就变成了做秀和表演。 我问川渊三郎,中国来考察了这么多次,中国的足球有什么改变吗?“没有改变!”川渊三郎只回答了 这四个字,紧接着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 沉默过后,他说自己对中国足球的现状很不满。一个日本人,曾在上世纪 90 年代公开表示“如果亚洲 有球队可以拿到世界杯,那么一定是中国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们足球管理者将中国足球没落的原因归结于踢球的孩子太少,独生子女太多。这在川渊三郎看来, 是借口。我们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但却没人愿意为失败认真总结,更不愿承担责任。当失败来临时,将责 任推卸给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自己落得清静。 富士山脚下,没有日本足球的真经。东渡取经,不需要九九八十一难,只需要认真二字,可是我们做 不到。 和足协某工作人员私下里聊到“认真”二字,得到的答复是:“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认真工作的都是傻 子!不管在哪里。” 不排除这句话有玩笑的成分,但却是一个社会现实的缩影。存在这样问题的,不光是中国足球。 二 在日本足协,你可以随意找到所有关于日本足球的数字。这些数字具体到个位,而且还会用图表将数 字归类、分析。 日本职业俱乐部同样如此。他们就像“数字控”一样溺爱着每一项统计结果。 中国足球,没有数字。即便有了数字,人们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是真的吗? 长期的造假和撒谎,让这个事业和组织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公信力。当公信力损失殆尽时,换来的只有 众叛亲离。 采访时,我不止一次跟日本足协的人谈论起“假球黑哨”。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讨论,因为在 日本联赛,这样的事情从不曾发生。深入讨论根源时,甚至会延伸到幼时教育和人性的高度。 教育和人性或许有一定因素,但不是绝对的。杜绝虚假和暗箱操作更重要的是制度化和法制化。在日 本,造假和欺骗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可在中国,一些被抓到的造假者,过几年后照样可以换身衣服,在公 众面前华丽丽地飘过。 三 日本足协办公楼内专门为记者设置了媒体工作室,供记者办公;即便是 J2 联赛,也要有新闻中心,赛 前还有文艺演出, 间歇也有大屏幕慢镜头回放……习惯了国内嘈杂的比赛组织, 作为中国记者的我到了别人 那里后,甚至会受宠若惊。日本人除了认真,还要尽可能让自己变得专业、职业。 在日本东京街头, 如果你向当地人问路。 即便对方不知道, 也要拿出手机, 认真地上网为你搜寻地图。 去日本采访前,翻译将采访计划发给了日本足协。当我们到日本时,对方给了我们一个采访安排,几乎满 足了我们所有的采访要求。 据日本记者说,他们不光是对外国人这样,如果本国记者有采访需求,只要按照正规渠道申请,足协 也会尽可能去满足。 一个在中国北京生活了八年的日本人问我,中国人为什么坐公交车时不爱排队,那样岂不是损害了排 队人的利益? 在个人利益面前,规则和规矩一下子变成了零。这是社会问题,也是中国足球问题。我们的规则和制 度,可以因某个人的决定而随意更改。 至于日本足球的培训体系就不过多阐释了,他们从小孩到职业球员,有一套规范的培训体系。俱乐部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宁可不花高价买外援,也要培训青少年。这种做事方式,我们本可以学,但还没等 学,就在“踢球人太少、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踢球”的抱怨声中退却了。 日本足协有 2005 宣言,提出了夺世界杯的豪言。我们呢?基本上是踢到哪儿算哪儿;日本 J 联赛有百 年构想,我们呢?只有“激情中超”。做事情,没激情不行,如果光靠激情,那么早晚有一天会被激情烧死。 四 若干年后,踢足球将会成为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那时候,我们会怎样?隐忍二十余载终见辉煌掀起日本足球历史的面纱时,你会发现,他们也曾有过伤痛和灰色年代。最黯淡时,日本足球选择了 坚持理想和踏实工作, 经过二十多年的卧薪尝胆, 最终换来了今天的成功。 和这个国家与民族的特征一样, 日本足球人每做一件事都会设计一个梦想和计划,然后按照既定目标坚定地走下去,不动摇、不反复,直 到成功,这是日本足球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历史】 惨淡时 草根足球依然扩军 上世界五六十年代,日本足球还是一片荒漠。生于 1936 年的日本足球教父川渊三郎说他当时选择踢 球,主要是因为“可以到处去旅游”。 那个年代,日本基本没什么人踢球,国家队在东京大学的一个土场地上训练。如果有人打棒球,他们 就只能在跑道上等着,“根本没什么更衣室,训练时都是在场边换衣服。”川渊三郎说。 1964 年,日本队在德国教练克拉玛的率领下参加了东京奥运会,闯进前 8。4 年后,日本在墨西哥城 奥运会上取得第 3,这也是他们迄今为止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我们那时成绩很好,主要是源于精英培 训计划,当时日本踢球的人少,所以我们只培训三四十人,这些人每天都进行专业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得 很快。”川渊三郎代表日本队参加了那两届奥运会,是主力前卫。 靠这批球员,日本队踢了两届奥运会,但墨西哥城奥运会结束后,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此后 28 年, 日本队没能再次闯入奥运会决赛圈,日本足球陷入低迷期。那时,日本人对足球失去了兴趣,孩子也不喜 欢踢球。和足球相比,棒球在那个年代一直在蓬勃发展,至今依然是日本的第一运动。 在最灰暗的年代,日本足球人没有放弃。他们在全国继续推行联赛,日本甲级联赛由原来的 8 支球队 扩充到 12 支,乙级球队变成了 15 支。当时还没有职业联赛,这些球队基本上都是大企业自己组织的球队 参加全国比赛。 同时,日本足协还不忘发展学校足球和草根足球。日本的高中联赛从 1918 年创办至今,已有 93 年历 史,比日本足协的年头还要长。为了吸引高中生踢球,日本足协将高中联赛半决赛、决赛的场地设置在国 立竞技体育场。这个体育场曾举办过奥运会开幕式,到国立体育场比赛也成了当时高中生的梦想。到了今 天,日本的高中联赛已有 4000 多支球队参加。 当时,日本的教育部门已把足球列入体育课中,这也对日本足球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发展】 起步时 职业联赛推动复兴 1981 年,一部名为《足球小将》的漫画在日本正式推出,这部漫画影响了一代人,也改变了日本足球 的命运。“这部漫画对日本 80 年代出生的孩子,影响太大了。那个时候还没有 J 联赛,他们基本上都是受 漫画影响才选择足球的。”日本退役球员重野弘三郎说。 1989 年, 日本足协正式酝酿推出职业化联赛。 当时对足球不抱太大希望的企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我 们搞联赛, 真的可以成功吗?”当时, 拥有 60 多年历史的棒球职业联赛除了“读卖巨人队”, 剩下的都亏损。 据川渊三郎回忆,他当时对足球能否成功也持怀疑态度。不过,此前多次前往欧洲考察的经历告诉他,日 本足球要想发展,就必须职业化,创办属于自己的职业联赛。 川渊三郎当时主要任务就是到各地方队去游说,给他们讲可以成功的道理。1993 年,日本 J 联赛正式 推出,结果不但赚到了钱,而且还让日本足球一下子就复兴起来了。 J 联赛创办后第二年,日本国家队就遭到重创。世界杯预选赛最后一场小组赛,日本战胜伊拉克就可 出线。结果全场比赛 90 分钟,日本队都 1 比 0 领先。在裁判即将吹停比赛时,伊拉克打进一球,摧毁了 日本的第一次世界杯梦想,这也被日本人称为“多哈悲剧”。“那时日本队没能进世界杯,主要是因为轻敌。 在 J 联赛刚刚创办的情况下,日本的队员有些骄傲了,‘多哈悲剧’本来是坏事,但也同时让日本足球从浮躁 变得踏实起来。”一位熟悉日本足球的人士说。 【未来】 辉煌时 2050 年要笑傲全球 日本足球没有被“多哈悲剧”打垮,国家队 1998 年首次冲进世界杯。2002 年,日本同韩国一起举办了 世界杯,日本足球又上了一个台阶。“世界杯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足球场,我们的比赛条件和硬件设施都 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再加上我们之前的职业联赛,足球环境越来越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国家队。” 日本足协主席小仓纯二说。 2002 年世界杯之后,日本男、女足都取得了辉煌成绩,男足世界杯赛闯进 16 强,男足青年队击败阿 根廷,闯进世青赛 8 强;女足今年夺得世界杯冠军。 2005 年,日本足协提出了“2005 宣言”——“通过足球创造体育文化,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通过普及 足球,把体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为大家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加大力度强化足球,让日本国家队 在世界大赛上有好的表现, 给人们以勇气、 希望和感动; 保持公平竞赛精神, 同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为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平做贡献。”“2005 宣言”在谈到具体目标时称:“2015 年时,日本国家队排名世界前 10,足球人口增加到 500 万;2050 年之前,足球人口增加到 1000 万,日本重新单独举办世界杯,日本国 家队夺得世界杯冠军。” “2050 年夺得世界冠军还有些遥远。我们首先要做的是 2015 年排名世界前 10,这个非常重要。如果 完成了这个目标,那另一个目标就很近了。”小仓纯二说。 日本重新申办世界杯工作早已重启, 不过他们在 2022 年世界杯申办中输给了卡塔尔。 小仓纯二表示, 日本申办世界杯的决心不会因这次失败而告终,“2002 年,我们只是举办了一半世界杯。所以我们要单独 承办一届世界杯赛。” 日本足协申办世界杯已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他们的首相曾亲自手写书信给国际足联,表达了申办 世界杯的决心,“单独举办世界杯对日本足球的普及,将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小仓纯二说。 为了能更好地普及足球,日本足协未来还打算搞“绿化项目”。在今后的五六年时间内,全日本 2000 多所小学和幼儿园将拥有自己的绿色草坪足球场,“只有环境好了,孩子们才愿意从事体育活动。”川渊三 郎说。31 年踢球人口增 62 万400 参加学校的课外足球培训班,每个月每个学生要交 5000 日元,约合 400 元人民币。 50000 据统计,德国足球的注册人口为 650 万、意大利 460 万、英国 450 万、中国 5 万。 900880 这是日本足协 2010 年统计的全日本注册球员人数,职业的、业余的均在统计之列。 每日下午三点到晚上八点这五个小时里,日本东京大大小小的足球场都会呈现出热闹的景象。不管是 室内还是室外足球场,满是踢球的孩子。其实不仅仅是东京,这种生活模式已经盛行全国。 据统计, 日本足球人口从 1979 年到 2010 年, 由原来的 273887 人增加到了 900880 人, 总共增加了 626993 人,平均每年增长两万人。 【私营足校】 一个足球教室,700 人 小久保正人的孩子今年五岁,还没上小学,目前在北泽豪开办的足球教室接受最基础的培训。 小久保正人是个球迷,我问他是孩子选的足球,还是家长让他选的?他的回答是:“我推荐他选足球, 结果他也愿意,所以就开始了。” 在日本家长看来,足球可以让孩子获得课本外的东西,比如强健的身体、团队的意识、克服困难的能 力、对于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并不以成为职业球员为目的。 小久保正人的孩子所在的足球教室位于东京世田谷区的驹沢奥运公园内,由于这里是东京的富人区, 因此孩子的培训费用相对较高, 每个孩子每个月的培训费超过了一万日元。 这里接受培训的孩子最小 4 岁, 最大 10 岁,共有 700 人。 在日本,女人婚后基本上不用上班,因此在这些孩子参加训练时,球场边坐满了孩子的母亲。 由于孩子年龄相对较小, 因此要有三名教练负责, 两男一女。 男教练主要负责教他们基本的足球技术, 女教练除了教技术之外,还要负责他们的医疗和生活。 由于该足球教室相对正规,教练多数都是从 J 联赛退役下来的,也有来自专门的体育院校,他们大学 时曾踢过联赛。 像“北泽豪足球教室”这样的培训班,在东京世田谷区不少于 10 个,拥有 700 人的“北泽豪足球教室”, 是规模最大的。 【校办足球】 高中联赛预赛,4000 所学校参加 12 岁以前,日本喜欢足球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参加类似“足球教室”的培训课。12 岁-15 岁这个年龄段, 喜欢足球的日本孩子会加入学校课外活动开展的、以学校为单位的球队。 此外,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可以加盟 J 联赛联盟所属的俱乐部球队, 或者民间自发组织的俱乐部球队。 这两种球队的培训非常系统,但对于孩子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关键是看孩子是否适合踢足球,但不会对 身高和体重严格要求。 日本每年都会组织 U12、U13 和 U14 联赛。据日本足协 2009 年统计的数据,参加这三级联赛的球队 达到 250 支,而这些参赛球队仅仅是这些年龄段球队当中的一小部分。 记者曾去日本东京的驹泽大学附属高中。下午四点,学校足球队已经开始训练。高一、高二、高三的 学生全部自愿参加学校的课外足球小组,总共 190 多人。 190 多人挤在一个正规足球场上,让孩子们的训练空间非常狭小。据他们的总教练大野介绍,驹泽大 学附属高中总共有 1500 名学生,其中有 700 多名男生。 他们的教练基本上都是学校的体育老师,总教练大野先生还参加过日本足协组织的足球教练员培训。 教练们将这些学生分成 8 个小组,每个小组获得一小部分空间,进行传接球和小范围的对抗训练。 大野说, 在东京拥有足球队的高中大概有 330 所, “日本的高中联赛预赛, 4000 多个学校报名参赛。 有 ” 【家长花费】 每月约花 400 元人民币 据大野介绍,参加学校这种课外足球培训班的孩子,要交一定的费用,每个学生每个月要交 5000 日 元(约 400 元人民币) 。 据介绍,日本孩子之所以可以这么轻松地选择足球,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学业压力不大。很多小 学生下午基本上不用上课,初中生和高中生下午一般三四点就放学了。 即便如此,大野教练不希望孩子们因为踢球耽误了学习,“如果成绩太差的话,就不要来这里训练了。 回去补课,什么时候学习成绩上去了,再回来训练。”需要补课的情况还没有出现。 据日本足协 2010 年统计,全日本注册球队总数量为 28598 支,其中 12 岁以下的球队为 8399 支,15 岁以下为 7152 支, 岁以下为 4151 支, 18 大学生以上为 6946 支, 岁以上为 724 支。 40 女子球队总共有 1226 支。 算上职业球员,日本足协 2010 年统计全国拥有注册球员 900880 人。U12 以下 292934 人,U15 以下 238713 人,U18 以下 156893 人,大学生以上 167885 人,40 岁以上 19177 人,女足注册人数为 25278 人。 注册球员总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 11964 人。 据日本足协统计的数字显示,日本足球人口从 1979 年到 2010 年这 31 年期间,从原来的 273887 人增 加到了 900880 人,总共增加了 626993 人。 【缴费去向】 注册费 20 亿日元用来组织球赛 据某数据网站的资料显示, 德国足球的注册人口为 650 万、 意大利 460 万、 英国 450 万、 法国 400 万、 西班牙 380 万、日本、韩国各 100 万,中国 5 万。 根据日本足协规定,参与足球的人至少要在上小学之后,往上没有年龄限制。注册方式很简单,只需 要填写一张个人情况表,并上缴一定的费用。 一般成年足球队的注册费用是 7000 日元,成人个人的注册费用是 1000 日元;高中生球队注册费用是 2500 日元, 高中球员个人注册费用是 1000 日元。 球员年龄越小, 注册费用越低, 最低注册费是 700 日元。 根据这些注册球员提供的资料,日本各地区足协要进行整理,并且输入存档,保存在日本足协的注册 系统中。 日本足协每年注册费的收入是 20 亿日元。但凡注册了的球队和球员,都可以报名参加日本足协组织 的比赛,日本足协也将用注册费来组织比赛,并且安排裁判员对比赛进行执法。 “我们每年都会公布注册费的用途,给那些注册的人一个交代。”日本足协主席小仓纯二表示,日本自 从 1979 年开始采取球员注册制度,“有了注册制度,有利于我们了解足球人口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 展下一步工作。” 欧迅体育公司创始人朱晓东在日本从事 IT 工作时加盟了他所在公司的足球队 (球队已在日本足协正式 注册) ,结果他发现,自己所在球队实力一般,在东京涩谷区只能排在第三级别,“人家光一个区的联赛, 就有三个级别。” “在中国,只有那些专业运动员才注册,而日本在注册方面没有任何限制。”朱晓东至今搞不明白,中 国足球到底是否存在注册制度,“即便问一些专业人士究竟该如何注册,他们也未必清楚。” 【青少年留洋】 日本足协立足于国内培训 “日本足协每年派出一百多名孩子到巴西学习足球”,这样的消息经常见诸中国报端。“最基层的培训, 还是在国内最合适。如果总是送孩子去国外培训,那么国内的孩子怎么办呢?”川渊三郎说。 据川渊三郎介绍,日本可能会有小的球员到欧洲或者美洲留学,“可能是个人或者俱乐部的行为。从 日本足协的角度来讲,还是立足于国内的培训。” 从小学到高中, 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有足球队, 其中 18 岁以下、 岁以下、 岁以下都有全国性比赛, 15 12 这些比赛的组织者有日本足协和日本职业足球联盟。不同种类的比赛加起来总共有 20 种,这样就保证了 这些孩子一周至少会有两场正规比赛。 日本足协技术委员会会专门派遣高水平教练到各地区去辅导当地的教练,提高基层教练员的水平。日 本足协认为,提高足球水平不仅需要短期强化(即国家队的提高) ,更需要长期强化(即青少年球员的提 高) ,这就需要一个连续性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为此日本足协于 1996 年开始制定《足球强化训练指 导方针》 。这一方针是日本足协在对世界杯、奥运会(U23) 、世青赛(U20) 、世少赛(U17)等世界大赛 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它不仅是日本各级国家队训练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全国各级足球训练 中心及各级教练员培养的指导方针。 “中国如果可以,应该建立一个像日本那样的全国培训体系,那么足球水平一下子就可以提高了。”川 渊三郎说。他们一边读书一边踢球每个孩子选择足球都是有原因的。中田英寿说,他选择足球完全是受《足球小将》漫画的影响;比中 田英寿年长的重野弘三郎因为玩耍方式匮乏而选择足球;80 后球员卷诚一郎则完全是受到 J 联赛影响而走 上足球之路。这些人的足球生涯不尽相同,但都怀揣着梦想上路。他们一边读书、一边踢球。在中国,这 种培训模式仅存在于理论,而在日本却是普遍现象。 从小喜欢足球,从校队踢起 1971 年,重野弘三郎在日本大阪市降生。9 年后,卷诚一郎在日本九州呱呱坠地。 重野弘三郎 6 岁开始踢球, 他选择足球主要是因为好玩, “那个时候主要也没什么玩的, 只能踢球了。 ” 比重野弘三郎小 9 岁的卷诚一郎 11 岁才开始踢球,他当年曾经在棒球和足球之间犹豫过,“我刚开始 想打棒球,但后来受到 J 联赛影响,就选择了足球。” 虽然身处不同时代,重野弘三郎和卷诚一郎在上小学、初中和高中时都一直在踢球。他们参加的是学 校的校队,而且都是主力,“我踢球没什么天赋,但我比其他人更喜欢足球。我那个时候每天除了睡觉之 外,都在考虑足球。”重野弘三郎说。 读完高中才能踢职业联赛 和中国相比,日本的学业压力不大,最近这些年甚至出现了高中毕业生和大学之间供小于求的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不必承担太多的升学压力。 重野弘三郎考上了九州体育大学,卷诚一郎则考上了驹泽大学,攻读经济学。“足球运动员的职业生 涯很短暂,所以我们还是得上大学,而且得给自己选一门专业。”卷诚一郎说。 重野弘三郎说,日本球员最少也要读完高中才能去踢职业联赛,“只有三浦知良(只读完高一就辍学 前往巴西踢球)一个人是特例。” “即便那些俱乐部梯队的孩子,也都上学。”重野弘三郎承认,上学和踢球之间肯定会互相影响,但这 并不是球员选择踢球就不选择上学的借口,“现在 J 联赛中也有东京大学(日本著名高校)毕业的。” 凭借学术论文谋到新职位 由于在大学联赛中表现出色, 重野弘三郎和卷诚一郎后来被职业队看重。 重野弘三郎去了大阪樱花队, 踢边后卫;卷诚一郎则被千叶队相中,踢中锋,两个人正式开始了职业球员生涯。 重野弘三郎在大阪樱花队踢了两年后选择离开,到美国踢了一年后退役。退役后,重野弘三郎没有立 刻工作,而是考取了研究生。 读研期间, 重野弘三郎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职业运动员退役后保障”的论文, 被日本职业足球联盟看重, 他刚一毕业就被招入,成为该联盟工作人员。卷诚一郎 31 岁自认还年轻 在千叶队效力 7 年间,卷诚一郎曾入选日本国家队。作为中锋,卷诚一郎总共为国家队效力五年,踢 了 38 场比赛,进球 8 个。 去年年底, 卷诚一郎加盟中超深圳红钻俱乐部。 由于伤病等原因, 在中国踢了不到半年球就被迫离开。 现在的他效力于东京贝尔迪队,踢 J2 联赛。“将来有什么规划吗?”卷诚一郎挠了挠头说:“还是希望继续 踢职业联赛吧,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到国外发展。我还年轻。” 今年,卷诚一郎 31 岁。 ■ 对话 卷诚一郎 中国联赛过于依赖外援 现效力于东京贝尔迪队的卷诚一郎踢过中超,虽然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但对中国足球还是有一些了 解。他认为中国球员需要读书,中国联赛的球队过于依赖外援,中国足球的环境不是很好。不过,有一点 他是肯定的——在中国踢球收入很高。 “深圳队连训练场地都没有” 新京报:日本球员在进职业队之前基本上都是在读书,而中国球员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东西。 卷诚一郎: 我听说过中国的一些年轻球员不学习, 光踢球。 我感觉中国很侧重培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新京报:你感觉中国联赛跟日本联赛相比差距大吗? 卷诚一郎:还是有些差距的。日本球队以本土球员为主组队,有需要的部分会让外援来弥补一下。可 是在中国,外援因素比较大。中国的球队过于依赖外援,外援的作用要比中国球员大得多。不过这种做法 并不能说好与坏,只是两国足球俱乐部的选择不同而已。 新京报:深圳俱乐部的环境怎么样? 卷诚一郎:深圳的足球环境不是很理想。深圳队连训练的地方都没有,要坐巴士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去 训练。 新京报:像深圳俱乐部这样的管理水平还不如日本 J2 联赛的管理水平? 卷诚一郎:J2 联赛的俱乐部最起码可以确保训练场地,深圳队连训练场地都没有。 “在中国的工资高很多” 新京报:日本的条件那么好,你为什么要选择到中国踢球? 卷诚一郎:我也想挑战不同的足球文化。我曾经去过俄罗斯踢球,然后来到中国,主要是一种挑战和 好奇心。 新京报:和 J 联赛相比,中超联赛的竞技水平如何? 卷诚一郎:排名靠前球队竞争比较激烈,这方面两国都差不多,但是日本联赛排名靠前球队和倒数第 一的水准差距没那么大。可是在中国就不同了,排名靠前的球队和靠后球队在资金和实力方面的差距非常 大。 新京报:相比之下,你在中国踢球挣钱多,还是在日本挣钱多? 卷诚一郎:如果跟我现在(在 J2 联赛踢球)比的话,在中国的工资高很多。男足重职业 女足靠业余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中国队在同日本队比赛时还优势明显, 可很快就失去了优势。 1990 年到 2000 从 年中日共交手 6 次,战绩为两胜四负。最近这十年,中国队同日本队交手 8 次(包括国奥队) ,全部以失 利告终。在日本足协的 2005 宣言中写道:2015 年,日本男足国家队要进入世界前十。2050 年,日本男足 国家队要获得世界杯冠军。这样的口号,充斥在日本足球的每一个角落。在日本人看来,崇高而远大的理 想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或缺的。【男子部】 J 联赛奠定国字号基础 如果不是记者提醒,日本国家队管理者原博实甚至不知道中国男足现在的主教练是谁。“作为球员的 时候,我曾跟中国球队比赛过。”原博实说,“中国当年的辽宁队团体意识很好,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球员 到了国家队,团体意识那么差。” 把好教练派到学校去 “日本国家队水平提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 J 联赛。”原博实曾经也是国家队队员,他当年在国家队 踢球时,日本足球还处于业余阶段,“我们那个时候上午上班,下午训练,这样就进步很慢了。” 有了联赛作为保障,再加上青少年球员培训工作的及时到位,日本足球自然就迎来了如今的辉煌,“日 本足协经常会把好的教练派遣到学校里培训孩子,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好的苗子,这也保证了有更多优秀人 才的涌现。”原博实说。 J 联赛的推广和草根足球的普及让日本足球长足进步。 1998 年法国世界杯, 日本队首次入围决赛圈。 “我 们那个时候已经被确定同韩国一起举办 2002 年世界杯。 如果我们在举办世界杯前连一次决赛圈都没进过, 那确实是一件丢人的事,所以我们下定决心要在 1998 年进入决赛圈。”日本足球教父川渊三郎说。此后连 续三届世界杯,日本队全部晋级决赛圈。最近这 20 年,日本队获得四次亚洲杯冠军,成为当之无愧的亚 洲霸主。 本土和尚也能念好经 从 1991 年到 2011 年,日本总共经历了 9 任教练,分别是奥福特、法尔考、加茂周、冈田武史、特鲁 西埃、济科、奥西姆、冈田武史(第二次担任)和扎切罗尼。 原博实表示,日本国家队这么多年一直是外教和国内教练交替,“这种往复其实没什么错误。因为 J 联赛的球队中,也会出现教练经常更迭的情况。作为职业球员,大家都可以适应这些东西。” “亚洲教练的水平其实并不差, 只是我们现在很多球员都在欧洲踢球了, 他们更适应欧洲的训练方式。 ” 原博实认为,国内教练的实力并不差,只是经验相对欠缺,“我并不认为外籍教练一定好,我们将来还有 可能聘请自己本国的教练。”不管是国内教练还是国外教练,日本足协国家队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都会将 该教练执教期间的好东西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且传给下一届国家队, 这样不至于教练走了, 资源也流失了。 日本也存在国家队同俱乐部之间关于球员的“要人之争”。对于这样的世界化矛盾,原博实表示也没有 太多办法,“只能与俱乐部进行沟通。不过我们会尽量将国家队的比赛安排在国际比赛日,这样俱乐部就 没有理由不放人了。” 【女子部】 借夺冠扩大草根足球 “我们本来计划 2015 年夺得世界杯冠军,但没想到,一下子提前了四年。”日本足协主席小仓纯二说这 话时,显得很得意,他说日本女足如果能在这届世界杯上进入前四,足协就很知足了,“夺冠那天,我真 是又惊又喜。” 目标:2015 年到 30 万 日本女足这次夺冠还让一些女孩子的家长转变了对足球的看法,“起初日本的家长不支持女孩子踢球, 但他们看到踢球的女孩子同样可以获得世界冠军,态度也就改变了很多。”足协女足负责人上田荣治说。 据日本足协 2010 年统计的数字显示,日本女足全国注册球队的数量是 1226 支,注册人口的数量是 25278 人,占全国足球人口比重的 4%左右。小仓纯二表示,现在全世界有两亿六千万的足球人口,女足人 口的数量是三千万, 占据了百分之十左右, “美国踢球的女孩子占全国踢球总人口的 47%。 ”小仓纯二认为, 借助这个冠军提高女足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我们不一定能够像美国那样普及,但至少要达到世界的标 准,女足人口占 10%。” 在这样指导思想下,日本足协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计划,那就是到 2015 年,日本女足注册人口要达到 30 万。“这个目标确实有些高,但要想更好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制定一个很高的目标。”上田荣治表示,要 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改善女子足球的环境,“现在中学(初中、高中)基本上是没有女足俱乐部的, 所以我们要尽力去改变这些,另外也要增加女足教练的数量。” 没想过让女足职业化 在注重女足人口普及的同时,日本足协还打算今后大力发展女足联赛。目前日本女足联赛可分为两个 级别,最高级别联赛总共有 9 支队伍,赛制为主客场制;第二级别联赛总共有 12 支队伍,被分为东西两 个半区,进行赛会制比赛。 女足夺冠之前,国内联赛的上座率仅有 1000 人左右,而现如今最火爆的比赛单场上座率高达 26000 人,甚至已经超过了 J 联赛。 日本女足国脚除了个别球员在德国、美国、瑞典等俱乐部踢球之外,基本上都在国内效力。为增加日 本女足联赛的观赏性,国家队已准备在 2012 年缩短集训时间,从原来的一年集训 100 天左右,缩短为 60 天,“这些国脚在联赛中同样可以获得锻炼。”上田荣治说。 和世界上多数国家一样,日本女足球员也基本上都是业余的,有些人是工人,上午上班,下午训练; 有些是大学生,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只能靠跟自己所在俱乐部签订合同,获得相对较低的收入。入选国家 队的球员待遇相对较好,除了交通和食宿由足协承担之外,还会额外获得一定的训练补贴。“我们现在还 没有想过把女足联赛完全职业化, 因为那样未必是好事, 而且是否需要职业化, 也是要进行很深入讨论的。 ” 上田荣治说。足球老将中田英寿本田圭佑、香川真司、长友佑都、内田笃人、冈崎慎司、川岛永嗣……这些在欧洲踢球的日本球员, 已成了亚洲足球走向欧洲的代表。据日本足协统计,他们在海外踢球的球员有 150 人左右,其中在欧洲和 南美踢球(包括二队和青年队)已超过六十人。和中田英寿当年在意甲创造的辉煌相比,这些人显然还有 很大的进步空间。已经退役多年的中田英寿将更多精力集中到“TAKE ACTION”基金会的公益活动中。 起步 《足球小将》 新京报:是什么让你选择足球? 中田英寿:受《足球小将》那部漫画的影响。 新京报:中国也有很多人因为这部漫画喜欢上足球,你现在还会重看这个漫画吗? 中田英寿:经常会反复看一些漫画,不仅是《足球小将》 ,其他题材的漫画我也会看。 新京报:你小时候有崇拜的球员吗? 中田英寿:我从来没有崇拜过任何一名球员,因为我小时候日本没有转播国外的比赛,J 联赛当时也 没有,所以我很少看比赛,也就没什么喜欢的偶像。 新京报: 你高中时就被 J 联赛球队看好, 高中毕业后到 J 联赛踢球, 当时为什么坚决选择踢球这条路? 中田英寿:高中毕业后的 4 年对于职业球员来讲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好的时候,其他的时间是不可以 代替的,所以我还是优先选择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因为在日本,我踢完球之后也是可以上大学的。 新京报:你在日本和欧洲踢球都很出色,是因为天赋,还是勤奋? 中田英寿:我本人没有非常出色的身体能力,在技术上也没有很出色,也没有太多的天赋。我平时踢 球时也会反复考虑, 在没有优势的情况下, 我应该如何去做。 所以我觉得, 能够成功还是取决于我的努力。 足球运动的特点要求的不是跑步跑得快、身体强壮就行了,我会在场上寻找适合我的踢法,多思考也是我 成功的因素。 转会 足协没干涉 新京报:除了踢球,还有什么爱好? 中田英寿:我平时比较爱读书。虽然是足球运动员,但我想通过各个角度来分析足球。书籍可以带给 我很多东西。上下午训练差不多 4 个小时,睡觉占 6 个小时,一天当中还有十多个小时,可以做很多其他 事情,所以我不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足球上。 新京报: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 中田英寿:喜欢看漫画,也喜欢看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 新京报:去欧洲踢球前,你在日本效力的俱乐部(平冢贝尔马尔)给你做了哪些工作? 中田英寿:我跟平冢贝尔马尔俱乐部当初签合同时就已经开始谈这个问题:如果我有机会去欧洲,那 么球队是要支持我的。所以当我准备去意大利踢球时,俱乐部还是大力支持的。 新京报:少了你之后,球队受影响吗? 中田英寿:我转会时,他们收到了一些转会费用,这笔钱对俱乐部来讲并不少。买卖球员也是一个产 业,俱乐部有了收入,应该还是很欣慰的。 新京报:中国一些球员到欧洲踢球可能会受阻于俱乐部,中国足协这个时候会出面做工作。你去欧洲 前,日本足协是否给你提供过帮助? 中田英寿:日本足协没做什么,转会这件事还是俱乐部和俱乐部之间的事情,跟日本足协关系不是很 大。 留洋 最爱那抹蓝 新京报:你在意大利踢球时,学到了什么? 中田英寿:学到了欧洲的足球文化,这种文化已经融入到了生活中。我在那里不光学怎么踢球,也学 他们怎么把足球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我在英国也踢过, 但我觉得自己的特点更适合意大利。 西班牙、 意大利、 德国、 英格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格, 如果让我选择, 我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在意大利踢球。 新京报:日本也有很多青少年在从事足球运动,这是不是意味着足球也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 中田英寿: 日本的足球教室和足球培训班比以往多了一些, 但这并不意味足球已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 我们还没有到这种程度。欧洲有些球队有着很长的历史,有些人很小就喜欢这支球队,他们到了暮年也支 持自己的球队, 不管成绩如何都不离不弃。 足球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 日本现在还没有到这种程度。 新京报:日本现在有很多球员在欧洲踢球,你觉得他们要想在欧洲立足,应该注意哪些? 中田英寿:没什么可说的,他们需要拼搏,和我一样去拼。 新京报:你现在还会经常看他们的比赛吗? 中田英寿:我虽然喜欢踢球,但不看其他人的比赛。因为如果我看比赛,就非常想去踢。看别人的比 赛,我会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踢呢?我恨不得自己也上场。我不太会像别人那样纯粹通过看比赛享受足球, 我还是更喜欢到场上踢球。 退役 公益+足球 新京报:退役后你将更多精力放在公益活动上,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中田英寿:退役后我就到各个地方旅游。虽然我是日本球员,但我发现好多国家都知道我。从中我发 现了足球的魅力和公信力,我也考虑退役后,还能否给那些喜欢我的球迷做一些其他事情。很多著名球星 退役后都在做公益事业,所以我也选择了这条路。 新京报:做公益活动是球员退役后的一种责任吗? 中田英寿:退役后能踢球的机会就很少了,我们通过公益活动,能获得踢球机会。退役后除了当教练 和解说员,我们还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我就是希望通过足球继续为别人服务。 新京报:是否考虑到中国做公益? 中田英寿: 之前的公益活动都在日本, 地震后也开始走出去, 去了泰国和新加坡。 中国也在考虑之内, 我在中国也有很多朋友。 新京报:在中国的公益活动打算以什么形式来开展? 中田英寿:对于公益比赛的安排,不太喜欢每次都是同样的内容。如果让世界选拔队和中国球员一起 踢球、 比赛, 这样观众是不是更高兴?我现在也在考虑活动如何开展的问题。 我希望我们的活动有持续性, 而不是一次性的。我去过好几次中国,希望跟中国当地的球迷和球员一起实现公益比赛。我本人也是踢球 的,非常希望在中国大的体育场里踢球。我不喜欢教足球,但我喜欢自己踢球。虽然退役了,但不想输给 现在的球员。没有绝招只有常识(白岩松)一 日本,有一些东西变得太快,让人很难适应,比如首相。 今年年初,美国一张大报上,有一幅漫画,画面上是两个人的对话,一人问另一人:“这个月的日本 首相是谁?” 一个月换一个首相有点夸张,但一年不到就换一个是事实。短短几年时间,我见过日本四位首相,不 过现在都已成为“前首相”。 变得太快的后果就是:日本的政治家越来越少,政客越来越多;深谋远虑的政策越来越少,只顾眼前 只顾支持率的做法越来越多;敢再相信日本每位首相拥有长远前景的人越来越少,走一步看一步并等着下 一位首相的外交越来越多。 不过,在日本这个国家,如首相一般频繁变换的事儿并不是太多,如果你去日本的次数多了,看到他 更大的特点是认准了就不变。既是缺点也是优点,但由此观照日本足球的进步,或者说我们该钦佩的,恰 恰是日本认准了一条路之后,就往下走的不变和定力。最后,一条道路不但没有走到黑,还走到了世界二 流亚洲一流的境界。中国足球已被远远甩开,这个时候,或许我们该感慨一下日本的“轴”和我们的“灵活多 变”。 二 我曾经看不上日本足球,哪怕在我们主场输给日本之后。 1986 年年底,我在湖南长沙实习,那时的湖南广电还未拉开改革创新的大幕,下班后实习生的日子寂 寞并略有些孤独。有一天,我开始难得地期待下班时刻的到来,因为当晚,中国队在广州迎战日本队。由 于 1988 年奥运会在韩国举办,中国赢了日本,就可以历史性地进入奥运会。不幸的是,那天晚上在广州, 中国队 0 比 1 输给日本。 我一直记得那天的冷,并因一个人看球而冷得浸入骨头。可至今我都记得,对下一次客场战日本队还 是相当有信心的。 果真,客场战日本,柳海光、唐尧东各进一球,完胜日本,这结果证明了很多当时中国球迷的自信。 打日本,一场可能输,足球是圆的,而打两场或十场,一定中国赢得多,毕竟实力在那儿放着。 可惜,23 年之后,那客场一战,是在真正的关键之战中,我们几乎最后一次很爽地“欺负”日本(东亚 四强赛不算) 。这之后,日本开始悄悄走上改革之路,而我们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也走上职业之路。可二 十年间,日本一直走在最初的思路上,而中国在这二十年间,足球的会议开过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宏 伟的十年计划,一次又一次变成废纸。 在这样不断变化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日本慢慢很“轴”地脱胎换骨,终成大器。 而我们面对逝去的近二十年时光,不得不感叹:哪怕我们从废纸篓里拿出任何一个哪怕水平不高的十 年计划,并踏踏实实地照计划去办,可能中国足球都比现在强得多。可惜,善变,成了中国足球不断退步 的重要原因。没办法,在我们这儿,足球被踢成了政绩,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又一个不被坚持的未来, 终于把中国足球搞成了连过去都不如。 三 对于中国足协和新京报等媒体去日本取经,既抱大期待,又知道,拿不回什么奇特的东西。 这话有些矛盾,不是吗? 日本足球能用二十年时间走到很高境界,一定不是独自发明了什么,更不会有什么奇特的武林秘笈。 如同每一个能把足球搞好的国家一样,不过是尊重常识而已。其实,不仅足球,搞好哪样东西,不需要回 到常识呢? 西方有句谚语:“不要尝试发明轮子”。意思是,把轮子做成圆的,是老祖宗经过 N 次试验得出的最佳 设计,后人不必在这个常识的面前,再想着去发明一些奇形怪状的轮子。 可惜,中国足球,一次又一次总想发明不是圆形的轮子,可最后,车都被很怪的轮子弄散了架。这个 时候,连孩子都可能知道:用圆轮子,回到常识吧! 对,回到常识! 日本足球的腾飞之路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无外乎,重视联赛,重视青少年,自觉先当学生,请优秀外 教来领着自己上路。职业联赛一开始,足协就明白,自己不能什么都管,放权给职业联盟,哪怕当时只有 一个办公室,也要先拿出一部分,让职业联盟的管理独立出来,政企分开。 复杂吗?不复杂,不管谁去,最后看到的一定都是这样的常识。所以你指望中国去一领导,人家就客 气地给你拿出一个从不告诉别人的“绝招”,那不可能,你只能得到常识! 但我又因此抱大期待。这期待就是,我们的足球管理者,能真的回到常识,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坚 持,去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并真的开始“不追求政绩才会成为真正政绩”的良性循环时代。如能这样,日 本没白去,如能这样,去日本的官员和记者都有功。 为了中国足球向好的变化,我们该到了在常识的指引下,不那么变地向前走了。 四 面对日本足球的崛起,也有一种声音很乐观——日本人和我们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东亚人,日本人能做 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 外表的相似极容易让人产生错觉,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 外表相似, 实质上, 这两个民族的不同之处, 或许比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区别还大。 今年是德国与日本交往一百五十年,德国驻日本大使当面对我说:“德国与日本渊源颇深,我们有太 多相似之处。”这位大使去日本之前,是德国驻中国大使。 从某种角度说,日本是亚洲的德国人,讲纪律,做事认真投入,定下的事能坚决地执行,并有韧性。 学日本足球,别忘了这些细节,它同样是日本足球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中国人更该自信,速度、大局观、创造力,是我们的优势。只要回到常识走上正路,中国足球的未 来应当比日本更辉煌。前提是:我们别内讧,没人可以打败中国,除了中国人自己。 一个大国,到了告别悲情,慢慢走上自信之路的伟大进程,足球,不过是其中一件很小的事而已。 日本足球能用二十年时间走到很高境界,一定不是独自发明了什么,更不会有什么奇特的武林秘笈。 如同每一个能把足球搞好的国家一样,不过是尊重常识而已。其实,不仅足球,搞好哪样东西,不需要回 到常识呢?J 联赛向德甲靠拢(朱晓东)在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工作过将近四年的朱晓东,是迄今唯一在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工作过的中国人。离 开日本后,朱晓东考入国际足联在欧洲举办的足球 MBA 班。回国后,他创办了欧迅体育公司,该公司主 要负责国内外品牌及公司赞助体育赛事及项目管理, 并且为体育协会、 俱乐部及运动员提供市场管理服务。 作为国际足联在中国的唯一代表机构,他们成功帮助国际足联和中国足协完成了 2007 年女足世界杯的赛 事运行和管理。 “你是因为喜欢足球才到我们这里应聘的吗?”朱晓东至今记得去日本职业足球联盟面试时被问的这句 话。当时,很多面试者基本上都会回答:“是的。”可是,朱晓东耍了个心眼,“不是,我是觉得足球是一个 产业,需要好好经营。”他的回答引起了招聘方的注意。 他被录用,成了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唯一的“外国人”。于是,一双中国人的眼睛有机会深入 J 联赛,观 察了将近 4 年。 【谈经营】 花球迷的钱,为球迷服务 在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工作期间,朱晓东最初被分在策划部。他记得当时他们部门做了很多调查工作, “比如我们在体育场边做球迷的调查,就会问他们从哪里来?收入多少?一般跟谁来看球?是不是每场比 赛都来?如果不来看比赛的话会做什么?日本人的工作非常细致。”这样的详细调查让日本职业足球联盟 掌握了各种跟足球有关的数据和资料,他们会根据这些内容采取接下来的工作和服务。 为了让日本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总经理更专业,日本足协每年都会搞总经理培训制度,“我们那个时 候一年有三四次,足协负责请专家过来上课,各俱乐部总经理跟着学习,就像是 EMBA 的课程。”现如今, 这样的培训体系依然存在,只是从当年的一个季度一次变成了现在的一个月一次。 朱晓东认为,日本俱乐部的服务意识是中国俱乐部没法比的,“日本俱乐部需要自负盈亏。即便没有 了投资商,他们自己作为一个公司,也是可以存活下来的。”为了能够让俱乐部自主经营得更理想,他们 的俱乐部就必须提供各种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日本的俱乐部是在用消费者的钱去养活自己,而中国的 俱乐部则是用老板的钱在养活自己。关于球迷的服务工作,我们基本上不用做,这样也不利于足球文化的 传播。” 【谈理念】 体育是生意,生意不烧钱 俱乐部不靠老板,靠自主经营。J 联赛的做法跟中国不同,跟皇马、曼城这样敢花钱的豪门也不太一 样。“很多人都说,职业足球俱乐部就是用来烧钱的,这样的态度在意甲和西甲可能很普遍,但在德甲我 们看不到这样的经营姿态。”朱晓东认为,像拜仁、多特蒙德这样的足球俱乐部都很严谨,“他们都在用经 营者的姿态来做俱乐部。” 无论是用烧钱的方式打造俱乐部,还是用经营者的姿态来建设俱乐部,都没有对错之分,“在日本人 看来,体育本身就是个生意,他们也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日本俱乐部现在正在慢慢往德甲俱乐部方向靠拢。”朱晓东拿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做了举例,“拜仁每年 都可以去欧冠, 而且欧冠成绩还都不错。 他们不买什么太贵的球员, 但经营很正规, 每年都可以挣很多钱。 ” J 联赛的经营全部归日本职业足球联盟支配,职业足球联盟是和日本足协完全分离开的组织。J 联赛理 事会的 18 人当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社会,其中有媒体人、作家、艺术家等等,“这些人的存在保证了联赛 密切联系群众、社会。如果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讨论,很难了解普世价值和民众呼声。” 【谈管理】 工作看能力,不必拍马屁 朱晓东在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工作时,是川渊三郎手下。川渊三郎希望他能够借助国籍优势在中、日足 球交流方面做些具体工作。在朱晓东的帮助下,王俊生、郎效农等人多次前往日本足协考察,川渊三郎也 多次来中国参加各种足球活动。 身为欧迅体育公司负责人,朱晓东现在也经常和中国足协打交道。中超公司和中国足协多次前往日本 考察,朱晓东都亲自陪同,“我们去日本考察足球的人倒也很认真地做笔记,回来也可以写出很多报告, 可是中国足球还是没有什么改变。” 日本人工作认真的精神给朱晓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办事认真的人,只是这种认 真的精神,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在朱晓东看来,中国人做事认真往往用在服务领导身上,“比如领导出 国,他们会安排得无微不至,因为我们的评估体系是由领导决定的,领导会觉得你安排得舒服、懂事就是 好员工。 日本或许也有这方面的东西, 但人家更看重你的工作能力, 考核人也是看你是否能够把工作做好。 ” 【谈普及】 人数不可少,集中更重要 朱晓东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毕业后在日本从事 IT 工作,他加盟了公司组织的球队。刚一进队,球队 负责人就告诉他:一定得好好踢,踢好了,将来可能参加 J 联赛。 带着这样的梦想,朱晓东当时所在公司的足球队成立了。可他在比赛时发现,“我们在东京涩谷区也 只能排在第三级。要想参加 J 联赛,简直是做梦。” 不过对于日本人的这种有理想的态度,朱晓东还是非常认可。“他们既然想做一件事情,就要把这件 事情认为是很崇高的。当你把自己做的事情认为得很崇高时,从业人员的层次和做事方式也就不同了。” 在朱晓东看来,在日本想要踢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且这些想踢球的人基本上都会在各地的体育部 门进行注册,“注册后就可以参加各地足协组织的比赛,还可以享受专门的体育场和专业的裁判。” “所有体育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规律就是把基层做好,让大家从事这项运动变得更加容易。”朱晓 东认为,论人口数量,中国喜欢足球的人不比日本少,“只是我们现在都处于零散状态,没有一个专门的 机构将这些人集中起来。”鹿岛鹿角不爱砸钱 和欧洲的豪门相比,日本 J 联赛俱乐部无法相提并论。对于豪门的奢华,日本人不羡慕,也不效仿。 他们学习的是欧洲的职业化管理,用最职业的方式来管理俱乐部。 以鹿岛鹿角俱乐部为例,2010 年数据显示,他们年收入 44.66 亿日元,年支出 44.49 亿日元,在没有 母公司注资投入的情况下,全年下来不但没有亏损,还略有盈余。 参加 J 联赛以来, 鹿岛鹿角队拿到 7 个联赛冠军、 个联赛杯冠军、 个天皇杯冠军、 个超级杯冠军、 1 3 5 1 个 A3 联赛冠军,在 J 联赛的重要地位无需赘言。 像鹿岛鹿角这样的俱乐部,努力经营的同时,球队的工资总额也控制在 50%以下,俱乐部在财务上实 现了收支平衡。 【建队】 冠军专业户曾担心球市 刚进入 J 联赛的时候,鹿岛鹿角俱乐部很头疼,他们有两个担心:一是球队实力不够,因为在之前的 非职业联赛中,母公司球队(日本开办 J 联赛以前,参加全国联赛的都是公司球队,鹿岛鹿角俱乐部的母 公司至今依然是住友金属集团)处于全国联赛的第二级别;二是对足球市场不太自信,会有人来看足球比 赛吗? “这种担心,让我们刚进入 J 联赛时有一种危机感。”鹿岛鹿角俱乐部总经理井畑滋说,这种危机感后 来也成了俱乐部发展的一种动力。 从 1993 年参加 J 联赛至今,鹿岛鹿角队总共拿到 7 个联赛冠军,是 J 联赛的冠军专业户。 鹿岛鹿角队是一支完全“巴西化”的球队。从 J 联赛创办到如今的这 18 年,鹿岛鹿角队总共请来了 9 名 教练,其中只有两名教练是日本人,他俩各自的带队时间仅一年,其他教练均来自巴西,现任主教练奥利 维拉已加盟球队 5 年。“我们不会轻易更换教练。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大家庭’似的俱乐部,让球员和教练员 都很有归属感。”井畑滋说。 “我们起初也在巴西风格和欧洲风格之间考虑过,但我们认为巴西的外援和教练更便宜一些,所以最 终就选择了引进巴西的教练和球员。”井畑滋说。 鹿岛鹿角俱乐部坚持巴西风格跟济科有关。1993 年和 1994 年,济科为鹿岛鹿角队踢了两年球,总共 出场 23 次,打进 14 球。后来,济科留在鹿岛鹿角队担任教练,并于 1999 年正式成为球队的主教练。 鹿岛鹿角俱乐部内, 随处可见济科当年比赛和执教时的照片, 他的铜像也被竖立在茨城县立体育场外, “济科精神”已成为俱乐部的一种理念。 除了鹿岛鹿角队之外, 日本其他俱乐部也非常注重历史和传承。 日本 J2 联赛的东京日视俱乐部将曾经 效力于该俱乐部的国脚名字挂在墙上,作为纪念;鹿岛鹿角俱乐部将为球队有贡献的人的脚印印在体育场 外,供人参观。 “日本所有俱乐部都很注重历史, 我们会永远记住那些对于俱乐部有贡献的人。 即便他后来转会走了, 我们也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鹿岛鹿角俱乐部事业部主任春日洋平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俱乐部 变得更有人情味,“地震的时候,济科亲自回来组织公益比赛,大家对于俱乐部还是有感情的。” 【经营】 球员工资低于开支一半 鹿岛鹿角俱乐部位于日本茨城县鹿岛市, 这里的人口总数大约为 6.5 万人。 人少, 但这里距离东京近, 大巴两个小时可到。每次主场比赛,都有不少东京球迷乘坐大巴前往茨城县县立体育场看球。 为了方便球迷,日本的交通部门专门会在比赛日安排更多的大巴车,比赛结束后,十多辆大巴车早已 停在体育场外,球迷从球场步行大概 500 米就可登车。据鹿岛鹿角俱乐部统计数据显示,他们的球迷,有 49%来自茨城县之外,这些人中多数来自东京。 井畑滋在做一项研究,内容是一名球迷到现场看球究竟要花费多少钱。经过长期调查后得出结论:所 有球迷平均花费的门票费用大概为 2172 日元,餐饮费用为 372 日元,俱乐部纪念品费用为 356 日元,交 通费为 2160 日元,总共花费 5060 日元,“外面城市来这里看球的人,在交通费用上花了太多的钱,所以 我们必须要提高服务质量,另外也要尽可能吸引本地区的球迷到现场看球。本地区的人花费并不大,所以 我们拥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鹿岛鹿角队的比赛门票分为 11 个档次,价钱也有所区别,最便宜的是 1500 日元,最贵 8000 日元。 日本各足球俱乐部也实行会员制度。拿鹿岛鹿角俱乐部举例,他们的会员一年最低是 5000 日元,这样的 会员只能定期得到球队的月刊,并且可以有买打折门票的权利。 鹿岛鹿角俱乐部还设置一种高级会员制度,此会员最低每年要交 12 万日元会费,最高 100 万日元。 他们可获俱乐部的正版球衣,并可参加球员与球迷的活动。年会费 100 万日元的球迷,可以带另外一人一 起观看比赛,俱乐部会为他们提供在球场的专用席位,并且提供免费的饮食和免费的停车服务。 申请最高会员级别的球迷,不但可以自己到体育场看球,还可以带一位自己的朋友,并且享受包厢待 遇。鹿岛鹿角俱乐部的会员约为
人。 另外,企业可购买包厢,并在包厢位置打自己的广告。购买包厢的价格相对较高,11 人用的包厢一年 售价 440 万日元。 和非会员相比,会员球迷购票会有一定的折扣,但最高折扣也只能有 9 折左右。“在日本人看来,不 存在免费看球这种说法,他们会认为免费看球的人不是真正的球迷。”欧讯体育创始人朱晓东说,中日这 方面的差距很大,“原来有些中国球迷,看球甚至希望俱乐部给自己钱。” 据鹿岛鹿角俱乐部 2010 年统计的数字,他们的年收入为 44.66 亿日元,其中 15 亿来自赞助商,7 亿 来自门票,1 亿来自转播权,3 亿来自会员,5 亿来自俱乐部商品,转会费 3 亿,亚冠联赛奖金、体育场活 动、转会费等一系列其他费用的收入大概在 10 亿日元左右。 俱乐部 2010 年的支出费用是 44.49 亿日元,收支基本上持平。其中,支付给球员、教练员以及工作人 员的工资费用大概为 20 亿日元,“我们必须将所有球员的总收入压低到俱乐部收入的 50%以下,这样俱乐 部的运营才是健康的。”井畑滋说。 【理念】 烧钱买大牌不如搞青训 鹿岛鹿角队不会像很多欧洲俱乐部那样,每年斥巨资购买高水平的外援和教练,这也是日本 J 联赛所 有俱乐部统一的做法。“我们要做一个培训型的俱乐部,我们从 6 岁就开始培训球员,这样更有利于俱乐 部的长远发展。”井畑滋说。 俱乐部并不是没有动过花高价钱买大牌外援的想法。“可是我们认为,那样的成本太高了。如果在外 援上投入大量的价钱,还不如我们将这些钱投入到青少年球员的培训当中。”井畑滋说,俱乐部会选择性 地购买一些外援,“如果我们的两个前锋都是外援的话,那么怎么培养本土前锋呢?” 为了培训本土青少年球员,鹿岛鹿角俱乐部在鹿岛市、茨城县和千叶县三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培训基 地,这些孩子的年龄段是从小学到高中,不住在培训基地内,每日放学后进行集中训练。三个培训中心的 孩子总数加起来有 3000 人,这些孩子中表现出色的可以进入一线队,其余可以继续读书、上大学。 和中国很多俱乐部完全靠投资方投钱经营不同的是,日本 J 联赛多数俱乐部完全可以做到独立经营, 自负盈亏。鹿岛鹿角俱乐部的母公司(投资方)是住友金属集团,按照俱乐部目前的收入完全可以自给自 足,因此母公司也就不存在任何的压力。 “既然需要自给自足,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地为球迷和赞助商做好服务。只有服务好了,才可能让经 营更加顺利。”井畑滋表示,日本俱乐部之所以注重服务,跟俱乐部自身经营性质有很大关系。 鹿岛鹿角俱乐部自从创建以来,每年都会将自己的财务状况向全社会公开。他们认为,如果财务不透 明的话,那么将无法吸引赞助商,更无法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自然也就没了公信力。“在日本,公布财务 状况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赞助商也希望我们把所有事情做得透明一些。”鹿岛鹿角俱乐部事业部主任春日 洋平说,他们公布的数字完全都是真实的,头脑中完全没有造假的念头。 在井畑滋看来,像巴萨、皇马这样高投资、高产出的俱乐部,并不是健康的,因此他们不会效仿。“通 过考察, 我们觉得西甲维拉利尔俱乐部的特点跟我们很相似, 所以我们会集中研究他们的案例, 进行学习。 ” 井畑滋认为,维拉利尔俱乐部所在地卡斯特利翁省的人口是 5 万人,跟鹿岛市差不多,体育场规模和球场 设施也都基本相同,“唯独不相同的是,他们的转播收入很高,比我们高出 40 倍,这可能也是由西甲联赛 的整体价值决定的。” “维拉利尔是一支面向当地的俱乐部,他们尽量培训自己的球员,这样就可以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井 畑滋认为,“维拉利尔模式”证明这种节约型的、以培养当地人为主的俱乐部同样可以获得成功,“他们的成 绩很不错,经常可以参加欧冠联赛。” 1500 鹿岛鹿角队的比赛门票分为 11 个档次,价钱也按不同档次而有所区别,最便宜的是 1500 日元,最贵 的是 8000 日元。 5000 要成为鹿岛鹿角队的会员,一年最低要花 5000 日元,这样的会员能定期得到球队的月刊,并且可以 有买打折门票的权利。J 联赛挺进百年构想1996 年,川渊三郎推出了 J 联赛“百年构想”。这个“百年构想”其实很简单,概括起来只有三句话:第 一,让人们居住的城市的球场都铺上草皮,并建造更多的体育设施;第二,不仅是足球,还要建造能让人 们尽情享受体育乐趣的设施;第三,观看、行动、参与,通过体育运动让人们得到更多交流。从 1993 年 起步至今,日本 J 联赛正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地前进。他们创立联赛没有更多地考虑成绩,而是希望足球 和体育能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日本裁判分为四个等级,只有一级裁判才可以获得执法职业联赛的资格,有 160 人左右,其中 30 人 是主裁判。日本对顶尖级别的裁判施行职业化管理,在一级裁判中有 15 名职业裁判,其中主裁判 3 人, 助理裁判 12 人。足协定期组织裁判培训,还和职业裁判每年签订工作合同。职业裁判有约 1200 万日元的 固定年薪,主裁判执法一场比赛还会得到 12 万日元的报酬。 完全脱离足协让我们的办事效率非常高,因为在大的机构里,往往会牵扯更多的人和事。J 联赛秘书 长中西大介说。 筹备 J 联赛时,川渊三郎 53 岁,J 联赛是由他一手创办起来的,他因此被称为“日本足球教父”。J 联赛 创建第 2 年,中国也有了职业联赛。17 年过去了,两国足球的差距越拉越大。 【能赚钱】 前三年平均收入 9 亿日元 从酝酿到筹备,再到 J 联赛正式开始,日本足协整整用了 4 年。这 4 年间,他们到欧洲考察,起草各 种规章制度,还要说服各队加入职业联赛。据川渊三郎回忆,日本民众当时对足球不太感兴趣,他奔走于 各企业球队游说,除了告诉他们职业联赛的重要性,还要让他们明白:到职业联赛后不会亏本。 创办职业联赛前,一个企业球队打全国联赛一年的固定投入是两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620 万元) ,川 渊三郎当时给各队做了预算,“棒球球员一年平均工资是 800 万日元,所以足球也按照这个标准来算。一 支球队有 25 人,那么球员工资就是两亿日元。”此外,再加上球员到外地打比赛的差旅费、工作人员工资 和其他费用,一支球队打一年职业联赛的费用在 5 亿日元左右。川渊三郎还给各队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场 比赛上座一万人,人均门票消费 1000 日元,那么一年光门票收入就可以有两亿。再加上赞助商的 1.5 亿日 元和企业固定投入的两亿日元,基本上可以保持收支平衡。川渊三郎为了能够让职业联赛办起来,不得不 “忽悠”各支球队,“我必须把上座率夸张地说成一万,如果说成两三千,他们肯定不干。” 1993 年,日本 J 联赛正式启动,当时有 10 支球队参加。联赛刚一创办就获得大丰收,日本职业足球 联盟创办前三年的平均收入为 9 亿日元。 【搞独立】 脱离足协让办事效率更高 J 联赛有严格的准入标准:第一,俱乐部须为独立法人实体;第二,俱乐部须固定于某一城市,参与 当地公益事业,推动青少年足球普及;第三,要有一定数量的签订 A 级职业合同的球员,主教练必须具有 S 级(最高级别)证书;第四,俱乐部须有完备的 5 级队伍建设;第五,要有足够容量的固定赛场。1999 年,J 联赛分为 J1 和 J2 两级联赛。随着 J 联赛的不断扩军,2011 年 J1 联赛已有 18 支球队,J2 联赛有 20 支。 日本各地政府不会为当地俱乐部提供直接财政支持,但会在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俱乐部非常注 重与当地社区的互动,会定期携球员与社区开展联谊活动,在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宣传互动,开放球队训 练、定期公布训练时间与通道以方便球迷接触等。俱乐部也会深入当地中小学推广足球运动,很多俱乐部 的 U12 梯队就是当地小学校队。 日本没有单独为体育项目设置政府主管部门,体育隶属于文部科学省(简称文部省) 。政府部门对职 业足球基本不干涉,均交由足协管理;足协又将职业联赛交由职业联盟管理。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在联赛开 始前就已正式创办,它是一个独立运营的社团法人组织,主要负责职业联赛的运营和管理。职业联盟的组 织结构分为 5 层:J 联赛总会、联赛主席、理事会(主席)、J1 和 J2 联赛执行委员会、联赛事务局。 J 联赛理事会每月都会召开联赛会议,讨论有关联赛运营的基本方针、制定各种规程及规章制度等。 虽然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完全脱离于足协,但理事会 18 名成员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足协。与中超公司只负 责中超联赛的商务运营不同的是,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则负责 J 联赛的全部事务。“完全脱离足协让我们的办 事效率非常高,因为在大的机构里,往往会牵扯更多的人和事。”J 联赛秘书长中西大介说。 【很硬气】 球队名字不许赞助商露脸 据日本职业足球联盟 2009 年公布的数字显示, 联赛当年收入 127.76 亿日元, J 其中电视转播收入 51.97 亿日元,赞助收入 47.29 亿日元;全年共支出(包括给俱乐部的分红)126.61 亿日元。日本足协和职业联 盟每年都会将财务完全公开,这也是避免腐败的一种做法。 俱乐部的经营主要为负责销售与开发其他场地广告、联赛门票、队服广告等。其中门票收益的 97%归 俱乐部,3%上缴职业联盟,其他收益全部归俱乐部。J1 联赛俱乐部每年可获约 2.5 亿日元的分红,J2 俱乐 部大约可获 1 亿日元的分红。“J1 联赛俱乐部的经营问题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在分红方面会尽量照顾 J2 联赛俱乐部。”中西大介说。J1 和 J2 联赛都设了奖金。J1 联赛前 7 名可拿奖金,冠军可获得 2 亿日元,亚 军是 1 亿日元,第 7 名 1000 万日元。J2 联赛前 3 名可拿到奖金,分别是 2000 万日元、1000 万日元和 500 万日元。此外,联赛各项最佳,也会有一定的奖金和纪念品。 反观中国,中超俱乐部每年可从足协拿到一定分红,中甲没有;联赛排名靠前的球队也没有奖金。日 本职业联盟规定,所有俱乐部要及时将财务情况向全社会公开,联盟也会随时监督各俱乐部的财务情况, 一旦发现有经营问题,将及时给予帮助和管理。J 联赛共有 8 家主赞助商,但没有冠名商,原因是目前还 没有一家企业可达到冠名的条件和资格。职业联盟认为,联赛由一家赞助商垄断会影响其他企业投资,同 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利于赞助商的多元化竞争。 和联赛一样,俱乐部也不允许赞助商的名字出现在球队中。他们球队名字主要是“所属地地名+昵称” 的组合方式,这样做不仅可增加俱乐部的认知度,另外也不会因赞助商的变化经常换球队名称。J 联赛创 办时, 《读卖新闻》打算让俱乐部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但遭到了川渊三郎的拒绝。那时,各大报纸体育版 面的头条经常是“川渊三郎先生跟《读卖新闻》关于队名问题吵架”的报道。 “企业赞助球队,应该是出于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川渊三郎认为,企业赞助球队不应太考虑回报,“如 果一个企业连这种想法都没有,根本谈不上太大的发展。”川渊三郎用浦和红宝石俱乐部举例,“三菱汽车 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应该排在第 4、第 5 左右,他们赞助的是浦和红宝石。埼玉县的人起初不开三菱汽车, 但自从他们赞助球队后,大家都改开这个牌子的汽车了。在埼玉县,如果不开三菱汽车,就不算那个县的 人。” 【不露富】 球员工资水平普遍有点低 J 联赛刚开始那几年,日本正处于泡沫经济时代,球员工资较高,俱乐部也花高价钱买了不少外援。 可随着经济的疲软,J 联赛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目前,J 联赛同球员签的合同分为 3 种,最低级别的 C 合同 球员年薪必须控制在 48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38.88 万元)以下,出场费必须在 5 万日元以下。而且这些 球员除了基本工资和出场费,赢球奖金是惟一的额外收入。中等级别的 B 合同球员年薪也不能超过 480 万 日元,出场费同样不能高于 5 万日元。和 C 合同不同的是,没有限制其他额外收入。A 合同是 J 联赛的最 高级别,每支球队只允许有 25 名球员持有 A 合同,年薪在 480 万日元以上,上不封顶,其他额外收入也 不受限制。 据了解,日本球员即便是签了 A 合同,但收入相对于本国的消费也并不高。整个 J 联赛,总收入超过 一亿日元的球员仅有 8 名。一些签订 A 合同的球员,收入甚至跟普通白领差不多。曾在深圳红钻踢球的卷 诚一郎就表示, 他现在在日本踢球的薪水要比在深圳时低很多。 曾有经纪人打算运作中国球员到日本踢球, 但因收入较低而一直没能成功。 日本球员工资不高除了受本国经济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日本足协不希望球员拿太高工资。“中国球员 的工资是不是太高了?有了高工资, 他们是不是就不那么努力了?”川渊三郎反问记者。 中西大介却表示, 无论是足协还是职业联盟都没有故意控制球员工资,“我们只是希望球员的工资在俱乐部可控制范围内, 避免出现球员身价过高后带来的恶性竞争。” 目前日本国家男足中,有一半在欧洲踢球,联赛中很难见到国家队的绝对主力,这也给联赛的质量带 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现在各俱乐部都紧缩,不太愿意花高价钱买外援。对此中西大介认为并不会有什 么影响,“我对联赛并不悲观。俱乐部会随时补充新人,更多的年轻人有了机会。” 中西大介认为,吸引球迷靠的不是国脚和外援,而是球队的自身魅力,“清水队没有一名国脚,但他 们的比赛经常是爆满的。” “J 联赛的理念并不是希望各俱乐部都用钱来买更好的球员,我们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和组织,可以更加 容易地参与进来。”日本足协主席小仓纯二说。 【有危机】 近三年上座率呈下降趋势 2009 年,由于母公司《读卖新闻》的撤出,当时还在 J1 联赛的东京日视俱乐部即将解散。由于球队 一旦退出对联赛的损失非常大,日本职业足球联盟不得不主动拿出资金资助球队,让他们打完剩下的 J1 联赛。救活东京日视后,当时的 J 联赛秘书长羽生亲自为他们寻找新的赞助商。找到赞助商后,羽生辞去 了 J 联赛秘书长职务,到东京日视俱乐部担任总经理,以此报答赞助商的支持。 受此事影响,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加紧对各俱乐部财务的监控。不过从各俱乐部每年公布的财务报表来 看, 基本上都可以自负盈亏。 据日本职业足球联盟统计, 联赛从 2008 年到 2010 年的平均上座率分别为: J1 19202 人、18985 人和 18428 人;J2 联赛的平均上座率为:7072 人、6326 人和 6696 人。J1 联赛上座率稍 有下降趋势。2010 年的总上座率比上一年要少了 80 万球迷。对于上座率下降的问题,川渊三郎认为跟今 年 3 月的地震有一定关系,“另外像鹿岛鹿角这样的强队,赛场很大,但今年成绩不太好。反倒是大阪钢 巴等球队的成绩很好,但球场又很小,基本上都是一万人左右的球场。”川渊三郎认为,这些此前的“弱队” 的硬件设施也要随着成绩的提升尽快改善。 “J 联赛上座率下降,跟地震和场地条件确实有关,但其实这也说明 J 联赛目前也面临着一个危机。” 欧迅体育公司创始人朱晓东认为,上座率下降跟日本足协将电视转播权卖给收费电视有关。从 2007 年开 始,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将 J 联赛转播权以每年 50 亿日元的价格卖给了 SKY PercTV。这样一来,日本球迷只 能通过收费电视观看 J 联赛,不收费的电视台只能播放 J 联赛的一些比赛集锦。“没有一个免费的国家电视 台的支持,联赛肯定会受到影响。每支球队固定球迷的年龄在增长,而新球迷进来的人又很少。无论对于 联赛的普及还是发展来讲,这都不是好事。”朱晓东说。 【反赌球】 联盟保护裁判不受外界干扰 “我们不必在裁判方面节省开支,只有裁判水平提高了,联赛的水平才能跟着一起提高。”日本裁判负 责人松崎康弘说。 目前,J 联赛的裁判费用开支由足协承担 75%,职业联盟承担 25%,其中足协还肩负着为比赛选派裁 判的任务。和中国足协通过抽签的方式选派裁判不同的是,日本足协完全是根据裁判的水平和能力来决定 他执法的场次。“那些经验相对丰富的裁判,要执法难度相对较高的比赛。”松崎康弘说。 联赛期间,日本足协裁委会每周召开会议审议各场比赛裁判情况,对于俱乐部申诉会进行书面答复。 如裁判出现错判或漏判等问题,裁委会会对其进行内部处罚。“如果裁判在比赛中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 那么日本足协今后就不可能给他安排比赛了。”松崎康弘也表示,裁判犯非常严重错误的情况并不多。 松崎康弘认为,日本不存在假球、黑哨、赌球的现象,因为日本的裁判收入相对较高,要想操纵他们 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国外会有黑社会接触裁判,这个日本也有过,但我们很好地将裁判保护起来,让 他们不受到外界的干扰。” 对于假赌黑的问题,川渊三郎很明确地表示,在日本职业联赛发展这将近 20 年的时间里,还从来没 有出现过。以巴之道还施世界在许多球迷眼中,日本足球一直在学巴西,而且一成不变。可是,这种“学习巴西”的说法在日本足球 人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刻意学巴西。日本足球在历史和经营策略等因素作用下,不知不 觉地走上“巴西之路”。如今,日本女足已夺得世界杯,其男足也放言要在 2050 年夺得世界杯。 【师承】 济科成日巴足球纽带 巴西球员菲利佩从 9 岁到 21 岁这段日子,都是在弗拉门戈度过的。21 岁那年,他去了葡萄牙。闯荡 几年后,又回到巴西。他的经纪人告诉他,可以去日本尝试一下,那里的足球进步得很快。 带着出去走走的心态,菲利佩来到日本,加盟鹿岛鹿角。对于日本足球,他在来之前做了不少功课, “我知道济科曾在这里踢球,他是我的前辈,在这里受人尊敬。” 作为最早一批来日本踢球的巴西人,济科的第一站就是鹿岛鹿角,退役后留在这里当教练,并且最后 获得执教日本国家队的机会。“济科精神”现在成了鹿岛鹿角的信条。 “济科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球员对于足球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在场上应该如何去比赛。”鹿岛鹿角俱乐部 总经理井畑滋说,巴西球员的到来不但可以提升球队的战斗力,而且还可以带来先进的足球理念,“济科 刚来时,我们对足球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 济科的成功打通了日、巴足球间的屏障,两国足球的交流在上个世纪末就变得越加频繁。 【交流】 打工子弟走上踢球路 “有这么多巴西人来日本踢球, 跟历史因素有关。 ”鹿岛鹿角巴西籍主教练奥利维拉已在球队执教 5 年, 他也是日、巴足球交流的代表,“上个世纪,很多日本人到巴西打工,他们同巴西人结婚生子,他们的孩 子长大后返回日本,有些人也就成了球员。” 作为日本前国脚,田中斗笠王就有这样的经历,他的父亲是巴西籍日本人,母亲则是意大利人,他从 小生长在巴西,然后到日本踢球,并且入选日本国家队。 “巴西球员选择到日本踢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里很愿意接受我们的球员。”奥利维拉说,日本 J 联 赛创办之初,就有不少人从巴西买球员过来。 作为 J 联赛的创办者, 川渊三郎对那段历史有很深的认识, 他说: “巴西球员相对便宜, 而且质量很好。 我们也曾在欧洲外援和巴西外援之间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还是巴西球员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川渊三郎表示,欧洲很多球员也因为日本太遥远,生活方式差距较大而不愿来这里踢球,“巴西球员 对这些不会考虑太多,他们觉得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 据一位熟悉日本足球的人士介绍,巴西球员来日本踢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待遇,“J 联赛创办时, 日本正好处于一个泡沫经济时期,那时球员的工资都很高,很多巴西球员是冲着钱才来日本的。” 可现如今 J 联赛的工资并不高,曾效力于深圳红钻队的日本球员卷诚一郎表示,自己在日本的工资没 有在中国时高。“在待遇方面,巴西或许会更高一些。”菲利佩说,自己选择来日本踢球,还不完全看重的 是钱,“一个是为了增加足球经验,另外我也很欣赏日本的工作方式。俱乐部会尽可能满足球员在生活和 踢球方面的要求,各方面的工作非常规矩,工资也按时到账。” 不过菲利佩也表示,现在依然有巴西球员为了获得更高待遇来日本踢球,“因为有些人在巴西,甚至 还拿不到比现在更高的薪水。” 【风格】 日本足球更注重整体 据日本职业联盟 2009 年统计,J 联赛共有 121 名外援,其中 38 人来自韩国,62 人来自巴西,欧洲外 援仅有 11 人。自 J 联赛创办,外援中巴西人占据主要市场,十年前甚至会占 80%以上。 受此影响,日本足球的风格有些接近于巴西。鹿岛鹿角刚建立时曾经用过日本本土的教练,可是在最 近十年内,球队一直聘请巴西籍教练和外援,这支球队已经打上了深深的巴西烙印。 可是,日本多名足协官员和教练并不认同他们继承巴西风格的说法,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并没有刻 意学习、效仿哪个队的计划,“学习巴西,可能也是球员在个人技术层面需要向他们学习。至于国家队, 并没有主动学习巴西国家队。我们之前曾请过巴西教练、欧洲教练,换了教练后也就换了风格,但我们始 终提倡把日本球员的优点发挥出来, 比如身体协调能力、 瞬间爆发力和认真的精神, 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 日本足协国家队管理人员原博实说。 奥利维拉认为,日本球员和巴西球员在个人特点方面,有一定差距,“日本球员很规矩,而巴西球员 个人创造性更强一些,两种风格需要一定的融合。” 和奥利维拉一样,菲利佩也持同样的观点,“巴西人更讲究个人技术,球员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个人 技术完成任务,而日本球员更注重整体,风格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两年前刚踏上 J 联赛赛场时,菲利佩一直很困惑,“日本球员为什么这么积极,他们的速度为什么这么 快?”他刚开始并不适应这种节奏,“日本联赛中一对一的防守太激烈了,攻防转换速度很快,这和巴西那 种讲究个人技术的踢法完全不同。不过我现在已经可以适应这里的足球风格了。” 在日本执教 5 年的奥利维拉认为,日本不必一定要继承巴西的风格,但却可以向巴西好的方面学习, “巴西球员的比赛经验相对丰富,因为他们很多球员都在欧洲顶级联赛的顶级俱乐部踢球,虽然日本现在 也有 30 多人在欧洲踢球,但这还远远不够,应该有更多的人走出去。像巴西那样,成为一个输送球员到 欧洲的球员富矿。”
日本足球考——提供以文本文档的格式的各类文档免费下载和在线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特蒙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