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彤教授认为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追问层级 英文包括哪些

松江教育信息网
“海峡两岸写作过程指导教学研讨会”在松江举行
2014年12月11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的“海峡两岸写作过程指导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市松江二中举行。与会专家有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詹丹教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特级教师谭轶斌老师、邹一斌老师、江苏南京市语文教研员徐志伟老师等。本次活动有来自台湾、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广西、辽宁等省市近280位教师参加,共襄盛会。其中包括台湾国文科研习中心骆静茹老师和北一女中叶淑芬老师;广西省语文教研员蒋玉萍老师和特级教师罗丽娜老师、安徽合肥八中的方立立刘从良老师一行、福建三明市特级教师刘菊春一行、山东青岛的李雅慧一行、上海市部分区县教师和松江区中学语文教师等。
研讨活动首先由松江二中宋桂华副校长致欢迎词。然后分两个议程,上午论坛交流,由各地名师介绍有关“写作过程指导”的研究与实践,由专家进行点评;下午是优秀课例展示与专家评课。
上午论坛环节由上海师范大学詹丹教授主持,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加了交流。他们分别是上海市延安中学白丽老师、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徐飞老师、浙江省绍兴一中谢澹老师、大连市语文教研员邓鑫老师、广东东莞新世纪学校黄菊萍老师、松江二中朱桂娟老师、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陈赣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兴才老师、上海市黄浦教育学院特级教师邓彤老师。交流的内容多关注写作过程,如《写作过程指导案例分析》、《以评价促进高中议论文写作》、《关于中学过程化写作教学范式的一点思考》、《“过程”里缺什么和该有什么?》,老师们在写作过程化的思考中更关注给学生写作提供怎样的支架?如《为学生写作提供必要的支架》、《基于学习支架的写作过程指导》、《隐于微点作文教学背后的三级支架》。与此同时有两位老师还向与会的老师呈现了他们的过程化的结果:《“基于创作的写作学习”教改项目成果报告》、《成就儿童作家梦的“五星策略”》。老师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去关注写作教学,在预设的“过程指导”总框架内,这些大量的探索经验,不仅给同行的教学实践以启发,也给注重理论的学者以探讨的基础。在交流的过程中,还穿插了专家点评环节,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强调写作教学中更应关注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建议全国各地的老师多增强沟通与交流,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也可以让老师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更深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特级教师谭轶斌强调: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英雄,老师只要提供合适的土壤,这些老师的努力在改变写作过程指导的线性特征,从而让我们的习作具有交互性,并改变写作教与学的功利性。
在下午优秀课例展示的环节中,由南京师大附中夏清老师执教《“说下去……”――有创意的叙事》、松江二中傅强老师执教《直面成见慎下判断》、台北永春高中叶淑芬老师执教《创意总在框架外》,课后由江苏南京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徐志伟老师、台湾国文科研习中心骆静如老师、淮北师范大学任强教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邹一斌老师、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进行点评。
&& 最后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充分地肯定了这次活动,她强调只有真正地关注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孩子才会做到以“以我手写我心”。一番感人的话语,让在场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深深感受到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一场写作教学的盛宴虽已落下帷幕,但对于广大语文教师而言,它刚刚开始。此次“海峡两岸写作过程指导教学研讨会”,激发了关于写作教学思想的碰撞,达成了一定共识,获得一定的探索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如点点火种也将传播到海峡两岸。
文章附件:
文章作者:研训部
文章出处:教师进修学院研训部
相关文章: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 地址:中山中路38号 电话:021- 邮政编码:201600
Email: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 &2006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lash层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