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京山东师范大学911写作开设写作课

[北京考试报]
面朝大海 背靠大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0年办学创新纪实
  日,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珠海分校346名学生骑着自行车,欢呼着从&世界之门&出发,沿着&青春大道&冲向舞台,亮出了《绿道英姿》。在2分40秒的精彩演出中,观众掌声雷动,解说员用&震撼&来赞美。这是北师大珠海分校举世瞩目的首次&亮剑&,寄寓大学生对低碳和环保的追求,也是&10年磨一剑&办学创新的缩影。
  10年前的12月16日,北师大珠海分校在一个小山头上诞生。10年后的今天,分校以相当于7个北师大本校的面积呈现给世人,以21000名的在校生规模奉献给社会,以输送合格毕业生年递增20%的成就贡献给祖国,以办学创新的累累硕果迎接北京师范大学110岁的生日。
  &天上云天,地上珠海&。记者飞赴距离北京2098公里的珠海,走进那边是南中国海、这边是凤凰山的北师大珠海分校,拨开&烟笼寒水月笼纱&的朦胧,寻求学校10年办学创新的真谛。
  在采访的数十位师生中,&面朝大海,背靠大山&这8个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珠海分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周志强诠释:&面朝大海,是指地处珠海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有办学创新的一片新天地;背靠大山,是说背靠北师大,不仅靠着她的金字招牌,百年的文化积淀,更靠着北师大切切实实在这里办学。&
  是的,海的开放,山的厚重,山海相连,相得益彰,形成了两个优势,达到了双赢:实现了北师大110年深厚文化底蕴的辐射,也插上了北师大珠海分校10年腾飞的翅膀。
  环境育人,世纪新校拔地起
  曾走过依山傍海、洋味十足的厦门大学(微博),曾穿过背山面湖、樱花绚丽的武汉大学(微博),但当记者走进北师大珠海分校时,一种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美丽依然深深震撼着心灵。山海相依、浑然天成,这是千百年来莘莘学子的梦中校园啊!
  &透过山峦晨雾/呼吸海的芬芳/行吟湖畔溪语/细数林间霞光/&这首在北师大珠海分校流传甚广的小诗,表达了学生对这座&山谷大学&的赞美,寄托了学生对母校的深情。而打开分校的网站,分校师生的诗作一首接一首,一首比一首美。难怪啊,朝夕相处在&此景只应天上有&的梦里校园、天赐氧吧,不是诗人也作诗啊。
  这里是造型各异、点缀山水间的&楼园&,到处都有北师大的痕迹。毛泽东手书的&北京师范大学&6字镌刻在校名石上。图书馆像一本打开的大书,其天井式检索大厅为国内所罕见。馆长张晓峰说:&现藏100多万册图书,其中最初的3万多册图书是北师大本部无私支援的,包括许多善本书。&记者在阅览室还看到《北京考试报》被学生翻卷了角。丽泽楼厚重华丽,餐厅、公寓楼和心理咨询中心简洁明快。第一教学楼&&励耘楼,有启功先生亲手书写的北师大校训和孔子塑像;第二教学楼&&乐育楼,有学生服务中心和校友捐献的启功塑像;第三教学楼&&丽泽楼,它是目前校内最大的教学楼。
  这里是瀑布飞溅、泳池碧蓝的&水园&,这里是四季花开、树木长青的&花园&,这里更是没有围墙的校园。开放的校园,错落有致的建筑,所有教学设施的无障碍,构成了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风格。
  珠海分校与香港隔海相望,船程一个小时,驱车抵澳门不过30分钟。学校位于珠海高新区,下京珠高速后5分钟即到。广州至珠海的城市轻轨金唐车站就在学校边,2010年开通后,学校到广州只需40分钟。驱车下京珠高速见第一个红绿灯右拐,就进入了学校的迎宾大道&&金凤路,再前行,看到&百年学府,世纪新校&8个大字,下面分别注明:北师大前身&&京师大学堂始建于1902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创建于日。
  副校长严驳非把采访地点放在13000名师生入驻的海华苑小镇。在&小镇壹号咖啡厅&,他激动地说:&从建设工地的第一声锤响,到当年10月5日正式开学,3亿元的投资、近9万平方米的校区、可容纳5000名学生上课和生活的一期工程,在短短的170天里就奇迹般全面竣工,投入使用了!&他把奇迹归功于珠海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的全力支持,各施工单位不舍昼夜的顽强拼搏。
  总工程师吴宏宇利用图文演示程序缓缓展开两幅地图,一幅是珠海分校的,一幅是剑桥大学的,同样的儒雅,同样的大气,同样的自然。他说:&分校面积约5000余亩。我们志在建一所融于自然山水,合乎自然生态的美丽大学。这是一座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有活力的校园。我深爱这座校园,爱她开放的气质,爱她坚韧的精神。&
  而北师大珠海分校学子自豪地说:&我们在亚洲最美丽的大学读书,4年后将成为心灵和外表最美丽的人。&2009级金融02班学生刘家麟说,我们美丽的校园就像一座山谷中的小城山庄,远离喧嚣,静谧和谐。她优美的自然环境带给我们视觉上的美丽,心理上的净化。我们学校在发展的同时,重视了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里鲜花满目,遍地绿色,让人流连忘返,心驰神往。这里的学子朝气蓬勃,心怀梦想。青龙山、凤凰山相依学校左右,注定了这里是龙飞凤舞,人杰地灵的求学圣地。
  大师育人,百年名校种桃李
  大学,没有大楼,形不成大学。但没有大师,就不叫大学。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北师大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在珠海分校并不鲜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师大本部的校训,也是北师大珠海分校的校训。珠海分校骨干师资队伍是从北师大派来的,由知名学者和教授组成,承担分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百年名校通过派出教师辐射深厚文化底蕴,使珠海分校成立伊始便承继北师大优良的学术传统,为其高质量办学打下牢固的师资基础。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92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3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16人。
  北师大一批名师为珠海分校上课或开讲座。写作课,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条分缕析;《史记》课,北师大教授韩兆琦论述精辟;心理学课,国际心理联盟副主席、著名心理学家、北师大教授张厚粲彰显大师风范。杨寿堪教授曾在北师大珠海分校担任督导组组长并任教7年。他最近在10年校庆征文中深情地谈到&六个难忘&:难忘珠海分校这所新型大学、具有创造活力的大学、有着很大潜力和远大前景的大学,难忘珠海分校依山傍海、山水相映的美丽校园,难忘特有的校园布局与建筑风格,难忘一起工作的同事们,难忘辛勤耕耘的老师们,难忘可爱的同学们。
  &7教授上台唱《毕业歌》&,在分校被传为佳话。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教师张明回忆,中文系当时聘请了不少北师大本部的老先生前来任教,如刘锡庆、陈惇、韩兆琦等。&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全场沸腾了。台下聪慧睿智的学生完全明了台上演唱者的寄意,不少学生热烈呼应,同声高唱。大教室里,台上台下,歌声、掌声、呼喊声响成一片,如奔腾激荡的海潮。
  应聘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参与教育教学的知名学者有:著名管理学家、博士生导师、教授蒋正华;&两弹一星&功臣、中科院院士、教授黄祖洽;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博士生导师、北师大教授张厚粲;我国军事法学创立人和奠基者、军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陈学会;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史学家、博士生导师、教授郭齐家;原中共党史与李大钊研究室主任、民国史、国共两党史专家、教授刘志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李扬;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著名土地管理学家、博士生导师、教授马克伟。
  珠海分校教学质量检查督导由北师大校本部负责,组长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学家、北师大教授顾明远。
  &穿越百年时空/相聚名师学堂/聆听时代新声/放飞青春希望&。大师育人,确保了珠海分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十年走高&&
  珠海分校2004级学生,广东省作家协会的沈怡洁写道,翻看着当年的笔记,心底不由得升腾起一阵温暖。潦草的笔迹,记录的是母校给予我的知识营养,更回放出当时老师授课的情景。每一位老师都是不同的风格,或严肃、或活泼、或激昂、或温和;每一门课程也不一样,感兴趣的课程笔记就多些,当然同时也有我听不懂的、我犯困的、我感到痛苦的课程。可无论怎样的老师、怎样的课程,我认真聆听过的、我逃过课的,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都给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当时汲取的很多知识现在早已忘记,但不曾忘记的是,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态度。就好像,翻到笔记本的第一页,是课程结束时找老师索要的寄语与签名,厚厚的课本、几个学期的课程,都浓缩成了那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了。
  外国语学院学生曹妍说,听母校老师讲课绝对是一种享受。他们都是知名学者和教授,还有一批海归学者和外籍教师。他们的课博学、幽默,激情飞扬,在倾心聆听的教室,为我们开启了木铎金声的动力,能耳濡目染北师大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能凤凰涅槃,得到升腾。
  学生为本,凤凰山飞出金凤凰
  大学的意义何在?珠海分校文学院2010级女生王志杰说,一曰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二曰砥砺德行,以励人为志;三曰敬爱师友,以共勉为责。大学意味着求知。
  这两年,北京到珠海,珠海到北京,一北一南,一南一北,北师大与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学生来往频繁,情同兄妹。暑期,北师大记者团数十名学生记者来到珠海分校,与分校的同学同吃同住,体验分校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珠海分校的上百名学生住进了北师大,感受本部的博大精深、学术氛围。而共同的感受是,本部和分校的学生都是&宝&,都是110年北师大、10年珠海分校的骄傲!
  珠海分校在校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比全国重点大学高出近20个百分点。珠海分校有14个学院频频呈上硕果。&赛扶&比赛中包揽了第一、二名;工程三维建模创新大赛中取得了全国创新一等奖。
  分校实行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模式,近千名本科生中,80%出国留学,其中30%进入一流大学继续本科学业,70%进入世界名校攻读博士、硕士或毕业后进入国外金融机构就业。
  一份发自英国的成绩单显示,北师大珠海分校不少本科生以优异成绩考取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华威大学、瑞丁大学、卡斯商学院、诺丁汉大学、约克大学、杜伦大学等英国一流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不动产学院的武文杰,飞到伦敦,荣获全球仅20名的博士全额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王熠铮毕业后已被知名大学录用。
  珠海分校学生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优异成绩来自哪里?
  优异成绩来自招生入口时的好生源。珠海分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周志强说,10年来,分校录取人数持续增加,生源质量大幅提高,招生成绩屡创新高,表明分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正在迈向新台阶,赢得了更多的考生认同和更广泛的社会声誉。
  10年前,分校招收第一届学生,仅在广东招到900多人。今年,原计划招生6000,追加计划后实际录取6630人,其中艺术类考生598人,港澳台考生37人,总录取人数比2010年增加了105人,为分校建校以来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第一志愿录取考生的比例为99.14%,在广东、河北、河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安徽、福建、四川、贵州等生源大省的第一志愿录取率均达到100%,为建校以来第一志愿录取率最高的一年。分校在各招生省市文科录取平均分高出投档线的分差为34.6分,理科录取平均分高出投档线的分差为35.14分,平均分差值超过30分的省份文科14个,均为建校以来最高的一年。分校在广东省招生4258人,录取人数为历年之最,录取分数也继续提高。文科投档最低分为530分,高出2B线41分&42分;理科投档最低分为497分,高出2B线37分&38分。在珠海市,文科录取最低分524分,高出2B线33分,理科最低分487分,高出2B线27分,最低分差值大幅度超过往年,为珠海计划单列以来最高的一年。&珠海分校在北京是二批次录取,生源也不错。&周志强说。
  优异成绩来自以学生为本,培养应用型、动手型人才的办学目标。记者走进分校工程技术学院实验室,来自校本部的安宝生院长正带领学生制作娃娃机器人。他笑着说,学院硬是&小山头上变魔术,从无到有变出来&。在不花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靠北师大雄厚的学术积淀,通过与地方共建的方式,建起了4个国家级一流实验室,对培养应用型、动手型人才是个创新。
  优异成绩来自对学生实践与创新的鼓励。记者走进金山软件大厦,大厅正面由几十张员工笑脸照片构成的&笑脸墙&笑迎宾客。信息技术学院女院长彭望琭指着&笑脸&喜上眉梢:&他,她,还有她们,都是我的学生。这里是学院的第一个实习和就业基地。&珠海分校蓝天才、陈启超等16位毕业生、实习生争相说,在学校学到了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方法,练出了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悟出了团结协作、耐得住寂寞的道理。
  北师大珠海分校已成为学子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外国语学院商务5班2009级学生蒋易沛在题记中写道:&如果今天让我离开学校,我想我一定会哭得不知东西南北。&
  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岁末,展望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倡导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公办学校联合办学改革实验。北师大珠海分校将建成以国际化和政学研产为特色,市校合办和省校共建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改革实验园区。分校将逐步回归教育园区的基本定位,探索公办新体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与北师大保持一致。让我们期待,又一部&面朝大海,背靠大山&的山海交响曲回响在北京师范大学新百年的征程上。
记者 戚海燕
《北京考试报》日
投稿地址 E-mail:xwzx@ ,xxb@
新闻热线:010-07925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形成性评价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以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英语写作”为例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形成性评价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以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英语写作”为例
||暂无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围绕高校写作课的回顾与随想
下载积分:866
内容提示:围绕高校写作课的回顾与随想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6:30:4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围绕高校写作课的回顾与随想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北师大写作学 教学视频
课程来源:优酷-点击立即播放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北师大写作学 教学视频-课程简介
大家都在看
北师大写作学 教学视频-课程评论
中山大学,李星辉,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一 辅导课程北大写作课:为自己在互联网+中国时代 “写”什么?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317693字,被170人关注,获得了214个喜欢
北大写作课:为自己在互联网+中国时代 “写”什么?
人大创意写作国际论坛主题发言:北大写作课:为自己在互联网+中国时代“写”什么?庄庸(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作为特约教师,在参与邵燕君女士主持的北大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课中,我一直在追问北大的同学:“我”们在北大,到底应该“写”什么?实际上也是在拷问自己和同辈:对于这些可塑性很强、却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着力的年轻人,我们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写作课”,才能具备“史上最牛的加工能力”,让他们适应当下与未来的社会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这实际上是已经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走向对“高校写作课程体系的重建和写作教学能力的重塑”的思考。经过北大写作课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我逐渐形成如下一些成体系的观点与看法:1.互联网+中国时代,高校“写作课”并不只是中文系甚至只是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的“必修课”,应该是所有学生进校后、毕业前“最应该上的一门核心必修课”:1.1在这门课上,写作和表达的技术训练,只是最基础的;1.2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逻辑和智慧的科普与培养;1.3最核心的,是要建构起洞悉现实、研判大势、预判趋势并能作出即时行动抉择(书写第二人生)的“时代感”。2.针对当下高校写作课程建设的三大典型现状,我们的写作体系和教学能力建设亟需三大转型:2.1走出沿袭中小学和高考作文体系而来的命题写作、围墙高拥的学院体表达,抑或自媒体时代裸露欲、偷窥癖和表演秀的“私”写作困境;2.2走出“编剧”、“文学”、“戏剧”、“新闻写作”/财经写作等分门别类的所谓“创作技巧与技术训练”误区——比起在当下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中更专业、更商业、更产业的技术训练[例如编剧],高校中的创作技巧与技术训练并不具备任何优势,相反因为“真空”、“温室”、“不带菌”而更容易误人子弟。2.3,走出“国际先进的写作理念和经验”和“国内本土的写作体系和教学课程”大杂烩大拼盘糅合而成的所谓“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写作体系”画饼。3.高校写作体系的重建和写作教学能力的重塑,必须要能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青年学子“核心时代能力”培养的三大趋势问题:3.1我们如何为北大学生提供与社会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写作训练?3.2我们如何为中国同学构建基于“职业/专业写作”、“社会/公民辩论”以及 “兴趣/社群表达”的“自我意识、族群认同和文化建构”等核心写作体系?3.3我们如何在多元化的个人叙述PK单一的主导叙述、西方叙述模式与中国叙述模式抢夺文化领导权的战争中,通过写作课,为年轻世代重塑用中国话语构建自我、族群和国家认同的论述和表达能力,寻找最佳的路径?是的,我以为,我们的“写作课”,已经不仅仅是培育、培养、培训作家/编剧/创意写作人才……的“创作技巧与课堂实践”小问题,而是事关当下年轻世代如何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如何驾驭自己人生的小方向盘和大时代的宏大车轮,又如何用“中国话语”书写自己的第二人生、创造中国的美好未来、参与甚至主导未来“大世界”基本理论建设……等切身相关和切中时代脉动的大问题。这实际意味着整个高校写作专业的开设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在当下中国现实生态中,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小切口、大格局”的境地,不得不直面拐点式的大转型:互联网+中国时代,我们应该引导当代青年学子书写什么?4.北大写作课上,我提出“时代感写作”的概念和方法,这样尝试着跟同学们互动、探索和实践的:4.1你才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写作不仅仅是“写”文章/作品,而是重塑自己的思考、逻辑和智慧,书“写”自己的第二人生。互联网+中国时代,面对三千年历史未来之大变局,我们亟需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写作训练。4.2哪怕是“杯水中的风波”(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也要站在时代的左右,左右这个时代——写作是要帮助我们获得“这个时代的方向感,或者说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有能力驾驭自己的人生小方向盘”。所以,放弃“海量信息”的思维模式,掌握“局部细节---想象、猜测和勾勒出整体观—宏大的格局”的思路、逻辑和智慧……4.3从“失落十年”的过去时代感,到当下拐点(从两秒到两年)的“当下时代感”,再到新美好十年的未来时代感……我们通过写作训练,重建我们的“时代感”。唯有如此,才洞察现实,研判大势,预判场趋势,选准切入点和着力点,采取行动,寻找并确立自我的意识、身份和位置。马云说,天亮了,谁醒了?燕君一针见血,说她猜马云的真正意思是“变天”了。是的,今天,互联网+时代,面对三千年历史未来之大变局,马云的对策很直接也很粗暴,“我们要找的是合适的人,而不是把谁改变成合适的人”。不合适的人,直接咔嚓掉。所以,我在北大写作课上问:未来两三年后,我们的同学毕业时,带着简历带着自己,还能再带点什么,才不会被马云们的“屠刀”直接咔嚓掉呢?这就“倒逼”我们“活在当下”,且要“活着,并活得更充实更美好”:大学时代,是惟一留给我们把自己从“不合适的人”改造成“合适的人”甚至是比合适更优秀更卓越的“最后的关键时机”。但这拷问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和学校----如何才能具备“史上最牛的加工能力”,让学生能从“不合适”到“合适”,进而从“优秀”到“卓越”?我们这些“导”师,到底要将他们引“导”到哪里,又HOW TO DO IT——也就是我常问的“目标/任务,路径(里程碑步骤),当下最应该做成的小事情是什么”。我们正在路上。方向和路径还未完全确定。但我们确实在实践中沉思,在沉思中探索。以此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研讨。附一:庄庸简介博士,副编审,现为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读物工作室主任。2014年至2015年6月,受邀为北大创意写作专业硕士课程第一期、第二期“网文创意写作与研究课”(邵燕君主持)特约主讲教师。2015年1月,应邀为鲁迅文学院第25届高研班学员作品研讨会专家;2014年11月,受邀为总署质检中心报刊与数字质量的审读专家;2014年10月,受邀为浙江作协华语网络文学双年奖的推荐评委;2014年9月,受邀参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促进网络文学出版产业健康发展意见征询会议”;2014年7月,受邀参加中国作协“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2013年10月,受聘为莫言担任名誉校长的“网络文学大学”网文导师;2012年5月,受邀为由浙江省宣传部主办的“首届西湖o类型文学双年奖”终审评委……2014年7月,受邀为“中国首届国际创意写作论坛”嘉宾,并作主题演讲:《杯水中的风波——日常生活中的创意写作(从门罗到“我”们)》。附二:2015年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暨骨干教师研修班邀请函庄老师:您好!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2015年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暨骨干教师研修班”将于7月中旬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致力于分享国际先进的创意写作(CreativeWriting)理念和经验,持续推动创意写作在国内的发展,深入探讨高等院校写作课程建设的相关经验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论坛主题:“创意写作:创作技巧与课堂实践”论坛时间:—19日(周五—周日)论坛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此次论坛将邀请美国著名写作导师、畅销书作家杰夫·格尔克(Jeff Gerke),美国克雷顿大学创意写作教授玛丽·海伦(Mary Helen),印第安纳大学创意写作教授凯瑟琳·鲍曼(Catherine Bowman)到会作主题发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从事这一领域教学活动的专家学者也将分享各自的经验。您在创意写作研究与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对于国内各高校开设写作专业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我们衷心希望邀请您拨冗参会,并作主题发言。烦请您将发言主题和简要介绍于6月30日前发至组委会邮箱writing@。感谢您的一贯支持!祝您一切顺利!“创意写作国际论坛”组委会2015年6月19日(备注:本文原为“2015年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暨骨干教师研修班”主题发言思路和提纲。内容本已经准备中。但由于临时有事,不能与会。惜憾。这本是我此次与会最想与各地高校创意写作教师一起分享和研讨的重要话题……)?????&?&:7a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研究或深或浅,间或言而有性,历史、文学、艺术、电影、家庭、职场、互联网......学习永无止境。
· 17788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如何看待陈安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