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 第2运动是棒球还是板球

“国王运动”来到小县城 板球未来依然缺人喝彩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曹林波
  这是一所位于浙江临海小县城边上的普通中学,学校面积并不大,一高一矮两座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教学楼和一个标准的操场基本涵盖了学校的全部。每天的上下课铃声讲述着一个普通中学的校园故事。
  但是,与那些利用下课10分钟打打乒乓,铃声一响就放下乒乓球拍,作鸟兽散回教室的同学们不同,有六个学生每天固定在操场上手持木板式的球拍练着投球和击球,一练就是三个小时。
  无人围观,更无人喝彩。几年来,他们默默地一直坚持着这项孤独的球类运动――板球,一项在国外被称为“国王游戏”的运动。
  孤独的“国王”
  LONELY GAME
  □本报记者 曹林波
  “国王的运动”来到小县城
  其实,这几个少年已经不能算是普通的学生了。在他们的身上,多少都带着国字号的身份。其中的宋洋洋和王井,不仅代表国家队参加过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还曾经作为国家队和国青队的成员,去英国、孟加拉国、澳大利亚的板球俱乐部学习交流过。
  而这一切,全是从六年前一个偶然的选择开始。“当时是想在教学之外,另辟蹊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打造出学校的特色。”临海邵家渡中学校长何贤周说。
  板球是一项崇尚体育精神和“公平比赛”的运动,被人称颂为“绅士的游戏”,也被称为“国王的运动”,其实棒球还是由板球发展而来的。板球在12世纪起源于英国,目前盛行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家。但是直到2004年中国板球协会加入亚洲板联,板球才算是正式引入中国。
  于是何贤周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取得联系,还请了专业的板球教练来到学校指导学生训练板球。经过了六年的努力,如今,板球已经成为邵家渡中学的一个特色项目,不仅如此,整个台州包括周边的学校都被带动了起来,现在,椒江、温岭、三门的许多学校也都成立了板球队。
  这些年,邵家渡中学先后有15名同学入选国家队及国家青年队,现在国字号队中还有五六个邵家渡中学的学生。
  宋洋洋和王井就是这其中的两人,作为临海邵家渡中学引进板球项目之后的最早几批选拔出的球员,即使已经从学校毕业了,他们依然还会经常回到学校,继续他们的板球情缘。
  不想成为板球界的姚明
  虽然接触板球出于偶然,但是几年的参与,让宋洋洋和王井他们深深被这项运动吸引。
  所以即使离开了学校,他们依然没有离开板球这项运动。“现在还是边打球边读书,而且要参加国家队的训练,基本上大部分时间扑在了球上。”宋洋洋告诉记者。
  即使是冷门项目,淘汰率依然存在。出路有限,放弃变得更加容易。与宋洋洋他们同时进入学校板球队的学生起码有30~40名,但是学校板球队的马灵教练告诉记者,头一批打板球的孩子,毕业之后各奔东西,多数都不再继续。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这六七人。
  两年前在广州亚运会上,师兄侯斯峰还和宋洋洋、王井一起选入了国家队,但是他也没能坚持下来,毕业之后就去了外地打工。这位当时学校板球队的主力球员,现在彻底和这项运动没了关系。
  王井告诉记者,国家队的那些来自沈阳体院的前辈们给他们做了榜样:“他们中间有很多后来转了行,去从事其他项目,不过也有人因为喜欢这个项目而坚持下来的。他们的出路多数是做教练。”
  沈阳体育学院的研究生姜书尧在今年加盟了英国一家板球俱乐部的二线队,成为了第一位参加海外联赛的中国板球选手,在经历了一个出色的赛季后,俱乐部正在积极运作让他参加一线队的比赛。他算是中国板球界目前走得最远的球员,即使如此,姜书尧对自己将来的定位依然是:能成为一名教练或是裁判,而不是板球项目的姚明。
  突破还要看女球员的表现
  正因为有了宋洋洋、王井和姜书尧那样对板球事业充满了热情的年轻人,所以大家依然会努力想扩大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影响力。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板球项目主管、中国板球协会副秘书长张天那里了解到:除了最早开展板球项目的沈阳、浙江,另外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山东等地都已经有了板球队的身影。
  不过和其他项目比起来,板球的影响力实在是微乎其微,“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可以说是&婴儿&阶段。”张天向记者感叹,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板球长啥样都不清楚,更别说参与这个项目了。
  “说冰球、橄榄球、棒球在我国比较小众,大家起码还看见过这些项目比赛时的样子。可是一般人对于板球的认识基本等于零。”所以虽然现在板球项目在全国的推广已经到达“百所学校、万名球员”的规模,但是板球的影响力依然很弱。
  于是,中国板球协会也在寻找着新的突破口。“其实我们的打算和许多项目类似,就是先拿女子项目做突破口,努力让我们国家女队先打出成绩来,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板球。”张天告诉记者,因为男子板球的职业化水平很高,国外男子国家队的实力都很强,所以从女队寻求突破更容易一些。
  未来蓝图依然缺人喝彩
  其实,并不只有体育管理部门从专业队伍建设的角度,努力推广着板球项目。
  在邵家渡中学的校长办公室里,何贤周给记者展示了一幅关于板球的美好蓝图,原本他们只是想建立一支板球队打造学校特色,现在已经随着中国的板球项目渐渐发展而越走越远了。
  “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建设一个国际化的板球场。”目前全国只有一个国际标准化的板球比赛场地,就是为亚运会在广东工业大学修建的板球场馆。而邵家渡中学则计划建设两个国际标准板球比赛场地,规模要超过广州的亚运板球场。何贤周分析:“因为在国内没人做这一块,所以我们会拥有绝对的竞争力,这样可以吸引全国各省市的板球比赛和集训到我们这里来进行。”
  不过由于板球并不为国人所熟知,所以有没有可能会出现偌大的板球场,观众寥寥的情况呢?“亚运会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普通观众几乎没有,只有几支强队的本国球迷、铁杆粉丝。”这也在何贤周的预料之中,所以在建设计划中,场馆初期阶段计划是根据赛事和集训的不同,按照场次和时间的长短收费,以补偿日常运行费用。
  板球能够带来的市场价值其实超过我们所有人的想象。2010年时,英国著名的品牌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就报告表示印度板球超级联赛(IPL)的品牌价值已高达41.3亿美元,列为全球最热门的联赛之一,此时距离IPL创立还不到三年。而NBA在同年的品牌价值才33.5亿美元。王井在澳大利亚亲身经历过这样疯狂的场面。“只能坐三四千人,但是比赛时全都坐满了。和我们这里比赛的时候完全不一样,顿时会热血沸腾。”
  如此火爆的场面却与中国板球没有半点关系,何贤周的电脑桌面上始终放着板球世界杯比赛的集锦视频,这在中文网页上根本搜不到,是他专门拷贝回来的。视频中一个万人体育馆坐得满满当当,一球击出之后,那山呼海啸的场景丝毫不亚于足球世界杯进球时的场景。何贤周时不时会把这个视频翻出来看一下,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责任编辑:厉胜男)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张嘉译/宋佳/胡歌/黄志忠/张歆怡/文章
主演:于晓光/车晓/金巧巧/徐松子/王丽云/隋存毅/李明启
主演:彭于晏/倪妮/郑恺/魏晨
钟汉良抱怨被刘畅利用
Baby曝跑男录制辛酸
学员重返曝曾难倒刘欢
陈晓东与张惠春飙戏对哭
成龙包飞机为父庆生
极品女士第3季纪录片
女星潜规则男演员
匆匆那年大结局
美女团自信代言挖掘机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印度新娘首饰种类繁多……[]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日本的国球是棒球吗?
日本的国球是棒球吗?
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
1873年棒球由美国传入日本。日本职业棒球队创始于1934年。
那你知道日本的选手都有谁吗?
上原浩治、川上宪伸、岩瀬仁纪、藤川球児、、成瀬善久、毅、杉内俊哉、田中将大、涌井秀章
阿部慎之助、矢野辉弘、里崎智也
荒木雅博、新井贵浩、修一、宫本慎也、西冈刚、宗则、裕之
森野将彦、青木宣亲、稲叶笃纪、佐藤隆彦
那你知道现在那个选手最厉害最红吗?
应该是在打球的松坂大辅 吧
你有图片吗?
他是投手吗?
是的,在日本连夺“最多胜”,“泽村赏”,“金”的殊
荣,是日本新一代投手代表人物。
其他回答 (15)
棒球是美国及日本的「国球」,是一种结合竞技及智慧的运动。棒球运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希腊及古印度的一些壁画遗迹上都有类似打棒球的图案。现代棒球则是从公元1839年美国进行第一次棒球比开始的。
  棒球的起源据说是英国人移民至美国时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戏和波士顿地区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戏综合演变而成的运动。
  在经历了数次演变及许多不同的称呼之后,直到公元1839年,在美国纽约州柯柏斯镇(Coopers town,现今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的戴伯特(Abner Doubleday)修订了原先的游戏规则,同时将这项运动订名为〝Baseball〞,并开始推行,而成为美国最 风行运动之一。
  公元1869 年在辛辛纳堤市成立了全世界第一支名为「红袜俱乐部」(Red Stocking Club)的professional baseball(职业棒球队),这也就是每年大联盟新球季的开幕战都会在辛辛纳堤举行的缘由。
  在公元1845年由美国的亚历山大.卡特,也就是「棒球之父」,制定了棒球规则及组成棒球队,其中所有的规定一直沿用到现在。
  一直到公元1873年棒球才从美国传到日本,1919年后传到中国。至于中国人打棒球的历史,则是中国工程师詹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时期()所组织的「中华棒球队」为最早的记录。现在棒球已经广布在全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及地区。
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好像是呀
不是。是美国的。就像巴西足球,美国橄榄,中国乒乓似的。
好象是美国姥发明的
不是,是玻璃球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
根据美国有关专家多年来的考据认为:棒球运动源于英国的板球(Cricket也称圆场球Rounder)。1839年,美国人窦布戴伊(Doubleday)组织了第一场与现代棒球运动十分相仿的比赛。
184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o乔伊o卡特赖德(Alexander Joy Cartwright)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73年棒球由美国传入日本。日本职业棒球队创始于1934年。
 美国、日本称其为“国球”。
  根据美国有关专家多年来的考据认为:棒球运动源于英国的板球(Cricket也称圆场球Rounder)。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1860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1871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1876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1881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1884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赛”。此后,1910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姆o霍华德o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运动为美国的“国球”。
  1873年棒球由美国传入日本。日本职业棒球队创始于193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现在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余棒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多个增至目前的113个。
  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1994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中国棒球协会于1981年3月加入国际棒球联合会,1985年加入亚洲棒球联合会。
  棒球运动在欧洲,已有26个国家开展。“欧洲业余棒球联合会”的成员有意大利等11国。根据该联合会1978年的统计,参加棒球比赛的运动员约5万人,球场326个,并举办了&地中海杯&,&世界棒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活动。
  目前,棒球最普及的是美国和日本。此外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也极为风行。
  棒球项目199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棒球项目将会在2012年退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
棒球怎么是美国发明的,,
棒球是英国发明
美国发展的 好不?!
等待您来回答
综合体育领域专家为什么棒球独享反垄断豁免权?
被称作美国“国球”的棒球运动,在豁免权的庇护下,建立起了堪称完美的商业运作模式,把商业与体育结合了起来。但队员,尤其是明星队员却成为这一制度的受害者。
世界上,体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只有一个国家——美国。据统计,目前美国的体育产业总产值高达5000亿美元,接近GDP的3%。这个数字是汽车产业的2倍,是影视产业的7倍。不夸张的说,大部分美国人的业余活动主要是看电视,电视里最主要的节目内容是体育。
美国体育产业的强大,不仅依赖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基础和高收入,100多年来体育产业摸索出来的一套体制、法律、规则同样是美国体育产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而被称作美国“国球”的棒球运动,是解释美国体育产业强大的最典型案例。
棒球运动为什么和《反垄断法》扯上了关系?又为什么会独享豁免地位?
说起来话长。棒球是美国最早流行起来的体育运动。棒球源于英国的板球,在美国逐渐发展成棒球。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1910年非常喜欢棒球运动的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正式批准棒球运动为美国的“国球”。
而被称作自由市场经济的宪法的《谢尔曼反垄断法》制定于1890年,因由参议员约翰·谢尔曼提出而得名。它从法律上禁止了竞争者联合起来控制价格,实行商业抵制和划分市场势力范围。《谢尔曼反垄断法》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功勋卓著,它第一次对企业的竞争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
列宁有关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期是走到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并最终成为自己掘墓人的论断,就是基于垄断不断蔓延的研究判断。但不巧的是,资本主义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有了《谢尔曼反垄断法》的诞生。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反垄断法几度挥起利剑,众多名噪一时的巨无霸惨遭肢解,这是后话。
从19世纪中叶职业棒球运动创办之后,虽然深受人们欢迎,但老板们一直赚不到什么钱。原因各俱乐部纷纷通过高薪挖墙脚的方式挖人,结果导致明星运动员赚的盆满钵满,但股东们只是赔本赚吆喝。
老板们逐渐意识到必须联合起来解决这个问题。1879年9月,棒球联盟的业主们秘密召开了一次会议,他们商议出一种防止互相高薪挖人的“保留制度”。这项制度规定,每家俱乐部可以将5名运动员定位“非卖品”,禁止交易。任何俱乐部都不得使用上了其他俱乐部“保留”名单的运动员,联盟中的俱乐部应当拒绝违反上述规定的俱乐部进行比赛。
保留制度使得俱乐部能够保证最优秀的运动员不会被别人挖走,永久性地占有运动员的劳动力。当然,不能交易的运动员自然失去了在市场上获得好价钱的机会。这项保留制度的另外一个好处是限制了那些财大气粗俱乐部利用高薪垄断高手的行为,使整个联盟球队的水平相差不会太大,使各场比赛的胜负留有悬念。保留制度使棒球运动越发的红火起来,俱乐部老板和观众都成为收益者。但队员,尤其是明星队员却成为这一制度的受害者。
1885年棒球运动员们模仿产业工人组建了自己的工会,试图和老板们斗斗。《谢尔曼反垄断法》出台之后,运动员工会找到了维权的依据,以限制贸易自由行为控告棒球联盟。
尽管斗争持续了将近100年,但运动员们依然没有赢得自由身。为了保护深受国民喜欢的棒球运动的物美价廉和可持续发展,最高法院在1922年的一次官司中做出了一项司法解释:反垄断法,棒球不算。不仅如此,那些没有获得明确豁免权的运动联盟——橄榄球、篮球、冰球等事实上也沾了光,各种限制运动员自由的制度一直没有被撼动。但时过境迁,在自由民主浪潮风起云涌的20世纪60年代,终于又有运动员立志当一回唐·吉诃德,向顽固的传统体制举起了长矛。弗拉德不再想像过去的100年那样,加入了一支球队就像是成为俱乐部的奴隶,是否留在球队,被卖给哪家球队自己说了都不算。弗拉德没有成功,但把厚厚的幕墙捅开了一条裂缝。
参与此案判决的马歇尔法官对于棒球在《谢尔曼反垄断法》的豁免权投了反对票,他强调“无论是对棒球队员还是足球运动员、律师、医生或其他的劳动者,反垄断法都同等重要”
几年之后,裂缝变成豁口。日《纽约时报》报道了另外一个案例“一位劳动仲裁人于昨天做出裁决:两名投手安迪·麦色斯密斯和戴夫·麦克奈利将不受合同限制而成为自由球手,他们可以效力薪金更高的俱乐部。若维持这项裁决,一流球队根据合同无限期拥有球员的合法权利将被推翻。但是估计这项裁决在法庭上或球员和俱乐部共同协商时会遇到挑战,也许会有所改变。”
“我不是签署《解放宣言》的亚伯拉罕·林肯”,裁决宣布后仲裁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只是履行了作为律师和仲裁人的责任。这一裁决不会使棒球运动毁于一旦。但即使俱乐部的主席们真认为是这样的话,他们也具备防止受损的能力”。
仲裁有效,但棒球对于《谢尔曼法》的豁免权并没有撤销。直到1998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科特福拉德法案》,才在事实上彻底废除了棒球的豁免权。棒球以及其他美国职业运动员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流动。在此之前,欧洲法庭宣布,足球俱乐部不能向合同期满的球员收取转会费。引发这一判决的是著名的“博斯曼法案”。一名叫博斯曼的非著名比利时球员因为合同到期后想到法国踢球,但遭到原来效力的比利时一家俱乐部的阻挠而将其推上了法庭。
职业运动员获取自由身之所以经历了长达100多年的斗争。是因为俱乐部老板们找到一个取得《谢尔曼法》豁免权看起来有些道理的理由:《谢尔曼法》第1条规定的是复数主体的“联合、合同与共谋”等集体行为。而棒球和其他体育联盟的老板们认为体育赛事不同于普通行业,联盟是单一主体从而不受《谢尔曼法》第1条的约束。
在他们看来,职业体育联盟的使命就是维持参赛队伍的竞争平衡。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就会损害观众的利益,这一点是职业运动联盟和其他行业的根本不同之处。法律在事实上一直支持了这种观点,一位法官在审理一位橄榄球运动员起诉球队的案件时说“没有哪支全美橄榄球联盟的球队愿意看到其他球队被逐出这个产业,无论是在球场上还是在财务室里,因为如果联盟垮了,没有一支球队能活下来”。
美国对棒球的反垄断豁免以及事实上延伸到其他职业体育项目中的反垄断豁免,看似网开一面,有损法律的权威性,但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所做出的案例判罚在推动职业体育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豁免权的庇护下,各大职业体育联盟建立起了堪称完美的商业运作模式,包括场外运作以及内部规则的制定,把商业与体育结合了起来。没有反垄断的“法外开恩”也就没有这一套体系的建立,当然也就没有当今红火的美国职业体育。
平均分 4.3 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棒球大联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