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实践,举例谈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学要做到哪几个结合

新建一小欧阳梅小语工作室
当前位置:&&&
谈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
上传: 李宜 &&&&更新时间: 20:58:38
&&&& 人教版低年级课标教材采用识写异步的原则,先识一些使用频率高的常用字,先写一些笔画较少、结构较简单的字,识字写字各自形成序列。识字从&爸、妈、我&&开始,写字则从&一、二、三&&开始,每课写&&3~5个笔画简单的字,并且每课写的字在笔顺、笔画上还有一定的共同点。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2课,要求写的字是&十、木、禾&,练习基本笔画&竖、撇、捺&三个字,课文第2课,写&七、儿、九、无&,主要练写笔画&竖、弯、钩&和&横、折、弯、钩&,课文第3课,写&口、日、中&三个字,主要练写笔画&横折&。这样编排,就尽可能地改变了以往识字不多、字又写不好、识字写字互相掣肘的局面。&另外,人教版低年级课标教材的识字部分还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体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如《口耳目》一课识象形字,《日月明》一课识会意字。&2.体现了在生活情境中识字的特点。如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在家里机&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时代生活的《自选商场》,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3.识字形式多种多样。如词语、三字经、成语、谚语、对对子、谜语、儿歌、反义词等。&三、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创造性地进行识字教学&人教版低年级课标教材识字部分虽然编排特点鲜明,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识字量与以往相比又大大增加,实验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识字量增大了,课时又非常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成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识字?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一)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心理适应过程。如何避免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呢?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人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操场上》一课,教师利用一段拍自学生课间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景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菜园里》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菜园图,创设一种卡车开进菜园的情境,教室里摆放着各种蔬菜和相应的词卡,让学生下车摸一摸、看一看这些蔬菜,认一认词卡。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识字活动自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2.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增强学生识字过程的趣味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是否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实验教师在这方面可谓绞尽脑汁、不遗余力。(1)游戏识字。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如果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等。(2)猜字谜。教师可以把一些生字编成字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如&三横三竖三撇三捺(森),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等(3)编字诀或儿歌。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编一些帮助学生识记,以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编一编。如&一撇一捺要分家,两笔写成八八八。&&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面一个秃宝盖,&几&字一加光明到。(亮)&形体动作识字。某些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记忆字形。如双臂伸直、双腿并拢,就是一个&十&&字;再打开双腿就是一个&大&字;站直了打开右臂就是一个&卜&字等。(4)想像识记。低年级的儿童擅长形象记忆,学生联系一些具体的直观形象有助于识记字形。如识&夏&字,学生联想到百叶窗。&3.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自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异。但是汉字作为音形意的结合体,又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中国古代就有六种造字法,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有90%以上,其余的基本上属于象形、会意、指事三大类。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如象形字是由形象的图画演变而来的,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类汉字。形声字都是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而且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等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识字的方法。&4.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就识字量来说,有的学生学前识字量就达200多个,有的学生学前识字量却只有三四个。而且,不同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同,其学习速度、学习进程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要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进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获得识字的成就感。如对识字有困难的学生,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的评价:&你错了!&&你怎么又没读对广而是提醒学生说:&看看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声调是几声?&&我还没有听清楚,请你再读一遍,不要害怕!&&甚至有时反复纠正,学生也不能读准时,教师就让这个学生对着教师的耳朵读一遍,当然学生还是读错了,但是教师却大声宣布:&你读对了!&过了几天再找这个学生读,学生基本上都能读对。&(二)如何有效应对学生识字回生的现象&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五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问题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识字过程中出现的回生现象。&1.及时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有一定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构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便趋于平衡。因此,为了避免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复习应该及时。教学实践证明,采取行动及时复习学生的识字成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学用结合是预防识字回生的良方。&大量识字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尽早阅读铺开道路,而识字的同时进行同步阅读又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通过推荐学生阅读人教版课标教材的《同步阅读》和带拼音的儿童读物、朗读背诵古诗或儿歌等途径,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学生的识字巩固程度和识字能力、阅读能力都有明显提高。&3.适当控制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序列结构、学习的程度等等。因此,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的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习程度一般以150%为宜;复习巩固的形式多样,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应对识字回生的现象。&(三)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识字材料,如学校的标语、宣传栏,家里购视、报纸,街上的广告、牌匾等,都是学生随时可以利用的识字资源。&1.激发学生随时主动识字的意识。&学习资源无所不在,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学生如果对这些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具有主动识字的意识,周围的环境再有利也是枉然。识字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正面引导,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自觉性。如出示生字后让学生自己先认一认;对于学生已经认识的字,教师就趁势追问&你是怎么认识的?&或&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字?&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成果大加赞赏。这样,受到表扬的学生识字的劲头会更足,其他学生也会因此受到鼓励。&2.提供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舞台。&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被激发以后,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充分表现、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如建立&识字墙&&识字门&&识字乐园&&识字擂台&&识字储蓄罐&等。激励学生不断地在生活中增加识字量,让学生逐步养成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四)如何把握要求认识的字中的偏旁教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识字有两种要求:一种是要求认识的字,即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一种是要求学会的字,即&四会&,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以往,人教版教材偏旁教学都是随着要求学会的字出现,新偏旁不仅要认识,并且还会在写字的过程中加以巩固。因此教师操作问题不大,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好。现在课标教材把认识新偏旁的任务归到要求认识的字中,教师有些不太适应,学生对偏旁的认识也不够到位。如何在不违背整体识记的原则上落实偏旁教学的任务呢?经过研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即时处理,就是当新偏旁出现时就要求学生认识。如《操场上》要认的&打、拔、拍&三个字中的&提手旁&,&跳、跑&&两个字中的&足字旁&,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共同点再认识偏旁,也可以是教师先提取新偏旁教认,再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他的字里也藏有同样的偏旁。另一种是延时处理,就是新偏旁的掌握并不要求一步到位,等到认识几个相同偏旁的字时,再要求学生掌握偏旁。如认识了&冷、次&&沙、江、游、流&&还、远、进、边&后,再分别落实&氵&&辶&&冫&,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偏旁的认识,还或多或少能了解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同时也便于学生灵活掌握。&&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上一篇】
【下一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7页免费3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4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2页1下载券6页2下载券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1下载券15页1下载券5页免费2页免费9页2下载券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理论与实践在工作中的有效结合 -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理论与实践在工作中的有效结合
22:06:25 | By: 10李芳芳 ]
阅读全文(127)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9,C407 电话: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年级趣味识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