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pp助手删不掉掉`我在百度刚下载的圣经助手a不能看怎样才能删掉哪R?

圣经助手删不掉`我在百度刚下载的圣经助手a不能看怎样才能删掉哪R?_百度知道
圣经助手删不掉`我在百度刚下载的圣经助手a不能看怎样才能删掉哪R?
你好,乐意为你解答此题:温馨提示请用软件管家来删除,如果还不行的情况,还可以用强制删除法来删除,方法:打开这个圣经助手存放的位置,从小文件开始删除,还可以更名形式删除,再用软件扫描,清理垃圾,从新开机,就可以了。希望能帮助你!!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约书亚记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约书亚记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约书亚记为基督教经典《圣经》旧约第6卷。约书亚记包含了完成和开始两个概念。它完成了 神对以色列的列祖所作的应许,使以色列人得以承受迦南地为业。正因为如此,以色列人在迦南地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约书亚记里面,容涵了讲论、人名地名的清单、以色列各支派地界的记载等,而其行文却自始至终都以叙事体裁为主,且以第三人身作叙述。在全书的叙述中,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角色──约书亚身上,但在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他所做的一切,是遵着 神的旨意而行。
公元前1473年。当时的场面扣人心弦,极富戏剧性。人在摩押平原上安营,准备就绪,将要进入应许之地。对岸有许多小国分布四境,每个小国都拥兵自重。在腐败的统治期约书亚记间,它们四分五裂,国势日弱。虽然如此,但对以色列国而言,剧战是势所难免的。若要攻取应许之地,便先要攻下许多坚固的大城,例如城、艾城、夏琐和拉吉。前路困难重重。他们必须在这些重大的战役中取得胜利。耶和华亲自介入,用大能奇迹协助他的百姓,帮助他们在该地定居以实现他的应许。 受耶和华任命作摩西继承者的是担当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2]
约书亚记所包含的时期超过20年,从公元前1473年以色列人进入迦南至大约公元前1450年。约书亚大概是在该年去世的。 约书亚(希伯来文Yehoh·shu′a`,耶何书亚)的意思是“耶和华是拯救”。鉴于在征服应许之地期间,约书亚是以色列的显形领袖,这个名字实在非常贴切。他将一切荣耀全归给耶和华,视他为伟大的。《》把这本书称为以稣斯(I·e·sous′,耶何书亚的希腊文),一名便自此演变而来。 由于约书亚表现勇敢、服从、忠诚等杰出品德,他预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极佳先模。本书大部分篇幅讨论选民如何占领,把地抽签分给十二支派,正强调神成就了赐地给以色列为产业的应许:应许赐福给以色列家的话,一句也没有落空,都应验了(书:)。不过,书中亦指出以色列人还没有把所有迦南人赶出,亦应许帮助他们(书:)。另一方面,以色列人要专一事奉真神,忠于与真神所立的约,否则便会受到违约的惩罚。《约书亚记》是《》其中一卷,天主教译为《若苏厄书》。约书亚记是圣经全书的第六本,记录了以色列人由带领进入的过程。
概览全书故事的人,可以体会到约书亚记的叙事有开端、发展、高潮,也有圆满的结束,的确是一本惹人爱读的史书。但是若深入仔细探究,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问题。举例说:有些经文重复却彼此有矛盾;有人说这本书是约书亚所写,里面却有很多是在约书亚死后许久才发生的事;有些学者以这卷书为与五经连贯的第六经,有些人又反对此说;阅读各家的注释书时,发现他们对这卷书的来源与目的,多有不同的说法……。
为易于明了和掌握资料的纲要起见,我们将以上种种问题,归纳在以下三个项目里面:归属问题,经文问题,作者问题。在这三个问题得到答案之后,我们就容易找出本书的目的和信息了。归属问题所要讨论的,是探究这卷书究竟是属于律法书、历史书抑?在这探究的过程中,也使我们可以找到本书的数据源。 按照他勒目(Talmud)和犹太史家约瑟夫(Josephus Flavius, ca. A. D. 33~95)的正典区分法,约书亚记是列在里面的首卷。但现今一般的希伯来文圣经,都把约书亚记、、和四卷,列为前,藉此和、、及十二等四卷后先知书对称。
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却把约书亚记列为历史书的首卷。其后,拉丁文的武加大也沿此编排,以致基督教会一向都把约书亚记视为历史书。
犹太教把约书亚记列为,是重视书中的先知性教诲;基督教之所以把约书亚记列为历史书,是着意于书中记述了约书亚的生平,以及他怎样领导以色列人进占迦南和将未得之地分配给他们的史实。
近百年来,自从威尔浩生(J. Wellhausen, )把约书亚记和五经(Pentateuch,指、、、和申命记)合并,而有了六经(Hexateuch)说。这六经说,明显的就把约书亚记归入在律法书之下了。
1 六经说的问题
威尔浩生是从宗教历史的研究方法,师承黑格尔(G. W. K. Hegel, )的历史哲学原理,来解释宗教历史。他认为旧约最早的作品是大,而不是列于旧约篇首的五经。五经之所以被排在首位,乃编辑者想要证明唯一神论是人类自受造以来即有的观念。
威尔浩生认为宗教思想的演进,是循着进化的定律而进行的,意即先有泛神论,然后有,再后是单一神论,最后才到唯一神论。根据此项原理,他倡言的宗教信仰,是从耶典的神鬼崇拜,进化到的一神崇拜,最后才由申典和祭典制定了唯一神教的律例典章,并按这些律法来崇拜唯一的真神。按照他这主张,威尔浩生认为结束律法书的,不是摩西的逝世,而是进占迦南。并且在约书亚记里面,他找出了许多底本的线索,而将约书亚记并入成了“六经说”。
威尔浩生的底本说颇被近代学者所接纳,但有改进。他的宗教进化论和六经说却有颇多的问题。原因是他要证明的,乃和其他民族完全一样,并无 神的启示,也没有蒙上主的恩眷拣选的这回事。更要紧的,是他肯定以色列人在摩西时代仍是个的民族,连文字也没有。这就和近数十年来,考古学、宗教学和历史学等专家所发现的有颇大的差异,而给学者所漠视。
有关这六经说的问题,我们在后面讨论“律法书的问题”时,还要再次提及,并认为是无法给予肯定的事项。
2 追源说的问题
约书亚记的追源说(Etiological Hypothesis),是由诺马丁(Martin Noth, )所倡导的。他的见解,是认定申命记至下,都是申命记派编修的。他把律法书截至止,定为“四经”(Tetrateuch)。申命记是申命记派神学历史的首章,约书亚记是第二章。这第二章,是申命记派搜罗了一些古代的英雄事迹,民间传奇,加上犹大王国晚期的地理志而编撰成的。
追源学在宗教上,是用来解释某些业已失传事迹的原义,如逾越节的来源(出十二12),的来源(创二1~3)等。另一方面,追源学也是把人名、地名等,与历史上的某些事迹相连,而指出其相关之点。
不错,在约书亚记前半段(一至十二章),我们可以找到好些追源的说法,如:吉甲名字的由来,可能是在那里行割礼的原故(五2~9);喇合和她的家人蒙救,是因她隐藏以色列人的探子的(六22~25);亚割谷的来源,可能是亚干连累了以色列人之故(七24~26)。但在事实上,若仔细研究这些经文的前后文的话,这些“追源”的文字,在整个故事中是属于次要的,或是附会加上的。故事的本身,仍有它自己的传统历史价值。
另一方面,在约书亚记第二大段(十三至廿一章),的确列了许多城镇名称和支派分界的地名。这些城镇的名称,有可能是如诺马丁所称,为王国晚期的地理志,但不若诺马丁所说在王的时代之晚;而各支派的地名,现代大多数的学者都鉴定为士师时代的地理志,而不是诺马丁所说的犹大王国晚期的产物。
还有,约书亚记最后大段(廿二至廿四章),在文句上固然有许多是申命记派编修的词汇,但其数据源,无论是口传或书写的传统,都多属以色列早期的东西。
为以上种种原因,追源说固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曾,现今也已淡出。
3 律法书说的问题
约书亚记属律法书的说法,与六经说有很大的关联。约书亚记既然是六经中的一卷,那么,按犹太人经卷的分类,它就应当是属于律法书了。
在拙著《旧约概论》中,于讨论“六经说的可能性”{\LinkToBook:BookID=178,TopicID=286,Name=? 六经说的可能性──约书亚记的探讨}时,我们曾指出约书亚记有五经相同的现象,也是五经各底本故事的必须延续,并曾将各底本在约书亚记中分布的情况,概要地列出。但是,在成书过程中,我们清楚的指明:北国的虽表彰他们北国的民族英雄,却没有忽视摩西,并是从先知劝勉百姓的角度来叙述约书亚生平的事迹。在北国覆亡后,逃到南方的知识分子将耶典、游典和汇编在一起时,已经有了雏形的约书亚记,并且是属于律法书的一部分。
我们也承认在主前第七世纪末至第六世纪中,约书亚记曾经由派作编修,并在主前第六世纪末于的作者完成其底本后,在主前第五世纪上半叶,由祭典派的五经编辑者将其文献拼入律法书时,也加上历史中约书亚时代确曾让各支派奋力进占的事实。至此,学者所称的“”已基本定型,却没有“六经”的称呼,因为当世代的人是称之为“律法书”或“摩西的律法”。
我们亦曾指出,在以斯拉回国的时代,从所带回的律法书,因为要用作犹太人回国后作为神学与生活的准则,是他们的“宪法”或“基本法”,所以必先得到波斯王朝的批准。约书亚记里面有很多会成为“政治问题”的“土地要求”,就被割出了“律法书”,而自然成为“前”的首卷。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约书亚记曾有一段时间被列于“律法书”,但从来没有“”的称谓。
另一方面,五经每一卷中,虽然多以叙事为主,但都可以找到一些在宗教或道德上应予遵守的律法,但在约书亚记里面,我们只能找到“训勉”的话,却没有“律法”在其中。
4 先知神学训诲史
从以上的探讨,以及以下各节的讨论和注释中,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看到:约书亚记不是律法书,但有律法的训诲;约书亚记不是,却从先知角度来对约书亚和加以训勉;约书亚记不是今人所称的历史著作,而是从神学观点写的以色列人进占迦南史。
因此,我们对约书亚记归属的结论是:约书亚记是一卷先知神学训诲史。有关经文的问题,约书亚记带给我们有很多困难的问题。为便于探究并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注释时较易明了起见,我们将分三方面来讨论:(一)原文与译文的问题;(二)经文与敬拜中心的问题;(三)经文的底本问题。1 原文与译文的问题
约书亚记原本是用写成的。原稿本当然早已湮失,但有许多抄本的留存。我们现在所使用最好的抄本,是现存于列宁格勒在一○○八年抄成的。这抄本于一九七二年经梅雅(R. Meyer)使用许多其他抄本作评订,在德国出版而称为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现有最早的,是约在主前第二世纪完成的希腊文译本。原当然也已失落;现有的希腊文译本是主后第四世纪的抄本,并于一九三五年由拉福斯(A. Rahlfs)编订收入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a)中。
若将以上的原文本和作比较的话,可发现有许多的差异。有些属于抄写之人的错笔,有些则可能是译者不明原文的词句造成。但是,有些却可能是抄经人或其团体的惯用语句,或神学立场而予更改的。举例说:一11,在是“上主你的 神”,但希腊文却译为“上主你祖宗的 神”;十八15的“基列耶琳”,在七十士译本则是“基列巴力”。
以上例子中的差异,也不一定是译者的错译,而是译者所依据的抄本不同。因为库穆兰皮卷,在第四洞所发现而编号为 4QJOSa 的原文古抄本,与七十士译本为相同。这就表明希伯来文的圣经,在一三○年代成为定本前,抄经的人是可能按其本身或其团体或情势的需要,而作更改的。“基列巴力”之所以改为“基列耶琳”,以及在前一节(十八14)之所以要用脚注式的说明,均属避开与敬拜巴力有关的禁忌。
有了这以上举证,就使我们可以推想得到,在本书成为现有的形式以先,曾经过不同时代不同人之编写和修订,是很自然的事。但这些不同的人,仍然是在我们所信随己作万事的 神的引导下,将上主自己要我们研读的经文,以不同的方法和方式,下来给我们。
2 经文与敬拜中心的问题
我们既认定约书亚记是一卷先知神学训诲史,则很自然的要寻找本书经文与敬拜中心的问题。因为古代任何经典,多数都是在一些敬拜神灵的中心,首先是一代一代的口传下来,其后是片段片段的被书写下来。书写下来的片段,经后人的编辑或搜罗而重新撰写,就成了较长的篇幅文章。经过多重的汇编后,便会成为一卷书。成卷的书册,在重抄或承传或用之于教学的时候,亦会有增删或修改的地方,正如前节已经说过的。
约书亚记明显记述了四个中心,其相关或记述其中心的经文如下:
(一)吉甲:五9~10,九6,十6、7、9、15、43。
(二)基遍:九~十章(仍以吉甲为大本营)。
(三)示罗:十八~廿二章。
(四):廿四章。
这四个中心都在北国,南方的犹大要到大卫为王的时候,才攻下耶布斯人之地耶路撒冷,并定为首都,然后才成为敬拜的中心(参看撒下五6~10)。基遍人本来有他们敬拜的中心,在臣服于之后,也就以吉甲为其敬拜的中心了。
吉甲在古代是属便雅悯地。本书第三、四章,以色列人过约但河的地方邻近吉甲;过河后便在吉甲安营(四19起)。第二、六节两章所记述的是,亦是邻近吉甲。第五章的一切活动,都在吉甲和。第七、八章和十1~27所攻打的地方,都属便雅悯地。十28~43的南征,以及十一1~23的北伐,都是从吉甲出发。这意思是说,与二至十一章有关的主要资料,都可能是由吉甲这敬拜的中心保存下来的。
是以法莲人的中心,也曾在日后成为北国初期的首都。第廿四章的主要资料,可能是靠这个中心保存下来的。
第二至十一章和廿四章的主要组成底本,属于。依靠吉甲和这两个敬拜中心保存的资料,于主前八百年至七百五十年间编写完成。在这时代,北国仍充满了迦南的敬拜,并曾先后有撒母耳、以利亚,以利沙、亚摩司、何西阿、弥迦、等先知在此工作,所以一向就很重视并倾向于使用先知的训诲。
属的,很快为犹大支派的所取代,成了全国统一的君王,并定耶路撒冷为首都,且将约柜运入耶路撒冷城(撒下六1~19)。这约柜,原本是放在示罗的(参看撒上一至四章)。本书第十二至廿二章的资料,特别是与人名、地名有关的清单,绝大部分是属于祭典。祭典这文献,虽然是在主前约五百五十年至五百年间,在被掳之地的巴比伦写成,但他们的数据源,乃是建基于示罗和耶路撒冷这两个敬拜中心的祭司所保存的文献和口传的传统。
3 经文的底本问题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约书亚记的确是属之一,但在以色列的经典历史中,却从来没有“六经”这名称。这卷书,只曾有一段时间被列于律法书之内;在回国时代给剔除在律法书之外以后,被编入了前。
我们又在前面说过,约书亚记有五经相同的现象,而且是五经各底本故事的延续。因此,约书亚记的数据为来自正如所有的底本,是无可疑义的。问题却在于约书亚记的成书,过程复杂,并且最后经历至少有五次以上的汇编和订正。为这原因,要清楚的分辨那些经文是属于何底本,实在不是一件易事。但为注释时的方便,也为使读者明了其梗概起见,我们还是要尝试作个分析,并且是按章胪列。
耶典、游典和,已在主前七百年左右汇编在一起。因此在无法分辨各自的底本时,我们会将两底本或三底本的名字写在一起。申典和祭典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在主前第五世纪的前半叶,给五经编辑者汇编在前三典中之后,有时也难以和前三者清楚的辨识。无法将各底本分开的经文,我们也会把相关底本的单字连写在一起,但将基要底本的单字写在前面。
申命记派历史的编修,虽然晚于申命记法典的编订和修订,但因约书亚记没有申命记法典的痕迹,而只有申命记派的历史编修,所以我们仍用“申”字为代表。申命记派历史的编修,最少曾有两次的编修:首次是在被掳之前,末次是在被掳期中。因此,前者我们以“申Ⅰ”为记,后者则用“申Ⅱ”作代表。底本名称下面的,是表示节数;无数字的则表示全部或其余各节在内。有些节数里面,部分是来自不同底本的,我们就依据原文将每节分为 a、b 两段。每段之内若仍要细分时,就在 a、b 之后用 A、B 作代表。无法分辨的,就以表示之。
各章经文底本概要
第二章 神;申Ⅰ9b~11;申Ⅱ1、17~21、24
第三章 神;申Ⅰ7、10;申Ⅱ1
第四章 神;申Ⅰ10、12、14、24;申Ⅱ9
第五章 神耶游;申Ⅰ1、5~6;申Ⅱ4、7、10~12
第六章 神祭;申Ⅰ21、26;申Ⅱ17~19、22~25、27
第七章 神;申Ⅰ7~9、11、15;申Ⅱ1a、10~12、26
第八章 神;申Ⅰ18、26、29、30~35;申Ⅱ2、9aB、12~13、23~25、27~28
第九章 神祭;申Ⅰ9b~10、24aB、27bB;申Ⅱ1~3、6~7、15b、22~23、25~27abA
第十章 神[1];申Ⅰ25、40;申Ⅱ1~2、7、9b,10b~11a、12a、13aB~15、19~20、23、26b~28、29~39
第十一章 神;申Ⅰ3、11~12、14b~15、20b~23;申Ⅱ1~2、10、13~14a、16~20a
第十二章 祭;申
第十三章 祭;申Ⅰ1~14、32~33
第十四章 神耶6~15;申Ⅰ1~5、14~15
第十五章 祭;游13~19(士一10~15),63(士一21)
第十六章 祭;游10(士一29)
第十七章 祭;游11~13(士一27~28);申Ⅰ3~6
第十八章 祭;神耶2~10;申Ⅰ1、7
第十九章 祭;游47(士一34~35);申Ⅰ51a;耶51b
第二十章 祭;申Ⅰ8~9
第廿一章 祭;耶43~45;申Ⅰ1~3
第廿二章 祭;申Ⅰ1~8
第廿三章 申
第廿四章 神;申Ⅰ1、11aB,12b~13、24、31在犹太教他勒目的巴巴·巴斯拉14节下(Baba Bathra 14b)里面,申言约书亚记是约书亚所写的。这是绝无可能的事。因为在约书亚记里面,有很多证据证明约书亚记是远远晚于约书亚在生的时代。1 后期著作的理由
约书亚记必然不是约书亚所写的,其理由很多,下面只是例证的一斑而已。
(一)最明显的理由,是书中记述了约书亚的死和其葬地的所在(廿四29~30)。
(二)书中的文句,在高抬约书亚的身分和地位(四14,六27等),这不是约书亚自己会做的事。
(三)把一些山地称为“”和“以色列山地”(十一21),明显是以色列南北分裂之后的山地名称。
(四)在描述一些事实后,加上了“直到今日”的字眼(如四9,五9,七26,八28、29,九27,十27,十三13,十四14,十五63,十六10等),表明这些事实的记述,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很久远的时间所作的,而不是于约书亚在生的时代。
(五)迦勒的扩张地盘和赐地给其女婿(十五13~19),按的记载,是在约书亚死后才发生的(士一1、10~15)。
(六)同样,但支派的越境北迁利善(或拉亿),也是发生在约书亚死后颇久的时代(十九47;参看士十八27~29)。
(七)十三30称“睚珥的一切城邑”的话,也表明是约书亚死后颇久的士师时代的名称(参看士十3~5)。
(八)雅煞珥书(十13)是远为后期,收集贤人义士的诗歌的选集(参看撒下一18)。在约书亚记中提到此诗集,实无可能是在约书亚的时代。
2 数据源属
虽然约书亚记不可能是约书亚所写的,但书中的数据源,并不像有些学者所主张的一样,是在犹大王国的末期或被掳时代的申命记派编修的杜撰。原因如下:
(一)提到迦南地时,是用“”,即约但河之西的词汇(五1,九1,十二7等)。表明这些经文的口传传统,是以色列人仍在的时代就有了。
(二)耶路撒冷仍被称为“耶布斯人”之地(十五63,十八16、28),表明这些传统是至迟都在大卫以前就已有了。但为使写作时代的读者能明了地方的所在,所以也解释该地就是现今的耶路撒冷。
(三)同样的情形,西顿仍然为大城,就是腓尼基人的京都(参看十一8,十三4~6,十九28)。这也必定是来自大卫以先的传统。因为在大卫的时代,腓尼基人的京都已为所取代。
(四)有许多城市的名称,仍按古传统的旧名,但注明写作时代的名称,正如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一样。如:十五9的巴拉,就是基列耶琳;十五15~16的底璧,就是基列西弗;十五25的加略希斯仑,就是夏琐;十五54的基列亚巴,就是;十五60的基列巴力,亦是基列耶琳的另一古名。
(五)基本上,十八至廿二章中各支派所得的城名,表明士师时代各支派的分界和其所拥有之地,都属士师时代的实境。大卫为王后,犹大支派壮大,以致源出于的申命记第卅三章中,摩西的祝福已无西缅在内。这就表明当时西缅已给犹大同化。说得严肃一点,是给犹大吞并了。
(六)本书二至八章中,有关以色列人过约但河,侦察,喇合和其全家之蒙救,围困耶利哥和攻打艾城等记载,是那么活泼生动和情节分明。这固然可能是书写者有生花妙笔,但更可能的事实是,正如中东地区今日仍有的情景,是口传古代真实事迹的真切情况。
为这种种原因,我们深信约书亚记的报导,是有其事实背景的存在。这些事实,虽然透过神学、文学、各时期读者生活背景,在成书过程中作了润饰,仍然没有褪掉其原有的骨架。十九世纪西方的帝国扩张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都很喜欢约书亚记。因为这卷书可以给他们有借口,得以“奉 神的名”去进占那些不信靠独神之人的地土,甚至使他们的去“杀戮土人”,而毫无罪疚之感。 同样的情形,今日以色列国鹰派的人也很喜欢约书亚记。因为这可以使他们有大条道理?占西岸和迦萨地带巴勒斯坦人的地土,以及随意开鎗射杀或无故监禁西岸和迦萨地带的居民。原因是这些人并非亚伯拉罕的后裔,不该住在这些应许给他们以色列人的地土上。这种不公义对待西岸和迦萨地带原住民的情景,是笔者写这绪论时所住靠近伯利恒的地方,每天都可的事实。
以上两种人都是错用了约书亚记,没有真正把握住本书的目的和信息。这正如许多看《三国演义》的中国人,学效曹操的奸狡,而没有把握到关公的忠义精神一样。
大学传理系的学生,都会获得教授谆谆的训诲:新闻要客观,言论须公正。可是,实际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客观的新闻,也没有绝对公正的言论。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团体,都会从他们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角度,来从事报导与发论。这意思就是说,当我们要找寻约书亚记的目的与信息的时候,不应当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角度来找寻,乃要觅出原作者或原编辑者的立场和其观点与角度。更要紧的,我们基督徒既然都相信圣经是 神所默示的,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 神的话来。那么,我们就更要追寻 神的旨意,看看他在这卷书上有甚么目的,以及他所要给我们的信息是甚么。
另一方面,有很多基督徒或初读圣经的人,很不喜欢约书亚记。因为他们觉得 神太残忍,容许以色列人杀戮净尽许多城邦,也对外邦人表达出毫无感情的憎恨与厌恶,因此而觉得旧约的 神,似乎完全和的耶稣精神背道而驰。在文字方面,约书亚记又满了毫无意义并且难读的人名地名清单,使人觉得厌烦。这些人,同样的是不明这卷书的目的和信息,以致损失了许多属灵的益处。
为要清楚明了约书亚记的目的与信息,我们就得先从其成书的过程中,看看每一步骤的编写人有甚么目的和释放了甚么信息,然后才能了解现有形式的约书亚记,究竟有甚么目的和对我们释放了甚么信息。
1 编写过程中的目的与信息
“日后你们的子孙问你们说……”(四6;参看四21;出十二26,十三8、14;申六20等)的话,并不是虚空的说法。以色列人在和半游牧的生活中,常常在歇息之处讲述先祖的事迹。定居之后亦如此,特别是在一些节期中,要将一些特定口传的传统,依字依句的背诵,然后才让孩子们发问。
约书亚记中许多“直到今日”的段落,原本就是这些口传典故的结束语。在这结束语之后,家长就释放他教训的信息,孩子们也可以发问了。
这情景,正如今日许多牧师传道人,虽然使用同一的经题,但因环境不同和需要有别的缘故,各个牧师传道人所发放的信息也有很大差异。
以色列人的列祖各种口传的传统,为免轶失起见,便会有人将它们个别的书写下来。一些有特殊目的的人,就会将这些零散的短篇,加上他所知或所搜集的另些口传传统,集成一本小册。小册再由后人于不同时代就着不同需要而修订和增加数据,便成为一本较有分量的册子,经多次汇编各册子,便成了一卷书。约书亚记的编辑过程,最少就有如下五次:
(一)主前约九三二年,以色列南北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以色列的君王均不行正道,敬拜异教的神灵。这事特别在暗利朝的王年间,更为严重。虽然有、以利沙两位先知的工作,仍不能挽回狂澜。到耶罗波安二世期间(主前约七八四至七四四年),因为有一段太平时日(王下十四23~27),又有先知、阿摩司(摩一1)和何西阿(何一1)等的工作,所以便有人将前人的口传和一些已有的短篇故事,编辑成册。这册籍是使用北国人惯用的神名伊(Elohim,神),所以称为。因为当时北国有许多人敬拜地方性的神灵,就特别着重 神的威严和显赫,以及以色列人曾在西乃山获得 神的启示,并曾与 神立约,所以神典的字里行间,都在使用先知的训诲方式,要百姓知道违背 神之约的严重性。在约书亚记的数据中,也一再反映出这种目的。
约书亚是北国以法莲支派的人,所以常将这位北方的民族英雄高抬。又因为着重伦理道德的生活,所以神典笔下的约书亚,亦是全无过失的。作者的用意,当然也是要读者受到熏陶,效法这位民族英雄忠心信靠 神的德性。
(二)因着北国于主前七二一年被亚述所亡,北方的知识分子南下,并将携到南方。在那里,和南方的耶典与游典汇编在一起,而有了雏形的律法书。约书亚记大概也是在这律法书里面的一部分。这时南国犹大是在贤君为王期间。这期间,因为亚述非常强盛,常常有南侵的威胁,这时的约书亚记正好给他们鼓励和信心。
(三)死后,他儿子玛拿西接续作王。玛拿西在宗教和道德上的败坏,无以复加(参看王下廿一1~18)。他儿子亦是如此(王下廿一19~26)。等到作王时代,申命记派的历史编修者,不但将申命记编撰好,成为主前六二一年“得了”的“律法书”(王下廿二8)并即发动改革。申命记派在约书亚记首次编修里面,一再讲到上主会为以色列人争战(十14,廿三3、10,廿四11~12等),也是给和他当世代的人很大安慰和鼓励的信息。因为当时外有亚述、巴比伦和埃及的虎视,内有的异教敬拜的余孽。约书亚记中“刚强壮胆”的字句,就给王和他的臣民勇气和力量,依靠上主奋斗,以战胜一切仇敌。
(四)被掳到巴比伦以后,新的环境有新的需要。为保持国民仍受割礼,藉与外邦人有别和记得上主的约,被掳时代派的编修,就特别强调约书亚要求百姓行割礼和守逾越节(五4、7、10~12)。他们是被掳于。被掳时多是壮丁,妇人孩子均不在身边。他们需要绵延后代,所以一再强调外邦女人喇合之得救,和其应承的是些甚么条款(二17~21,六17~19、22~25等)。这信息是可以娶外邦女子为妻,但是她要应许一些条款。以色列是与 神立约的子民,渡约但河时的石头仍在河中可作见证(四9);他们不该违约背弃律法,像亚干一样连累国人(七10~12)。但在除去恶行以后, 神有赦罪的鸿恩(七26)。派在末次编修上,于第八至十一章所增加的,都是给我们看到 神的威严和其对罪恶之异教人士的严惩。目的是叫被掳的知道,他们之有今日,乃因他们和他们列祖不听从上主诫命和律例典章的罪恶所致。因此,他们当悔改求赦免,否则严厉的 神也要严厉的对待他们。
(五)主前第六世纪的后半叶,祭典文献在被掳之地完成,并在第五世纪的上半叶,由属于祭司阶层的五经编辑者,将祭典数据编入约书亚记之中。祭典所描述的 神,比的更为威严充满了荣耀。但祭典强调 神与列祖所立的约是永远的,不会废弃的。因此他把古代很多的城市名单和各支派分配的地方名单,都胪列了出来。原意是这些地土是要在将来回国时得回来的。
然而,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些“对地土的要求”,会成为“政治问题”,以致在回国时代,约书亚记被割出了作为回国之以色列人的“基本法”的“律法书”。
2 现有形式的目的与信息
现有的约书亚记,并不就完全与回国时代的约书亚记相同。在前面“经文与译文的问题”讨论中,我们已指出,在一三○年代成为定本(意即规定抄经的人须完全依本照抄,虽然原版本明显有错,都要照错而抄。然后在该页的上下边或前后空位作注说明之)前,各抄本都有的差异。这就证明经文在流传下来的长远历史中,曾因情势和需要而有所改变。但是,自主后约一三○年,在拉比亚及巴(Akiba, ca. 50-132)之倡导和影响下,经文不能随意更改,必须依本照抄。以致约书亚记成了现有的形式。
按现有形式的约书亚记,对和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最少都有如下明显的目的和信息。
{\Section:TopicID=127}A 对
(一)将迦南地赐给亚伯拉罕和他们的后裔,是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创十二5~7,十三14~15、17,十五7~21,十七8,廿四7等)。这应许,以撒(创廿六3~4,廿八4)和雅各(创廿八13,卅五12)也清楚的知道。因着雅各传达此信息,临终前要以色列人起誓,须将他的骸骨从埃及搬到迦南地来(创五十25)。
约书亚记是 神完成这应许的最佳明证。以色列人各支派不但分得土地(书十九51),在总结约书亚的争战和时,耶典的作者这样说:“这样,耶和华将从前向他们列祖起誓所应许的全地,赐给以色列人,他们就得了为业,住在其中……。耶和华应许赐福给以色列家的话,一句也没有落空,都应验了。”(廿一43~45)
(二)那与摩西同在的上主,也与约书亚同在(一5,三7等),为的是要百姓敬畏约书亚,像从前敬畏摩西一样(四14)。理想的以色列,会有理想的领导人。这是 神的旨意。因此,不管是大卫,或是希西家或,或是任何时代,凡敬畏上主、尊他的名为大的领导人,以色列人都当敬畏他。
(三)然而,约书亚的成功,并不是靠他自己的本事和力量。因为是 神在为以色列人争战(十14,廿三3、10;参看廿四11~12等)。
另一方面,公义的 神对待那不信靠他,道德文化都邪恶的族人,是严厉的,是灭绝净尽的(六17、24,八24~26,十28、30、32、33、35、37、39,十一9、11;参看十一20)。
这信息是明显的:要依靠上主,不可违背他的约,免得成了和外邦人一样的结局。
(四)同样,对整体的以色列来说,正如约书亚这理想的领导人,领导守约和遵行摩西的律例典章,以致 神为他们成就所应许的,赐地给他们。若他们违约和不遵守摩西的律法,则 神也必将地土从他们手中挪出,让外邦人夺去。这点,不但是众先知多次多方的警告(参看耶七3~15、34等),也是所见证了的。
(五)约书亚记明白的显示,在约书亚的时代,以色列人还未全部控制迦南,尚有许多未得之地分给各支派,要他们自己和教训儿女去奋力争战,并依靠上主去得着所应许给了他们的(参看十四6~13,十五13~19,十九47;士一1~36等)。所以,以色列人直到今日仍在刚强的争战着。
{\Section:TopicID=128}B 对今日的基督徒
基督徒是属灵的亚伯拉罕的子孙(参看加三7),是新以色列人(参看罗九24~30)。因此,约书亚记对我们今日的基督徒,也有如下活泼的信息,需要我们信靠耶稣为救主的人去深思和行动。
(一)约书亚是救赎主耶稣基督的预表;迦南是天堂的预表。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领导着迦南为业,信耶稣的人也因基督的救赎而将得着天上的迦南。正如在所应许的时候满足(参看创十五13~16),得着迦南一样,耶稣也在时候满足的日子降生在律法以下,将一切在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得着 神儿女的名分(参看加四4~5)。这应许既已在耶稣的身上成就,则耶稣应许在末日叫我们一切信他的人得着天上的基业的应许,也必在预定满足的时候来临。
(二)正如赐地给以色列人,完全是出于 神的恩典,是 神在为他们争战一样,我们得救也完全出乎 神的恩典,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参看弗二8~10)。我们只是藉信而将这救恩接受成为自己所有。
(三)正如 神是藉着摩西的律例典章,作为以色列人行事为人的准绳一样,今天 神也是以他的圣道作为我们信仰与生活的准则(参看约十二48)正如约书亚时代,那些不信靠依赖上主的人, 神曾严厉的对付他们一样,今天一切不信靠他的人,也将有悲惨的结局(参看约三36下)。
(四)正如约书亚记所载,曾与 神立约,必须守约遵法,才不至失去迦南乐土一样,今日一切藉洗礼而与 神立约的人,也必须以 神的律法作为我们行事为人的标准。否则的话, 神固然是信实而守约的,我们却因不信实的毁约,便会失去天福,儿女也会走上歧途,教会也将失去了见证。为这原因,我们自己必须以约书亚记所论述的作为鉴戒,自勉自励,并教导儿女与会友,诚诚实实的谨守遵行 神的道。
(五)正如约书亚记所述说的,仍有许多未得之地,分派以色列各支派去奋力取得一样。今天世上还有很多地方的人,对耶稣基督的圣名,和他为我们所成就的救恩,一无所知。所以,约书亚记也在激励我们努力去完成基督的(太廿八18~20),从事宣教的事业。在从事这些事业的同时,也要在自身上与魔鬼、肉体和世界争战,并靠主得胜!壹 征服迦南 一1~十二24约书亚记一 绪言:命令与吩咐 一1~18
1 上主命令约书亚征服迦南 一1~9
2 约书亚吩咐百姓过约但河 一10~11
3 约书亚吩咐河东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
二 探子与喇合 二1~24
1 探子到喇合家 二1~7
2 喇合的认信和探子的应许 二8~14
3 探子的脱险与嘱咐 二15~21
4 探子的报告 二22~24
三 以色列人过约但河 三1~五1
1 过河 三1~17
A 过河的吩咐 三1~6约书亚记B 过河的应许 三7~13
C 过河的情状 三14~17
2 过河的纪念 四1~24
A 取十二块石头 四1~7
B 放石于宿地和河中 四8~10
C 都过了约但河 四11~18
D 在吉甲安营 四19~24
3 约但河西列王的反响 五1
四 在吉甲和近耶利哥的活动 五2~15
1 行割礼 五2~9
2 守逾越节 五10~12约书亚记3 统帅的显现 五13~15
五 耶利哥的陷落 六1~27
1 绕城的吩咐 六1~7
2 绕城的执行 六8~14
3 呼喊与城陷 六15~21
4 喇合与家人蒙救 六22~25
5 重修耶利哥的咒诅与约书亚的名声 六26~27
六 攻打艾城的失败与成功 七1~八29
1 亚干犯罪 七1~26
A 攻打艾城失败 七1~5
B 约书亚和长老的哀伤与祈祷 七6~9
C 上主的吩咐 七10~15
D 约书亚的查察 七16~21
E 亚干连累众人的结局 七22~26
2 攻取艾城 八1~29
A 夜间埋伏 八1~9
B 日间诈败 八10~17
C 伏兵夺城 八18~23
D 剿灭艾城 八24~29
七 在以巴路山筑坛宣读律法 八30~35
八 河西诸王和基遍人的反应 九1~27
1 河西诸王备战 九1~2
2 基遍人的欺瞒与立约 九3~15
3 作了劈柴挑水的人 九16~27
九 南征 十1~43
1 五王攻打基遍 十1~5
2 从吉甲去营救基遍人 十6~15
3 擒杀五王经过 十16~27
4 攻夺南方诸城经过 十28~39
5 回兵吉甲营中 十40~43
十 北伐 十一1~15
1 夏琐王联盟诸国 十一1~5
2 砍断其马蹄筋和焚烧他们的车辆 十一6~9
3 焚烧夏琐和掠夺诸城 十一10~15
十一 结语 十一16~十二24
1 约书亚夺了全地 十一16~23
2 摩西击败的诸王 十二1~6
3 约书亚击杀的诸王 十二7~24
贰 分配未得之地 十三1~廿一45
一 绪言 十三1~7
二 分配河东之地 十三8~33
1 绪言 十三8~14
2 分给吕便支派的土地 十三15~23
3 分给迦得支派的土地 十三24~28
4 分给玛拿西半支派的土地 十三29~31
5 结语 十三32~33
三 分配河西之地 十四1~十九51
1 绪言 十四1~5
2 迦勒得希伯仑为业 十四6~15
3 分给犹大支派的土地 十五1~63
A 四围的交界 十五1~12
B 迦勒攻取的土地 十五13~19
C 犹大的城邑 十五20~63
4 分给以法莲和玛拿西半支派的土地 十六1~十七18
A 绪言 十六1~4
B 以法莲的境界 十六5~10
C 玛拿西半支派的得地 十七1~13
D 结语 十七14~18
5 分给其余支派的土地 十八1~十九48
A 绪言 十八1~10
B 分给便雅悯支派的土地 十八11~28
C 分给西缅支派的土地 十九1~9
D 分给西布伦支派的土地 十九10~16
E 分给以萨迦支派的土地 十九17~23
F 分给亚设支派的土地 十九24~31
G 分给拿弗他利支派的土地 十九32~39
H 分给但支派的土地 十九40~48
6 结语 十九49~51
四 设立庇护城 二十1~9
1 庇护城的作用 二十1~6
2 庇护城的所在 二十7~9
五 利未人的城邑 廿一1~42
1 绪言 廿一1~3
2 分邑概说 廿一4~7
3 哥辖作祭司子孙的得邑 廿一8~19
4 哥辖其余子孙的得邑 廿一20~26
5 革顺子孙的得邑 廿一27~33
6 米拉利子孙的得邑 廿一34~40
7 结语 廿一41~42
六 总结的话 廿一43~45
叁 附录 廿二1~廿四33
一 河东二支派半的问题 廿二1~34
1 转回河东 廿二1~9
2 约但河边的祭坛 廿二10~34
A 在河西边上筑坛之争 廿二10~20
B 河东之人的回答 廿二21~29
C 问题得解决 廿二30~34
二 约书亚的遗言 廿三1~16
三 在示剑的劝勉与立约 廿四1~28
1 劝勉百姓事奉上主 廿四1~15
2 百姓的回应与立约 廿四16~28
四 死葬与约瑟的骸骨 廿四29~33
1 约书亚的死与葬 廿四29~31
2 约瑟的骸骨下葬于示剑 廿四32
3 祭司以利亚撒的死与葬 廿四33约书亚记 1章
1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了以后,耶和华对摩西的助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2“我的仆人摩西已经死了。现今你和这群人要起程,过这条约旦河,到我要赐给他们以色列人的地去。3凡你们脚掌所踏的地方,我都必照我应许摩西的赐给你们。4从旷野和这座黎巴嫩山起,直到幼发拉底大河,就是赫人的全地,又到日落那边的大海,都要成为你们的领土。5在你有生之年,谁也不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要照样与你同在。我决不丢弃你,也决不离弃你。6你要勇敢坚强,因为你要领这群人承受那块土地,就是我向他们祖先发誓要赐给他们的土地。7“你务要鼓起勇气,坚强不屈,谨慎遵行我仆人摩西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要偏离左右,好叫你无论到哪里去,都能够明智行事。8这部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倒要日夜低声细读,好叫你谨慎遵行书上所写的一切话。这样,你的道路就必亨通,你必能明智行事。9我不是吩咐过你吗?你要勇敢坚强,不要恐惧,也不要惊慌,因为无论你到哪里去,你的上帝耶和华都与你同在。”10于是约书亚吩咐人民的官长说: 11 “你们要走遍全营,吩咐民众说:‘你们要预备食物,因为从现今起,三天之内,你们要过这条约旦河,去占领耶和华你们的上帝要赐给你们做产业的土地。’”12约书亚又对吕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个部族说:13“你们不要忘记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吩咐你们的话。他说:‘你们的上帝耶和华让你们安歇,把这块土地赐给你们了。14 你们的妻子、小孩、牲畜,都可以留在约旦河东摩西分给你们的地上。可是你们所有勇猛之士都要在弟兄面前列队过河,帮助他们。15等到耶和华让你们的弟兄安歇,像你们一样,他们也占领了耶和华你们的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你们才可以回到你们所得的领土,就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分给你们在约旦河东日出那边的地。’”17他们回答约书亚说:“你吩咐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你差我们到哪里去,我们就到哪里去。17我们从前怎样事事听从摩西,现今天也要照样听从你。但愿你的上帝耶和华与你同在,就像与摩西同在一样。18谁悖逆违背你的训示,不听从你所吩咐的话,都要处死。你务要勇敢坚强。”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件夹删不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