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过australia luxe 尺码的飓风帐篷吗?

luxe 帐篷 临时
包装尺寸甚至比 LUXE 的火箭更小。
在俺家楼下草坪里搭起来实验
这是一种外挂式,两侧分别有门。
  帐篷搭建的时候还是需要一点技巧的。首先将整个帐篷平铺在要搭建的地方上,四角打上地钉。帐篷中提供的是铝质的圆丁,对于这款完全依靠地钉拉拽的帐篷来说。圆钉的局限性太大了。我觉得铝合金或其他金属的角钉,三棱锥钉会更好,园钉只适合于松软的泥土。同样,为了避免园钉旋转导致帐篷脱钩,一定要将弯头也踩进泥土里。
如果是砾石和泥土混合地面,我觉得制作一系列木楔子会更好用。沙地最好选用长木楔子或者长尼龙地钉。
注意:地钉要打进由织带和鸭嘴扣做成的环中,而不是黑色橡胶绳子。
  用织带和鸭嘴扣调整张紧程度。地钉应再深入的踩一下,让环也插进泥土中。否则圆钉很容易因旋转而脱落。
  这时再将拉链门拉开,用帐将整个帐篷支起,注意登山仗要调整到适宜的高度,过高或过矮都不好。
  支撑在顶部加强的灰色材料里。注意,整个帐篷依靠着两侧延伸下来的灰色条和尼龙织带(穿过气窗后连接也是灰色条)保持张紧,登山杖或其他使用临时材料顶端一定要避免有尖利的部分,以免刺破材料。如果是使用木棒来支撑,最好将木棒顶端磨平或砸平。
我用的是一只圆球形柄的登山杖(可代替独脚架)。
  支撑起登山杖再打侧面的这个点和防风绳的地钉。防风绳和侧面地钉拉环都使用的是反光绳(绳子上白色的地方)照耀下反射光。黑夜中可避免被路过的人拌到(天啊,帐篷被人踢倒拉 ~~~ )这可是此款帐篷非常重要的设计。
其他角上地钉,四角都要绷的很紧。
防风绳也要拉紧,不仅仅是防风绳,与结合的拉环也是使用反光条。
  顶部气窗的细节,气窗也是可以开闭的,但是支撑的半硬条必须拆下来。这样很容易丢失。如果是缝到帐篷上就好了。
  门上分别有两个橡胶绳环,也可以套在地钉上。或者只打开一道门。 LUXE 的 LOGO 白天看起来很淡,只有在帐篷里灯光的投射下,才如此清晰。
在这个位置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侧面地钉拉环与面料的连接处。这里使用了一片三角形作为补强。
门叠上一半的情况,另一半仍然挂在地丁上 。
  外帐支来后的空间很大,即使是金字塔外型空间利用率不高,仍然可以让 4 个人轻松的在帐篷里交流, 6 个人也没问题。
  这款帐篷还可以用一个连接外帐将两个帐篷连在一起使用,两个帐篷里坐 12 个人甚至更多。呵呵,那不成了酋长的长屋了么?
  跟兄弟们打个招呼:)其实我是在调整汽灯的高度,汽灯挂的太高会烤坏登山杖甚至外帐篷的,危险。
  一个人来拍摄装备照片是挺麻烦的,一定要枪在 10 秒自拍之前。。。。。(地钉打的牢固,帐篷的搭建也是一个人完成的)
  内帐是内挂式的,四角的带钩橡胶绳就是配合来挂住内帐的。顶部挂在气窗织带的一个空心铆钉上,也是一物多用的设计。
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门拉练头上的反光条。
  内帐另外两个角也有一个环,可以用地钉扎上,但是,为什么不用织带或者橡胶环呢?可能是从简化工艺的因素上考虑吧。
  内帐在材料的利用和轻量化上可是到了极限。宽度仅仅是一个的宽度,高度也十分低矮,完全使用纱网。可以看的出来,帐篷里完全可以挂两个内帐,中间仍然有足够的走廊空间来作饭或者摆放物品。
  整个帐篷包装中仅仅有一个内帐,目前还不清楚 LUXE 是否会将内帐单独出售。根据不同的活动,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携带一个内帐还是两个。
不过这样的内帐设计,喜欢混账的朋友可要失望了。
  内帐可以打开一个三角形状的门,帐底翻起的高度不高,如果遇到大雨或者地势不好,积水就比较麻烦了。
  内挂的优势是在内外帐之间的距离很开,但是这款帐篷外帐拼合处都没压胶,不清楚这仅仅是我拿到样品的情况,还是全部设计都是如此。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否是依靠金字塔大斜面没有积水点的原因。灰色加强条也会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因为拿到的样品外帐破损,近期也不是雨季,这个疑团只能等待以后实际测试才能了解。
  外帐破损的地方,幸好在气窗附近,拉力都作用在织带上。如果是其他部位,搞不好破口会导致整个面料撕开。
  10。1 期间带着这款帐篷到的海岛露营。因为没有泥地,所有的固定点都用木楔楔进卵石深处,外面再压上大块的石头堆砌起来。帐篷绷的不是非常紧,抗风不是很强。但是当地白天的海风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躺在帐篷里美美的睡上一觉。一会去抓牡蛎 ~~~
  没能预期营地的情况,准备不是很充分,所以测试先进行到这里。其实,这也很说明问题。轻量化,是建立在对活动预期清楚充分的前提之下。
  因为工作的关系,近期不太会有时间做进一步的测评,另外破损的外帐也要修复。先把已经写好的部分发出来给大家参考。有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我会补充到这篇文章里的。
¥29800/人
口碑排行榜按品牌筛选:
大家还分享了这些标签
你是不是想找:
LUXE帐篷价格 当前第1页 1
更多和LUXE帐篷相关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ustralia lux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