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7R 光学取景器里有水平尺规格,但屏幕取景器里没有,请问如何调出屏幕取景器里的水平尺规格?谢谢

&主题:A7取景器如此好看,拍出来却如此灰淡
泡网分: 4.177
注册: 2010年07月
在取景器里看世界真是享受,拍下来看led顿时没激情了、
有设置接近的方法吗,不想一一ps
&浏览:2396&&回帖:23 &&
泡网分: 11.832
帖子: 2294
注册: 2007年08月
用原厂软件解
泡网分: 1.462
帖子: 1429
注册: 2012年02月
不要用Adobe系列软件解, 解出来都是灰色的
泡网分: 13.126
帖子: 2508
注册: 2008年12月
RX10 发表于
废话&&微单是电子取景器&&单反是光学取景器
你吃羊肉能吃出鸡肉的味道么?对不起,走错门了。
不过,确实吃不出这味来。价都不一样嘛!
泡网分: 7.394
帖子: 7174
注册: 2012年09月
bushnicon 发表于
没有玩单反的感觉 !废话&&微单是电子取景器&&单反是光学取景器
你吃羊肉能吃出鸡肉的味道么?
泡网分: 13.126
帖子: 2508
注册: 2008年12月
没有玩单反的感觉 !
泡网分: 0.039
注册: 2013年04月
显示器问题比较大,我用Dell的ips屏,然后用spyder校准颜色,和a7配合的很不错。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372
注册: 2013年10月
取景器过于艳丽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4
帖子: 2057
注册: 2011年04月
话说现在有几个人用的电脑屏色彩和分辨率可以赶得上取景器的???换句话说就是电脑屏幕落后取景器太多
泡网分: 5.769
注册: 2010年05月
这次a99与a7同用,确实有这个感觉,虽然镜头有差别(ZA对Fujinon),不过用LR5解出来到还好,而且,感觉LR5对sony的机器支持好多了。以前用Lr4总要拉拉饱和什么的。
至于快门么,听听也就习惯了。
泡网分: 1.732
帖子: 1710
注册: 2011年12月
那就拿取景器当观景器得了。。。
泡网分: 3.051
帖子: 1433
注册: 2011年05月
在小取景器里取景确实很享受很美好,下了后回放看背面屏幕或者放电脑上看,
很灰淡,两个世界。我总觉得是evf本身色饱和度偏高,比肉眼看世界都色彩缤纷
泡网分: 10.126
帖子: 2597
注册: 2010年05月
X100的取景器看出去才叫个美,胶片味十足,电脑看就不行了。
泡网分: 4.177
注册: 2010年07月
<font color="#1027 发表于
这是真的吗?在小取景器里取景确实很享受很美好,下了后回放看背面屏幕或者放电脑上看,
很灰淡,两个世界。
泡网分: 15.881
帖子: 3528
注册: 2008年12月
这是真的吗?
泡网分: 4.177
注册: 2010年07月
altrouge 发表于
vivid, contrast + 2, sharpen + 2试试
LOPO 发表于
显示器是主要问题,现在普通液晶显示器的色域仅百分之七十多。就a7的小取景器和背上的大lcd屏幕差异太大,背lcd其实和ips电脑显示器效果还是非常接近的。
hotdjy 发表于
是指a7的lcd屏幕吗?恩
ken2047 发表于
顺便吐槽一下快门声,很闷,很没感觉快门我觉得还是挺利索的 可能是我习惯了宾得的快门
酷风 发表于
LED?显示器?小取景器和后面的取景屏幕的差异
泡网分: 15.355
帖子: 11916
注册: 2011年02月
在取景器里看世界真是享受,拍下来看led顿时没激情了、
有设置接近的方法吗,不想一一ps推荐一个帖子,说得很清楚,楼主可以看看
巫师作品——闲话色彩空间 - 数码暗房 - 无忌摄影论坛
泡网分: 3.963
帖子: 3046
注册: 2011年11月
在取景器里看世界真是享受,拍下来看led顿时没激情了、
有设置接近的方法吗,不想一一ps...是指a7的lcd屏幕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13
注册: 2004年09月
还有是否对显示系统校色
泡网分: 100.566
精华: 12帖子: 17828
注册: 2001年11月
估计是把色域设置错误了
泡网分: 7.13
注册: 2004年09月
显示器是主要问题,现在普通液晶显示器的色域仅百分之七十多。
泡网分: 15.968
帖子: 1502
注册: 2008年07月
vivid, contrast + 2, sharpen + 2
泡网分: 41.731
帖子: 9577
注册: 2003年12月
LED?显示器?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12年10月
顺便吐槽一下快门声,很闷,很没感觉
本帖由 iPhone5 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快门30 微币44 阅读权限255积分2664主题精华7帖子
查看: 2105
索尼A7/富士X-T1外观点评回顶部
  【PConline 评测】自从无反相机的出现后,数码摄影器材市场格局就开始变化,无反相机以索尼NEX系列为主,开始快速蚕食入门单反市场,获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摄影器材市场。而作为新兴市场,潜力极大。但在坐稳入门市场后,厂商们都不满足于现状,开始让无反相机向专业级发展。所以,无反相机开始出现索尼A7R、奥林巴斯E-M1、富士X-T1这些无论性能还是画质,甚至防护性都做得不错的优秀产品。不过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售价差不多的索尼A7套机和富士X-T1套机,差不多的价钱,究竟是入门全画幅还是顶级APS-C无反适合你呢?
09:11 上传
注:索尼A7(1.02固件)和富士X-T1(1.00固件)均使用最新官方正式固件。一、索尼A7/富士X-T1外观对比
  本次评测之所以选择索尼A7和富士X-T1的最大的原因是:1、A7是目前最便宜的全画幅相机;2、X-T1是号称最好的APS-C无反相机;3、两者价格相近。作为现时的热门无反,A7和X-T1都各具特色,而且,两者的性能都十分不错,对于很多网友来说,真的不知道购买哪一款比较适合自己,因此,本文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哪一款产品更适合你。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索尼A7和富士X-T1均为类单反造型,机身顶部都有个显眼的“军舰顶”,对于习惯使用单反拍摄的用户来说,类单反的设计能更快速的习惯新机身的使用。同时,这种的设计也更容易为操作提供较大的设计空间,当然,是在体积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了。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而在硬件配置上,两者也十分相近,均采用了3英寸不带触控功能的显示屏,90度上翻和45度下翻的屏幕取景角度,多拨轮式操作,单SD卡槽,支持Wi-Fi无线传输,236万分辨率EVF等等,简称用起来其实两者很相似。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但不同之处还是不少的,例如X-T1具备较高防护能力的全金属机身,快门& ISO &测光 &驱动模式分别4个独立转盘;A7的NFC一触功能、可扩展APP、机身USB充电、更全面的拍摄性能(主要是视频方面的优势)。不过A7和X-T1最大的硬件区别在于传感器尺寸,单单看传感器尺寸就能感受到两机的不同了。诚然画幅大小不能代表画质好坏,但是,较大的画幅相对较小的画幅有更多的可玩性,这点是不能否认的。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当然,这时估计很多人会说索尼镜头群怎样怎样,但笔者只能说,你让才上市半年的新系统和上市2年的单一老系统比成熟度的话,这科学么?而且,能把全画幅无反的体积控制到如此程度,也很难得了。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在体积上,作为APS-C无反的富士X-T1在A7面前占不到什么优势,特别是机身厚度,还比A7厚一些。X-T1的三围尺寸约为129.0mm x 89.8mm x 46.7mm(最薄处约33.5mm),而A7的三围尺寸约为126.9mm x 94.4mm x 48.2mm(最薄处约32.3mm)。另外,X-T1是全金属机身外壳,具备良好的防尘防滴溅能力并且能在零下10度的环境下正常工作(注:现时富士所有在售的XF镜头,均不具备防尘防滴溅功能),A7则是半金属机身,也具备防尘防滴溅能力,同时,所有FE镜头均具备防尘防滴溅能力。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重量方面,A7和X-T1也是差不多的,A7套机重约711g(包括28-70mm镜头、电池、存储卡),X-T1套机则重约750g(包含18-55mm镜头、电池、存储卡),由于X-T1机身和套机镜头均为金属,所以虽然体积小一点,但重量依旧会稍重一些,但不是摆在一起对比的话,这差距可以忽略了。
产品概览 索尼(SONY) | 索尼 A7套机 | 更多数码相机
09:11 上传
索尼A7 ¥8099
相机类型: 单电数码相机 有效像素: 2430万像素 变焦倍数: 视镜头而定 传感器尺寸: 35.8×23.9mm 影像处理系: Bionz,X; TRILUMINOS色彩管理 等效焦距: 视镜头而定 网友评分: 4.2 参数 报价 图片 点评 评测 论坛 经销商 商城名称商品报价商品配置购买
09:11 上传
亚马逊¥7860Sony 索尼 ILCE-7 全画幅 微单?数码相机 单机身 (黑色)去购买&&
09:11 上传
京东商城¥8580索尼(SONY) α7/ILCE-7 全画幅微单机身去购买&&
09:11 上传
苏宁易购¥8460索尼微单相机ILCE-7/BQ CN2去购买&&
09:11 上传
国美在线¥8088索尼(Sony)ILCE-7 A7 全画幅微单数码相机去购买&&网购比价 ¥7860 - ¥10380 共16个电商报价 查看全部比价信息
产品概览 富士(Fujifilm) | 富士 X-T1套机 | 更多数码相机
09:11 上传
富士XT1 新产品
相机类型: 单电数码相机 有效像素: 1630万像素 传感器尺寸: 23.6×15.6mm 影像处理系: X-Trans CMOS II 液晶屏尺寸: 3.0英寸 液晶屏像素: 104万像素 网友评分: 4.1 参数 报价 图片 点评 评测 论坛 经销商 商城名称商品报价商品配置购买亚马逊¥7900FUJIFILM 富士 X-T1 微单相机 机身 (黑色首发套装)去购买&&京东商城¥7900富士(FUJIFILM) X-T1 单电机身 黑色(80周年纪念版 Wi-Fi手机拍摄 防滴防尘)去购买&&网购比价 ¥7900 - ¥7900 共4个电商报价 查看全部比价信息
2索尼A7/富士X-T1机身细节回顶部
二、索尼A7/富士X-T1细节对比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传感器方面,索尼A7使用全画幅尺寸的CMOS,拥有2430万像素的成像能力,ISO 100至25600,还可扩展至ISO 51200(多帧连拍降噪模式下)。而富士X-T1则使用APS-C规格的1630万像素X-Trans CMOS II传感器,具有富士特有的彩色滤光结构,ISO 200至6400,可扩展至ISO 100-51200,同时,A7和X-T1两者均具备混合对焦功能,在对焦速度上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富士号称拥有0.08秒的超高速对焦能力。
  图像处理器方面,索尼和富士都使用上了新一代图像处理器,索尼的BIONZ X图像处理器和富士的EXR 处理器 II,两者都提供了比前一代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速度,使对焦速度、图像处理速度和能力都有了极大的进步。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在机顶按键设计和排布上,X-T1要比A7丰富不少,各种转盘,十分丰富,而且快门、ISO转盘上还有锁定设计。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而机背按键方面,索尼的设计逻辑比较传统,五维键上位固定功能按键,外加C1/C2/C3三个自定义按键,Fn快捷菜单键等。X-T1则是自定义键+Q快捷菜单的操作模式五维键上4个方向键和机顶、手柄旁的按键,均为自定义功能键(当然,都是带默认功能的)。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另外,X-T1使用了双层转盘设计,能够更快捷的调整,不过左机顶的双层转盘需要双手操作,不像A7那样完全集中在右边能够实现单手操作。PS:其实转盘上的锁定按钮是个双刃剑,虽说能保障不小心误操作,但用起来是有点别扭的,特别是ISO转盘,不按着锁定按钮是转不了的。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总体上说,A7的操控并不像X-T1那样提供众多自定义按键和转盘,但却都集中在右边,能够实现单手完全操控。三拨轮刚好能快速调节光圈、快门和ISO,而且拨轮分布位置比较合理,单手握持相机时也能轻松完成调节,虽然有些地方不如X-T1特意独立出来那样使用快捷方便就是了。
09:11 上传
富士X-T1(右)、索尼A7(左)  热靴上,索尼的新热靴是全新设计的ni热靴,与传统的热靴不一样,ni热靴是一个带排线触点的热靴,既能兼容传统的标准热靴,也能作为一个全新的多功能接口,例如能够直接操作新的LED照明灯、小型麦克风等等,这是以前的传统热靴所做不到的。
09:11 上传
富士X-T1(右)、索尼A7(左)  索尼A7的手柄比X-T1的手柄要宽大不少,拿起来要比X-T1饱满不少。但X-T1拿起来其实也挺贴合握持手势的,但对于手较大的用户来说,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索尼A7和富士X-T1都使用了236万分辨率的EVF取景器,但X-T1的放大倍率达0.77倍,是目前放大倍率最大的EVF取景器,提供宽阔舒适的观看取景器的感受,而使用相同规格的EVF的A7则只有0.71倍的放大倍率,看起来要比X-T1的EVF小一些。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显示屏方面,X-T1使用了3.0英寸的104万像素的大型可翻折式液晶显示屏,采用的特殊钢化玻璃能够保护屏幕避免划痕并降低反射光的影响。而索尼A7则使用了92万分辨率显示屏,虽说配置平平,但却使用了索尼特有的特丽魅彩显示技术,对色彩的控制更为逼真(官网说的)。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富士X-T1具备了索尼A7所不具备的PC端口,方便旧式器材的连接使用(现在还有多少非PC口不可的器材。。。),而下方是X-T1的独立对焦模式切换拨杆。而A7所具备的NFC功能是X-T1所没有的。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而其他接口,A7比X-T1多了一个耳机接口,方便视频时的**,同时A7的USB接口也是支持充电的,比X-T1方便不少。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存储卡方面,富士X-T1是全球首款支持UHS-II SD存储卡的机型,主要是为更好的支持连续拍摄能拍更久,但是由于某些问题(处理能力、缓存之类),X-T1(使用东芝 UHS-II型SD卡,240MB/s写入速度)的连拍数量与A7(使用东芝Type 1 SD卡,90MB/s写入速度)相比并没有差距,都是连拍大概50张JPG后(X-T1是FINE格式,大约4M左右一张,A7是X·Fine格式,大约7M左右一张),就停止拍摄了。 不过停止后,X-T1只用几秒的时间完成存储,A7用了30秒左右。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最后,关于电池,X-T1的电池以8.7Wh大于A7的7.3Wh,X-T1续航能力约400张左右,A7约330张左右。不过因为A7可以使用移动电源充电的关系,用起来续航能力比X-T1貌似更有优势。
3索尼A7/富士X-T1取景器简介回顶部
三、性能对比
1、EVF取景器对比
注:以下EVF拍摄均使用相同机器,卸下眼罩,直接紧贴EVF拍摄。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X-T1的EVF  富士X-T1是目前放大倍率最大的EVF,达到0.77倍,而且分辨率为236万,所以无论清晰度还是视角都十分高。但有个问题,就是X-T1因为放大倍率高,所以在取景时,会感觉到取景器边缘部分明显变形,虽说这是大放大倍率EVF所不能完全避免的。反观A7,其实它的EVF的放大倍率也不小了,达到了0.72,只是与X-T1比起来小一圈,实际使用中可以发现,A7的EVF边缘位置的变形情况没X-T1那么高。色彩方面,X-T1的EVF会养眼不少,比较富士在色彩方面是强项,但与实际照片比起来,偏差也较大。
09:11 上传
X-T1双屏幕取景  富士X-T1因为EVF放大倍率足够大,因此加入了一些别的品牌做不到的功能,例如特有的“双屏”模式,在手动对焦模式中,双屏模式能显示出一个图像分割效果,在常规取景状态下能够同时查看对焦辅助视图(峰值对焦功能和数码裂像屏对焦功能),从而使对焦更容易和精确。
09:11 上传
X-T1的普通EVF显示模式(裂像对焦)  针对边缘问题,X-T1还未用户提供了缩小版的普通EVF取景模式,保证更好的取景感受。另外,在竖拍模式下,X-T1的EVF还会自动旋转,以便用户更方便的读取拍摄数据。
09:11 上传
A7的EVF水平尺模式
09:11 上传
A7的EVF直方图模式  索尼A7则可以通过EVF直接查看拍摄信息。包括5种显示模式:图形显示、显示全部信息、柱状图、 数字水平量规、无显示信息。相比X-T1的新功能,A7这个就显得十分传统了。
4索尼A7/富士X-T1对焦测试回顶部
2、对焦速度对比
索尼A7对焦测试
富士X-T1对焦测试  在速度方面,索尼A7和富士X-T1都使用了混合式相位对焦系统,但X-T1的混合对焦更为先进点,拥有号称APS-C规格相机中最快的0.08秒自动对焦(好吧,索尼也号称A6000是最快的)。实际对比下,在A7更新固件后,两者差距并不是十分明显,说句实话就是:对“A7的快门键程比X-T1长”的感觉要比谁对焦更快的感觉更深。
A7视频对焦
X-T1视频对焦  而视频对焦方面,好吧,这是索尼的优势,从实用中可以发现,A7的视频对焦反应更快,而富士则会稍微停顿一下,再进行对焦,不像A7那样连贯。不过,在是否对焦平滑过渡方面,其实两者都差不多,都会有拉风箱的情况。所以,只能说,A7略好一点点。
5索尼A7/富士X-T1感光度测试回顶部
四、感光度对比测试
1、标准降噪感光度对比
09:11 上传
以下截图如上图红框所示索尼A7/富士X-T1不同ISO噪点对比测试ISOA7X-T1100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索尼A7的传感器采用了2430万像素全画幅CMOS传感器,感光度涵盖ISO100-25600,最高感光度提升到ISO51200,不过是通过多帧降噪处理得到的,下一部分再做分析。富士X-T1采用1630万像素APS-C规格的X-Trans CMOS II传感器,感光度涵盖ISO200-6400,可扩展为ISO100-51200。
  从以上对比来看,索尼A7和富士X-T1在ISO100-3200之间的噪点表现并没有差距,画面都十分干净,细节表现也十分细腻。从ISO6400起,两者的噪点都开始出现,画面纯净度有所下降,细节也开始受到影响。而到了12800后,A7的细节损失比X-T1更明显一些。总的来说,X-T1的实用感光度要比A7高点,X-T1在ISO 25600下依然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两者在ISO100-6400下并没实际差距。
6索尼A7/富士X-T1特殊降噪对比回顶部
2、多帧连拍降噪 VS 高级降噪
索尼A7/富士X-T1不同ISO噪点对比测试(特殊降噪模式)ISOA7(多帧连拍降噪)X-T1(高级降噪)800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在特殊的降噪模式下,A7的多帧连拍降噪的确会对画面细节造成一定的细节损失,特别是ISO12800以下,对比之下比较明显,但在ISO12800后,特别是在ISO12800,画面无论纯净度还是细节,都相比不开时有所提升,而之后的ISO25600也同样如此。再看X-T1,在高级降噪下,涂抹程度也是比较明显的,细节也受到了影响,而在高感下,直观感觉此时的表现比标准降噪还逊色。
  小总结:富士X-T1在APS-C硬件下,依然能在高感上略超全画幅的A7,实在难得。但是,功能多样的A7通过多帧连拍降噪功能,在某种情况上说,其实并没落后什么。
7索尼A7/富士X-T1白平衡测试回顶部
五、白平衡对比
索尼A7不同白平衡模式准确度测试
09:11 上传
自动白平衡:整体色温偏暖。
09:11 上传
白炽灯白平衡:已经能够准确地还原色温
09:11 上传
手动白平衡:色彩还原准确,没有偏色
富士X-T1不同白平衡模式准确度测试
09:11 上传
自动白平衡:整体色温稍微偏暖,偏红。
09:11 上传
白炽灯白平衡:有点偏暖
09:11 上传
手动白平衡:色彩还原准确
8索尼A7/富士X-T1的LCD测试回顶部
六、LCD对比测试
09:11 上传
索尼A7原图
09:11 上传
富士X-T1拍摄原图
09:11 上传
尼康D7100翻拍X-T1(左)、A7(右)的屏幕  索尼A7的液晶屏采用的是3英寸92万像素的规格,具备特丽魅彩技术,色彩显示较准确,显示效果也足够细腻。富士X-T1则采用了3英寸的104万分辨率显示屏,亮度足够,而且色彩十分鲜艳,但实际图像相比则有点过鲜艳和修饰。
9索尼A7/富士X-T1实拍视频对比回顶部
七、视频能力对比
X-T1  在视频画质上,严格来说,应该是两者一样的,毕竟都使用套机镜头的情况下,算是互补了。而A7支持1080 50i的AVCHD格式视频,X-T1则支持1080 60p的MOV格式视频,流畅度上其实也不见得有什么差距。只是上传网络后,差距就更不能体现了。
X-T1  弱光环境下,A7和X-T1在视频上的测光倾向不同,X-T1的画面会稍微亮1/3EV左右,而画面纯净度上,A7看起来会干净些,而X-T1则会出现轻微的果冻效果。另外,防抖方面X-T1比A7更好(镜头防抖)。
10索尼A7/富士X-T1室外样张对比回顶部
八、实拍样张对比
  本次实拍样张均使用索尼A7和富士X-T1各自的套机镜头,X-T1的18-55mm套机镜头定位和素质都要比A7的套机镜头高。以下样张均使用最优JPG格式(因没有适合处理富士RAW的转换程序)、自动白平衡、标准色彩设置、同一曝光参数、标准高感降噪等设置拍摄。
1、室外风景样张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X-T1  首先可以看到X-T1的对比度比A7要高不少(暂时不说宽容度),A7在高光和暗部能保留更多的细节。而因为镜头素质方面,X-T1套机镜头比A7的好不少,所以细节方面,X-T1的表现不错,即使是边缘上的画质,表现也十分不错,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X-T1  微距方面,X-T1的套机镜头要比A7的好不少,不仅等效焦距更长,而且对焦距离也更近。而对于A7的套机镜头最长端的最近对焦距离达45mm,放大倍率的确有点抓鸡,但从实际虚化效果来看,两者是几乎一样的,等效嘛。
索尼A7/富士X-T1实拍样张对比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索尼A7富士X-T1  长焦方面,A7套机最长只有70mm的焦距,而X-T1则是等效82.5mm的焦距,所以,上图的焦距差异就产生了。长焦端的画质方面,X-T1套机镜头使用F5.6已经是缩小了一档的光圈,和全开的A7套头相比,必须是有更好的表现了。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X-T1  色彩方面,我觉得这纯粹是个人喜好问题了。不过从以上对比来看,A7的色彩更为养眼,更讨好眼球。而富士X-T1更贴合现场色彩,而色彩更饱满,毕竟是80年胶片制作经验的厂家,在调色上还是有独特之处的。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X-T1  关于宽容度,我觉得有个问题该说说,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发觉以上对比,富士X-T1的样张都会比A7欠曝,而从样张部分开始,笔者就强调过使用相同的曝光参数拍摄,因此,造成这个现象,小编只能推测,要么是富士ISO虚标,要么是A7虚标,简称总会有一个有猫腻。根据小编的经验,A7与尼康、佳能同等级相机对比的话,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只能推测,X-T1的ISO有猫腻,但纯推测,不断言。手上有这两款机器的朋友,不妨对比一下,毕竟不能排除这是个案的选项。
11索尼A7/富士X-T1弱光样张对比回顶部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X-T1  室内弱光下,ISO 800的表现两者都十分纯净,噪点都没有出现。但宽容度和曝光问题使X-T1整个画面都偏暗了,当然,X-T1加一下曝光就会有不错的表现,但是,曝光参数就不一样了。
索尼A7/富士X-T1实拍样张对比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索尼A7富士X-T1  而上图的曝光差距就十分明显了,目测整整欠了一档的ISO感光度。当然ISO 3200下,A7和X-T1都没有压力。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X-T1  ISO 6400下,索尼A7和富士X-T1都有一定的细节损失,不明显,或者说,在套机镜头下,本来也没啥细节好损失的,特别是A7的套机镜头,只是有2400万像素的成像能力为前提,综合起来,成像水平还是不错的。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X-T1  由于全画幅的关系,A7套机背景虚化还是比X-T1要柔和一点,特别是光斑的效果,更为自然和漂亮。
09:11 上传
09:11 上传
X-T1  由于镜头素质的差异,在30秒长时间曝光下,FE 28-70就出现了明显的高光雾化现象,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星芒效果。而A7和X-T1长时间曝光降噪效果十分到位,两者的纯净度都是极高的。
12索尼A7/富士X-T1评测总结回顶部
九、PConline评测总结
索尼A7/富士X-T1优缺点总结索尼A7富士X-T1优点:1、全画幅传感器
   2、APP功能
   3、单手即可完成操作& &
   4、宽大的手柄
   5、USB充电优点:1、全金属机身
   2、较高的机身防护等级
   3、高速对焦
   4、多样的取景模式
   5、UHS-II规格SD支持缺点:1、半金属机身
   2、镜头群暂不完善
   3、续航能力有待提高缺点:1、暂不具备防水溅镜头
   2、不能直接快充
   3、操作方式需要时间适应  最后总结一下吧。可以肯定的是,富士X-T1的“目前最好的APS-C旗舰无反”是当之无愧的。各个方面都做得十分出色。而索尼A7作为现在最便宜的全画幅相机也不是吃素的,在机身硬件优秀的情况下,索尼通过固件更新改善了A7很多不足,例如对焦,例如画质。不能否认刚上市的A7的确是有点不足,但是这些不足在最新的1.02固件中得到了很好的改善(PS:使用A7/A7R的朋友请务必升级固件)。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但如果你说全画幅不及APS-C的话,就真的有点过了。诚然,目前索尼FE卡口镜头数量十分少,而且A7的套机镜头素质也的确不高,但是传感器硬件体积的差距并不是说镜头素质极高就能弥补的。首先,照片的宽容度、色彩位深等等都是不可超越的。X-T1当然是一款十分优秀的无反相机,通过富士优秀的色彩调教、特有的色彩滤镜排列等等方法令APS-C传感器的画质进一步提升,这确实是十分厉害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ISO是否虚标就先不说了,在套头素质更好的情况下,X-T1不见得像很多网友所说的那样能赢A7很多,更何况A7的ZA镜头都不是吃素的。
09:11 上传
富士X-T1(左)、索尼A7(右)  因此对于坊间的各种论调,小编只能说:X-T1很好,但全画幅有更大的可玩性。不是说X-T1不好,对于X-T1的整体来说,的确是比A7的定位更高,而且X-T1对于那些对色彩有高要求的玩家来说,的确是十分好的摄影器材。只是,A7的整体也并不差,可以说,A7比X-T1弱的地方在于机身材质和套机镜头,A7要高画质表现的话,需要购买价格更高的镜头,但就目前来说,FE的优秀镜头都不便宜,所以,整体系统消费高也是阻碍A7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只是A7的镜头价格高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FE 28-70外,都是素质过硬的轻便镜头,简称:FE镜头目前就是一个两极化的阶段,中间层明显缺失。
  所以,小编的结论是:如果你是一个对色彩要求很高,而且对RAW使用可有可无,专注性价比的用户,或者,你是富士粉丝的话,X-T1绝对是适合你的使用的优秀产品。而索尼A7则是受众面更大的产品,或许目前来说,A7的镜头群并不完善,但机身是实打实的不错,因此对于喜欢折腾镜头的用户,A7在未来的时间中,更为吸引。
帖子永久地址:&<button type="submit" class="pn" onclick="setCopy('半画幅PK全画幅 富士XT1/索尼A7对比评测\nhttp://www.weiguang.cc/thread-.html',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到剪贴板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推荐给好友微光摄影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版权所有:&&信息产业部备案:
法律顾问: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网站运营: 构架:++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下次自动登录登录用其他账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平尺规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