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功夫,一种陈式太极拳实战技击击武术

查看: 1284|回复: 8
武坛牛人访:武术技击家冯义民
未标题-1副本.jpg (19.9 KB, 下载次数: 15)
10:28 上传
本期做客嘉宾:
20.jpg (25.39 KB, 下载次数: 15)
10:28 上传
& && & 冯义民先生,山东高密人,武当玄武派十四代玄裔,道号玄朴。现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警察学校格斗总教官、海南省武术协会技术顾问、三亚市武术协会荣誉主席、山东高密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名誉总教官、龙威武道馆馆长。2008年被世界武道联盟评为“著名武术家”,事迹入选“世界著名武术家大型画册”,2012年3月份被中国武当山拳法研究会授予“武当武术十大名师”的荣誉称号,先后荣登《武当》《武魂》《搏击》《》等国内武术专业期刊封面人物,武术泰斗马振邦先生亲笔为其所书“齐鲁武林奇葩”。自身功深技纯擅长实战,其冷兵造诣,一样独步江湖,尤精徒手防卫与双手刀。多次在国内外武术交流赛等夺得双手刀、传统拳术第一名的好成绩。先生自幼崇武尚道,尤擅技击。8岁初涉武学,秉承家传技艺;15岁始随武林泰斗习云泰教授学习散打,20余岁问剑江湖,远游武当问道求真,先后师承京城意拳大家姚承光先生、古襄阳楚狂人宁秋离先生、佛山咏春正宗陆柏衡先生等明师通家,深得意拳、禅武道、咏春拳等功夫之精髓;1999年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颁发的武术散打教练员资格证书;而立之年专程赴韩国引进跆拳教育;38岁复进北京体育大学深造,能如此求索者在当今物欲横流中罕之又罕。他知而后学,博而多思,文武兼备,德艺双修,一边习武一边不忘自我总结与悟省,数十年下来,他的习武笔记已经是厚厚一摞,终悟得:万法皆可破,唯快难破,阴阳刚柔皆为道,中庸平和为真法的武学真谛悟得,并常在武术权威杂志上发表杂文、论文。几十年来的精修不辍、探索求证,在前人先贤研究经验的基石上,经过自身浸淫, 汇集多家之智,博采众家之长,终铸就一身过人技艺。以真传意拳桩法为体,阴手绵劲禅掌为用,玄门道家丹功为养,悉心揣摩打造,形成独特技击风格,创立“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及理论技术体系—“朴真拳”。该拳意取返朴归真之意,以真传意拳桩法为体,阴手绵劲禅掌为用,玄门道家丹功为养。立意高远、象形取意、无形无相、拳禅一如;兼具姚氏意拳之霸气、宁氏武禅之雅气、佛山咏春之灵气、现代搏击意识于一身,尚功力、求灵变,讲究动作迅速、身法敏捷、形简意繁、技法刁钻、变幻无穷。比太极柔、比八卦刁、比心意毒、比通背活、比形意整、比意拳凶、比芭蕾雅、比流星快;独具“自然、简明、圆融、实效、中庸”五大显著特征。能在短时间提升学员动手效率,立竿见影;技法简捷不失高效,辛辣彰显特色;首倡“以保命为前提,以抗暴为能力,以绞杀为终极”。训练科学模式严谨,符合人体生理特点,迅速开发人体潜能。修习该拳学的根本目的首先是培养人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打造“文能素手发科,武能舍身临阵”的气概和能力。而将拳与道合,则能凝练出凛然无畏、诚中形外、从容中道、自强不息、圆融通达的大中华武术精神。
08feb41a55807bcb0a46f31fbe096a63f3c8.jpg (66.52 KB, 下载次数: 15)
10:28 上传
& && &“精以授业,正以传道,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冯义民先生深知“中华武道博大精深,能以武入道,以武证道者,是为大道”,要发扬光大,就必须吸取更多外来的精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精研技击的同时,他坚持将弘扬中华武学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先后执教于北京、浙江、四川等地武馆,并于2006年5月回到家乡高密创办龙威武道馆,致力于推广内家拳、咏春拳等,并广收弟子授之以“冯氏朴真拳学”。多年授徒之经验不断积累,形成一套“以技养身,技击与养身并重”的完整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能让求武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入门之道、修炼之法,技艺骤增。他创办的龙威武道馆,以弘扬武道精神为宗旨,致力于传承和推广祖国武术技击精粹,国内外前来拜师习武者络绎不绝,弟子遍布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和地区。其弟子多次在国际国内各项武术邀请赛、散打锦标赛中获得冠军,多名学员被送入武术体育院校,不少弟子挟技云游,名震一方,且已开馆授徒。
& && &&&主持人:本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武术技击家冯义民先生做客网论坛与网友互动访谈!
& && && && && && &
& && & 欢迎网友跟帖提问!
& & 访谈结束
& && & 以下为主持人收到的网友提问及冯义民先生给予的回复:
& && &网友提问:您是武当弟子,又是格斗教官,武当功夫传承至今,是技击占主导还是养生排首位?
& &冯义民:我是武当玄武派第十四代玄裔弟子,也是一名特警教官。最早接触到的是擒拿格斗、散打搏击,现在开始回归传统武术。武当功夫当年确实是为了防卫养生而创立的,讲究的是以武入道,德武兼备!但是现在街面上所流传的都是以表演为主的花把势,这也是武术发展至今的一种遗憾!真正的武当内家拳与目前普遍流传的传统武术见招破招,和学院派的套路散打有很大的不同。她不讲究外形和招式,而是由古战场传统大枪和棍战技法,演化而成的一门专攻技击、追求养生、充满理趣的拳学。拳是一门内外兼备的行为艺术,同时又是实战中形、神、意、力保持高度统一的行为科学。
& &网友提问:对于认为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已经过时了的年轻人,您有什么要向他们说的?
& &冯义民:武术之功用,小到强身健体,大到强种强国。对青壮年而言,除了健身功能外,它还是一种极好的休息方式,它不仅可以舒筋展骨,通和血脉,解乏去困,更是可以从精神上降压解虑。学点武术,让我们静下心来找回自我,让我们切切实实地关爱下自我的身体机能和心理世界。
& &网友提问:为什么没有人用传统武术参加搏击比赛,是规则限制太多还是因为传统武术不实用?
& &冯义民:不实用建立的基础是 “谁在用” 同一个拳法有的人就好用有的人就不好用,要看学的东西对不对,还要看怎么学,怎么练,怎么用。对一个没接触过真正的古典武术的人来说,光看看那些花拳绣腿的,确实觉得不实用,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练法,但是真正的中国功夫的打法,是建立在长期条理性的锻炼上,有的时候仅仅就是那么一个动作就足足够了,练出身力法合一,用全身的力气去攻击目标,这才是功夫。拳这东西,需要求证,百般的调和,不是一挥而就的东西,要耐得住寂寞的磨合和反复的思考,捶打自己,使这些合理的要求更加趋于合理,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改造生理,唤醒神经。
& &网友提问:跆拳道被认为是花架子,为什么老师还会出国去学习?
& &冯义民:我当初去韩国研习跆拳道的初衷,是觉得跆拳道在我国发展如此之快,我作为一名传统武术的习练者,看着年轻人崇洋媚外,大为不解,于是我便去了韩国,到跆拳道的发源地一探究竟。在竞技上韩国的跆拳道和中国的传统武术相比并没有多大的优势,但仍有可取之处。待我研习后发现,跆拳道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练习者遵循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五大精神。跆拳道中的“礼义”是跆拳道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炼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因此在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即跆拳道运动始终倡导的“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这正是我们中国武术当下缺乏的东西,或许这就是跆拳道运动普及化的原因吧。拳道是培养人们优秀品格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并有助于增强民族内聚力和激发爱国主义的精神。& &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我们应当面对现实,而不应该夜郎自大,抱住“中国武术,无敌天下”老观念不放;当然,我们更不能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的优势,我们依然要相信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传统武术更像是埋在地下的宝藏,没有被充分挖掘,我们只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有选择地继承传统武术中的精华,才能更好地弘扬国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也是我为什么去韩国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 &网友提问:警察练习的格斗术是属于传统武术还是国际的武道?
& &冯义民:由于我本人既是武当弟子又是武警教官,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就我来看,军警格斗术保留了我军传统的徒手擒拿格斗动作,从实战出发、无规则限制、动作简练、实用性强,借鉴和吸收了各种击技、击法的精华,强调拳腿并用,膝肘结合、一招制敌。& &参考价值:“快”就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包括对市场的态势、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等的反应;“准”相当于根据市场、竞争对手、经济政策的变动所做的判断;“狠”比喻能够迅速、果断的处理紧急事件。& &军警抗暴绝招是广大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指战员、公安保卫人员及其他从事社会治安的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技能。这种技术技能在抗击暴力格斗和防身自卫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如动作简炼,朴实无华;击打要害,一招制胜;反拿关节,易于擒获;攻防兼备,巧于变化等。这些特点都是在实用性的前提下体现的。& &所谓军警抗暴绝招的实用性,就是学习和掌握这种技术去制止暴力犯罪行为,擒获暴徒。简单地讲,也就是军警抗暴绝招的用途及其作用。
& &网友提问:您认为中华传统武术要发展是走养生路线还是走技击路线,或者就单纯的表演路线?
& &冯义民:中华武术要走什么路线,取决于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搞了武术挖掘整理,由于当时认识的局限性,认为多整理,就是把武学保留住了。没有更深入的研究武学的本质内容,致使武学发展误入了“武术体操”的形式化的表演之路。九十年代要与国外搏击接轨,要从武术中找到中国的搏击形式,可是,由于前十年武术的“体操”化,传统武术的搏击已不可闻,终使有关部门不得不放弃所谓的“传统武术”而另辟奚径,形成了以国外搏击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散打。现在,被大家公认的中华武术有两种,一是套路,二是散打。而实际上,这两种形式都不是中华武学内容的表现。& &要继承与发展中华武学,首先要具有正确的思想,要从研究武学的历史,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得出正确的发展思路。二是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武学进行学术的研究与建构,武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是建立武学学科的基础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才可能建立起武学学术体系。第三,形成有效的运作模式,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大学、武协、民间团体和个人、企业、电视台等,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中华武学的发展才真的有希望。
还是想问一个问题,老师学习跆拳道是为了什么目的?
跆拳道就是花架子。
请问老师为什么没有人用传统武术参加搏击比赛,是规则限制太多还是因为传统武术不实用?
我很好奇警察练习的格斗术是属于传统武术还是国际的武道?
老师您认为中华传统武术要发展是走养生路线还是走技击路线,或者就单纯的表演路线?
对于认为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已经过时了的年轻人,您有什么要向他们说的?
一、首先冯先生这么多名份和牌子,确实令人佩服,不简单,好!中国现在就缺乏这种展示中华真功夫的大能人了!
二、但是冯老师作为中国最实在的武道行家里手,为何要去引进外小术“跆拳道”?象这样值本“国术”不重顾,而
向有的人为了经济利率大肆引进别种小术在中华大武台上张目,我认为实不可取,这应该是冯老师的失策——败作!
三、若冯先生真进住武术网指导武学,咱到愿有机会向冯老师请示对中国武术传统文化为什么博大精深而反被外武霸占
本国武台的原因和教诲,以及外小术为什么能入奥,而中华武术确不能入奥的怪现象奇原因等等!
四、象冯先生如此秦大级的高手,震名世界武坛,其对弘扬中华武术作了何种有特效的工作和武文化传播?也请武术
网给予武林爱好者交待、展示其功德、丰采,好让大家借光领教学习学习!
-----我很希望武术网介绍认识若冯老师这样的武林豪杰,聆听其善意点拨!谢谢!请复QQ
若认为必要时,我到可以介绍一个网上名不见经传的武家神爱者来敬会拜访!特盼赐复!
现在练功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为武林现身,成为武林智者的人确不多,如何能让更多的武者成为像冯先生一样的武林智者,把中国功夫发扬光大呢?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武术技击,激烈而多变,要想掌握格斗的主动权,有效地制服对手,必须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技术、战术、心理、方位、战、机等10个方面下功夫。这是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的。
速度,是指人体的快速运动能力。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内,迅速完成某一动作或通过一定的距离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快速通过某距离的能力,称位移速度;对各种自己快速反应能力,称为反应速度;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称为动作速度。武术技击法对速度的要求突出在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上,其速度的快慢是取胜的关键因素。在技击实战时,不论拳打还是脚踢,都要动作快速、迅疾,以快来攻击对方无防备或薄弱的部位,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先发制人”的目的。
反应速度,是指从出现刺激到作出应答反应之间的时间。在技击实战中的表现形式为:根据对手的情况变化而迅速改变动作的方向、路线、速度、方法等。它要求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搏击中做出快速的反应。反应速度的快慢与神经中枢的机能状态和人体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关。我们常感到人在疲劳和休息不好时,反应就会知道;反之,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兴奋性适宜、机能状态良好,反应速度就快。人体感受器包括视网膜光感受器,耳的声感受器,肌肉内感受各种神经机械变化的本体感受器等。感受器越敏感,接受信息就越快,反应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平时要注意训练这两方面的机能。如利用突然发出的不同信号,使练习者作出相应反应的训练;或迅速移动目标,使练习者在目标不停变化中作出相应的反应。
动作速度,和力量、协调、耐力、技术等因素有关。他除了和信息在反射弧个环节中传导速度快慢有关外,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其指挥能力越强,引起肌肉收缩完成的动作速度就越快。其中包括拳法、腿法攻出收回的快慢,步法前进后退的移动,身法闪、展、腾、挪的运动等。动作速度训练的主要方法有:1.以最快的速度,反复进行某一动作的练习;2.利用声响、手势发出指令,练习者按其节奏快慢做各种手法和腿法动作,或者进行各种转身、上步、退步、交叉步等步法练习;3.加速跑练习(短距离转身跑、急停跑、变方向跑等)。
力量是指人体肌肉在紧张状态下(长度不变)或收缩状态下(长度缩短)所表现出力效应的能力。应当注意的是“力量”和“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劲”士运动力量的一种能力,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一种用力技巧。在武术运动中它有明暗、刚柔、虚实、轻重、快慢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力量不等于有劲,尤其是用劲。比如说一个农民肩挑数十公斤的重担,行走较远的路程,可算是很有力量了,但是如果让他踢一脚就未必有多利害,这是因为他没有掌握运动力量的技巧,不善于用劲。在技击实战中力量大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攻防力量大者,威力也大,击中对方的效果也显著。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这个道理。
力量又可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两种。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收缩时,在肌肉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力量。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人体维持或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和姿势,而无明显位移。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进行缩短性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它使身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使人体和器械产生加速度;它又可分为重力型力量和速度型力量。重力性力量主要以肌肉收缩克服负荷重量。速度型力量,主要以肌肉收缩时,机体和器械产生加速度的大小来衡量。如技击格斗中各种手法和腿的快速运动就是速度型力量的具体表现。其发力特点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法,这种力也叫“爆发力”、“寸劲”。在力量练习中,主要练的就是“爆发力”。训练力量的方法多种多样。练习的负荷量及练习次数可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耐力,是指人体持久活动的能力。在实战技击中,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搏动,没有充分的体力和耐力是不能适应紧张而激烈的对抗运动的。实战技击所需要的专项耐力主要是力量耐力。因为它不仅要求能长时间的快速有力的发拳、金,而且还要求每一个进攻动作都很有力量。我们知道,人体运动产生提高的重要因素是能量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能量来源于体内能量物质的氧化,其中主要靠有氧氧化,而氧气的运输主要靠呼吸系统。因此,只有心、肺功能好,耐力才能好。此外,肌肉耐力的好坏与肌纤维类型有关。而不同部位肌肉的耐力也是不一样的。
耐力素质一般通过无氧耐力训练、肌肉耐力训练以及长跑、变速跑、游泳、爬山等多种全面的耐力训练来提高。发展肌肉耐力多采用负重训练法,促进肌肉耐力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完成练习的重复次数,重复次数越多,肌肉耐力发展就越快。
柔韧,是指人体各部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肉韧带的弹性与伸展性。平时讲柔韧性好不好,主要是看其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而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除了于关节本身结构有关外,还于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有直接关系。在实战技击中,柔韧性好,可加大动作的幅度,“一寸长,一寸强”,能更好地发挥动作的威力。
柔韧性训练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静力性牵拉,一类是动力性牵拉。在训练中常常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练习。
灵敏,是指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敏捷性在内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的整体反映。它取决于大脑皮层的敏感性,以及掌握技术、技能的水平。所谓灵敏性好,是指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转换快,对肌肉运动的指挥能力强,能随心所欲的支配肢体协调一致的工作,能迅速准确的完成某一个应答动作。灵敏性好,其反应能力也就强,这在技击实战中是十分重要的。
反应能力又可分为接受能力和变换能力。“接受能力”是指对对方的攻击,能迅速及时的作出相应反应的能力;“变换能力”是指在接受能力之后,及时进行自身变换动作的能力。灵敏性的好坏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多少和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体内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对灵敏性也有一定影响。此外,灵敏性和心理状态及情绪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关系。
灵敏性是一种综合素质,无一定的指标反映其好坏,然而在攻防格斗中却处处都有表现,如步法的进退、身法的转换、战术的运用、攻防的反应等等。提高灵敏性的训练方法很多,如快速改变方向跑;在跑动中做急停、转体、起动、闪躲等练习;或设计复杂多变的组合动作,按不同信号,做出各种应答反应。
技术,是指在技击实战中,能够充分发挥本人机体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技巧与方法。一般可分为进攻类技术和防守类技术两大类。进攻技术是克敌制胜的唯一手段,也是组成战术的主要内容之一。进攻技术又可分为抢攻和防守反击两种形式。抢攻就是先于对手发动进攻,抢攻有“先下手为强”之利,可以掌握技击的主动权,甚至一举成功,制服对手。抢攻,要抢在对手未做好防守和进攻准备时进攻,使其防守不及;抢在对手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进攻,使其来不及换劲变招;抢在对手发生失误时进攻,使其来不及作出新的判断和反应。抢攻是“先发制人”的打法,动作必须快速、突然、勇猛,以“手快打手慢”。
防守反击是进攻的另一种形式。根据双方攻防时间的差异,又有“回击”、“迎击”、“反击”三种技术。回击,是先防后攻。这是在制根防守、或迎裆防守、或碰击防守、或闪躲防守之后的进攻法。迎击,就是在防开或挡住对方来招的同时进攻对手的打法。反击,是闪开对手攻势的同时,或者不管对手的攻击,直接攻击对手。这是迎击动作与闪躲防守同时进行,以及“以攻为守”的打法。防守反击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技术,运用要沉着冷静地寻找对方空隙,创造迎击的条件,并力争转变防守的地位为主动进攻。
防守技术主要用于破坏对方进攻,包括直接防守和间接防守两种形式。直接防守又分制根防守、迎裆防守、格击防守三种。制根防守指对方向我进攻时,不防其用手击我的梢端(着力点),而是制其出击肢体的根节部,使其劲力传不出去,攻势无法展开,而达到防守的目的。迎裆防守,是对方刚发起攻击时,速度较慢,肌肉处于不便发力的情况下,我可逆其攻击方向,迎面硬档其攻势,使对方不能形成有效的攻击动作而达到防守的目的。格击防守,是防守中最常用的技术。此法是在对方攻击即将触及目标时,我用手臂以及身体各部分格击对方攻击的肢梢,使其偏离攻击方向而达到防守的目的。
攻击和防守是一对矛盾,相辅相成。攻击是为了克敌制胜,达到最彻底地保护自己的目的;防守是为了保护自己,积蓄攻击的力量,等待攻击的时机。有攻有守方为搏斗。因此,在技击实战中攻时不能忽视防,要考虑到进攻失利时的防守;防时不能被动挨打,要注意创造还击条件,由防守转变为进攻。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攻中有防,防中寓攻”。
战书是指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策方法。其作用就是把已经获得的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在实战中进行综合应用。目的是通过斗智斗勇,不断地破坏对方的进攻,同时不断的伺机攻击对手,并力争“制人而不制于人”。实现战术的目的,必须掌握战术原则、战术形式和发挥战术的作用。这是运用战术的基础,其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战术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技击实战中首先必须有良好的战术意识,就是在复杂多变的格斗中,认真观察和分析情况,随机应变,快速准确的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战术意识通过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攻防的主动性、技术的目的性、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一致性,以及灵活运用的灵活性等诸多方面反映出来。
技击格斗中的战术意识,是赢得胜利的关键。每一个娴熟的招法和技能,无不受到战术意识的制约。缺乏明晰的战术意识的任何技能和招法,都会因为其盲目性而失去良好的战机。在积极格斗中常用的战术有:强攻硬进战术、虚实结合战术、奇正转换战术、先发制人战术、后发制人战术、以快制慢战术、迂回进攻战术等等。在双方实力相当时,谁能正确而灵活的运用战术,谁就能掌握技击格斗的主动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战术运用得当,还可以以弱胜强,以小制大。因此,在技击实战中,掌握和运用好战术,是很重要的。
心理(因素),是指在技击实战中,一系列心理反应和诸行为的表现。我们知道,昂扬的斗志、振奋的情绪,可以提高技击者的反应速度和知觉的敏锐性,战术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效性,以及技术工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可以使身体发挥出巨大的潜能。相反,胆怯、恐惧、过度紧张、激动、情绪消极等,会使技击者动作反应能力下降,准确性和协调性大受影响,战术思维贫乏,总之,使其技术水平不能充分得到发挥。
精神状态是技击实战中心理活动的外观表现,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心,没有信心会导致心理过程紊乱,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战术能力的灵活运用。造成无信心的原因很多:如经验不足,过高估计对手的力量,害怕自己受伤等。俗话说“两军相遇勇者胜”,有勇就能使自己充满战胜对手信息与力量。在技击实战中就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敢打敢拼、勇于取胜。良好的精神状态,必然会带来行动上的主动,分以上的敏捷,方法上的多变,战术上合理,战略上正确,这样就能一举制敌成功。当然勇不等于蛮干硬拼,要讲战术讲智谋,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顽强的战斗意志,是心理素质的另一表现,也是取得技击胜利的精神支柱。他表现在顽强的斗志、必胜的信念、旺盛的士气等方面。在技击实战中,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决不会因为一招一式失利,或暂时的失败而手忙脚乱,更不会因为对方的强大而失去取胜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常常可以挽救残局,反败为胜,扭转乾坤,在气势上可以压倒对手,挫其锐气。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技击者往往会超水平发挥,并能适应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变困难为胜利,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甚至可以弥补体力和技术的不足,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方位又叫距离感,是指在进攻和防守,对于对手离开自己远近的正确度量。这种距离是随着双方的进退闪跃而时刻变化着的,它直接影响着进攻和防守实际效果,是技击法中不可忽视的技术要素。在技击实战中,双方之间距离远一点点,就不能击中对手;而距离近一点点,又不利于出招发力。因此,要不断调整和对手之间的距离,抢占有利于自己进攻和防守的方位。
在技击实战中,拳脚击不着的地方,称为“无效距离”。因此,在对方攻来时,如果来不及防守,只须微微退步或闪身至对手进攻动作够不到的方位即可。有时甚至只需要松胯、缩腰、含胸,就能使对方攻击自己胸腹部的动作落空。此时,可乘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之时,进行反击。对这两种距离,能否正确、及时地作出判断,是决定技击双方胜负的关键。这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视觉的敏锐判断力、技术的娴熟以及战术的运用相联系的,而步法的进退快慢、身法的闪展腾挪又是决定方位的先决条件。因而要想得心应手的掌握好最佳方位,就必须加强步法和身法的专项练习。
战机,既有利于攻击对手时机。它包括有效地攻防距离,可击的空虚部位(空裆),不能击中对方而对方来不及防守时间差等。一般通过心理战术、假动作佯攻等方法去创造战机,引起对方错觉,造成对方错误判断;则趁其失误或趁其来不及作出新的防守反应,“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击中或制服对手。
长按指纹,即可关注中华武术,获得更多资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精彩海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志俊太极拳实战技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