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无法加载腾讯sso评论

腾讯新闻的个人评论或别人对自己评论的回复,自己能查到吗?怎样查找?_百度知道
腾讯新闻的个人评论或别人对自己评论的回复,自己能查到吗?怎样查找?
我觉得腾讯越来越无聊了,一是自己的评论自己查不到,二是别人对自己评论的回复也查不到?更让人烦恼的是腾讯简直是故意浪费读者的时光故意折腾人似的,如&页码&和“下一页”按钮被取消,改为:“加载更多”,真是害死人,让人去翻一天也找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回复。原来有页码时我可以估计我的发言是在哪一页自己可以快速找到,现在改为“加载更多”翻死你也无济于事,腾讯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浪费别人的时间,想强迫你把别人的发言都让你去看一遍,或是目的是增加流量和点击率,这是霸王条款;你去点击“回复”按钮没任何反应,故别人对自己的回复也无法看到了。请大家对些都来抨击一下,也请各位大吓指点一下。谢谢!
提问者采纳
腾讯没有错,是你自己没搞清楚哦。操作如下:你打开腾讯网并登录后,你找到腾讯你所发言的文章并打开此文的评论后,在所有发言的左上角有两个按钮:即“全部评论”和“我的牛评”,你再点击“我的牛评”后,又会出现两个按钮:“提醒”和“评论”,你点击“提醒”就是人家对你回复,点击“评论”就是你自己的发言了。你的每条评论的右边还有一个绿色三条的按钮,你点击打开就是你的全部发言。
提问者评价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腾讯新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对于加载精简来说,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对页面的加速。加速有两点:第一是由于资源加载量减少,对于页面首屏加载速度的提升;第二是某些加载精简的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页面的渲染速度。同时,由于加载量的减少,剩下了一些带宽,从而减少了带宽费用。
当然,事情都有两面的地方。加载精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页面的SEO;部分方法也会造成一些额外的脚本开销。
寻找合适你的方法很重要,毕竟每个网站性质、用处、节点都可能不同。比如项目初期,可能宣传和扩散知名度方面重要些,这时候建议不要大量使用动态生成内容的方式,影响SEO。
第1章 存储资源
1.1 离线存储
1.1.1 为了移动
由于浏览器支持情况不同,离线存储在PC端没有大量的使用,反而在移动端的支持情况越来越好,如今Android、iOS都能使用离线存储,所以离线存储广泛的使用于离线APP应用。
对于离线存储,最重要的便是manifest文件。我们将需要缓存的文件列入cache段,将不需要缓存的内容列入network段即可。
图2-1 manifest文件示例
当浏览器加载页面时,发现manifest文件后,会检查它的内容是不是有修改,如果是,重新下载cache段的文件并缓存;如果不是,则跳过。
图2-2 更新离线缓存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使用离线存储时,浏览器会强行只读离线缓存的文件。我们需要将页面使用到的所有的资源都列入manifest文件中,不论是在cache段,还是network段。否则浏览器将报错,说找不到文件。
图2-3 未将所有文件列入的加载报错情况
1.1.2 更新
对离线存储的资源更新,需要修改manifest文件的内容。当然,我们一般不会随意修改文件名已达到修改manifest文件内容的目的。一般的做法是,在文件内新增一行注释,注释中写明目前的版本号,以后每次需要更新的时候,修改版本号就行了。
图2-4 第二行即为注释的版本信息
另外,我们可能需要功能更加强大的离线存储缓存更新的机制。试想一个新闻类的APP,我们需要在手机离线时读取本地存储的数据,当APP发现用户联网后,将读取在线的内容,更新本地的数据和页面信息。
对于图2-5,我们使用HTML5新提供的online时间在页面加载的时候判断手机是否在线。监听window的online和offline时间,可以判断手机是不是已经联网。一旦检测到手机联网,我们就可以调用applicationCache对象的update方法,去检测manifest文件是否有更新,如果有,下载新的版本。当updateready时,使用swapCache方法刷新缓存。
当然swapCache不能刷新页面的内容,只是把离线存储的文件更新成我们下载的新内容,我们还需要再使用JS替换页面的内容。
图2-5 离线存储进阶应用
1.1.3 残缺美
在使用离线存储的时候,总有些感到不是很爽的地方,列出来吐吐槽。
首先是两个更新的问题。我们知道,修改manifest文件后,浏览器会重新下载文件,而且是全部重新下载。这其实很蛋疼,有时候我们只需要更新其中一个文件,有点儿殃及池鱼的感觉。另外,在更新manifest文件后,我们需要刷新两次页面才能将最终的新内容呈现在页面上。
然后,如果我有很多文件要存储,需要把文件一个一个列入cache段里,就算使用程序生成,出来的manifest文件也有一定的体积。对于一个需要缓存300个文件的页面,使用相对路径,生成的manifest文件也有4K。在碰上更新的话,下载量有点儿大。
图2-6 APP有200多个小图标需要缓存
最后,对于同一个页面的带参URL路径,离线存储会当成不同的新文件进行缓存。如果您有100个不同的参数需要穿,而用户竟然访问过这100个文件,那就&&
图2-7 如果您有100个不同的传参
1.2 本地存储
1.2.1 本地存储的方法
userData是IE提供的一个本地存储方法,他将需要存储的内容放置在本地的一个XML文件中,并在页面的一个元素中设置一个调用的锚点。具体使用方法为:使用getElementById获取页面内的一个元素,使用addBehavior(&#default#userData&)对其添加本地存储的行为;使用setAttribute将需要存储的内容对其进行赋值,并用save(&XXX&)方法将内容存储在名为XXX的XML文件中;使用load(&XXX&)方法加载本地的XXX.xml文件,并用getAttribute获取已经存储的内容。
图2-8 IE的本地存储数据
关于HTML5本地存储localStorage的详细方法,请参见我的翻译文章《网络应用程序本地存储的前世今生》。
图2-9 Chrome的本地存储数据
对于IE浏览器,使用IE提供的userData方法;对于支持HTML5的浏览器(Firefox、Chrome、Safari、Opera等),使用localStorage提供的方法;对于其他浏览器使用常规方法加载内容。
图2-10 判断流程
1.2.2 资源处理
对于本地存储,我们可以使用来存储数据,或者能转为数据形式的文件。例如一些SEO要求不高的文字,链接等等。
图2-11 数据存储
对于图片、CSS、JS等文件,我们也可以转为文本来存储在本地。这种方式大量应用于移动端。例如《掌上英雄联盟》APP的图片大部分都转化为base64编码存储在本地(不用离线存储的原因前面提及了)。Google和Bing的移动版,也将CSS和JS拆分后本地存储了。
图2-12 脚本的本地存储
图2-13 图片转base64编码后的本地存储
另外,对于本地存储更新,我的做法是:先判断本地是否存在已存储的内容,如果没有数据或者版本已过期(所谓版本是我设置的一个变量,当修改这个变量时即为版本过期),加载相应的JS数据,通过一个函数将数据处理为需要的格式,然后存储在本地;如果有且版本没过期,直接从本地获取数据。接着将数据通过函数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插入相对应的结构中。
图2-14 本地数据版本判断
第2章 按需加载
2.1 滚动加载
2.1.1 滚动加载的方法
其实这是很多大型网站都使用了的方法,比如淘宝、拍拍等等。对于不同显示器分辨率不同,所以第一屏高度不一样,节省的加载量所浮动。
首先,记录所有需要滚动加载对象的纵坐标值到一个数组。然后使用JS的监听方法(IE是attachEvent,其他浏览器是addEventListener),监听页面的scroll事件。一旦页面滚动,就会执行一个编写的函数,来判断对象是否处于浏览器的当前一屏内,如果是,将加载对象,如果不是,继续监听。当页面内的所有对象都被加载后,取消监听。
图3-1 执行流程
对于图片,滚动页面后,我们可以看到如图3-2的效果。
图3-2 图片滚动加载过程
2.1.2 板块滚动加载
其实把每个板块按照上面说的那种方式,像图片一样,滚动加载就可以实现这种效果,类似于bigPipe+Lazyload。
我们将页面拆分为框架、板块、板块内容,甚至可以细分到板块样式、板块脚本。当页面滚动完成时,判断处于当前屏的板块,动态并行加载板块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页面的加载量,但会影响SEO。
图3-3 板块滚动加载方式
2.2 点击加载
2.2.1 形式
点击后动态加载有很多形式,这是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方式。诸如页卡、翻页、展开、下拉、切屏等等都会使用到。以往的我们可能直接在页面写入内容,或者使用include载入,并将看不到的内容隐藏掉。但如果用户并没有点击切换,那么直接加载这些内容就产生多余的加载量。
图3-4 触发加载页卡内容
图3-5 翻页触发动态加载
2.2.2 触发加载
一般来说,动态填充数据的前期判断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使用条件语句,判断内容区域是否有内容,如果没有,填充内容。这种方式最容易想到,但每次触发的时候都会判断一次。
另外一种是监听的方式。我们监听触发的对象是否被点击,如果点击,就像目标对象填充内容,然后取消这个监听。
图3-6 判断的两种方式
很显然,第二种方式只需执行一次,测试结果也表明这种方式是最快的。
2.2.3 数据插入方式
我们的新闻系统在生成新闻列表的时候,会根据我们的模板同时生成html页面、xml文件(我们很少使用)、json文件,在选择将列表插入页面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动态加载json文件,用JS生成内容,插入页面;另一种是使用XHR加载html文件,使用responseText获取内容,插入页面。
图3-7 html文件
图3-8 json文件
其实,使用第二种方法有明显的好处。第一是,html文件体积比json文件小,加载量减少;第二是直接使用html文件,减少了JS动态生成结构的开销。
2.3 延时加载
对于一组有加载时间间隔的资源,我们其实可以对其做加载延时,按照其前后出现的顺序,在时间间隔后即时加载下一个资源。例如轮播广告就很适合这么做。
图3-9 轮播广告
2.3.1 轮播广告
以往轮播广告的加载模式是一次性全部加载,虽然采用延迟加载,但用户可能不会浏览到所有的轮播广告。当用户在首页只停留5秒时(例如轮播广告设置的是5秒切换一次),第二张广告图片以后的图片加载就没有必要了。
图3-10 轮播广告加载的请求瀑布图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第一次加载第一张广告图片,当5秒后,判断第二张图片是否加载过,如果没有,加载第二张图片,以此类推。判断的方式很简单,我们只要在初期生成轮播广告结构的时候,不设置img标签的src属性,然后加载时判断这张图片是否有src属性,如果没有,加载图片并设置这个属性。
图3-11 判断方式
这样,如果用户在首页停留时长只有14秒,那么就节省了第4、5张广告图片的下载量,大约有100K左右。
图3-12 优化后的请求瀑布图
第3章 其他方式
3.1 文件压缩
3.1.1 代码
老生常谈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代码里多余的空格,回车,无用标签删除,替换名字较长的变量名等等方式减少脚本文件大小。
图4-1 脚本压缩对比
3.1.2 多媒体
对于图片,不同格式,不同压缩率都会造成图片大小的千差万别。选择一个合适并且图片质量可以接受的压缩方式,可以节省很大一笔加载量。
图4-2 图片压缩对比
对于视频、音频、Flash来说,也都一样,码率、格式等等方面都会对大小造成影响。
图4-3 视频压缩对比
CSS 3是一个不算太新,但由于我朝浏览器限制而得不到大范围应用的技术。其实我们可以在一些效果表现不是很重要的页面使用CSS 3来针对浏览器做一些差异化效果,已达到减少加载量的目的。
3.2.1 替换图片
对于移动端,或者一些PC页面,我们可以用CSS 3来替换一些图片效果,比如渐变、阴影、圆角等等。
图4-4 绿色按钮
例如图4-4中的绿色按钮,使用CSS 3渐变和图片所造成的加载量差距很大,在能使用CSS 3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图片。
图4-5 CSS 3和图片的大小对比
3.2.2 替换JS动画
一些对象移动、宽高变换等效果,其实可以使用CSS 3动画来实现。例如使用CSS 3和JS,来实现一个对象左右切换的效果,需要的代码量如图4-6所示。我们可以看到,CSS 3的代码量极少,而且执行过程中没有JS那些复杂的运算。
图4-6 CSS 3和JS的代码量对比
3.3 服务器
3.3.1 GZIP
雅虎13条里的内容。其压缩比例很大,大部分网站都使用了。
图4-7 gzip效果
3.3.2 缓存
设置Expires、Cache-Control以减少页面加载量,使浏览器从本地读取缓存。
Expires和Cache-Control max-age均用于检测文件是否过期,如果没有,浏览器读取本地缓存。Expires是HTTP1.0的内容,需要返回一个304 Not Modified,并且过期时间是GMT时间,一旦客户端日期不准确,可能导致失效。Cache-Control是HTTP1.1的内容,使用文件自身的age值来做和请求时间对比,相对稳定。
图4-8 304 Not Modified
3.3.3 优图
优图是公司开发的,用于图片无损压缩的系统。目前互娱已经接入,在图片上传到服务器时,自动进行无损压缩,加载量减少的效果非常明显。
图4-9 优图
第4章 三个话题
在以前一次分享文档中,有同学提问为啥要抛开浏览器与服务器的缓存机制,自己实现一套本地存储机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其实相对与传统缓存来说,本地存储的好处有4点。
一是,对于存储需要处理的数据来说,本地存储可以在第一次加载的时候就将处理的数据存在本地,而传统缓存策略需要每次加载的时候都处理一次数据。
二是,本地存储相对稳定,有独立的存储空间,一般不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而传统缓存时常会丢失。
三是,相对于传统缓存策略,本地存储的读取速度要更快些。当然,也有例外,Chrome的本地存储读取速度要慢于缓存文件的加载。
四是,对于iOS设备,Safari在重启后(包含本身的重启,或者设备的重启),缓存会被清空,而本地存储和离线存储不会。
4.2.1 Landing Page
对于互娱这边的游戏,客户端会有一个Landing Page,上面包含了最新的新闻,活动等等信息,玩家每次启动客户端都会看到这个页面。
根据监控,Landing Page平均每天给官网带来250w左右的PV,而官网平均每日PV大约1000多万。这个量应该完全填补了SEO的损失。而且游戏官网的用处一般仅限于给玩家提供游戏的功能服务、新闻、活动信息等等,玩家查询游戏攻略、资料一般会去媒体站,而不是游戏官网。
图5-1 《英雄联盟》的Landing Page
4.2.2 内页链接
在某些内容需要动态加载的时候,我们可以写一个到内页的链接,让搜索引擎爬虫顺着这个链接到内页去记录信息。
图5-2 到内页的链接
例如页卡中的新闻列表需要动态填充,如果不做处理,爬虫可能无法获取这些列表中的新闻链接。我们可以像图5-2的那两种方式,写一个到列表页的链接,这样爬虫就可以顺着这个链接到列表页去抓取信息。
4.3.1 健康度
健康度是我们以前接的加载时间检测系统,最近我们换用了OZ系统。使用了以上方法的网站,在3秒健康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图5-3 3秒健康度
4.3.2 请求减少
采用以上方式减少加载量,虽然会造成整个网页的全部请求量有少许增加,但因为是按需加载,所以可以大大减少首屏请求量。
图5-4 首屏请求量
图5-5 整页请求量
4.3.3 带宽消耗
在我们接入优图后,图片服务器的带宽消耗大大减少。在图片压缩一半后,我们的带宽消耗减少了4G。
图5-6 图片压缩一半后服务器带宽消耗趋势图
由于公司系统只能针对服务器做带宽消耗监控,所以我们看不到做文件存储和按需加载后的带宽减少情况,但我们可以大概算算。如果一个游戏官网全部页面平均每天有PV1500w,用户平均每次加载页面节省10KB,假设第1天正常加载,后29天全部读缓存,每月可以节省带宽488MB。对于有几十款游戏产品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可观的量。
正如开篇所说的那样,介绍的这些方法,有部分会伤害SEO,增加脚本开销。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个合理的选择。
例如对于一个新产品,SEO相对更加重要些,这个时候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减少加载量的方法;当产品成熟,有大量用户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更加深入的加载量优化。
希望此文档能帮助到今后做网站加载量优化的同学。
分享到 &   
LAST WORKS
ideas第09期
Webpage Designed by TGodeas-腾讯游戏官方设计团队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巨奖是超低概率事件,人们就难免疑惑
&万年等一回的奇迹&让人很容易产生疑惑
双色球中头奖的概率约为1772万分之一。不过概率爱好者认为,要一次性买110注头奖的几率又要比这个小得多。有数学爱好者计算认为,这样的概率是几亿分之一,是5000万年一遇。
其实之前也发生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小概率事件。第09038期双色球头奖有20注,而神奇的是,这20注头奖竟然来自20个不同的投注站,清一色均为单式投注。并且,20注中有17注来自贵州。于是有网站请数学家来算了一下概率,结果发现是25亿分之一。
这几率比&被雷劈&小得多:美国一名研究雷电的专家指出,若人活到80岁,一生中就有5000分之一机会被雷电击中至少1次。
这几率也比&小行星撞地球&要小得多:专家分析,直径两公里以上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几率,大约是50万年左右才发生一次;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的撞击,每一万年才有一次。
以上的这些概率演算可能还存在疏漏,但是大体上都可以说明这些事件的出现可能性是多么小。所以,许多人对此很困惑,怎么超小概率事件这么容易接二连三就来了呢?天上就这么容易掉馅饼吗?
自然,概率就算再接近于零也不等于就绝对不可能发生,以此来猜测彩票有猫腻无疑算不得有凭有据。可是人们确实有实打实的疑惑。
彩民们常年有四大疑惑
疑惑一:为什么大奖获得者身份从未公开?
《法制晚报》13日的报道称,彩民王先生回忆说,这位彩民四十七八岁,身着一身绿色户外装,身背一个大包,以前在此投注站购买彩票时并未遇见过此人。
《京华时报》则在14日报道称,彩民小高说,中奖的可能是一位30多岁、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这位彩民穿着朴素,看起来像一个打工者,经常来买彩票,都是先机选一注,然后倍投,&几乎每次都投上百注&。
到底是三十多岁的熟客还是四十多岁的陌生男子?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没有答案。我国相关彩票法规规定:对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予以保密。并且,彩票点不对售出号码留底。所以说得再热闹也是瞎猜。
这当然是出于保护彩票中奖者隐私的目的。不过这就让许多人质疑,这些人到底是不是找人假扮的呢?是不是为了提高彩民积极性才出现不可思议的大奖呢?事实上,在西加拿大、美国马萨诸塞州等地,彩票获奖者的信息都是绝对公开的。因为人们认为这和公共利益有关,公众对此具有知情权,而个人的隐私权就需要向公众的知情权做出让步。而在类似我国香港地区等地,彩票中奖者身份保密,但是质疑很少,因为公信力很足。
在不公开的情况下我们就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左右互搏&的彩票大奖获得者信息,同一个人,一会儿连老婆都还没有,一会儿又拉着5个月身孕的太太散步。
疑惑二:为什么销售截止到彩票开奖有一段时间差?
双色球晚上7:45停止销售,当晚9:30开奖。这其中有一段不小的时间差。大乐透、七星彩等等同类型彩票也大都如此。所以彩民很困惑,留这么一段时间干什么呢?是不是用来计算开什么数字会让奖金损失到最少?
对此,相关人士的解释是,以双色球为例,各省市在销售截止后,将销售数据汇总,并封存数据刻盘备份,便最少要花30分钟才能完成,另外还要传送给中国福彩中心,共约要花45分钟左右。
此言不差。台湾地区的彩票在销售截止和开奖之间也有30分钟的数据统计时间,而欧洲百万彩票中间的间隔比双色球还长。不过美国的&超级百万&、&强力球&等在40多个州都联网卖的彩票则只需要15分钟间隔。
其实,彩民的困惑更多来自&深圳3305万假奖事件&。那次事件中,一位电脑工程师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木马程序,恶意篡改开奖后的彩票数据的结果。而他被抓住的时候还没来得及伪造中奖彩票。此事的吊诡之处在于,工程师篡改的是深圳机房的数据,而不是全国的数据。既然全国的数据都已在开奖前传送给了中国福彩中心,在统计中奖结果的时候又为何要地方上报呢?而这个造假事件也并非是通过中心机房的数据和深圳机房的数据比对不一致发现的,相反,是深圳机房的系统报错发现的。
总之,销售截止到开奖的时间差还是让人很困惑。既然美国在40多个州售卖的大型彩票都能只间隔15分钟的时间差,为何双色球就不行?
疑惑三:为什么还有的彩票开奖是录播不是直播?
双色球的开奖号称是我国第一个进行现场直播的。后来却因为&技术性失误&被戳破画面是录播而不是直播。而现在,在一片质疑声中,双色球等彩票的开奖过程号称向公众公开,例如这次的5.7亿大奖就是在山东观众的见证下开出的。不过,人们仍然有是不是延时直播的疑问。
而一些地方的彩票中心自己发行的地区性彩票就更成问题。一篇去年的报道就提到,江苏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任助理蔡泳告诉记者,在江苏省内发行的&七位数&(彩票),江苏省教育电视台的开奖节目不是直播,而是录播。
疑惑四:为什么卖了那么多年彩票,摇奖设备却连个国家标准都没有?
任何人都知道彩票是随机的。不过这种随机一不注意就会打破。房间的湿度、温度,甚至轻微的电压变化,摇奖球出现0.03毫克的差距,包括摇奖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耗损以及摇奖时间长短等因素都会改变摇奖机的随机性。
而专业的检测光靠公证人员的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以美国的&超级百万&彩票为例,在开奖前后都会有专业人员检测设备,保证随机性,而在开奖中,则由第三方独立机构随机选择摇奖机和球。
《彩票管理条例》起草人之一、北京大学中国公益彩票事业研究所执行所长王薛红09年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对于最为核心的内容,比如技术系统、摇奖设备、投注设备等安全性一直缺乏国家统一标准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检测及认证。一旦有问题发生,各级彩票中心自身都无法证明其安全性。
彩票两巨头巨额彩票收入的分配也是焦点
彩票公益金:虽有公布,但还不够规范、细致
2006年4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彩票公益金分配政策的通知》,调整了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模式。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彩票公益金将按50:50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中央集中的部分,在社会保障基金、专项公益金、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之间,按60%、30%、5%和5%的比例分配。
每年8月,财政部的网站上都会公布上一个财年中央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况。2002年至2011年底,全国有27.5%的彩票公益金都被投入了社保基金中。除了社保基金之外,近年来的大头就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拨款。2010年,补充到社保基金的钱是124.88亿,而拨付给灾后重建项目的款项是54.42亿元。总之,中央财政拨付的彩票公益金能查到大概的去向,但是缺乏细节,项目也很庞杂。
而按照规定,地方政府需要在每年6月公布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况。有的地方详细登出了所支出的项目,有的地方则一笔带过。而市县一级就更难看到具体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被挪用或者贪污,比如中国红十字会下属单位曾经将财政部拨付的用于检测项目的彩票公益金63.31万元用来购置小轿车、旅行车,列支办公用房租金等。
而在美国加州福彩机构的网站上下到的财报有70多页之详细,其中包括第三方机构的审计报告。
加州的彩票公益金就只能用于教育。而香港马会的公益金也和内地一样用途很多,但就算几十万的捐款也被登记去处。很多项目做得很细,在香港马会的汶川地震捐款网页中,还可以看到兴建的某某中学能容纳多少学生,有什么配套,具体花费是多少。
倘若缺乏监管,就很容易让人钻空子。青岛福彩中心原主任王增先曾经手握大权,被称为&福彩第一主任&,还创办了福彩养老集团、福彩艺术学院。结果,他被查出贪污、受贿,一审被判死缓。曾经的明星慈善项目也被普遍质疑是违规温床。
更别提,有人不动彩票公益金的心思,也能动别的。因为彩票销售火爆,开个彩票代售点在某些地方成了香饽饽,有审批大权的人士就很容易寻租。
彩票发行费:远远高于世界通行标准,让彩票中心&自肥&
在彩票收入分配中,还有15%是用来做发行费的。有人粗粗算过一笔账,一般而言,销售收入的7%&8%是用来做经销商提成的,也就是说7%左右的销售收入其实直接给了彩票中心,除却广告、印制等费用,还能余下很大一笔金额。2004年,审计署进驻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0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时,直指国家体育总局下属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向两家公司支付体育彩票发行费&&&但支付的发行费超过实际需要,在扣除全部成本费用后,两公司获利高达5.58亿元。&而这两个公司都是国家体育总局直接投资的。福彩也曾被审计出5500万元的资产面临风险。
事实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彩票发行费都很低。最低的是英国,仅为5%。当然也有很高的,法国也有15%。区别在于前者竞争激烈,后者则是国营垄断经营,光工资就要好大一笔钱。
总之,效率低下、细则不清、缺乏监管,这些都是彩票行业的弊病。有人提出立法要跟上,也有人提出成立专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可有业内人士就反问,难道第三方就会杜绝寻租吗,谁来保证第三方是&干净&的?
疑惑归疑惑,人们却越买越踊跃
常被忽略的因素:&游戏规则&变相鼓励人越投越多
1987年,我国第一年开始发行彩票,根据财政部的数据,那一年的销售收入是1700多万,而去年是2200多亿,销售收入是以前的将近13000倍。近年来彩票收入增长迅猛,今年可能会超过3000亿大关。
尽管疑惑很多,人们的热情却越来越高。正如《》和《》所言,人们越穷越买,越买越穷。这两个专题已经对彩民心理做了深入分析。不过,这里还有&庄家规则&的因素。
5.7亿元尽管是中国的彩票第一大奖,但是放眼国际彩票界也算不得什么。因为国外许多彩票都是不封顶的,只要中一注彩票头奖,奖金就会相当诱人。所以国外的彩民们很少倍投的。而在我国,彩票是封顶的,像是110注中5.7亿这种事情太刺激人们加本倍投了。难怪有人几十万、几十万的大手笔。而中国的奖金封顶则被解释为&彩票初级阶段的产物&,是目前必须的,还被宣传作增加彩民理性的考量。
一些地方性的彩票也有用玩法、规则刺激彩民加大投入的情况。比如,&11选5&是由江苏省体彩中心负责发行的彩种。这种玩法十分钟开奖一次,对投注额上限没有限制。专家认为,这无疑就让&赌性&越来越浓了。
而媒体上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中奖故事&,其实都是一种鼓励人去购买的广告策略。此外,有的彩票机构还组织“号码趋势图”等骗人把戏,让人以为买彩票“有规律可循”,因此加重了彩民的迷恋程度。
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于未来只沉迷于一种最令人期待的结果。比如,当人们闯红灯穿过车流汹涌的马路时,他们只想到方便快捷地通过;当人们花钱购买彩票时,他们只想到上亿元的大奖。所以我们千万警惕去做只期待随机致富的&傻瓜&。
还有很多与传销形不似而神似的骗局
关于彩票,你在媒体上看到的多是“假消息”
你怀疑&彩票巨奖们&的真实性吗
将您的投票发到微博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本期责编:王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易新闻评论加载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