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河北省考职位表辛集市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10当前文档不支持在线查看,请下载使用!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8 p.8 p.10 p.6 p.10 p.5 p.5 p.10 p.17 p.7 p.4 p.11 p.5 p.7 p.6 p.8 p.14 p.7 p.8 p.8 p.14 p.6 p.7 p.4 p.河北辛集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河北辛集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七千万年前,鸟类的祖先翼龙征服了天空。最近一项...河北省辛集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相关文档专题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2014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2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文字介绍,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
[教材知识问题化梳理]
一、人体的内环境
1.体液与内环境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
2.内环境的稳态
(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稳态的调节
1.人体的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热量平衡:
2.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来源:,,]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
①渴感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②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水,尿量减少。
[效果自评组合式设计]
一、在小题集训中洞悉命题视角
1.判断有关内环境叙述的正误。
(1)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2008·全国卷Ⅱ、2D)(×)
(2)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2012·海南卷12D)(×)
(3)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2012·海南卷12C)(√)
(4)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2011·江苏卷9B)(√)
(5)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2010·安徽卷5C)(×)
(6)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010·安徽卷5D)(√)
2.判断有关人体体温和水盐调节叙述的正误。
(1)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2012·海南卷10A、B改编)(√)
(2)长时间不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2012·新课标卷3B)(√)
(3)下丘脑能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011·海南卷7B)(√)
(4)人寒冷时骨骼肌收缩打寒战,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2008·海南卷9A)(√)
二、在回顾教材图表中强化能力
据血浆的成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水 ⑤胰岛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氨基酸 ⑧抗体
答案:②③④⑤⑦⑧
(2)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完全相同吗?
答案:不完全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内环境及其稳态|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壁;②组织细胞代谢|巴管形成;②由消化|
|而来;③淋巴在左右|产生
|道吸收而来
|锁骨下静脉汇入
|营养物质、代谢废 |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低
|物、O2、CO2等气体|
|、血浆蛋白、激素 |
|生活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淋巴细胞
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3.人体pH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
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
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
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联前系后]
——————————————————————————————————————
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
(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 [例1] (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解析] A项,淋巴管阻塞会影响组织液中部分体液经淋巴返回血浆,从而引起组织
液增多,出现下肢水肿;B项,血液中钙盐缺乏会引起抽搐,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
无力;C项,过敏反应是由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引起的;D项,
腹泻可引起体液中水分和盐分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大量丢失。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 |
1.体温调节
(1)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是增加散热量,不减少产热量,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
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
有激素调节。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
,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
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2.水盐调节过程
[来源:__.Com]
(1)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2)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
[例2] (2013·青岛一模)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下关于导致ab段和
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
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
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
D.饭后和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
[解析] 剧烈运动导致产热增加,出汗增加引起散热增强,进而导致体温恢复正常;
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下降;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
素分泌增加,进入温暖的室内,甲状腺激素含量相对下降;饭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比较人在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产热和散热的多少?
提示:在寒冷环境中产热多,散热多;在炎热环境中产热少,散热也少。
|对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成分理解不|
|失误类型 |知识理解类失误
1.几组易混淆的概念
(1)血液和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
(3)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①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大液泡中存在的物质。
②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而
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之为内环境。
上述关系可表示为:
2.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1)判断依据:看物质是存在于细胞内还是细胞外。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
境的成分。
(2)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营养成分:氧气、水、无机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
②代谢产物: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③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3)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红细胞内)、载体蛋白和过氧化氢酶等各种胞内
酶,消化液、尿液等属于外界环境的溶液。
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
(1)列举各种成分,判断是否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来源:]
(2)判断某种生理过程是否能在内环境中发生。
1.(2013·长春调研)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产生乳酸
B.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D.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解析:选A 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即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
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进入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的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
D.①②③⑥⑦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有②③⑦符合题意;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两部分,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递质小泡在神经细胞内;消化道、呼吸道、
泌尿道和生殖道(如输卵管)是人体的外环境,故⑤⑥对应的场所都属于人体的外环境。
巧用单(双)箭头示意图判断物质转化关系
[典型图示][课件展示更直观 见课件光盘]
——————————————————————————————————————
——————————————————————————————————————
[信息解读]
(1)组织液与血浆及细胞内液间都是双向交换,淋巴与组织液及血浆都是单向交换,
因此图1中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2)在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间是双向交换的,因此图2中A是生产者,B是
无机环境(大气),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解题技法]
分析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单(双)箭头的指向。
(1)体液交换:只有单方向(箭头)的
(2)碳循环:双箭头两端是生产者和无机环境,各成分都指向的是无机环境,除无机
环境外各成分都指向的是分解者。
[强化训练]
1.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C.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解析:选D 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液,丁表示血细胞
内液。逐项分析如下:当2、6受阻时,组织液中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积聚过多引
起组织水肿。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双向交换,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
,血浆与血细胞内液间是双向交换。淋巴可进入血浆,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
。O2由红细胞运输,当丁表示红细胞时,O2浓度丁比甲中的高。
2.(2011·广东高考)小杨同将部分生物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双选)( 
解析:选AB 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其中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且
少部分组织液经淋巴管重新回流到血浆。下丘脑能分泌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促
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素再促进肾上腺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素。如果血
液中该激素过多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在血糖的调节过程
中,肝糖原不可以转化成淀粉。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可被分解者利用,但
是分解者的能量不会再流入生产者。
探究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1.确定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依据实验目的,可以将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分为两类:
(1)添加法:
运用的是加法原理——给研究对象施加自变量进行干预,探索因变量。也就是说,实验
的目的是为了探求某一变量会产生什么结果,即知道自变量,不知道因变量。为了“探求
结果”,将这一变量添加到一实验中,看它会产生什么影响。例如,为了探究“光对鼠妇
生活的影响”,将10只左右的鼠妇放在具有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的实验装置的中央,进行
观察、记录;这里自变量是“光”,将这一变量(明亮)添加到实验中,看它对“鼠妇的生活
有什么影响”。
教材中的大多数对照实验,采用的都是添加法的实验设计方法。
(2)排除法:
运用的是减法原理——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
。具体而言,结果已知,但不知道此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
探求确切的“原因变量”。为了“追踪求源”,将某一变量人为地去除掉,看是否还能够产
生这一结果;如果产生了这一结果,则自变量不是原因变量,将其从原因中排除;
如果没有产生此结果,则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因果关系。例如,为了探究“鱼的尾鳍在游
泳中的作用”,可以用剪掉鱼尾鳍的方法来比较它和正常鱼游泳的区别。排除法的实验设
计在教材中并不多见。
2.判断方法
(1)针对添加法的对照实验(加法原理、探求结果),有自变量的一组事物为实验组,
无自变量的一组为对照组。
(2)针对排除法的对照实验(减法原理、追踪求源):无自变量的一组事物为实验组,
有自变量的一组为对照组。
[典例] 某同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Na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
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加入25
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0.1
mol/L的HCl溶液、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①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的是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_______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导]
(1)根据探究问题及实验材料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缓冲液是由弱酸强碱盐组成的,具有缓冲作用,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而探究的问题
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据此可推出该实验中血浆组是实验组,清水
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
(2)分析坐标图曲线寻找血浆具有维持pH稳定功能的证据:
①清水组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符,清水中加入HCl溶液后,溶液pH应由7下降;②血浆组
和缓冲液组的曲线走势相同,说明二者的功能相似,都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作用。
[标准答案]
(1)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作比较
(2)①清水 清水中加HCl溶液后,溶液pH下降
②对照 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
(3)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后,血浆pH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归纳小结]—————————————————————————
要判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首先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其次要分析实验
目的和方法——这一实验是为了探求结果(添加法),还是为了追踪求源(排除法);最后做
出判定——如果是为了探求结果,则有自变量的组别为实验组;如果是为了追踪求源,则
无自变量的组别为实验组。
——————————————————————————————————————
[课堂考点集训]
考点一 内环境稳态[来源:_____]
1.(2013·南京四校联考)下列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描述的一项是(  )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解析:选C A、B选项描述的是稳态的调节机制,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用
下,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选项属于稳态的意
2.(2012·上海高考)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Y、表示三种细胞
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的pH降低
D.、Y、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解析:选D 与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是组织液,与组织液之间是双向箭头关系的Y
是血浆,是淋巴。若饮食过咸,盐分进入血浆,会导致Y(血浆)渗透压升高;(组
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以经过(淋巴)进入Y(血浆)中;肌细胞若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
乳酸,进入(组织液)会导致的pH下降;内环境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
考点二 体温与水盐调节
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由40℃降到37℃的过程中发生兴奋的感受器有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B.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C.冬天汗腺活动比夏天弱得多,说明冬天人体散热量小于夏天
D.汗腺活动的加强全与体温调节有关
解析:选B 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当外界温度由40℃降到37℃时,人体仍处
于炎热环境,此时发生兴奋的感受器是温觉感受器;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
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冬天人体散热量大于夏天;当遭遇到危险情况时,汗腺分泌也有可
能增加,这与体温调节无关。
4.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产生
的生理效应是(  )
A.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B.皮肤的汗毛;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C.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D.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解析:选C 人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因此效应
器为骨骼肌,而其产生的生理效应是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5.下面为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的刺激是________。
(2)抗利尿激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其化本质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图中肾小管、集合管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水不足以后往往会产生渴感,从而主动饮水补充水分,产生渴感的神经中枢位
于________。
(5)如果一个人的尿中被检测出有葡萄糖,但血糖正常,请据图分析他的致病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能够感受细胞外液透压的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一方面可将兴奋传给大脑皮层,
从而产生渴觉;另一方面可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进行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是由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当下丘
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通过神经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到血液中,进行体液调节,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的化本质一般都是蛋白质。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进入血液,降低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从而减少其对下丘脑渗
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人体产生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如果一个人的血糖
正常,说明其血糖调节和激素分泌正常,在此状态下再出现尿糖,只能说明经肾小
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原尿是正常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的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出
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2)下丘脑 蛋白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
吸收 (3)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减少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
器的刺激 (4)大脑皮层 (5)肾小管和集合管病变,重吸收作用出了问题
[教师备选题]
1.(2012·海南高考)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解析:选C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细胞失水。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
细胞质基质中。血浆中的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血浆中蛋白质
的含量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
2.(2011·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来源:+++++]
解析:选D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液中,其液体部分属于内环境;血浆中
含有CO2、尿素等,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入淋
巴的量较少;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中化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3.(2010·江苏高考)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
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解析:选B A、C、D选项所列举的现象均为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而肺水肿症状是组
织液增多的病理现象。
4.(2010·安徽高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解析:选D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当内环境渗透压下
降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量将减少;内环境的pH主要由H2CO3 和HCO来维持;细胞代
谢的场所在细胞内。
5.(2010·上海高考)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
由于肿胀处(  )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解析:选A 寄生虫寄生在淋巴管内,会造成淋巴回流受阻,从而使细胞间隙的组织
液单向渗入淋巴管内受阻、而在细胞间隙积聚引起组织水肿。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放大查看)
[教材知识问题化梳理]
一、人体的内环境
1.体液与内环境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1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河南省郑州智林校2015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D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10每小题1分,11~25每小题2分,共40分
1~5BDACD6~10C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年高二生物上期期中试题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80分
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种物质一定是在细胞器中合成的A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届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生物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金华十校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因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找资料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省辛集市区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