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学的数只能表示什么温度表示方法或什么

如何训练思维的深度和缜密度?
按投票排序
想回答这个问题很久了,谈谈个人心得吧。要先声明一句废话,这篇回答是我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的一些体会,显然并不代表本人的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首先要明白的是,除了数学家生活的完美世界之外,所有问题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假设——你要做的是找到这些抽象和实际问题的边界。如果你仔细考察抽象的边界,很多不缜密的地方就会暴露出来。比如说这样一个常识:冰的熔点是零摄氏度,实际上包含了一大堆抽象和假设。如果你就这些领域深入思考下去,任何一个方向都会很有深度如果不是标准大气压,冰的熔点还是零摄氏度吗?真空中冰的熔点是多少呢?如果不是纯水,各种溶液的冰点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是重水,冰的熔点又是多少?为什么同位素氘会影响冰的熔点?等等……实际上,仅仅举例第一个方向Wiki上有现成的答案。比如气压非常低的时候,水是不存在的,温度升高冰会直接升华为零度的水蒸气!而冰会有16种不同的状态!可想而知,每一种新状态的发现都会有大量的实验和漂亮的论文出现,这就是深度和缜密。其次,不要怕提问和讨论,伟大的剑客绝不是武侠小说中那样闭门修炼若干年一出关就可以一鸣惊人的,他们一定在很多地方跌倒爬起的过程中领悟了剑道的精髓。我很幸运从大学开始一直有很多朋友能一起讨论和抬杠。在这过程中我从讨论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他们思维的方法,看到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也会帮助提升思维的深度和缜密程度。在讨论的攻防过程中,你的自尊心和斗志会逼迫自己去发现别人观点的漏洞,努力弥补自己没有考虑到的漏洞。即使你被别人说服了,你也会学到很多。举例来讲,我发现同西方国家的人讨论问题,他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因为他们在问问题之前总在思考,避免自己问出太愚蠢的问题。最后你会发现他们问的问题越来越精彩,滔滔不绝能说半天,而中国同事通常就在那里发呆打盹(附送个人小窍门,如何避免开会打盹:)还有,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这点对于上面两点都非常有帮助。视野狭窄的毛病很容易理解:一个从来没有见过月亮的盲人,是不可能提出“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这样更有深度的问题,更不可能为之深入思考。我面试技术人员的时候经常会问一些同当前技术关系不那么大的问题,比如问这个人的兴趣爱好,看看他对这个兴趣爱好究竟了解得多深,这个兴趣爱好同哪些知识相关,这些知识他又理解到什么深度。一个对周围新鲜事物不敏感没有热情的人是很可怕的,我很难相信他/她会有思维的深度和缜密。而且,不要忘记,事物之间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即使是毫无关系的两个学科的知识也许会通过类比或者其他途径触发你的灵感,给你启发和突破口。还有啊,可以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和理论体系,但是一定要时不时跳出自己的框框来看看。中国古人很善于建立各种各样未经检验的理论,比如阴阳、五行等等,都能自圆其说,甚至有时候还能解释点儿道理。可是遇到解释不下去的时候,老祖宗的办法是硬往里套——譬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等。可惜这些流毒也多多少少影响到国人思维的深度和缜密。反观西方的思维和理论体系,都是通过不停地跳出自己的框框得来的进步,大家熟知的相对论,就是在跳出又不否定牛顿力学的适用性情况下,打了一个更缜密的补丁——当然,其深度和深远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哦,还有前面的知友提到,我也深刻赞同。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定要自己动手才会发觉细节和疏漏所在——终日思考而没有切身的体会,这种思考也会流于浮夸的抬杠,而缺乏对于关键细节的把握。前一阵有个合作伙伴给我提交了一份测试报告,我看来看去觉得不对劲,但是又说不上来在哪里,于是要来他们测试的数据自己编程序分析,一下子发现他们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的问题,并且共同讨论了改进的方案。(顺便贩卖一个黄金鸡蛋的实验:——我从这个实验也发现了别人实验失败的原因,并且试图较系统地表达出来,我想这点你一定看得出来。)差点忘记说了,一定要学好英语。多数原创性的成果还是来自外文文献,这能帮你快点儿找到有深度的成果来学习,同时他们的论证也更严谨一些。不要让你的工具制约你的思维。就是这些了,想到再补充吧。
私以为,那些被认为思维有深度和缜密度的人,往往并不是自己刻意去训练的,而是在学习其他技能和方法的时候,“顺手”获得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小学奥数、微积分、编程、棋牌 等。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观其大略”、“分而治之”、“回溯展望” 等。【技能篇】【1】小学奥数 —— 用小知识解决大问题个人认为,与中学奥数不同,小学奥数对数学水平的考察和提升十分有限,但对思维水平却有着较大程度的提升。不考虑图形题,我把剩余的 “小学奥数” 分为三类,(1) “只要会加减法就可以做啦,但请绷紧你的逻辑” 比如这个问题:这本质上是一个并不太难的逻辑问题,理论上只要会加减法,小学生都有希望做出来,但实际上能做对的人非常少,为什么呢?因为这道题里面暗含着一些逻辑,分开看,每一个逻辑其实都不难,难点在于,如何在使用完一个逻辑以后,紧接着使用另一个逻辑。据我观察,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处理超过两层逻辑的问题,但如果学过小学奥数,这些困难大多不值一提。(2)“我偏不用偏不用偏不用方程!”我们都知道著名的 “鸡兔同笼问题”,这道用方程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小学奥数中却难倒了许多人。 但在小学时困扰我最多的,却是 (牛顿问题)。如果在小学阶段,有幸用算术方法解决了各类牛吃草问题,那你在逻辑方面应当有相当水平了。当我们没有高级工具时,依然可以用低级工具解决问题,是一种稀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本质,是对逻辑的有效运用。(3) “反直觉的数学归纳法”相信你一定见过这道非常有名的题:(这道题居然被
邀请了,实在太荣幸 )这道题的标准解答是用数学归纳法,但是结论却如此反直觉。题目是这样的。说一个岛上有100个人,其中有5个红眼睛,95个蓝眼睛。这个岛有三个奇怪的宗教规则。1. 他们不能照镜子,不能看自己眼睛的颜色。2. 他们不能告诉别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3. 一旦有人知道了自己的眼睛颜色,他就必须在当天夜里自杀。(尊重博客原题,把原来的“知道自己是红眼睛”改成现在的“知道自己的眼睛颜色”)注:虽然题设了有5个红眼睛,但岛民是不知道具体数字的。某天,有个旅行者到了这个岛上。由于不知道这里的规矩,所以他在和全岛人一起狂欢的时候,不留神就说了一句话:【你们这里有红眼睛的人。】最后的问题是:假设这个岛上的人足够聪明,每个人都可以做出缜密的逻辑推理。请问这个岛上将会发生什么?结论是,第五天夜里,五个红眼睛的人会集体自杀。为什么会这样? 用数学归纳法可以严格证明,但却显得不可理喻——因为显然,每个人至少能看到四个红眼睛,【你们这里有红眼睛的人】像一句毫无作用的废话,并不会产生任何作用。而之所以这个数学归纳法会成立,本质的原因是: 每个人都很聪明,并且知道别人也同样聪明。这就是这道题的魅力——因为大家都不会犯错,所以能形成牢不可破的“逻辑链”。而数学归纳法在此处的应用,恰恰是思维深度的一种表现,这种深度在生活中的表现便是: 要把别人当成聪明人,别轻易低估别人的智商和情商,多预估别人在决策后的反应,然后根据别人可能的反应制定和修改自己的策略。但这种“数学归纳”的思维方式,也要根据所在环境的不同,【谨慎使用】。一般而言,在越聪明、越优秀的集体中,“逻辑链”的长度就越长,“数学归纳”的威力也就越大,在“不太优秀”的集体中,两层逻辑往往足矣。简单总结,以上提到的三类小学奥数,前两种是对思维慎密性的训练,而第三种是对思维深度的训练。【2】微积分 —— 死理性派的狂欢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愿望,就是所有学生,哪怕是文科生或者艺术生,都能学习一点点微积分,最少最少,学习一下
的严格定义,即著名的 “语言”。这种严密而漂亮的语言,让人不禁感叹数学的魅力。常常有人问: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工作中用不到微积分,那为什么要去学它呢?在这里,我给出我的答案: 因为微积分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对一个人进行严格的逻辑训练,让人明白,什么是严谨的,什么是不严谨的,并自发地使用严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种严密的思维方式,会让人终生受益。【3】编程 —— 哥不是在写程序,而是在编织“逻辑网”人们喜欢嘲笑程序员的呆板,但应该承认,程序员的思维慎密度,是大部分职业望尘莫及的。在
的回答中,提到了这么一个问题:一个人往南走了100千米、往东走了100千米、再往北走了100千米,然后回到了原地。请问这个人一开始在哪里?很巧的是, 著名的大牛 曾经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北极点,但马上觉得有陷阱,好像不止这些,于是细细思考,很快又给出了剩下两种情况。这个问题,可能是一道程序员面试题,考察的是思维的严密性。而一个经历了成千上万 bug 洗礼的程序员,通常会对特殊情况有相当的敏感度,而这种对特殊情况 的敏感度,在很多情形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就我自己而言,我特别感谢初中时用的文曲星里面自带的 BASIC 语言,当时因为好奇,看着说明书用它编写了许多小程序,包括一部微型 RPG “魂断雪山” o(^▽^)o 后来虽然我没有变成一个程序员,但自认为逻辑水平提升了 。)以上,小学奥数、微积分、编程,其实都是很多人,尤其是理科生会学到的一些技能,如果你认真对待它们,它们也定会给你相当大的回报。即使它们在成绩上“抛弃”了你,你的逻辑水平也会在屡次被虐后受到了洗礼,从而真正地成长起来。【4】棋牌 —— 在娱乐中学习棋牌类项目对人思维能力的提升,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门槛越高的棋牌类项目,对人的思维提升越明显。在我看来,象棋、国际象棋、将棋 等属于一种类型,它们着重于对思维缜密度进行考察和训练,局部重于整体;桥牌、军棋 等属于另一种类型,它着重于对思维深度进行考察和训练,整体重于局部;围棋 可能比这些都要稍高一些,它不仅需要你有思维的缜密度(局部对杀),也需要你有相当的思维深度(大局观),也正因为如此,围棋的门槛和水平差异相对最高。(参见:)认真学过任何一种棋牌的人,思维水平往往会有显著的提升。【方法篇】在本问题下,很多人提到了写作,写作确实可以提高思维水平,但要注意,要有计划的写作,而不是随性而为,后者能提高想象力,但不能提高逻辑水平。而“观其大略”、“分而治之”、“回溯总结”,简单地说,就是 总-分-总,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写作方法。“观其大略”在写文章前,列一个提纲,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每一部分的大体内容是什么,要花多久。“分而治之”对于复杂的问题,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降低复杂度,逐一解决 (参见 )“回溯展望”回顾之前的分析,总结一下优点,并分析局限,最后对未来提出展望。据我观察,从事策划、文案等职业的人容易往往有相对优秀的思维水平,因为要多写这种类型的文章。这种思维方式对写作来讲如此有效,为什么不移植到生活中呢?多用 总-分-总 的方法处理事情,生活中很多看起来困难的事情都可迎刃而解。【总结】你看,在上文中,无论是技能(小学奥数、微积分、编程)、还是方法 (总 - 分 - 总),似乎都稀疏平常,好像不怎么炫酷,很多甚至很枯燥。只有棋牌看起来还有点意思。但正是这些单独拿出来很稀疏平常的东西,只要每一项都认真对待,认真体会,有朝一日,把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就会有别样的魅力。这也是我最后想说的:炫酷的东西只能一时闪瞎我们,但平凡而坚实的东西却会真正让我们受益。【完】
阅读、写作和思考相互促进。比较容易忽视的是写作。要以写促思,以思促读。写作对提高思维深度和缜密度的作用最明显。写作是整理思维的过程。运动练肌肉,写作练思维。古今圣贤皆寂寞,唯有写者留其名。少写废话,多试着表达真知灼见,表达对别人有启发性的观点。博客和微博少用来直播生活,多用来记录闪念和表达观点。表达方面要追求思维的透彻通达,不要满足于模糊朦胧和含混。布局谋篇要有总体上的把握,论证时要讲究事实,有理有据,讲究逻辑。要避免思维的陷阱,比如用比喻和名人名言代替论证。边写边自己进行观点的攻防(过程不一定要写出来)。建立自己纲举目张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空有一堆零碎的会做题用来应付考试的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含有很多思维通路(透彻通达而不是断路、短路),有利于酿出思维的蜜。表达时观点锋利,因为这个观点后面有一群观点支撑,有千卷书支撑,有万里路支撑。 辩论是锻炼思维的好方式。常见的误解是,以为辩论比的是口才,就是比谁能说。实际上辩论比的主要是收集、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准备过程就是一个锻炼思维的过程。辩论交锋更是能磨练思维。另外,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观点以及自己的错误和疏漏:不固步自封;不逞一时口快;不和浑人纠缠;闻过则喜,爱自己更爱真理,知错能改。-------------------------思维的层次---------------------------有人总结了:“男人都很花心;女人都很现实。”没有思考能力的人一下就被击中了,茅塞顿开,觉得读到了关于世界的一条真理。这是读语录的水平。稍聪明一点的人会说:“认为男人都很花心的女人是因为自己没有吸引力;认为女人都很现实的男人是因为自己没有本事。”没有思考能力的人再一次被击中。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觉得自己的话被人说了出来。这是写文案的水平。有批判思维的人会说:“男人花心这事和女人有没有吸引力关系不大,男人也可以认为男人就是花心的;后半部分同理可证。”没有思考能力和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都被击中。这话是独立思考的水平。但是有科学精神的人会说:“我们先要定义“花心”和“现实”这个概念,依据标准通过统计,这样才能说在多大程度上男人是花心的,在多大程度上女人是现实的,说不定我们会得出女人也花心男人也现实的结论。同时必须考虑个体是有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一一晕倒。这是做学问的水平。
- 思维的深度跟实践的深度是相关的,看一件事儿、想一件事儿和做一件事儿构成的对一件事儿的思考深度显然是不同的。所以最好的训练是 learning by doing。- 思维的深度跟知识的深度有关。一个天才如果对某个领域缺乏基础了解,是不可能靠常识想太深的。所以深入的、疯狂学某个领域是非常必要的。这方面随便举个例子,篮球专栏作者 Bill Simmons,他是一个体育疯子,他不仅看过数以万计的比赛,读过所有篮球相关的书,甚至关于球评在某场比赛前后是如何发表评论的也熟记在心。所以 BS 能写出惊人的球评,毫不让人意外。- 思维的深度和专注程度有关。俞军说过:一个人开十年车,不如一个专业车手开两年车,因为用心度不同。- 思维的缜密度除了细心,还跟经验有关系,所谓模式识别。比较多的训练是这样两种:a. 多思考一件事儿的不同角度b. 多思考一件事儿发展的前因后果其实思维的缜密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一件事儿可能性的包容程度以及筛选最佳可能性的经验。---------声明一:此回答版权所属为@张亮声明二:其它回答真是我自己答的ToT附注三:这么多票数让我压力很大!
作为第四十一个回答,我想首先明确一下问题。我猜想你所说的思维的深度指的是抽象思维能力,或说摆脱具体事物,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二是思辨能力,即辨清事物间联系与细微差别的能力;思维的缜密度指的是逻辑严密性。严密的逻辑表达不会前后自我矛盾,各个观点,概念之间的关系明晰且合理。以上述为基础,我们继续。看了许多的回答,大家的思考的方向有两个:一是通过读书学习训练;二是在生活(工作,日常小事等)中训练。因此我会在这两方面补充一些个人看法。通过读书学习训练思维深度一个关键是求精不求广。并非广不好,而是广泛的阅读学习所获得的是不同的东西。泛读能触发思维,增加见识,但不能磨砺思维。而深入细致地研究一篇文章则使人思维集中,有利于深入理解,记忆知识。一种具体的练习方式如下:找一篇学术论文或科学报道(因为通常它们的逻辑最清晰,最缜密),从句子层面开始分析:思考每一句话所表达的内容,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递进啊,因果啊,并列啊,解释啊还是什么);接着到段落论点研究:这段话想表达的是什么?接着研究段落层面分析:段落间关系?递进啊,因果啊,并列啊,解释啊,让步啊,铺垫啊,补充啊还是什么;最后思考对文章整体进行思考:全文主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架构文章,表达论点的?看起来很多步骤,很痛苦,做起来也是。。。 当然好处就是在训练过程中,抽象能力,思辨能力和逻辑严密性都得到了训练(大概不需要解释吧?)。但这不是收益最深的。收获最大的训练是将思考所得通过一些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做演讲,与没读过文章的人转述文章,写作文或别的(在此同意赵阿萌童鞋的观点:最好的训练learning by doing)。我曾经为了做一个学术演讲,花了超过16个小时研究一篇文章,4、5个小时准备演讲,写写画画了18页纸,最后才上台。过程十分烦闷,困难,单调(你看的就是一篇文章!),孤独。但这种细腻的训练每做一次就是就是一次提升,做5、6次就有质变。因此将这个折磨人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愿者上吊。在生活中的训练因每个人的职业而有所不同。但有一件事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思想变化,情绪变化,过去,未来,人生。明确自己的状态,寻找各种行为,心理的原因,尝试判断对错,辨析各种决定的后果等等等等。上述所列举的包括了人行为活动层面的反思,哲学层面的反思以及道德反思。反思的范围其实无穷无尽,但无论是哪一种反思,都将训练到抽象能力——因为你已经脱离了具体时间,在抽象,不可触摸的思维层面进行思考,也都训练到思辨能力。而在寻找因果关系的过程中,逻辑缜密性也得到也训练。同时我觉得这个方法给予人的不仅是思维的训练,更是自我的审视,帮助人了解自己,学习控制自己,最终帮助人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它却需要人心安定,摆脱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的时间压迫感和生活的压力。生活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似乎已在不自觉中被剥夺了反思的能力。提起这方法即是建议,也是警示。如果你看到这儿,谢谢你的阅读。上述无疑仅是我一人的观点,不求能解决问题,只希望能触发一些想法,最后,以两句话结尾: 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补:许多朋友赞成我的看法,这让我很高兴,也觉得有一点责任要反驳一些我认为在磨砺思维上错误的观点,不求说的是真理,只求能给读者有所触发,对错自有时间和事实证明。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大部分答案都讨论了方法,对内容的讨论并不多。我自己也犯了同样的毛病,因此在这里自我修正一下:在思维的锻炼上,方法,练习和练习内容通通重要。 对方法的追求,希望找一把“快刀”干净利落地切去思维的冗赘,直达本质的种种想法大概是许多人共同的美好愿望,却不是现实;现实是不懂用刀,给你再好的刀也一样低效率,还可能伤自己。而要学会用刀,只能通过练习,这便是捷径!希望有个好方法,然后能轻轻松松获得知识(或能力)的想法是妄想,也是商家迎合人类心理而作的行骗手段。因此,我觉得市面上许许多多的讲思维训练方法的书有一大部分是扯淡。来来回回强调方法的有效性,不强调训练,或者提供简单内容做训练题材的书让人读了之后感觉很美好,但多数对读者没有一点帮助。那么什么内容是好的磨砺思维的材料?好书。就锻炼思维深度和缜密性而言,好书就是让你想划重点时发现句句重点,要划一句必须划下一整段的书。这类书其实有很多,在每一个学科里都有这类书,有心人自然能找到。就我而言,我专业哲学,许许多多的哲学书籍都有这样的特性。而当真正开始深入学习时,我发现其实没有什么通用的方法可以放之于四海而皆有效。具体的题材自然要求具体的研究,思考方法。用读文学的方法读科学是显而易见的犯二。既然如此,还求什么通法呢?我的这些想法多受益于唐君毅先生,先生有一篇专门讨论学问方法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读读:唐君毅 《學問之方法》。谢谢
推荐“系统思考”方法(systems thinking),据国外媒体的评论,这是一种比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金字塔原理等更为系统、深入、有效的思维方法,是应对复杂性的利器。我曾在一篇博文中提出系统思考的四重转变(),供参考。
转《中庸》里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看了以上很多人的回答,我这有一种方法对我自己来说是锻炼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供参考。20世纪中国怪才之一——厚黑学鼻祖李宗吾说过他的读书方法三重境界,第一是与书为师,书里面说的东西自己都会不加思考的相信,这是积累的过程,也是初级阶段;第二是与书为敌,把书里面所有都视为仇敌,全盘否定,然后说出自己反对他的理由,这是第二重境界;第三是与书为友,把书当成朋友,一个人,与书作思想上的交锋,你来我往,深化自己的思维。就我而言,我现在仅仅停留在第二种境界,对每一篇文章,我都要从反方向去思考他,去反驳他,去批判他。他说东,我就发问有没有可能是西,他说对,我就发问有没有可能是错。经过这一番的交锋,不仅对一篇文章理解的相当透彻,而且自己的思维也会得到很大的锻炼。
1、涉猎哲学、经济学、科学、史学、美术、编程等哲学的怀疑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经济学的边际效应、博弈论、沉没成本概念等,科学的归纳法、假设思维等,史学的借鉴性,美术的视觉思维,编程的严谨构思。这些思维方式、概念和理念对训练思维有极大价值。2、坚持跑步、游泳或类似活动在这种状态时,你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的思路,并且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思考必须独立而清醒。也有知友表示,长跑时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呼吸上。这点请根据个人情况酌情考虑。3、尝试做更多的事经历的越多,越能从琐碎的表面看透到事物的本质,越能准确地推演出过去和未来,越能看到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性。4、不断对自己的经历自省即便两人有同样的经历,也可能有不同的收获。反省越多,收获越大。不断自省有助于提高经验转化效率。得到的体验将是你思考的基石。以上四条是训练思维的基本原则。训练思维没有速成秘笈。任何答案都无法瞬间传授你深度思维的心法。这里写的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南。也许它会触发你的灵感,让你找到更适合你的训练方法;也许你大彻大悟般地把它捧进收藏夹,然后从此忘掉。以下习惯可以促进思考:1.不要轻易问问题信息时代,冲分利用搜索引擎和网络信息。遇到其他问题强迫自己思考。不做伸手党。2.尝试挖掘事物、关系的本质养成从本质上看待事物和关系的习惯。对任何事物努力看的比别人更深入,如果找不到突破口就从分析需求出发。3.质疑任何构架、体系不断质疑“其依据是什么?”通过不断的追问,我们可能得到一个自洽的新体系,也可能可以深刻地认识到目前体系的绝妙之处。这样的结果是进一步体会到该构架、体系的本质。例:关于宇宙观的一个论述——
关于外星国度的论述——4.善于归类和提炼遇到新事物,立即提炼其特点,与以前思考过的问题和事物建立联系。适当用类比法帮助认知。独立思考有时是苦闷的,但当你把一个问题解决了、想透彻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抵回你所有的苦闷。不仅如此,你得到的结果将完全融入你的认知系统,终生受益。——————————————————————————————————————————有新思路再更新
思维的深度和缜密度体现在对自己思维的观察和控制能力上。思维更深入更有渗透力的障碍来自于人的心智模式的局限,第五项修炼对这个有详尽的阐述,我们很大程度都用自己脑中的习惯性假设去观察周边的事情,就是用固有模式去套框框,这是一种帮助自己大脑省力的方法,可以快速得到结论,比如刚听完别人的话,我们经常会说: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因为和自己大脑存储的某个模式仅仅类似,就匆忙得出了结论。一切倾向于终止辩驳的行为都是阻碍思维的继续深入的,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克服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推荐可以参考《学会批判性思维》一书来进行练习。应该养成观察和记录思维过程的习惯,然后按批判性思维的标准来改进思维的过程: 追究意义,探究目的,记录思维过程产生的其他关键问题,确定基础假设,使用要素和标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思考过程:问题;.推理要素;思维的标准。比如书里面提到了的SEIE方法:State It:说明它Elaborate:详细说明(用自己的话更全面的解释它)Illustrate:图解Exampl:举例说明按照这种标准考核你的思维过程,就会引导你的思维不断深化,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发现更多背后深藏的问题。
思维的深度来自压力,思维的缜密度来自投入。
讲理论是没用的,要实际操练。贴一篇我刚写的文章:题目是这样的:一个人往南走了100千米、往东走了100千米、再往北走了100千米,然后回到了原地。请问这个人一开始在哪里?如果你是那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定会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这种题,也来考我?小学三年级就做过了……于是你写下标准答案:北极点。这个答案当然没错。我再问一句:“除了北极点就没别的地方了吗”?那些没头脑的人可能会回答说:“还有南极点”。——显然你错了,南极点没法往南走。好吧,我再给你一点提示:“如果一个人往南走100千米,遇到一条纬度线,这条纬度线的周长是100公里。他绕着这条纬度线往东走了100公里,刚好走了一圈,回到原点。然后再往北走100公里,回到原点,请问这可能吗?”“这……当然可能。”,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你只能这么回答。“那么,那么地球上一共有几个点,符合这个题的答案?”“嗯,两个点”。某粗心人就是这么回答的。——你又错了。你要知道,在地球上找一条周长100千米的纬度线,上面的任意一个点,往北走100千米,都符合这个答案。而这些点,构成另一个纬度圈。圈上所有的点都符合。所以,除了一个北极点,还有另一个圈,圈上的所有的点都是正确答案。你可能会觉得这道题够复杂了。然后我继续问:“这样的圈只有一个么?”傻瓜会这么回答:“两个。地球是圆的,南半球和北半球都有一个周长一百公里的纬度圈“。而聪明的你可能会这么回答:“只有一个圈。因为从北半球的任何一个点出发往南走一百公里,都不可能走到一个周长100公里的纬度圈,因为这些圈的周长都远远大于100公里。所以只能是靠近南极的一个圈。因此,这道题的答案是北极点和南极点附近的一个纬度圈。”恭喜你,你确实够聪明,可是还没完。我告诉你还有别的答案。“如果有一个圈,周长是50公里呢,你一直往东走100公里,走了整整2圈,是不是回到了原地?”“……啊,对啊,还可以走三圈也是100公里。啊,有很多很多圈,南极附近的一大堆圈,100/2,100/3,100/4,100/5……100/n的无数个圈。”恭喜你,你终于知道怎么答题了。可是,似乎还没完。“如果你不是在地面走,而是在深井里挖地道走呢?”“如果你走得很慢,走的时候地球的自转轴偏移了,东南西北方向于是就变了呢?”如果你很享受这样思考问题,恭喜你,你把有限的思考资源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思考上,你的人生必将一事无成。也许你很享受思考的快乐。那么,我就抄一句
的话送给你:——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你最起码还有十分之一的快乐吧,好多人连那个都毛。打赏链接:
推荐下这个东西,我的体会是:确实对训练思维能力管用 Edward de Bono’s Cognitive Research Trust (CoRT)
先看一些逻辑思维方面的书,建立一个基本的思考框架,然后看看《道德经》和《庄子》,反思一下个人和万物之间的关系。推荐几本4星以上的书《我怎么没想到》、《策略思维》、《金字塔原理》、《餐巾纸的背面》、《思考的技术》、《决策与判断 》、《学会提问》、《决策的艺术》、《思考的艺术》、《你的灯亮了吗》、《系统思考》、《智慧算术》、还可以去看看爱德华·德·波诺和博弈论的书我在
里提供了、《思考的技术》、《你的灯亮了吗》这二本书思维导图源文件
我们常常说高考如何如何不好,到了后面纯粹是在应试,完全不用思维。要学会高中那些知识用不了3年。但事实证明,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无论从横向(与其他同学)还是纵向(相比于自己从前)要相对聪明很多。这不只是因为它们对书本上应该学的知识掌握的相当好,更主要是它们很注意为了学习这些知识而思考的东西。这就是说,只要你想锻炼思维,并不只是特殊的训练可以做到。对特定的任务进行重复性练习也能让你思考更多,锻炼思维。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定的练习能让你整体思维方式提升。你需要做什么方面的思维能力提升,就去做特定领域的练习。这是有些枯燥但是有效的方法。
别看某君思维缜密,那是思考得多,你思考一个方面,他得思考十个方面,那为什么有人能思考十个方面(深度一致)?小明本来只能思考一个方面,但这个A方面思考久了,就内化为一种本能,他的精力被释放出来,用于B方面,继而用于C方面。 这是一心二用的起源。十个方面便是如此慢慢练出来的。小明还想有深度,深度是什么?深度是一个方面挖到底。怎么挖?1.去掉细节学生穿什么颜色什么样的校服重要吗?不重要,只要是校服就行了。带眼镜不带眼镜是关键吗?什么形状款式重要吗?爱好是什么能决定“学生”的本质吗?在哪个学校哪个地方哪个坑重要吗?2.去掉装饰穿着校服的就是学生吗?带学生证的就是学生吗?3.把握骨骼在学校的就是学生吗?在教室的就是学生吗?坐在课桌上的就是学生吗?坐在课桌上听讲的就是学生吗?坐在课桌上认真听讲做笔记的就是学生吗?不能是一个专业的伪装成学生的实验者吗?从这点看,是不是学生还需要周围人的默认和识别,以及在某个学习场所与某人建立教学关系,被双方承认时,学生的身份存在于他们二人之间的承认里,其他人不承认时,小明在他们眼中就不是学生。4.领会灵魂臭流氓小明被洗脑后认为自己是小红的学生,小红也说他是她的学生,他就是吗?小明被周围人认为是学生,但他什么都没学过,他就是吗?小明跟着小红学了一段时间,周围人也承认小明是一个学生,他就是吗?“身份”的概念都没弄清楚,就能理解透彻什么是学生吗?“身份”、“学生”这些词汇没定义清楚,就这么着急地讨论什么是学生了吗?就算定义清楚了,讨论过程中就不会有理解偏差吗?既然有这么多问题,你就那么肯定你能掌握“学生”的奥义吗?既然承认了理解有误差,你就那么自信能完全领会我所要表达的了吗?百度百科的学生概述:身份含义:身份含义:连百科都写得这么不透彻真的好吗?你们想训练思维的深度连这都不思考一下真的好吗?百科写的就一定准确吗?我们的知识来源于这么多的含糊其辞的所谓百科和书籍真的好吗?你大脑中仅仅一个“学生”的概念都没理清楚,就这么到处跑,找武功秘籍,找速效药真的好吗?假设你的词汇量有5万,就有5万个词汇你理解得像我所提的那个例子那样,如此,浅尝辄止,真的好吗?思维深度的训练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把你头脑中的词汇理清楚,那个过程,你就会得到你所想要的深度了,这样真的好,没有吗?还不赞你还是人吗?
鉴于题目问的是训练的方法,本人就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可以养成习惯随时随地地练方法就是:问问题,不停问,连续问,并尝试去解答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通过不断重复这两个过程,人的思维会像被不断打磨一样变得缜密。而且据我经验,一个问题可能一开始很简单,但是你不断追问下去之后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成为哲学问题乃至无法解决。不要太过于执着回答得要多完整和正确,这些实践多了之后自己就能感觉到变化了。举个例子,先问个简单的普通的常见的问题:番茄为什么是红色的?先不要管诸如品种和是否成熟这种细节问题,就按照日常认知去解答。先以自己最快的思考速度去思考并得出答案。答:因为红色比较鲜艳,可以吸引其他动物去采食,有利于它繁衍后代。然后你可以接着追问下去,就像那些好奇的小朋友:为什么红色比较鲜艳?为什么要吸引其他动物?为什么要繁衍后代?从一个问题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每一个问题背后都会有一个问题网。你在解决这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不但会锻炼自己思维,还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因为红色波长长,传播得远。因为吸引他们过来采食了,自己的种子才能传播。而繁衍后代是生命的本能,这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上面的思路是抓住一个问题然后不断的提问,下面提出另一种思路,抓住一件事情或者一样物品或者一个东西,无论是什么都好,尽量多的向它提出自己的疑问。举例:比如你看到地上有个钱包,然后你就尽可能多的向这件事提出问题。这个钱包是谁掉的?这钱包的样式如何,主人可能是什么样的人?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主人会在这里掉了钱包?掉了这钱包对主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钱包掉地上了,却依然还在这里,为什么没人捡?你要不要捡起这个钱包?捡起这个钱包你可能会承受什么样的风险?你要不要试着找到它的主人?你要如何处理它,给警察?原地喊话发问?......等等等等然后你得尝试着去回答自己的问题,再看看自己应该怎么办。这其实是每一个人在行动之前都会有的思考过程,但是他们想的可能没有这么多。这种想的多和少的差异,体现出来就是思维的深度和缜密。有的东西别人想到了,你没有想到,这就是差距。至于在思考的过程中,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想法和获得的情报,这就牵涉到逻辑思维的养成了,貌似已经超出了题目。知乎上面也有其他怎样培养逻辑思维的很好的回答。直接去逻辑思维的话题里面找就能找到很多。比如说刚才那个掉钱包的事件,如果没有一定的逻辑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想法是非常多而乱的。如果你试着按着这件事【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发生的原因)—会怎样(导致的后果)—怎么办(你的行动)】大概这样一个逻辑去梳理自己的想法的话,你思考的效率就会更高。这说的就是逻辑对思考的速度和效率的影响了。还有各种分类啊,排序啊,等等等等...另外,想要作出一些全面的,有深度的思考,除了多加练习以外,你还得扩充自己的数据库。具体可以参照下这个回答 如果自己缺乏相关的知识积累,思考上肯定会遭到瓶颈的。有些东西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很难从中推理出来,而有时这些你不知道的信息可能就决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无论是说话还是回答问题,你所了解的知识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的认知和三观,你思考的深度和方向也会不尽相同。你会发现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两个字 思考
熟能生巧,多么简单的道理,实践才能出真知,多练习才能有收获。看似很简单的思考,很多人平时却没有意识到去做...ps.有时候过于执着理性思考反而会少了对人的感性一面的理解,就会变成所谓的死理性派。这个感觉不怎么好,请不要走火入魔...我已经深有体会了=
= 有错欢迎纠正答主也只是普通人而已
解不等式,解平面几何题。由简入深。深度和缜密度缺一也解不出来。
感谢题主,提出了这么棒的一个问题!看了好几个热门答案,大多是从“方法论”入手提供训练方法,但是从思维的提高来说,这些回答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个人的适用性问题。例如有人说要有坚持的动力和耐力,把《纯批》读几遍,可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太大,爱因斯坦这种天生英才13岁就通读《纯批》,我可能23岁时都不开窍,难道就没希望了吗?有人说要学数学,可是君不见当年的那些数学学霸没准变成了网络愤青也不是没有可能,学数学越学越呆的也不是没有啊!这些方法的适用边界在哪里?我们如何选择适用于自己的思维训练方法?在这里,我分享一个自身思考的几个原则和实际经验。原则一:好奇心是第一生产力。
生活中大家多少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好基友激动地向你推荐一本巨牛无比的书叫《X》,还告诉你“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你一定要看一看”。于是你也激动无比地跑去买了一本《X》,回家满怀期待地预留一个周末的时间阅读,结果读了15分钟就读不下去了——尼玛怎么这么枯燥、幼稚巴拉巴拉……等到好基友跑来问你的“读后感”希望分享读后体验时,你只好尴尬地笑笑说:最近太忙,还没开始看。反过来,当你同样去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给朋友时,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吃力不讨好的。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人说“这本书太棒了”的时候,他想说的绝对不是“这本书让我从智商80的二货变成了智商160的天才”,而是“这本书帮助我从99度的热水变成了100度水蒸气,脱胎换骨”——没有前面这99度,区区一本书绝对没办法帮助你鲤鱼跳龙门从0度变成100度。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作为被推荐者,大多理解成了前者或者“如果我要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按照最高票答案去做即可”——骚年,哪有这么简单?如果你完全按照别人推荐的方法去做,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事倍功半。
那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好奇心。抽象的逻辑思维训练本身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没有好奇心的引导,很难坚持下去。举个栗子吧,我第一次对哲学产生兴趣是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我读到了一本武大邓晓芒教授写的《西方哲学史》,这本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基本重新架构了我的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从白痴变成了正常思考的普通人……)。两天时间里,我几乎没怎么吃饭,抱着电脑把这本书看完了。从此以后,我就被哲学这个坑给hold住了,至今依然苦苦挣扎……唯一的好处就是,生活中我的洞察力似乎比普通人好了一点点,思维反应似乎快了一点点,独立意识强了一点点,精神病好像重了一点点……可是后来当我的朋友想向我了解逻辑和思维的提高方法时,我很少会推荐这本《西方哲学史》,原因在于“我能从这本书里读出一个个自我”,这是根本动力。
具体地说,读这本书之前,我的内心被几大困扰所折腾:(1)我来这个世界到底干什么,真的像那个放羊的小孩那样养羊卖羊娶媳妇生娃养羊的循环吗?经济发展又怎样?:有钱又如何?活着的意义在哪里?(2)(当时接触了一些佛经)如果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接触世界的六根的话,那么我们如何从感官上的知觉得到普遍的客观真理?我们的认知本身的偏见如何纠偏?(3)理性和感性的边界在哪里?性格真的是不可改的吗?性格的背后密码又是什么?……
当你真的为这些问题深深困扰时,你就会辗转反侧、茶饭不思,你就会孤独,你就会面瘫一样得没有情绪、你就会对家人冷漠、甚至对漂亮的妹子没有兴趣(说真的,我很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哲学家和艺术家是同性恋出身,为什么gay的智商普遍要高一些)。这时候如果你读到一本书,发现居然几千年前有一群人和你有一样的心路历程!而且他们的思想还影响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而且他们对这些困扰还形成了几大流派!你能不激动万分不睡觉也要读完吗?——“原来主观与客观的问题欧洲中世纪就涉及到了,这就是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这种豁然开朗的认知上的快感会驱动你一直阅读下去。
如果没有这些困扰,这本《西方哲学史》的阅读效果一定不会太好,大脑会选择性地忽略那些其实你并不在意的细节,而阅读时自我思维能力的提升往往就是这些细节在大脑中的交锋与感悟。读个大概,其实对一般人的思维帮助未必会有多大。而且,如果是在早一点的时候,例如我高中或者刚入大学的前两年,我对这些问题的困扰根本没那么重,即便有这本书,我也没有兴趣好好读的。 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阶段,使用的方法(包括阅读)是不一样的,如果想提升自身的思维,最好的办法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入手。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其实非常大,例如我对哲学的思考起源于我内心的一系列困扰,那么这些困扰是哪里来的呢?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因人而异,如果你对某个方法或者某本书无感,并不能说明你的思维先天有问题(有些狂妄的大V就不点名了)。思维是抽象的,表现在具象上人与人的焦点是完全不一样,不必强求。对别人推荐的好书无感一点也不奇怪。所以,我非常支持
的答案,其实思维真的是顺其自然的过程。如果你喜欢数学,那么数学与思维模式上的相似性会让你大快朵颐;如果你喜欢桥牌,那么从桥牌入手研究心理博弈显然会让你受益匪浅。(也许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你起码知道自己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与问题,这也是可以的)。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原则“好奇心是第一生产力”。原则二:极致原则
所谓极致原则,就是一旦你开启了某个领域的思考,那么一定要深入追究下去,寻找到这个领域的边界。人都是有惰性的,例如一个对的哲学问题,搞清哲学史之后,心理上一下子放松不少(因为困扰往往会带来心理压力),这时候很容易放松下来,止步不前,这是非常可惜的。此时,认知上其实并不彻底,往往是知道这个领域的基本常识而已,再往深入走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然而一旦停下来,认知水准会逐渐下降,如同冷水加热突然停下来,水温不会保持而是耗散。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原则一是“0到1”的过程,那么原则二的极致原则就是“1到10”过程。原则一需要兴趣,原则二则需要一点坚持,这往往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这种极致原则不仅仅是因为思维能力的需要,更因是实际中的需要:第一,不推演到极致,很可能你内心的困扰无法真正解除(这里有一定主观性,我个人是这样,不太确定别人);第二,结构化的思维体系和知识内容才有价值,非结构化的知识对精通一个领域来说是没有意义的(通俗地讲,浅尝辄止);第三,不追求极致,在实践上遇到很大困难。例如最高答案提到的,“所有问题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假设——你要做的是找到这些抽象和实际问题的边界”。看上去很好,可是你怎么入手呢?拿什么问题分析?如何分析?分析到哪一步算“思维提高”?标准是什么?这些靠有意识的调整实在太困难了(本质上,这是一个“体”和“用”的问题)。以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真的实践起来到处分析很难有结果,并且很容易加深自己的偏见。纵然你有王阳明那样每天格一物的毅力,也未必有龙场成道的天赋——王阳明没变成神经病是因为自身悟性高,变成神经病的史书里可不会记载。
而如果按照“极致原则”,那这个问题就简单了——寻找这个领域的边界:如果是阅读,就去了解这个领域的大师和经典,以大师的思维来训练自己;如果是实践,则去对比最优秀的人物和自己的区别——对比大师和我们自己,往往会有惊人的收获。一个领域公认的大师必然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水准,你想到的大师早就想到了,你没想到的,大师也给你提出来了。
这里会遇到一个问题,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都是树状分叉的。例如阅读,当你真正深入到某个领域的时候,这个领域的分叉会特别多,你不可能阅读完所有的经典,如哲学涉及到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的上百个流派,你不可能读完所有的经典,只能选择性阅读。这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精力,好好选书。张五常说过自己的体会,做学术研究到一定程度,选书的时间要超过读书本身。当然人家是大学者,我们做不到这个程度也需要好好甄别合适自己的领域。以我自身为例,我的选书逻辑是(1)任何方法(包括阅读)只是一种发现自我的手段,(2)我又对查理芒格提到的“多元思维模型”有深层次兴趣,(3)因此我的阅读领域有意识地调整地比较广,涉及到哲学、经济、物理、生物、心理、复杂系统,(4)其中在哲学领域,我重点阅读以康德为代表的古典哲学(兴趣)和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实践需要)。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阅读重点,仅供参考。原则三:边际效应原则(包括实践)这个是最近阅读复杂系统相关书籍才体会到的(应该不需要解释吧),跟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是一个道理。但是体会还不是很深,留个坑,希望过段时间再来补充这个答案。这里特别欢迎大神 的看法。
Of StudyBaconReadi
co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And therefore,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 His
the nat moral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es
[Studies pass into and influence manners]. Nay, there is no stond or
impediment in the wit but may be wrough like as
diseases of the body may have appropriate exercises. Bowling is good for
3 shooting for
wal and the like. So if a
man’s wit be wandering, let him s for in
demonstrations, if his wit be called away never so little, he must begin
again. 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 let
him study the S for they are cymini sectores [splitters of
hairs]. If he be not apt to beat over matters, and to call up one thing
to prove and illustrate another, let him study the lawyers’ cases. So
every defect of the mind may have a special receipt.王佐良先生的译文读
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
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从自己的日志里翻了好久,找到了这句话。感谢题主让我重温经典。以此为鉴,建议题主多读书,多做笔记。适当参与辩论,求解数学问题(但我估计如果题主远离校园多年,已经没这个能力了,呵呵)。多参与一些博弈类游戏是有用处的。当然别总想着娱乐,适当应当学习一些博弈技巧。我接触的人中,数学好,博弈(下棋)好的人,思维都和全面缜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度表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