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网络课先秦诸子选读精华的题库

语文教师研修——丰城二中邬有祥工作室
当前位置:&&&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 王茜 &&&&更新时间: 19:51:53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长沮(jū) &&&喟然(ku&) &&比及(b&)& &&&&&舞雩(y&) b& 莒父(jǔfǔ)& 樊迟(f&n)&& 皋陶(gǎoy&o)&& 弘毅(h&ng) c& 曲肱(gōng)& 愠色(wūn) &莘女(shēn)&&& &饥馑(jǐn) d& 鼓瑟(s&)&&& 章甫(fǔ)&&& 荷蓧(di&o)&&& &笃亲(dǔ)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 a& 木铎& 怃然& 莞尔&& 一箪食&& b& 饬令& 筼当& 遁世&& 佞臣 c& 弑君& 铿尔& 凋谢&& 畏葸&&&& d& 接舆& 哂之& 扃牖&& 大车无輗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 b.孔子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他的主张被人们视为迂腐。 c.孔子在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曾多次受到暴力威胁,每次他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了困难。 d.无论历史条件还是自身条件,孔子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其困难都比汤、武大得多。 4、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 b.比赛开始了,远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 5、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b.《论语》由孔子及弟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鲁孔丘与?&&&&&&&&& &&&&&b.小人之过也必文 c.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d.举直错诸枉 7、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博我以文&&&&&&&& &b.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c.饭疏食饮水&&&&&&& d.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8、下列各句和&汤有天下,选于众&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鸟兽不可与同群。&&&&&&&&&&&&& &d.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6分,每小题3分) &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含义。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种政治意识。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含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贞观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簿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 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和事常有多彩的&光辉&,其中尤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最为令人兴奋。事实上,他们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支撑的。 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 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 &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b.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善政的推行。 c.所谓&以德化民&准确体现了执政者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 本的政治意识。 d.&以德治国&在历史上产生过影响,是因为执政者热心&德&的政治宣传。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执政者坚持道德自律,重视自身&德&的修养,接受社会的道德监督,是真 正的&以德治国&。 b.敢于不惜牺牲生命而挑战政治强权,人的一生才会焕发出多彩的&光辉&, 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 c.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相同之处,都有重视道德标准的含义,因此魏征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 d.中国古代因天灾等异象而引发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的言行和思想尽管是可笑 的,却往往有益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9分,每小题3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 b.本文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 c.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 d.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 12、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长沮、桀溺耦而耕&&&&&&&&&&&&&&& 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c. 耰而不辍&&&&&&&&&&&&&&& &&&&&&&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3、对文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们同谁去变变它呢?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辟正常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 c.鸟兽不可与同群。&&&&&&&&&&&&&&&&&&&&&&&& & 我不能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 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天下若是太平了,我也就不跟人们在一起从事改革了。 四、(25分) 14、上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态度? (不要超过15字)。(2分) 15、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超过15字)。而另一方的观 点(态度)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不要超过15个字)。(2分) 16、翻译下列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9分)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君子有勇而无以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7、默写下列句子(12分) (1)诲汝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 &,&&&&&&&&&& 。 (2)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 &,其何以行之哉? & (4)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14 分) 曲阜庙的大成殿和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被誉为东方三大殿。近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孔子诞辰,都要在这里奏中和韶乐,演八佾舞,向至圣先师顶礼膜拜,把今人引入远哉悠悠的春秋末岁西狩获麟的古老风气之中。 我是暮春三月到曲阜开&鲁迅与孔子学术研讨会&的,未能躬逢其盛。 站在清朝雍正皇帝手书的&大成殿&金字匾额下方挡驾的绿栏杆之外,远远地望着头戴十二旒冕、身着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帝王威仪的孔子坐像,敬则敬矣,却没有多少亲切感。当一个人被历代权贵显儒拜至高不可攀的天云之际,我辈平民书生只有敬而远之的份儿。 记得多少年前,到处绘作&横眉冷对&的鲁迅肖像,连孩童也问他爸爸:&鲁迅爷爷很厉害吧?&圣人、伟人能否带点人情味?鲁迅晚年对此有所警觉,有所疑惑。他孝其母而爱其子,写了《答客诮》诗,自我辩解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写《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向被视为非孔之作,其实行文提示权势者的利用和后儒的僵化,使民众对孔子惟有恭谨,却不亲密,又于孔子生前落魄,身后暴荣,体悟到人生荣辱如白云苍狗的悲凉感。这对后人如何看待伟人(包括孔子和鲁迅本人)和伟人之学,是富有启迪价值的。 吾非孔门圣裔,这番曲阜寻根是要寻文化之根。中国成为数千年文明古国而不堕,成为礼仪之邦而富有风流儒雅趣味,甚至士人阶层列为&四民之首&成为历代社会的共识,孔子之功是不可没的。但圣人也是人,其学惟有与时俱进、从善如流、不断生发新机,后人寻根时,才会感到与血肉相连。在大成殿盘龙翔凤、金碧辉煌的灵光中,我感到圣人离我弥远,感到寻根的失落。惟有回首殿前一株挺拔苍翠的桧树,辨读&先师手植桧&的刻石,才渐渐辨认出孔子的身影,似乎这位身材魁伟的慈祥老人也荷锄培土,和我们一道参加植树节。 孔子植桧相传有二株,唐朝封演《封氏闻见记》称:&曲阜县文宣王庙内并殿西南各有柏叶松身之树,各高五丈,枯槁已久。相传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树枯死。&原树历经兵灾火劫,在废墟上重生,在祸难后仅存的树桩上复发新条。今存者已历二百六十年风雨,老干如铁,繁枝似盖,显示了在风火雷电中不可摧磨的生命力,其树冠已在同大成门争日光中越过大成门的屋脊了。 《孟子&万章下》载:&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孟子这段话,&&&&&&&&& 为孔子形象定型化。于今的孔庙,已树起&金声玉振坊&、&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组合成坚强的自南而北的孔庙中轴线,比生命力,先师手植桧终于日益一日地高出大成门屋脊,便是极妙的象征。因为这时存在一条深植于泥土,并不息地抽出枝叶而迎接日日其新的阳光的根。 曲阜&三孔&中引起我留连仰慕的树木,还有孔府花园的五君子柏。这株经历四百余年风雨的柏树,有若匪夷所思的巨掌伸出五指,采摄阳光和云霞,拥抱着寄居其间的一株古槐。我钦佩其博大胸襟,在树前留影。我想,柏与槐的根系是无心自立门户的,它们互相纠结,共同抗御风雨雷电。一者枝杆如虬,一者翠叶婆娑,相互掩映,相互扶持,各抒所长,荣辱与共,创造了&五柏抱槐&的旷世奇观。 由根深叶茂,我联想到水源。老根无水,其生命势必枯竭,是不能重生的。孔子的根,孔子的降生地在尼山,那里的水名曰:&智源&。我这次来去匆匆,未及踏访。据《阙里志&山川》:&沂水出鲁城东南,尼丘山是也;流下注为智源溪。&其他有观川亭,相传是孔子观五川汇流之处。孔子在川上叹光阴易逝,一川秀水融汇着多少浩茫的人生感触。 孔庙之旁有孔子故宅,大概能唤起游人的亲切感吧,但它已改作奉祀孔子先人的家庙,而且每个先人都封了王爵,宅中有孔子当年饮水的古井,据称那井水是&既清且渫&的,如今已成暗浊的止水。井旁有乾隆皇帝&故宅井赞碑&。镌刻有这位盛世群王的&饮水拜师&铭文:&我取一勺,以饮以思,呜呼宣圣,实我之师。&不过,井之四周已筑起雕花石栏、四角碑亭,俨然&圣水&的模样。这也就失去了我去年在绍兴鲁迅故居看百草园中的水井,尚能联想到少年鲁迅听蟋蟀弹琴、看云雀高飞,挖掘何首乌、采搞覆盆子的自然趣味了。 18.参观曲阜&三孔&作者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4分) 19.作者为什么&感到寻根的失落&?(3分) 20.结合原文,应该如何理解第 4段中的&人情味&?(3分) 21.阅读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对&五君子柏&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写孔子在川上感叹光阴易逝?&&& & 六、( 6分) 22、下面一句话语序有不当之处,通过调整短语结构,使之协调一致,语意连贯。 &&& 孔子毕竟是一个贵族气息较浓的人,&文化&的王朝他喜欢,他也喜欢&文化&的人,他自己从艰辛的少年到中老年的奔波,学而不厌,也就是要使自己&文化&。 & 七、小作文(16分) 联系现实谈谈&义&与&富贵&的关系。要求:主题鲜明,200字左右。 & & & & &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答题卷) & &
& & 一到三题选择题(39分,每小题3分) & &
& 四、(25分) 14、&&&&&&&&&&&&&&&&&&&&&&&&&&&&& (不要超过15字)。(2分) 15、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 (不要超过15字)。 而另一方的观点(态度)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不要超过15个字)。(2分) 16、翻译下列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9分) (1)&&&&&&&&&&&&&&&&&&&&&&&&&&&&&&&&&&&&&&&&&&&&&&&&&&&&&&&&&&&&&&&&&&&&& (2)&&&&&&&&&&&&&&&&&&&&&&&&&&&&&&&&&&&&&&&&&&&&&&&&&&&&&&&&&&&&&&&&&&&&& (3)&&&&&&&&&&&&&&&&&&&&&&&&&&&&&&&&&&&&&&&&&&&&&&&&&&&&&&&&&&&& &&&&&&&&&& 17、默写下列句子(12分,每空1分) (1)诲汝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 &,&&&&&&&&&& 。 (2)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 &,其何以行之哉? & (4)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14 分) 18.&&&&&&&&&&&&&&&&&&&&&&&&&&&&&&&&&&&&&&&&&&&&&&&&&&&&&&&&&&&&&&&&&&&& (4分) 19.&&&&&&&&&&&&&&&&&&&&&&&&&&&&&&&&&&&&&&&&&&&&&&&&&&&&&&&&&&&&&&&&&&&& (3分) 20.&&&&&&&&&&&&&& &&&&&&&&&&&&&&&&&&&&&&&&&&&&&&&&&&&&&&&&&&&&&&&&&&&&&(3分) 21.阅读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1)&&&&&&&&&&&&&&&&&&&&&&&&&&&&&&&&&&&&&&&&&&&&&&&&&&&&&&&&&&&&&&&&&&&&& (2)&&&&&&&&&&&&&&&&&&&&&&&&&&&&&&&&&&&&&&&&&&&&&&&&&&&&&&&&&&&&&&&&&&&&& && 六、( 6分) 22、&&&&&&&&&&&&&&&& &&&&&&&&&&&&&&&&&&&&&&&&&&&&&&&&&&&&&&&&&&&&&&&&&&&&&& &&&&&&&&&&&&&&&&&&&&&&&&&&&&&&&&&&&&&&&&&&&&&&&&&&&&&&&&&&&&&&&&&&&&&&&&&& &&&&&&&&&&&&&&&&&&&&&&&&&&&&&&&&&&&&&&&&&&&&&&&&&&&&&&&&&&&&&&&&&&&&&&&&&& 七、小作文(16分) 联系现实谈谈&义&与&富贵&的关系。要求:主题鲜明,200字左右。 &
&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 1 d& (a沮读j&& b 皋读gāo& c& 愠读y&n) 2& b&筼当&应为&筼筜& 3、a 句式杂糅。 4、b& 5、b 6、b(a&与&通&欤&,c &要&通&约&,d&错&通&措&) 7、a&(例句: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 安,利是意动用法c.饭:名词活用为动词,d.歌:名词活用为动词。) 8、b(例句:状语后置。a 宾语前置,b 状语后置,c 省略句,d 定语后置) 9、a(b &德治&应该三者兼有;c体现了&第三层含义&; d因为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 10、c(a有三方面内容;b不能形成必要的条件关系;d 体现出一种以&德&为准的政治反省。) 11、d&& 12、b (b&而&为&尔&。a&而&表修饰的连词,c&而&连词 d &而&表并列连词) 13、b (孔子常常躲避与自己志趣不合的人) 14、积极入世 15、天下不太平,越要改革; 天下不太平,就无法改革。 16、(略) 17、(略) 18、孔子坐像,孔子手植桧,五君子柏、孔子故宅水井(每点1分) 19、因为作者看到了权势者对孔子的高捧和利用(1分),民众对孔子的恭敬和疏远(1分)感到圣人离自己很遥远(1分)。 20、首先应看到伟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1分)其次是要客观对待这种情感,(1分)不应该将伟人神圣化(1分)。 &21、(1)暗指孔子及其学说应融入民族文化传统之中,(1分)相互扶持,各抒所长(1分)。 (2)指出孔子的学说源于他对自然现象(1分)和社会人生的真实感悟(1分)。 22、他喜欢&文化&的王朝,也喜欢&文化&的人,他自己从少年的艰辛到中老年的奔波(或从艰辛的少年到奔波的中老年),学而不厌,也就是要使自己&文化&。(前两句答为:&文化&的王朝他喜欢,&文化&的人他也喜欢,且后面答对的只得2分。) 七、小作文(16分) 联系现实谈谈&义&与&富贵&的关系。要求:主题鲜明,200字左右。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先秦诸子选读》练习题汇编《先秦诸子选读》练习题汇编&&《先秦诸子选读》练习题汇编发布时间: 浏览:-自主广场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及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如不可求,从(顺从)吾所好(hào)B.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吃)疏食饮水,曲肱(ɡōn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C.视思明……事思敬(恭敬),疑思问,忿(fèn)思难(nán,难以控制),见得思义D.闻义不能徙(xǐ,迁移、改变),不善不能改,是吾忧(忧虑,担心)也答案:C解析:C项,敬:谨慎难:nàn,祸患,后患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D解析:D项,之:代词,它A项,而:通“如”,如果/连词,并且B项,以:介词,把/介词,用C项,其:代词,他/代词,自己的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见义不为,无勇也B.文之以礼乐 C.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 D.异乎三子者之撰 答案:A解析:A项为判断句,其他为介宾短语后置句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修改病句应根据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用的办法(2)是否重视基础知识关系到学习进步的快慢、高考的得失,毕生事业的成败(3)“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A.简洁 &&& 以至&&&&&&& 扶养B.简洁&&&&& 以致&&&&&&& 抚养C.简捷&&&&& 以至&&&&&&& 扶养D.简捷&&&&& 以致&&&&&&& 抚养答案:C解析:简洁,简要明白简捷,直截了当以至,表程度以致,表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扶养,用于配偶或老人抚养,长辈对晚辈的抚育和教养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后,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C.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答案:C解析:A项,“当……后”搭配不当B项,“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赘余,应为“不到一小时”D项,“塑造”与“人格力量”不搭配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6~8题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不同义的一项是(&& )A.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B.颠沛必于是颠沛:受磨难、挫折C.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成名:树立名声;得名于世D.子路问成人成人:完美无缺的人7.下列各句省略的内容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而可(以义)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B.以(之)告者过也!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不处也 D.(臧武仲、公绰、卞庄子、冉求)亦可以为成人矣!8.下列对有关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而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B.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信念信仰,即便物质生活条件是恶劣的,可是在精神上他一样是充实的、快乐的C.乐道而安贫,鄙视富贵功名,是孔子一贯的追求D.孔子认为,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不仅要具备“智”“不欲”“勇”“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以礼乐”来修饰自己,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一)6.答案:D解析:D项,成人:古义指完美无缺的人今义指成年人或长大成人A、B、C三项古今同义7.答案:D解析:省略的应为“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又“文之以礼乐”者8.答案:B解析:A项,“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错;C项,“鄙视富贵功名”错;D项,“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错(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向雄重义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谴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敛,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尸,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累迁黄门侍郎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今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攸将归,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帝不纳雄固谏忤旨,起而径出,遂以愤卒——《晋书·卷二十八》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雄初仕郡为主簿初仕:开始做官B.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相容:互相宽容C.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谈宴:谈论宴饮D.古之君子进人以礼进人:引荐人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雄哭之尽哀 称代前文的“太守王经”B.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 称代前文的“钟会”C.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 称代前文向雄不与吴奋和刘毅交谈之事D.“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称代前文向雄的观点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向雄重义的一组是(
)①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 ②会死无人殡敛,雄迎丧而葬之 ③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 ④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 ⑤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A.①③⑤
D.③④⑤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雄殡敛安葬钟会以后,文帝司马昭非常愤怒,欲以国法处罚他,向雄却说:“我为道义感化而殡敛他,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我没错”B.向雄任黄门侍郎时,因以前与吴奋、刘毅有旧怨,现在虽然在一个部门就职,仍然互不理睬,武帝知道后,下令向雄恢复君臣之间的友好关系C.泰始中,皇帝赐钱二十万给向雄咸宁初年,向雄进入朝廷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侍中,随后又调出京城担任征虏将军D.针对齐王打算回到封国之事,向雄多次极力向皇帝进谏阻止,皇帝不但没有采纳向雄的建议,而且还把他贬出京城,后来向雄因此郁闷而死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钟会躬为叛逆(2)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二)9.答案:B解析:B项,相容,宽容你“相”用在动词前面,代指动词支配对象10.B解析:B项,既:副词,“已经”/连词,“又”A项,于:介词,“在”C项,再:数词,“两次”D项,所:代词,“……的”11.答案:B解析:B项中“之”应指“先生所掩埋的有罪的人”12.答案:C解析:第④句说明向雄耿直地说出对吴奋、刘毅的厌恶之情,第⑤句是陈述皇帝对向雄的赏赐13.答案:D解析:D项中“而且还把他贬出京城”原文没有此信息,原文只是说“帝不纳雄固谏忤旨”,其中“不纳”“忤旨”意思只是“触犯了皇帝”,并没有说“把他贬出京城”14.参考答案:(1)现在钟会自己成为叛党逆贼(2)殿下如果仇视他的尸骨把它弃在荒野,成为将来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太令人惋惜了吗!参考译文: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父亲向韶,是彭城太守向雄刚做官就担任郡中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等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全市人都为他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打向雄,等到吴奋代替刘毅担任太守,又因少许怨言把向雄关进监狱司隶钟会把向雄从监狱中征召出来当都官从事,钟会死后无人殡敛下葬,向雄迎丧并安葬了他文帝司马昭召见向雄并责备他说:“以前王经死了,你在东市哭他,我不问罪现在钟会自己成为叛党逆贼,你又收敛安葬他,我如果再宽容你,将把王法放在哪里!”向雄说:“过去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当时难道先评价他们的功过而后再埋葬那些尸骨吗!现在刑法已执行,按照法律已经处理了钟会我被道义感化而收葬他,道义教化上我这样做没有错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为什么一定要让我陷于违生死背常理的地步呢!殿下如果仇视他的尸骨把它弃在荒野,成为将来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太令人惋惜了吗?”皇帝非常高兴,与他谈论宴饮后才让他回去多次升职后担任黄门侍郎当时吴奋、刘毅都是侍中,一同在宫廷门下,向雄起初不与他们说话武帝听说这事以后,下令向雄应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中,拜两次后说:“刚才接受了诏命,君臣之义就算了结了,如何?”说完便离去皇帝听说后大怒,责问向雄说:“我让你恢复君臣之间的友好关系,你为什么故意绝交?”向雄说:“古代的君子用礼义引荐人,用礼义屏退人;现在引荐人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屏退人如同把人推入深渊刘毅不成为我的敌人,已经是很万幸的了,又怎么能恢复君臣之间的友好关系呢!”皇帝同意了他的观点泰始年间,多次升迁为秦州刺史,赐给他红色旗帜、曲柄伞、鼓吹等仪仗,赏赐他二十万钱咸宁初年,入朝担任御史中丞,又升为侍中,随后又出京担任征虏将军太康初年,任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司马攸打算回到封国,向雄向皇帝进谏说:“陛下虽然子弟不少,然而有名望的人却很少齐王司马攸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可不思量”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皇帝的心意,向雄自己就离开了宫殿,后因愤懑而死二、语言运用1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①网络的诞生给予公众以空前广阔的话语空间②任意生造词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稳定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③生造词语的最大的源头来自网络语言④不过,因此也出现了话语权的滥用⑤授予公众以前所未有的话语主权答案:③①⑤④②16.仿照下列句式,更换写作对象,另写一组句子表达一定的哲理云 海想要遮住大山的身影却做了大山雄伟的陪衬答案示例:岩石/想要堵住/山泉的去路/却激起了/山泉美丽的浪花(句式大体一致,能合乎事理体现哲理即可)&&&&上一篇:下一篇: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12/2411/1808/3008/1808/0507/0706/2706/2402/2701/1412/0912/0912/0912/0912/0909/1212/2009/1506/3009/0204/1909/2605/1112/2509/1803/1307/0312/0602/261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