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设计手册哪里有落锤冲击试验标准准

查看: 5919|回复: 1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与标注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与标注 摘要:综合近年来最新发布的有关国家标准,系统指出了机械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分析了绘图用图线、视图画法与尺寸注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力学性能符号以及形位公差基准符号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介绍了国家标准最新规定的指引线和基准线画法、未定义形状边的注法、CAD制图标准等。 一、机械制图与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众所周知,与技术制图标准是机械制图常用的基础性国家标准。以前,机械制图一直使用1984年版《机械制图》系列国家标准。为了与新版国际标准接轨,以及与我国现行的《技术制图》标准相协调统一,自1995年以来,我国陆续对1984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到目前为止,1984年版《机械制图》标准除了GB/T4457.4—1984《机械制图 剖面符号》、GB/T4458.3—1984《机械制图 轴测图》、GB/T4460—1984《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三项标准仍为现行有效版本外,其余《机械制图》标准均被修订。这些新修订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均等同或修改采用相应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机械制图及相关的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见表1。表1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实施日期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采标程度标准号1技术制图 通用术语GB/T
2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MODISO 5457:19993技术制图 比例GB/TMODISO 5455:19794技术制图 字体GB/TMODISO 3098/1:1974ISO 3098/2:19845技术制图 投影法GB/TNEQISO /DIS 5456:19936技术制图 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简化表示法GB/T8IDTISO 5261:19957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GB/T0IDTISO 128-22:19998技术制图 标题栏GB/T8
9技术制图 明细栏GB/T9NEQISO 10技术制图 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T9
11技术制图 对微缩复制原件的要求GB/T9NEQISO 12技术制图 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GB/T
13技术制图 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GB/TMODISO 14技术制图 图线GB/TIDTISO 128-20:199615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GB/TNEQISO /DIS 11947-1:199516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GB/TMODISO /DIS 11947-2:199517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IDTISO /DIS 128-50:200118技术制图 简化表示法GB/T-1996
19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GB/TIDTISO 13715:200020技术制图 CAD系统用图线的表示GB/TIDTISO 128-21:199721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GB/T2MODISO 128-24:199922机械制图 剖面符号GB/T4
23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GB/T2MODISO 128-34:200124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3
25机械制图 轴测图GB/T3
26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GB/T3
27机械制图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3
28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GB/T2MODISO 128-44:200029机械制图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GB/T5 MODISO 30机械制图 齿轮表示法GB/T3
31机械制图 花键表示法GB/T3MODISO 32机械制图 弹簧表示法GB/T3
33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GB/T9MODISO 34机械制图 动密封圈表示法GB/T6MODISO -198935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GB/T8MODISO 8826-1:1989ISO 8826-2:199436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GB/TMODISO -1981ISO 937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GB/T
38CAD工程制图规则 GB/T
39CAD通用技术规范 GB/T
40CAD文件管理 GB/T -1999
二、机械制图标准的主要变化1 图线1)增加了粗虚线这一线形。以前的标准只规定细虚线一种,所以,机械制图中所使用的虚线也一直是细虚线。按新标准规定,粗虚线应用于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以前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用粗点画线表示,现在已改为用粗虚线表示。而粗点画线现在只用于限定范围表示线,如:表示限定局部热处理的范围、限定不镀(涂)的范围、限定形位公差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范围等。这一点应加以注意。2)粗线与细线的宽度比例由3:1改为2:1。即新标准加宽了细线的宽度。同时,取消了0.18mm这一图线宽度系列。这个系列被旧标准列为尽量避免采用的线宽。此外,新标准将0.5mm和0.7mm两种线宽列为优先采用的线宽,这是旧标准所没有的。3)过渡线由用粗实线表示改为用细实线表示。以前按旧标准规定,过渡线和轮廓线一样是用粗实线表示,现在改为用细实线表示。但相贯线仍用粗实线表示。4)网状结构所使用的线型由用细实线表示改为用粗实线表示。关于滚花、槽沟等网状结构的绘制,旧标准规定用细实线完全或部分地表示出来,而新标准则改为用粗实线完全或部分地表示出来。 2 视图画法1)剖面图被改称为“断面图”。旧标准将假想用剖切平面将零件的某处断开,仅画出断面的图形所得的视图叫做“剖面图”。而新标准根据相应国际标准,将剖面图改称为断面图。相对比较,断面图能更为确切地表达出该视图所表达的对象是零件的横截面。2)不再允许使用“旋转视图”。所谓旋转视图就是假想将零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到与某一选定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向该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新标准取消了旋转视图的规定。即不再允许用旋转视图表达零件。3)局部视图允许采用第三角画法配置的形式。机械制图中,某些局部视图采用三角画法配置较方便。为此,新标准允许采用三角画法配置局部视图,同时规定按三角画法配置的局部视图应配置在相应物体局部结构的附近,并用细点画线将两者相连。用三角画法表示的局部视图不必标注视图名称。4)对向视图的名称不必标注“向”字。按旧机械制图标准规定,向视图名称应标注“×向”。为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相一致,新标准取消了向视图名称中的“向”字。因此,今后画向视图时,只标注代表该向视图名称的大写拉丁字母即可,不再标注汉字“向”。5)增加了材质的纤维方向和轧制方向表示方法的规定。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纤维方向和轧制方向有关。材料纤维方向或轧制方向的力学性能优于其它方向。因此,制图时有时需要标注出材料的纤维方向或轧制方向。根据这种情况,新标准增加了关于材料纤维方向或轧制方向标注方法的规定。新标准规定,必要时,应采用两端带箭头的细实线表示材质的纤维方向和轧制方向。表示材质的纤维方向时,可以将箭头直接标注在视图中,而表示材质的轧制方向时,应在相应的指引线和基准线上标注箭头。箭头的指向应与相应的纤维方向和轧制方向一致。6)一个零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视图时可以用一个视图表示。新标准明确规定,对一个零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完全相同的视图,允许只画出一个视图。但需要用箭头表示出投影方向,并依次标注表示视图名称的字母和表示投影位置的阿拉伯数字。如一个零件上有两个相同的视图,可分别在相应位置标注表示投影方向的箭头,并分别标注字母和数字“A1”和“A2”。同时,应在所画的向视图上标注作为视图名称的“A1,A2”。需要说明的是,“图形完全相同”一词是指图形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如果只是图形形状相似,而尺寸不同,则不能采取这种表示方法。7) 允许省略剖面线。新标准规定,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剖面符号可以省略。这是旧标准所没有的。3 尺寸注法1)使用简化标注符号标注。新标准规定的新的简化标注符号有厚度符号“t”、均布的符号“EQS”、45°倒角的符号“C”、深度符号“
深度符号.png (171 Bytes, 下载次数: 56)
19:55 上传
”、沉孔或锪平的符号“
沉孔符号.png (170 Bytes, 下载次数: 53)
19:55 上传
”、埋头孔的符号“
埋头符号.png (226 Bytes, 下载次数: 51)
19:55 上传
”等。因此,厚度符号不要再继续使用希腊字母“δ”,而要使用拉丁字母“t”。使用45°倒角符号“C”时,如果倒角宽度为1mm,则应标注为“C1”。此外,当标注弧长时,不要再将圆弧符号“⌒”标在尺寸数字上部,而要按新标准标注在尺寸数字前面,如弧长100mm,应标注为“⌒100”。在标注重复要素的尺寸时应注意,将“—”改为“×”。如5个φ10的孔,应标注为“5×φ10”,而不要标注成“5—φ10”。对圆角和圆弧这类结构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标注,这是旧标准所不允许的。2)增加了尺寸线终端形式。旧标准只规定实心箭头和斜线两种尺寸线终端形式,新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开口箭头、空心箭头及单边箭头等形式,以适应简化标注的需要。3)允许在不反映真实大小的投影上标注真实尺寸。这是新标准的一个突破。以前,在不反映实形的投影上标注真实尺寸一直是一个禁区,此次修订,突破了此禁区。新标准明确规定可以在不反映真实大小的投影上标注真实尺寸,但应在尺寸数值下画一粗实线短横画,以示区别。4)对简化标注符号比例画法做出规定。新标准规定,简化符号的线宽为h/10(h为字体高度),即符号的高度应与字体的高度相等。符号的比例画法见图1。
标注尺寸.png (25.32 KB, 下载次数: 63)
19:51 上传
4 投影符号众所周知,正投影法包括第一角法、第三角法等。中国及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采用第一角法,而美国则采用第三角法,日本、英国等国家则两种画法并用。由于两种投影法不同,因此为了便于读图,2008版《技术制图 标题栏》及《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标准都增加了标注投影符号的规定。要求在标题栏名称和代号区的下方注明投影符号。投影符号见图2。采用第一角法时,投影符号可以省略标注。投影符号用粗实线和细点画线绘制。粗实线的宽度不小于0.5mm。目前,我国一般只允许采用第一角法。但从简化的角度,允许局部视图采用第三角法。
投影符号.png (24.93 KB, 下载次数: 58)
19:51 上传
5 金属构件的画法由金属棒料、型材所组成的构件一般称为金属构件。某些设备或工装会涉及到这种结构。GB/T4656《技术制图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简化表示法》对金属构件的简化表示方法做出了规定。该标准首次发布于1984年,2000年做了第一次修订,2008年做了第二次修订。2000版本等同采用ISO5261:1995标准。由于该国际标准一直未修订,故2008版本仍等同采用1995年版国际标准。本次修订,主要变化就是明确了在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标记中,可以用字母代号表示断面形状。GB/T规定用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标记来简化表示金属构件。典型的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标记由图形符号或字母代号、标准编号、必要尺寸、切割长度四部分组成。标准编号、必要尺寸、切割长度三者之间用短画分隔。棒料、型材的图形符号和字母代号在标准中都有规定。其中角钢、T型钢、工字钢、H钢、槽钢、Z型钢这六种型材既有图形符号,又有字母代号。因为图形符号画起来比较麻烦。因此,在画图时,对这六种型材可以直接标记字母代号。例如:角钢尺寸为50mm×50mm×4mm、长度为1000mm,则可标记为:& && &L&&GB/T9787-50×50×4-1000。另外,该标准还规定,金属构件可用粗实线画出的简图表示,不必画出实际形状。用这种简化方法表示金属构件时,其尺寸允许标准封闭尺寸。但在需要考虑累计误差时,要指明封闭环尺寸。三、指引线和基准线画法、未定义形状边注法我国于2003年等同采用相应国际标准,首次发布了GB/T4457.2—2003《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及GB/T19096—2003《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画法》两项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分别对指引线和基准线画法、未定义形状边注法做出规定。1.指引线和基准线画法指引线和基准线是机械制图中常见的线。以前,机械制图标准对其画法没有专门规定。GB/T4457.2—2003《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是首次发布的国家标准。该标准等同采用ISO128—22:1999《技术制图 通用规则 指引线和参考线的基本规定与应用》,规定了技术制图图样中指引线、基准线及其组成部分表达的总原则,以及在各类技术文件中的说明和指引线的表达方法。适用于技术产品图样,其它有关范围的图样也可参照使用。执行该标准应注意以下问题。1)标准对指引线与相应图线所成的角度有规定。GB/T4457.2—2003规定,指引线用细实线绘制,并与要表达的物体形成一定的角度,不能与相邻的图线(如剖面线)平行,与相应图线所成的角度应大于15°。指引线可以画成直线,也可以根据需要画成折状。但弯折的角度应为锐角。此外,标准还明确规定,指引线不能穿过其它指引线、基准线以及诸如图形符号或尺寸数值等。2)注意指引线的终端形式。标准规定的指引线终端形式有实心箭头、一个点及没有任何终止符号三种。如果指引线终止于表达零件的轮廓线或转角处时,采用实心箭头。如果几条轮廓线平行,允许用斜线代替箭头。如果指引线的末端在一个物体的轮廓线内,则指引线终端采用一个点。如果指引线指在另一条图线上,如尺寸线、对称线等,可以采用没有任何终止符号的终端形式。3)基准线的长度与方向有规定。线也是采用细实线绘制,每条指引线都可以附加一条基准线,基准线应按水平或竖直方向绘制。一般基准线应绘制成固定长度,其长度数值为6mm。但如果基准线上面所注释或说明的文字较长,则基准线应与所注释或说明的文字等长。此外,标准规定,当指引线呈水平或竖直方向,基准线与指引线同方向时,或者在不适用基准线的情况下,基准线可以省略。4)关于注释说明的注法。与指引线有关的注释说明应优先注写在基准线的上方,也可直接注写在指引线或基准线的后面。当直接注写在指引线或基准线后面时,指引线或基准线应与注释说明的中部对齐。考虑到缩微的要求,注释说明如果在基准线的上方或下方,应在距基准线两倍线宽处注写,不能与基准线重叠,也不能与其接触。2.未定义形状边的注法实际上,理想的几何形状是不存在的,作为两个表面的交线,边的状态也不可能是一条直线,只是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考虑边的状态而已。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就需要对边的状态作出详细的说明。这便引出了未定义形状边的概念。GB/T19096—2003《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等同采用最新版ISO13715:2000《技术制图 未定义形状边的用语与特征》,对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在技术制图中表示未定义形状边的状态与表示符号作了规定,适用于工程图样中对未定义的形状边的标注。UG博客1)明确未定义形状边的定义。未定义形状边是一个新概念。GB/T19096—2003给出了未定义形状边这一术语的定义。按该标准规定,未定义形状边是指没有确切指定形状的边。它包括锐边、毛刺、侧凹、过渡边等。标准还同时给出了锐边、毛刺、侧凹过渡边等术语的定义。2)未定义形状边形状与尺寸的标注。未定义形状边的状态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标注符号由基本符号、符号元素及尺寸三部分组成,标注示例见图3。
未定义符号.png (18.81 KB, 下载次数: 51)
19:51 上传
其中,图形“∟”及其下面的指引线和基准线统称为基本符号,其形状和尺寸标准有具体规定。基本符号中的“+”、“-”及“±”称为符号元素,其含义见表2。表2 符号元素的含义符号元素含& && && &&&义外部边内部边+允许毛刺允许过渡状态不允许侧凹不允许侧凹-需要侧凹需要侧凹不允许毛刺不允许过渡状态±允许毛刺或侧凹允许侧凹或过渡状态注:仅在标注尺寸时使用。符号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允许的未定义形状边的尺寸。例如“+1”表示外部边允许毛刺或允许过渡边的最大尺寸为1mm。“-0.5”表示外部边或内部边需要侧凹的最大尺寸为0.5mm。标准给出了未定义形状边的推荐尺寸,供设计时参考。当未定义形状边标注符号中只标注符号元素、而未标注尺寸数字时,则只表示所要求的边的形状。如只标注负号“-”,则表示外部边不允许有毛刺或内部边不允许存在过渡状态。孔子培训3)毛刺或侧凹方向的标注。在需要标注外部边毛刺和内部边侧凹的方向时,应分别按图4和图5的方法标注。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不允许用于标注外部边侧凹或内部边过渡状态的方向。
内测标注.png (19.08 KB, 下载次数: 52)
19:51 上传
四、CAD制图标准的变化目前关于CAD制图主要有GB/T《CAD工程制图规则》和GB/T《机械工程 CAD制图规则》两项常用国家标准,对.CAD制图用字体、字号等有明确规定(分别见表3、表4、表5和表6)。表3 .CAD制图的字体及应用汉字字体应用范围长仿宋体图中标注及说明的汉字、标题栏和明细栏等单线宋体大标题、小标题、图册封面、目录清单、标题栏中设计单位名称、图样名称、工程名称和地形图等。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表4&&CAD制图的字号大小标准图幅字号汉字字母与数字GB/TA0A1A2A3A453.5GB/TA0A155A2A3A43.53.5 表5 “技术要求”中的字号图幅A0& &A1& & A2& &&&A3& &&&A4& &汉字7& & 7& && &5& && &5& && & 5字母与数字5& & 5& && &3.5& & 3.5& && &3.5 表6 图线在屏幕上显示的颜色序号图线类型显示颜色GB/TGB/T1粗实线白色绿色2细实线绿色白色3波浪线4双折线5虚线黄色黄色6细点画线红色红色7粗点画线棕色棕色8双点画线粉红色粉红色 由表3和表5可见,GB/T和GB/T两项标准对CAD制图的字号大小以及图线在屏幕上的显示颜色等规定不一致。为了统一起见建议按GB/T的规定执行。因为GB/T是GB/T的基础标准,而且采用了相应的国际标准。以后GB/T将按GB/T进行修订。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图线在屏幕上显示的颜色直接影响到图纸中图线的深浅。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如:白色图线打印出的效果最深、红色次之,绿色和黄色相对较浅。如果图线颜色选择合理,则复制出的黑白图纸的图线浓淡相宜,富有层次感。因此,实际制图时应按标准规定,合理选择图线颜色,以保证图纸的打印效果。 五、其它相关标准的变化1. 表面标注方法目前,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及代号表示方法已有很大变化。其中,轮廓算术平均偏差这一参数没有变化,仍用符号Ra表示。而另一常用的“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参数已被取消。原来用于表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参数的符号“Rz”现在用于表示“轮廓最大高度”。原来表示轮廓最大高度参数的符号‘Ry’已被取消。这应该引起注意。如果图样上出现粗糙度符号Rz,则有必要弄清其含义。根据2006年等同采用国际标准而修订发布的GB/T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方法》最新国家标准的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标注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采用国际标准。表面粗糙度参数代号改为标注在粗糙度符号长边横线下面,而且表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符号也不能省略(见图6)。同时,还允许将粗糙度代号标注在尺寸线上和形位公差框的上边。
表面精糙度.png (20.15 KB, 下载次数: 58)
19:51 上传
& && && && && && &a) 1993年版旧符号& &b)2006年版新符号& && && && && && && && &图6 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对比2.力学性能符号从2002年起,我国已正式使用新的力学性能表示符号。新符号全部为英文字母。新旧拉伸力学性能符号对照见表7.表7新旧拉伸力学性能名称和符号对照新&&标&&准旧&&标&&准名& &称符&&号名& &称符&&号抗拉强度Rm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屈服点σs上屈服强度ReH上屈服点σsU下屈服强度ReL下屈服点σsL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例如Rp0.2规定非比例伸长强度σp例如σp0.2断后伸长率AA11.3断后伸长率δ5δ10断面收缩率Z断面收缩率ψ冲击吸收功AkVAkU2AkU5 冲击吸收功冲击韧性值AkV& &AKUαkV&&αKU另外,最新修订的GB/T229-2007《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修改采用ISO148-1:2006国际标准,对冲击试验结果的称呼及符号做了新的规定。以前,冲击试验的结果称为“冲击吸收功”,分别用符号 “AKU”和“AKV”表示。新标准将“冲击吸收功”修改为“吸收能量”,相应的符号修改为“KU”和“KV”并加相应的数字下标。下标数字有“2”或“8”,表示摆锤刀刃半径。例如:KU2、KU8、KV2、KV8。关于冲击试验结果的称呼及表示符号的新旧对比见表8。值得说明的是,新标准的符号中不再标注试样的缺口深度。缺口深度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表8&&冲击试验结果的称呼及表示符号的新、旧对比 旧标准新标准称呼冲击吸收功 吸收能量 符号AKU2、 AKU5、AKV数字下标表示试样缺口深度KU2、KU8、KV2、KV8数字下标表示摆锤刀刃半径 硬度是材料力学性能的一个常用技术指标。以前,布氏硬度分两个符号表示,当采用淬火钢球压头进行试验时,用符号HBS表示;当采用硬质合金球压头做试验时,用HBW表示。由于新修订的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标准取消了用淬火钢球压头做布氏硬度试验,因此,现在布氏硬度符号只有HBW一种。如:布氏硬度230~270应表示成230~270HBW。现在有些图样中将布氏硬度符号标在数值前面(如:写成HBW230~270)是不符合标准规定的。 3. 基准符号从已发布的最新几何公差国家标准GB/T来看,形位公差基准符号的表示方法已改变。新的几何公差基准符号与国际标准的规定相同。新老表示符号的区别见图7。
基准符号.png (22.75 KB, 下载次数: 60)
19:51 上传
ug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4 基准字母
按1996年版标准规定,O、I、J、M、L、P、E、F、R这九个字母不能作为基准字母使用。原因是这些字母有的容易混淆、有的是表示形位公差的专用符号。比如:字母O容易与0混淆,字母I、J两者本身容易混淆,还容易与数字“1”混淆。而其他字母均属于形位公差的专用符号。其中,字母M表示最大实体要求、字母L为最小实体要求、字母P为延伸公差带要求、字母E表示包容要求、字母F表示非刚性零件自由状态条件、字母R表示可逆要求。新修订的2008年版本的GB/T1182标准取消了此项限制性规定。即按GB/T标准,O、I、J、M、L、P、E、F、R这九个字母也可以作为基准字母使用。
六、 结束语
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是机械制图的通用技术语言。新修订、制订的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标准是与国际标准是一致的,并增加了许多简化表示法。因此,积极贯彻新的机械制图标准有利于提高图样设计质量及设计效率,利于对外技术交流。
深圳市中磊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气缸的工作运行速度与控制阀选用技巧(精选).docx
文档介绍:
气缸的工作运行速度与控制阀选用技巧无杆气缸分为高速运作气缸与低速运作气缸,这两种气缸的运用场合也不同,气缸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对速度进行准确控制。下面就简单介绍下气缸的工作运行速度和控制阀选用注意事项。汽缸的的工作运行速度:对高速运动的气缸,应选择内径大的进气管道,对于负载有变化的场合,可选用速度控制阀或气液阻尼缸,实现缓慢而平稳的速度控制。气缸工作运行速度一般为 50~500mm/s。气缸控制阀选用的注意事项:要求行程末端运动平稳避免冲击时,应选用带缓沖装置的气缸;对大惯性负载,在气缸行程末端另外安装液压缓冲器或设计减速回路。水平安装的气缸推动负载时,推荐用排气节流调速;垂直安装的气缸举升负载时,推荐用进气节流调速。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气缸各部位有无异常现象,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等,轴销式安装的气缸的活动部位应定期加润滑油。活塞的工作运行速度主要取决于气缸输入压缩空气流量、气缸进排气口大小及导管内径的大小。根据工作要求和条件,正确选择气缸的类型。1、要求气缸到达行程终端无冲击现象和撞击噪声应选择缓冲气缸;2、要求重量轻,应选轻型缸;要求安装空间窄且行程短,可选薄型缸;3、有横向负载,可选带导杆气缸;要求制动精度高,应选锁紧气缸;4、不允许活塞杆旋转,可选具有杆不回转功能气缸;高温环境下需选用耐热缸;5、在有腐蚀环境下,需选用耐腐蚀气缸。在有灰尘等恶劣环境下,需要活塞杆伸出端安装防尘罩。45#碳结钢与碳结钢与碳结钢与碳结钢与 Q235 钢比较钢比较钢比较钢比较 45#钢是含炭量在 0.45%的碳素结构钢,属于高碳钢,强度高,但韧性差 45#是不规范的,GB 标准是 45 归属优质碳素结构钢这类钢中有害杂质及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较少,化学成分控制得也较严格,塑性、韧性较好,运用于制造较重要的机械零件。这类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如 45 钢即表示 C=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根据含锰量的不同,将含锰量为(0.25~0.8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称为普通含锰钢,将含锰量为(0.70~1.2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称为较高含锰量钢(标出锰元素),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见表18-6。08 钢是冷变形钢,15、20 钢是一般的表面渗碳钢,用于制造导套、挡块、磨擦片等耐磨零件。40、45、50 钢属于调质钢,主要用于制造齿轮、丝杆、连杆和各种轴类零件。65~85则是碳素弹簧钢。 Q235 是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为 235MP,含碳量在 0.14~0.22%虽然力学性能不怎么样,不过价钱便宜,以前也叫 A3 钢,焊接中是挺常多的,不过只能用在一些不重要的结构上. Q235 由 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组成。它的钢号冠以“Q”,代表钢材的屈服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单位是 MPa 例如 Q235 表示屈服点(σ s)为235 MPa 的碳素结构钢。在加一点 Q235A 和 B 的区别: 低合金钢中 Q235A 和 Q235B 中的 A、B 是质量等级的区别,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做常温冲击试验,A 不需要做,B 需要做。还存在一些细微区别,Q235A 与 Q235B 的其他区别: 1、化学成分:Q235A:C:0.14~0.22:Mn:0.30~0.65;S:0.050 Q235B:C:0.12~0.20:Mn:0.30~0.70;S:0.045 2、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没有区别,冲击试验 A 不做,B 做 20 度冲击试验,V 型冲击功(纵向)J 不小于 27。A3、、、、Q235、、、、45#钢的区别它们都是碳素结构钢的牌号 A3 是老标准里的钢号,现行标准(GB221-79)里已经没有这个牌号了。现行标准里,A3 包含在 Q235 里了。 Q235 代表这种钢的屈服强度为235MPa,Q345 里的 345 同样 Q235 又可细分为好几类,其中有:A-保证力学性能,B-保证力学性能和冷弯性能,C-保证化学成分老标准里,A,B,C 的意思估计和新标准里差不多(我估计是这样的),1,2,3则是用来表示强度的。1 代表屈服强度为 195MPa,2 代表屈服强度为 215MPa,3 代表屈服强度为 235MPa, 所以 A3 就相当于新牌号里的 Q235A 因为 A3 这个牌号毕竟曾经使用过,所以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习惯于使用它,就象现在还有人习惯于使用“斤、两”这些单位一样。它属于是甲类钢,这类钢生产厂家出厂时只保证机械性能而不保证化学成份,所以杂质成份如 S、P 可能多一点,其含碳量在0.2%左右,大致相当于 20 号钢,与新标准中 Q235 相当。它的成分是:C(0.14-0.22%),Mn(0.3-0.65%),Si 含量≯0.3%,S 含量≯0.05%,P 含量≯0.045% 铁和钢是不同的,由含碳量多少来划分.45#钢是优质碳素结构钢 45#含碳量 0.45% 45#弹性模量取 E=210 GPa 抗拉强度取 600Mpa 屈服强度取 355Mpa 这些在机械设计手册里面有查.45#和 A3(Q235)都是钢的范畴,45#钢是优质碳素结构钢,A3 钢是普通碳素结构钢;普通碳素结构钢按性能和化学成分不同分为 Q235A、Q235B、Q235C 三种;优质碳素结构钢按含碳量多少分为 10#、20#、35#等等许多种 A3 属于低碳钢,45#算中碳钢。还有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以用途分又有结构钢,轴承钢、高速钢、模具钢等 45#钢和 Q235 的区别 45#钢 45#钢是含炭量在 0.45%的碳素结构钢,泛用于机械制造,这种钢的机械性能很好。但是这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 45 号钢可以淬硬至 HRC42~46。所以如果需要表面硬度,又希望发挥 45#钢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将 45#钢表面渗碳淬火,这样就能得到需要的表面硬度。 1. 45 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 HRC55(最高可达 HRC62)为合格。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 HRC55(高频淬火 HRC58)。 2. 45 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渗碳处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 0.8--1.2%,芯部一般在 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 0.35%)。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如果用 45 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 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Q235 是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为 235MP,含碳量在 0.14~0.22%虽然力学性能不怎么样,不过价钱便宜,以前也叫 A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冲击试验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