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瑾焕水泥什么时候发明的的原孑水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
&&&&&&&&&&&&&&&&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 
十二月二十日呼唤改革韧性战斗——《这个与那个》导读  该文是鲁迅前期的著名杂文,创作于 1925 年,后收入《华盖集》。它的 总题下含四篇短文,形式上各自标题独立,内容上却紧密相联,以呼唤改革 的主题作为牵动始终的总纲。第一篇《读经与读史》面对当时封建复古派鼓噪的“读经救国”论,针锋相对地指出读经未能救国,反而害国;与其读经,不如读史。读史如翻陈 账,可明白“现在的昏妄举动,糊涂思想”与过去何其神似。读史并非劝人 们对“过去”生敬畏心而相信铸定的命运,而是让人们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 缓。因为人类终究要进化,必须坚持革故鼎新。第二篇《捧与挖》批判了妨 碍改革的“祖传的捧法”。中国常以旧习惯旧道德或“官力”压迫精神的战 士,而对“十之九不是好东西”的人却捧而又捧,以图免害。鲁迅认为,“捧” 是自讨苦吃的根苗和苟安于现状的堕性,挖底增堤才是除弊兴利的改革之 道。第三篇《最先与最后》高扬“不耻最后”的韧性战斗精神。倘若“不为 最先”,“不为戎首”,“不为祸始”,“不为福先”,怕做前驱和闯将, 那么凡事都不容易改革。缺少失败的英雄和韧性的反抗,改革也必毁于一旦。 只有“不耻最后”,持之以恒,才是中国的脊梁。第四篇《流产与断种》针 对保守派对新机运的疾首蹙额、对初兴之事的求全责备,否定了“革命家” 公平、正当、稳健、圆满、毫无流弊的改革法;斥责了改革初起“改头换面 的禁锢”、“文人学士的挡驾”和导师未说出口的“不走”;批判了“不是出类拔萃的婴儿,不如断种”的保守主义;进而呼唤“流产究竟比生产还有 望”的不惧失败、坚持改革的韧性精神。从而,四篇短文在沉沉暗夜共同举 起了改革大■。  全篇杂文具有诗与政论结合的明显特色。改革是精深的思想和平凡的真 理,若流于枯燥的空谈,势必黯淡无力。该文引入古代笑话、生活现象和通 俗事理,借助类比关系,以形象性的魅力传达思想和真理。如以祖母模样预 示孙女将来,令夫人日后丰姿承续丈母,说明史与今的继承关系。以祖母的 三角形小脚步履维艰而孙女的天足能飞跑,丈母出过天花脸有缺点而令夫人 种了牛痘细皮嫩肉,喻指革故鼎新。用《笑林广记》中知县作寿的笑话和民 初绍兴都督蜕变的事实说明捧与被捧的尴尬关系。又以壅土防溃和挖底增堤 说明捧与挖的利弊。还用小孩学步、流产和断种喻指改革与保守判然有别。 从而使精深的思想充满了形象美感,又使古代笑话、生活现象和通俗事理升 华了社会意义,焕发出现代思想的光辉。杂文在理直气壮而从容裕如的语言 运作中,透出广博的知识性和盎然的趣味性。(张金印)记念刘和珍君①鲁 迅一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 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②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 外徘徊,遇见程君③,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 生的文章。”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④全 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 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 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 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 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 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 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的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 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 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 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了。              三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⑤。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 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 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 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 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 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⑥,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 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 观⑦,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 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 就是永别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 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 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 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 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 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⑧君想 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 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 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 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 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 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 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六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 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 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 的旧影。陶潜⑨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 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 而终于没有消亡地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 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 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四月一日①本篇最初发表于 1926 年 4 月 12 日《语丝》周刊第 74 期。  ②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 杨德群(),湖南湘阴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预科学生。  ③程君:指程毅志,湖北孝感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  ④《莽原》文艺刊物,鲁迅编辑。1925 年 4 月 24 日创刊于北京。初为 周刊,附《京报》发行,同年 11 月 27 日出至第 32 期休刊。1926 年 1 月 10 日改为半月刊,未名社出版。1926 年 8 月鲁迅离开北京后,由韦素园接编,1927 年 12 月 25 日出至第 48 期停刊。这里所说的“毅然预定了《莽原》全 年”,指《莽原》半月刊。⑤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风潮中,杨于 1925 年 5月 7 日借召开“国耻纪念会”为名,强行登台做主席,但立即为全场学生的 嘘声所赶走。下午,她在西安饭店召集若干教员宴饮,阴谋迫害学生。9 日, 假借评议会名义开除许广平、刘和珍、蒲振声、张平江、郑德音、姜伯谛等 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  ⑥偏安于宗帽胡同:反对杨荫榆的女师大学生被赶出学校后,在西城宗 帽胡同租赁房屋作为临时校舍,于 1925 年 9 月 21 日开学。当时鲁迅和一些 进步教师曾去义务授课,表示支持。  ⑦学校恢复旧观:女师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斗争,在社会进步力量声援 下,于 1925 年 11 月 30 日迁回宣武门内石驸马大街原址,宣告复校。  ⑧张静淑():湖南长沙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 受伤后经医治,幸得不死。⑨陶潜:晋代诗人。这里引用的是他所作《挽歌》中的四句。《记念刘和珍君》导读  1926 年 3 月 18 日,段祺瑞执政府残暴地镇压爱国请愿的青年学生和群 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女师大的学生刘和珍等人在这次惨 案中壮烈牺牲。这篇散文就是鲁迅为悼念自己的学生刘和珍而写。这是一篇战斗的檄文。鲁迅先生怀着极度的悲痛与愤激,无情地揭露、抨击了军阀政府的凶残与流言家的下劣。面对四十多个青年的血,鲁迅“只 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他“艰于呼吸视听”,悲愤到无话可说的地步。尤 使鲁迅“觉得悲哀”、“出离愤怒”的,还有那几个所谓文人对遇害的爱国 学生的污蔑。鲁迅先生愤激到了顶点:“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如同岩浆奔突般的怒火,焚毁了军阀政府及“帮闲文人”的一切假面,使 “非人间”的现实大白于天下。  这又是一篇至情的悼文,热烈的赞辞。鲁迅深情记述了刘和珍生前的真 诚与善良,尤其详细描述了刘和珍等人前仆后继、饮弹喋血的壮烈情景,字 里行间浸透着鲁迅对自己的学生的崇高敬意。鲁迅对罹难的学生表达了最大 的哀痛,奉献了“我的悲哀与尊敬”,他盛赞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 青年”,高歌青年女学生从容就死“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鲁 迅以真挚的情感热烈赞颂了爱国青年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这篇散文以抒情为主,同时也贯穿作者的理性思索。作为敢于正视淋漓 的鲜血的真的猛士,他清醒地意识到庸人们在麻木健忘中暂得偷生,“维持 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他为此要“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以警 醒世人。鲁迅还深刻总结了斗争的经验教训,他凭着自己对人类社会严酷的 斗争历史的深切体察,不主张采用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但他也坚信:“苟  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所有这些,都凝聚着鲁迅本人丰富的斗争经验,显示出理性的光芒。  融叙事、抒情和议论于一体,是这篇散文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点。作者 行文中,或先叙事后抒情、议论,或以抒情、议论为主兼及叙事,或侧重叙 事,灵活自如。叙事是基础,重点是抒情、议论,叙事中也包孕着浓烈的情 感,三者达到了水乳交融,使全篇既有感情的震撼力,又具理性的穿透力。 这篇散文语言凝炼、含蓄、深邃、犀利。有热烈的颂赞,冷峻的针砭,也有 入木三分的反语,还有凝结着感情和识见的警句,再加上对偶、反复、排比 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全篇语言显示出刚健之美。(嘉慧)夜 颂 鲁 迅爱夜的人,也不但是孤独者,有闲者,不能战斗者,怕光明者。 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暧,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 虽然是夜,但也有明暗。有微明,有昏暗,有伸手不见掌,有漆黑一团糟。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君子们从电灯下走入暗室中,伸开了他的懒腰;爱侣们从月光下走进树阴里,突变 了他的眼色。夜的降临,抹杀了一切文人学士们当光天化日之下,写在耀眼 的白纸上的超然、混然、恍然、勃然、粲然的文章,只剩下乞怜、讨好、撒 谎、骗人、吹牛、捣鬼的夜气,形成一个灿烂的金色的光圈,像见于佛画上 面似的,笼罩在学识不凡的头脑上。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与的光明。  高跟鞋的摩登女郎在马路边的电光灯下,阁阁的走得很起劲,但鼻尖也 闪烁着一点油汗,在证明她是初学的时髦,假如长在明晃晃的照耀中,将使 她碰着“没落”的命运。一大排关着的店铺的昏暗助她一臂之力,使她放缓 开足的马力,吐一口气,这时才觉得沁人心脾的夜里的拂拂的凉风。爱夜的人和摩登女郎,于是同时领受了夜所给与的恩惠。  一夜已尽,人们又小心翼翼的起来,出来了;便是夫妇们,面目和五六 点钟之前也何其两样。从此就是热闹,喧嚣。而高墙后面,大厦中间,深闺 里,黑狱里,客室里,秘密机关里,却依然弥漫着惊人的真的大黑暗。  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 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我爱夜,在夜间作《夜颂》。六月八日夜的诚实和现实社会的大黑暗——《夜颂》导读鲁迅侧重抒情的杂文《夜颂》最初以笔名游光发表于 1933 年 6 月 10 日《申报·自由谈》,后收入《准风月谈》。30 年代的上海,国民党当局加紧 反革命的文化围剿,现实比幽玄的夜更为黑暗恐怖,而资产阶级文人学士却 为虎作伥,或粉饰现实。鲁迅感慨系之作成此文。  鲁迅一贯旗帜鲜明地揭露黑暗,诅咒黑暗,抗击黑暗,为何又偏偏歌颂 夜呢?原来歌颂的是夜的诚实,诅咒的则是现实社会“惊人的真的大黑暗”。 杂文开篇说:“爱夜的人,也不但是孤独者,有闲者,不能战斗者,怕光明 者。”意即尚有与之对立的健朗者,劳动者,战斗者,追求光明者。之所以 爱夜,是因为在夜的幽玄的天衣笼罩下,能脱去假面,赤裸裸地露出真相。 “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这是表 明清醒的战斗者要耳聪目明,透穿黑暗,明辨真伪,分清善恶,不被黑暗吞 噬,也不被黑暗迷惑。作者爱夜,首先透视了资产阶级文人学士的本相:夜 的降临,抹杀了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写在耀眼的白纸上的超然、恍然、 勃然、粲然的文章,只剩下乞怜、撒谎、骗人、吹牛、捣鬼的夜气”。白天 的官样文章,或者超然于世,或者糊涂混世,或者恍然不清,或者怒形于色, 或者笑影灿烂,俨然正人君子笼罩着学识不凡的金色光圈。其实,他们不过 是摇尾乞怜的叭儿狗,谄媚邀宠的可怜虫,摇唇鼓舌的骗子手,捣鬼有术的 帮闲帮凶。作者以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揭破其假相,暴露其本相。于是 爱夜的人得到了诚实的夜赐给的光明。继之写初学时髦的摩登女郎在夜的臂 助下,摆脱了明晃晃的照耀中的“没落”命运,享受沁人心脾的拂拂凉风。 是诚实的夜坦露了官僚政客灯红酒绿中的罪恶和花花公子杯光舞影中的堕 落,同时给爱夜者的恩惠。接着,抨击一夜尽后依然弥漫的“惊人的真的大 黑暗”。高墙后黑狱里有血腥屠杀,大厦中客室里有金钱交易,深闺里有色 情艳影,秘密机关有特务奸笑。结尾点题,光天化日是“黑暗的装饰,是人 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我爱夜,在夜 间作《夜颂》。”揭穿了黑暗制造者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表达了鲜明的爱憎。 杂文鲜明的观点寄于曲笔象征中,本是黑暗的夜却象征诚实和真实,从 而区别于统治阶级制造的人间大黑暗。蕴藉而精炼的短章不取论辩方式和幽 默姿态,而是灌注了浓郁的诗情。散文诗般的笔法涌动着对黑暗的诅咒,对光明的热盼,对帮闲的鄙夷,对弱者的同情,充满了抒情美感。(张金印)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只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 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 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 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 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 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 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 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 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 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 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 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 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 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黄花麦果称通鼠■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 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 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 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 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 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 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名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 后,播种日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 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 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 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 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 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 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们 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 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十三年二月广博知识与高雅情趣的水乳交融——《故乡的野菜》导读  写于 1924 年 2 月的《故乡的野菜》是周作人小品文代表作之一。当时一 般人在吃的方面是喜好香甜油腻的,而周作人却欣赏素淡苦涩的野菜。这正 是周作人所追求的士大夫式的高雅情趣。文如其人,《故乡的野菜》一文丰 富的知识和舒缓的语调正好显示了作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气质和超 凡脱俗淡泊飘逸的隐士风度。  作品中讲了作者在故乡绍兴吃过的三种野菜:荠菜、黄花麦果和紫云英。 而在三种野菜介绍过程中作者调动了其在中外文化方面的丰富知识,旁征博 引,左右逢源,将儿歌、民俗、谚语、古籍记载等熔铸其中,使得作品内容 充实而又妙趣横生,并具有了民俗学研究价值。对于三种野菜的介绍又不是 单调呆板的罗列,而是富有变化,摇曳多姿。介绍荠菜重在刻画妇女儿童手 拿剪刀、苗篮蹲在地上搜寻,而写黄花麦果则重在叙写制作糕果的过程。同 是刻画外貌,写黄花麦果如用显微镜凝神细察:“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 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而写紫云英则像用望远镜放眼远眺:“数十亩 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作品语调舒缓,话语平淡,在作者追求的“忘情忘我”的境界中将欲叙之事欲抒之情娓娓道出。这种几近客观的描述使得作品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 度的统一。(王卫东)乌篷船                         周作人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 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 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 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 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 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 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也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 瓦”(Sy-menny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如 uoa)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 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 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 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 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 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 颇滑稽而不可怕,惟白篷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 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 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 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 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 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 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哩三分之一),来 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着四周物色,随处可 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 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 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来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 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薛荔的 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 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 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 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 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 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 “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 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 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川岛君夫妇现 在偁山下,本来可以给你介绍,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 了。初寒,善自珍重,不尽。十五年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含而不露故乡情——《乌篷船》导读  《乌篷船》是周作人小品文代表作之一。它独特的构思、冲淡的风格、 精确的语言,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作品以给友人写信的形式和好像老朋友促膝谈心一样拉家常式的口吻写 成。这就自然而然地缩短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人倍感亲切。更有意思的 是:作者给友人“子荣”写信,而“子荣”其实是作者的笔名。换句话说, 所谓“友人”,纯属子虚乌有。  文中,作者详尽地介绍了家乡的交通工具——乌篷船,又讲述了如何坐 船,如何游览等许多琐屑细节,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作者在介绍 过程中,也流露了一丝淡淡的乡愁,但更明显地是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他将自己对故乡的感情作了隐而不显、含而不露的淡化处理,将蕴含于胸中 的深情舒缓地、有节制地表现出来,这就使得作品具有了一种平和冲淡的风 格。周作人散文语言简练精当的特点在这篇散文中也十分突出。如对小船的描绘、坐在小船上的感受、坐小船的弊害与优长;又如对“三明瓦”绘影绘 形的描写、坐船所应取的态度与心境、在船上可观赏到的景色、附近值得一 游的名胜、坐夜船的情致、坐船到乡下看庙戏的趣味等,都写得简练精当、 诚恳质朴,与全文平和冲淡的风格相契合。(王卫东)吃 茶周作人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 “吃讲茶”——我没有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 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 teaism),而且一定说的很好。茶 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 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 的一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彻巧妙地解说,不必再 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的很平常的喝茶罢了。  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何况又加糖——与牛奶。 葛辛(George Gissing)的《草堂随笔》(private papers ofHenry Ryecroft) 确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 油面包是一日中最大的乐事,支那饮茶已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 实益的万分之一,则我殊不以为然。红茶带“土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 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 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  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冈仓觉三在《茶之书》(Book of tea1919)里很巧妙的称 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中国人上茶馆 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的 喝茶的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工夫茶者自然也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 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为饭馆子之流,只在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 唯是屋宇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 之道也。  喝茶当于瓦层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 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 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吃瓜 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可吃的东西应当是轻淡的“茶食”。中国的茶 食却变了“满汉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相差无几,不是喝茶时所吃的 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 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的“羊羹”(据上田恭辅氏孝据,说是出于中国唐时 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江南茶馆中有一种“干丝”,用豆腐干切成 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出以供客,其利益为“堂倌”所 独有。豆腐干中本有一种“茶干”,今变而为丝,亦颇与茶相宜。在南京时 常食此品,据云有某寺方丈所制为最,虽也曾尝试,却已忘记,所记得者乃 只是下关的江天阁而已。学生们的习惯,平常“干丝”既出,大抵不即食, 等到麻油再加,开水重换之后,始行举箸,最为合式,因为一到即罄,次碗 继至,不遑应酬,否则麻油三浇,旋即撤去,怒形于色,未免使客不欢而散, 茶意都消了。吾乡昌安门外有一处地方,名三脚桥(实在并无三脚,乃是三出,因为一桥而跨三叉的河上也),其地有豆腐店曰周德和者,制茶干最有名。寻常 的豆腐干方约寸半,厚三分,值钱二文,周德和的价值相同,小而且薄,几 及一半,黝黑坚实,如紫檀片。我家距三脚桥有步行两小时的路程,故殊不 易得,但能吃到油煠者而已。每天有人挑担设炉镬,沿街叫卖,其词曰:“辣酱辣,麻油煠, 红酱搽,辣酱搨:周德和格五香油煠豆腐干。”  其制法如上所述,以竹丝插其末端,每枚值三文。豆腐干大小如周德和, 而甚柔软,大约系常品,唯经过这样烹调,虽然不是茶食之一,却也不失为 一种好豆食。——豆腐的确也是极东的佳妙的食品,可以有种种的变化,唯 在西洋不会被领解,正如茶一般。  日本用茶淘饭,名曰“茶渍”,以腌菜及“泽庵”(即福建的黄土萝卜, 日本泽庵法师始传此法,盖从中国传去)等为佐,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风味。 中国人未尝不这样吃,唯其原因,非由穷困即为节省,殆少有故意往清茶淡 饭中寻其固有之味者,此所以为可惜也。十三年十二月《吃茶》导读  周作人是现代“美文”的首倡者,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推进了现代小品 散文的发展。其小品散文取材广泛,冲淡自然又富有蕴味。这类散文为人称 道者有《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吃茶》、《乌篷船》等篇。  《吃茶》写于 1924 年,篇幅不足两千字,写的是中外吃茶的风习,深蕴 的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人生态度。作者显然摒弃功利主义吃茶观,而是追求 精神体验。一开篇作者先谈论日本的茶道,认为茶道的意思“可以称作‘忙 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接着,他对英 国家庭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殊不以为然”,并告白“我的所谓喝茶,却 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在第三段,他描画了一幅喝茶的意趣图: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 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作者实际上是在品味中国茶文化中闲情自乐 的蕴味,倾诉着他仰慕淡泊平和、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五四”时期的周作人内心始终有“叛徒”和“隐士”两个灵魂对立碰 撞,“浮躁凌厉”的积极精神与隐逸洁身的消极意识并存。这种消极的人生 意识,表现在文化心理上,便是他对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宁静、安闲、和谐美 的仰慕。他神往于“一种焚香静坐的安闲而丰腴的生活”(《北京的茶食》), 倾心于“雇一支船到乡下去看庙戏??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 的“理想的行乐法”(《乌篷船》)。传统文化中宁静、安闲、和谐之美在 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必然会被冲击,对此,周作人无限留恋又莫名惆怅。本 篇中他在强调了吃茶重要的在于“自然之妙味”之后,慨叹现在的茶馆“太 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只在乡间还保存一点古风”,就是这种失落情感的 流露。《吃茶》这类小品所表现出的文化精神和此种文化滋养出来的平和中 庸的人生态度,从审美角度看,确有诱人的魅力,但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 审视,却有着保守、倒退的性质。这篇小品典型体现了人和文的统一。作者行文节奏节制得宜,把日本茶道、英国家庭下午的吃茶、中日两国茶食的不同以及故乡豆腐茶干从容道来, 文字也不事雕琢,但求平实之风。这种平和冲淡的风格正与其包蕴的平和无 争的人生态度相融合。此外,知识性与情理的合谐也是本篇一个特色,作者 以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介绍了吃茶的各种知识,知识作为载体与传达的情 理又那么自然地契合无间。(丁林)若子的病周作人  《北京孔德学校旬刊》第二期于四月十一日出版,载有两篇儿童作品, 其中之一是我的小女儿写的。  《晚上的月亮》 周若子 晚上的月亮,很大又很明。我的两个弟弟说:“我们把月亮请下来,叫月亮抱我们到天上去玩。月亮给我们东西,我们很高兴。我们拿到家 里给母亲吃,母亲也一定高兴。”但是这张旬刊从邮局寄到的时候,若子已正在垂死状态了。她的母亲望着摊在席上的报纸又看昏沉的病人,再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只叫我好好地收 藏起来——做一个将来决不再寓目的纪念品。我读了这篇小文,不禁忽然想 起六岁时死亡的四弟椿寿,他于得急性肺炎的前两三天,也是固执地向着佣 妇追问天上的情形,我自己知道这都是迷信,却不能禁止我脊梁上不发生冰 冷的奇感。  十一日的夜中,她就发起热来,继之以大吐,恰巧小儿用的摄氏体温表 给小波波(我的兄弟的小孩)摔破了,土步君正出着第二次种的牛痘,把华 氏的一具拿去应用,我们房里没有体温表了,所以不能测量热度,到了黎明 从间壁房中拿表来一量,乃是四十度三分!八时左右起了痉挛,妻抱住了她, 只喊说:“阿玉惊了,阿玉惊了!”弟妇(即是妻的三妹)走到外边叫内弟 起来,说:“阿玉死了!”他惊起不觉坠落床下。这时候医生已到来了,诊 察的结果说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虽然征候还未全具,总之是脑的故 障,危险很大。十二时又复痉挛,这回脑的方面倒少在其次了,心脏中了霉 菌的毒非常衰弱,以致血行不良,皮肤现出黑色,在臂上捺一下,凹下白色 的痕好久还不回复。这一日里,院长山本博士,助手蒲君,看护妇永井君白 君,前后都到,山本先生自来四次,永井君留住我家,帮助看病。第一天在 混乱中过去了,次日病人虽不见变坏,可是一昼夜以来每两小时一回的樟脑 注射毫不见效,心脏还是衰弱,虽然热度已减至三八至九度之间,这天下午 因为病人想吃可可糖,我赶往哈达门去买,路上时时为不祥的幻想所侵袭, 直到回家看见毫无动静这才略略放心。第三天是火曜日,勉强往学校去,下 午三点半正要上课,听说家里有电话来叫,赶紧又告假回来,幸而这回只是 梦呓,并未发生什么变化。夜中十二时山本先生诊后,始宣言性命可以无虑。 十二日以来,经了两次的食盐注射,三十次以上的樟脑注射,身上拥着大小 七个的冰囊,在七十二小时之末总算已离开了死之国土,这真是万幸的事了。 山本先生后来告诉川岛君说,那日曜日他以为一定不行的了。大约是第 二天,永井君也走到弟妇的房里躲着下泪,她也觉得这小朋友怕要为了什么 而辞去这个家庭了。但是这病人竟从万死中逃得一生,不知是哪里来的力量。 医呢,药呢,她自己或别的不可知之力呢?但我知道,如没有医药及大家的 救护,她总是早已不存了。我若是一种宗派的信徒,我的感谢便有所归,而 且当初的惊怖或者也可减少,但是我不能如此,我对于未知之力有时或感着 惊异,却还没有致感谢的那么深密的接触。我现在所想致感谢者在人而不在 自然,我很感谢山本先生与永井君的热心的帮助,虽然我也还不曾忘记四年 前给我医治肋膜炎的劳苦。川岛斐君二君每日殷勤的访问,也是应该致谢的。 整整地睡了一星期,脑部已经渐好,可以移动,遂于十九日午前搬往医 院,她的母亲和“姊姊”陪伴着,因为心脏尚须疗治,住在院里较为便利, 省得医生早晚两次赶来诊察。现在温度复原,脉搏亦渐恢复,她卧在我曾经 住过两个月的病室的床上,只靠着一个冰枕,胸前放着一个小冰囊,伸出两 只手来,在那里唱歌。妻同我商量,若子的兄姊十岁的时候,都花过十来块 钱,分给用人并吃点东西当作纪念,去年因为筹不出这笔款,所以没有这样 办,这回病好之后,须得设法来补做并以祝贺病愈。她听懂了这会话的意思, 便反对说:“这样办不好。倘若今年做了十岁,那么明年岂不还是十一岁么?” 我们听了不禁破颜一笑。唉,这个小小的情景,我们在一星期前哪里敢梦想  到呢?  紧张透了的心一时殊不容易松放开来。今日已是若子病后的第十一日, 下午因为稍觉头痛告假在家,在院子里散步,这才见到白的紫的丁香都已盛 开,山桃烂熳得开始憔悴了,东边路旁爱罗先珂君回俄国前手植作为纪念的 一株杏花已经零落净尽,只剩有好些绿蒂隐藏嫩叶的底下。春天过去了,在 我们彷徨惊恐的几天里,北京这好像敷衍人似地短促的春光早已偷偷地走过 去了。这或者未免可惜,我们今年竟没有好好地看一番桃杏花。但是花明年 会开的,春天明年也会再来的,不妨等明年再看:我们今年幸而能够留住了 别个一去将不复来的春光,我们也就够满足了。  今天我自己居然能够写出这篇东西来,可见我的凌乱的头脑也略略静定 了,这也是一件高兴的事。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雨夜出语平淡 舐犊情深——《若子的病》导读  周作人的散文是以《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谈 酒》、《乌篷船》等作品而为人称道的。这类小品文表现了他悠然闲适的生 活态度和心境。与这类作品不同,《若子的病》展示的则是他在女儿病危时 的恐惧与慌乱和女儿脱离危险后的欣慰与感激。从这篇散文中,读者可以感 受到真挚亲切的父女之情,可以看到作者内心世界的另一侧面。不过这篇散文仍然保持着作者一贯的文笔特点——平和自然,不动声色。女儿病危,本是自己与家人万分着急的事,但文中却没有紧张情境的刻 意渲染,没有焦急心理的过分夸饰,笔调依然是舒缓的,语言依然是朴实的。 用几近客观的语气对若子的病情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做了平静的叙述,然而父 爱的“真”与“切”却在娓娓的叙述中得到充分的坦露。如女儿病危时作者 时时为不祥的幻想所侵袭,女儿痊愈后对医生和看护的由衷感激,以及紧张 过后才意识到春天已悄悄过去的感慨。这些地方都出语平淡却能打动人心。 总之,《若子的病》通过独特的方式将爱女深情委婉曲折地道出,让读 者看到了一个平常不善于表达感情的父亲的舐犊深情。读罢此文可以得到这 样一种启示,为文的关键在于有真情实感,同时又能将这些真情实感表述出来。至于文章色彩的浓淡,语调的急缓,只与作者为人为文的个性有关。(王卫东)梦与现实郭沫若上  昨晚月光一样的太阳照在兆丰公园①的园地上。一切的树木都在赞美自 己的幽闲。白的蝴蝶、黄的蝴蝶,在麝香豌豆的花丛中翻飞,把麝香豌豆的 蝶形花当作了自己的姊妹。你看它们飞去和花唇亲吻,好像在催促着说:  “姐姐妹妹们,飞罢,飞罢,莫尽站在枝头,我们一同飞罢。阳光是这 么和暖的,空气是这么芬芳的。”但是花们只是在枝上摇头。 在这个背景之中,我坐在一株桑树脚下读太戈尔的英文诗。 读到了他一首诗②,说他清晨走入花园,一位盲目的女郎赠了他一只花圈。我觉悟到他这是一个象征,这盲目的女郎便是自然的美。 我一悟到了这样的时候,我眼前的蝴蝶都变成了翩翩的女郎,争把麝香豌豆的花茎作成花圈,向我身上投掷。 我埋没在花园的坟垒里了。—— 我这只是一场残缺不全的梦境,但是,是多么适意的梦境呢!下今晨一早起来,我打算到静安寺前的广场去散步 我在民厚南里的东总弄,面着福煦路③的门口,却看见了一位女丐。她身上只穿着一件破烂的单衣,衣背上几个破孔露出一团团带紫色的肉体。她低着头踞在墙下把一件小儿的棉衣和一件大人的单衣,卷成一条长带。 一个四岁光景的女儿踞在她的旁边,戏弄着乌黑的帆布背囊。女丐把衣裳卷好了一次,好像不如意的光景,打开来从新再卷。  衣裳卷好了,她把来围在腰间了。她伸手去摸布囊的时候,小女儿从囊 中取出一条布带来,如像漆黑了的一条革带。她把布囊套在颈上的时候,小女儿把布带投在路心去了。她叫她把布带给她,小女儿总不肯,故意跑到一边去向她憨笑。 她到这时候才抬起头来,啊,她才是一位——瞎子。 她空望着她女儿笑处,黄肿的脸上也隐隐露出了一脉的笑痕。 有两三个孩子也走来站在我的旁边,小女儿却拿她的竹竿来驱逐。 四岁的小女儿,是她瞎眼妈妈的惟一的保护者了。 她嬉顽了一会,把布带给了她瞎眼的妈妈,她妈妈用来把她背在背上。瞎眼女丐手扶着墙起来,一手拿着竹竿,得得得地点着,向福煦路上走去了。 我一面跟随着她们,一面想: “唉!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那围在腰间的两件破衣,不是她们母女两人留在晚间用来御寒的棉被吗? 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人生的悲剧何必向莎士比亚的杰作里去寻找,何必向川湘等处的战地④去寻找,何必向大震后的日本东京⑤去 寻找呢?得得得的竹竿点路声??是走向墓地去的进行曲吗? 马道旁的树木,叶已脱完,落叶在朔风中飘散。 啊啊,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 我跟随她们走到了静安寺前面,我不忍再跟随她们了。在我身上只寻出了两个铜元,这便成了我献给她们的最菲薄的敬礼。1923 年冬,在上海①兆丰公园:解放前上海的一座最大的公园,解放后改称中山公园。  ②一首诗:这里指的是泰戈尔《园丁集》的第 58 首诗。原诗是:“一天 早晨,在花圃里,一个盲女孩献给我一个用一张荷叶盖着的花环。我把那花 环围在我的颈子上,而泪水涌到了我的眼睛里。我吻她,我说,‘你甚至是 像花一样盲目啊,你自己也不知道你的礼物多么美丽。’”③福煦路:即今上海的延安中路。  ④川湘等处的战地:作者写这篇文章那年,四川军阀杨森、但懋辛等混 战,四川省的万县、重庆、安岳、遂宁等地,都是战争的争夺点。同年 8 月, 湖南军阀赵恒惕、谭延闿混战,战火波及湖南省的衡山、长沙、醴陵、桃源 等地。⑤大震后的日本东京:1923 年 9 月 1 日,日本关东地方发生大地震,东京因地震发生大火灾,焚烧四十万户,造成严重伤亡。《梦与现实》导读  《梦与现实》创作于 1923 年冬天,以后曾收入《沫若创作集》(1928 年出版),解放后编入《沫若文集》第七卷。这篇散文分上篇和下篇,上篇 写梦,下篇写现实,或许是缘于这个原因,诗人便把这篇散文的题目拟为“梦 与现实”。郭沫若曾在《塔》的序言里交待过他当时的心情:“无情的生活,一天天把我逼到十字街头。像这幻美的追寻,异乡的情趣,怀古的幽思,怕没有 再来顾我的机会了。”这段自供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这篇散文的创作 动机。当时诗人刚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到上海,他一方面雄心勃勃投入了 他心之所系的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中去;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调整心态以求适 应新的环境。这篇散文就比较典型地表现了诗人在梦与现实之间徘徊张望无 可适从的心态。  弗洛伊德说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厨川白村则认为文学是苦闷的象征。 文学不是伟大的梦幻者便是永不妥协的人类的揭发者与诅咒者。因此,歌德 就说过:“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要想同世界结合, 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而诗人就在这不足 1500 字的短文里,为自己 派定了这样的两个角色。他就像两面神雅努斯(Janus)一样,这位罗马神话里 天宫的守门人,在同一个脑壳上长出了两副面孔,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也 可以带来黑暗。  在兆丰公园与上海的里弄之间;在“适意的梦境”与残酷的人世之间, 诗人的灵魂被撕裂了。而泰戈尔诗集中那位“盲目的女郎”和福煦路门口那 位带着女儿的“瞎眼女丐”也茫然不辨彼此了。作者有意识地利用了梦与现  实的巨大落差,制造出一个奇妙的“瀑布效应”。这“适意的梦境”顺着悬 崖跌落,终于在悲惨的人世间被撞得粉碎。(王耀文)银 杏郭沫若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①。但一般人叫你是白 果,那是容易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这和杏相仿佛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 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动 物般的性态②,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 人间胜利的凯歌。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 我到过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华侨,你侨居在日本大约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的那样久远了吧。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 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 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熏风会媚妩你,群鸟时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 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江湖气息。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枒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 霜雪毫不避易。  你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 样的高僧。  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伦;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 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乎在一切的草 木之上,你超乎在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 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 我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国的诗人咏赞你的诗,也很少看到中国的画家描写你的画。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你是随中国文化以俱来的亘古的证人,你不也是以为奇怪吗? 银杏,中国人是忘记了你呀,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欢吃你的白果,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 世间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但把你忘记得这样普遍,这样久远的例子,从来也不曾有过。 真的啦,陪都③不是首善④之区吗?但我就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 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 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 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天。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①关于“公孙树”这一别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银杏历史悠久, 传说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氏复姓公孙,称银杏为“公孙树”,言其历史之悠 久;又一说认为银杏生长缓慢,公公种树,到孙子才能收获果实,故称“公 孙树”。②银杏树雌雄异株,单株不能结果实,类似动物的繁衍性状。③南京沦陷后,国民党政府移都重庆,称“陪都”。  ④指首都。语出《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 始。”意思是说实施教化自京师开始,京师为四方的模范。后因称京师为“首 善之区”。原型意象与民族精神的重塑——《银杏》导读  在陪都重庆的岁月里,郭沫若创作《屈原》,也创作《银杏》。作者曾 说:“在重庆的几年,??足不能出青木关一步。因而也还是只好搞搞历史, 写写史剧之类的东西。”(《郭沫若选集·自序》)。因而散文《银杏》实 在可以看作是《屈原》写作的外延。这里延伸的情绪,挥洒的才情,与诗人 在《雷电颂》、《橘颂》里喷涌的激情如出一辙,这也是一阕关于银杏的颂歌。  在特定文明情境的轻抑中,诗人寄情于历史,寄情于山水风物,把对民 族的忧思和对历史未来百感交集的焦灼期盼,化作一脉将要喷发的岩浆,这 本是郭沫若的一贯表述方式。在这里,我们似曾相识地看出了诗人那一如既 往的风采。    诗人无法避免导致自己落拓不羁任情使性的抒情方式,这一气质性的标 记曲折隐晦地在《银杏》中得到了印证。展读《银杏》,扑面而来,我们首 先感受到的是诗人欲作天问的生命冲动:“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 什么又叫公孙树。”这是对银杏历史追根究底的寻溯,只是由于银杏有着比 人类更加久远的历史,早在一亿七千多万年前,银杏就和当时称霸世界的恐 龙一样遍布世界各地,在冰川运动时期,绝大部分银杏与恐龙一同灭绝了, 然而只有少数的银杏以万劫不灭的坚韧姿态幸存于中国的本土。据此诗人给 银杏戴上了各式无与伦比的花环:“有花植物中最古老的先进”;“人间胜 利的凯歌”;“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中国的 国树”等。诗人是从银杏偃蹇多难的命运悟出我们民族的苦难命运的。因此, 银杏精神,我们姑且把她叫作中国精神吧!这是一种虽历经劫难,仍能自强 不息的民族魂灵。  在诗人赋予了银杏如此深刻的人文内涵后,作者接着又从正面浓墨重彩 地去刻画银杏所具有的真善美的品格。春明秋晦,熏风雨雪,银杏可以青翠 可以凋零,然而依然不变的是她那卓然不群的英姿。至此,诗人已从正面完 成了他对银杏形象的形神兼备的创意设计。  从“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到文末,文脉转向另一层,这是文章的最后 部分,也是作者的本意所归。弗莱说过:“一个原型的影响力??之所以激 动我们是因为它发出了比我们自己的声音强烈得多的声音。谁讲到了原型意 象谁就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诗人本意想要通过银杏这个中国本土 “原型意象”的推出,来唤醒民众,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睁开看透岁月篇 章的瞳孔,敢于直面苦难走向未来。但尴尬的事实是国民已经把这样的一种 本土精神遗忘了,遍查经典,从文人骚客到墨韵丹青,我们看到的是“松竹 梅”所谓的岁寒三友,而惟独“找不出你的名字”。尤其在陪都“为什么满 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诗人不由得情不自禁地祈祷:“银杏, 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 天。”(王耀文)方岩纪静郁达夫  方岩在永康县东北五十里。自金华至永康的百余里,有公共汽车可坐, 从永康至方岩就非坐轿或步行不可;我们去的那天,因为天阴欲雨,所以在 永康下公共汽车后就都坐了轿子,向东前进。十五里过金山村,又十五里到 芝英是一大镇,居民约有千户,多应姓者;停轿少息,雨愈下愈大了,就买 了些油纸之类,作防雨具。再行十余里,两旁就有起山来了,峰岩奇特,老 树纵横,在微雨里望去,形状不一,轿夫一一指示说:  “这是公婆岩,那是老虎岩,??老鼠梯。”等等,说了一大串,又数 里,就到了岩下街,已经是在方岩的脚下了。  凡到过金华的人,总该有这样的一个经验,在旅馆里住下后,每会有些 着青布长衫、文质彬彬的乡下先生来盘问你:“是否去方岩烧香的?这是第几次来进香了?从前住过那一家?” 你若回答他说是第一次去方岩,那他就会拿出一张名片来,请你上方岩去后,到这一家去住宿。这些都是岩下街的房头,像旅店而又略异的接客者。 远在数百里外,就有这些派出代理人来兜揽生意,一则也可以想见一年到头 方岩香市之盛,一则也可以推想岩下街四五百家人家竞争的激烈。岩下街的所谓房头,经营旅店业而专靠胡公庙吃饭者,总有三五千人,大半系程应二姓,文风极盛,财产也各可观,房子都系三层楼。大抵的情形, 下层系建筑在谷里,中层沿街,上层为楼,房间一家总有三五十间,香市盛 的时候,听说每家都患人满。香客之自绍兴、处州、杭州及近县来者,为数 固已不少,最远者,且有自福建来的。从岩下街起,曲折再行三五里,就上山;山上的石级是数不清的,密而且峻,盘旋环绕,要走一个钟头,才走得到胡公庙的峰门。 胡公名则,字子正,永康人,宋兵部侍郎,尝奏免衢婺二州民丁钱,所以百姓感德,立庙祀之。胡公少时,曾在方岩读过书,故而庙在方岩者为老牌真货。且时显灵异,最著的,有下列数则: 宋徽宗时,寇略永康,乡民避寇于方岩,岩有千人坑,大藤悬挂,寇至缘藤而上,忽见赤蛇啮藤断,寇都坠死。盗起清溪,盘踞方岩,首魁夜梦神饮马于岩之池,平明池涸,其徒惊溃。 洪杨事起,近乡近村多遭劫,独方岩得无恙。 民国三年,嵊县乡民,慕胡公之灵异,造庙祀之,乘昏夜来方岩盗胡公头去,欲以之造像,公梦示知事及近乡农民,属捉盗神像头者,盗尽就逮。 是年冬间嵊县一乡大火,凡预闻盗公头者皆烧失。翌年八月该乡民又有二人 来进香,各毙于路上。  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 尤以春秋为盛,朝山进香者,络绎于四方数百里的途上。金华人之远旅他乡 者,各就其地建胡公庙以祀公,虽然说是迷信,但感化威力的广大,实在也 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这就是方岩的盛名所以能远播各地的一近因而说的 话,至于我们的不远千里,必欲至方岩一看的原因,却在它的山水的幽静灵 秀,完全与别种山峰不同的地方。  方岩附近的山,都是绝壁陡起,高二三百丈,面积周围三五里至六七里 不等。而峰顶与峰脚,面积无大差异,形状或方或圆,绝似硕大的撑天圆柱。  峰岩顶上,又都是平地,林木丛丛,簇生如发。峰的腰际,只是一层一层的 沙石岩壁,可望而不可登。间有瀑布奔流,奇树突现,自朝至暮,因日光风 雨之移易,形状景象,也千变万化,捉摸不定。山之伟观到此大约是可以说 得已臻极顶了罢?  从前看中国画里的奇岩绝壁,皴法皱迭,苍劲雄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现在到了方岩,向各山略一举目,才知道南宗北派的画山点石,都还有未到 之处。在学校里初学英文的时候,读到那一位美国清教作家何桑的《大石面》 一篇短篇,颇生异想,身到方岩,方知年幼时的少见多怪,像那篇小说里所 写的大石面,在这附近真不知有多多少少。我不曾到过埃及,不知沙漠中的 Sphinx 比起这些岩面来,又该是谁兄谁弟。尤其是天造地设,清幽岑寂到令 人毛发悚然的一区境界,是方岩北面相去约二三里地的寿山下五峰书院所在 的地方。  北面数峰,远近环拱,至西面而南偏,绝壁千丈,成了一条上突下缩的 倒覆危墙。危墙腰下,离地约二三丈的地方,墙脚忽而不见,形成大洞,似 巨怪之张口,口腔上下,都是石壁,五峰书院,丽泽祠,学易斋,就建筑在 这巨口的上下腭之间,不施椽瓦,而风雨莫及,冬暖夏凉,而红尘不到。更 奇峭者,就是这绝壁的忽而向东南的一折,递进而突起了固厚、瀑布、桃花、 覆釜、鸡鸣的五个奇峰,峰峰都高大似方岩,而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立在 五峰书院的楼上,只听得见四围飞瀑的清音,仰视天小,鸟飞不渡,对视五 峰,青紫无言,向东展望,略见白云远树,浮漾在楔形阔处的空中。一种幽 静、清新、伟大的感觉,自然而然地袭向人来;朱晦翁、吕东莱、陈龙川诸 道学先生的必择此地来讲学,以及一般宋儒的每喜利用山洞或风景幽丽的地 方作讲堂,推其本意,大约总也在想借了自然的威力来压制人欲的缘故,不 看金华的山水,这种宋儒的苦心是猜不出来的。初到方岩的一天,就在微雨里游尽了这五峰书院的周围,与胡公庙的全部。庙在岩顶,规模颇大,前前后后,也有两条街,许多房头,在蒙胡公的 福荫;一人成佛,鸡犬都仙,原是中国的旧例。胡公神像,是一位赤面长须 的柔和长者,前殿后殿,各有一尊,相貌装饰,两都一样,大约一尊是预备 着于出会时用的。我们去的那日,大约刚逢着了废历的十月初一,庙中前殿 戏台上在演社戏敬神。台前簇拥着许多老幼男女,各流着些被感动了的随喜 之泪,而戏中的情节说辞,我们竟一点儿也不懂;问问立在我们身旁的一位 像本地出身,能说普通话的中老绅士,方知戏班是本地班,所演的为《杀狗 劝妻》一类的孝义杂剧。  从胡公庙下山,回到了宿处的程××店中,则客堂上早已经点起了两枝 大红烛,摆上了许多大肉大鸡的酒菜,在候我们吃晚饭了,菜蔬丰盛到了极 点,但无鱼少海味,所以味也不甚适口。  第二天破晓起来,仍坐原轿绕灵岩的福善寺回永康,路上的风景,也很 清异。  第一,灵岩也系同方岩一样的一枝突起的奇峰,峰的半空,有一穿心大 洞,长约二三十丈,广可五六丈左右,所谓福善寺者,就系建筑在这大山洞 里的。我们由东首上山进洞的后面,通过一条从洞里隔出来的长巷,出南面 洞口而至寺内,居然也有天王殿,韦驮殿,观音堂等设置,山洞的大,也可 想见了。南面四山环抱,红叶青枝,照耀得可爱之至;因为天晴了,所以空 气澄鲜,一道下山去的曲折石级,自上面瞭望下去,更觉得幽深到不能见底。    下灵岩后,向西北的绕道回去,一路上尽是些低昂的山岭与旋绕的清溪, 经过园内有两株数百年古柏的周氏祠庙,将至俗名耳朵岭的五木岭口的中 间,一段溪光山影,景色真像是在画里;西南处州各地的远山,呼之欲来, 回头四望,清入肺腑。  过五木岭,就是一大平原,北山隐隐,已经看得见横空的一线,十五里 到永康,坐公共汽车回金华,还是午后三四点钟的光景。山石·书院·古刹——《方岩纪静》导读  《方岩纪静》是郁达夫《浙东景物纪略》四篇中的一篇。顾名思义,是 在写“静”,写方岩山石之宁静——境的静,五峰书院之幽静——意的静, 胡公庙之寂静——灵的静。这是文章的主体。作者足之所至,目之所及,意 之所触,皆围绕一“静”字,并由外而内,写自然环境的清静,深入到人的 意念专注的沉静,直至进入佛家所倡导的世界万事万物万象一切皆空的六根 清静的惮静——无欲无念,可谓到了“静”的终极。  因为是游记,作者首先交待了方岩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并通过历史掌故 和传说,介绍了胡公庙的由来和灵验,和由于灵验,招徕了八方香客,香火 鼎盛又带来了香市和旅店业的兴隆。而这生意的繁荣兴隆,香客的熙来攘往, 香火缭绕不绝,为下文重点突出方岩的静作了铺垫和反衬。以喧嚣衬托寂静, 更显其静极。这与文章主体部分的最后,写胡公庙的庙会一样,以热闹衬托 寂静,再一次强调了方岩的静,已静到了人之魂魄,同时又顺笔写了方岩的 民俗民风,带来一石双鸟之效果。由于方岩之静已深深地嵌进了作者的灵府,行将离去的作者又记叙了灵岩的山寺宗祠,依然是清异幽静。这不仅没有画蛇添足、拖泥带水之嫌,反 而显出方岩之静的余味、余音和余绪。方岩的静,真是潜入灵魂并绵绵不尽 啊!郁达夫具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加上江浙一代物宝天华,人杰地灵,自唐宋的开发,历来经济发达,文风极盛。郁达夫每到一地,广泛搜 集历史资料,挖掘文化资源,并将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相类似的景物相互比 较,从而大大开拓了游记作品的时空结构。在对景物的描写中,他还不凝滞 于眼前之景,所见之物,他把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外地之景容纳其中,使 他的游记作品不再简单地限于客观事物的介绍,因而具有回肠荡气的开阔 感。  郁达夫还善于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置身于审美对象之中,主体的 视点像摄像机镜头一样摇转,从而捕捉到由近及远、层层递进的景物,勾勒 出三度空间的广阔画面,给读者以亲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审美效应。作者立 于五峰书院所望见的“递进而突起”的五个奇峰就是如此。这既是创造宏观 背景,表现庞大审美对象的需要,也是作家浪漫主义气质在美学风格上的体 现。  总之,郁达夫的游记,具有中国古代游记的遗风。他既受陆游、范成大 游记体制结构艺术的启迪,又吸取了柳宗元和晚明山水小品抒写性灵的精 髓,熔二者于一炉,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  (杜瑾焕)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 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 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 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 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 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 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 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 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 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 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 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 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 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 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 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 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 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 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 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 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 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 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排是谁发明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