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稳定收益理财产品品和激进型稳定收益理财产品品的区别

|||||||||||
最新播报:
银行争相推出净值型理财产品 收益差别大且风险高
近日,多家银行竞相发售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记者发现,该类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收益不固定,并与开放式基金类似,不保本,只提供净值查询。不过比普通银行理财产品看起来更直观,定期披露收益。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临近,净值型产品会成为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一个主要方向。记者
胡淼 制图 张璠
银行发力净值型理财
昨日,记者在某股份制银行看到一款净值型理财产品,该产品投资起点10万元,规模上限为50亿元。投资封闭期为两个月,封闭期过后每月10日开放申购和赎回。“推净值型理财产品,将原来封闭式理财产品加入流动性,不承诺收益,提供净值查询,并根据产品招募书中的规定,选择每日、每周、每月等固定周期公布净值。”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道,其购买方式与普通银行理财产品类似,也可在网络平台购买。
据统计,目前,多家银行相继推出净值型理财产品,参与第一批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的14家银行中,已有超过10家银行推出净值型理财管理计划。“自去年以来,随着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的相继问世,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灵活性、易申购赎回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和开放式基金类似,未来或将成为一种趋势。
收益差别大且风险高
有银行业内人士称:“在刚性兑付的问题上,虽然有不保本浮动收益类的产品,但实际上往往很难做到不刚性兑付,这样就造成了理财产品跟存款实际上没有区别。”
但记者发现,净值型理财在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之前,已有不少净值型产品,但风险高收益波动大。如净值增长率最高的是工银财富全权资产委托系列增强配置年金型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达到15.06%,年化收益率超37%;而另一款,净值增长率最低的客户专属灵活配置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其净值下跌2.75%,年化收益率为-6.61%。因此,该类理财产品更适合承受风险能力大的激进型投资者。
[责任编辑:理财产品销售四大问题 招行比较激进
来源:理财周报
  银监局提示四大风险:客户适合度评估流于形式、风险提示不到位、(相关: )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等
  理财周报记者 张慧宇/文
  4月14号,上海银监局发布《关于近期上海地区银行个人理财市场销售行为的风险提示》,进一步对个人理财市场进行规范引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导。然而这却引来一些业内人士对当前理财市场可能潜在风险的猜测和担忧。
  理财周报记者从多家网站和上海银监局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理财市场一些典型案例的投诉主要还是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一些产品,而当前则是出现了危险苗头。
  发文背后:扼杀苗头
  这是今年第二次上海银监局针对理财市场发文,第一次则是在半个月前。今年3月29号,上海银监局提醒:“四专一主动”防范理财诈骗。
  而在2010年,上海银监局的大部分发文主要是针对沪上银行整体风险的提示,在理财市场的专门提示则比较少。但是在2008年和2009年的时候,上海银监局在理财市场开展的教育和各种活动非常频繁,包括当时的阎庆民局长也常常在公开活动上谈论这个问题。
  理财市场在经历了2010年一整年的平静后,在今年却两次被提及,暗示了当前理财市场可能出现的一些潜在问题。
  “今年这方面投诉大约有几十个。关于理财产品的投诉主要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那时候遭到投诉的理财产品大多数都是和国外次贷挂钩的理财产品,如QDII。”上海银监局办公室主任周文杰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谈及近来上海银监局对理财市场的关注,周文杰说道,“从去年开始,这方面投诉减少了很多,也得益于上海世博会期间银行警惕性的提高。其实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对市场更加敏感,在产品设计上对理财产品市场判断更加准确,同时风险提示方面也大大进步。”
  “而我们最近是收到一些局部理财产品的反映,所以进行事先预防,不能等情况复杂了再去提示,就没有多大意思。”他续道。当被问及是否掌握了典型的案例时,周文杰称当前还没有发现。
  查看当前的理财市场,记者发现目前在各大网站的投诉主要集中在2009年,投诉的产品大多数挂钩股票、和QDII,而被投诉较多的银行有渣打、、光大、兴业和华夏等。
  当前现状:招行、兴业较激进
  2008年金融危机时,从各地的银监局对当地机构的整改来看,上海最活跃。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理财市场创新也是引领全国市场的。国外金融市场活跃的地方,在国外政策限制下,一些不规范的就会移植到国内,一般来说先进入到上海。上海对这些都非常谨慎。”周文杰解释说。
  而因为上海银监局的严格监督,周文杰称上海地区的理财市场相比之下还是比较稳定的。
  而最近的银监局的发文中称“目前上海地区部分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销售环节中存在客户适合度评估流于形式、风险提示不到位、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理财销售人员误导客户等问题,违反了相关规定,给银行理财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带来较大风险隐患”。
  理财周报记者暗访的上海地区的几家银行中发现,近来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显得很冷清,产品种类也相对较少,大多数以短期为主。
  位于肇嘉浜路上的的大堂经理对一个想要购买基金产品客户主要从产品收益和风险两方面来进行介绍,“这款产品是属于混合型的,所以当市场出现震荡时,相对来说债券类的配置就会占比多些。”同时这位客户经理提示客户,“我们还有一些其它收益率较高的产品没有推荐给你,因为我觉得这款比较适合你。”
  同时记者发现上海银行茶陵支行的理财经理在向一个从未购买过理财产品的客户介绍,也选了保守的债权型。
  同时上述两位工作人员均表示,如果客户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到柜台进行风险评估,而此后可以在网上进行购买,“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环节,风险评估就不需要重新填了。但我们有些产品并没有在网上公布。这类产品可能风险高些,客户需自行到柜台购买”。
  而相比较之下,招行和是相对比较激进的。
  在兴业银行某支行,一位前来购买季季丰C的大约50岁的阿姨,二话不说,拿起产品说明书,直接把银行卡和身份证交给理财经理。理财经理就照着阿姨的身份证和银行卡所显示的信息把合同填完了,阿姨直接就签了字,然后才开始填写客户风险评估书。
  事实是这位客户并没有填写客户风险评估书,而是先签了名字。“产品说明书和客户风险评估书都是配套的,只有当你决定买这个理财产品时,我们才能给你填写风险评估书。”这位理财经理告诉暗访中的记者,同时她强调是不能在兴业银行的网站上购买理财产品。
  而招行徐汇区某支行负责销售银保产品的工作人员再计算了其正在发行的一款银保产品的收益后,称“这款产品不能在网上购买,只能到银行买,因为我们是要有规定指标的”。
  市场整改:落实不到位
  上海银监局要求,《风险提示》下发后,各在沪商业银行应立即针对理财业务销售行为开展自我评估和整改工作。然而从记者观察和了解的情况看,沪上银行并没有落实银监局的指示。
  上海地区的一家大型城商行的国际金融理财师说,“听说有收到这样一个风险提示,但是银行上面也没有专门就这个提示对理财师进行指导,或者开展相关整治工作。”
  而沪上另外一家银行的相关部门人员则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道,“有看到那份文件,但只是个形式,银行好像也没当回事。”
  上海银监局在《风险提示》中称,将视情况对各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状况进行检查,对继续违规的行为给予处罚。
  “这对各银行是个警示。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倾听多方面反馈,一个是客户的反映,一个是银行的反映,和媒体的报道等。随着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在理财产品市场的监测上,确实也有些困惑。而理财产品的不断丰富,也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需要。总的角度,监测、关注和分析,对严重案例进行处罚。”周文杰称。(责任编辑:田瑛)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爱钱进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
欢迎回到爱钱进!您的账户:
相关理财知识
热门关键词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净值-本金就是收益啊。如果您觉得正确或者采纳的话,麻烦给我好评哦,谢谢。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稳定理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