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8学期课程表

交通大学百年声色光影录
她,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超越一个世纪的风采让她格外灿烂;她,是中国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各个历史时期都独领风骚;她,是名流精英的摇篮,拥有华人世界实力强大的校友群。她的名字叫做“交通大学”,虽然响亮,但却被许多人误解;虽然著名,但却有更多不为人知的辉煌成就。
---------------------------------------------------------------------
一、《声》
翻开落满尘埃的旧书,是否还有久违的馨香;转动老式的留声机,是否还有婉转的乐曲。从那些古稀花甲的学者口中,我们可以重温那些淡忘了的流年,聆听历史的回声……
“记得第一天老师就跟我们宣布:我们交大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校,我们不是培养一般的人,我们是培养天才。一开始就是这么说的,所以学习上要求很严,要大量地淘汰……”
“唐庆诒先生……因为目盲,不能板书,先生讲到哪里就顺口将原文背诵出来。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讲授的是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他一口气把这首英文诗背了出来,令我们大为折服……”
“在他的引荐下,我先后认识了苏步青、朱公谨、周炜良、陈省身等当时数学界的著名人物……如果没有交大朴实无华的学风为我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这些关于往事的只言片语都是交通大学的老校友回忆,他们有人民邮电教材的高级编审员,有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著名翻译家,有中科院院士国家科技发明奖获得者,从他们朴实而生动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触摸到这所一百一十年历史的名校,历数她星辰一般的往事。
交通大学的前身之一南洋公学创立于1896年,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一直独领风骚。另一支便是今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是肇始于1896年5月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她是中国土木、交通、矿冶工程教育的发祥之地,也曾因工科教育而独步天下;当时清华大学刚刚成立,北京大学等学府还不足以和交通大学抗衡。交通大学是工程方面的最高学府,南有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机电类独步天下;北有交大唐山工学院,土木、交通类学科首屈一指,交相辉映,让人仰视。
谈到交通大学,很多人都会把她和所谓的“交通”联系起来,以为她就是一所专门研究铺路造车的专业大学。其实,1928年11月,上海、唐山、北京三所交大合并成铁道部交通大学;1938年8月,学校改由教育部直辖,定名国立交通大学。唐文治校长确定校庆就定于4月8日,取自交通是为了“四通八达”的意思。可见“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一样,都是专有名词、特定名称,并不是类别名,这和工业大学、理工大学、科技大学、师范大学、农业大学、矿业大学等的称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属于行业名称。尽管现在很多的行业大学都是多科性大学,但总是以本行业学科或相关学科为主。而交通大学却不是行业大学,尤其从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两所学校更可以看出,她们并不是是两所专门搞交通的交通大学。因历史渊源沿用交通大学并同属交通大学大家庭的共有5所: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台湾新竹交通大学,这5所交大都被海内外校友广泛认同,尤其一些海外的校友会,很多都不直接分哪个交大,直接称为交通大学校友会,各所交大校友情同手足。现在中国称作交大的学校除了从老“交通大学”繁衍出的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以外,还有重庆交通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它们和“交通大学”并无直接血缘关系,有的则只是借了这个名称而已。
浙江大学被人誉为“东方剑桥”,而交通大学上海学校的雅号“东方MIT”、唐山学校的“东方康奈尔”则更是实至名归。录取方面,当时能进交大都是千里挑一,能拿到交大文凭意味拿到了高收入的金饭碗。教学方面,当年的国立交通大学用的大都是MIT的原版教材,要求非常严格。邹韬奋在交大读土木时由于理工科要求严格,读得半夜吐血,读不下去,只好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学新闻。这样条件下造就出的人才,都非常杰出。
当时交大学生灿若星辰,黄炎培成为共和国第一任政务院副总理,李叔同文词歌赋,样样精通。钱学森去美国加州理工学习,要求免修多门课程得到批准;茅以升从交大唐山工学院毕业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时学习特别优秀,名列第一,校方决定从此对中国交大的留学生免试入学;王安去哈佛时,由于抗战没有带交大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哈佛知道是交大毕业的,决定破格录取。交大学人心怀祖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后来成为北京交通大学新中国的第一任校长,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交大校友有6位;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大校友有200多位。这一串串光亮的名字和数据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交大清新的学风和厚实的文化基础。&
<font COLOR="#52年院系调整中交通大学由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工、管的多学科大学被拆成单一工科大学。为了支援西部,上海交通大学的很大一部分被迁往西安;唐山交大唐山工学院(唐山交通大学)的建筑系调整到天津大学;该校的矿冶系,连同所有师资,学生,设备,图书等调整到新组建的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部分调整到原北京地质学院和中国矿业学院;该校的化学工程系调整至天津大学;该校的材料工程系调入北京铁道学院;电机系电讯组调整到原哈尔滨铁道学院;该校的土木系水利组调整到清华大学,72年响应国家要求迁到四川;北京交大则变成了北京铁道学院。虽然几经变迁,多次拆分,但是她“饮水思源”的优良传统从未改变,各地交大人都心向母校,并且依然保持了强大的学科实力。在她越百年的光彩历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南北交织的风物,倾听依然回荡着的历史回声-------
二、《色》
夏天的大海是明丽的蓝色,夕阳下的古城墙是沉静的褐色,跳跃的灵感是欢快橙色,多思的冥想是凝重的灰色。智慧有色彩,智慧所栖息的精神家园也有各自绚丽的衣裳。北京交大和唐山交大相互支持,雄踞北方;上海交大为一时之学术泰斗。现在的“交通大学”四个兄弟姐妹——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样光彩照人,各有千秋。&&
双城记——明与暗的交接
从上海交大到西安交大,有波折有故事,但是她们两者目前都已经成为中国瞩目的高等学府,今年的春节晚会上的小品节目还用到了这两所学校的名字,可见其在大众心中的普及程度。今天的上交大和西交大,血脉相连但风格不同,一个是新颖锐意,一个是温和厚重,恰如一副名画的明暗两处,在中国上演着精彩不断的“双城记”。
她置身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会中,动感而华丽;她保留了学者的谦和质朴,但更向往创新与求变。上海交通大学充满了现代的意味,有明亮的包装,像一艘挂满七彩国旗的帆船,永远给人领先的感觉。上海交大曾经是“交通大学”本部所在,
以强大的工科、生命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为特色。合并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以后,更是如虎添翼。上交的船舶,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通信,管理科学都是全国一流。近年来,交大生物技术声名鹊起,交大昂立驰名中国;微软中国与上交关系密切,有很多合作项目;上交安泰管理学院含金量高,列中国十大管理学院之一。文科虽然比不过同城的复旦,但是科学技术哲学独领风骚,艺术设计无出其右,外国语学院知名度颇高。偶然发现,上交的优势学科都是现在非常热门的前沿科学,显的多姿多彩。上交在徐家汇闹中取静,不断上升的科研实力让其获得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阻燃镁合金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无缆水下机器人”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上海交通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
学校科研经费连续五年名列国内高校第三。&
和东边的兄弟不同,西安交大显得更加温和稳重,长项都集中在富有传统特色的学科以及基础技术研究方面。当年为了支援西部,西交带走了老交大百分之六十的师生,24个专业,王牌系机电系,能源系都落户西安。现在的西交依然实力不减当年,执国内机械,能源,电气工程等学科之牛耳,很多国内的机械、能源大师都在这里教学授业。中国是能源大国,目前在能源利用方面急切需要改进并将吸取大量人才。机械制造业是历史悠久的工业学科,我国是世界制造中心,西交在机械方面所做的贡献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此外,管理科学是西交的著名专业,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拥有管理学方面的一名院士。在高新科学方面,借着西北的航空航天优势在航空航天学院还成立了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有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来原直属人民银行的陕西财经学院和直属卫生部的西安医科大学也被西交合并进来,让西交迈进综合性大学的行列。地处西部,和千年古城为伴,敦厚谦诚,塌实发展,交大“求是”的校训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些灰色的机械,黑色的能源,银白的飞机让我们领略到一个塌实厚重的西安交大。
天仙配——冷与暖的呼应
原本同在北方,天作之合,一步之遥可以相依为伴。但战火连绵,一个远走西南,一个留守北地,仿佛银河天堑相隔。不过夜凉如水之时,尚有鹊桥连通,这对“伴侣”也是自有奇招,铺路架桥是他们的长处。在交通类土建方面,西南交通大学国内一流;交通管理方面,北京交通大学让人刮目相看。
西南交大的桥梁与隧道工程威震学界,让众多同类专业学校望其项背;铁路工程是当之无愧做业内第一把交椅;隧道工程和桥梁工程可以稳拿榜眼。如果说前面两个兄弟整体实力超群,那么西南交的专业优势就非常明显了。当年唐山交大土木学科在国内无可匹敌,交大校史馆中所列的一百三十多位院士三分之一出自唐山交大,即西南交大的前身。现在的西南交大依然保持了在土木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铁道,桥梁,隧道等方面的研究。另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实验室也为西南交大增色不少,磁悬浮列车的研究让整个中国的目光汇聚在西南。总之,在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领域,西南交大可以说地位崇高。西南交大有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有车辆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也许在西南太久会让自己的名字渐渐淡漠,但那绝对不是逃避或者隐居,要知道,实力需要用时间和精力来换取,更何况她还有一颗不断进取的火热的心。&&
身在高手云集的北京,想恢复当年号令天下的威势已经不大容易了,但是暂时的落寞没有让北京交大消沉。前身是清政府邮传部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及北京邮电学校的北京交大,在铁路自动化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北交大交通运输方面的研究是硬功夫,通信、光纤技术在铁路上的运用国内领先;信息工程方面,铁路运输自动化与通信引导潮流;交通管理方面,有铁道部级开放实验室——交通运输系统模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交大还有一个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侧重物流方面的研究,物流是现在新兴的朝阳产业,相信以后还会有更深入的发展。可见,在交通运营管理上,北京交通大学走的是高科技的实力路线,让冰冷的机器能够变得像人类一样灵活。在交通类的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北京交通大学虽然不如西南交大,同济等学校,但是毕竟有底蕴有实力基础,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依然可以说占据着北方的广大市场。新修造的多条地铁线路就由北京交大承担了许多研究任务,而且地铁运营管理也多由他来策划研究。地处京师,相信坚守北方的北交大会有一天重振雄风。&
三、《光》
我们常说要“韬光养晦”
,赞美仪容不凡是“光彩照人”,形容人的功绩是“光耀千古”。光是希望,是未来,是卓越不凡。四大交大有的傲立潮头,有的潜心钻研,有的自力更生,有的厚积薄发。他们都闪烁着卓越的光芒,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南京路上的霓虹闪烁多变,橱窗中的水晶折射出斑斓的光,从上海交大学子身上,也总能感受到那种灵动的光彩,飘逸潇洒的气质。交大学子各种国际大赛上一显身手,而且给人灵活睿智的印象。欧莱雅商业策划大赛每年有世界上多个国家上百个学校参与,在中国赛区的激烈角逐中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以一身让人耳目一新的唐装亮相,犀利的言辞,风趣幽默的表现方式一举赢得金奖。AIA国际经济师大赛上,交通大学数学系的几位同学用翔实的数据,经典的模型吸引评委,出其不意的击败所有对手捧回第一。2002年和2005年,上海交大学生代表队先后两度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冠军,此外,他们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和国际音乐比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上海交大本科生生源质量名列全国高校前茅,考上交大难度不小,但是能够在上海感受经济浪潮的波动,在一流的大学求学当然值得努力。上海交大的就业形势一直非常好,不亚于同城的复旦,甚至因为专业设置大多为比较新颖实用的工程类学科,依托上海航运中心,外国企业集中的优势,可以称的上是沪上的就业王牌,各大名企都可以找到交大学子的位置。
上善若水,中国人讲究以柔克刚,在中国的西北,她技压群雄但却没有张扬,仿佛曲江池边的垂柳,风来则动,风停则静享这一方天光。可能是因为地处古城的缘故,她以塌实稳重的学风著称,没有太多物欲熏染更容易安心治学。西北的消息流通程度不如东部,但是西交大学生的出国率和保送东部研究生的人数都非常之高,这和学生们潜心钻研的扎实作风不无关系。学校已形成
“学士—硕士—博士”贯通的培养体系,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这里没有东部发达地区那么多便利的资源和深厚基础,完全靠西迁的交大人不断奋斗创造出一所世界名校,是国家
“ 七五 ”、“八五”重点建设的几所大学之一 , 是首批进入国家 “211 工程 ””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 1999
年被国家确定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在2002年伦敦举行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上,西交学子以温文儒雅的风格一举获得非英语国家第一名;连续夺得
96中国名校辩论赛、 98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 99
“国际大专辩论赛”,并取得冠军。他们瞄准机会,以静制动,在职场上西交学子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在东部地区很有声誉。走在西交的校园中看樱花灿烂,牡丹吐艳,水雾升腾,高楼林立,奋发前进的氛围和西交学人踏实稳重的气质得到了完美结合。
有人说唐山老交大被分割拆迁到了成都是一次浩劫,这种比喻听起来有点过分,但是却并不夸张。当年的唐山交大绝对可以称的上是国内不逊色于任何学校的一流名校,但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要想在全国叫响自己的名字却有点力不从心,但是她却是真正值称赞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大学之一,她的坚定让人赞叹。西南交大的搬迁没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靠着自己的力量不断壮大,她的校园产业曾经一度兴盛让人叹服,现在也在中国高校前二十之列,取得过国家科技一等奖。每年铁道,土木,工程类的全国大型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都会来西南交通大学寻访良才,这方面西南交大在中国的西南、中南、华南占据着稳定的市场。投资两亿多建设的磁悬浮实验线更是让西南交大在高新运载领域领先任何同类高校。将前进的信念进行到底,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让每个接触过她的人都深深动容。正是因为西南交大不遗余力的努力发展,近年来各大公司也瞄准了她的毕业生,连续15年就业率95%以上,英特尔、华为等大型IT企业也频频光顾,希望找到千里马。在中国的西南,杜甫用诗歌吟唱着中国的历史,她也默默发展着,继续书写着坚持奋进的神话。
北京是中国最早修造地铁的城市,在八十年代就有了第一条底下铁路线路,现在地铁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预计2008年到2010年将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建成高水平的底下运输网络。这不仅仅需要高超的工程技术支持,还需要完善的科学管理。在铁路运输管理方面,北京交大风光独好。北京实力卓越的高校数不胜数,北京交大看准时机,找准定位,没有走大而全的路线,非常富有远见的发展了自己的长处——交通管理。她是中国铁路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中心,也是铁路运营方面的老大,如何更有效的运营铁路交通和地铁线路是中国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现在乘坐首都的地铁线路,可以看到车厢里的广告就北京交大培训中心做的宣传,不得不佩服北交大的领导,远见卓识,能够在多变的潮流中把握发展的机会。北京是文化教育中心,求学首都可以受到多方面优秀文化的熏陶,身在百年名校之中又可以体会深厚的传统积淀,也许你在这里会更加有预见性,更能挖掘自己的潜力。
四、《影》
优秀的高校如天上的星辰一般,将影子投向大地。“交通大学”曾如中天北斗,现在分出的四颗小星也已经发展成为四个光亮的星座,他们的身影与其他星辰的光影交织在一起,照亮中国的天际……
除了老交大分出的四个交通大学以外,中国能找到与之血脉相通的很多学校。1952年中国进行了院系调整,交通大学这座学术航母被拆分。航空系调入西北工业大学,水利系调入河海大学,电讯工程后来组建了电子科技大学,化学系进入华东理工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管理合并进了复旦,土木建筑全部调入同济,纺织工程进入东华,机电系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另外会计、财务等专业部分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的建筑系进入天津大学,矿业地质等专业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水利系调整到清华大学。可以看出,当年从老交大调出的专业现在都成了这些学校的优势专业,“交通大学”的影子无处不在,她的影响对中国教育是深远的。
“交通大学”拥有华人世界实力强大的校友群,交大学人“饮水思源”心系母校,从学术上、财力上、社交上极力帮助母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交大海外校友超过5000人,遍布世界各地,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地区,成立了当地校友会,定期举行校友活动。2000年第7次全球交大校友年会已经圆满结束。据当时《世界日报》报导,来自台湾的老校友蒋光照,在会议结束前,宣布“全球交大校友联谊会”成立,首任会长为汪道涵。目前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五所交大已经联合成立“交通大学校友总会”,不管你到什么地方,“交通大学”都会给你一种如影随形的优越感。
“交通大学”四个字意义深刻,百年交大,果然四通八达。1958年西南交通大学(当时的唐山铁道学院)成立的兰州分校后来成立了兰州交通大学,中央铁路党校,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都是她的支脉,上海交大的车辆系后迁往江西成立了现在的华东交通大学。交大学人很多也成了国内一流学校的学科带头人。“交通大学”一百一十周年庆典,会高朋满座,星光灿烂,热闹非凡。求学“交通大学”,给你一种动力,给你一份期待&。&
--------------------------------------------------------------------------
转&交通大学校风优良人才辈出&&
山海关铁路学堂从创办之初,其主要课程就采用英文教材,聘用英籍教师,以口授、笔记为主要教学形式,因此对英文水平要求比较高。1907年,学监规定,学堂的文告、榜文咸用英文。
1899年,铁路学堂在天津招生20名,这批学生因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与教习梁子丰(留美学生,普通话讲得不好)发生矛盾,铁路总局电令将学生送天津(路局所在地)复试甄别,6名合格学生回校学习,其余的遣送回家,这是该校为坚持入学条件,保证招生质量而采取的首次严格措施。
学堂很重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900年5月,学堂因八国联军入侵提前放了暑假,在校学生在总教习带领下到锦州小凌河路段、大凌河工地参观。该路段工程师詹天佑亲自陪同参观并讲解路桥工程。为实习方便,学校迁址到唐山,并于1910年建成实习工厂,添置设备,装备起机械工程、水利工程两个实验室。
清政府对唐山路矿学堂也十分重视。1908年,军机大臣刘坤一奏请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批准颁赠路矿学堂《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该图书被史学家称为“康熙百科全书”。
为严把学生入学质量关,提高教学水平,从1912年起,学校开设了预科班,时为一年,1914年改为两年。1918年改为中学,分四个年级。
1914年,原清政府工程顾问英国人老山德培之子,遵父遗嘱捐款1000英镑,建立老山德培奖学金。以其利息每年奖励唐山、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的前五名优秀毕业生,这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首次设立奖学金,这项奖金一直持续到“七七”事变前。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12年夏秋间,粤汉铁路招生工程技术人员(练习生),全国各地500多名高校毕业生前往投考,发榜录取28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23名应试者全部被录取。
日至4月14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在北京举行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绩展览评比,74所各类高等学校将历年学生成绩呈送评展。会后,由教育部专门人员评定分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以94分的优异成绩获第一名。同年秋,教育部授予该校“优等奖状”一个。12月,教育总长范源廉特奖“竢实扬华”匾额一方。
1916年6月,1914届毕业生黄寿恒、1916届毕业生茅以升,考取官费留学美国。黄去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飞机制造硕士学位。茅去康乃尔大学进修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康大不承认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文凭,首先出题考核茅以升的大学课程,继而又进行入学考试,结果茅以升两次都取得优异成绩。为此,康大决定,凡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学生,一律免试来校进修研究生。由于茅以升等留美学生的影响,该校的文凭逐渐为美国一些大学认可。在康大期间,茅以升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通常几年才能学完的课程,获得了康乃尔大学的硕士学位。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获得非同反响的荣誉,得益于学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一)“不惜重金延聘国内外名家教授执教把关”。山海关铁路学堂和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聘请的总教习史卜雷、葛尔飞,月俸白银400两,(当时清廷皇妃一年的例银仅300两)。由此可见学校当局对师资和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
(二)“教学体制的确定具有远见”。从在唐山复校起,就比照英国工科大学的模式,确定学制为四年,并制定四年制课程表,课程内容构想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三)“制定严格的办学规程”。学校从创办到复校初期,就制定了以“分数把关”为特点的办学章程。1907年4月,制定的《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章程》,共227条,315款,对行政与教学管理,考试与升留级制度,生活与文娱体育活动都作出了详细而严格的规定。《章程》明确:平时考试均包括以前所学内容,毕业考试则包括四年所学的内容,不及格者留级或退学。如此严格的规定,使所有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不敢有所松懈。
(四)“早期确定撰写论文的教学环节”。为使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活跃学术空气,1910年暑假添设了撰写论文的教学环节。从四年级开始,本科学生均需撰写论文,每周课时内不得少于6小时用于撰写论文。论文由教师评阅,监督存案,报邮传部核查。这样早得添设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罕见的。1916年,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绩展览评比会上,该校展出的用英文撰写的毕业论文图文并茂,备受称誉。1919年春,鉴于过去学生论文题目仅限于铁道工程或桥梁工程的一个局部,经英籍教师麦克里提议,扩展了论文范围,以激发学生多方面的研究兴趣。同时校方以校友会的名义创办学术刊物《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杂志》,以促进学术交流,这是该校历史上一次颇有见地的改革。
(五)“不断改革,从严治学”,1921年该校仿照美国康乃尔大学模式调整课程,增设科目,采用美国工科大学教材,改进教学和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这是自1910年以后该校进行的第二项改革。其特点是:(1)由学习英国模式改为学习美国模式,美籍教授增多;(2)加强了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使教与学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改变了教育学脱节的旧习,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由于历届留美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该校享有“东方康乃尔”的美称。从这时起,美国决定每年接受两名该校学生留学并形成制度。
1925年暑假,为更细致的进行专业分工,提高教学质量,土木工程科分成铁路工程、构造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卫生工程4个专业。并制定各专门课程表,这是该校历史上第三次重大改革。
同年8月,奉系军阀张作霖。保送一批奉天省学生入学,学校坚持入学条件,为此特别开设补习班,准其补习一年再升入二年制预科,预科考试合格,才能升入本科学习,这是该校从严治学的又一例证。
日,唐山工学院长、著名水利专家李书田教授提出土木工程科新课程表,并确定1930年为过渡期,次年采用新课表。6月17日制定了《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专章》六编十八章。专章第一编通则规定设铁路工程、构造工程、市政卫生工程三系,学制仍为四年。但因师资、设备、经费等原因,实际只设了土木一个系,下设铁路工程、构造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卫生工程专门。这4个专门课程大同小异,虽尚无明确的分工,但却是该校设系之始。专章第二编是考核成绩规则,概括了该校开办以来有关成绩考核的宝贵经验。同年7月,为纪念在唐山建校二十五周年,出版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二十五周年纪念刊》,对校史和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简单介绍,铁道部长兼交通大学校长孙科特为之作序。
1930年9月,为促进学术交流,创办了该校历史上发行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学术刊物《交大唐院季刊》。1936年1月,因日军进攻华北被迫停刊。三十年代初期的教学改革,把行政、教学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是该校第四次卓有成效的改革。
“七七”事变前夕,虽然时局动荡,但学校的教学工作仍然取得好成绩。1935年,全国”庚款“公费留学仅有两个名额,全部被该校的学生考取,一个是张维,一个是严恺。
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期,学校的学术气氛十分活跃。1921年成立的“斐陶斐励学会”唐山分会,会员有罗忠忱、茅以升、李斐英、伍镜湖、陈茂康、黄霭如、黄寿恒、薛卓斌、谭真等著名教授组成,罗忠忱任会长,李斐英任书记学会先后邀请美国铁路桥梁专家华岱尔等来校作学术报告。为学以致用,顾宜孙、华凤翔、伍镜湖等教授每年都率领三、四年级学生去塘沽进行水文进行测量实习;去山海关进行水文测量实习,实习未完就发生了“七七”事变,但伍教授仍带领学生坚持完成了实习任务。
三十年代的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形成了强大的教授阵容。有1912年来校任教的罗忠忱教授(是我国最早的土木工程学教授之一);1915年来校任教的伍镜湖教授;1922年来校的顾宜孙教授;1923年来校任教的黄寿恒教授等。他们爱校如家,既教书又育人,深得学生爱戴,被尊为唐院“五元老”。1931年,该校林炳贤教授被三榜定案考取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资格,我国仅有五人获此殊荣。同年刘仙洲来校任教(著名教授、著名教育家、机械工程专家),更加强了师资力量。在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激励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使唐山工学院跻身于全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之列。
1932年中华文化基金会赠给唐山工学院的万年材料试验机安装并投入使用,该机容量为40万磅,8呎以內的橫樑、支柱均可试验,此机堪称东亚地区第一,为我国所仅有。同年铁道部、教育部为表彰罗忠忱教授来唐执教20年,特颁奖状。校友们为此发起募捐,建立“建侯奖学金”,每年奖励5名优秀学生,这是该校第二种奖学金。
“七七”事变后,唐山工学院辗转多处,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仍锐意办学。1939年学校在贵州平越县复学后,迅速恢复了“斐陶斐励学会”,1941年2月,土木系学生为发扬以往“自由研究之精神”,恢复了“力行土木工程学会”(曾建于1928年),聘请教授茅以升、罗忠忱、伍镜湖、顾宜孙、李斐英、黄寿恒、陈茂康、林炳贤、朱泰信、许元启、副教授范治纶,讲师罗河、李汶、杨耀乾为名誉委员,出版土木工程学会会刊《土木》。经常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校作学术报告,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平越6年期间,培养毕业生638人,他们大多数投身于抗日后方的交通建设和经济建设。
在贵州平越期间的1942年10月,该校又新增了一种奖学金,名为“李太夫人奖学金”。这是该校1915届毕业生李忠框遵母命捐款10万元(旧币)作为奖励基金,以其利息每年奖励贫寒学生2人。
1947年5月校庆之际,重新确定原交通大学校训为该校校训,即“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同时公布新的院歌,此次公布时略有修改):“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灌输文化尚交通。习矿冶,土木工,窥学术,贯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璀兮如金在熔,烂兮如玉相攻,桃浓李郁广座被春风。宜诚果,宜勤朴,基础坚,事功崇,文轨车书郅大同。”
解放前,唐山工学院的办学规模一直比较小。1931年以前虽增开矿科、机械科,但时间短暂,实际上仅设土木工程科,在校学生仅200名左右。1941年以前,大体上维持二、三个专业的办学规模,在校学生多在200至300名之间,至多未超过800人。
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饱经沧桑的高等学府才获得新生。学校逐步由英语授课改为汉语授课,取消了“党义”、“公民”等课程。学习借鉴苏联经验,设立了37个教研组,各系教师按教研组进行教学活动。1949年8月,学校有7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1972年,前往四川峨嵋时,共有12个本科专业。
唐山交通大学从创办到1972年离开唐山,共毕业研究生49人,本科生11682人,专科生2069人,为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特别是铁路、工矿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之中涌现出大批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党政领导人。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就有15名:何杰、竺可桢、李俨、茅以升、方俊、汪菊潜、周惠久、张维、严恺、刘恢先、张沛霖、徐采栋、肖纪美、陈能宽、壮育智;曾任省部级领导干部的专家教授有9名(不含兼职的学部委员):谭真、赵祖康、、武怀让、曾涌泉、冯寅、蒋荐璟、杨纪珂、马鳞;其它著名学者、专家、社会活动家、革命干部有:杨杏佛(民主革命先驱、著名社会活动家)、林同棪(著名建筑学家、被美国誉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曾获里根总统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张馥葵(美国悬索桥权威、纽约最高摩天大楼顾问工程师)、罗河(著名航空测量学家)、刘文华(曾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李温平(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抗战时期曾获盟军授予的“自由勋章”)、刘大中(曾任台湾研究院院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经济学家)、侯振庭(著名教育家)、佘畯南(著名建筑学家、广州白天鹅饭店总设计师)、许宁(著名工程爆破专家)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交通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