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气排球扣球手势图中扣球个人战术

当前位置:
>>>排球比赛中,一方扣球时,另一方需拦网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拦网的..
排球比赛中,一方扣球时,另一方需拦网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拦网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排球运动的方向 B.改变排球运动的快慢 C.改变排球运动的动能 D.改变排球的重力势能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湖南省中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排球比赛中,一方扣球时,另一方需拦网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拦网的..”主要考查你对&&力的作用效果&&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对作用效果的理解: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如物体从快到慢、从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都是速度大小在改变;二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如左转弯、右转弯等都是说明其运动方向在改变;三是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了改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如放在水平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不断变化;刀片能划破纸;射箭时,拉弯了的弓等等都表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 说明:(1)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一个物体若受到了力(合力不为0)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控制变量法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就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例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1)、(2)、(3)、(4)各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 ) A.图(1)和(2)B.图(1)和(3) C.图(1)和(4)D.图(2)和(3)解析: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当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见图(1)和(2);当力的大小和力的作用点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见图(1) 和(3);当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见图(1)和(4),因此本题选C。答案:C例2: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物体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解析: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且h2小于h1。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发现相似题
与“排球比赛中,一方扣球时,另一方需拦网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拦网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3762255871189624996918769257535排球训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免费37页免费15页免费6页免费8页免费 4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4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4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7页1下载券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
本文介紹的是排球。關於排球的其他意思,詳見「」。
排球运动起源于。日,由美国干事威廉·摩根发明。
起初,人们分站在场球网的两侧,将托来托去,参加人数、击球次数不限。比赛中网高1.98米。这就是排球的雏形。
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第一场公开比赛。
初期,排球被称为Mintonette(小网子之意)。1896年,霍尔斯泰德教授根据比赛特点,提议改为Volleyball(空中击球),即现代国际通用名称Volleyball(排球)。当时的正式用球圆周为25~27英寸(约63.5~68.8),重量为9~12盎司(约255~346)。现代国际比赛用球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很大改变,但球的规格还和以前差不多。
1896年,第一場排球賽於春田學院舉行。
1900年,專為排球運動設計的專用球誕生了。
1916年,在菲律賓開始推廣舉球和扣殺動作。
1917年,比賽制度由21分制改為15分制。
1920年,每邊三次擊球和後排攻擊規則成立。
1922年,第一次青年會全國錦標賽在紐約布魯克林舉行。
1928年,全美排球協會成立。
1930年,第一次二人制沙灘排球出現。
1934年,承認國家裁判的地位。
1947年,FIVB國際排協總會成立。
1948年,第一次二人制沙灘排球比賽舉行。
1949年,第一屆世界錦標賽於捷克布拉格舉行。
1964年,東京奧運會中排球項目首次為奧運會所接收。
1974年,於墨西哥舉行的世界錦標賽於東京以電視轉播。
1983年,AVP職業排球聯盟成立。
1986年,WPVA女子職業排球聯盟成立。
1987年,FIVB增設世界沙灘排球錦標賽。
1990年,WORLD LEAGUE 世界聯盟成立。
1995年,排球運動發明100年。
1996年,奧運增設二人制沙灘排球比賽項目。
美国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是排球的发源地,该校的基督教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学校毕业生以及中的美国军人,都是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
排球運動首先傳入、、等國,(年)期間傳入、等國家。後,國家排球運動技術水準長期居世界領先地位,歐洲各國從一開始接觸的就是6人制排球,因此技戰術水準得以長久領先。
排球運動傳入始於1900年的。1913年第一屆把排球列入正式比賽,由於當時規則尚不完善,亞洲各國的排球運動經歷了16人制、12人制和9人制,直到1950年代,才逐步過渡到6人制排球
為適應排球運動的發展,1947年在正式成立了,負責領導國際排球運動,第一任主席是人。國際排聯現已有140多個會員國。
排球運動傳入亞洲的歷史流程 1900年傳到印度 1905年傳教士J Howard Crocker將排球運動傳到中國 1910年透過Elwood S. Brown再傳到菲律賓, 1913年美國人Franklin H. Brown到日本將排球比賽作首次的公開,排球正式傳入日本。 1922年台灣體育協會邀請在東京青年會工作的布朗先生來台指導排球,布朗先生開啟了台灣排球運動的大門。
日治時期的行政作為造就了排球運動傳入臺灣。台灣排球運動發展的歷史,在日治時期由日本傳至台灣,在北部興起往南部紮根;在台灣光復後的40-60年代,戰後經濟由蕭條轉趨復甦,由於國民政府的大力鼓吹,各縣市紛紛成立排球隊,並在軍中持續推動,成立各軍種球隊,並舉辦如省運、國校教職員排球賽、中等學校排球賽等,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裡,體育競賽成為生活娛樂與休閒活動的重要手段;70年代開始,因外交上屢遭挫敗,國際情勢中與兩岸的競爭關係下,體育外交成為重要的管道,排球運動分別派隊參加亞洲盃排球賽,外派優秀教練到中南美洲進行交流等,都是成為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手段。
相關文物資料請參閱
1981年11月在举行的第三届赛中,七战七捷首次获世界冠军。
1982年第九届上,又获冠军。
1984年的上再获冠军,实现了“三连冠”的誓言。
此后1985年的第四届、1986年的第十届再次夺冠,创造了世界女子排球“五连冠”的佳绩。
2001年首次获世界大冠军杯(洲际国家杯)冠军。
2003年首次获冠军。
2003年的第九届、2004年的上, 重获世界冠军。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中,中国女子排球队获得季军。
七次获世界冠军:
(主办国: , 亚军: )
(主办国: , 亚军: )
(主办国: , 亚军: )
(主办国: , 亚军: )
(主办国: , 亚军: )
(主办国: , 亚军: )
(主办国: , 亚军: )
排球場由比賽場區(playing court)和無障礙區(free zone)組成。比賽場區長18公尺,寬9公尺。可分為兩塊等面積(9m×9m)的區域,比賽的兩隊各於球場球網的一邊,每一邊又可分為前區(前排)(離中線3公尺內的區域)和後區(後排)(離中線3公尺到9公尺的區域),劃分前區和後區的線稱為攻擊線(attack line),男子競賽為中線以上最高點離地面2.43公尺的網高(女子競賽則是2.24公尺);無障礙區,指的是場地上方不得有任何障礙物的空間,除寬度不得小於兩公尺外沒有其他限制。球場各邊線寬5公分。
除此之外,職業的場地對於立體的高度也有要求。
连击:單人連續擊球兩次以上(除第一接傳、或攔網時接觸身體多個部位、或攔網後接一傳)
持球:球停留於手中(通常以裁判的個人主觀角度來決定)
4次击球:一方隊伍擊球三次以上(攔網觸球不算在內)
过网击球:於對方球員未完成攻擊性擊球前或同時,於對方空間觸球
位置错误:位置錯誤(只和前後左右有關)發球方由主審裁定,接發球方由二審裁定;或輪轉錯誤(發球員)
触网:根據2012排球新規則,身體任何一部位碰觸到網上白帶或標誌竿頂部80公分才算觸網或是干擾到另一方之行為才算(白帶下方的部分只要不影響到比賽的進行不算觸網)
后排违例:後排不能欄網.於球完全高於網頂時完成攻擊性擊球
每局比赛各队均有2次暂停和6次换人的机会。成死球时可要求暂停。
每局比赛各队有两次普通暂停机会(國際賽事當中,當一隊滿8分或16分時候有技術暫停,除決勝局外),时间30秒。比赛有一队先到8分或16分时,各有一次技术暂停的机会,时间60秒,是否給予暫停也可以由主審來裁定。
换人规则: 主力队员只能退出比赛一次,同一局中再次上场比赛时,只能和剛才的人換。 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上下场各一次,可以替换任何一个主力队员。同一局中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全队每局有6次换人机会。
早期的排球比賽採用的是發球得分制 目前世界各地進行的是落地得分制 再改成落地得分制後,會讓比賽更刺激,雙方會更積極珍惜每一顆球 排球比賽採取五局三勝制,先取三局勝利就是贏了比賽。
五局三勝制的原則,但首四局改為二十五分制,第五局十五分制。另外,每局都是落地得分制,取消了發球權制。同樣,兩隊二十四分平手(第五局十四分平手)後就行局末平分制,直至其中一隊連勝兩分,方可贏得一局。 压线可算作得分。排球的中心只要至於場內落地都算對方得分。
男子排球主要进攻点是接应二传,尤其是后排一号位的进攻。主攻负责策应进攻和后排防守。副攻主要负责拦网,进攻以三号位为主,和二传的背后配合较少见。
而女子排球的打发则更为多样,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洲球队以身高的绝对优势,以高球强攻为主,进攻多为四号位高球以及后排进攻。以泰国队为代表的亚洲球队,由于身高劣势,则以快速多变的打法为主,防守小球细腻,串联好,多二三号位跑动进攻,四号位以平拉开为主。巴西,日本,中国等队伍则结合了两种打法,既强调串联和防守,在四号位或后排也有强力进攻手得分。
球员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种技术——发球、接發球、舉球、扣球、拦网、救球,而是通常根据球队的战术,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专长。最常见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种位置:攻手(分为主攻手和副攻手)、舉球員和自由球員(专职防守的球员) 为了有效阻挡对方的进攻,并在对方有足够反应时间之前将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弹回对方场地, 一般来说由身材较高且弹跳力好的球员担当攻手,但也不一定如此,位因教練對於戰術的需求而臨時有所變動。
一般又稱二傳手,舉球員可說是球場上的教練,舉球員的冷靜與處理能力往往決定一場球賽的勝負,進攻的節奏幾乎多由舉球員來掌握。职责在于组织全队的进攻,他们负责在舉球时将球送至让攻手最适宜扣球的位置。舉球員必须有能力和扣球队员组合出多种变化以破坏对方的防守,且要能掌握對方的攔網。移动快速、传球精准是一个舉球員的必备素质。一位好的舉球員可串起全隊的攻勢,並且必須相當了解隊上各攻擊手的特性與習慣,在比賽中更要保持清楚的頭腦與思維,另外,在某些時候舉球員也必須扮演攻擊手角色,一方面也可以變動球隊進攻的節奏!所以除了練習舉球技巧外,舉球員也必須具備些許長球攻擊和吊球的能力,變換攻擊的節奏,也可以讓對方防守上有更大的壓力,一旦對方注意力不集中或是體力下滑,往往會有出奇不意的得分效果。所以一位優秀的舉球員的訓練與養成也是相當辛苦的(球場上的教練),隨著強力發球的躍起,舉球員甚至是對上其他的角色對於修正球的的能力更需要提升。
自由人是专职防守的球员,负责接扣球和接发球防守的部分(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队最快的反应速度和最好的一传技术(但也會因此在後排少了一個攻擊手,減少攻擊上的路徑變化)。由于自由人不需要在网前进攻或防守,可以由一传技术好且反應快速的矮个子球员胜任。在比赛被指定为自由人的球员不可以担任其他位置。自由球員的替換次數是不受限制的,但兩次的替換之間必須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換下場者做輪替(或第二位自由球員)。替換的時間必須在裁判吹哨示意發球前做更換。每一局開始前,自由球員不得先進場,必須等第二裁判核對先發球員後才可替換進場。
副攻手又稱為欄中,是经常在靠近二传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员。過去快攻手专职拦网,要很清楚知道對方進攻的組織路線,因为他们必须阻挡来自对方快攻手的快攻,并且需要从中间向两边快速移动以组织双人拦网,但現在快攻手也成為重要的攻擊手之一,體力的負擔上相當大。通常快攻手是队中最高的球员,且不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术(因為後方的自由球員會將他在後排排時換下)。而副攻手(攔中)的穩定發揮會具有很大的牽制力,可以讓舉球員的配球有更多的可能性,也會讓主攻手的攻擊成功率提高,掩護的效果提高。
主攻手是在靠近标志杆的位置进攻的球员(通常在4號位和2號位)。由于大多数传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采用很长的助跑,有时甚至从边线外开始助跑。在进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强力扣杀得分,但有时也要求以斜线助跑和快攻来扰乱对方的防守。主攻手还需要掌握一传技术,因为在对方发球时他们通常作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传点。惯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适合在4号位(前排左侧)进攻,相对的,惯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适合在2号位(前排右侧)进攻。主攻手個人的技巧和突破的能力相當重要,也是球隊主要氣勢的帶動者。在接發球的攻擊時,主要是由舉球員來配球,而在來回的過程當中,主攻手的積極就相當重要了,主攻手對於處理球的能力也要有相當的穩定度。
同时,在现代排球当中,多数主攻手在后排并不被自由人换下。这就意味着多数主攻必须参与一传(接发球)和后排防守,这就使主攻这一位置要求运动员既有全面的扣球实力,又要有良好的后排保障技术。主攻的进攻任务在很大程度上由接应二传分担。
通常接应在常见的5-1阵形中只会有一个,与二传打对角。接应原本的主要用处是当二传手位置不佳无法传球时担任二传任务。但是,在现代排球战术中,接应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队的主要进攻点,尤其在男排是第一进攻点,以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欧美女子排球队也采用了这种打法,接应二传承担了非常多的进攻任务,很多球队接应二传是队中扣球技术最好的球员。通常接应在前排站在二传手的右边(二号位,后排一号位),扣二传手的背传球。传统的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则承担后排保障任务,进攻以跑动进攻(前交叉、后交叉、双背飞)为主,例如周苏红。
根据攻手和二传手的数量不同,排球有"4-2"、"6-2"和"5-1"三种标准阵型。4-2是最基本的阵型,只出现在初学者的比赛中,而在高级别比赛中,目前最常用的是5-1阵型也就是單舉。
4-2阵型有4个攻手和2个二传手。二传手通常在前排中间的位置进行二传(在罕见的出现在比赛中的4-2阵型中,二传手更多地在前排靠右的位置进行二传)。因此在比赛的任何时刻全队有两名前排进攻球员。
在轮转中两名二传手对角站位。在典型的阵型中包括两名对角站位的主攻手,因此在任何时刻前排和后排都各有一名主攻手。发球之后,前排球员移动到各自负责的位置,二传手总是在前排中间。或者,二传手移动到前排靠右的位置,此时前排另外两名球员分别担当主攻(左侧)和副攻(中间),但缺陷在于缺少一名在二传手身后的进攻球员,使得对方有一名前排球员可以放心地参与中间位置的拦网。
4-2阵型很明显的弱点就是只有两名进攻球员,使得球队可采用的进攻手段很少,進攻的變化也就少。
从另一个角度看,二传手也是一种攻击力(虽然是较弱的攻击力),因为当二传手轮转到前排时,是允许扣球與吊球的,所以当一传过来的球近网时,二传手可以选择击球过网(二次球)。这意味着在其他情况下可以忽略对二传手进行拦网的对方球员,此时必须留意二传手的进攻,那么我方的进攻球员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机会。
在6-2阵型中,总有一名球员从后排移动到前排进行二传舉球,三名前排球员全部担当进攻位置,可以有戰術上的變化。因此,所有六名球员都会在某些时刻担任攻手,其中有两人需要担任二传手。所以,6-2阵型实际上是一种4-2阵型,只不过由后排的二传手穿插到前排负责二传。
6-2阵型需要两名二传手(也就是俗稱雙舉),在轮转中对角站位。除二传手外,典型的阵型中还包括两名副攻手和两名主攻手。采用对角站位的方法,任何时刻前后排各有一名主攻手一名副攻手。在发球之后,前排球员移动到各自负责的位置。
6-2阵型的优势在于每一时刻都有三名前排进攻球员,使得进攻手段最大化。然而,6-2阵型不仅要求球队拥有两名高质量的二传手,还要求这两名球员在前排时又是有实力的攻手。在国际级比赛中,只有古巴国家女子排球队采用这种阵型。
5-1阵型中只有一名球员担任二传手,不管他的位置在前排还是后排。因此当二传手在后排时,全队拥有三名前排攻击球员;而当二传手在前排时,只有两名前排攻击球员。加起来一共五名。
在5-1阵型中,轮转中与二传手对角站位的球员称为(舉對)。一般来说,接应二传不参与一传,当对手发球时,接应二传站在队友们的后方。当二传手位于前排时,接应二传可以作为第三进攻点(后排进攻),这在现代排球中已经成为各队提高攻击力的常用手段。因此接应二传通常是队中扣球技术最好的球员。后排进攻通常来自后排右侧(1号位),但在高级别的比赛中从后排中间位置进攻的情况正在增多。
5-1阵型的一大优势是,二传时总有3个攻击点可攻选择。如果二传手运用好这一点的话,对方的副攻手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主攻手组织双人拦网,增加了我方进攻得分的机会。
另一个优势是,当二传手位于前排时,他可以采用二次球进攻,这样能够进一步扰乱对方拦网球员:我方二传手可能扣球,也可能传球给进攻球员中的任何一位。一个优秀的二传手能深刻理解这一点,不仅能二次球进攻或者传快攻,还可以能够设法迷惑对方球员。
5-1进攻阵型实际上是6-2阵型和4-2阵型的混合:当二传手在前排时,看起来与4-2阵型相似;当二传手位于后排时,又与6-2阵型相似
男子排球(截至日国际排联世界排名前二十) 巴西 俄罗斯 波兰 意大利 美国 阿根廷 德国 塞尔维亚 保加利亚 伊朗 古巴 法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突尼斯 韩国 中国 芬兰 埃及 比利时
女子排球(截至日国际排联世界排名前二十) 美国 巴西 中国 日本 意大利 多米尼加共和国 俄罗斯 塞尔维亚 德国 韩国 土耳其 泰国 比利时 阿根廷 波多黎各 加拿大 克罗地亚 荷兰 哈萨克斯坦 肯尼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球扣球集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