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闪变55度开水冲服是什么意思原理图安全吗

腾讯新闻链接:发明家设计出了一款水杯,100摄氏度的开水倒入杯中,摇一摇(约1分钟),便可使水温速降至55摄氏度左右,并保温3小时。如果把凉水注入杯中,摇一摇,水温也可快速升至55摄氏度左右。这是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
更新:骗人的!骗人的!央视终于出手了,揭秘55度杯。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告诉你:没有什么相变材料,没有什么神话,就是盐水和极少量的金属!跟实用新型专利上描述的完全不符合,就是一个骗人的东西!---------------------------我觉得 对于原理的解释比较到位,原理就不多说了。我想补充一些的是,如果大家对他们的广告看得够仔细的话,是会发现一些“端倪”的。大家请看。也就是说,也就是说,第一杯水必须是热水,通过加入热水(暂且认为是100度的开水),摇晃,使相变材料相变吸热,来降低温度,一直到55度。此时,把杯里的水喝完,就到了上图使用说明中的情景一情景二阶段了。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继续加热水,那么使用说明说了,得间隔一个小时才能降温到55度了(因为相变材料已经相变了,吸不了热了);而如果你选择这个时候加冷水(杯子太开心了,商家太开心了!),那么摇晃一把之后,相变材料又因为外界温度过低,又反向相变,这个时候就放热放热放热,一直把冷水加热到55度。好,商家的使用说明就是这个样子,那么问题来了:当我啥也没有做过,第一杯水就是放冷水,摇晃一分钟,能变成55度吗?当我第一杯水加了热水,摇晃降温后,第二杯水立马再加热水,热水还能降温吗?(答案其实在使用说明中已经有了)当我第一杯水放热水,但是热水的温度只有65度,摇晃,等到降温到55度,我喝完,然后第二杯水放冷水,再摇晃,冷水能到55度吗?我相信,以上的三个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欢迎大家做实验。
快啊!)其实原理很简单,杯子里藏了一个美国小男孩, 哦不,其实是相变材料,用来储温的,且比热容不小,当一开始的时候,必须是需要水温大于55度的,再接下去,必须是水温小于55度的,再接下去,必须又是要大于55度的……(每一杯水加入的间隔时间不长的情况下)所以这个杯子最大的用处就是能够把第一杯开水快速冷却。那使用说明中说的第二杯水的两个场景呢?我想说,关于场景一,你为什么不把第一杯开水和第二杯冷水混合了直接喝啊?关于场景二,为什么不直接放到开口容器中让开水自己凉快1个小时啊。广告和新闻让人产生的最大误解就是:不管开水和冷水,不论什么时候加进去,摇一摇,都可以变成55度。稍微懂一些物理常识的人,就知道能量守恒,光靠你摇的那点儿功,顶个毛用啊。没有外部能源,那就只可能是内部材料上想办法了。这个创意还是不错的!----补充,有知友说可以用来冷却给婴儿的奶粉,这是个好主意。家里平时用恒温60度的开水,入口稍稍感觉有点儿热,55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温度。广大知友表示55度给小孩喂奶粉会烫死他的,囧,没娃,没经验不知道啊。
大量干货,大量图片,手机勿点。废话不多说,我已经申请退款了。我就是想搞个大新闻。欢迎随手转发。------------------------------------------------------------------------------------------------------------更新。不退货退款成功了。此外,所有官方所有产品已经默默的撤除了关于微米相变导热材料的描述。------------------------------------------------------------------------------------------------------------误伤是非常糟糕的。在这个问题上,设计和设计师本身都没有错,甚至可以说责任完全不在那层。至于错的是谁,错在什么地方,大家自己去想。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想通了,这个社会将会实实在在的进步。-------------------------------------------------------------------------------------------------------------【前景提要】微博上有人指出,55度杯是通过无水醋酸钠储热,根本不值钱。随后各种网站出现了大量的辟谣信息,声称谣言中的55度杯是假冒的。同时呼吁要保护知识产权。辟谣中还提到,55度杯是高科技专利产品,使用相变金属储存热量,技术含量完爆无水醋酸钠20条街。而通过查询专利,可以看到,正版55度杯的原理应该是:当然,这个说明非常坑爹。。例如:“热水降温时,相变金属凝固放热”科不科学我就不追究了。。而事实究竟如何呢?--------------------------------------------------------------------------------------------------------------------【产品分析】因为LKK声称网上的卖的杯子许多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为了避免买到盗版,我特地到天猫旗舰店购买了正版产品。拿到杯子,我就迫不及待的测了下容量。如说明书所述,装满接近300mL。把这些水加热到100°C。把这些水倒入杯中,vortexing一分钟。温度显示56°C。倒出热水,倒入室温水(23°C),同样vortexing一分钟,温度显示36°C。到目前为止,和官网提供的信息是基本吻合的。(来源:)当然,官网还不止一处提到杯子的工作原理:(上为图1,来源lkk淘宝旗舰店。)相信100个人里起码有99个都舍不得把这个300块钱的高级杯具搞坏吧。其实我也非常舍不得。不过本着求知的目的,对微米级传热材料一探究竟,我还是决定拆开这个300块钱的悲剧。(等等,专利不是说纳米级相变金属么?!!)--------------------------------------------------------------------------------------------------------------------【产品验证】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砸开了这个外壳(图1:007)魔术锯穿透2mm居然彻底打滑毫无作用。。。只好换刀片,切了半天发现居然有两层不同塑料。。。是不是都是食品级PP我就不知道了(注意箭头下方那条缝显示有两层材料)。。。差点想用液氮冷冻然后直接敲碎(cryofracture)不过看在保护微米级导热材料的份上没有这么做。。。我硬是用小刀切开了这近5mm的塑料外壳,本以为能看到微米级导热材料,哪知道。。。居然。。。等等,顶部貌似有个奇怪的螺丝。。。把螺丝下掉。。结果从里面倒出了270mL以上橙褐色液体!!(不小心溅到手臂上还导致了暂时性荨麻疹。。。不过冲洗后消去)(整个55度杯的容积才280mL)值得注意的是,该液体为悬浊液。。。里面的确充满了微米级颗粒。。。(如果你不理解啥是微米级颗粒悬浊液。。。其实稀泥加点水也算微米级悬浊液)经过离心,14mL悬浊液中共离心出&0.01g固体(干燥后称量)。该固体的确属于微米颗粒,不溶于水,不溶于1N盐酸和1N氢氧化钠,不溶于丙酮。把悬浊液充分搅拌后加热:该悬浊液加热至102°C左右开始沸腾。(不要问我什么液体沸点在100度左右。)(在55度没有观测到任何升温减缓的趋势,悬浊液的温度基本是从23度直线上升到100度。)悬浮颗粒也没有发生固体到液体的转变。100度依然是固体。取200mL悬浊液离心分离固体颗粒。加热至400°C不分解,脱水后颜色变深。200mL悬浊液中提取的固体物质质量约0.1g。(粉末样本留了下来,下次跑SEM的时候顺便做个XEDS就知道是啥了。)--------------------------------------------------------------------------------------------------------------------【结论】大家快去退款吧。理由就写产品和描述不符,产品的储热方式只是最最最原始水比热容储热,描述中的相位变化储存热量可以完全忽略。55度杯的确没有用廉价的三水合醋酸钠作为导热材料,而是使用了更廉价盐水(广义上的离子盐溶液,非特指氯化钠溶液)作为导热材料。顺便加了&0.5w%的“微米级导热材料颗粒”逗你玩儿。 这个产品彻头彻尾根本没有发生宣传中所说的相变储热。(原文相位变化有误。。我这方面中文没学过,请见谅)真正的储热原理如下:也就是内胆中&270mL的水吸收了杯中280mL开水的热量。280mL开水降温到56度,温度变化为44度。吸热约50kJ。而&270mL,23度的室温微米级导热材料升温到56度,温度变化为33度。吸热约40kJ看上去似乎的确少了一点。。。不过请考虑双层厚重不锈钢内胆以及整个外壁也参与了吸热。还有请考虑到过程中热量散发。呵呵呵。LKK55度杯果然没有使用廉价的无水醋酸钠。你们高估这个设计了。装开水的瓶子冲冲自来水就凉了,原理和这个一样的,效果绝对更好。我真是太无聊了。。。---------------------------------------------------------------------------------------------------PS.1. 别问我是干啥的,我以前是开塔吊的,现在是修水管的。2. 这一定是生产厂家偷工减料造成的,生产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希望LKK和55度杯公司明察秋毫,还消费者一个说法(建议顺便为上当受骗消费者免费更换良心产品,按照专利使用真正的微米级相变金属作为储热材料)。3. 有人问内胆有没有可能是相变金属。这样,在那么多液体面前,内胆只要导热是啥都无所谓了。4. 有人质疑这可能是纳米胶体。首先,官网没说是纳米材料,而专利中纳米材料是用于控制相变金属导热而添加的,和这个屁关系都没有。其次,这个溶液不离心,静置一分钟就沉淀的差不多了,你看着模糊是因为管壁是frosting的。再其次,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纳米胶体,相变潜热在那&250mL水面前也屁都不是。。。5. 有人招手模么?6. 我lab有电子温度计但是没电池了╮(╯▽╰)╭,其实我也有DSC但是是window 95系统用着蛋疼。如果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跑一下。7. 又有不少人质疑我买的是不是正版。我本来想在官网买,可是这是官网上的申明。。。天猫水深大家都懂。如果你觉得我买的是假货,那大概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真的杯子在卖了。8. 想转载到哪都请随手,署名链接都无所谓,不用私信我了。9. 本文和各方利益无关,纯属好奇。10. 感谢雷锋网的额外用心调查。作为感谢我帮你贴个链接:文中信息量很大,提到洛可可说联系过我。。提到杯内液体不会引起过敏前者,我很有兴趣被联系→_→可是我我真没收到过任何联系。。。这么欺骗大众真的没问题?本文只是想搞清楚产品降温原理,安全不安全不是我拆解的重点,just some irrelevant observation,方便他人进一步调查→_→和本文无关。同时,对于这个问题,我必须澄清我皮肤比较敏感,同时不排除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但是,个人没事不代表所有人都没事。值得注意的是,安全问题不应该由当事人送检(特别是遭受信誉危机的当事人),而是应该由第三方送检。还有。如果是trade secret就不应该申请专利,如果申请了专利就不是trade secret。11. 顺便附上一篇拆解电热水袋的文章。我什么也不知道。。。12. 湖南卫视视频。
《新闻大求真》度杯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 搜狐视频
/7969454.shtml
衍射他们替我做了,结果是氯化钠和二氧化钛。我就不无浪费钱了。
我记得我高中同学是这样推销的。第一次100降到55第二次0升到55第三次100半小时后降到55这不是有病呢嘛!!!你有100和0度可以喝的水,你为什么不混合一下喝!!股票/基金&
摇一摇变55度温开水 真有这么神
  /v/vod.html?vid=281980  摇一摇变55度温开水 真有这么神  最近有一款杯子在网上热卖,广告宣传中说,开水倒入杯中喝前摇一摇,就能迅速降温到55度,而冷水倒入杯子,还能变热,到底是真是假呢?  摇一摇降温,再摇一摇升温,广告中,这款看似普通的杯子,却非常神奇,不论是热水还是冷水,都能变成刚好入口的温水。  /v/vod.html?vid=281980  记者首先从饮水机接了一杯刚刚烧好的热水。先来测一下这杯热水的温度。  仔细瞧好了,现在杯子里的热水温度为70度,马上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摇一摇,一分钟后真的可以变成55度吗?温度最后的指数是多少呢?56度!真的改变了。  热水摇一摇降温,这个倒还可以理解,不过冷水摇一摇变热,这个真的能做到吗?  记者:我们现在接的这杯冰水,在摇晃一分钟之后,会不会像说明书上面写的那样,变成可饮用的温水呢?我们现在就来测一下温度。  温度计的指数从20度不断上升,最后停在了38度。  记者:摇晃之后,刚刚冰凉的冷水的确变成了可饮用的温水。那么,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理导致水温变化的呢?  师范大学物电学院 王群:某种材料由固体变为液体的时候,就是固态变为液态的时候,要吸收热量 它要由液态变为固态的时候,它要放出热量。那么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时候,保持一个温度恒定不变,这个是它的熔点,或者叫凝固点,这个一般都是利用材料的固液相变。  原来,“55度杯”夹层中的特殊物质就是改变温度的秘密所在,那么这种物质到底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呢?  江苏师范大学物电学院 王群:假如密封的好,那么这种材料是封在杯子的夹层里,只要不泄露就不会存在对人身体有危害的担忧。当然,假如说杯体摔了,变形了,裂了,里面物质泄露出来,那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哪怕就是灰尘泄露进去,也会对身体有影响。  /v/vod.html?vid=281980    而在网上,这种55度杯的价格从298元到二三十元不等,那么这种55度杯成本到底是多少?价格差异如此之大,到底差别在哪呢?  江苏师范大学物电学院 王群:杯子夹层当中混合物的成本来说应该不会很贵,因为有很多便宜的杯子。那这成本怎么能够降下来呢?实现这种工程,这种材料肯定是差不多的,那价格差异在什么地方?可能是杯子的杯体,保温的材料的选择,还有其他更多的关于销售等方面的成本。  江苏师范大学的王老师还进行了这样的实验,55度杯在放入热水之后,夹层中的特殊物质就会把热水的温度吸走,这时候如果迅速装入冷水,冷水很快就变成了温水,而一旦把杯子放置时间久一点,再放入冷水的话,就很难变成温水了,因为杯体的热量比较难保持。55度杯的质疑和投诉,网上也不在少数,有网友就说了,其实55度杯,喝的不是温度,而是其中摇一摇的乐趣,您觉得呢?
(责任编辑:HN666)
01/07 01:04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当前位置:
“暖男神器”55度杯风靡网络:实际效果难达宣传水准
&来源:&&作者:
张浩 刘忠玉 孙金山
  &55度杯,不论开水还是凉水,倒进去都能迅速变成55度。&最近55度杯风靡网络,因其宣传的快速变温效果,被一些消费者誉为&暖男神器&等。然而一些购买过的市民也提出质疑:&降温效果不明显,升温效果挺鸡肋&。那么55度杯到底功效如何?当真那么神奇?商报实验室为此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一] 开水降温试验
  将水烧至100度后,按产品使用说明,将开水倒入55度杯中,随后拧紧杯口,轻摇杯身一分钟。此后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发现温度为65度。虽不及宣传的55度,也算可入口。随后,再取一份100度的开水,倒入准备好的普通陶瓷杯中(杯身冰冷,且处于冬日气温下),并将温度计放置于杯中。一分钟后,水温降至75度,两分钟后水温降至70度。
  结论:55度杯效果虽好于普通陶瓷杯自然冷却的效果,但差别不明显。
  [实验二] 连续降温试验
  根据实验,55度杯的确具备一定的&降温&功能。那杯子的连续降温效果如何呢?为此,试验中再取一份100度的开水注入55度杯中,摇晃一分钟后测量发现,温度只降低至79度,相比首次降温的65度,效果打了折扣。再次重复上述试验后,得出第三次的水温为85度。
  结论:三次连续实验后,55度杯的降温效果在持续减弱。
  [实验三] 凉水升温试验
  按商家介绍,保温杯也能让凉水变温。不过前提是杯体要是热的。满足此要求后,55度杯中被注入了16度的凉白开,摇晃一分钟后,水温确实升至47度。为确认被子的持续升温能力,55度杯被二次注入16度的凉白开,摇晃一分钟后,水温仅达30度,升温效果明显不如第一次操作。
  结论:通过升温与降温试验,发现55度杯确具一定的变温效果。但无论是&开水变温水&还是&凉水变温水&,水杯的功效都没有商家宣传的那般神奇。
  用相变材料改变水温
  据55度杯官方介绍;该产品分三层:导热层、微米相变材料和隔热层。导热层内部将杯子里热水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微米级的相变材料中,通过微米级的相变材料快速吸热,实现降温功能。&55度杯主要是利用了热传导原理&。安农大应用化学系吕献海副教授说。&因相变材料加在隔层里,只要不和水接触,就应该没事。&对材料是否安全,吕副教授介绍,消费者在选购时还是应谨慎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电压闪变检测仪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电压闪变检测仪的研究
【摘要】:电压闪变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一些具有冲击性、非线性负荷的用电设备的广泛使用,电压闪变造成的危害愈演愈烈,导致用电设备的受损,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严重影响了电能质量。
本文对电压闪变检测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平方检波法、全波整流检波法、有效值检波法、小波变换同步检波法、Hilbert变换检波法等五种常用的电压闪变检测方法,提出了基于能量算子的电压闪变检测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能量算子的离散化电压闪变检测的计算公式。利用MATLAB仿真工具,采用平方检波法、Hilbert变换法和能量算子算法对含有单一频率调幅波和含有多频率调幅波信号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能量算子算法应用在电压闪变检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详细分析了IEC推荐的闪变仪闪变值的计算方法,并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仿真框图,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电压闪变信号进行FFT变换的离散化计算闪变值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计算步骤。通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与IEC推荐的闪变仪采用的闪变值计算方法相比,在能量算子算法的基础上基于FFT的计算闪变值的方法不仅对于闪变值的计算更加准确,而且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在对电压闪变检测方法和闪变值计算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能够检测电网基本电力参数和电压闪变参数、实时检测并存储故障事件、并具有人机接口和网络通信功能的电压闪变检测仪。该检测仪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为核心,并对系统的各个硬件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设计了各个模块的软件。最后对本文所设计的电压闪变检测仪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M933.2【目录】:
摘要4-5Abstract5-10第1章 绪论10-18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1.2.1 电压闪变检测仪的研究现状11-14
1.2.2 电压闪变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14-15 1.3 电压闪变检测仪的发展趋势15-16 1.4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16-18第2章 电压闪变检测方法的研究18-36 2.1 引言18 2.2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相关概念18-19
2.2.1 电压波动的定义18-19
2.2.2 闪变的定义19 2.3 常用电压闪变检测方法分析19-25
2.3.1 平方检波法20-21
2.3.2 全波整流检波法21
2.3.3 有效值检波法21-22
2.3.4 小波变换同步检波法22-23
2.3.5 Hilbert 变换检波法23-24
2.3.6 五种电压闪变检测方法的对比24-25 2.4 基于能量算子的电压闪变检测方法25-28
2.4.1 能量算子算法的原理25-26
2.4.2 基于能量算子算法的电压闪变检测方法26-28 2.5 算法的仿真28-34
2.5.1 能量算子算法的仿真验证28-31
2.5.2 三种不同算法的仿真验证31-34 2.6 本章小结34-36第3章 闪变值计算方法的研究36-47 3.1 引言36 3.2 IEC 推荐闪变仪的分析36-40
3.2.1 IEC 推荐的闪变仪的原理分析36-38
3.2.2 IEC 推荐的闪变仪的仿真分析38-40 3.3 基于FFT 的离散化闪变值计算方法的研究40-45
3.3.1 FFT 离散化闪变值计算方法的原理41-43
3.3.2 FFT 算法的具体实现43-44
3.3.3 瞬时闪变视感度的计算结果44-45 3.4 两种闪变值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45-46 3.5 本章小结46-47第4章 电压闪变检测仪硬件系统设计47-60 4.1 引言47 4.2 硬件系统的总体介绍47-48 4.3 CPU 模块电路设计48-51
4.3.1 DSP 及其外围电路49-50
4.3.2 时钟电路50
4.3.3 复位电路50-51
4.3.4 JTAG 仿真接口电路51 4.4 电力信号采集模块电路设计51-54
4.4.1 信号调理电路52-53
4.4.2 A/D 转换电路53-54 4.5 存储单元模块电路设计54-55 4.6 人机接口模块电路设计55-57
4.6.1 液晶显示模块55-56
4.6.2 键盘电路56-57 4.7 通信接口模块电路设计57-58 4.8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58-59 4.9 本章小结59-60第5章 电压闪变检测仪软件系统设计及试验测试60-74 5.1 引言60 5.2 软件系统的总体介绍60-61 5.3 各个模块系统软件设计61-69
5.3.1 主程序初始化软件设计61-62
5.3.2 数据采样模块软件设计62-63
5.3.3 基本电力参数计算模块软件设计63-64
5.3.4 电压闪变值计算模块软件设计64-65
5.3.5 事件记录模块软件设计65
5.3.6 人机界面模块软件设计65-67
5.3.7 参数设置模块软件设计67-68
5.3.8 数据通信模块软件设计68-69 5.4 试验测试69-73
5.4.1 基本电力参数测试71
5.4.2 电压闪变参数测试71-73 5.5 本章小结73-74结论74-75参考文献75-79附录79-8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81-83致谢8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晓丽,闫承志,陈劲操;[J];电测与仪表;2004年02期
张宇辉,田晓军,陈晓东;[J];电测与仪表;2004年03期
贾秀芳;赵成勇;胥国毅;李庚银;;[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1期
刘阳;杨洪耕;;[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3期
黄文清;戴瑜兴;;[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周林;徐会亮;孟婧;;[J];电气应用;2007年07期
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5期
堵俊;邵振国;郭晓丽;吴晓;包志华;;[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6年03期
杨进,肖湘宁;[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11期
陈雪松;杨洪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义明,李夏青,高艳玲;[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肖湘宁;;[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0年01期
张子林;李群湛;刘航;徐文娟;;[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0年03期
甄晓晨;陶顺;肖湘宁;;[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1年03期
于希娟;李洪涛;赵贺;;[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1年04期
袁愿;吴笃贵;;[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1年04期
刘建伟;尹虎臣;韩民晓;林少伯;李文涛;高宁超;;[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1年04期
尹虎臣;林少伯;刘建伟;韩民晓;李文涛;;[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2年01期
郑常宝;郑常宝;郑长勇;;[J];变频器世界;2005年09期
刘铁;吕梁;;[J];变频器世界;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琳;李士杰;方科;张进;;[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张慧;李俊华;董孝华;;[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杜永平;董昌宝;;[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曹健;林涛;;[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林静;林涛;叶红权;;[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刘林;林涛;;[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崔一铂;林涛;;[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和巍;林涛;;[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徐攀峰;周勇;;[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市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权炜炜;严干贵;于文杰;;[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易吉良;[D];湖南大学;2010年
全惠敏;[D];湖南大学;2010年
沈路;[D];浙江大学;2010年
李灯熬;[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雷之力;[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李长云;[D];山东大学;2011年
赵静;[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翁国庆;[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江亚群;[D];湖南大学;2009年
管春;[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磊;[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衡泽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建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郑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刘尧虎;[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马岩;[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王文琦;[D];苏州大学;2010年
汤铁松;[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刘万山;[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杨宏达;[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遐,王惠仁;[J];电测与仪表;1999年08期
张宇辉,田晓军,陈晓东;[J];电测与仪表;2004年03期
孙晓明,田立军,秦英林;[J];电测与仪表;2004年11期
欧阳森,宋政湘,王建华,段成刚,王克星,陈德桂;[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年01期
周文晖,李青,周兆经;[J];电工技术学报;2001年06期
赵成勇,胥国毅,何明锋,李庚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6期
刘守亮;肖先勇;;[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1期
张庆超;肖玉龙;;[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2期
黄文清;戴瑜兴;全慧敏;;[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吴玉蓉,刘会金,孙丽萍,丁凯;[J];电力建设;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天云,赵妍,韩永强,赵健波;[J];电网技术;2005年02期
郝珂;;[J];四川电力技术;2006年02期
郭磊;程伟科;;[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张莉;[J];大众用电;2005年06期
刘如军;[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梁正敏;;[J];电源技术应用;2005年09期
苏慧玲;王淳;;[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8年02期
刘建国;;[J];宽厚板;2009年06期
何江;雷光亮;;[J];电测与仪表;2010年06期
花恺;[J];工业加热;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佶隽;吴为麟;;[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刘辉;祝磊;张川;江湧;;[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陈涵;刘会金;李大路;;[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金钊;夏祖华;沈斐;;[A];板坯连铸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唐杰;罗安;荣飞;贾煜;;[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李庚银;吕鹏飞;李广凯;周明;;[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王会芳;吕昱华;戴伟光;;[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王会芳;吕昱华;戴伟光;;[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欣;杜逸鸣;;[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马巍巍;石新春;付超;;[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宏兴;[N];中国电力报;2004年
人微;[N];中国电力报;2004年
特约通讯员
傅建设;[N];中国冶金报;2000年
刘维民;[N];中国冶金报;2000年
太原冶金电机修造厂
张拴柱;[N];山西科技报;2001年
王娟;[N];中国冶金报;2000年
王娟;[N];中国冶金报;2000年
张建军 纪云龙;[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健;[D];福州大学;2010年
舒泓;[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李明;[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雍静;[D];重庆大学;2007年
金显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国添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凌昊;[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刘阳;[D];安徽大学;2012年
杨颀;[D];江南大学;2011年
胡月琰;[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周希平;[D];湖南大学;2013年
陈于扬;[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刘如军;[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赵英男;[D];浙江大学;2013年
谢小磊;[D];河海大学;2006年
陈晓东;[D];浙江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水器安全阀原理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