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帮扶记录谭佳佳926

上传时间: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成为了很多高校学子毕业后的热门选择,而在他们当中又涌现了一批扎根农村,创业致富的年轻人.今天我们将向大家介绍的主角就是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当村官的大学生村官周文.2011年9月周文通过全省组织的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回乡任职上岗,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村官的职务虽小,舞台却很大,只有立足本职,服务群众,扎扎实实在农村呆2年,真正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收获难得的人生财富.”这是周文在她的第一本工作笔记的第一页写下的话.几个月过去了,周文这名“大学生村官”有了什么样的收获?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记者走进了周文的“幸福农庄”.
周文的“幸福农庄”地处祁东县双桥镇洋湖村,占地200余亩.幸福农庄前身为周文父亲经营的果园,周文回乡当村官以后改建成“幸福农庄”走出了一条果园种植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幸福农庄”成立之初就以“绿色农庄”为口号,坚持绿色果园种植,绿色家禽养殖,结合农家乐休闲为一体的发展思路,成为祁东县一处富有特色的假日休闲农庄.
如今这里四季瓜果飘香,周文自己设计的小洋楼与果园相映生辉,景致怡人.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城里人驱车来到这里,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休闲的快感,体验收获的喜悦.
让农庄成为自己的创业园
为什么会产生回乡当“大学生村官”的念头?在洋湖生态农庄中心的小洋楼前,见到秀气文静的周文,我们忍不住发出这样的询问.
同期声:周文采访关于回乡当村官的想法
周文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小洋楼就是她亲手设计建造的.不仅如此,庄园内的果园布局、道路规划、附属设施配置都出自周文之手.周文将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农村果园的建设规划,走出了一条农村传统果园向绿色农庄发展的新路子.
祁东县洋湖生态农庄自建园以来,项目总投资已达350万元,其中种植业投资180万元,养殖业投资170万元.农庄以“走绿色道路、创生态文明”为经营理念,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水果类以无核香柚、红心柚、等品种为主,花卉苗木类以桂花、茶花等品种为主,养殖类以黑乌鸡、生猪养殖为主.农庄是祁东县科技特派员生产实践基地,并与湖南农业大学产学研联合,获得了水果品种的优化培育、黑乌鸡选育、种猪养殖方面的技术支持.农庄先后获得“衡阳市民营企业”、“全县规模养殖专业户”等称号,并多次被湖南日报、衡阳日报报道.周文郑重地告诉我们,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特色,把庄园建成祁东县首屈一指的种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基地就是她的创业目标.
让农庄成为群众的致富园
“以庄园为轴心,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这个思路并不是周文一时的心血来潮,是充分调研的结果.
“村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村情“把脉”.周文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17个组,访问了上百农户、300余名群众和21名党员,广泛收集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了以生态农庄示范基地带动周边老百姓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带富思路.
同期声:周文关于共同致富的采访
在找准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之后,周文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
周文推出的第一招就是提供就业岗位.洋湖生态农庄面积宽、果树多、养殖量大,种养关键环节需要不少劳动力.周文主动跟那些在家务农的村民联系,请他们来自己的农庄做事,按月付给工资.几个月来,已有10余名村民与农庄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农庄的“正式员工”.
周文推出的第二招是技术培训.父亲的言传身教,平时的耳濡目染,使周文对自己的种养技术信心满满.针对农村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的“项目少、资金少、技术少”问题,周文决定给村民提供洋湖生态农庄培育的优质果树种苗和鸡苗,并多次组织周边村民来农庄进行种养新技术的讲解培训,让村民全面掌握农庄多年来积累的种养技术.如何给果树修枝、施肥、杀虫,如何做好生猪和家禽的防疫和常见病防治等等,都是周文培训技术的重点.
2011年11月份正是鸡霍乱的高发期,洋湖村出现鸡霍乱疫情,为了控制疫情减少村民损失,周文决定自己动手给村里的鸡打针.她先向妈妈学习如何给鸡打针.
同期声:周文关于给鸡打针的采访
周文推出的这一系列举措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村民的创业激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发家致富的事业中来.据初步估算,洋湖周边几个村已有上千村民在种植或养殖由洋湖生态农庄提供的优良品种,
农庄到现在为止已为村民免费提供500只总价值已超过十万元的黑乌种鸡以及近万元的优质果树苗,洋湖生态农庄正成为当地群众信任的致富园.
让农庄成为贫困学生的欢乐园
周文在当村官不久就成立了一个爱心帮扶小组,帮扶那些引贫失学的孩童.周文最初产生帮扶留守儿童这个念头是在2011年11月初走访调查村情的时候.那时,周文了解到本村和附近几个村子中有多名家庭贫困学生.走进他们的家,看到他们破旧不堪的房屋,孤独单调的身影,倔强不屈的眼神……周文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做点什么,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培养他们成才.
周文利用空闲时间专程去学校向校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亲自去学生家里,向学生周边的邻居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将那些家庭贫困并且成绩优异的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自幼父母离异的双桥村谭家组谭国富、谭佳佳兄妹俩,家里欠下大笔医药费的洋湖村豹厅组周菲,父母都在外打工、自己寄住在外婆家的灵官镇茶山村周高升等贫困学生就是那时进入了周文的视线.
学生详细资料档案建成之后,周文就开始张罗给学生联系扶持者了.通过网上、电话的联系,周文很快联系到几位爱心人士,其间她还特地去长沙与这些捐助者会面商讨具体的帮扶事宜.第一次帮扶结对的成功,给了周文极大的信心.现在,周文已成立了一个贫困学生帮扶小组,吸纳了13名志愿者,同时又有2名贫困学生成为帮扶对象.
日,洋湖生态农庄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谭国富、谭佳佳、周菲、周高升等4名当地贫困学生以及周文联系的5名来自长沙的帮扶志愿者.这一天,他们在这里结成了帮扶对子,长沙的帮扶志愿者与谭佳佳、周菲结成对子,负责她们从小学到大学所需的学杂费和部分的生活费用.周文与谭国富、周高升结成帮扶对子,每人每年提供2400元现金帮扶他们完成学业.&&&&在大家的帮扶下,今年的中考,周高升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祁东二中录取,谭国富同学被祁东一中录取,从这一天起,洋湖生态农庄就成为这些贫困学生的乐园,每到周末,周文就把他们接到农庄,组织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同期声:周文关于帮扶小组的采访
“我非常感谢周文姐姐,是她给了我家庭的温暖,给了生活的快乐,我会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姐姐的厚爱.”显得活泼开朗的周高升激动地向我们诉说.
第一次帮扶结对的成功,给了周文极大的信心.现在,周文已成立了一个贫困学生帮扶小组,吸纳了23名志愿者,同时又有2名贫困学生成为帮扶对象.
“我决心通过自己的爱心行动,发动更多的同事和朋友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将这个爱心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坐在清凉的树荫下,闻着馥郁的花香,周文坚定的话语在我们耳边回响.
不觉间,愉快的访谈很快结束了.但“村官”周文的坚毅、睿智与善良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来的印象,她励志在农村创业之路也给当代有为青年更多启迪.我们相信她和她的幸福庄园必将带给更多的村民更多的幸福.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大学生村官周文的“幸福农庄”_三农人物_中国农产品网
三农人物大学生村官周文的“幸福农庄”时间: 17:42:48&&作者:&&来源:中国农产品网&&查看:2423&&评论:0内容摘要:  在祁东县双桥镇洋湖村,有一片占地200余亩的绿色农庄,这里四季瓜果飘香,景致怡人。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城里人驱车来到这里,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休闲的快感,
  在祁东县双桥镇洋湖村,有一片占地200余亩的绿色农庄,这里四季瓜果飘香,景致怡人。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城里人驱车来到这里,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休闲的快感,体验收获的喜悦。这座农庄的主人,就是祁东县双桥镇洋湖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祁东县洋湖生态农庄的法人代表周文。
&&& 周文,女,汉族,198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9月通过全省组织的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回乡任职上岗,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村官的职务虽小,舞台却很大,只有立足本职,服务群众,扎扎实实在农村呆2年,真正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收获难得的人生财富。&这是周文在她的第一本工作笔记的第一页写下的话。几个月过去了,周文这名&大学生村官&有了什么样的收获?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记者走进了周文的&幸福农庄&。
&&& 让农庄成为自己的创业园
&&& 为什么会产生回乡当&大学生村官&的念头?在洋湖生态农庄中心的小洋楼前,见到秀气文静的周文,我们忍不住发出这样的询问。
&&&& &有三个原因。&周文蹙眉沉思片刻,跟我们谈起自己回乡的初衷。
周文告诉我们,这座庄园是父亲周明生二十年的心血。父亲是退伍老兵,安置在衡阳市工商局。可他难改农民本色,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洋湖创办农庄,从30亩柚子园起家,逐渐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父亲的年龄大了,为人子女当尽孝膝前,继承父业,这是周文大学毕业后回乡的第一考虑。
&&&& &学以致用是第二考虑。&周文指着身后漂亮的小洋楼,不无得意地对我们说。周文告诉我们,她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小洋楼就是她亲手设计建造的。不仅如此,庄园内的果园布局、道路规划、附属设施配置都出自周文之手。周文带着我们在庄园内一边漫步,一边为我们介绍:祁东县洋湖生态农庄自建园以来,项目总投资已达350万元,其中种植业投资180万元,养殖业投资170万元。农庄以&走绿色道路、创生态文明&为经营理念,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水果类以无核香柚、红心柚、脆皮金桔、甜橙、秋冬春枇杷等品种为主,花卉苗木类以桂花、茶花等品种为主,养殖类以黑乌鸡、生猪养殖为主。农庄是祁东县科技特派员生产实践基地,并与湖南农业大学产学研联合,获得了水果品种的优化培育、黑乌鸡选育、种猪养殖方面的技术支持。农庄先后获得&衡阳市民营企业&、&全县规模养殖专业户&等称号,并多次被湖南日报、衡阳日报报道。周文郑重地告诉我们,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特色,把庄园建成祁东县首屈一指的种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基地就是她的创业目标。
&当然,以庄园为轴心,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才是我回乡的最终目的。&年轻的周文最后道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她感慨地说,是洋湖村给了农庄肥沃广褒的土地,是洋湖的群众支持了农庄的发展,是洋湖的水土培育了自己的人生,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回乡担任&大学生村官&正是回报社会的一个契机。
让农庄成为群众的致富园
&&& &以庄园为轴心,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这个思路并不是周文一时的心血来潮,是充分调研的结果。
&村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村情&把脉&。周文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17个组,访问了上百农户、300余名群众和21名党员,广泛收集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了以生态农庄示范基地带动周边老百姓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带富思路。
&&& 在找准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之后,周文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
周文推出的第一招就是提供就业岗位。洋湖生态农庄面积宽、果树多、养殖量大,种养关键环节需要不少帮工。周文主动跟那些在家务农的村民联系,请他们来自己的农庄做事,按月付给工资。几个月来,已有10余名村民与农庄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农庄的&正式员工&。
&&&& 周文推出的第二招是技术培训。&别看我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干庄园里活儿可算称得上是土专家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平时的耳濡目染,使周文对自己的种养技术信心满满。针对农村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的&项目少、资金少、技术少&问题,周文决定给村民提供洋湖生态农庄培育的优质果树种苗和鸡苗,并多次组织周边村民来农庄进行种养新技术的讲解培训,让村民全面掌握农庄多年来积累的种养技术。如何给果树修枝、施肥、杀虫,如何做好生猪和家禽的防疫和常见病防治等等,都是周文培训技术的重点。
&&&& 不过,周文也有遭遇尴尬的时候。 11月份正是鸡霍乱的高发期,周文决定自己动手给村里的鸡打针。平时自家养的鸡都是周文妈妈做防疫工作,她决定先向妈妈学习如何给鸡打针,从给自家养的鸡打针做起。当周文惴惴不安的拿着注射器对着不断扑打着翅膀、不断发出凄厉尖叫的第一只&实验鸡&时,从小最怕打针周文了竟吓得手不听话的乱抖。花了好大的决心,她才按照妈妈讲解的打针手法,瞄准地方闭着眼睛一针扎了下去&&就这样连续扎了几十只鸡之后,渐渐熟练了。第二天晚上,周文就提着兑好的药水去附近的村民家给鸡打针。由于村民家养的鸡不集中,需要一家一家的去打,周文就这样&累并快乐着&地忙碌了一周才终于完成打防疫针的&大业&。从此,周文渐渐成为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老师傅&。
&&&& 周文推出的这一系列举措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村民的创业激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发家致富的事业中来。据初步估算,洋湖周边几个村已有上千村民在种植或养殖由洋湖生态农庄提供的优良品种,洋湖生态农庄正成为当地群众信任的致富园。
让农庄成为贫困学生的欢乐园
&&& 周末,是洋湖生态农庄最热闹的时候。日,洋湖生态农庄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谭国富、谭佳佳、周菲、周高升等4名当地贫困学生以及周文联系的5名来自长沙的帮扶志愿者。这一天,他们在这里结成了帮扶对子,长沙的帮扶志愿者与谭佳佳、周菲结成对子,负责她们从小学到大学所需的学杂费和部分的生活费用。周文与谭国富、周高升结成帮扶对子,每人每年提供1000元现金帮扶他们完成学业。从这一天起,洋湖生态农庄就成为这些贫困学生的乐园,每到周末,周文就把他们接到农庄,组织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 &我非常感谢周文姐姐,是她给了我家庭的温暖,给了生活的快乐,我会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姐姐的厚爱。&显得活泼开朗的周高升激动地向我们诉说。
&&& 周文告诉我们,最初产生帮扶留守儿童这个念头是在2011年11月初走访调查村情的时候。那时,周文了解到本村和附近几个村子中有多名家庭贫困学生。走进他们的家,看到他们破旧不堪的房屋,孤独单调的身影,倔强不屈的眼神&&周文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做点什么,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培养他们成才。
&&& 周文利用空闲时间专程去学校向校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亲自去学生家里,向学生周边的邻居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将那些家庭贫困并且成绩优异的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自幼父母离异的双桥村谭家组谭国富、谭佳佳兄妹俩,家里欠下大笔医药费的洋湖村豹厅组周菲,父母都在外打工、自己寄住在外婆家的灵官镇茶山村周高升等贫困学生就是那时进入了周文的视线。
&&&& 学生详细资料档案建成之后,周文就开始张罗给学生联系扶持者了。通过网上、电话的联系,周文很快联系到几位爱心人士,其间她还特地去长沙与这些捐助者会面商讨具体的帮扶事宜。所有事情敲定后,就发生了11月26日那一幕。
&&& 第一次帮扶结对的成功,给了周文极大的信心。现在,周文已成立了一个贫困学生帮扶小组,吸纳了13名志愿者,同时又有2名贫困学生成为帮扶对象。
&我决心通过自己的爱心行动,发动更多的同事和朋友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将这个爱心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坐在清凉的树荫下,闻着馥郁的花香,周文坚定的话语在我们耳边回响。
&&&& 不觉间,愉快的访谈很快结束了。但&村官&周文的坚毅、睿智与善良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来的印象,她励志在农村创业之路也给当代有为青年更多启迪。我们相信她和她的幸福庄园必将带给更多的村民更多的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相关评论评论者:&&&&&&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本类更新
Powered by大学生村官周文和她的“幸福农庄”
  周文给鸡打防疫针。    (资料图片)
  初见周文,是在湖南祁东县城,窈窕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虽然穿得朴素,但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难怪县里的人介绍她是“美女大学生村官”。
  车子从县城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山间小道的颠簸后,来到一户偌大的农家庄园,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山林,林间一栋别致的小洋楼,楼顶正中略呈尖形,沿着流畅的线条向四周扩散。楼旁,梨、桃、柚子等各种果树成行成列,樟树、松树等景观树木和茶花、桂花点缀其中,成群的乌鸡在来回穿梭……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基层办主任高全介绍说,这里就是周文和她父母一起打造的“幸福农庄”。
  2011年9月,周文大学毕业后通过湖南省的村官选聘考试,来到祁东县双桥镇洋湖村当村官,不久就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说起女儿的归乡“情结”,周妈妈告诉记者,女儿其实从初中开始,就帮助他们照顾果园了。
  做了大学生村官,在完成村里工作之余,周文总盘算着还应该做些什么,她在父亲经营的果园上动起了脑筋。她觉得父亲的果园品种太单一,发展模式过于传统,经济效益不高。于是她想自己接手,创业富民,以“绿色、环保、生态”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在农村发展种养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新路子。她的想法得到了镇村领导和父母的大力支持。
  果园里可以养鸡,周文在一份材料上看到了乌骨鸡的介绍,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为了选育当地能够饲养的良种鸡,周文从四川等地以四五百元一只的价格,购进了一批种鸡。选育之初,孵化出来的小鸡颜色很不均匀。于是她按乌色程度将小鸡分成不同等次,分别圈养在不同区域,以便选出更好的优良品种。如此重复,数十次之后,周文选出了近500只纯正“黑珍珠”乌鸡。
  一只纯种的乌骨鸡,市场上可以卖到三至五百元,500只种鸡就起码可以卖十几万元,但周文没有把选育出来的乌骨鸡卖掉,而是免费提供给了五户村民,为的是让村民零风险养鸡。只要有时间,她就到养殖户家中看看,了解乌骨鸡生长情况,生怕这些致富的“金疙瘩”出现什么闪失。
  周文告诉记者,刚开始,村民们对她的养鸡技术表示怀疑,他们觉得自己养鸡那会,周文还没出生呢,这学生妹子,会养什么鸡。
  养鸡最怕得瘟疫,有些村民过去一年养下来就剩下可怜的几只鸡,甚至全军覆没,吓得很多年都不敢再养鸡。周文因此 主动做起了“医生”,专门学着给鸡防疫。“打预防针是个技术活,扎针的深浅很难把握,扎浅了,在皮下,疫苗无法正常吸收;扎深了,药水进入内脏,起不到预防效果。只能不深不浅,扎在鸡的肌肉里。”
  第一次给鸡打针的情形,周文记忆犹新:鸡在手里乱动、叫个不停,而自己也是惴惴不安,手跟着发抖。她按照母亲的指点,瞄准地方闭着眼睛一针扎了下去……连续给几十只鸡打针之后,周文渐渐熟练了。
  第二天,她就提着兑好的药水去附近的村民家给鸡打针。一家一家地跑,周文“累并快乐着”,忙碌了一周才完成防疫任务。周文的诚心和耐心让村民感动,也坚定了他们养鸡致富的信心。一年下来,五个养鸡户平均增收两万多元。  
  周文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她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们,农庄里不仅小洋楼,就连果园布局、道路规划、附属设施配置都是自己设计的。父亲的言传身教,平时的耳濡目染,使周文对自己的种养技术信心满满。她多次组织周边村民来农庄进行种养新技术的培训,让村民全面掌握农庄多年来积累的种养技术,如何做好家禽的防疫和常见病防治,如何给果树修枝、施肥、杀虫等等,都是周文培训的重点。
  “幸福农庄”面积足有200亩,果树多,养殖量大,需要不少帮工。周文主动跟那些在家务农的村民联系,请他们来自己的农庄做事,按月付给工资。几年下来,已有10余名村民与农庄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农庄的“正式员工”。
  “农庄自建园以来,项目总投资已达350万元,其中种植业投资180万元,养殖业投资170万元。”周文介绍说,庄园里种植了60多亩楠木、银杏、红豆杉等珍稀树木,还有无核香柚、红心柚、脆皮金桔、甜橙、枇杷等果树;年出栏黑乌鸡1万羽,年收益达200万元。农庄成为祁东县科技特派员生产实践基地,并与湖南农业大学产学研联合,获得了水果品种的优化培育、黑乌鸡选育、种猪养殖方面的技术支持。
  周文是吃过苦的孩子,懂得珍惜生活。正因为如此,长大后的周文,对贫穷孩子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她不愿意看着那些孩子没人照顾,没书可读。一次她在调查村情时,了解到本村和附近几个村子中有多名家庭贫困的学生,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周文利用空闲时间,专程去学校向校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多次去学生家里,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将那些家庭贫困、成绩优异的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自幼父母离异的双桥村谭家组谭国富、谭佳佳兄妹俩,家里欠下大笔医药费的洋湖村豹厅组周菲,父母都在外打工、自己寄住在外婆家的灵官镇茶山村周高升等贫困学生都进入了周文的视线。
  通过网上、电话的联系,2011年底,来自长沙的帮扶志愿者与村里4名贫困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负责他们从小学到大学所需的学杂费和部分生活费用。周文另外给了每个孩子2400元现金帮扶,直至他们完成学业。
  这以后,每到周末,周文就把他们接到农庄,组织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周文还发起成立了贫困学生帮扶小组,吸纳了23名志愿者。如今,周文的家庭农庄真正成了这些贫困学生的幸福乐园。
  因为周文的突出表现,她先后被衡阳市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今年初,又光荣当选衡阳市人大代表。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徐昭桥&&
友情链接: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美女大学生村官网上结对子成立助学帮扶小组
17:15:58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图为帮助周边村民发家致富,村官周文自学孵化技术向村民免费提供了价值数万的鸡苗。
  2011年9月通过湖南省组织的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的周文回乡任职上岗,成为湖南祁东县双桥镇洋湖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村官&。
  2011年11月初,周文走访调查村情的时,了解到本村和附近几个村子中有多名家庭贫困学生。当走进他们的家,看到他们破旧不堪的房屋,孤独单调的身影,倔强不屈的眼神&&周文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做点什么,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培养他们成才。
  周文利用空闲时间专程去学校向校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亲自去学生家里,向学生周边的邻居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将那些家庭贫困并且成绩优异的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自幼父母离异的双桥村谭家组谭国富、谭佳佳兄妹俩,家里欠下大笔医药费的洋湖村豹厅组周菲,父母都在外打工、自己寄住在外婆家的灵官镇茶山村周高升等贫困学生就是那时进入了周文的视线。
  学生详细资料档案建成之后,周文就开始张罗给学生联系扶持者了。通过网上、电话的联系,周文很快联系到几位爱心人士,其间她还特地去长沙与这些捐助者会面商讨具体的帮扶事宜。最终敲定,长沙的帮扶志愿者与谭佳佳、周菲结成对子,负责她们从小学到大学所需的学杂费和部分的生活费用。周文与谭国富、周高升结成帮扶对子,每人每年提供2400元现金帮扶他们完成学业。
  &我非常感谢周文姐姐,是她给了我家庭的温暖,给了生活的快乐,我会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姐姐的厚爱。&显得活泼开朗的周高升激动地向我们诉说。在周末,周文把他们接到农庄,组织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我决心通过自己的爱心行动,发动更多的同事和朋友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将这个爱心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第一次帮扶结对的成功,给了周文极大的信心。现在,周文已成立了一个贫困学生帮扶小组,吸纳了13名志愿者,同时又有2名贫困学生成为帮扶对象。(文/格祺伟)
责任编辑:刘丽君
& &| &&&&| &&&&| &&&&| &&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