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元素周期表口诀”为创意元素的网站,浅蓝色系,动画效果非常酷炫。求网址

化学元素周期表_百度知道
化学元素周期表
了老师要求的前20个,还又勾的十一个是哪十一个???
要确切的!!!
提问者采纳
锌、铅、镍、碘、锡铬、铁、溴、铜、锰
提问者评价
是错误的。 比如钾和钠与水反应,钾要剧烈些,而氢气不与水反应啊。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
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也减弱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书上有一页有张表,那个里面的吧。大概是中间的单元(人教)
FE CU AG BA I ZN HG Br
化学元素氢(H) 主要性质和用途熔点为-259.1 ℃,沸点为-252.9 ℃,密度为 0. 089 88 g/L(10 ℃)。无色无臭气体,不溶于水,能在空气中燃烧,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工业上用于制造氨、环已烷、甲醇等。发现:1766年由卡文迪许(H.Cavendish)在英国判明。氦(He)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272.2 ℃(加压),沸点为-268.9 ℃,密度为0.178 5 g/L(0 ℃)。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深海潜水、气象气球和低温研究仪器。
发现:1895年由拉姆塞(Sir W.Ramsay)在英国、克利夫等(P.T.Cleve和N.A.Langlet)在瑞典各自独立分离出。锂(Li)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80.5 ℃,沸点为1 347 ℃,密度为0.534 g/cm3(20 ℃)。软的银白色金属,跟氧气和水缓慢反应。用于合金、润滑油、电池、玻璃、医药和核弹。
发现:1817年由阿尔费德森(J.A. Arfvedson)在瑞典发现。铍(Be)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 278±5 ℃,沸点为2 970 ℃(加压下),密度为1.848 g/cm3(20 ℃)。较软的银白色金属,在空气和水中稳定,即使在红热时也不反应。用于与铜和镍制合金,其导电性和导热性极好。
发 现:1798年由沃克兰(N.L.Vauquelin)发现。硼(B)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2 300 ℃,沸点为3 658 ℃,密度为2.340 g/cm3(β-菱形)(20 ℃)。具有几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的硼为暗色粉末,跟氧气、水、酸和碱都不起反应,跟大多数金属形成金属硼化物。用于制硼硅酸盐玻璃、漂白和防火。
发 现:1808年由戴维(Sir Humphrey Davy)在英国、盖-吕萨克(L.J.Lussac)和泰纳(L.J.Thenard)在法国发现。碳(C)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约为3 550 ℃(金刚石),沸点约为4 827 ℃(升华),密度为3.513 g/cm3(金刚石)、2.260 g/cm3(石墨)(20 ℃)。用于首饰(金刚石)、炼钢(焦炭)、印刷(炭黑)和精制糖(活性炭)等。
发 现:在自然界中以石墨(和金刚石)存在。古代已知有木炭和烟炱。氮(N)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209.9 ℃,沸点为-195.8 ℃,密度为1.251 g/L(0 ℃)。无色无臭气体。在室温下一般不活泼。用于制硝酸、化肥、炸药、塑料和染料等。
发 现:1772年由卢瑟福(D.Rutherford)在苏格兰发现。氧(O)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218.4 ℃,沸点为-183.0 ℃,密度为1.429 g/L(0 ℃)。无色无臭气体。非常活泼,与除稀有气体以外的所有元素形成氧化物,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用于炼钢、金属切割和化学工业。
发 现:1773年由舍勒(C.W.Scheele)在瑞典、1774年由普利斯特里(J.Prisetley)在英国,拉瓦锡(A.L.Lavoisier)在法国各自独立发现。氟(F)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219.6 ℃,沸点为-188.1 ℃,密度为1.696 g/L(0 ℃)。淡黄色气体,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用于制氟化试剂以及金属冶炼中的助熔剂等。
发 现:1886年由莫瓦桑(H.Moissan)在法国制得。氖(Ne)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248.7 ℃,沸点为-246.1 ℃,密度为0.899 9 g/L(0 ℃)。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装饰灯(霓红灯广告牌)。
发 现:1898年由拉姆塞(Sir William Ramsay)和特拉弗斯(M.W.Travers)在英国发现。钠(Na)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97.81 ℃,沸点为883.0 ℃,密度为0.971 g/cm3(20 ℃)。软的银白色金属,切割时迅速被氧化,跟水剧烈反应。用于原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器中。
发 现:1807年由戴维(Sir Hamphry Davy)在英国分离出。镁(Mg)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648.9 ℃,沸点为1 090 ℃,密度为1.738 g/cm3(20 ℃)。较软的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燃烧,跟热水反应。用于制合金以及保护其他金属的牺牲阴极。
发 现:1808年由戴维(Sir Hamphry Davy)在英国制得。铝(Al)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660.4 ℃,沸点为2 467 ℃,密度为2.698 g/cm3(20 ℃)。银白色金属,由于表面形成氧化层而保护其不与空气和水起反应。溶于热的浓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作为金属和合金在飞机、建筑业、容器、铝箔等方面有许多用途。
现:1825年由厄斯泰德(Hans Christian Dersted)在丹麦发现。硅(Si)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410 ℃,沸点为2 355 ℃,密度为2.329 g/cm3(20 ℃)。超纯半导体晶体是蓝灰色,用碳还原砂子得到的无定形硅为黑色。不跟氧气、水、酸(HF除外)反应,但溶于热碱。用于制半导体、合金和聚合物。
发 现:1823年由贝采里乌斯(J.J.Berzelius)在瑞典制得。磷(P)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44.15 ℃(白磷),410 ℃(红磷,加压),沸点为280 ℃,密度为1.820 g/cm3,2.200 g/cm3(红磷)。白磷软而易燃,红磷呈粉末状,通常不易燃。都不跟水或稀酸反应,但跟碱反应生成磷化氢气体。用于制化肥、杀虫剂、清洁剂以及金属处理等。
发 现:1669年由布兰特(Hennig Brandt)在德国制得白磷。硫(S)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12.9 ℃(α),沸点为444.7 ℃,密度为2.070 g/cm3(α) (20 ℃)。有几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正交晶型的S8是最稳定的。对空气和水稳定,但加热时会燃烧;跟氧化性的酸反应。是重要的工业化学品。
发 现:古代已发现天然硫。氯(Cl)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01.0 ℃,沸点为-33.97 ℃,密度为3.214 g/cm3(0 ℃)。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于制漂白剂、有机氯溶剂和聚合物(PVC)。
发 现:1774年由舍勒(C.W.Scheele)在瑞典制得,1810年由戴维(Sir Hamphry Davy)在英国确认。氩(Ar)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89.3 ℃,沸点为-185.9 ℃,密度为1.784 g/cm3(0 ℃)。无色无臭气体。在灯泡和高温冶金中用作惰性气氛。
发 现:1894年由雷利(Lord Rayleigh)和拉姆塞(Sir William Ramsay)在英国发现钾(K)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63.65 ℃,沸点为774 ℃,密度为0.862 g/cm3(20 ℃)。软的白色金属,切割时有银白色光泽,但同时迅速被氧化,跟水剧烈反应。用于制化肥、化学品和玻璃等。
发 现:1807年由戴维(Sir Hamphry Davy)在英国发现。钙(Ca)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839 ℃,沸点为1 484 ℃,密度为1.550 g/cm3(20 ℃)。较软的银白色金属,跟氧和水反应。用于制合金、生产锆、钍、铀和稀土金属。生石灰用于冶金、水处理、化学工业和建筑等。
发 现:1808年由戴维(Sir Hamphry Davy)在英国分离出。铬(Cr)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 857±20 ℃,沸点为2 672 ℃,密度为7.190 g/cm3(20 ℃)。硬的蓝白色金属。溶于盐酸和硫酸,但因形成保护层而不溶于硝酸、磷酸或高氯酸,在空气中抗氧化。主要用于合金、镀铬和金属陶瓷。
发 现:1797年由沃克兰(N.L.Vanquelin)在法国发现。锰(Mn)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 244 ℃,沸点为1 962 ℃,密度为7.440(α)g/cm3(20 ℃)。硬而脆的银白色金属。含杂质时活泼,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发生表面氧化,跟水反应,溶于稀酸中。用于钢铁生产、陶瓷、肥料添加剂、动物饲料补充剂等。
发 现:1774年由甘恩(J.G.Grahn)在瑞典分离出。铁(Fe)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 535 ℃,沸点为2 750 ℃,密度为7.874 g/cm3(20 ℃)。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纯时较软。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溶于酸中,在冷的浓硫酸、硝酸中钝化。主要用于钢铁。
发 现:古代文明已知。镍(Ni)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 453 ℃,沸点为2 732 ℃,密度为8.902 g/cm3(25 ℃)。银白色、有光泽、有延展性和韧性的金属。抗腐蚀,溶于酸中(浓硝酸除外),不跟碱反应。
发 现:1751年由克郎斯塔特(A.F.Cronstedt)在瑞典发现。铜(Cu)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 084 ℃,沸点为2 567 ℃,密度为8.960 g/cm3(20 ℃)。红色、有光泽、有延展性和韧性的金属,具有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难跟空气和水反应,但会缓慢地被侵蚀而生成铜绿。用于制造合金、电线、电器、钱币等。
发 现:古代文明已知。锌(Zn)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419.6 ℃,沸点为907 ℃,密度为7.133 g/cm3(20 ℃)。略带浅蓝色的白色金属,铸锌较脆。在空气中失去光泽,跟酸和碱反应。用于镀锌铁皮、合金、电池等,氧化锌用在橡胶中,可以用作聚合物稳定剂。
发 现:1500年前在中国和印度已知。溴(Br)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7.2 ℃,沸点为58.78 ℃,密度为3.123 g/cm3(20 ℃)。深红色、稠密的、具有强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腐蚀性。其化合物用于燃料添加剂、杀虫剂、阻燃剂和照相等。
发 现:1825年由罗威(C.Lowig)在德国、1826年由巴拉尔(A.J.Balard)在法国分别发现。锡(Sn)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232.1 ℃,沸点为 2 270 ℃,密度为5.750 g/cm3(α)、7.310 g/cm3(β)(20 ℃)。软而柔韧的银白色金属。在氧化物膜的保护下不跟氧反应,也不跟水反应,但溶于酸和碱中。用于焊锡、合金、镀锡、聚合物添加剂和防腐涂料。
发 现:远古文明已知。碘(I)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113.6 ℃,沸点为184.4 ℃,密度为4.930 g/cm3(20 ℃)。黑色光亮的非金属固体,易升华。用于消毒、药品、食品补充剂、染料、催化剂和照相等。
发 现:1811年由库特瓦(B.Courtois)在法国发现。汞(Hg)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38.87 ℃,沸点为356.6 ℃,密度为13.55 g/cm3(20 ℃)。银白色液态金属。在空气和水中稳定,不跟酸(浓硝酸除外)和碱反应。用于生产氯气和NaOH、温度计、杀真菌剂和电学仪器装置等。
发 现:古代文明已知。铅(Pb)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327.7 ℃,沸点为1 740 ℃,密度为11.35 g/cm3(20 ℃)。软,低强度,有可延展性,暗灰色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失去光泽,但对氧和水稳定,溶于硝酸。用于蓄电池、电缆、颜料、玻璃、焊接剂、汽油和放射屏蔽等。
发 现:远古文明已知。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年下城区一模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30|
上传日期: 22:16: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年下城区一模.DOC
官方公共微信什么是Ag元素?_中国百科网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内容:
什么是Ag元素?
元素名称:银  元素符号:Ag  元素英文名称:Silver  拉丁原名:Argentum  中文是将金属金字部首,加上艮字形声。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Ⅰ类的副族元素  原子序数:47  相对原子质量:107.868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10.3  颜色和状态:银白色金属   莫氏硬度:2.5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2680&含量  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仅占0.07ppm,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的自然银[1]存在,但主要是化合物状态。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01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0.0000001&物理性质  密度:10.53克/立方厘米(20℃)  熔点:961.78℃   沸点:2213℃   熔解热:11.30千焦/摩尔  汽化热:250.580千焦/摩尔  反射率:91%  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1克银可以拉成1800米长的细丝,可轧成厚度为1/100000毫米的银箔,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  a = 408.53 pm   b = 408.53 pm   c = 408.53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电子层排布:2-8-18-18-1  常见化合价:+1  氧化态:  Main Ag+1  Other Ag0, Ag+2, Ag+3  电离能 (kJ /mol)  M - M+ 731  M+ - M2+ 2073  M2+ - M3+ 3361  M3+ - M4+ 5000  M4+ - M5+ 6700  M5+ - M6+ 8600  M6+ - M7+ 11200  M7+ - M8+ 13400  M8+ - M9+ 15600  M9+ - M10+ 18000&化学性质:  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  但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 + H2S + O2 = 2Ag2S + 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  加热  2Ag + 2H2SO4(浓) ==== Ag2SO4 + SO2↑ + 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473K  2Ag + F2 ===== 2AgF 暗棕色  加热  2Ag + Cl2 ===== 2AgCl 白色   加热  2Ag + Br2 ===== 2AgBr 淡黄色  加热  2Ag + I2 ===== 2AgI 黄色  银对硫有很强的亲合势,加热时可以与硫直接化合成Ag2S:  加热  2Ag + S ==== Ag2S  银易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微溶于热的稀硫酸而不溶于冷的稀硫酸。  盐酸和王水只能使银表面发生氯化,而生成氯化银薄膜。  银具有很好的耐碱性能,不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发生作用。&银的提取及加工[2]  为了提高独立银矿浮选的回收率,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针对银矿物嵌布粒度的粗细特点,尽可能使银矿物充分解离,提高银的回收率;二是选择中性或弱碱性的浮选矿浆碱度和选用碳酸钠作浮选矿浆的调整剂,提高银的浮游性;三是搭配使用黄药与黑药,增强对银的捕收能力。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下,我国在共、伴生银矿的综合选矿回收方面得到了加强,许多矿山和炼厂重视了银的回收,但是总起来看,选矿技术设备没有重大发展,银的回收率不高,不同矿山尾矿中含银很高(10~30g/t),而未予回收。  银矿石经选(或选冶)后,所得到的产品有银精矿、银泥和各种有色金属的含银精矿。目前对前两者通常采用火法熔离(反射炉、电炉、坩埚、鼓风炉、闪速炉),或者用湿法冶金分离提取,再行电解精炼;后者主要是在冶炼有色金属过程中,半银富集到阳极泥(主要是铜、铅阳极泥)中综合回收。在我国98%的白银是从各类有色金属矿的冶炼阳极泥中回收的。&应用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最高的。  例如,若令汞的导电性为1,则铜的导电性为57,而银的导电性为59,占首位。因此,银常用来制作灵敏度极高的物理仪器元件,各种自动化装置、火箭、潜水艇、计算机、核装置以及通讯系统,所有这些设备中的大量的接触点都是用银制作的。在使用期间,每个接触点要工作上百万次,必须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严格的工作要求,银完全能满足种种要求。如果在银中加入稀土元素,性能就更加优良。用这种加稀土元素的银制作的接触点,寿命可以延长好几倍。  元素用途:  用于制合金、焊药、银箔、银盐、化学仪器等,并用于制银币和底银等方面。  银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银。在医疗上,常用硝酸银的水溶液作眼药水,因为银离子能强烈地杀死病菌。  价格一般在3元左右/克,纯度为999。硝酸银见光或遇有机物就分解出银。银如果是极小颗粒就呈灰黑色。这种化合物用于镀银或制造其他银的化合物,化合物AgBr(溴化银)是相机底片的主要成分,化合物AgI(碘化银)成粉末状撒入云层,可以起到人工降雨的效果。  氧化银极易溶解在氨水中,溶液久置后,有时会析出有强烈爆炸性的黑色晶体。氧化银在玻璃工业中用作着色剂。氧化银的化学式Ag2O。棕褐色立方晶系结晶或棕黑色粉末。键长(Ag-O)205pm。200度分解,释放氧气。密度7.220g/cm3(25度)。见光逐渐分解。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银。水中难溶。溶于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硫代硫酸钠溶液。不溶于乙醇。由硝酸银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制得。有机合成用羟基取代卤素时用湿的Ag2O作催化剂。还用作防腐剂,电子器件材料。   溴化银的感光作用,用来制造照相底片的感光层。  白银首饰和银器具有良好的反射率,磨光后可以达到很高的光亮度,在首饰和家庭装饰中用途很广泛。  银币曾经作为银本位制国家的法定货币,盛行一时。但随着货币制度改革、信用货币的产生,银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目前铸造的银币主要是投资银币和纪念银币。  银离子和含银化合物可以杀死或者抑制细菌、病毒、藻类和真菌,因为它有对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亲生物金属。&来源  银矿主要有辉银矿,其次是角矿,也有自然银。由银矿与食盐和水共热,再与汞结合为银汞齐,蒸去汞而得银。或由银矿以氰化碱类浸出后加铅或锌使银沉淀而制得。&历史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银白色,光泽柔和明亮,是少数民族、佛教和伊斯兰教徒们喜爱的装饰品。银首饰亦是全国各族人民赠送给初生婴儿的首选礼物。近期,欧美人士在复古思潮影响下,佩戴着易氧化变黑的白银镶浅蓝色绿松石首饰,给人带来对古代文明无限美好的遐思。而在国内,纯银首饰亦逐渐成为现代时尚女性的至爱选择。银是古代就已经知道的金属之一。银比金活泼,虽然它在地壳中的丰度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开采银矿,由于当时人们取得的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白色金属,银的化学符号Ag,来自它的拉丁文名称Argen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它的英文名称是Silver。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可以碾压成只有0.00003cm厚的透明箔,1g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2km的细丝。  月亮般的金属――银  银,永远闪耀着月亮般的光辉,银的论文原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我国也常用银字来形容白而有光泽的东西,如银河、银杏、银鱼、银耳、银幕等。  我国古代常把银与金铜并列,称为“唯金三品”。《禹贡》一书便记载着“唯金三品”,可见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发现了银。在大自然中,银常以纯银的形式存在,人们便曾找到一块重达13.5吨的纯银!另外,也有以氯化物与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常同铅、铜、锑、砷等矿石共生在一起。  元素辅助资料:  银在自然界中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大部分是化合物状态,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一般认为在距今年以前。涅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学教程》中也谈到自然银,曾经发现的最大银块重13.5吨。  天然银多半是和金、贡、锑、铜或铂成合金,天然金几乎总是与少量银成合金。我国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称为ELECTRUM,就是一种天然的金、银合金,含银约20%。最初由于人们取得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在大约公元前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规定,银的价值是金的两倍。甚至到17世纪,在日本银和金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到:“&&而银的开采却以矿山劳动和一般比较高度的技术发展为前提。因此,虽然银不那么绝对稀少,但是它最初的价值却相对地大于金的价值。”  人类发现和使用银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了。我国考古学者从近年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错”(一种用金、银丝镶嵌的图案)。从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银器已经十分精美。在古代,银的最大用处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   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公元前三百多年,希腊王国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们却很少染疾。这个迷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皇帝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能净化1千克水。   ①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六种不同的病原体,而含银的抗生素则能杀死650种以上的病原体。   ②所以,人类在两千年前就知道用银片作外科手术的良药、用银煮水治病。   ③我国古代法医早就懂得用"银针验尸法"来测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帮助破获了不少谋杀案件。   ④银的这种特性如果加以利用,可以预防一些自然灾害。   ⑤如:火山爆发及某些大地震前,地表均有可能渗出含硫的气体。   ⑥这种气体会使银器的表面很快变成黑色,从而显示出火山将要爆发、大的地震将要来临的某种征兆。   银还是一种可为人类食用的金属,在我国和印度均有用银箔包裹食品和丸药服用的记载。同时银还是某些生物的食物。据我国古籍《天香楼外史》记载:古时候有一个妇人藏了150两私房银。有一天她开箱查看藏银,银竟不知去向。妇人大吃一惊,怀疑被人盗走,一时弄得全家人心惶惶。后来再开箱寻找,只见一大堆白蚁正团团集在一起,吃着残存的银粒。妇人一气之下,把白蚁投入炉中,以解心头之恨。“火烧蚁死,白银复出”,一称,恰好150两&研究  到13-14世纪,我国和欧洲都发展起灰吹法检验金、银。这也是一种分离金、银中杂质的方法,又称烤钵冶金法。这种方法是将待检验的金、银试样或采得的金、银放置在用动物骨灰制成的钵中加热,铅和其他杂质形成氧化物,部分被鼓风吹去,部分渗入灰中,留下未氧化的金、银。这样可以计算出试样或矿金中含金、银的量和纯度。这种方法至今也用在分析化学中。  银在我国古代称为白金。西方古代人们用月亮的符号来表示银,拉丁文中, “银”是argentum,来自希腊文argyros(明亮)。因此,银的化学元素符号是Ag。  银离子和含银化合物可以在杀死或者仰制细菌、病毒、藻类和真菌,反应类似汞和铅,但目前的背后原理亦未解开。因为它有对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亲生物金属。我国内蒙古一带的牧民,常用银碗盛马奶,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酸。据研究,这是由于有极少量的银以银离子的形式溶于水。银离子能杀菌,每升水中只消含有一千亿分之二克的银离子,便足以使大多数细菌死亡。古埃及人在两千多年前,也已知道把银片覆盖在伤口上,进行杀菌。现在代,人们用银丝织成银“纱布”,包扎伤门,用来医治某些皮肤创伤或难治的溃疡。  银不会与氧气直接化合,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奇怪的是,1902年2月,在拉丁美洲古巴附近的马提尼岛上,银器在几天之内都发黑了。后来查明,原来火山爆发了,火山气中含有少量硫化氢,它与银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平常,空气中也含有微量的硫化氢,因此,银器在空气中放久了,表面也会渐渐变暗,发黑。另外,空气中夹杂着微量的臭氧,它也能和银直接作用,生成黑色的氧化银。正因为这样,古代的银器到了现在,表面不象古金器那么明亮。不过,含有30%钯的银钯合金,遇硫化氢不发黑,常被用来制作假牙及装饰品。  银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不会被腐蚀。但是,热的浓硫酸、浓盐酸能溶解银。至于硝酸,更能溶解银。不过,银能耐碱,所以在化学实验室中,熔融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时,常用银坩埚。  银与金一样,也是金属中的“贵族”,被称为“贵金属”,过去只被用作货币与制作装饰品。现在,银在工业上有了三项重要的用途:电镀、制镜与摄影。  在一些容易锈蚀的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而且美观。镀银时,以银为正极,工件为负极,不过,不能直接用硝酸银溶液作为电解液,因为这样银离子的浓度太高,电镀速度快,银沉积快,镀上去的银很松,容易成片脱落。一般在电解液中加入氰化物,由于氰离子能与银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了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降低了负极银的沉积速度,提高了电镀质量。随着银的折出,电解液中银离子浓度下降,这时银氰络离子不断解离,源源不断地把银离子输送到溶液中,使溶液中的银离子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不过,氰化物剧毒,是个很大缺点。  玻璃镜银光闪闪,那背面也均匀地镀着一层银。不过,这银可不是用电镀法镀上去的,而是用“银镜反应”镀上去的:把硝酸银的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倒在一起,葡萄糖是一种还原剂(现在制镜厂也有用甲醛、氯化亚铁作还原剂),它能把硝酸银中的银还原成金属银,沉淀在玻璃上,于是便制成了镜子。热水瓶胆也银光闪闪,同样是镀了银。  银在制造摄影用感光材料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照相纸、胶卷上涂着的感光剂,都是银的化合物――氯化银或溴化银。这些银化合物对光很放感。一受光照,它们马上分解了。光线强的地方分解得多,光线弱的地力分解很少。不过,这时的“像”还只是隐约可见,必须经过显形,才使它明朗化并稳定下来。显影后,再经过定影,去掉底片上未感光的多余的氯化银或溴化银。底片上的像,与实景相反,叫做负片―光线强的地方,氯化银或溴化银分解得多,黑色深(底片上黑色的东西就是极细的金属银),而光线弱的地方反而显得白一些。在印照片时,像片的黑白与负片相反,于是便与实景的色调一致了。现代摄影技术已能在微弱的火柴的光下、在几十分之一到几百分之一秒中拍出非常清晰的照片。如今,全世界每年用于电影与摄影事业的银,已达150吨。&银饰  925纯银其实是指含银量92.5%的银质品。925代表银的纯度。这是银器的最高纯度,就正如999黄金的纯度一样。 因为足银过于柔软并且容易氧化,所以自从tiffany公司开创925银以来,925银就被国际公认为纯银。   银是一种活跃的金属,容易与空气中的硫起化学反应,使银器变黑。因此佩带时尽量少与空气接触,不宜在化学气体浓的场所佩带。接触硫磺香皂后,必须马上揩干。汗水中的氯化物对银亦有影响。   银与金不能同配戴,会导致银变黄。 当然,即使不同时配载,时间久了,银饰还是会氧化变色,无论是电镀了还是没有电镀!   原色的,抛光表面的,最简单。用擦银布擦拭就可以了。无抛光表面有缝隙的,用洗银水清洗就可以了。   电镀过表面的,要用软布擦拭,并且避免接触化学性物品(比如沐浴液体,皂液,化学试剂,香水等)因为电镀层非常薄,粗糙布的擦拭和化学性物品的损伤,都会影响表面的光亮。   【藏银】按照历史定义是含银大约30以上的一种合金,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藏银,几乎不含银。只是白铜合金的工艺品。   【泰银】一般是千足银,即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银含量,也有些防制泰国工艺把 925银硫化成“古银效果”的也称做“泰银”,国内生产的泰银一般工艺比较简单,所以比起925银镀白金,价格要较低一些 !&动漫人物――银  《黑之契约者》中的人物  银(DOLL)  原名:奇(ji)尔希  失明,擅长弹钢琴,喜欢沐浴在月光下.  能力:通过水检测.搜索  作为黑的同伴,支援着黑。为人有点盲目。在契约者当中,被称为“DOLL”,没有任何的情感。  中的未知BOSS  怪博士的口中得知"银"真名叫"暴君"  拉米知道"银"的原因未知.相信是重要的主线伏笔  藤原银藏  新条真由作品《情场霸王》中的人物,被称为“银”。对处女感兴趣,有“处女杀手”之称。爷爷是总理大臣,父亲是日本首富。  《死神》的人物   市丸银ichimaru gin(いちまる ぎん)  护庭十三队之三番队队长  CV:游佐浩二   身长 :185cm   体重 :69kg   诞生日:9月10日   特征:银细目,笑起来像坏人&(他好像一直在笑吧&)  久保带人的扉页题词:  市丸ギン/市丸银  それは爱のように美しい杀意 /那是如同爱一般绝美的杀意&银的识别与保养方法  纯银又称纹银,目前现有的科学能够提炼的最高纯度为99.999%以上,纯银一般是作为国家金库的储备物,所以纯银的成色一般不应低于99.6%。而低于这个级别的,含量大于等于99%的白银,我们称作为足银。  现在我们来重点说一下色银。银又称普通首饰银或次银。在纯银或足银中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属,一般是加入物理化学性质与银相近的铜元素,就可以形成质地比较坚硬的色银。色银富有韧性,并保持了纯银的延展性,同时可以减低空气对银的氧化作用,因此,色银首饰的表面色泽较之纯银与足银更不易改变。中国色银的成色规定以百分数表示,国外一般规定以千分数表示,如中国的“80银”与外国的“800S”(S为英文银Silver的缩写)都表示银的成色为80%。&色银有以下几种的常见分类:  1、98银英文标识为980S,表示含银量98%、含紫铜2%的首饰银。这种色银较之纯银和足银质地稍硬,多用于于制作保值性首饰。   2、92.5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25银了) 英文标识为925S,表示含银量92.5%、含紫铜7.5%的首饰银。这种色银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韧性,比较适宜制作戒指、别针、发夹、项链等首饰,而且便于镶嵌宝石。   3、80银 80银又称为潮银,英文标识为800S,表示含银量80%、含紫铜20%的首饰银。这种色银硬度大,弹性好,适宜制作手铃、领夹、帽花、餐具、茶具、烟具或首饰上的扣、弹簧或针等类。  色银根据使用和需要还包括70银、60银、50银等多个品种。  现在我们来说说泰银。泰银最早源自于泰国,所以通常叫泰国银,又称“乌银”。泰银是利用了银碰到硫而发黑的特性制成的。它是在银首饰上把银与硫的混合物加热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乌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再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乌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而且表面硬度也比普通银大大增强。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让人感受到这类首饰的粗犷和古朴。&银饰的佩戴注意事项:  白银易吸收水银,在吸收水银后,表面质量遭到严重破坏,完全失去光泽,形成银汞齐(又称汞银)。在潮湿的空气中,银容易被硫的蒸气及硫化氢所腐蚀,使表面变黑(这就是泰银的基本形成条件之一了)。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   1、化妆品不仅含有汞,而且含有硫,这能令白银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另外,如果空气中含有硫也是不宜佩戴白银的。那些生活在化工厂或在化工厂工作的人就要注意了,更加不能佩戴白银哦!   2、臭氧也能导致白银变黑的。如日常生活中用的负离子发生器、消毒柜都不宜放置白银饰品。   3、一些蛋禽类变质后会产生硫化氢气体,如果进行与蛋禽相关作业的工作人员就不宜在工作时间佩戴了。   4、自来水的净化常含用漂白粉或氯气,对白银有严重的侵蚀作用,侵蚀后的白银失去光泽,产生白色的氯化银。因此,不宜佩戴白银入浴。   5、洗衣粉中含有漂白剂,漂白剂的主要成份是含氯,对白银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6、水银(汞)和白银会发生作用,会发生严重的损坏,甚至形成汞膏,因此使用体温计时就要小心了。   7、白银溶于盐酸、硝酸,如果从事这方工作时就要引起注意了。&保养银饰品:  1、采用可口可乐浸泡,浸泡时间为12个小时。   2、采用醋酸擦洗。   3、采用隔了夜的茶浸泡。   4、采用擦银布擦拭。   5、采用洗银水泡上一至两分钟。   6、采用涂改液涂在银饰品上,在涂改液没有干前用布擦银饰。   7、采用牙膏和牙刷来擦洗。   8、用打火机烧黑银饰品(注意:本方法只限于素银(包金和镶嵌的银饰品不能使用.温度不要太高,禁示采用火柴,因为火柴内含硫磺,会使银饰变为硫化银)然后再用擦银布把银饰擦亮.这个方法让素银饰品特别亮的。   9、素银的银饰品经常发黑,虽然能经常清理,但也十分麻烦。我教大家在清洁银饰前准备一瓶透明的指甲油,在清洁完成后用风筒把银饰品吹干,然后为干净的银饰涂上一层指甲油。这方法我的顾客们试过最长能保持银饰一年内不会发黑。  10、在牛奶浸泡里一夜即可回复明亮&银的保健作用  天然的银矿通常呈矿块和晶粒的块状,但也可能呈生硬的树枝状集合体。刚刚出土或者新近抛光的银特别明亮,闪耀着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但曝露在空气中,很快会产生一层黑色的氧化物,使其表面失去光泽.除此之外,本身硬度不高,无法以纯质形式制作珠宝,而常与其它金属合铸,或在表面覆以黄金。自古希腊时代起就一直被人们使用的洋银,即金与银的合金,只含20-25%的银。标准纯银含92.5%,或更高比例的纯银(通常有些铜)。这两种合金都被用作界定银含量的标准。   大部分银是开采铅矿的副产品,它还经常与铜伴生。世界上银的主要开采地在南美、美国、澳洲和前苏联。最大的单产银国家属墨西哥,大约自1500年起就一直开采至今。产状为缠绕金属丝状的上品天然银则产于挪威的康斯堡。  在英语里称银为Silver为「白色光辉」之意,语源自Silubr。 另外,银的元素记号Ag里印欧语的arg所衍生出来,并自拉丁语的argentum所取出来的。拉丁语所衍生出来的法语及意大利语各称之为argent及argento。   关于银的几个基本常识:  1.白银为贵金属之一,符号Ag,民间广为流传,曾一度作为货币流通。白银为银白色,相对密度10.49,熔点(961℃)。容易冶炼,硬度2.5,延展性强,不溶于碱和大部分有机酸,易溶于硝酸及热硫酸,与空气中的硫化氢化合后变成褐色Ag2S,古代即开始用于制作首饰,价格中等,通常镶不太贵重的宝石。   2.白银的成色,用千分数表示。足银:含银不小于990‰,印记为足银或S990、银990。925银:含银不小于925‰,印记为S925或银925。自1851年蒂芬尼推出第一套含银千分之九百二十五的银器后,925银便成为市场中银饰的主力,由于加入了7.5%的铜,银的硬度和光泽都有所改善。   3.工艺银:泰国银:经过烧兰工艺处理的银首饰。乌银:在白银首饰上用AgPbS的混合物覆盖,熔化后形成玻璃态覆盖层,产生特殊黑色与白银形成鲜明质感,色泽对比强,硬度相对增加。   4.银的保健作用:白银有杀菌作用,用银餐具食物不易发酵变酸;银化合物可冶疗烧伤包敷伤口;银筷子可检测食物中含硫的毒剂;纯银是唯一一种与人体皮肤接触而不会导致皮肤过敏的金属。&925银,素银,泰银,藏银,假银的区别  925银 素银 泰银 藏银 假银的区别   925银:是指含银92.5%的银,在国际标准上被公认为纯银标准。100%的银较软,制作时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俗称“变色”   素银:925银外镀外镀白铑(行业上称白金),能够最大可能的延缓银在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的特性。行业上把没有外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素银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氧化。现在市面上出售的925银有很大比例的产品为了降底成本,都是素银。   泰银:泰国特产,标准也是925的银含量。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种“古”“旧”的“古银”效果。比起925银外镀白金的银饰,由于大众基础不够广泛,相对925银来讲,价格要较底一些。   藏银: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铜,但即便是这样传统工艺的“藏银”,现在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铜替代。   各种以假乱真的假银:用其他金属制造只外镀一层银用以欺骗顾客的。而在珠宝部门鉴定时,因为检验的只是表层的一部分,反而因为外镀了一层薄薄的999银或925银而极容易被鉴定为999足银的或925银的银饰。建议检验银饰的时候,最合理的方法把银饰从中间切割一个断面,检测中间最里层的部分。   银饰品的保养   远离一些化学品,譬如酸性和碱性较强的物质或者香水。   如有轻微的变色情况,用软布沾牙膏轻轻擦拭即可光亮如新。   也可使用擦银布,一擦如新,随时随地,方便快捷,还有保护层,使银饰不用变黑变暗。不能沾水,可反复使用。 &
下一篇:没有了
本站所收集信息资料为网络转载 版权属各作者 并已著明作者 旨在资源共享、交流、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并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素周期表读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