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神舟飞船发射视频时控制室里一个人面前为什么那么多台电脑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关于公司同时监控多台电脑的方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关于公司同时监控多台电脑的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全记录(组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全记录(组图)
  9月25日,神舟七号航天员出征仪式于17时30分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9月25日20点20分,三位宇航员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调试设备,等待发射。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   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9月25日晚,工作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紧张工作。目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已准备就绪。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新华网酒泉9月25日电 题:神七发射全记录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徐壮志、巩琳萌
  108盏聚光灯将发射场区照得亮如白昼,58.3米高的船箭组合体和105米高的发射架散发出水晶般的光泽。
  9月25日20时10分,距神舟七号飞船预定发射时间整整1个小时。
  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已进入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迎来3名乘客。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到远在大西洋的远望三号航天远洋测量船,以及神州大地上所有在电视机前期待的人们,都在等待又一个辉煌时刻的来临。
  待发:3名航天员的手紧紧相握
  气温:14摄氏度。风速:东南风5.3米/秒。
  雷达、光电望远镜、高速摄像机……发射中心分布在大漠中各点号的30多台光测、遥测、雷测设备,一齐对准了发射架方向。
  东风、渭南、太原、青岛……一个个航天测控站也随之而动。
  在地球另一侧的南大西洋,一轮红日正从海平面上跃起。远望三号远洋测量船上巨大的雷达天线,对准了祖国所在的东北方向。与此同时,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另外4艘远洋测量船上的“千里眼”全都拭目以待。
  神舟,再次牵动神州。
  离发射还有40分钟,发射塔第8层固定平台操作阀箱前,操作手冯仰辉在测试发射站副站长王军的指挥下,将塔架控制开关向右旋转90度,接着按下启动泵。
  环抱着火箭的第3组平台开始旋转,30度、90度、180度……乳白色的船箭组合体完全展露在眼前,灯光下,整流罩上的五星红旗图案格外醒目耀眼。
  “15分钟准备!”
  “祝你们好运!”44岁的飞船总装工人孙占海,向3位航天员挥了挥手,稳稳地从外面关上飞船返回舱舱门,接着又关上轨道舱舱门。
  塔台上人员全部撤离。完成了飞天前一切准备的3位航天员,静静地躺在距离地面50多米高的返回舱内。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显示,中间座椅上的翟志刚伸出双手,分别与左边的刘伯明、右边的景海鹏紧紧地握了一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赶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航天员壮行并观看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拿起可视电话,满怀深情地对3位航天员说:“希望你们圆满完成此次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汇报!”
  话筒里传来航天员充满自信的回答:“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5分钟准备!”
  3位航天员再次检查调整束缚带,关闭面窗,镇定地等待飞天时刻的到来。
  点火:4秒钟的漫长等待
  “……5、4、3、2、1。”随着零号指挥员郭忠来清晰有力的倒计时口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39岁的郭忠来第一次担任神舟发射的零号指挥员。
  在郭忠来的面前,并排摆放着5个话筒――广播、对上、对下、天地主、天地备。即使是在发射准备的最后一秒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零号指挥员也有权中止发射。
  “点火――”
  控制指挥徐文西迅速抬起右臂,果断地按下那颗大拇指大小的红色按钮。
  1500米外的移动发射平台上,一股橘红色的火焰从长征二号F型火箭底部猛地喷射出来。
  发射中心指控大厅内,灯火通明。墙面上两块实时直播发射场景的巨大电子显示屏,瞬间被红黄色的烟雾填满。在一排排闪烁着的计算机屏幕前,上百名科技人员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不停跳动的各种数据。
  1,2,3,4……足足4秒钟时间,火箭仍稳稳地坐在发射平台上――似乎如即将远行的游子,不愿意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
  等待,让人透不过气的等待。480吨重的火箭,似乎压在每一个人的神经上。
  这4秒的停滞,就如同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前猛地将跳板踏下蓄势。现在,那股蓄积的力量――604吨的巨大推力开始托着火箭徐徐升起。
  火箭底部喷出的几千摄氏度高温的烈焰,在几秒钟内就将导流槽中数百吨水变为蒸汽。烈焰与蒸汽被压迫着从左右两侧的槽口喷薄而出,随即如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高达数十米的烈焰,一刹那将整个戈壁辉映得如同白昼。
  酒泉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内,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计算机。屏幕上的数据显示,3位航天员一切生理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巨大的呼啸声骤然而至,似炸雷滚过,如天崩地裂。数千米外观摩席上的观众同时感受到了滚烫的气浪和耳膜的强烈震动。
  长征二号F型火箭开始了它的第7次飞行,也开始了长征火箭家族的第109次飞行。
  这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谢幕之旅。在完成托举7艘神舟飞船的使命之后,这种专为载人飞行而打造、为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历史性突破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火箭,将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火炬,传给发射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的下一种火箭。
  飞翔!飞翔!火箭加速上升,一束炫目的金色火光划破墨蓝色的天幕……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 &&&
更多关于&&的新闻由于运载火箭发射时大致在一个包括发射点在内的发射平面里相关信息,所以卫星轨道平面和发射平面相差不大。在任何发射位置向正南或正北发射,都可以发射大轨道倾角的卫星。但如果要发射小轨道倾角的卫星,就受到发射点纬度的限制。如果不考虑相当费能量的横向机动,发射点纬度值就是从该发射场可能发射的最小轨道倾角值。这就是说,发射点纬度限制了该发射场所能发射的最小轨道倾角,即发射的卫星最小轨道倾角就是该发射点的地理纬度。如果要发射更小轨道倾角的卫星就比较困难,需要采取横向机动,这要消耗较多能量。
  所以,在选择发射场时,应当尽量在低纬度地区选择,最好选择在赤道附近,这样才不会限制小轨道倾角卫星的发射。此外,低纬度发射场还可以使火箭得到更大的地球自转赋予的向东的初速度,提高运载能力。
  卫星所需要的速度很大。民航飞机的速度一般约300米秒,战斗机的速度可达700米秒,而卫星的速度要达到7500米秒以上,所以发射卫星很费劲。火箭发射时有效载荷质量只有起飞质量的1%~2%,其他绝大部分是燃料质量,少部分是结构质量,因此提高运载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向东发射时,地球自转赋予的初速度减少了火箭所应提供的速度增...
由于运载火箭发射时大致在一个包括发射点在内的发射平面里相关信息,所以卫星轨道平面和发射平面相差不大。在任何发射位置向正南或正北发射,都可以发射大轨道倾角的卫星。但如果要发射小轨道倾角的卫星,就受到发射点纬度的限制。如果不考虑相当费能量的横向机动,发射点纬度值就是从该发射场可能发射的最小轨道倾角值。这就是说,发射点纬度限制了该发射场所能发射的最小轨道倾角,即发射的卫星最小轨道倾角就是该发射点的地理纬度。如果要发射更小轨道倾角的卫星就比较困难,需要采取横向机动,这要消耗较多能量。
  所以,在选择发射场时,应当尽量在低纬度地区选择,最好选择在赤道附近,这样才不会限制小轨道倾角卫星的发射。此外,低纬度发射场还可以使火箭得到更大的地球自转赋予的向东的初速度,提高运载能力。
  卫星所需要的速度很大。民航飞机的速度一般约300米秒,战斗机的速度可达700米秒,而卫星的速度要达到7500米秒以上,所以发射卫星很费劲。火箭发射时有效载荷质量只有起飞质量的1%~2%,其他绝大部分是燃料质量,少部分是结构质量,因此提高运载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向东发射时,地球自转赋予的初速度减少了火箭所应提供的速度增加量。当发射点在赤道时初速度最大,达到465米秒,随着发射点纬度增加初速度逐步减小。粗看起来这初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小很多,但是对运载能力的影响却很大。在向南(或向北)发射极轨卫星时,向东的初速度没有用处,其运载能力就比向东要小,对一些动载火箭向东发射要比向南(或向北)发射极轨卫星运载能力大一倍,所以大多数卫星部是向东发射的。
其他答案(共7个回答)
自西向东运转。
卫星所需要的速度很大。民航飞机的速度一般约300米秒,战斗机的速度可达700米秒,而卫星的速度要达到7500米秒以上,所以发射卫星很费劲。火箭发射时有效载荷质量只有起飞质量的1%~2%,其他绝大部分是燃料质量,少部分是结构质量,因此提高运载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向东发射时,地球自转赋予的初速度减少了火箭所应提供的速度增加量。当发射点在赤道时初速度最大,达到465米秒,随着发射点纬度增加初速度逐步减小。粗看起来这初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小很多,但是对运载能力的影响却很大。在向南(或向北)发射极轨卫星时,向东的初速度没有用处,其运载能力就比向东要小,对一些动载火箭向东发射要比向南(或向北)发射极轨卫星运载能力大一倍,所以大多数卫星部是向东发射的。
卫星所需要的速度很大。民航飞机的速度一般约300米秒,战斗机的速度可达700米秒,而卫星的速度要达到7500米秒以上,所以发射卫星很费劲。火箭发射时有效载荷质量只有起飞质量的1%~2%,其他绝大部分是燃料质量,少部分是结构质量,因此提高运载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向东发射时,地球自转赋予的初速度减少了火箭所应提供的速度增加量。当发射点在赤道时初速度最大,达到465米秒,随着发射点纬度增加初速度逐步减小。粗看起来这初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小很多,但是对运载能力的影响却很大。在向南(或向北)发射极轨卫星时,向东的初速度没有用处,其运载能力就比向东要小,对一些动载火箭向东发射要比向南(或向北)发射极轨卫星运载能力大一倍,所以大多数卫星部是向东发射的。
答: 筛沙机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哪些安全原则1 筛沙机在启动前先用手旋转转子,检查机器各部有无异常现象。  2、检查确认三s角皮带上安装的防护设备完好后,才能运转。  ...
答: 考试合格啊!
答: 当然不一样了,我认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说法有点笼统,字面上看应该是电子和信息两个领域,电子包括微电子,固体电子和电子器件,物理电子和光电子等几个分支,信息包...
答: 他在接触新环境的过程中,头脑非常冷静,不易感情用事,能把每件事处理得头头是道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专家解读:为何神舟-11飞船性能更加优异?_网易军事
专家解读:为何神舟-11飞船性能更加优异?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珠海航展上“神舟10号”的返回舱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11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浩瀚宇宙,飞船于10月19日在距地面393千米的轨道上与天宫-2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从而使景海鹏和陈冬在天宫-2和神舟-11组合体内生活和工作30天,然后景海鹏和陈冬乘神舟-11载人飞船与天宫-2空间实验室分离返回地面。1、第二步收官之作神舟-11载人飞船此行有三大任务:一是为天宫-2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行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2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神舟-11的升空是我国建立空间站之前最后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因为我国载人航天采用“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用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轨道,并安全返回地面,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这一步已通过神舟-5、6载人飞船实现。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两项关键技术,并发射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这些都是建造空间站的前提。它又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掌握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第二阶段把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送入太空。我国太空行走技术是通过2008年9月上天的神舟-7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取得突破的。2011年,我国天宫-1目标飞行器和神舟-8无人飞船实现了自控交会对接。2012年、2013年发射的神舟-9、10载人飞船与天宫-1实现了自控和手控对接。这3次飞行使我国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至此,第二步第一阶段结束。此后,进入第二步第二阶段,即在2016年、2017年分别发射天宫-2空间实验室、神舟-11载人飞船和天舟-1货运飞船。由此可见,发射神舟-11是第二步我国载人航天活动的收官之作。2017年4月,在天舟-1货运飞船给天宫-2进行无人自动补加推进剂后第二步任务就全部完成了。第三步是在2020年左右建成长期载人的大型空间站,大规模、长时间开发太空资源。我国空间站基本构型为T字形,由从2018年起先后发射的3个20吨级的舱段组成,它按长期载3人状态设计,每半年由“神舟”载人飞船实施人员轮换,由“天舟”货运飞船进行推进剂和物资补给。我国“天宫”空间站将在轨运营10年以上,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试验的重要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国际合作,获取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和重大战略意义的应用成果。2、天地往返运输器我国“神舟”飞船是于1992年开始研制的,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目前最实用的3舱式构型,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3个舱组成。其中载人的轨道舱、返回舱为密封舱,前者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控制飞船运行的地方;后者是航天员生活和实验/试验的场所。轨道舱位于返回舱前面,这是为了增加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它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前端装有对接机构。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是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乘坐的舱段,也是飞船的控制中心,因而必不可少。舱内设置了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座椅对面设有仪表盘和控制手柄、光学瞄准镜,还装有照明灯和通信设备等最必需的设备。推进舱紧接在返回舱后面,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瓶等设备,起保障和服务作用,即为飞船提供动力和电源,进行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装有发动机和主太阳能电池翼。“神舟”总长近9米,总重约8吨左右,乘员人数3人。它由飞船系统总体和13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涉及物理、医学和环境等数十种学科领域。为适应不同阶段的任务变化,“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先后有三种技术状态。一是初期试验技术状态。其特点是把飞船轨道舱留轨利用进行空间应用,所以轨道舱上安装有一对太阳电池翼和独立的姿态控制系统。为了增加空间应用试验的有效载荷,有的在轨道舱前面增加一个附加段。神舟-5、6飞船采用这种技术状态。二是出舱活动试验技术状态。其特点是为了完成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任务,轨道舱不再留轨利用,因而取消太阳电池翼和姿态控制系统。但是轨道舱除具备生活舱功能外,还兼有出舱活动用的气闸舱功能,用于突破太空行走技术。航天员从轨道舱的侧舱门出舱。轨道舱贮运了舱外航天服,配置轨道舱泄复压系统、出舱支持设备和舱外行走扶手。神舟-7采用这种技术状态。三是天地往返运输器技术状态。其特点是在轨道舱的前端装有一套交会用的轨道测量、运动控制设施和对接用的对接机构,用于完成与其他飞行器的交会对接。由于轨道舱不留轨利用,所以没有太阳电池翼和独立的姿态控制系统。神舟-8以后的所有“神舟”飞船都采用这种技术状态,作为航天员的天地往返运输器,与天宫-1、2进行交会对接。今后还将为我国的空间站运送往来的人员。所以,这次发射的神舟-11采用的是天地往返运输器技术状态。3、不断改进已定型从神舟-8起我国“神舟”飞船基本定型,并有交会对接功能,可小批量生产,因而能提高可靠性、缩短研制周期。其对接机构采用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后形成直径0.8米的航天员转移通道。还改进了手控设备,增加了8台平移发动机和4台反推发动机,使飞船可向前、平移(包括上下运动)和后退,对接时运行更自由,同时提供紧急避撞的动力,可及时返回撤离。为了安全,航天员乘返回舱落地时要提升座椅,以便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从神舟-9起,返回舱内航天员座椅下的提升装置用压缩空气取代了燃气。由于交会对接对飞船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型后的“神舟”上配备了运算能力更大的计算机,对控制系统能力进行了升级。为满足交会对接和返回需求,飞船载有1吨推进剂,同时配备应急电池。飞船舱外有摄像机,采用扩频通信方案,大大提高了图像传输质量。另外,为提高飞船的性能及安全性、可靠性,对定型后飞船的部分系统也进行了改进。比如飞船在前期可独立飞行5~7天的基础上,具有与空间站对接后停靠180天的能力;推进舱上的太阳电池翼发电能力比此前的神舟飞船增加了50%,由1.2千瓦增加到1.8千瓦;改进了降落伞和着陆缓冲系统,增加了牵顶伞,可在预定高度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副伞)、牵顶伞、主伞,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回收系统的可靠性。在神舟-9、10的任务中,为了解决女航天员的适体性问题,还对女航天员所使用的舱内航天服、座椅等做了修改,增加了女航天员专用的舱内服装备件包,包内专门配备了1套供女航天员专用舱内压力服和大小便收集装置,还有女性专用卫生用品包。考虑到女航天员上天的需要,对大小便收集器的高度和相对位置也进行了局部修改,并为女航天员准备了巧克力、甜食和补血食品等。4、神舟-11新亮点从日发射的神舟-10起,“神舟”载人飞船开始应用性飞行。所谓应用性飞行就是完成正常的天地往返运输任务。此前,我国发射“神舟”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和验证飞船,每次发射的飞船都有一些变化。神舟-10的任务已不再是试验飞船本身,而是投入正常运营,完成运输任务,为天宫-1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日发射的神舟-11是“神舟”载人飞船的第2次应用性飞行。虽说“神舟”载人飞船以定型,但为了完成新任务,并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安全性,还是进行了少量改进。例如,为了完成这次任务,调整了“神舟”载人飞船的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目的是为了使神舟-11飞船能够适应本次任务的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从343千米调整到393千米这一要求。另外,由于少带1名航天员,且2名航天员要进行30天的中期驻留,所以神舟-11按照2名乘组进行了优化配置,以便上行更多的食品及饮用水等生活支持用品,以满足中期驻留航天员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神舟-11新增配置了宽波束中继通信终端,在入轨、对接、分离、返回调姿等关键过程中提供测控支持手段。它能显著扩大了测控的覆盖率,极大提高中继终端使用范围和跟踪能力,确保应急状态下天地通信链路的可靠性,从而提升“神舟”飞船在姿态快速变化时候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的安全性和飞船的可靠性。飞船在天上飞,最好能时刻与地面保持联系,地面站覆盖不到时,就需要通过中继卫星转接信号。这次采用宽波束中继通信终端,就是为了争取让航天员每时每秒都能与地面连接上。当神舟-11飞到地面系统测控不到的位置时,这个系统能让神舟-11更容易被中继卫星寻找到,再通过中继卫星和地面测控系统的连接,尤其在出现紧急状况的时候,神舟-11始终能与地面保持通信,所以说,神舟-11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为了验证未来航天技术,满足未来空间站上对长寿命的要求,这次对神舟-11飞船的交会测量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之前的神舟-8、9、10在与天宫-1的交会对接任务中, 用于平移靠拢段的主要测量敏感器都是CCD成像敏感器。本次神舟-11用新型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CRDS)代替了CCD光学成像敏感器。它具有更高的抗杂光和抗强光能力,性能大大优于以前的CCD光学成像敏感器,即使在太阳强光直射时,“眼睛”也不会被“亮瞎”,具备了在苛刻光照条件下准全天候稳定测量能力,显著提高了交会对接的可靠性。这一技术改进可让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得更加出色。另一个小变化是,神舟-11的测量装置能够发光照亮天宫-2的对接口。此前的对接都是由天宫-1上装着的灯泡发出光亮,便于飞船靠近、对接。现在,由于飞船能主动照亮,天宫-2去掉了需要电源的灯泡,装上了一面镜子,当飞船靠近的时候,镜子反射飞船发出的光线就可以照亮我,这样的好处是镜子能够长久使用,解决了用电的灯泡寿命问题。神舟-11与天宫-2对接成功后,航天员要在组合体中完成30天中期驻留任务,这么长时间的驻留工作必须保证能源供应,这就需要太阳能帆板长时间对准太阳,为此组合体需要连续偏航。而在连续偏航过程中,有一些设备会长期对着太阳,还有一些设备长期晒不到太阳。因此,神舟-11飞船的热控设计进行了相应改进,以消除组合体连续偏航引起的返回舱温度过低、设备容易结露的风险,和推进舱、贮箱、发动机温度过高可能超上限的风险。5、新一代飞船展望日, 我国首枚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7在新建的海南文昌发射场顺利升空, 把远征-1A上面级、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组合体送入轨道,其中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于6月26日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收,为后续新型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奠定了重要基础。它主要用于获取返回舱飞行气动力和气动热数据,验证可拆卸防热结构设计、新型轻量化金属材料制造等关键技术,并开展了黑障通信技术试验。这次飞行,在轨验证了飞船返回舱新气动外形设计、重复使用设计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和新产品。不同于此前“神舟”系列飞船的“钟罩式”外形,缩比返回舱采用“锥形”设计。由于是超高速飞行,所以航天器的外形对提升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以往我国开展此类设计、测试时主要依靠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而此次通过实飞检验气动外形还属首次,获得的数据也弥足珍贵。它突破并验证了我国未来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新气动外形设计。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将对我国宇航、新材料等领域创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该返回舱采用了“金属结构+防热结构”的双层热防护设计方案,目的是研究飞船的可重复使用技术。其中的防热结构是可以拆卸的,再入返回过程中被灼蚀的防热结构在返回地面后可拆卸、更换。此项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还能缩短研制周期。缩比返回舱主结构采用了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它和当前主流的航天器铝镁合金相比,强度更强、韧性更足,抗压能力更是提高了近八成,可极大地提升航天器的性能、延长航天器的寿命它还配备我国返回式航天器首顶超音速稳定伞,能矫正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的飞行姿态,对未来的深空探测有重要意义。此次缩比返回舱飞行任务是未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飞行试验规划的第一步,将开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研制工程的序幕。(谢博)
本文来源:网易军事
责任编辑:姚文广_NN1682
本文系网易原创稿件,版权属网易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网易,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舟飞船发射到几号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