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改了种子内容修改,哪种科好

第二遍通关以欣赏语音剧情为主,所以改了存档_仙剑奇侠传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89,806贴子:
第二遍通关以欣赏语音剧情为主,所以改了存档收藏
五灵的大招改成99个,再加99余香果,用官方送的四个高攻武器,应该不会丧失游戏乐趣吧。对了,烤鸭要不要改成99?不过要收集符的话,还是要换回普通武器
1楼 19:54&|
相关的贴子578196955相关的图贴
都没人吗?怎么又是LZ?
2楼 20:08&|
你发贴就是为了给我2L的?
3楼 20:09&|
4楼 20:09&|
我来当4L儿子
5楼 20:13&|
本吧贡献榜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科技紫微造命语
宿命,其实就是个性习惯!只要注意到,命运就会改变。
关注我们:
 【心理测试】
失恋会为你带来哪种改变
恋爱中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天长地久,但恋爱的结局往往很难受控,大部分人都尝试过失恋的滋味。失恋的打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因为失恋对于每一个用心恋爱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因此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因为失恋而发生改变。让在线算命-科技紫微星座网告诉你,失恋会为你带来哪种改变吧。
总共10题/第1题
问题1:你的世界非黑即白吗?
&&&&&&& A.不是&&&&&&& B.不确定&&&&&&& C.是的善存VC片 安利VC片之类的吃了会被吸收...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善存VC片 安利VC片之类的吃了会被吸收吗?VC 与VE哪种对皮肤有改善作用呢?
+ 加入我的果篮
VC吃了会被身体吸收,由于是水溶性维他命,所以份量多了身体会自己排出来,不过曾经看过一集House,有些人吃过多皮肤会变黄变橘,但真的是吃太多才会。VC能增强身体免疫系统,个人认为配搭B群吃能让皮肤变好。VE是对血管和细胞之类好,有所谓抗氧化功能,但是是否会体现在皮肤上,就不一定了。还有VE是油溶性维他命,吃过多会积累在身体里,适得其反。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特级猫◎
Old Cat's Web Diary
February 2015SuMTuWThFSa112425262728
来自微信:从73到103 五战托福历程&&nbsp &从73到103――我的五战托福历程日,在这个有着“一生一世”谐音的日子里,我看到了我五战的托福分数――103。虽然这个结果在考试刚结束的第一时间我已经预料到了,但看着电脑屏幕,脸还没洗的我,忍不住“喜极而泣”。为了把分数从两位数变到三位数,我经历了太多太多、同时也牺牲了太多太多……还是那句话――可能这个分数在很多“大牛”眼里算不上什么,我看过一堆“一战/裸考100+、110+”的状态和帖子。再看看我这个折腾了五次的人,只能说是我自己反应太慢了、或者说是我太笨了。但我始终相信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笨鸟先飞”“功夫不负有心人”。基础差、没有天赋、没有语感,这都不是问题。我相信,只要坚持,我们就一定能感动上帝、感动自己……语文和英语一直是我的“短板”。高中那会,我数学、历史、政治基本是前几名的水平,语文只是在平均分上下浮动,英语忽高忽低。这种“偏科”导致我到了高考也不能“轻装上阵”――数学力拼满分结果做错了第三题、白丢了5分;语文英语只求别被别人拉太多的分,最后英语只考了116――那年的阅读完型很简单,我却各错了6个,可以说是差的不能再差了,亏得作文拿了高分,让我坐着过山车进了人大。到了大学,总算不用学语文了,但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我依然没重视英语学习,3个学期都是靠着平时成绩才把学校的英语课维持在85、86的水平……四级只有562、六级只有504,大三考六级居然比一年前还要低……但由于人大的保研制度对英语的规定是“通过大学六级”,这条规定对我这种“懒惰型”的人来说丝毫没有压力。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我本科的英语就这么糊弄过来了……大四第一学期,是一个11月份,当我定了导师以后,现在的导师建议我出国读博士,我说“我回去好好考虑考虑”。2011年4月初,当我毕业论文做完以后,导师又一次提起这件事。一个月后,我觉得这条建议还算靠谱,心血来潮地报了个新东方暑假班、就在世纪馆上课。经历了6月份毕业季的“狂欢”“风光”“鲜花”“掌声”之后,我开始煞有其事地去上托福课了。一年多没上课,加上又是夏天、8:30开始上课,那会研究生宿舍还没确定,我每天坐地铁从家来学校,外加那16天期间发生了“7.23动车事故”,当时我一个师弟病危、我们都在为给他筹款治疗而奔走相告,上课效果可想而知。上完了托福课,我的脚又受伤了,休息了半个月,直到新学期开学。一开学,新生入学、专业课各种事情,学英语只是“抽空”来做的事。2011年11月中旬,一战托福,结果可想而知――对于我这种既不努力也没有语感的人,外加没怎么准备就慌慌张张地上考场,只能用“名落孙山”来形容。当时,我父母都说“要不你有空去听一对一辅导吧,你差的太多了,自己弄肯定弄不过来”。但是当时,我一周2/3的时间都在上课、看文献、写作业,当时只能因地适宜地制定了“就地取材”的策略――先上好每周二的英语课(幸好当时没弄“免修”),申请的时候GPA也是很重要的。12月下旬,我没事考了个六级,本以为是找自信的,可是那次那个听力啊,还有那个“砍树磨斧子”的作文。又过了一周,是学校的英语课考试,我稍稍找回了自信,虽然最后只有85,但是在我当时的水平下已经算是说得过去了。这期间我报了2012年的第一次托福――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证明一战不是我的真实水平……1月8日托福,赶上了“延迟考试”,据说是“试题传送故障”,但那次考的啊,自己感觉也是“稀里哗啦”――听力做完了都想放弃了、口语驴唇不对马嘴地说下来……出成绩的前一天,我和妈妈去开出国旅游的准备会,我一句话都听不进去,晚上又和人看电影《密战》,短暂的刺激之后,便又开始提心吊胆了……当时自己安慰自己“只要比上次高就行了,哪怕高1分”,第二天,周三,成绩出来了,93――听力做成那样还有24、口语说成那样还有20……那以后,我就开始准备GRE了……但说实话,1月份的成绩绝对不是我真实水平、有运气成分,就像郎平在奥运会期间点评女排惜败给日本时说的“运气不会总是眷顾你”,后来我好几次自我调侃“是不是那次因为延迟开考,所以给我们每个人加了几分啊……”。但我当时却不知不觉产生了一种“错觉”。如果我当时能客观分析自己的真实水平,在准备GRE的同时不放弃托福的话,或许我暑假就能搞定托福、至少不会纠结到现在……3月9日,是瓜爹最后一次在媒体公开接受采访,当时对他儿子上名校的事情进行了回应。看过那个视频之后,我心血来潮地更新了一条状态“像瓜瓜同学学习――申请哈佛全奖”,其实那条状态更过的成分是调侃+讽刺,但可能我平时太过严肃、致使身边很多人都产生了“错觉”,这种错觉直到现在都还没消除……10月中旬,我三战托福,半年多没弄听力、口语的结果可想而知――听力只有21、口语感冒说下来只有18,好在写作拿了个28虽然我觉得我那次综合写作写得很烂。虽说那次托福总分还说得过去,但比我一月份还低了1分,那天早上查分、晚上才又去图书馆拿起GRE单词,但是越看越晕。当时,我有的朋友对我说“人家XXX都差几分满分,你怎么连100都考不够啊”,这也确实是我当时的想法――当时我自己想的是,可能我这辈子就和英语无缘了吧,估计上帝把我的这扇门给彻底关闭了……之后,11月3日GRE又没考好。回家之后,我又忍不住哭了,不光因为GRE,还因为很多其他的事――为了托福和GRE,我好几个月“不学无术”,之前一天搞定一本三四百页书的我能让好几本我自己特想看的书在书柜里躺好几个月;有的好朋友拿到了本校直博名额,人家不用找工作、不用像我做“无用功”,天天看自己想看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跟着导师做课题,我时常自己问自己“这样到底是图什么啊”“这样做能有什么意义啊”;6月底导师布置给我的书稿,我以最快的速度写完了第一稿,谈完之后、又以最快的速度“改”了一遍――那之后自然被“狠批”了。其实导师也能理解,不是我自己不想写,是心不在此――写论文和写散文一样、都是要看心情看感觉的……但我仍觉得很愧疚――准备英语之前,我的风格一直是“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11月3日之后,我真觉得自己累了,不想再刷G了,心想,就这样吧,估计再考也就这水平了……但我不甘心我付出的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11月初考完了GRE我又报了11月30日的托福加场,但众所周知,托福报名异常火爆,我报名的时候只剩内蒙古的考位了。当时复习的时候,压力很大――每天做2套TPO、对听力答案的时候就差备上硝酸甘油了,最后耳朵都快聋了――虽然音量调的适中、但心理作用确实很强大。为了保证口语练习的效果,我甚至找师弟借用学活的地方(我大四第二学期之后已经一年多没去那了)。11月底,我去内蒙古考托福。我父亲陪着我去――由于“入乡随俗”的缘故,本该我喝的酒基本都是他替我挡的,现在还觉得心里不落忍。内蒙古那个考场很大――基本是常规的2个考场合成一个考场、所有人一起说口语不是一般的吵,所以口语的第四题我就没听清楚,说得也是稀里糊涂的。从内蒙古回来,我才反应过来――第二天是EASON的演唱会啊,9月下旬订的VIP票、11月初送到的票差点让我忘了……那天,EASON除了唱了很多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新歌之后,有一首歌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路一直都在》。这是2008年的专辑《不如放手》里的主打歌,里面的一句歌词写的最好“That's
life,寻找梦里的未来。That's
life,笑对现实的无奈。不能后退的时候、不能彷徨的时候,永远向前,路一直都在……”当时的我真的是“不能后退、不能彷徨”只能“一直向前”啊!12月初的这一周,我过的很不好,被人提醒“有可能一个学校都不要我,香港也不保准”之后,我大半夜给徐南南打电话,说着说着忍不住又哭了……有一个周末,我没日没夜地改“Writing
Sample”,改到日夜颠倒、废寝忘食――改完第一遍就想改第二遍、改完第二遍就想改第三遍……12月11日晚上,我和好多考友一样,刷着托福网站,刷到三点都没刷出11月30日的成绩……早上起来,总算刷出来了――总分97,听力居然还是21!阅读26虽然说得过去但显然不像练过GRE阅读的人考出来的,口语23小小地惊喜了一下子――Fair的最高档(每道题都是Level
3),写作27虽然没上次高也算是正常。虽然托福没达到目标,但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12月15日,GRE终于刷够了320(核算成老分是1300),前一天晚上,我找黄牛报了12月22日的托福考位。身边的人有说找黄牛太贵不值得、也有说时间太紧来不及、也有说97已经够了没必要再刷。当时,TPO已经让我做了2-3遍,可是听力只有21。没办法,只好找来“巴朗”模拟题――虽然都说这个仿真度低,但当时也确实没有办法了。巴朗的听力明显时间长、语速快,但或许是我几天前GRE刷够了以后卸下了包袱,听的时候却轻松多了……12月21日,世界末日那天,五月份做讲座的那个哈佛教授又来我们学院交流,这次是示范“案例讨论”――讨论课上,很多老师在观摩,我当时就当是练习听力、口语了,讨论的时候给院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次“实战”也可以看出――通过这么长时间备战托福,我的语言能力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和15日考GRE之前一样,22日考托福之前,我依然有预感――奇迹即将发生、即将熬出头,说不出为什么,但有的时候却不得不佩服“心灵感应”的巨大威力。22日那天,北京迎来了最低温-16度的“极寒”,也是最后一次“最迟9:30入场”的托福考试(明年开始,为了和韩国、日本统一时间以防止作弊,中国改为了“最迟8:30入场”)。那个考场,六楼考托福、五楼考四级,五楼的托福休息室那天被用来考四级,所以我们只能在楼道里等候入场――楼道里没暖气,我冻的直哆嗦。排队的时候,有初中生、也有小学生,瞬间我觉得我自己老了甚至是“被鄙视了”……好不容易等到排队入场,填完了保密协议,身体暖和起来、试音完毕、开始做阅读时,我旁边那位同学耳机老有问题、换了3个耳机试了七八遍都不成功,我都做到第二篇阅读了,他还在交涉耳机的事情(估计我阅读才25就和这个有关吧)。做到了听力,感觉自信多了――10月和11月两次,6个听力段子中我都有2段听的不好,而这次却没有。那两次,每次都有好几道题在“蒙”,这次基本都是选完之后我自己心里说“肯定选这个”、甚至第一个讲座我还老觉得说的慢……口语明显增加难度了――问题问的很绕、有几道题明显不是TPO的套路,但好在11月30日那次23分的基础让我心里不慌。写作中了机经,但我写作从来都是裸考、而且每次分数都不低,只需要按照平常的节奏去写,所以我从不看写作机经。考完试之后,看网上的“机经回顾”,心里“咯噔”了一下――综合写作的第一个要点我怎么和回顾的不一样啊,当时都在担心写作上不了25……但当时我就一门心思去过圣诞节了――和同学吃饭、唱歌,弄申请的事,把自己想看的书看了(元旦之前那几天效率最高、啃下了好几本经典的好书)……元旦那几天,我妈妈都在问我“你上周考完了就没看过英语吧,那你这次要是没考好1月份再考可怎么办啊?”由于这次赶上了美国圣诞节放假,出分的时间延长了2天多,导致我元旦节3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的,而且已经报好的1月12日的那次考试也退不了,只能“轻装上阵”再受一次“折磨”了……现在申请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1月2日截止的几所学校已经申请完毕,现在正在赶1月15日截止的那批。对于可能的结果我也有了心理准备。就像我在最纠结、即将放弃的时候,我妈妈对我说的那句话“你哪天必须得好好感谢你导师,要不是她建议你出国,你可能这么重视英语吗,你可能坚持这么久吗。你从小到大,除了高三,咱们就没在外面上过额外的课、除了英语。除了反应慢,更重要的是你一直没有真正重视这件事。”不管申请的结果如何,这半年,我克服了自己的懒惰、克服了自己的患得患失,咬牙坚持了下来。即使我不能出国,这份经历、取得这个进步的过程对我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份来之不易的经历。感谢我的父母为我无私的付出和奉献,暑假期间,我母亲一直在治疗,我担当的责任很有限,我有的时候觉得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感谢我的老师们,帮我联系老师、帮我写推荐信,在我困难的时候扶我一把、帮我一把;感谢我本科班、研究生班的同学们,你们忍受了我无数次的“抱怨”“牢骚”,不停地鼓励我、安慰我、激励我……每当我想懈怠、想偷懒、想放弃,或是觉得背单词没意义的时候,我总是会通过“自寻烦恼”的方式来激励自己振作起来――想想原来受过的质疑、遭到的不屑和鄙视,尤其是2年半以前弄保研的那半年,我就又能集中精力了。因为我隐隐觉得,那些人还在暗处看着我、盼着我出丑、盼着我丢人现眼。不过,要是当年我真的“梦想成真”了,估计我的人生、职业规划就会到另一个轨道上――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和托福、GRE打交道……北大著名教授、鲁迅专家钱理群曾引用鲁迅的话来解读一个人活着的理由――第一,为自己活着;第二,为爱我者活着;第三,为敌人活着,而我备战托福、GRE的历程恰恰就经历了这3个层次……著名台湾裔美国籍篮球选手林书豪最欣赏的格言是“我们更以患难为荣;知道患难产生忍耐,忍耐产生毅力,毅力产生盼望;盼望是不会令人蒙羞的,因为神借着所赐给我们的圣灵,把k的爱浇灌在我们的心里”,当他的才华不被教练和队友认同、自己的能力无从施展的时候,他相信,这是上帝对他的考验和磨砺,他的坚持与隐忍终于换来了2012年2月份的爆发……我也相信,上帝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我们每一个人、上帝看得到我们每个人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有的时候“久攻不下”只是上帝在考验我们的耐心与毅力,上帝定会选择那些永不放弃、咬牙坚持到最后的人……=======================下面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心得”,考虑到我自己的客观情况外加自己曾经有过的纠结,仅供大家参考吧……1、单词:背完了GRE单词我再准备托福就不用考虑“单词”了。但对于只考托福的同学的话,托福单词书还是得多看几遍的。托福要求的单词量肯定是要高于六级和考研,而且要求的程度也绝不仅仅是“认识就成”。托福出题人就抓住了[中国人背单词喜欢“背中文解释”“浅尝辄止”的弱点,专门考“熟词僻意”和“意思的微小差别”――比如,我好几次做TPO就折在了“unusual”和其他几个意思的区别上面。对于阅读部分的“单词题”来说的话,无老师的“镇魂单词题”一定得多看几遍。2、阅读:说实话,阅读这块我没什么可说的――25分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低了,因为国内的英语考试,只有阅读是和托福、雅思差距最小的一部分,所以中国考生的阅读基础普遍比较好,而公认的“托福总分过100”阅读一般都要在28分以上――我考了五次托福,阅读这项最高只有26……做题方法:先看题再看文章,看题干定位、看选项排除。“Except题型”“指代题”“插入句子题”要细心――本身并不难、但容易因为粗心而做错。“句子意思题”要小心陷阱――先判断句子的逻辑关系(让步、转折、并列……)再抓句子主干。最后的6选3的“主旨题”,有必要多检查几遍――第一遍可以用正向思维(这几个我为什么选)、第二遍可以用逆向思维(这几个我为什么不选)。总之,托福阅读拼的是正确率――能考到24、25,读懂都不会有太大困难,很多时候往往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特别要强调一点的是,阅读不是做得越快越好――练习初期,由于题量很大,我们担心20分钟做不完。如果是考完了GRE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托福阅读,一些题目我们或许会有“秒选”的快感――但有的时候速度越快错得越多、因为标准化考试的干扰选项一般出的都是相当有水平的。所以,每篇文章根据难度控制在10-15分钟就合适了,这样做完了能再检查一遍。3、听力:我当时上强化班的时候,教听力的老师说“新托福考试,听力的分数决定你的托福分数”――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我12月22日和11月30日相比,听力提高了6分,而总分恰恰就提高了6分)。首先,口语、写作环节,都有听力部分(先听后说、先听后写);其次,听力部分几乎是一道题1分,而且一个段子没听好可能至少2分就丢了。记得无老师发过一篇文章说的是――老托福的听力有层次感(ABC三部分,基础很差的也能保证A部分)、但改革后的托福听力就没有这样的“层次”了(6段话难度差别不大,对听力能力的要求基本都一样)。练习听力的话,最开始当然要先练习“听写”――从老托福C部分到SSS。但也要注意效率问题――如果你有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这样肯定是最扎实的。但如果你只有1-2个月准备的话,听写就要慎重了――听写的话、至少练1个月才会有显著效果。比如,我10月份那次的失策之处就在于――过分重视听写、忘了当时时间的紧迫性,等到考前1周开始做TPO的时候手又很生。听写的具体方法,强化班会讲、网上也有很多经验帖。如果但从应试的角度来看,TPO无疑是最好的材料。练习TPO听力主要有这么几个重点:(1)摸索出题的规律――哪些内容容易作为出题点考察、哪些部分是次要信息,干扰选项有哪些特点、该如何排除;(2)积累背景知识的词汇――一些如生物、地理、天文,中文的内容我们都很纠结,再弄一堆英文单词我们可能就更抓狂了,通过听TPO,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3)练习记笔记――如何将“听”和“记”这二者协调,保证记在纸上的都是最关键的、而且不耽误正常的听。托福听力的“对话”段子至少3分钟、“讲座”通常4-5分钟甚至更长,如果不多做TPO的话,很有可能“听不下去”。同时,由于段子很长(现在想想,做四六级那种只有2-3句话的“短对话”题目简直是太幸福了),所以托福的听力考试有的时候是在考察阅读――比如,主旨题、重听题、目的题这些题型就不完全是你听到的这句话本身。所以,通过练习TPO,我们要自己摸索出托福听力的结构特点――有的时候绝对是“结构大于内容”。比如,很多讲座通常就是“三段论”或者说是“1+3+1”,即“一个主旨”“三个要点”“一个展望”――老师一上来先说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然后从三个方面解释(简单分类或时间顺序),最后再提出对这个领域未来进展的预测以及态度。所以,讲座的6道题通常是“1道主旨题、3道细节题、1道目的题、1道重听题”。此外,“对话”段子中,主旨题通常的陷阱是――“这个对话的主要内容”和“学生来找教授的目的”。TPO中有的段子说的是,学生来找教授说这件事,但教授正好也要和他说另一件事――所以不同的问法答案就不一样了。从11月30日和12月22日的考试中,我发现,现在的听力有“对话、讲座混合”的趋势――第一个对话、说了一堆“下周的讨论话题”本身的历史演变的内容;第二个讲座、教授不断地和学生在互动。但总之,“万变不离其宗”。4、口语:口语的话,首先是发音。我们要记住,发音确实很重要――我11月30日考试之前曾经专门请教过教托福口语的人,她说的是“我最早上大课的时候,也跟学生说发音不重要,托福公布的评分标准上也说‘只要不影响理解就行’,但看了学生的成绩反馈,其实发音很重要”。但是发音要区别两种:(1)理解――别人能听懂你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意思;(2)地道――重音、语调、吞音(总之就是听力课上老师让我们注意的那一堆问题,也就是和标准美式发音的相近程度)。对于第(1)种,必须要练――试想如果考官连你说的都听不懂的话、怎么给你分数呢?但对于第(2)种,就要看准备的时间了――如果准备的时间很充裕而且追求110+的分数的话(或者是口语单项25+),可以对着美剧、“纠音教程”多调整调整,但如果是像我这样寄希望短期出成绩的话,那么显然就不划算了――听力、阅读可能随便一哆嗦就有两三分、五六分的差别,口语可能你练了半天也就提高个1、2分。比如,我11月30日的口语是23,那位教托福的老师跟我说“以你目前这个发音,23已经是极限,下次再考的话保持住就行”。另外,托福口语的考法真算得上是“残酷”了――我们经历过的口语考试,不外乎两种:(1)和老师对话,类似于面试;(2)2个人做对话。不论哪种,都是“人与人的交流”――说口语的时候有情感的表达。可是考托福口语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冷冰冰的话筒和电脑,外加“倒计时”――我第一次、第二次就免不住“心慌”+“语无伦次”。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规则、那么我们就只有去适应规则――多练TPO。从一个故事就能看出托福口语的要求有多严格――我2007年高考结束之后,上“港大面试班”,由于价格比较贵、教这个课的老师肯定是比较有经验的。而且,既然是“面试班”、自然离不开口语。那个老师考虑到如果我们今后去香港念书的话,势必会考虑本科毕业以后出国深造,所以给我们提了提一些英语考试的内容。那会,托福考试改革刚刚是第二个年头(2006年改革),那个老师自己说“这口语怎么判的啊,我总分才114、口语居然这么低分”(估计他肯定纳闷自己怎么没有“接近满分”吧……)。练TPO的目的主要有2个:(1)克服内向和恐惧,大声地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2)调整自己的节奏和语速――太快了考官听不懂、太慢了自己说不完;(3)自己归纳模板――当你练够了10个TPO之后,模板就会像单词一样植入脑中,完全不需要“作弊”(考试正式计时之前把模板写在草稿纸上)。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分享我的口语模板吧:第一题:In
(我的观点).
(举例).第二题:In
(对原题中你支持的观点进行复述).
(举例).对于第一题、第二题,我们要注意2个问题:(1)不要“简单问题复杂化”,即不要把口语当写作――45秒钟的时间没法做很深入的论证,简单对应就好――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如果英文组织答案有困难、可以先用中文组织。比如12月22日的口语第一题,问的是“你的朋友搬到新房子里,你准备怎么庆祝”,我当时就说了“请他吃饭,平时我们都很忙,没时间交流。顺便我们的家人也可以交流”,考完了觉得这么说是不是太简单、不够“出彩”了,但这次的口语也有22;(2)考前可以练机经,下载一个倒计时秒表,练完之后把答案敲到电脑里,修改语法错误、词汇错误,打印出来再看几遍。比如11月30日之前,我练过十几道机经,但由于那次是加场,机经没中,但口语部分比10月份上了5分――做题能力提升了。但12月2日、8日都中了,可22日我去考又没中……第三题:A
(阅读主题)
(阅读的第一个原因),
(听力相对应的原因).
(阅读的第二个原因),
(听力相对应的原因).但12月22日的考试,口语第三题的听力、阅读并不是“一一对应”,这个时候就需要“随机应变”――阅读、听力分开说以求清楚。第四题:This
(阅读文章题目),
(阅读中对这个概念的定义).
illustrate
(听力部分的内容)对于第四题,阅读部分必须一句话搞定,否则很有可能“顾此失彼”――听力部分更重要。第五题:The
(一句话归纳他的问题).
solutions.
(方法1的缺陷).
(方法2的缺陷).
first/second
(1-2句话说明你的理由).第六题:其实很简单。基本第六题的问法就是“用材料中给出的例子来说明XXXX”,所以如果这么问的话,你直接说例子就行。前面一堆的铺垫可以一句话带过或者索性忽略。我10月份那次,就因为第六题铺垫部分说的太多了,所以4、6题只得了Limited。口语还要注意2个问题:1、语速不是越快越好,如果说得越快人家听得越不清楚的话(本身人和人说话的语速就不一样),那还是稍稍放慢速度为好――总之就是在“语速”和“清晰度”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比如,我10月份那次,自以为说得越快、越流利越好,但显然不是,加上那次感冒,所以口语只有18分;2、多听听OG上给出的“评分范例”――不同分数都说成什么样,增加自己复习的针对性。5、写作。写作其实我没什么更多的经验――我平时只练综合写作,而且只是到“把要点听清楚”就截止、自己从来不写。独立写作的话平时更是连看都不看、但每次都是GOOD。(1)综合写作:听力绝对是关键!而且要注意“Get
point”。每段基本就是“阅读说了XXX,但教授反对。教授怎么说的……”所以,听的时候,记关键词太重要了――否则你就会不知道该从何落笔。此外,不要太信“机经预测”――因为机经预测都是预测哪次考过的题这次会再考,而机经预测上写的也只是上一次考试的考生在不知道成绩的情况下的回顾。比如,我12月22日的综合写作的第一个要点,就和网上的预测不一样,但最后写作部分是29……(2)独立写作:一定要用“让步写法”,即“五段论”:第一段,一句话交代背景,一句话点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段,假装支持相反的观点,再说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最后一句话说我反对这个观点;第三段、第四段――自己支持的观点的2个论点,可以是一段话举例为主、另一段话推理为主;第五段,总结,用一句让步句把2-4段同义转述。很多同学老纠结写作的素材,因为这个写作字数老是上不去。可能和我这个专业有关吧――公共管理本身就是借鉴了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而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平时上的专业课面就比较广,加上我这个专业很多时候面向现实,平时经常看很多的案例,所以素材这块没觉得有特别多的困难。如果想速成积累案例的话,建议大家不妨多积累有关美国的案例(就像考雅思得多看和英国有关的素材一样),可以看这么几本书:(1)商业领域,《乔布斯传》《巴菲特传》;(2)政治领域,小布什《抉择时刻》、奥巴马的传记,或者干脆找本“历届美国总统传”……总之,如果时间有限的话,素材不必追求多、但要追求多角度――一个例子能从多个侧面分析、这样就能对应不同的题目。比如,我2012年1月份考的题是“当代社会,很多人维持生活可以不用靠其他人的帮助(自力更生)”,我举的是“罗斯福新政”“奥巴马医改”的例子。到了10月份,遇到了“很多人不靠父母也能成功”这道题,我举的是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例子(她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她的父亲经常鼓励他们几个、带给他们正能量,米歇尔在很多人眼里是成功女性,她始终不能忘记她的父亲曾经带给她的受用一生的教导)。此外,感兴趣的童鞋还可以看看这个,这里面有许多许多美国的案例,而且每个案例都有多种角度和视角――后面附的思考问题也仅仅是其中的几种――点击此处。6、资料的选择(1)OG:最新版的可以到网上下载(书+光盘),3套模考题一定要做――我们很多时候太重视TPO了反而把最基本的给忽略了。复习初期的话可以看看评分标准、评分范例等内容。(2)TPO:26套TPO,1-5套偏简单,6-20正常,21以后难度略有上升。基本规律是――越往后越难。TPO是曾经考过的题目,ETS自认为比较成功,所以就拿出来卖钱,但由于中国人高超的盗版能力,所以现在基本都是免费了。(3)单词红宝书:如果考过GRE了,就不用了,没考过的话一定要背。(4)机经A.
阅读、听力加试答案:打印一份,考前1-2天背背答案,就背听力的2套“经典加试”。因为阅读加试、听力非经典加试的概率很低很低,但基本都会赶上听力经典加试。注意,除了要背ABCD,还要看文章回顾和考题回顾,据说“女生丢校园卡”那个对话就有3、4个版本的答案。B.
镇魂单词题:打印出来,考前2周每天看一遍,把自己不熟的、做TPO做错的单词题勾出来,考前1-2天只看勾出来的。C.
机经预测:基本就是口语1、2题还有点用,别的题目有时间可以看看、但小心被误导。(5)其他资料:仅限在TPO做烂的情况下无题可做时使用。首选巴朗――难度高于TPO、可以“挑战”一下自己(当时拿到巴朗,我一看作者,忽然想起来――2001年,当时我刚小学毕业,我表姐刚去加拿大读预科,由于那边的书比较贵,让我们在国内给她买一本托福模拟题再寄过去,那会网上购书还不是很方便,7月份,我和我姥爷顶着烈日去王府井给她买的,那本书的作者就是现在“巴朗”教材的作者――时过境迁啊、托福考试都改革了这么久了)。
我今天和人说――在我这,好事总是来得太晚。别人对我说――来了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各位考友能够提早动手、制定合理的计划,早日考出自己满意的分数!By [] at 8:59:33 | 评论 [0] | 浏览 133≡≡≡≡≡评 论此篇日志暂时没有相关的说明和评论。:)≡≡≡≡≡发表评论 昵称:
& 2004| 省靖中 张老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给你的勇气说第二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