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防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疫情从免疫学病毒学角度分析如何保护自己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美媒:国际社会应对埃博拉疫情所犯的五大错误
当地时间9月22日,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两国为预防埃博拉病毒蔓延,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体温监控和日常卫生管理。美国杜兰大学的一位病毒学家在访问了塞拉利昂的一所收治埃博拉患者的医院后,曾发出警告,对疫情的大规模爆发表示担忧。
当地时间9月22日,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两国为预防埃博拉病毒蔓延,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体温监控和日常卫生管理。中小学生上课前排队洗手成为每日必修课。
中新网9月26日电
埃博拉疫情继续肆虐,已造成近6300人感染,2900多人死亡。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最近预测,如果疫情继续蔓延,那未来感染者可能超过百万人。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称,埃博拉疫情为什么会到了今天地步?有专家总结了国际社会在应对埃博拉疫情过程中犯下的五大错误。
应对不及时不充分
今年四月份,埃博拉疫情势头有所减弱,这让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可以松一口气。几内亚卫生部长甚至表示,国内埃博拉疫情已在控制之中。但是,埃博拉疫情很快再次抬头,而且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人口密集的城镇和乡村迅速蔓延。埃博拉的短暂沉寂之后,是更大规模的爆发。一些科学家当时曾发出警告,但是国际社会对此置之不理。
美国杜兰大学的一位病毒学家在访问了塞拉利昂的一所收治埃博拉患者的医院后,曾发出警告,对疫情的大规模爆发表示担忧。他认为疫情的致死人数有可能被低估,疫情很可能变得无法控制。
英国伦敦的一位埃博拉研究专家皮奥特最近曾发表文章称,由于全球应对不及时不充分,埃博拉很可能升级到一种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的境地。因为在埃博拉爆发5个月,1000人为此丧命后,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了这是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又过了两个月,当地才获得了人道主人关注和援助。
缺少文化敏感性
世界卫生组织找来了医疗人类学家帕特里夏,让她帮助利比里亚的埃博拉应对人员更好地理解他们所服务的社会的风俗文化。帕特里夏说:“我认为,早期应对埃博拉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忽略了初级医疗护理,没有把社区资源纳入医疗救治的范围内。”她还说,抗击埃博拉的大幕一拉开,人们就被告知诸多禁忌之事。但是,政府没有在确保沟通和增进互信上做出努力。
帕特里夏的工作包括解释利比里亚人的一些文化习俗,例如丧葬风俗,因为当地丧葬仪式中包含很多和死者的身体接触,这会让参加埃博拉死者葬礼的人们面临感染风险。
可派遣的医护人员匮乏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在埃博拉疫情查验和围堵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协助追查与感染埃博拉患者接触过的人群以及运用先进技术预测疾病传播事宜。然而,却这些国际组织都不能够真正地治病救人,也没有可派遣上阵的医生和护士。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全球健康学教授杰克说,这一现状急需改变。
缺乏药物和治疗方法
治疗埃博拉的药物和疫苗匮乏,并非因为缺少科研创新。相关药物已经研发多年,但是因为很多制药公司都不愿投入过多资助药物研发,研究人员往往四处碰壁。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疗中心研究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教授托马斯说:“我和其他致力于疫苗和治疗方法研究的人,都感到备受挫折”。数量有限的ZMapp疫苗,也只用到了一小部分感染埃博拉的医护人员身上,目前这一疫苗早已告罄。ZMapp疫苗是一家仅有9人的小型制药公司生产的,这一疫苗是从一种烟草植物上获取提取物,而等待新一波的烟草作物长成需要时间。所幸,目前已经开始了治疗埃博拉病毒的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
将埃博拉仅仅看做“西非的”问题
尼日利亚经济部长曾表示:“不要把非洲所有国家混为一谈,这一点很重要。”在他看来,非洲和西非是不一样的表述,将整个非洲牵扯进来,只会对没有问题的国家经济造成影响。他认为,应该重点盯防个别疫情严重的国家,以免对所有非洲经济体带来影响。
实际上,尼日利亚已经有19例埃博拉病例,7人死亡。此前与埃博拉患者有接触的人,日前刚刚结束了埃博拉病毒潜伏期的观察,现在看来没有人处于监控之中。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320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您现在的位置:&&&&&&&&&
在自然界寻找打败埃博拉的灵丹妙药
  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疫情发展至今,世卫组织已宣布“全球警戒”,人类与这一致命病毒的抗争进入关键阶段。危机面前,世界惊慌,人们把希望寄托在科技上,期待着科学家们创造奇迹,用人类的智慧打败埃博拉。 随着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等推出一系列埃博拉诊断方法、防控手段、新药等,战胜埃博拉的曙光初现。身处地缘冲突暴风眼的以色列近段时间几乎抢了埃博拉的世界头条,但在其安静的内盖夫沙漠,有一群人在本古里安大学苏若卡校区忙碌,默默追踪着致命的埃博拉的前世今生。他们是怎样研究这种致命病毒的?他们何时也能上头条?带着这些疑问,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以色列病毒学家莱斯利·洛贝尔博士。 曾经的孤独旅行 洛贝尔的故事开始于10年前。这位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博士、病毒学家,2002年时因再也无法忍受纽约的喧嚣而选择移居安静的以色列内盖夫城市贝尔谢巴,并开创了本古里安大学传染病研究先河,“我从2003年开始在乌干达追踪埃博拉疫情的幸存者”。他每年去非洲4、5次,每次数星期,几乎走遍了曾经的埃博拉疫区,追踪这种间歇性发作的可怕病毒和它的近亲马尔堡病毒。“没有人理解我的工作,很难得到资助,我周边的人对传染病知道的并不多。”他说。幸亏一家以色列生物科技基金给他最初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助,但洛贝尔仍然感到孤单,他和他少得可怜的团队成员在非洲几乎孤独地穿行了10年,他们持续跟踪埃博拉疫情的幸存者,与当地医院合作、拜访幸存者家庭、联合当地学者开展调查,遴选了几百个病例,追踪带有抗体的样本。 “我服用抗疟疾药、抗生素保护自己,和至少有3个月感染史的健康幸存者见面。我研究他们的免疫系统,找出他们活下来的原因,答案可能是遗传或表观遗传。”洛贝尔说。为了赢得信任,洛贝尔与幸存者见面时并不穿戴防护服,“我不是一个进门就抽血取走样品马上离开的陌生人。”由于非洲深受传染病之苦,更多的病人和当地机构、专家与洛贝尔建立了合作关系。 洛贝尔的研究在2011年发生了根本转机,他的非洲之旅不再孤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军方这一年认同了洛贝尔的研究思路,开始为其提供资助,并联合乌干达病毒研究所成立了三方合作研究小组,同时在恩德培设立了实验室。之所以选择乌干达,除了这里有较丰富的研究资源外,最重要的是当地政局稳定,深受病毒之苦的乌干达人有防治传染病的良好意识和配合精神,“在这里不感到孤单,我是合作协议的起草者之一。”洛贝尔说,“我强调所有基于从乌干达来的样本的科研成果,乌干达合作方和乌干达人民享有完全的权利。”他见到过太多只从非洲索取各种研究样本然后一走了之的例子,“那不公平”。 来自大自然的是最好的 洛贝尔说,他追踪埃博拉病毒10多年,研究幸存者的免疫反应,发现有些人有抗体,有特殊蛋白质,对埃博拉病毒免疫。他对乌干达2000年以来暴发埃博拉疫情的5个地区进行跟踪研究,发现有些幸存者没有抗体,有些有但没有免疫能力,仅有少数人具有免疫能力的抗体。他们开始确定这些血样,从中分离抗体,研究病毒蛋白质特性,以期最终找出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疫苗。 “我的研究思路在2011年访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时得到证实。”洛贝尔说。那里的病毒学家与其交流时称,他们从猴子精子提取抗体并制成疫苗,然后注射到其他猴子体内观察是否对埃博拉病毒免疫,试验取得了成功。“这首次证明了从动物体内分离埃博拉抗体然后研究病毒蛋白质、再制造疫苗的研究思路是正确的。我告诉他们我跟踪研究了10年埃博拉幸存者,知道哪些人身上可以分离出抗体,我们取得了共识,我们变成了好朋友,我们现在乌干达一起工作。”洛贝尔高兴地说。 “我认为来自自然界的抗体是最好的,虽然很多人坚持在实验室合成药物。”洛贝尔说,就像正在试用的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ZMapp,虽然很有效,但只能针对特殊群体,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和大多数生物制剂一样,抗体首先从小鼠体内培养,这样做必须针对特定的靶标。药厂通常追逐最好的靶标,找到病毒蛋白,制造对应的抗体,然后做药物鸡尾酒疗法,所有的抗体都将指向特定靶标,疫苗只对特殊人群起作用。“而我们的思路与之相反。”洛贝尔说,“我们没有针对任何靶标,我们找最自然的抗体,研究抗体对病毒的反应,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备疫苗并进行鸡尾酒疗法试验。”由于全球变暖,病毒的暴发周期加快,变异活跃,耐药性增强,针对特定群体的疫苗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就像埃博拉病毒,已知有5个以上的变种,如果研究出了针对扎伊尔性病毒的疫苗,下一次暴发的是新变种又该怎么办?” 洛贝尔认为,基于幸存者血液研制出相应的药物是针对埃博拉病毒最有效的免疫学研究方法,但是,这种疫苗至少需要5年才能研制出早期剂型,“但我对此充满信心”。 人才和国际合作最重要 洛贝尔对目前以色列乃至国际上病毒学和传染病学人才缺乏忧心忡忡。他说,包括美国在内,病毒学专家后继乏人,青黄不接,更没有人愿意到非洲、到疫区去工作。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制药巨头对研发防控传染病毒并不热心。频发传染病的地区和国家大多贫穷落后,唯利是图的药厂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而且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更加个性化,公共健康的投入和维护逐渐减少,人才培养和需求正在下降;二是很多国家缺乏防治传染病的意识,对大规模疫情暴发准备不足。他说:“人类文明受到的最严重威胁莫过于烈性传染病,但现在人们似乎变得麻木和迟钝。” 他对中国抗击“非典”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很佩服,认为对付埃博拉这样的高危传染病必须通过国际合作,一方面通过联合科研,共享成果,少走弯路,加快推进研制广谱的抗病毒疫苗;另一方面协调各国立场,共享信息,控制高危人群流动,加大国际援助。“只有这样,这次埃博拉疫情才可以在一年内得到控制。”他说,他期待着与中国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下载:
【】&&【】
———国家部委网站———
中国政府门户网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国土资源部
信息产业部
国家计生委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气象局
———省直部门网站———
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山东省统计信息网
山东省环保局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
山东省邮政局
山东省地震局
山东省自考信息网
中国境外就业网
山东省畜牧局
山东民政信息网
山东农业信息网
山东省共青团
山东省经济信息网
山东省煤炭信息网
山东省公证信息网
山东省情资料网
山东省新闻出版局
山东省政府
山东省民政信息网
———省内各市局———
————市区网站————
地址:潍坊市东风东街6396号阳光大厦17F西区 邮编:261041 电话: 鲁ICP备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2013 潍坊市科学技术局, All Rights Reserved .3[1]水产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毒学基础),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微生物免疫学,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3[1]水产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毒学基础)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防御埃博拉|医生|病人_凤凰资讯
防御埃博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无国界医生的流行病学专家范赫尔普医生深入了疫区,他向南都记者介绍,这场疫情起源于几内亚一个临近盖凯杜省的村庄,“这个地方的人经常猎食蝙蝠,第一个被感染的家庭也承认猎食过锤头果蝠和无尾肩章果蝠,它们都携有埃博拉病毒。”
原标题:防御埃博拉截至8月1日,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埃博拉病毒在非洲4国已经夺走887人的生命,报告累计感染病例数超过1600例。它迅疾突破人体免疫系统,在非洲多个区域肆虐,西非以外地区,包括中国,开始了严防死守。南都记者采访深入疫区的无国界医生和香港红十字会,勾勒埃博拉病毒如何逃出广袤非洲雨林侵袭村落人群。如今受感染人群和致死数字双双攀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下月启动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中国疫苗专家分析认为,这意味着非洲急需的埃博拉疫苗,已经有了可以期待的日程表。感染:与体质关系不大,关乎特殊“受体”今年3月以来,以几内亚、塞拉利昂与利比里亚为核心区的四个西非国家已报告超过1600例的确诊及疑似病例,其中887人死亡。在香港出现虚惊一场的疑似病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紧急收紧边境,尤其对从非洲地区回国的游客加强健康检测。埃博拉病毒并非新病毒,约40年前它就开始展露狰狞。1976年苏丹恩扎拉镇,一名棉花加工厂员工出现身体不适后不久便因休克死亡,身体多处出血,死状恐怖。时隔仅两个月,与苏丹相邻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埃博拉河畔的一处村庄也出现同样的可怕病例,而且蔓延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席卷了周边55个村庄。资料显示,在这两次埃博拉疫情中,一共有602人受到感染,最终431人死亡。这种可怕病毒被以这条河流的名字命名。迄今为止,科学家已找到了五种变异形态的埃博拉病毒,尽管此前的多次爆发都得到控制,但是它从未被彻底消灭,如今在非洲大陆又一次卷土重来。2003年,美国齐格里曼兄弟在《危险的杀手》一书里,描述了埃博拉病毒肆虐侵袭人体的过程:它实际上能浸染身体的任何组织,除了骨胳以外。首先是难熬的头痛、发烧和肌肉痛,然后体液开始渗漏。当内出血刚发生时,身体里的凝血因素便开始起作用,肝和脾等器官会变成一个个又干又硬的团块,作为身体过滤器官的肾被血块堵塞而失去作用,心脏由于试图把凝结物压往血管深处而承受巨大的负担。“埃博拉病毒在感染人体时似乎非常懂得攻其要害的道理”,原丁香园副主编、科学松鼠会“日色提”医生分析说,埃博拉病毒首先损伤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这道屏障一旦被瓦解,病毒感染就更加容易。“日色提”研究埃博拉病毒资料发现,人体最早受病毒影响的主要是一些和免疫系统息息相关的细胞,比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等。这些细胞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们负责识别侵入人体的外来异物,并触发免疫系统展开攻击。当其自身难保,免疫系统也就无法获取敌方信息、组织有效还击了。因此,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临床上观察到,在感染晚期,患者的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等部位有大量淋巴细胞凋亡。而这些器官都是免疫细胞的“军事重地”。在一些病例中,患者往往在还没有出现有效的免疫反应时就已经死亡,甚至有时在幸存者的恢复期也检测不到病毒的中和抗体。“当身体中所有的凝血因素耗尽以后,不可控制的大出血便开始了,这时病毒在身体里横冲直撞,疯狂地进行复制。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到肺、胃和肠里,皮肤也有可能由于血渗到皮下组织里而浮肿,患者的眼睛也往外流血,死亡很快到来,往往是由于体克(失血和血压过低引起)、心脏衰竭或肺堵塞。”齐格里曼兄弟写道。现在,仍有医生在科普后提醒,不要去网上搜寻埃博拉病毒杀人的残酷图片。“埃博拉病毒从感染到死亡最短的只有12天,它的症状出现还是比较早的”,“日色提”了解到,埃博拉病毒感染与人的身体素质关系并不大,却与人体内特殊的“受体”密切相关,一旦人体内有和埃博拉病毒起反应的生物大分子作为受体,就相当于体内藏了对应埃博拉病毒的“钥匙”。目前埃博拉病毒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所识别的细胞表面受体也未最终确定。但西方研究认为,欧洲人体内缺乏类似的受体,遗憾的是,西非国家人群体内的这把“钥匙”,打开了埃博拉病毒这个魔盒。扩散:有些区域拒绝医疗队截至日,国际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组织共有552名国际救援人员及当地员工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3个国家治疗患者以及控制埃博拉疫情。无国界医生的流行病学专家范赫尔普医生深入了疫区,他向南都记者介绍,这场疫情起源于几内亚一个临近盖凯杜省的村庄,“这个地方的人经常猎食蝙蝠,第一个被感染的家庭也承认猎食过锤头果蝠和无尾肩章果蝠,它们都携有埃博拉病毒。”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埃博拉病毒一开始是在蝙蝠之间传播,然后从东非传到西非,之后通过患病动物传播给人类。然而,关于疫情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至今仍无法确定。“当地人缺乏相关知识,而且人口流动性高、病例的分布范围广泛,这些因素加大了防疫工作的难度”,范赫尔普医生说,有位村民曾问他,我们祖辈从未跟我们提过这种病毒,为何现在突发这样的意外?这是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首次接触到埃博拉,恐慌的人们难以接受病毒的存在。接受无国界医生治疗的一名患者,在进入治疗中心之前,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跑了五个村庄,这意味着病毒很可能因此扩散。国际红十字会整个控制埃博拉行动,也动员了2548名当地义工及国际救援人员。香港红十字会分批次向疫区派出医护人员参与行动,负责国际及赈灾服务的主管刘冰认为,“对于病毒的无知和恐惧心情才是引发疫情不断扩散的主要原因。”抗疫组织还不得不面对西非受感染区当地人的不信任,无国界医生的流行病学专家克拉克医生告诉南都记者,“有些区域的居民对我们充满敌意,盖凯杜省至今还有20个村庄拒绝任何医疗队伍的入驻。”由于疫情的扩大,几周前,几内亚境内只剩两个村庄需要无国界医生留下来监测,如今仅在几内亚南部的盖凯杜省,就需要监测40个村庄和超过500个病毒接触者。无国界医生组织中国媒体主任张丽萍对南都记者称,目前他们的资源调配已经达到极限,“问题不仅仅在于病例数量的激增,而是在于疫情向三个国家的许多地区蔓延,令监测和有效应对变得极其复杂,而我们在几内亚和塞拉利昂已经用尽所有人手,因而无法做更多。”疫苗:预计明年问世感染者致死率高达90%,迄今为止,对付埃博拉病毒的方法和疫苗仍未找到。周东明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与疫苗研究组组长,他向南都记者介绍,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至今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得克萨斯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病毒学家托马斯·盖斯伯特,自1988年开始埃博拉病毒研究,目前的主攻方向是以重组水泡性口膜炎病毒(V SV )为骨架研制埃博拉疫苗。他研发的三种疫苗在猕猴中的防护效果都达到了接近100%的程度。“日色提”分析,现在这些研究还处于临床前阶段。这些疫苗的骨架都来自病毒,“出身”不好,虽然经过改造,但仍存在故态复萌的风险,因此监管机构对这类疫苗的应用还比较谨慎,而这也和科学家急于推进研究的愿望形成了矛盾。周东明则认为,目前已有埃博拉病毒疫苗在非人的灵长类动物中获得100%的免疫保护效果,免疫保护机制也基本阐明,“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制成功是非常有希望的”。最有希望的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 IH )8月1日宣布,将在9月启动埃博拉疫苗的临床试验。国立过敏及感染性疾病研究所所长尼·福奇曾公开表示,正在推动FD A经由快速通道启动疫苗的I期临床试验。他预计2015年1月可以拿到I期试验的结果,之后在开展II期临床试验时,疫区的卫生工作者或许就能用上新研发的疫苗了。埃博拉病毒会在全球大范围传播吗?世卫组织和科学界目前均判断:埃博拉病毒逃出非洲的可能性不大。这一方面和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关。埃博拉病毒不经过空气传播,只有接触到感染者的体液才可能被感染。体液包括血液、汗、呕吐物、粪便、尿、唾液或精液,因此偶然在公开场合的接触不大可能感染。如今各国对埃博拉病毒都会采取预防措施,这会形成第一道安全线。第二道安全线则来自病毒本身,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宿主迅速死亡,病毒缺乏繁殖和进化的机会,不太容易传播特别广。回到美国的感染者会增加扩散危险吗?美国已将在利比里亚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名医疗救助人员接回本国治疗。美国卫生部官员表示,这两名患者对美国公众的威胁性微乎其微,即使有人发生一些可怕的、不可预见的事故,埃博拉病毒也不会广泛传播。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严重大暴发主要因为资源匮乏、感染控制措施不当以及对医护工作者的不信任等。而相比之下,美国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方面更加完善。非洲之外,哪些地方出现了疑似病例?媒体报道一名早前到非洲肯尼亚游玩的香港女子周一返港后,出现发烧、头晕、呕吐、腹痛等类似埃博拉病毒的初期症状。而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7月30日表示,香港至今并无怀疑个案。美国纽约8月4日发现一例疑似埃博拉病例,一名男子因高烧和肠胃不适到芒特西奈医院就医,自称曾到过西非旅行。医院将他隔离并进行检查后表示,初步分析认为该患者未感染埃博拉病毒。8月4日,有传言称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近日收治一名尼日利亚归国的男性中国人(非沪籍),定性为埃博拉高度疑似病例。经上海浦东新区卫计委核实,浦东新区人民医院8月2日下午收治的发热病人确实自尼日利亚返沪,但无消化道症状,无出血,无红疹,未怀疑感染埃博拉。昨日医院向当地媒体证实确是“谣言”。非洲疫区目前如何治病?目前疫区里给病人主要是进行支持治疗,也就是对症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就利用含有电解质的液体实施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病人血压低了,就通过药物进行升压。发烧了就进行降温治疗,目前并没有特异性治愈疾病的方法。这种支持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的免疫系统获得外界的支撑,继续和病毒作斗争。有些病人在得到适当医护后康复,其中不仅有成人,还有儿童。有什么方法可预防感染?目前正在对若干疫苗进行测试,现在没有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但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采取可对自身带来保护的措施,这是减少发病和死亡的仅有方法。预防感染的方法包括,在受到影响的雨林地区,减少与高危染病动物的接触(即果蝠、猴子或猿)。食用动物产品(血液和肉)前要彻底煮熟。如对病人实施医护,要戴手套并使用防护装备。到医院探视病人或者在家实施照护后建议定期洗手。埃博拉死者应当在使用保护性较强的装备情况下得到处理,并立即将其埋葬。当然这些更多是针对埃博拉病毒存在疫区群众的建议,我国目前预防感染的最主要办法就是,不去存在埃博拉病毒的疫区旅行。喝板蓝根可以对付埃博拉?世卫组织强烈建议,人们从其公共卫生当局获取埃博拉病毒病方面的可信健康建议。由于没有针对埃博拉的特异性药物,最佳治疗方法就是由医院卫生工作者利用严格性感染控制操作程序提供重症支持性治疗。有医生在丁香园网站提醒,没有科学依据显示,板蓝根之类的中药对埃博拉病毒有预防作用,不要盲目服用。埃博拉病毒包含5种类型,它们都可以感染人类并导致类似的症状,但毒力有差异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致死率不到40%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致死率约为50%苏丹埃博拉病毒致死率为70%-90%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毒力难以评估,因为只出现 了 一 例 感染病例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目前唯一确定的亚洲病毒种,人感染后似无症状疫苗研制难点安全要求高:需要在生物安全4级(BSL-4)实验室中资金投入少:全球流行可能性小,潜在接种对象较少,研发机构动力不足测试推广难:剂量、安全性等技术参数难以把控,动物测试阶段推进到人体测试阶段难度不小基础研究不足:至今还没确定埃博拉病毒的中间宿主,也没定位病毒的来源。病毒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所识别的细胞表面受体也未最终确定文字:南都记者 陈显玲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无国界医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丁香园南都记者 陈显玲 实习生 林舒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2/01 08:00
02/01 08:00
02/01 07:59
02/01 07:59
02/01 07:58
01/31 10:59
01/31 10:59
01/31 11:00
01/31 11:00
01/31 11:01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2/01 09:27
02/01 08:40
01/31 09:03
01/31 09:03
01/31 09:03
01/31 12:49
01/31 12:49
01/31 12:49
01/31 12:49
01/31 12:49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301597
播放数:207918
播放数:174576
播放数:23951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