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畜用暖棚,贮草棚玻璃多少钱一平方方

夏河2012年畜牧产业项目基建建设工程招标公告-招标|公告-每日甘肃-甘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夏河2012年畜牧产业项目基建建设工程招标公告
甘南日报&& 14:55
  夏河2012年畜牧产业项目基建建设工程招标公告
  为了进一步加大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力度,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战略,切实实现草畜结合、专业化养殖种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巩固完善和整村推进工作目标,加快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农牧厅关于2012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肉牛肉羊产业项目的批复》(甘财农[号)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项目建设要求,现将我县实施的2012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肉牛肉羊产业项目和2012年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项目基建工程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一、招标内容
  (一)、2012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肉牛肉羊产业项目
  (1)夏河县达麦乡江永道奶牛养殖牧民专业合作社扩建项目建设办公室120平方米;场区道路硬化500平方米。
  (2)吉仓乡西小牲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建项目建设牛棚4间480平方米;修建办公室及卫生防疫室40平方米,场区道路硬化224平方米。
  (3)牙利吉格合咱桑吉扎西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建项目建设牛棚4间480平方米,修建办公室、兽医室60平方米,修建贮草棚100平方米。
  (4)曲奥乡大草滩奶牛养殖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建设牛棚4间480平方米;修建办公室及兽医室60平方米,建饲料库房60平方米。
  (5)夏河县曲奥乡清水塘饲草料加工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修建饲料库房100平方米,水泥晒场1200平方米,大门一个,围墙100米,办公室、值班室80平方米。
  (6)夏河县桑科种羊场扩建项目建设羊用暖棚6间480平方米;修建砖混结构兽医室、办公室109平方米;改建牧工宿舍6处,150平方米;道路硬化500平方米。
  (7)夏河县麻当乡兴瑞藏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建项目修建羊用暖棚6间480平方米;扩建办公室、防疫室和值班室3间60平方米;修建贮草棚100平方米。
  (8)夏河县达麦东峰牧民专业合作社扩建项目修建羊用暖棚6间480平方米;建设办公室和兽医室60平方米;建设储草棚100平方米。
  (二)2012年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项目
  1.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1)在曲奥乡香告村修建分散式暖棚28座,3360㎡;
  (2)在达麦乡呼尔卡加行政村乎山自然村修建分散式暖棚30座,3600㎡;
  (3)在牙利吉办事处尼玛龙行政村修建分散式暖棚28座,3360㎡。
  2.暖棚养殖建设项目
  (1)在曲奥乡郎青牲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牛用暖棚5座400㎡;
  (2)在扎油乡扎油道行政村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牛用暖棚20座1600㎡;
  (3)在博拉乡强格昂行政村尕加自然村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牛用暖棚15座1200㎡;
  (4)在博拉乡吾乎扎行政村大庄自然村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牛用暖棚6座480㎡;
  (5)在达麦乡乎尔卡加行政村乎山自然村建设标准化牛用暖棚40座4800㎡;
  (6)在牙利吉办事处阿纳行政村南杰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牛用暖棚17座1360㎡;
  (7)在达麦乡达麦行政村达麦店自然村修建标准化牛用暖棚10座800㎡;
  (8)在唐尕昂乡麻龙行政村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牛用暖棚10座800㎡;建立饲草料基地150亩;
  (9)在吉仓乡雅尔吉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牛用暖棚5座400㎡;
  (10)在拉卜楞镇洒乙昂拉高牧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牛用暖棚5座400㎡;
  (11)在拉卜楞镇洒乙昂兴达藏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羊用暖棚5座400㎡;
  (12)在甘加乡藏域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羊用暖棚10座800㎡;
  (13)在甘加乡卡加村卓玛杰藏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羊用暖棚5座400㎡;
  (14)在科才乡尕日高藏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羊用暖棚30座2400㎡;
  (15)在科才乡其莫尔村扎西奔浪养羊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为80㎡的标准化羊用暖棚5座400㎡。
  3.牛羊育肥小区建设项目
  (1)在扎油乡文曲村犏雌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120㎡∕座的标准化牛用暖棚32座,3840㎡;
  (2)在桑科乡曼玛八村更潘牦牛养殖农业合作社修建120㎡∕座的标准化牛用暖棚12座,1440㎡;
  (3)在甘加乡哇代行政村修建80㎡∕座的标准化羊用暖棚96座,7680㎡;
  (4)在科才乡科才行政村帮锦藏羊养殖牧户专业合作社修建80㎡∕座的标准化羊用暖棚20座,1600㎡;
  (5)在吉仓乡高求曼藏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修建80㎡∕座的标准化羊用暖棚10座,800㎡;
  (6)在甘加乡高宝原甘加藏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修建80㎡∕座的标准化羊用暖棚20座,1600㎡;
  (7)在扎油乡刚尖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修建80㎡∕座的标准化羊用暖棚16座,1280㎡。
  二、招标条件
  (一)、投标单位具备二级(含二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机械设备经营、种畜生产销售资质,重合同、守信誉,并提供能足够证明本单位在机械、技术、资金、人员、服务及具备承揽该工程(销售、种畜经营)能力的资料。
  (二)、提供投标单位在州内外建设的工程情况。`
  (三)、报名投标时需携带和提交的文件。
  1.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2.组织机构代码证;
  3.建筑安装资质证书副本;
  4.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
  5.税务登记证(国税、地税)副本;
  6.法人资格证书和法人委托书;
  7.被委托人授权书和身份证明书;
  8.最新银行资信证明;
  9.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管理员、材料管理员、安全员、预算员和机械管理员的证书,以行政部门颁发的证书为准;报名时请携带以上文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套。
  三、报名及出售招标文件时间:日&日
  四、报名地点:甘南州夏河县畜牧兽医局
  五、联系人:马文明
  六、联系电话: 
  夏河县畜牧兽医局
  二0一三年四月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Can not find mark:zw_wzli青海:打造优势特色产业 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发布时间:日 07:46 | 来源:经济日报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曾几何时,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如今,发展的号角吹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青海用特色博得发展先机,以特色赢得发展空间,找到了一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农牧业经历&破茧成蝶&
  从祁连山下、青海湖畔的丰美草原,到河湟岸边、西宁市郊的田野山川,到处生机一片,活力四射。
  特殊的地理区位,独特的气候条件,原始半原始、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种类繁多且不可替代的动植物资源,给青海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青海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发展之路,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中破茧化蝶。
  科技兴农、兴牧步伐加快,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升。5年来,青海省共取得农牧业科技成果259项,4项成果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批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收获等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牦牛远缘杂交后代雄性不育与可育遗传机理研究和牦牛复壮综合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1%,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9%。
  设施农牧业发展迅速,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青海省5年来累计建设日光节能温室7.43万栋、9.66万亩,牧区牲畜暖棚3.3万栋,新增设施面积6774万平方米,比2006年增长近1倍。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31个,建设标准化畜用暖棚4.91万栋、589.7万平方米,贮草棚1.98万栋、79.24万平方米,设施化水平显著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7.5%。
  生态畜牧业稳步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从2008年开始,青海省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开展了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和推广。目前,全省已累计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666个,完成883个纯牧业村建设任务的75.4%。
  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10年来,青海省工业增加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92.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8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上升到2011年的47.7%,工业发展步入&快速车道&,主导地位日益增强。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园区所在地以前多为荒地,而现在每一亩土地上崛起的企业,正成为一个个增长源,不断推动开发区前进。在东川工业园区、甘河工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园内,亚洲硅业在打破了国际多晶硅生产技术壁垒的同时,所形成的产业聚集优势和&洼地&效应在开发区释放;昔日烟尘笼罩过的甘河,更是在蓝天丽日下聚集了打造亚洲第一冶金基地的能量&&
  10年来,青海工业立足资源禀赋,深入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显著效果。他们以循环经济规划产业、布局项目、组合企业,在壮大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低碳、绿色、集聚、循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他们积极搭建上下游产业和产品循环开发利用链条,从源头把好绿色发展关;他们建立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一批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及循环产业补链项目落地建设。
  目前,青海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煤化工产业发展、煤基多联产、铬材料产业园等部分领域的单体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传统工业也在这场技术革新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旅游名省建设&加速度&
  今年夏天的青海,旅游热浪迭起:星级宾馆爆满、特色餐饮店前食客排起了长龙、满载游客的旅游车辆随处可见、特色商品供不应求、景区内人头攒动。这是青海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结出的硕果。2008年至2012年,青海预计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207万人次,是此前5年的1.8倍,年均增长9.2%;预计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388亿元,是此前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0.4%。
  2008年以来,围绕新青海建设发展大局,以&大美青海&品牌为引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全省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发展。青海省相继实施了&旅游规划年&、&旅游项目建设年&等发展主题年建设,编制了省和各州地市、重点县、重点景区及重点旅游产品规划;实施资源捆绑开发、整体招商政策,引进戈德、京能、中铁、首旅等企业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青海还与国家开发银行青海分行签署旅游项目规划合作协议,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的步伐越走越坚定,&大美青海&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由于加大了自驾车服务网络和乡村旅游接待点升级建设,青海自驾车旅游和乡村旅游两大旅游业态对游客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大美青海&的旅游品牌正在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记者 牛 瑾 马玉宏
  多彩梦幻新海北
  &一路欣赏草原美景,一路感受独特的民俗、民风,在海北旅游时的这种快乐和舒畅,是在其他地方很难体会到的。&来自香港的自驾游客李淑贞说。青海湖畔、祁连山下,湖光山色,牧歌悠悠。炎炎夏日,许多自驾者抵挡不住清凉的&诱惑&,更抵挡不住西部高山大川的吸引,纷纷来到位于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开着私家车穿行于青海湖畔和祁连山腹地。
  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壮美,让海北州在发展生态旅游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海北州以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把海北旅游纳入全省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总盘子,不断提升旅游的产业地位,全力实施&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建设高原旅游名州&战略,旅游业步入跨越发展的轨道。&神秘原子城&、&天上草原金银滩&、&万里油菜花海&等旅游品牌释放出夺目光彩,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去年,海北州共接待中外游客2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30%。
  &3年前,我在自家草场上开起了牧家乐,当年的收入就比单一放牧时翻了一番。&开办牧家乐让牧民李玉帮一家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政府的引导和培育下,从草原到城镇,从牧民到居民,纷纷开饭馆、搞旅游,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为加强和规范旅游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海北州开展了星级旅游点的评星工作,对具有一定接待能力和条件的宾馆、农(牧)家乐予以挂牌,同时对已挂牌的旅游星级饭店按星级标准严格复评,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人员培训,强化规范化管理,提升了全州旅游服务人员整体水平,有效促进了旅游业健康发展。同时,海北州更加注重文化旅游与特色产业的融合。&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海北州委书记严金海说。为此,海北州采取市场化、产业化的办法,把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促发展,切实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企业和特色经营户,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文艺团体和民间工艺大师经常走出国门开展文化交流。
  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传播文化。金银滩草原王洛宾音乐艺术旅游节、金银滩草原之夏文化活动周、全省藏族拉伊大赛、羔羊美食文化节、门源油菜花节、刚察观鱼节等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使海北的知名度不断提升。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体育节庆活动,成就了海北旅游一系列的金字招牌。
  旧村新貌
  8月的祁连山大草原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登高远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镇峨堡村里,一座座民居被鲜艳的红色彩钢所覆盖,一条条硬化村道将牧民院落分割成网格,一道道青砖白墙与峨堡古城相互辉映,让过往的行人眼前一亮。
  但是,这里以前却没有一条水泥路,到处杂草丛生,大部分牧民家虽然将土坯房改建成了砖木结构的新房,但院落围墙还是用石块和草皮垒成的,是典型的&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村子。面对如今的巨变,村党支部书记陈建新告诉记者:&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前全省开展的&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
  陈建新说,峨堡村是一个汉、藏、回、土和东乡等民族聚居的纯牧业村,全村共有321户、1121人。由于海拔高、气候条件差,新牧区建设相对滞后。今年年初,全省&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启动后,省农牧厅作为峨堡村的联点共建单位,确定了修建牧户院墙、大门、旱厕、彩钢瓦安装、村委会建设等项目。目前,全村已新建砖体围墙4590平方米、农户大门98座、农户厕所98座、彩钢屋面9660平方米,粉刷房屋外墙10766平方米,维修扩建文化小广场及照壁1处。
  &以前村子里脏乱差,听说要统一帮我们修路、修围墙、修卫生厕所,装大门,高兴得我几天都没睡。&村民刘凤英第一个报名,要求改造院落。&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村子修得这么好,家里有了卫生厕所,大门统一气派,有水泥路后出门再也不怕下雨,心情甭提多舒畅了。&刘凤英说。
  在峨堡村,记者看到,投资50万元的村委会办公楼及党员活动室主体已经完工,将于10月份交付使用。办公楼前的两个塑胶篮球场已投入使用,两旁的健身器械上,老人和孩子们正在锻炼。&新村的整体效果出来后,村民的积极性非常高,生怕把自己家落下了。&陈建新说,&项目现在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村里还将制定村规民约,要求各家各户都要对门口的环境卫生负责,杜绝乱贴乱画、随处倒垃圾、破坏路面等现象。&
  据青海省农牧厅共建示范村领导小组组长吕静治介绍,在示范村建设中,省农牧厅重点在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活条件这4个方面抓实、抓好联建工作。目前,共整合资金489万多元,扶持峨堡村建设9个项目,同时还将帮助峨堡村建设一个集牛羊育肥、特色养殖、民族工艺品加工、牧家风情园、农畜特色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化园区,从根本上解决好峨堡村未来的产业调整、经济发展和牧民增产增收等问题。
  幸福滩上话变化
  住着宽敞明亮的独立式院落,吃着新鲜的蔬菜,子女享受着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9月初,记者走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同宝村青海湖乡幸福滩新牧区示范点,与牧民一起感受着新生活。
  在记者的印象中,一盏酥油灯、一群牛羊、一顶帐篷、逐水草而居,这是牧民们曾经独有的游牧生活。而随着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这一幕已经成为历史。在如今的幸福滩,一套套配备有给排水、卫生厕所、太阳能热水器、广播电视的院落整齐地排列着,风电互补路灯、健身器材、卫生室、幼儿园一应俱全。&我们还集中建了畜用暖棚、贮草棚,为定居下来的牧民的提供生产、生活上的方便。&青海湖乡乡长殷显实说。
  2007年年底,海北州在16个村实施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基本形成了股份制、租赁、委托及联营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州开展集约化经营的村达到209个,覆盖面积达98%;建立股份制经营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64个,整合草场1029.2万亩。经相关部门对试点村产前、产中、产后经营情况跟踪监测显示,集约经营户人均纯收入达6245元,增幅达35.2%,比全州人均纯收入高2222元,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州推广。
  据了解,青海湖乡现在有17个各种类别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仁青本就是其中一个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他带领着40多户牧民成立了海晏县同宝雪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前牧民家的牛奶不好出售,自用的酥油打起来也很麻烦,在这方面基本没有收入。而我们在今年4月份成立了合作社,可以统一收购牛奶,再统一制成酥油、酸奶等,产品附加值高了,牧民们的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了。&仁青本告诉记者,&虽然合作社刚刚成立几个月,但是已经见到效益了,不少还没参加合作社的牧民都向我打听入社的事情呢。&
  仁青本说,他们每天都会把集中收购的牛奶送到设在西宁或海北州的销售点,由他们集中加工销售。东知布才让就是海晏县同宝雪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设在海北州销售点的负责人,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算着当天的&流水&。
  &今天卖得怎么样啊?&记者问。
  &还不错,有2500多元,最好的时候有3000元呢!&东知布才让爽朗地笑笑,&以前自己放牧,一年下来,一家的收入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元。现在入股了合作社,除了卖牛羊的钱,还有分红,日子肯定越过越有劲头。&
  从游动的帐篷到固定的瓦房,从骑马放牧到开车放牧,从小而散的经营到生态畜牧业集约经营方式,这就是幸福滩上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焦健
生态畜牧业
金银滩草原
党务问答排行天峻县畜牧水利局2012年重点工作
天峻县畜牧水利局2012年重点工作
(一)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做好民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为牧民收入增长创造条件。一是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争取并实施总投资164万元的快尔玛乡阿日杂等四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98万元的新源镇六社天棚北、加布龙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和总投资174万元的快尔玛乡、生格乡吉岗多让等3个牧委会饮水安全工程,拟建人畜饮水管道17.43公里,机井20眼,解决1622人、7.4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同时,争取并实施总投资164.49万元的新源镇天棚草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输水渠8.545公里,灌溉草原面积<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6.0font-family:仿宋_GB亩。二是继续抓好设施畜牧业建设。投资320万元,实施设施畜牧业建设项目,拟建120平方米畜用暖棚400栋。投资469.5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新源镇梅陇村草场改良项目,拟建畜用暖棚34幢、每幢300平方米,贮草棚34座、每座40平方米;草地围栏2.64万亩,灭治毒杂草1.2万亩,引进种公羊70只。三是加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争取并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2012年天峻县退化草地治理工程和2011年天然草地退牧还草工程。四是加快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争取并实施总投资2946.99万元的畜牧生物产业科研中心建设项目,建科研中心综合楼,建筑面积8409平方米。五是认真抓好2011年未完工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的监管力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六是积极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认真吃透国家投资政策,加大对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畜牧业科技创新、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生态保护等项目方案的设计和可研编制,建立内容详尽的项目库,多渠道、多途径争取项目,切实做到落实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力争2012年项目总量不减,并有新的增加。
(二)继续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2010年度、2011年度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重点抓好县城雪合勒小区和战骏小区辅助配套工程建设,努力形成环境好、配套完善的新型牧民居住区。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一是继续推进牲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高原牦牛原种繁育基地和高原藏羊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藏系羊本品种选育和牦牛选育力度,扩大优良种畜养殖规模,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二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推进新源镇梅陇村牛羊育肥基地建设,扩大牛羊育肥规模。三是积极开展高原牦牛鉴定工作,加快建立高原牦牛核心群和饲养示范点建设。
(四)加快“梅陇”模式推广,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扎实推进新源镇上日许尔村、木里镇佐陇村、江河镇柔丹村等21个建设村建设,积极引导牧民合理流转草场,推动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积极鼓励工商企业、科研院所、城镇居民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下乡流转草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
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发展壮大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加大对新源镇桑木纯精肉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扩大野血牦牛酸奶包装加工规模。二是积极培育科技起点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加工能力和带动能力的提高。三是以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为目标,积极开展天峻藏系良种羊、天峻藏系羔羊、野血牦牛、奶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认证,促进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档次,打造品牌,提高效益。
(六)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根据省、州确定的补助奖励标准,按照各牧户划定的禁牧面积和草畜平衡面积,完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发放工作,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努力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七)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切实落实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以牲畜口蹄疫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群防群控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二是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进一步加强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肉食品安全。三是加快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严格规范畜产品市场、定点屠宰场检疫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八)加快牧民科技培训和推广,推进科学养畜步伐。一是大力推广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重点围绕特色畜牧业和主导产业,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引进推广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牦牛生物工程技术和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转化成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协作,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培育多元化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大投入,积极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协作,重点完成《天峻县牛羊疫病调查项目》等5个科研推广项目。三是抓好以牧区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为主的各种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发展特色优势畜牧业、生态畜牧业建设需要,创新培训模式,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突出抓好技术人员、示范户、养殖大户以及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培养造就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计划完成牧民科技培训1000人(次)。四是利用好12316专家热线和“农信通”服务平台,在实用技术宣传、畜产品市场信息传递及市场销售、草场流转等方面全面开展服务,并利用信息平台向县外宣传推介我县的畜产品,及时发布各种畜牧业信息,提高畜产品知名度,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九)深化牧区改革,增添牧区发展活力。一是在全面、巩固和完善草场家庭承包责任制,保障牧民合法利益的前提下,认真总结多种形式的草场流转经验,积极推进草场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规范的草场流转机制,促进草场向规模集中,牧民向非牧产业转移,提高草场集约化经营程度。二是加大对牧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贴息、项目支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牧业和牧区建设集聚。切实落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牲畜出栏补贴、牲畜良种补贴、退牧还草工程粮食补助等政策性补贴。农业:||认证:||专题:||商机:||展会:|||服务:|||
山东省农牧区五年创出“三个之最”
山东省农牧区五年创出“三个之最”
&&&  日期:&  来源: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中,山东省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生态农牧业为主要任务,扎实推进设施农牧业、生态畜牧业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全省农牧业生产实现了连续5年增产,粮食作物连续4年突破100万吨大关,油料作物连续5年突破30万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增长8%以上,2011年达到4608.5元,是2006年的两倍。这五年成为该省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农村牧区面貌变化最大、农牧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过去的五年中,山东省围绕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牛羊肉、毛绒等十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带,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2011年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3%,比2006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32.6%。粮食、油料、蔬菜、肉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109万吨、36.3万吨、148万吨、32.4万吨、32.1万吨。油、菜、肉、奶等主要农畜产品自给水平不断提升,自给率分别达到135%、65%、74%、100%。五年来,全省共取得农牧业科技成果259项,4项成果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批先进适用的农牧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全膜双垄栽培技术覆盖达到80万亩,油菜杂交育种推广到海拔2900米以上,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1%。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收获等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牦牛远缘杂交后代雄性不育与可育遗传机理研究和牦牛复壮综合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海草地早熟禾、扁茅草早熟禾等8个品种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培育5个优质高产燕麦品种。猪禽良种比例达到9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1%,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9%。五年中,全省累计建设日光节能温室7.43万栋、9.66万亩,牧区牲畜暖棚3.3万栋,新增设施面积6774万平方米,比2006年增长近一倍。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31个,建设标准化畜用暖棚4.91万栋、589.7万平方米,贮草棚1.98万栋、79.24万平方米,设施化水平显著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7.5%, 比2006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从2008年开始,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全省开展了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和推广。目前,已累计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666个,完成883个纯牧业村建设任务的75.4%,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了一条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顺利启动,共划定草原禁牧区2.45亿亩、草畜平衡2.29亿亩。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有序推进,共完成草原围栏禁牧5335万亩,治理黑土滩271.7万亩,治理沙化草地137.23万亩,防治毒杂草492.9万亩,建设养畜24432户。退牧还草工程治理区牧草产量平均增长20%以上,植被覆盖度增加10%以上。同时,建立了6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累计增殖放流5710万尾,青海湖裸鲤可捕资源量恢复性增加到3万吨,比2006年增加2.3万吨,封湖育鱼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6家,其中6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青海省“著名商标”14家,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达40.3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3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500家,辐射带动50余万户农牧民。在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产品中,全省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8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45家、生产企业13家,特色产品远销到了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游牧民定居工程、牧区草原新帐篷行动等重点民生工程的启动实施,有效解决了藏区无房户、危房户牧民的定居问题。全省共有64066户牧户实现了定居,并为5000户牧户配置了帐篷、太阳能光伏电源照明等生活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游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游牧民定居工程县、乡、村集中建设比例达到70.94%,有效提升了农牧民幸福指数。
我要留言:
合作服务热线:400-004-1676
咨询电话:010-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 Reserved
010- 帮您推广有机产品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胶漆多少钱一平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