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readcube打不开阅读nature旗下的杂志

当前位置:
&谈谈欧美金色开放获取和OA期刊的发展
谈谈欧美金色开放获取和OA期刊的发展
开放获取(Open Access)在欧美一直有“金色”和“绿色”两大路径。简单讲,“金色”OA指由出版商主导的、通过各类OA期刊来实现学术内容免费开放的路径。自然、施普林格、威利、爱思唯尔和泰勒·弗兰西斯等传统学术出版巨头是“金色”OA的主导力量之一。它们在OA领域早有布局,也都形成了一定规模。施普林格是目前OA出版收入排行第一的实体,到2014年为止,施普林格通过旗下的两大OA平台BioMed Central 和Springer Open总共发表了20万篇OA论文[2]。施普林格最近宣布,对其出版的OA内容采用知识共享(CC-BY-NC)授权模式,这比传统版权更符合数字出版和开放科学的大环境。对出版巨头而言,OA收入所占比重仅在10%左右,其商业体系仍然依赖付费订阅。顶级学术期刊对OA态度多比较谨慎,一般采用混合(Hybrid)模式试水:一方面保持付费内容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允许少部分文章通过作者付费实现开放获取。2014年底自然出版集团启动的一项OA试验颇具突破性——读者可以使用readcube软件免费在线阅读包括《自然遗传》《自然医学》等在内的48种期刊的论文全文,但不能下载、复制和打印。自然集团希望通过这种有限开放获取,一方面保持对机构订阅市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最大限度扩大论文的读者及引用率。对大牌期刊来说,由于较高的质量和声誉,其订阅市场和稿源一直非常稳定;但长远来说,由于OA的引用优势,封闭内容对学术期刊而言等同自杀——这会减少引用、降低期刊影响因子,最终损害期刊的声誉和订阅市场。这是《自然》尝试有限OA的原因所在,估计其他几家顶尖学术出版商也会效法。在线平台和新型期刊是学术出版巨头的主要OA试验田。《自然》在2014年将旗下的在线期刊平台NatureCommunications转换为完全OA,停用付费内容模式;Palgrave在年初上线了类似的Palgrave Communications 平台,同样靠收取作者出版费运营。2014年,新OA期刊创刊的消息不绝于耳,这些依靠知名品牌创办的新期刊多面向新兴研究领域和交叉学科,成为不折不扣的新市场开拓者和新模式试验者。此外,对原有付费期刊进行开放转型也是策略之一。2014年爱思唯尔有7种知名刊物宣布转型为OA,转换了8种付费期刊,并在OA后扩大出版规模,打造大型OA在线期刊(mega journals)。随着OA期刊数量的增长,出版巨头正在依托传统品牌优势构建OA期刊群。目前以期刊群形式上线的SageOpen、Routledge Open等充分发挥了出版巨头的规模优势,OA内容与付费内容共存于一个数据平台,读者不但可以阅读高质量的OA论文,同时可以使用各种信息服务,这为读者带来便利,也为出版商平台带来流量、用户和商业机遇。以PLoS和PeerJ为代表的在线OA出版商是另外一大势力。这些数字在线平台在OA领域一直风光无限——引领创新潮流,尽享新市场带来的商业利益。相比传统出版巨头,这些在线OA平台在产业进化中扮演着颠覆性创新者的角色。从PloS ONE的轻触同行评议(LightTouch Peer Review)到Peer J的99美元终身OA出版套餐,都为学术出版产业引入了新思路,开拓了新市场,也解决了一些结构性问题。但是近几年,这些OA数字先行者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传统出版巨头入局,以及大量新OA期刊兴起,PLoS的竞争优势在减弱。2013年PLoS影响因子下滑;2014年上半年, PLoS刊文数量首次出现了20%的大幅下降,按照其单篇出版费计算,PLoS收入减少了近100万美元[3]。这些产业信号预示着 OA出版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欧美学术出版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很高,但仍有大量的中小规模出版机构活跃在各学科领域,尤其是学术协会(Learned Society)期刊。汹涌而来的OA浪潮,日益成为出版巨头、顶级大学和科研基金的博弈游戏,将中小学术出版商置于尴尬困境。2014年发表在Scholarly Kitchen的一篇博客文章,道出了学术协会期刊的潜在危机。多数欧美学术协会在经济上依靠期刊订阅收入和会员费,尤其以期刊订阅收入为主要来源。OA理念无疑是学界共识,但OA实现路径应该多元,不能一刀切(即西方所言的onesize fits all)。目前强制性OA政策把这些依赖订阅收入的中小期刊置于两难窘境:要么收取高昂OA出版费,要么难以为继。近几年大量涌现的OA新期刊正成为另一大势力,尤其是由学者和学术机构兴办的新刊物。在欧美,学术期刊出版手续极为简单,开源软件的技术支持也比较完善,OA浪潮激发了很多学者的办刊热情,这些因素使在线OA新期刊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DOAJ已总共收录了超过1万种OA期刊——这仅仅是经过质量审核筛选的期刊数;仅2014年3月至8月期间,DOAJ就新增187种OA期刊,另有140个申请因材料不足等原因遭拒[4]——OA期刊的增长速度可见一斑。这些“草根”OA新期刊为过度商业化、体制僵化的学术出版业注入了创新元素和活力。正如一位学者在博客中写道:“我们相信,一个学者设计、图书馆支持、坚持原则并可持续发展的OA出版模式能够建立起来[5]。”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的学术评估机构,对高水平OA新期刊持以积极支持态度。澳大利亚2015年研究绩效评估(ERA)的期刊数据库中,增添了很多OA新期刊,大部分甚至还没有影响因子或引证数据。这无疑有助于新学术出版模式的健康成长。大量中小OA期刊的出现,也使数字内容整合成为产业创新点。创业企业Paperity适时推出了跨学科的OA期刊论文整合服务,提供一站式的、实时更新的OA文献搜索接入平台。这类平台可能会成为OA时代的内容入口。& & 总体来看,“金色”OA的商业模式仍依赖作者支付OA出版费(ArticleProcess Charges,APC)。虽然学术机构出版的OA期刊在努力降低出版费,但商业出版商正在把OA变为新的摇钱树。目前高价OA期刊每篇文章平均收费超过5 000美元[6]。《自然》主编Campbell称,如果《自然》《科学》和《细胞》这样的顶级期刊开始收取OA出版费,那么每篇至少要1万美元[7]。英国是为数不多的、选择“金色”路径实现OA转型的国家。一项基于23家英国学术机构的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3月,这些机构总共为5 142篇论文支付了超过8 600万英镑的OA出版费,平均每篇1 673英镑[8];著名科研基金Wellcome Trust在年度为2 126篇文章支付了390万英镑的OA费用,平均每篇1 821英镑[9]。这给很多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造成了预算难题:一方面期刊订阅费用没有显著减少;另一方面,学者的OA出版费支出日渐增加。有人戏言,OA之前,有人穷得读不起好文章;实行“金色”OA后,有人穷得发不起文章。& & OA期刊出版的另一个问题,是质量下滑及低质期刊泛滥。为了与传统期刊竞争,OA新期刊往往承诺更快的出版速度和更宽松的同行评议。比如,欧洲呼吸研究协会与斯坦福大学HighWire出版社今年新推出了OA期刊,其编辑思路强调:“在编辑把关和同行评议中,本刊只注重研究方法、数据采集和整体逻辑的严谨合理,不会对文章学术价值和影响力作主观判断,并以此拒搞—— 这些应该留待读者去决定”;该刊还承诺在接受稿件后3星期内出版。这些举措虽有革新之意,却不禁让人对质量担忧。2014年先后有多起OA质量丑闻被曝光。比如,哈佛大学的科学记者John Bohannon将一篇伪劣论文投稿于OA期刊,有157家接受出版。《自然》集团对一些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会议论文集进行质量抽查,发现122篇造假论文被堂而皇之地出版。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存在质量问题的OA出版物很多甚至来自于学术出版巨头。2014年开放获取出版协会(OASPA) 因此重新审核Sage和Springer的会员资格。当然,正如Richard Stone所言,这种“钓鱼”试验,放在传统期刊恐怕会得到类似的结果。随着论文出版量迅猛增长,学术出版资源——尤其是专家审稿人的数量——难以维系高水平同行评议。这是目前整个学术出版体系面临的问题。(任翔/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博文节选自本人发表于 《科技与出版》的文章《学术出版的开放变局:2014年欧美开放获取发展评述》,原文过长,特分为三篇博客,此为首篇。欢迎交流指正!)编辑:果脯网编辑 果品&& 相关阅读: && 谣言一:数字出版,做是找死,不做是等死。数字出版是中央的决策,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部署,行业的共识,出版社发展的需求,也是出版业的未来所在。数字出版转型的终极目标,是寻找出版企业在数字化、网络时代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就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而不仅是简单的内容提供。因为出版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一个拐点。数字出版转型是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恰逢岁尾,又是年度总结时。2014年是我国数字出版的飞速发展之年,也是转型升级深化、融合发展推动之年。数字出版销售近年来急速增长,成为出版业亮点。大陆出版图书品种总印数年均增长不到3%,而数字出版近年来年均增长幅度达到30%以上。但在出版社内部,数字出版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不足5%。盘子小,增长快,是出版机构数字出版面临的现状。以二维码、APP等工具提供增值服务的尝试主要面向广大读者群,而在民营教辅商开发的众多数字出版产品中,还有面向学校、教师用户的汇聚优质数字内容和教学服务的教育资源平台产品。对此,春雨集团董事长严军表示,这是他们构建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两种路径。”我们既开发教育资源平台产品,并逐渐扩展到教育信息化领域,还挖掘每年3000万图书读者群和新增巨量网上注册用户的增值服务需求,进而获得付费下载、在线教育服务等领域的收益。”B君。为报文化专项资金项目,鏖战十天十夜赶项目书,眼睛都快熬瞎了,后成功申请XX万资助。很快,项目资金被社里拿走统一调用管理,自己既没有项目奖金,也又没有绩效,更无颜面对一起熬瞎了眼的小兄弟们……当有一天大众出版具备了用户、大数据、跨界、产业融合这四大思维,就可以进入盈利阶段了。下面我主要谈谈我对用户、跨界和产业融合三个思维的看法。集团进一步将数字出版领域细分,设置了数字出版动漫中心、网络出版发行公司和移动新媒体出版中心3个部门,分别负责不同方向的业务,可以说是放水养鱼,没有用传统出版的思维、考核来影响他们,目的就是培育他们清晰的互联网思维,并基于此来研发项目,内生创新或外延发展,像前面提到的爱考拉、云课堂、微书城,除此之外,数字教育的新题库、微课,基于版权资源的人文艺术影响数据库,以及基于出版内容的APP、O2O图书销售、微电影、网络阅读等,2015年将会形成很好的数字产品矩阵。《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收入增长了40.47%,实现两年增值千亿元,即将迈入2000亿元大关【技术宅】通过ReadCube分享阅读上的内容手机数码-在线观看-风行网
安装PC客户端
把想看的剧下载到本地吧~
点击立即下载就可以下载当前视频了哦~
我来说两句
播放:1,538,795
播放:10,989
播放:2,031
播放:1,581
播放:1,459
播放:13,052
播放:1,164
播放:2,211
播放:2,446
播放:1,606关注今日:59 | 主题:498186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Nature杂志投稿指南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12年零356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Nature杂志投稿指南1. 描述研究工作的格式(Formats for description of research) 《Nature》杂志反映原始研究工作的主要论文格式是“来信”( Letters to Nature) 和“文章”( Articles)。 1.1 “来信”(Letters to Nature) 是较短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集中反映某一重要发现,它的重要性意味着其他领域的科 学家也会对其感兴趣。这种论文的长度一般不应超过《Nature》杂志的2.5个页面,参考 文献不应超过30条。论文以一个不超过180个单词的自然段开头,标明所有必要的参考文 献,其读者对象是其他领域的科学家。这段文字概述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原理,接下来介 绍论文的主要结论,用“Here we show”或类似的短语来引导。允许再有一小段引言内 容,但其后的正文部分则应仅限于对发现做简短描述,并且只能有一小段的讨论部分。 1.2 “文章”(Articles) 是反映原始研究工作的报告,其结论代表着人们在理解某一重要问题上所取得的一个实 质性进展,许多不同领域的读者都会对其感兴趣。这类论文的长度一般不超过《Nature 》杂志5个页面,参考文献不超过50条。(一整页文字大约为1300个单词)。这类论文有 一个不标参考文献的摘要部分,与正文分开,长度最多150个单词,其中不含数字、缩写 或计量单位,除非确有必要。同“来信”类论文的开头一段一样,“文章”类论文的这 一摘要部分也是对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原理的简短介绍,随后为用“Here we show”或类 似短语引导的论文的主要结论。文章本身以长达500字、标注参考文献的文字开始,对研 究工作的背景做进一步介绍(与摘要部分有一些重复是允许的),接下来对研究工作的 发现做精练的、集中的分析,最后为一到两段较短的讨论部分。这类论文应有几个小标 题,每个小标题的长度不应超过40个字符。 Nature杂志投稿指南 2. 可读性(Readability) 《Nature》是一个覆盖所有科学领域的国际性杂志,因此给《Nature》杂志的稿件应当 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以便让其他领域的读者以及英语不是其第一语言的读者也能看懂 。 (1) 对虽然重要、但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应当简明扼要地予以解释,而不应照本宣科。 (2) 在向《Nature》杂志投稿前,请其他专业的同事看看论文最后一稿是否清楚易懂往 往非常有用。 (3) 在投稿被正式接受发表之前,《Nature》杂志的编辑会就论文格式向作者做详细说 明。接受之前,常常需要对论文进行压缩。《Nature》杂志的编辑经常会建议作者修改 标题、改写“文章”类论文的摘要部分和“来信”类论文的第一段。 (4) 在接受之后,《Nature》杂志的助理编辑负责保证论文的文字和图形能让其他专业 的读者读懂,并按照《Nature》杂志自己的风格对论文进行编辑。 (5) 编辑部会给作者寄去校样,并欢迎作者与《Nature》杂志的编辑就修改意见进行讨 论,但《Nature》杂志保留就与论文的格式和图形的大小有关的问题做最后决定的权利 。 3. 怎样准备您的论文(How to prepare your paper) 3.1 选择过程(Selection process) 《Nature》杂志版面有限,竞争异常激烈。大多数投稿未经正式审稿就被编辑退回,主 要是因为编辑认为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不可能对它们感兴趣。甚至在那些已被送审的论文 中,大多数也被退给作者了,经过一轮以上的审稿是很正常的。总的来说,“文章”类 和“来信”类论文中能被接受的不到十分之一。这种压力还意味着,文章的简洁非常重 要。 3.2 投稿程序(Procedure for submission) 可能时,“来信”和“文章”类论文应通过www.nature.com/submit/ 以在线方式投稿。 作者不可以通过email来投稿。 (1) 以在线方式投稿的“来信”和“文章”类稿件的作者不要再寄来一份其论文的硬拷 贝。 (2) 不能以在线方式投稿的作者要求用磁盘投稿,不能用email投稿。论文的文件应以与 在线投稿相同的方式来准备。如果用磁盘投稿,同一信封中还应装入一份论文的硬拷贝 。 (3) 稿件应隔行打印,用英文(采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拼法)撰写。如果论文是打 印在纸上的,则文字只能打印在纸的一面。 (4) 投稿和修改稿应一式五份。图件应放在纸的背面,每一幅图单独用一张纸,不能放 在文件夹中,也不能用钉书针钉在一起。 (5) 修改稿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以电子方式发回。所有修改稿都应有作者对审稿人和编辑 修改意见所做的反应。如果修改稿是打印在纸上的,则要求提供五份作者对修改意见的 反应。 (6) 投稿中还应包括通信作者给编辑的一封短信(单独放在一个信封中,一式两份), 信中说明论文的字数、论文估计大概会占用《Nature》杂志多少个页面(有关页面计算 方法,详见4.2 和 4.8)、目前完整的通信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以及e-mail地址。作 者如果不愿让《Nature》杂志用传真与其联系的话,应该说明。 作者给编辑的短信还应包括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为什么其论文适合在《Nature》杂志 发表,而不适合在某一专业杂志发表。欢迎作者推荐合适的独立审稿人,但《Nature》 杂志有可能不用作者所推荐的人。如果存在某种利益冲突的话,作者还可要求《Nature 》杂志不要让一个或两个(但不能再多)个人或实验室来审阅其论文,《Nature》杂志 会尽可能满足这种要求的。 关于作者姓名排序: (1)《Nature》杂志并不要求一篇论文的所有作者都在投稿信上签字,也不会给作者名单 来排序。 (2) 有必要区分作者的工作单位时,我们按顺序采用以下符号: * ? ? § || ? # ;若 不够用,再依次用双符号。 (3)《Nature》杂志不希望作者排名时过份强调相对地位;如果确有必要说明两个以上的 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用一个额外的符号来区分,并在地址之后加上这样的说明语 :“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作者可在致谢部分说明其共同作者所做的贡献(见 Nature 399, 393; ( 1999))。根据地位对共同作者做其他分类是不允许的。 (4) 目前的通信地址应紧跟在作者名单之后;其他所有与作者有关的解释应放在致谢部 分。 投稿时,还应包括作者中任何一人向其他地方所投的或正在出版的所有相关论文一式三 份(包括投给《Nature》杂志的论文正在考虑之中时投到其他地方的论文),并如实标 明;未能做到这一点时,有可能导致其论文被拒绝。以在线或磁盘方式投稿的论文作者 ,应尽可能将其支持论文的电子版本发来,最好采用PDF格式。 《Nature》杂志不考虑 那些在其他地方被考虑或正在发表的投稿。如果一篇投稿的部分内容已经出现在其他地 方或已经投往他处,只要其主要结果、结论和意义并不能从另一篇论文明显看出,则该 论文也不会被自动拒绝。在这种情况下,通信作者必须在其给编辑的短信中说明论文的 哪一部分将在或已在其他地方发表,并指出该出版物的名称。作者还必须说明其论文的 任何内容是否将在或已在某个预印服务器上出现,如果是的话,是哪一个(见5.1)。 TR& 关于投稿: (1) 《Nature》杂志希望作者最好利用其网址上的模板来进行在线投稿。 (2) 如果作者不能进行在线投稿,《Nature》杂志希望作者最好用磁盘投稿(见3.2.2) 。 (3) 如果作者不能进行在线投稿,可将论文寄至: the Editor at Nature, Porters S outh, 4 Crinan St, London N1 9XW, UK。 (4) 在目的国以外投寄的邮件应标明“no commercial value”。 《Nature》杂志所有编辑部、办公室和办事处的传真和e-mail地址刊登在每期《Natur e》杂志的刊头上,其位置在目录页和每期主要文章之间。4. “文章”和“来信”类论文的格式(Format of Articles and Letters) 来稿应按以下次序排列:标题、正文、方法、参考文献、致谢、表格、图例、图形。有 关格式的详细情况,投稿者可参考最近几期的《Nature》杂志,并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4.1 标题(Titles) 不应超过3行,每行30个字符(包括空格),一般不应含有数字、首字母缩略词、缩写或 标点符号(必要时可 用一个冒号)。 4.2 正文(Text) 长度限制是按《Nature》杂志页面数来计算的。一满页文字大约有1300个单词,所以, 一篇典型的“来信”类论文占用《Nature》杂志2.5个页面,含约1500个单词的正文(包 括“来信”类论文的第一段,但不包括图例和方法部分)和四个带有简短说明的显示项 目(图形和/或表格)(有关图形大小的说明,见4.8 )。 在投新的稿件或寄回修改稿时,作者应说明正文、图例和方法部分(如果有的话)的长 度。较长的论文有时也是允许的,但只有当该论文的责任编辑能够提供额外版面时才可 以。稿件长度大大超过这里所说的长度限制时,在论文被接受前,编辑会要求作者对论 文进行压缩,这样难免会耽误论文的发表。 作者可从《Nature》杂志网址上下载一个MS Word template,我们希望作者利用该模板 来准备自己的论文。 4.3 方法(Methods) 如果方法部分内容很短,可在正文中给出,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注明所用的方法。 否则, 就应当在正文最后的“方法”部分来介绍,可采用一些用黑体字打印的较短的小标题来 指明所用的方法。这一部分一般不应超过800个单词,最好再短一些。方法部分在自然科 学(physical sciences) 稿件中不常见。 4.4致谢(Acknowledgements) 篇幅较短,其位置在参考文献列表之后。《Nature》杂志不发表研究课题得到的资助或 经费的数量,也不发表对匿名审稿人和编辑的感谢或过分热情的话语。“文章”和“来 信”类论文在致谢之后有这样一句话:“ Correspondence and requests for materia l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xxxxx”,如果愿意的话可提供一个e-mail地址,接下来为 支持数据集的编号或网址(见4.10)。读者询问或索要与论文有关的材料时,由上面所 提到的作者来处理。必要时,《Nature》杂志将要求该作者处理由发表其稿件所引发的 事情。 4.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按其在正文、表格和图例中出现的次序来编号。 (1) 当在正文中引用时,参考文献编号采用上标形式,不要放在方括号中。 (2) 参考文献最大数量对“文章”类论文为50条,对“来信”类论文为30条。每一个编 号只能给出一个文献。 (3) 只有已经发表或已经投给某一个指明的出版物的论文才能列入参考文献中;正在准 备中的论文可在正文中提到,并列出其作者(如果该论文的作者中有任何一人是当前所 投稿件的共同作者,可用其姓名的首字母缩写)。 (4) 已经发表的会议摘要和大家认可的预印服务器可列在参考文献中,但正文、资助详 情和致谢则不能列入。 (5) 所有作者都应包括在参考文献列表中,除非作者人数超过5个,在这种情况下,只 列第一个作者,其他作者用“et al.”来省略。 斜体字。标题第一个单词要大写。整个标题要与其在所引用的论文中完全一 样,以一个句号结束。书名采用斜体字,所有主要单词都要大写。杂志名称采用斜体字 ,并根据通常的用法来缩写。作者可参考Nature、Index Medicus 或American Institu te of Physics 的风格手册,了解这方面的详细情况。 (8) 卷号采用黑体字。对所引用的书,要求提供出版者和出版城市的名称。(详情请参 阅《Nature》杂志)。 4.6 表格(Tables) 每个表格应单独放在一张纸上,纸的大小和方向应与稿件其他部分一样。 (1) 表格文字采用罗马正体(不是黑体),其大小与正文其他部分相同,表头要简短, 只能有一行,采用黑体字。 (2) 表体不应含有水平或垂直标尺,这些内容在论文被接受发表后必要时会由《Nature 》杂志加上。 (3) 符号和缩写应紧跟在表下予以定义,定义之后为重要的描述性内容,都要隔行打印 。 4.7 图例(Figure legends) 对有方法部分的稿件,每一个图例应以一个简短的、代表整幅图形的标题开始,接下来 为对所用的每一个图斑、每一个符号的简短描述。图例不应含有关于方法的任何细节, 一般不应超过100个单词。 对没有方法部分的稿件,每一个图例应以一个代表整幅图形的标题开始,接下来为对所 用图斑和符号以及对所用方法的一个简短描述,字数不超过300个单词(目的是使所有图 例的总长度不超过800个单词)。 4.8 图形(Figures) 应单独放在与稿件其他部分大小和方向相同的纸上,应按它们印出后的形式来排列。 (1) 每一份拷贝都要标明该图形的编号、通信作者的姓名以及(如果知道的话)该论文 的参考编号。 (2) 当编辑要求作者提供论文修改稿时,作者除提供硬拷贝外,还必须用磁盘提供能达 到生产质量的所有图形的电子版本(有关电子图形格式的详细情况,请参阅下文)。 投稿时,作者应提供一套未经缩放的原始图形,以供复制。这些原始图形应装在单独的 信封中,并予以注明。其余四份拷贝质量要足够好,可用于审稿,所有图斑应同其印出 后一样排成一长方形(详见下文)。 另外,要求提供原始图形的一份复印件。如果《Nature》杂志不能发表一篇论文时,所 有原始图形都会退还作者,但论文的两份复印件及原始图形的复印件将留存(为作者保 密)。 作者不必将图形缩至其实际采用时的大小,但应指明图形最后采用时可接受的最小尺寸 是多少,并指明对图形的任何特殊要求,如立体对(stereo pairs)之间的分隔距离等 。 应避免提供不必要的图形及其组成部分(图斑)。例如,列在小表格或直方图中的数据 通常可在正文中简短陈述,而没有必要列表或作图。图形不应含有一个以上的图斑,除 非其各部分在逻辑上是有联系的。对于一个由多部分组成的图形,在确定每一个图斑的 大小时应注意,要使整幅图形在按比例压缩并印出后具有最小的尺寸,而重要的细节又 能看得清楚。 氨基酸序列应以单字母码来打印,每行含50或100个字符。对“文章”和“来信”类论文 ,《Nature》杂志每一个页面含两栏,每栏86mm宽;一幅正方形、一栏宽的图形大约相 当于240个单词。 (3) 《Nature》杂志将研究论文的图形印刷在一个长方形的空间内,所以,由若干个部 分构成的图形在所投稿件中应排成一个长方形。 (4) “文章”和“来信”类稿件中的大多数图形在印刷时其宽度都大大小于一栏,所以 图斑应当小一些。例如,2或3幅图可边靠边地排列,以便缩至一栏宽;对直方图,若每 一个柱为2mm宽、每一组柱之间相距1mm就可以看得清楚。 (5) 代表相同内容的图斑应当以统一的尺寸来复制,所采用的字母大小应当前后一致, 从而使各项内容(例如胶体线)的宽度在所有图斑中都是不变的。 (6) 作者一定要确保当图形及其文字缩至所要求的最后尺寸时(例如用复印机进行复印 时)都能看得清楚,这一点很重要。 (7) 图形上的文字应当采用一种清楚的、没有衬线的字样(例如Arial or Helvetica) ;可能时,一篇论文中的所有图形都应采用同样的字样。 (8) 应当避免使用不必要的颜色、细节或装饰(如三维“摩天大楼”直方图)。 (9) 字体大小和字距应能保证当缩至可以接受的最小印刷尺寸时仍能看得清楚,但也要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大字体。 (10) 《Nature》杂志的图形中典型的字母大小和字距分别为8点和0.25点,因此,对打 算分别缩至原大的80%、67%、50%和33%的一栏宽图形,“文章”和“来信”类论文的作 者应分别使用10/0.31、12/0.375、16/0.5和24/0.75点的字体和字距(即在缩小之前的 宽度分别为112、135、180和270mm)。 (11) 我们建议,作者投稿时图表的尺寸应与在杂志上使用时所需的最后尺寸大小差不多 ,图形的压缩比例最好不要超过50%。 (12) 作者将会看到图形的一份校样。在这一阶段,我们会考虑作者要求放大图形的合理 请求,但有关图形大小的最后决定将由《Nature》杂志做出。 分成几部分的图形应用小写黑体字母a、b等依次来标记,字母大小应与图形中其他地方 所用的字母大小相同。 (13) 图形中的文字(如坐标轴的标记等)应采用小写,第一个字母大写,不用句号。 (14) 对于单位,在数字与单位之间应有一个空格,紧跟着为SI名称或某一特殊领域常用 的名称。千位应用逗号分开(如1,000)。不常见的单位或缩写应完整拼出或在图例中予 以定义。 (15) 应采用比例尺,而不应采用放大倍数;比例尺的长度应在图例中定义,而不应在比 例尺上定义。 (16) 最好避免在有阴影或有内容的区域直接打印(而应当创建一个白框,将文字放在框 内)、避免采用反向打印(即在一个黑色背景上打印白色文字),因为这样通常会影响 复制质量。 (17) 在可能的情况下,文字,包括符号说明,应放在图例中,而不应放在图形本身上。 (请参阅已出版的《Nature》杂志)。 对“文章”和“来信”类稿件,要求作者承担一部分复制彩色图形的费用。但作者无力 支付这笔费用时,也不会影响编辑认为重要的彩色图形的发表。 4.9 电子图形格式(Electronic figure format) 一篇论文被接受之后(而不是在接受之前),《Nature》杂志希望采用图形的电子版本 ,以确保最佳复制质量。如果您所提供的电子文件不合适,我们还可以扫描图件,所以 您在准备图件的硬拷贝时请务必考虑到这一点。 请将文件发来。我们可接受以下内容: (1) 软盘; (2) CD- (3) J (4) Z (5) Optical (128 MB); (6) Macintosh or PC formatted. 格式(Formats) (1) 复印件:我们希望采用400+ dpi TIFF 或Photoshop v5 图形(实际大小)。我们可 接受 JPEG、 EPS 或DCS 1&2。 (2) 线图/图表/图形(Line art/charts/graphs):我们希望采用Illustrator v8 或 更低版本(AI或EPS)。我们可接受Freehand v8、 Canvas v5或v6、 PDF 或Postscrip t (level 2)。 一些说明 (1) 应以与印刷时所采用的正确尺寸差不多的大小来准备文件(单栏为90mm,双栏为18 5mm)。 (2) 将所有定位图形(placed images)按单独的文件来提供。 (3) 确保将所有彩色图形转换成CMYK(在可能的情况下)。如果有必要,我们可扫描RG B图片,以帮助彩色转换。 (4) 采用无衬线字样,如Arial or Helvetica。 (5) 应尽可能避免采用字距不到1点的行。 (6) 如果要求时,可对硬拷贝/照片/幻灯片进行扫描。 (7) 只要不含定位图形,就可使用Powerpoint/Word和Excel文件。这样的图形应单独提 供。 (8) 一些程序可通过“打印”对话框中的“printing to file”生成Postscript 文件。 (9) 请注意,所有磁盘、email文件和硬拷贝都应标明程序/格式、稿件编号和图形编号 。 (10) 如果《Nature》杂志已经有了您的正文的最后形式时,请采用特快专递将磁盘寄来 。请在邮包上标明零价值,这样我们在收到您的邮包时就不必付费了。《Nature》杂志 不会退还磁盘,除非作者提出要求。 关于如何准备电子图形的详细说明,请参阅我们的“投稿前的最后准备指南”( guide to preparing finalized submissions)。 4.10 补充信息(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是与一篇论文的结论直接相关的内容,因篇幅所限,不能包括在印刷版本中。这种内容 是经过审稿的,在出版之时在《Nature》杂志网址上发布,同时也以打印在纸上的形式 留存在《Nature》杂志在伦敦的编辑部里,以便向对该内容感兴趣、但又不能上网的读 者发送。 “补充信息”应在“通信与材料”( Correspondence and materials)部分指出,并在 正文中的适当地方提到。在论文被接受以后,作者不可对“补充信息”进行改动。“补 充信息”还必须可由论文的作者直接提供,既可采用电子形式,也可采用打印在纸上的 形式,而且还必须是免费、及时地提供。“补充信息”一般采用支持图形或表格的形式 ,反映论文所报告的结论的重要背景。虽然我们并不鼓励作者随同其论文提供“补充信 息”,但处理一篇稿件的责任编辑偶尔也会向作者提出(常常是根据审稿人的建议), 其论文中的部分数据以“补充信息”的形式来表述可能更合适一些。在这种情况下,编 辑会就如何准备“补充信息”向作者做详细说明。 含有“补充信息”的投稿,在《Nature》杂志收到以最后形式拷在单独一张磁盘上的“ 补充信息”之前,不会被正式接受发表。该磁盘应标明文件名,并有一简短说明,如“ graphics file”(图形文件)等。作者还必须提供一个完全相同的、打印在纸上的版本 (一式五份),以供向《Nature》杂志感兴趣的读者发送。 所有“补充信息”磁盘都必须清楚标明“补充信息”,写上标题、通信作者的姓名和稿 件的参考编号。(注意:作者还必须提供打印在纸上的“补充信息”一式五份,并做类 似的标记)。 正文可以任何一种常见格式的文件来提供,但TeX和LaTeX格式除外。对图形和其他数据 ,我们可接受纯文本文件(.txt)、Acrobat文件(.pdf)、MS Word文件(.doc)、Po stscript文件(.ps)、Quick Time文件(.mov)、graphical image文件(.gif)、HT ML文件(.html)、JPEG图形文件(.jpg)、声音文件(.wav)或MS Excel表格文件(. xls)。请注意,文件要尽可能地小,以便可很快下载。图形最大尺寸应为640×480像素 (9×6.8英寸,每英寸72像素)。 最多允许有8个文件,文件总大小一般不应超过3 MB。电影文件可例外。 请注意: (1) 用一个尽可能短的文字摘要(不超过50个单词)来介绍每个文件的内容,这个摘要 可以是一个图片说明,也可以是一个图例; (2) 说明您所提交的文件的类型(程序格式); (3) 确保您在自己论文打印稿中正文或图表说明部分的适当位置、在正文最后的“通信 与材料”( Correspondence and materials)部分提到了该“补充信息”。 有关“补充信息”的投稿或准备方面的任何问题,请通过或通过普通 查询电话+44 171 843 4581与电子出版部联系。 4.11 被接受稿件的校样(Proofs of accepted contributions) 应寄回《Nature》杂志在伦敦的办公室。与订购抽印本有关的所有问题,请与《Nature 》杂志在纽约的办公室联系(地址见《Nature》杂志刊头),而不是伦敦或华盛顿办公 室。稿件被接受后编辑会向您详细说明有关情况。 5. 发表的条件(Conditions of publication) 5.1 发表之前的宣传(Prepublicity) 稿件投出之后,在出版日之前不得与媒体(包括其他科学刊物)进行讨论,宣传所投稿 件的任何内容都有可能导致稿件被拒绝。惟一的例外是在出版之前的一个星期,在此期 间,可与媒体讨论稿件内容,但条件是,必须明确承诺,在《Nature》杂志的新闻禁令 (press embargo)撤销之前(在出版日前一天伦敦当地时间19点),稿件内容在任何情 况下都不得公开发表。 这一政策允许作者在科学会议上宣读自己的成果,但应尽可能避免在向媒体公开的会议 上讨论投给《Nature》杂志的稿件。当无法避免时,作者必须说明自己的论文是受新闻 禁令约束的,并拒绝与媒体的成员进行讨论。已投稿的或“正在出版之中的”论文的预 印本可向专业同事散发,但不能向媒体散发。 已投给《Nature》杂志、正在《Nature》杂志发表或已在《Nature》杂志发表的论文, 不得在任何网址上发布,但有以下例外:如果作者在投稿时已向编辑做了说明、如果论 文的内容没有向媒体发布时,论文的预印本可在大家认可的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详情 请见Nature 390, 427,1997年12月4日)。 5.2 新闻发布(Press release) 安排发表后,一些稿件将被《Nature》杂志的编辑选出用于每星期的新闻发布。每星期 的新闻发布对所选的论文做简要介绍,在出版之前一个星期连同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一 起发给全世界登记注册的记者,其目的纯粹是为了在媒体上宣传作者的研究工作。《Na ture》杂志允许这些记者在出版日前几天让独立专家看有关论文,但也要遵守新闻禁令 ,目的是为了征求专家对有关研究工作的意见。 被接受并已安排发表的论文的作者也可安排自己的新闻发布活动,但他们必须严格遵守 《Nature》杂志的新闻禁令(见5.1)。我们建议作者自己举办新闻发布会时与《Natur e》杂志的新闻办公室联系。 5.3 材料(Materials) 作为发表论文的一个条件,我们要求作者向学术研究人员免费提供其所用的材料和方法 ,供他们自己使用。 这一要求包括用于制造转基因动物的抗体和结构,但不包括这种动物本身。 报告蛋白质或DNA序列和晶体结构参数的论文,在没有Genbank或Brookhaven数据库登录 编号时将不会被接受发表,从出版之日起读者可免费看到这些数据(见Nature 394, 10 5; 1998)。 其他支持数据集在出版之日必须可从作者处直接得到。6. 投稿前询问(Presubmission enquiries) 对“文章”或“来信”类论文,不要求进行投稿前询问,而且也难以对投稿前询问进行 可靠评价。作为一项政策,《Nature》杂志的编辑在看到一篇论文的全部内容之前不会 绝对承诺将其送审,所以建议作者提交完整论文以供考虑。 然而,如果作者希望做一次投稿前询问时,则应通过《Nature》杂志网址上的投稿前询 问表(presubmission enquiry form)来发送。 投稿前询问信必须包括作者的姓名、通信作者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论文的标题;向编辑 说明论文为什么会让广泛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的一小段文字;一段以《Nature》杂志格 式编写的摘要(标注所有参考文献);以及摘要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清单。 《Nature》杂志无法保证自己做出反应的速度有多快,但作者通常情况下在二个工作日 内可收到回音。 编辑不能就对一封投稿前询问信的否定反应与作者进行讨论,但收到这种反应的作者如 果他们愿意的话仍可正式投稿。 7. 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其他稿件(Other contributions published in Natur e ) 《Nature》杂志主要以“文章”和“来信”的形式发表原始研究论文,它还以以下格式 发表其他投稿。我们建议想给这些栏目投稿的作者,在投稿前阅读《Nature》杂志上的 相关栏目及下面的指南,以了解这样的稿件如何来写。 《Nature》杂志所有栏目中的所有文章都按我们通常的条件来考虑,其中包括要受我们 的新闻禁令条件约束(见5.1) 给《Nature》杂志任何一个栏目投稿的作者,必须提供其目前完整的邮政地址、电话、 传真和e-mail地址。 7.1 读者来信(Correspondence) “读者来信”类稿件可以是对热点问题的简短评论、是掌故轶事、或者是读者对《Natu re》杂志上发表的非正式内容(如“新闻”( News)和“书评”( Book Reviews)) 的反馈意见。它们不是专业评论,专业评论应投给“简明通信”( Brief Communicati ons)栏目(见7.4)。 “读者来信”类稿件可以非常快地得以发表,它们通常为500字左右或更短。投稿应通过 e-mail发至corres@nature.com(请把人名和地名的重音符号标清)。这类稿件通常不审 稿。 投稿者应注意,一定要提供其完整的邮政地址、e-mail、电话和传真号码(提供传真号 码很重要,因为《Nature》杂志要用传真发校样);如果作者在投稿后不在其通常地址 的话,还应提供其当前的完整的联系方式。 这是《Nature》杂志上惟一一个自然来稿可通过e-mail投稿的栏目。请不要将《Nature 》杂志的这一部分与“简明通信”( Brief Communications)部分混淆(见7.4),后 者要经过审稿,是专业的、科学的内容,而且稿件必须通过邮政投稿,而不能通过e-ma il投稿。 7.2 评论(Commentary) “评论”类文章是对那些公众感兴趣、对科学研究有一定影响的热点问题所做的新闻性 的、有说服力的、常常是有争议的评论。这些文章不很深奥,可让本身不是研究人员、 但却对研究工作感兴趣的读者看懂。“评论”类文章可考虑自然来稿,但作者最好先以 一段概要的形式提交简短的建议书,可通过e-mail()发给“评论” 编辑,以“Commentary proposal”和作者姓名为主题。我们优先考虑只有一个作者的文 章。在提交概要后,“评论”编辑将会就格式和编辑意见向作者做详细说明,其要点如 下: (1) 文章应以“新闻”开始,开头一段包含用简单语言写成的文章要传达的信息。 (2) 文章不应含有专业述语,其程度应相当于比较好的报纸上的文章。 (3) 欢迎有争议的文章,但应明确说明某一观点是有争议的,并让非专业读者了解到人 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什么。 (4) “评论”文章在《Nature》杂志上所占页面数为整数,通常为一页(1000字加一个 小图)或两 页(2000字加两个小图)。 (5) 文章最好有图形或其他类型的插图。《Nature》杂志必要时可从图片库获得图片, 但希望最好采用作者自己提供的图片。作者的彩色图片可免费复制。 (6) 参考文献应尽可能地少,最好少于10条。参考文献的风格同“来信”和“文章”类 论文一样(见4.5),但不要求列出所引用文章的标题。 (7) 所有文章都要受《Nature》杂志通常的发表条件和禁令条件约束(见5.1)。 (8) 文章发表后,向作者赠送一本有其文章的一期杂志,还有一份抽印本订购单。有彩 色图片的文章的作者,可以黑白版的价格订购黑白版的抽印本。 7.3 新闻与观点(News and Views) 这类文章向非专业读者介绍在最新出版的论文中(如在《Nature》或其他杂志上)或在 科学会议上所报告的新的科学进展。 大多数文章是约稿,但在论文发表之前或在会议召开之前,愿意投稿者也可向某个“新 闻与观点”编辑提出建议。当一位“新闻与观点”编辑说整篇文章将被考虑时,作者应 按以下指南来写该文: (1) 作者不许讨论自己参与的研究工作,也不许讨论来自其自己的机构或其同事的机构 的研究工作。 (2) 每篇文章不应超过两个作者。 (3) 文章应在“新闻与观点”编辑所给的长度限制之内,通常为800-900字。 (4) 标题(Titles)不应含有标点符号或缩写。“新闻与观点”文章在标题之上还有一 个由一、两个单词构成的部分,称做“strapline”,用来定义文章所属专业领域(如“ 天文学”或“生物学”等)。标题和strapline由作者与编辑讨论确定。 (5) “新闻”应当在简洁明了的开头一段中提到,以吸引那些不是本领域专家的读者注 意。这一段应当明确提到所讨论之论文或会议,触及所讨论之新的研究工作的实质内容 。 (6) 接下来,应当是更详细的背景和解释,包括作者自己的观点。通常,文章最好以对 新的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评论和对今后研究方向的评论结束。 (7) 文章读起来不能像教科书:大多数读者都会有一定的科学背景,但专业术语应当避 免使用。 (8) 示意图(Diagrams)可用来解释新的结论或新的结果的科学背景。作者的草图可由 《Nature》杂志重新绘制,并且可免费复制成彩色的。欢迎作者向我们提议其他图件, 无论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是传递信息类的或装饰类的,都可以。 最后的图件应按《N ature》杂志其中一种可读的电子格式来准备,详见4.9节。 (9) 参考文献(References)应尽可能地少,最好少于10条。在正文中,参考文献应采 用上标数字表示,并按顺序引用。如果“新闻与观点”文章要与同一期《Nature》杂志 ˋcknowledgements)是不允许采用的,也不允许提到资助金额和其他数字。 (11) 收费(Fees)。发表所有“新闻与观点”文章都要收少量费用。如果您不能接受这 一收费,请让我们知道,以便做出其他安排。 (12) 会议(Meetings)。有关会议报道的写法,其详细说明请您通过nature@nature.c om索取。 (13) 提交复印件(Copy submission)。文章应以电子方式提交,可发e-mail,也可寄 磁盘;可采用Microsoft Word文件,也可采用纯文本文件。一份隔行打印的复印件也应 传真或邮寄到《Nature》杂志的伦敦办公室。请务必写全您的邮政地址、电话和传真号 码、以及e-mail地址。 如果您不在自己通常地址的话,还请您写清自己的联系方式。这 类文章在编辑过程中有时改动很大,但我们会给作者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审阅校样。校样 通常用传真发送。 (14) 提交图件(Artwork submission)。所建议图形的传真件应同文章文字部分的传真 件一起提交。《Nature》杂志美术部可将作者的草图转换成达到出版质量的图形,但草 图必须清楚(如果作者建议采用彩图的话更好)。最好采用绘制的或电脑生成的原始图 件。有关《Nature》杂志优先选用的电子格式,请参阅 4.9节。 (15) 提交电子图件(Artwork delivery)。数字化图件和图像可放在一个ftp站点上或 用e-mail发来,也可拷在一张2-MB高密硬盘上、一张CD-rom上、一张Iomega Jaz 1-GB或 Iomega Zip 100-MB可拆卸PC或Macintosh磁盘上寄来。每个文件或磁盘必须标上作者姓 名、“News and Views”字样、文件格式和简短的内容介绍。 (16) 抽印本(Reprints)。文章发表后将会给作者发去一个订单。作者如果愿意订购含 有黑白图形的抽印本,我们将以黑白抽印本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寄信与联系地址刊登在《Nature》杂志印刷本的刊头上和《Nature》杂志的网址上(见 “contact Nature”)。 7.4 简明通信(Brief Communications) 是《Nature》杂志上需经审稿的、相对来说非正式的一个栏目,发表以下类型的稿件: (1) 对一个具有广泛兴趣、新颖而热门的发现所做的简短报告,通常只需一个小图形或 小表格。这种类型的稿件经常是按“来信”投稿的,在编辑与审稿人的建议下压缩成“ 简明通信”。 (2) 对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原始研究论文或其他专业文章所做的评论(见下文) 。 (3) 交流关于某些人们非常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的初步结果的文章,这种文章必须尽快发 表。 (4) 从科学角度谈论国际上公众普遍感兴趣的某个热点问题的文章。 这类稿件应通过邮件(不是通过e-mail)投给“简明通信”编辑,稿件应当符合以下要 求: (1) 长度少于500字;没有图表时长度少于700字。 (2) 编辑出于版面或其他原因可能会改动标题。编辑改动标题时会与作者商量,但最后 决定由《Nature》杂志来做。 (3) 稿件应当以一个只有两、三个句子的段落开始,这一段中含有文章要传达的信息, 但不要用专业术语。 (4) “简明通信”稿件应当有一个只需一个小图形或小表格的简单信息。图形和表格的 大小应当掌握好,使它们可缩至一栏宽(58 mm)。图表应当排列成一个长方形,应当尽 可能简单。如果一篇文章已接受发表,其图件要求采用电子形式(有关可接受格式的详 细情况,请参阅 4.9 节)。 (5) 稿件参考文献数量不得多于10条(越少越好)。参考文献的风格见4.5节,但文章的 标题不要求列出。关于参考文献的其他所有规定同“文章”和“来信”类稿件:每个参 考文献编号只能引用一个文献,参考文献编号在正文中采用上标形式。 (6) “致谢”和“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不允许使用。 “简明通信”是《Nature》杂志上投稿数量极大的一个栏目,所以多数文章(至少占90 %)未经审稿就不得不予以拒绝。对本刊的这一栏目,我们通常是不会考虑关于编辑决 定的申诉的。对稿件已被接受的作者,如果他们不在其通常地址时,必须在接受后几星 期内提供自己的详细联系方式。作者提供自己当前的电话、e-mail和传真号码非常重要 ,尤其是传真号码,因为我们要用传真发校样。 希望就《Natur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撰写评论稿件的作者须知: 当您就《Nature》杂志上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向“简明通信”栏目投一篇评论稿件时, 请注意以下补充要求: (1) 文章写成后应能让非专业读者看懂:罗列专业问题是不适合发表的。文章应抓住已 发表论文的主要问题,不能纠缠相对来说不重要的问题。这样的文章应当是主题思想突 出的文章。 (2) 评论文章在向《Nature》杂志投稿前应先发给所讨论论文的作者,以便在可能的情 况下将争议直接解决,将双方都同意的问题从所投稿件中去掉。当一篇稿件投给《Natu re吩又竞螅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eadcube pro 破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