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世纪末他进一步全民打怪兽强化材料改革,材料一的改革者是谁

历史改革部分答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训练题
一梭伦改革
1、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在希腊和中国都发生了重要的改革,这些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回答(16分):
(1)填写下表:(7分)
措施共同点
公元前7世纪
公元前6世纪初
公元前6世纪末
克里斯提尼
公元前5世纪
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活动
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3)战国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完成,其中最彻底的变法是什么?(1分)它的哪些措施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用三项措施加以说明。(6分)
二商鞅变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自秦孝公用商鞅计,乃隳(毁)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并愈僭兴矣。&&&&&&&&&&&&&&&&&&&&&&&&&&&&&&&&&&&&&&&&&&&&&&&&&&&&&&
——《通典·食货一》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16分)
28、比较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7分)
参考答案:
1、(1)填写下表:(7分)
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
倾向于保护平民的利益
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克里斯提尼
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五百人议事会,陶片放逐法
确立了民主制度
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2)宗法制、分封制瓦解(转向中央集权);井田制瓦解(转向封建土地制度)
(3)商鞅变法(1分)废井田开阡陌,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的确立;(2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2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县制的设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3分)
2.(1)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
(2)积极作用:促进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并为秦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消极作用:造成土地兼并现象,使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3.(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8分)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6分)
(3)认识: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4分)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北宋王安石变法
4.(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上许多改革都注重移风易俗,甚至以此作为改革的象征: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实行全盘汉化;日本明治维新政府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实行全盘西化.
(1)孝文帝实行全盘汉化和日本明治政府实行全盘西化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归纳说明为什么许多重大改革都把移风易俗作为革新的重大举措?(6分)
(2)除移风易俗之外,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在改革内容上还有哪些相似之处?归纳概括二者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4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三&&&(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结果。(4分)
(2)有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是否正确。(6分)
4.(1)目的:孝文帝实行全盘汉化是为了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进步(适应民族融合趋势);日本明治政府实行全盘西化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促进日本的近代化。(3分)
原因:旧的风俗往往会起到阻碍改革的消极作用,通过移风易俗,促使人们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为改革开路。(3分)
(2)内容相似之处:变革土地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相同之处:促进社会进步(或社会转型)。(4分)
5.⑴原因:为解决豪强兼并土地和百姓贫饥流亡问题,孝文帝下令均田,以农为本;.
(2分)结果:农业发展,编户增加(2分)
⑵.不正确。(1分)北魏后期,政府预征六年租调,加重对农民的剥削,使阶级矛盾尖锐;(2分)加快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北魏衰落是封建化的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1分)
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他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有一个原因,即是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一项中国的科技发明,为这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维基百科《宗教改革》
(l)材料一中“他”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他阐述了怎样的宗教改革理论? (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这项科技发明是什么?(2分)为什么它会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4分)
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
(1)结合所学简述欧洲宗教改革中“世俗主义”的主要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分析为什么说新教与自然科学是“貌合神离”?(4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宗教改革的认识有何不同?(2分)
六俄国农奴制改革
8.(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
&&&&&&&&&&&&
&&&&&&&&&&&&&&&&&&&&&&&&&&&&&&&&&&&&&&&&&&&&&&&——《魏书·食货志》
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
&&&&&&&&&&&&&&&&&&&&&&&&&&&&&&&&&&&&&&&&&&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有关法令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地位的变化及其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5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什么?(2分)
9.(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Ⅰ
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2分)结果有何相同之处?(4分)
“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
——明治天皇
(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4分)
6.(10分)(1)使德意志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2分)“因信称义”。(2分)
(2)印刷术。(2分)圣经的大量印刷,信徒皆可自主阅读和独立理解,有助于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文艺复兴运动中的许多文艺作品被更广泛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每点2分,共4分)
7.(10分)(1)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圣经》是信仰唯一根据、神甫娶妻,否定教会神学说教;加尔文先定论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英国《至尊法案》建立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答出两点即可)(4分)
&(2)原因:“貌合”:宗教改革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解放人的思想,反映了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4分)
“神离”:新教的信仰与教条实质上是设立了新的思想权威和精神枷锁,与科学自由、理性精神背道而驰。
不同:材料一肯定了宗教改革在推动西方近代化的作用;材料二从根本上否定了宗教改革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分)
8.(10分)
(1)农民得到了一定土地;鼓励农民对土地实行休耕;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每
点1分,共3分)
(2)变化: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并获得份地。(2分)影响: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2分)推动了工业化进程。(1分)
&& (3)土地问题。(2分)
9、(1)不同:俄国改革原因是与英法争夺殖民地战争的失败,暴露农奴制的落后,国内矛盾激化;日本改革的原因是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2分) 
相同: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发展了本国经济;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4分)
(2)第一、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第二、日本从封建统治阵营中分化出的改革派,实力强;第三、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第四、日本明治政府一系列的政策得以真正实行;第五、有比中国较有利的国际环境。(答出四条得满分4分)
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m
10.(10分)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为什么“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有何主要表现?(7分)
(2)你是否同意该学者“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11.(10分)
材料一: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1)材料一中“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和“训练阵法”分别是指什么?(6分)
材料二: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4分)
八明治维新
1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明治维新时期)思想界迅速向传统回归,曾经被激进的思想家宣判为“真正的敌人”予以“打倒”的儒学,也开始复活。冈仓天心针对“全盘西化”的倾向,提出了以回归儒学、恢复民族自觉、重建日本文化为目标的“亚洲觉醒论”。西村茂树主张以西洋新知识补充和更新学,使之成为日本“道德立国”之本。成功地创办了大型现代纺织企业和日本第一国立银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剧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试结合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政治体制、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说明日本是怎样“以西洋新知识补充和更新儒学,使之成为日本道德立国之本”的。(6分)
&(2)举例说明与冈仓天心、西村茂树、涩泽荣一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是怎样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台点”的?(4分)
13.(10分)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中江兆民被称做“东洋的卢梭",1887年他在《三醉人经论问答》中,设想出“洋学绅士”、“东洋豪杰"、“南海先生”三位男人,他们在边喝茶边议论日本的前途。“洋学绅士"主张绝对民主自由、绝对和平友善;“东洋豪杰"主张侵掳扩张、“杀鳅养鹤”;“南海先生’’主张公志民权、亚洲团结。
&&&&&&&&&&&&&&&&&&&&&&&&&&&&&&&&&&&&&&&&&&&&&&&&&&&&——《东亚三国近现代史》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点。(2分)日本后来的发展与材料二中谁的主张更接近?(2分)
(2)材料三中,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是什么?(2分)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分析,康有为等人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2分)
(3)概括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之间的关系。(2分)
10.(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残破。(3分)
表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工厂;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现代海军。(4分)
(2)同意:阿里的政治改革未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3分)
不同意: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3分)
11.(1)“灭弄权之骁骑”:加强中央集权,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招土通商”:向西方学习,聘请外国技师,创办近代工厂。“训练阵法”:改革军事,加强军事训练。(6分)
(2)肯定态度,理由如下: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建立了近代工业,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答对2点即可得4分)
否定态度,理由如下: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答对2点即可得4分)
(1)政治体制:颁布宪法,建立近代天皇体制,既按“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议会、内阁和法院,(2分)又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1分)文化教育:实行文明开化,既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学习西方的文化和自然科学,(2分)又宣扬受儒教伦理道德影响的“大和魂”、武士道,树立以天皇为中心的皇权主义。(1分)
(2)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在维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维新变法,比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体。(4分)
13.(1)特点:规模大,领域广;有选择地学习。
(2分)更符合“东洋豪杰"的主张。(2分)
(2)“要义”:必须改变1日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威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布新”)。(2分)原因: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2分)
(3)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发动侵华战争,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中国戊戌变法的发生,中国的戊戌变法以日本明洽维新为蓝本,模仿学习。(2分)&&
14. (1)阐述变法的重要性,推动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
不矛盾(1分)。在他看来,法国革命造成长期流血斗争;而且中国不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社会现象,实行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4分)
(2)不准确。(1分)因为法国“革变频仍,迄无安息”之说明显夸大;(1分)而中国虽废除封建(分封制),但仍长期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现象(君主专制统治强化)。两说均不符合法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1分)
15.(10分)
(1)观点:“论者”——变法操之过急。(2分)“辩者”——变法除旧力度不够。(2分)
史实:“中国之当改革”——民族危机严重;政府管理落后;维新思潮兴起等。(1分,任答1点,下同)“失于急激”——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废除八股等。(1分)“新政反增其害”——新旧衙门重叠;慈溪更加提防光绪;官员极力反对等。(1分)
(3) 原因:每个人观察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历史事件本身具有复杂性;“论者”与“辩者”对变法所持的立场不同。(3分)
九戊戌变法
1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作为中国维新派的著名领袖,康有为亲自编撰了《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法国革命记》等书,并在1898年陆续送呈光绪御览。
康有为写道:“臣读各国史,只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翁,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遂入洄渊,不知所极。”后来又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写道:“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国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学呻矣。”
&&&&&&&&&&&&&&&&&&&&&&&&&&&&&&&
---《中国近代史料选辑》
(1)康有为编撰《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等书并送呈光绪帝的意图是什么?(2分)与其在材料二中阐发的观点是否矛盾?(1分)为什么?(4分)
(2)康有为在材料二中引述的历史史实是否完全准确?请做出你的判断,(1分)并说明理由。(2分
1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
辩(者)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指出“论者”与“辩者”的基本观点。(4分)
(2)材料中所言“中国之当改革”“失于急激”“新政反增其害”各有何史实依据?(3分)
(3)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论者”与“辩者”的看法不同?(3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河南省潢川一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A班周考文综试题(5)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河南省潢川一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A班周考文综试题(5)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1)依据材料一,说明范仲淹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臣观《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盗自息,祸乱不兴。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2)在材料二中,范仲淹特别强调了什么内容?为什么?&&&&&&&&&&&&&&&&&&&&&&&&&&&&&&&&&&&&&&&&&&&&&&&&&&&&&&&&&&&&&&&&&&&&&&&&&&&&&&&&&&&&&&&&&&&&&&&&&&&&&&&&&&&&&&&&&&&&&&&&&&&&&&&&&&&&&&&&&&&&&&&&&&&&&&&&&&&&&&&&&&&&&&&&&&&&&&&&&&&&&&&&&&&&&&&&&&&&&&&&&&&&&&&&&&&&&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西省竞赛题
(1 )至庆历年间,宋朝立国确立的削弱地方权力、集权中央、分化事权的政治制度延续将近百年的时间,带来了深重的弊病,不适应现实的形势。(2 )对农民进行教育的重要性。原因:实施善政的关键在于养育人民;国家把务农放在了首位;务农有利于人民衣食充足;人民衣食充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主要考查你对&&王安石变法,北宋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富国之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王安石变法北宋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富国之法
&王安石变法概述:1、背景: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强烈,宋神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变法。2、性质: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3、历史地位: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但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注定改革必然失败。4、积极作用:(1)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思想解放,培养了大批学以致用的人才。(4)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由弱转强,一度扭转了统治危机,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变,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5、局限性:(1)变法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1、原因:(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这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2、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王安石的用人与变法失败的关系:
在学问、道德与人品方面,王安石都是一流人物,在这一点上,连他的政治夙敌也不得不肃然起敬。但他的变法并未取得最后的成功,原因是王安石用人不当,一批有才无德的“小人”成为王安石的最得力助手,导致变法在执行时走样,不得人心。被称为“护法善神”的吕惠卿是一个极有政治天赋的人物,王安石曾对他称赞不已。熙宁初年王安石初为参知政事时,曾对宋神宗说:“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从新法的实行过程来看,安石此话不假,如果没有吕惠卿的坚决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工作不会那么顺利。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吕惠卿的弱点同样非常突出,这就是他的私心太重,心胸狭小。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吕惠卿这种自私的秉性暴露无遗,具体表现在:第一,为达到取代王安石的目的,大说王安石的坏话,损坏王安石的名声;第二,排挤曾与自己共同主持新法的同僚,对此,沈括、韩绛等人很有意见;第三,大肆提拔自己的兄弟及亲朋好友,如其弟吕升卿、吕和卿、妻弟方希觉等人,在吕惠卿政务期间迅速得到提升;第四,谋取私利,大肆置办田产。王安石的另一个得力助手邓绾,也是一个典型的势利小人,他有句名言:“笑骂由汝,好官须我为之。”从这句话可以想见其为人。但就是这种人,却一直得到王安石的提拔。邓绾依靠高超的献媚术,迅速升到御史中丞、龙图阁侍制的高位。他利用言官的弹劾权,确实为王安石帮了不少忙。但他人品太差,见风使舵,谁有用就歌颂谁,谁无用就贬损谁。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他见吕惠卿有代王安石的可能,于是跟在吕惠卿的后面说王安石的坏话,俨然成为吕惠卿的忠实信徒。王安石复职后,邓绾又极力掩盖自己的行为,故意拉开与吕惠卿的距离,甚至又说起吕惠卿的坏话,“奋力”揭发吕惠卿私置田产等不法行为。邓绾的露骨做法不仅使宋神宗很生气,连王安石也觉得此人太没有原则性。宋神宗厌恶其为人,亲自下令罢免了邓绾的官职。不久以后,王安石便辞职,结束了他的变法生涯。在识人用人方面,王安石相当的书呆子气,他自己是君子,往往就认为他周围的人也是君子,他的这一缺点对变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变法期间,由王安石提拔的一大批新锐官员都被人们视为“小人”。在王安石罢相前后,宋神宗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王安石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退居江宁养老时,才逐渐对此有所认识,但那时已经晚了。“北宋中期”:
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阶级矛盾的激化:(1)土地大量兼并:宋代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2)人民的负担沉重:人民的负担有三,即繁重的赋税徭役、连年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主户分成五等,乡村上三等户为“上户”,是各类地主。四、五等户称为“下户”,有少量的土地;客户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占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五等户和客户都要租种土地。地租根据具体的情况或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没有耕牛的佃户要把六成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土地赋税实行的是两税,夏秋两季交纳。从名义上说,客户不交纳两税。但他们要负担各种名目的人头税,还要承担各种徭役。上户采取各种手段把赋税转嫁到下户的身上。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3)各地农民起义不断: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同年12月,王小波牺牲后其妻弟李顺为帅,主力军于淳化五年正月攻下成都。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自称大蜀王,年号应远。推行一系列的打击恶霸豪绅的措施,起义军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后来政府军残酷镇压了起义军。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注意;一般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王朝的末期,而王小波、李顺起义则发生在北宋中期,可见社会矛盾的激化。 2、民族矛盾的激化: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北宋中期”四帝:
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宋真宗赵恒(998-1022),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在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在位期间,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宋仁宗赵祯(年),宋真宗的第六子,北宋第四代皇帝,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在位41年。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仁宗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 宋英宗赵曙(年)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仁宗无子)。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但于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宋神宗赵顼(年),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20岁即位,在位18年(),38岁时病死,葬于永裕陵。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1)集中军权: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因此,首先收夺军权。建隆二年(961),赵匡胤在酒筵上用允许将领们兼并田宅传给子孙的办法,示意将领们释去军权,使“君臣之间无所猜疑”。次日,曾经帮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此为“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而为三,以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掌禁军,合称“三衙”。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宋初制军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又因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枢密院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与三帅各有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中于皇帝。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但却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且士兵经常往来于道路,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2)集中行政权: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削弱宰相的权力。宋设“中书门下省”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是中央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意思是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直接控制政权和军权。为了限制枢密使的权力,又设枢密副使。(3)集中财政权: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度支(掌财政收支和漕运)、盐铁(掌工商业收入和兵器制造)、户部(掌户籍、财赋和专卖),掌管全国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在民、军、财三权分立中,三者不相统属,分别向皇帝奏报,一切由皇帝裁决,宋代把中央集权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4)负面影响: ①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②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③军费开支高涨。空前强化的蝗专权虽然加强了封建统治,但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政治上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不能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决断。同时,对宋代皇帝而言,权力集中的深层含义是确保自己的统治,因此,为了保住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包括国家利益,因此,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常常表现得患得患失,非常软弱。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兵20万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威胁宋都城开封。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上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辽萧太后乃有退兵之意。双方于当年十二月约定:(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三)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由于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 2、积贫局面的形成:三冗——冗兵、冗官、冗费(1)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2)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咸平三年),真宗下诏说:“去岁天下举人数逾万人,考核之际,谬滥居多。”但这年,真宗亲试举人,仍取进士、诸科(包括屡试不中者)共一千八百多人。其三,“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大。皇族宗室原来七岁时即授官。仁宗时,甚至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之中,便有官做。文武官员中地位高者,家族亲属都恩荫授官,小至郎中、员外郎也可荫子孙一人得官。正官之外,等候官缺的人员,多到“不知其数”,“大约三员守一缺,略计万余人”。真宗时十数倍于初,仁宗时又两倍于真宗。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宰相、枢密使的正俸,每年铜钱三百六十万文,单以三百六十万文计算,等于北宋中期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收入。(3)冗费: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2、内容: ①青苗法:宋仁宗时,陕西百姓缺少粮、钱,转运使李参让他们自己估计当年谷、麦产量,先向官府借钱,谷熟后还,官称“青苗钱”。王安石、吕惠卿等据此经验,制定青苗法。它规定把以往为备荒而设的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为本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实行青苗法的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 ②农田水利法:熙宁二年十一月颁布农田水利法,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农户财力不足,可向官府借贷“青苗钱”,按借青苗钱的办法分两次或三次纳官,同时对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按功绩大小给予升官奖励。凡能提出有益于水利建设的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均按功利大小酬奖。此法是王安石主张“治水土”以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措施。 ③募役法(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上三等户分八等交纳役钱,随夏秋两税交纳,称免役钱。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此法的用意是要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方田均税法:熙宁五年八月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颁行。此法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帐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凡有诡名挟田,隐漏田税者,都要改正。这个法令是针对豪强隐漏田税、为增加政府的田赋收入而发布的。 ⑥均输法:主要内容有: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必须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另外,还赋予发运使一定的权力,使他们能够斟酌某时某地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采取一些权宜措施。这就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3、作用: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发现相似题
与“【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85211295391340341584931293781121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革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