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物料液-液相色谱仪型,查H/D为多少?容器体积为大型

CF(填序号).A.加入一定量M&&&&&B.降低反应温度&&&&&C.升高反应温度D.缩小容器体积&&&&&E.加入催化剂&&&&&&&F.分离出一定量P②在某温度下起始反应物的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25%;若保持温度不变,起始反应物的浓度改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则a=6mol?L-1.(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试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①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1③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1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O(g)+FeO(s)=Fe(s)+CO2(g)△H=-218.0kJ/mol.(3)一定温度下,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和K2SO4,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CO32-):c(SO42-)=20:1.[已知Ksp(Ba&SO4)=1.3×10-10,Ksp(BaCO3)=2.6×10-9].
分析:(1)①增大M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根据方程式,结合转化率定义计算N的转化率;利用平衡常数计算a的值;(2)根据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当碳酸钡、硫酸钡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中钡离子浓度为定值,根据溶度积计算.解答:解:(1)①A、加入一定量M,虽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加入的多,转化的少,M的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M的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M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D、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E、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故E错误;F、分离出一定量P,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M的转化率增大,故F正确,故答案为:CF;②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则M的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60%=0.6mol/L,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N的浓度变化量为0.6mol/L,所以N的转化率为:0.6mol/L2.4mol/L×100%=25%,平衡时P、Q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M的浓度为0.4mol/L,N的浓度为1.8mol/L,所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0.6×0.60.4×1.8=0.5,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则生成的Q为2mol?L-1,平衡时c(M)=2mol?L-1,c(N)=(a-2)mol?L-1;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则2×22×(a-2)=0.5,解得a=6,故答案为:25%;6;(2)已知:①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1,③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3-②-③×2得6CO(g)+6FeO(s)=6Fe(s)+6CO2(g)△H=(-24.8kJ/mol)×3-(-47.2kJ/mol)-(+640.5kJ/mol)×2=-1308.0kJ/mol,即&CO(g)+FeO(s)=Fe(s)+CO2(g)△H=-218.0kJ/mol,故答案为:CO(g)+FeO(s)=Fe(s)+CO2(g)△H=-218.0kJ/mol;(3)Ksp(Ba&SO4)=c(Ba2+)(SO42-)=1.3×10-10;Ksp(BaCO3)=c(Ba2+)c(CO32-)=2.6×10-9,所以c(CO32-):c(SO42-)=Ksp(BaCO3):Ksp(Ba&SO4)=2.6×10-9:1.3×10-10=20:1,故答案为:20:1.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反应热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与盖斯定律.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2011?湖南二模)(1)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25%.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5.②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6mol?L-1.(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求.①有一类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需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两种反应原理是:A.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B.CH3OH(g)+3/O2(g)═CO2(g)+2H2O(g);△H=-676.7kJ/mol由上述方程式可知,CH3OH的燃烧热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76.7kJ/mol.已知水的气化热为44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9kJ/mol②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g)+3O2═2CO2+4H2O.则c电极是负极(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H3OH-6e-=CO2+6H+.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学科中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0.40(1)已知可逆反应FeO(s)+CO(g)?Fe(s)+CO2(g)是炼铁工业中一个重要反应,其温度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如右表:①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2)c(CO).②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充入氦气,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选填“增大”、“减小”、“不变”).(2)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如下表:
11.3①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CO32-②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浓度均为0.01mol?L-1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D(填编号);将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C(填编号).A.HCN&&&B.HClO&&&C.C6H5OH&&&D.CH3COOH&&&E.H2CO3③据上表数据,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CD(填编号).A.CH3COOH+Na2CO3=NaHCO3+CH3COONaB.CH3COOH+NaCN=CH3COONa+HCNC.CO2+H2O+2NaClO=Na2CO3+2HClOD.CO2+H2O+2C6H5ONa=Na2CO3+2C6H5OH④要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向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H20+CO2↑(3)已知常温下Cu(OH)2的Ksp=2×10-20.又知常温下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1,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则应调整溶液pH大于5;要使0.2mol?L-1的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使溶液pH为6.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09~10年福州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8分)氯气及氯的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1)已知可逆反应Cl2+H2O&HCl+HClO,向氯水中加入NaHCO3固体后,溶液中HClO的浓度&&&&(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2)我国卫生部已明确提出:逐步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进行饮用水的消毒。①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卫生部规定,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0.2mg·L-1。当pH≤2.0时, ClO2-能被I-还原成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用ClO2处理过的自来水中会残留ClO2&,可用FeCl2将ClO2还原为Cl-,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现用V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ClO2处理一定量自来水,再加入a mol FeCl2可将残留的ClO2恰好除去。则该自来水中残留ClO2的物质的量为&&&&&&&&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福建省芗城三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共10分)
(1)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要增大M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
A.加入一定量M&&&&&&&&&&&
B.加入一定量N&&&&&&&&&&&&&
C.反应温度升高
D.缩小容器体积&&&&&&&&&&&
E.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
F.分离出一定量P
②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③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4 mol·L-1,c(N)=a 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_______________mol·L-1。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下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和电子(电子转移的方向如下图所示),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则c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试题分析:A、根据图Ⅰ可以看出反应A(g)=C(g)的△H=[E1-(E4—E3+E2)]kJ·mol-1,错误;B、反应2SO2+O22SO3 正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和氧气的物质的量增大,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图像不符,错误;C、将CO2通入NaOH的稀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O2+2NaOH====Na2CO3+H2O,Na2CO3 + CO2+ H2O====2NaHCO3,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而碳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小于碳酸钠,碳酸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又逐渐减小,与图像相符,正确;D、由图Ⅳ曲线可知,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HX的pH最大,电离程度最小,HX的酸性最弱,错误。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活泼金属跟酸反应B.制造水煤气C.酸碱中和反应D.镁条燃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4分)(Ⅰ)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甲醇。 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C—CC—HH—HC—OC≡OH—O键能/kJ·mol-13484134363581072463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则工业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 molCO和 2 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250°C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压强/MPa12.610.89.58.78.48.4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若升高温度则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2 v (H2)正=" v" (CH3OH)逆&&&&&&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CO 的同时生成 2n molH2(Ⅱ)回答下列问题:(1)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Ka(HX) ______ Ka(CH3COOH)(填>、<或=)(2)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_mol·L-1(填精确值)。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I)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课题。为解决目前燃料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缓解能源危机,有的专家提出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使用的构想,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Ⅰ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2)上述转化过程中,ΔH1和ΔH2的关系是________。(3)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见下表:共价键H—NH—ON≡NO=O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能量/(kJ·mol-1)393460941499常温下,N2与H2O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在一试管中加入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0.1mol/LH2C2O4溶液,在恒温下发生如下反应:2KMnO4+5 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5分钟后测得Mn2+的浓度为0.004mol/L;(4)试计算0—5分钟内,υ(H2C2O4)=____________。(5)如果反应从开始进行一段时间后,速率—时间图像如图:。试解释t1—t2,t2—t3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5分)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短周期元素,有关位置及信息如下: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C单质一般保存在煤油中;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或损坏。请回答下列问题:(1)A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的原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为&&&&&&&&&&&&。(2)同温同压下,将a L A氢化物的气体和b L D的氢化物气体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则a&&&&b(填“&"或“&”或“=”)(3)常温下,相同浓度F、G简单离子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F、G两元素先后沉淀,F (OH)n完全沉淀的pH是4.7,G (OH)n完全沉淀的pH是2.8,则ksp较大的是:&&&&&&&&&&&&&&(填化学式)(4)A与B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该分子释放在空气中其化学作用可能引发的后果有:&&&&&&&&&&&&&&&&。①酸雨&&&&&&&&& ②温室效应&&&& ③光化学烟雾&&&
④臭氧层破坏(5)A和C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已知一定量的E单质能在B2 (g)中燃烧,其可能的产物及能量关系如下左图所示:请写出一定条件下EB2(g) 与E(s)反应生成EB(g)的热化学方程式&&&&&&&&&&。&&&&&&&&&&&&(7)若在D与G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溶液甲中,加入铜片,溶液会慢慢变为蓝色,依据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原理,所设计的原电池如上右图所示,其反应中正极反应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6分)最近全国各地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其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氮、硫的氧化物(PM2.5直径接近2.5×10-6m,1纳米=10-9m),主要来源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进行研究、处理意义重大。(1) 下列关于PM2.5说法正确的是&&&&&&&a.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胶体;b.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c.少开私家车,尽量选择公交、地铁出行,某种程度可以减少PM2.5污染(2) 取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得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离子K+Na+NH4+SO42-NO3-Cl-浓度/ mol/L4×10-66×10-62×10-54×10-53×10-52×10-5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该试样的酸碱性为&&&&&&&,其pH=&&&&&&。(3)对汽车尾气中的NOx进行研究①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②汽车尾气系统中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将NOx还原成N2排出,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ⅰ N2(g) +O2(g) 2NO(g) △H=+180.5kJ·mol-1&ⅱ& 2C(s)+ O2(g)2CO(g)&△H ="-" 221.0 kJ·mol-1ⅲ&C(s)+ O2(g) CO2( g) △H ="-" 393.5 kJ·mol-1温度升高,反应ⅲ化学平衡常数&&&&&&&&&。(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写出NO(g)和CO(g) 反应生成N2(g) 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4)将工厂废气中产生的SO2通过下列流程,可以转化为有应用价值的硫酸钙等①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②生产中,向反应Ⅱ的溶液中加入强还原性的对苯二酚等物质,目的是&&&&&&&&&&&。③检验经过反应Ⅲ得到的氨态氮肥中SO42-所用试剂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 kJ,18 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kJ的热量。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X为:&O=O(g)H-H(g)H-O(g)1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96X463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1)将1.0molCH4和一定量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H=Q kJ/mol(Ⅰ)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①图中的p1____p2(填“<”、“>”或“=”下同),且Q____0;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③100℃,p1压强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20%,则最初加入H2O(g)的物质的量为____.(2)200℃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CO、H2混合后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H=-84kJ/mol(Ⅱ)①在上述条件下,将1mol CO、3mol H2混合后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21kJ,则该条件下其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②在上述条件下,将1molCH3OH(g)在相同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与上述平衡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CO体积分数更大B.c(CH3OH)更大 C.化学平衡常数减小D.吸收热量>63kJ.-乐乐题库
& 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知识点 & “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习题详情
26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2.8%
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1)将1.0mol&CH4和一定量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H=Q kJ/mol(Ⅰ)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①图中的p1<&p2(填“<”、“>”或“=”下同),且Q>&0;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O][H2]3[CH4][H2O]&;③100℃,p1压强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20%,则最初加入H2O(g)的物质的量为2.0mol&.(2)200℃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CO、H2混合后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H=-84kJ/mol&(Ⅱ)①在上述条件下,将1mol CO、3mol H2混合后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21kJ,则该条件下其化学平衡常数为1.33&;②在上述条件下,将1mol&CH3OH(g)在相同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与上述平衡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CO体积分数更大&&&B.c(CH3OH)更大& C.化学平衡常数减小D.吸收热量>63kJ.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1)将1.0molCH4和一定量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①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图象有三个变量,应“定一议二”;②平衡常数表达式:K=[CO][H2]3[CH4][H2O];③根据图表可知甲烷的转化量△n=1.0×0.4=0.4,然后根据转化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系数之比得消耗的H2O的物质的量,再代入转化率公式求算;(2)①列三段求出各物质的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求解;②运用等效平衡的知识.在恒温、恒压下,只要使各物质初始浓度对应成比例即可建立相似平衡,即两平衡的关系是相似关系.两平衡中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对应相等;两平衡中正与正,逆与逆速率各自对应成比例;而两平衡中各物质平衡时的物质的量 反应容器的体积 等对应成比例.
解:(1)①通过图表可知当温度相同时,p2→p1时,甲烷的转化率提高,平衡向正向移动,正向为气体系数增大的反应,根据减小压强平衡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可得出p1<p2;当压强为p1时,升高温度,甲烷的转化率提高,平衡向正向移动,所以正向为吸热反应>0,故答案为:<;>;②平衡常数表达式:K=[CO][H2]3[CH4][H2O],故答案为K=[CO][H2]3[CH4][H2O];③根据图表可知甲烷的转化量△n(CH4)=1.0mol×0.4=0.4&mol,△n(CH4):△n(H2O)=1:1&得△n(H2O)=0.4mol,H2O的转化率=转化量起始量×100%=0.4moln0×100%=20%,得n0=2.0mol,故答案为:2.0mol;(2)①CO(g)+2H2(g)?CH3OH(g)△H=-84kJ/mol&&&&&&&&&&&&&&&&&&1&&&&&& 2&&&&&&&& 1&&&&&&&&&& 84kJ& & n0 (mol)&&&&&1&&&&&&& 3&&&&&&&& 0&&&&&&&&&&&&&&&&&&&&&&&& △n(mol)&&&&0.25&&&&&0.5&&&&&&&0.25&&&&&&& 21kJ&&&&&&&&&&&&&&&&&&&&n平(mol)& 0.75&&&&&2.5&&&&&&0.25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C(CO)=0.15mol/L,C(H2)=0.5mol/L,C(CH3OH)=0.05mol/L,K=[CH3OH][CO][H2]2=1.33,故答案为;1.33;②首先考虑正向投料,将1mol CO、3mol H2,分成两次投料第一次为1mol CO、2mol H2,达到平衡后再进行第二次投料投入1mol的H2,则&&&&&&&& &&&&& CO(g)+2H2(g)?CH3OH(g)△H=-84kJ/mol 正向第一次投料&& 1&&&&& 2&&&&&&&& &0正向第二次投料&&&&&&&&&& 1逆向投料&&&&&&&&0&&&&& &&0&&&&&&&&1&&A.正向第一次投料和逆向投料这两个过程建立的平衡体系等效,所以CO的体积分数相等,若再进行第二次投料则正向第一次投料后建立的平衡向右移动,故CO的体积分数与逆向投料平衡后小,故A正确;B.正向第一次投料和逆向投料这两个过程建立的平衡体系等效,甲醇浓度相等,若再进行第二次投料则正向第一次投料后建立的平衡向右移动,甲醇浓度增大,所以逆向投料平衡后甲醇的浓度小于正向投料达到平衡时甲醇的浓度,故B错误;C.体系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相等,故C错误;D.正向第一次投料和逆向投料这两个过程建立的平衡体系等效,反应的热效应相同,若再进行第二次投料则正向第一次投料后建立的平衡向右移动,又放出一部分热量,吸收的热量减小,故D正确;故选AD.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效平衡及学生的识图能力等,综合性较大,难度中等,应加强平时知识的积累,注意控制变量法与看图时定一议二思想的应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1)将1.0molCH4和一定量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1)将1.0molCH4和一定量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主要考察你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与“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1)将1.0molCH4和一定量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相似的题目:
合成氨工业是重要的化工工业,传统合成氨的方法是N2(g)+3H2(g)?2NH3(g);△H=92.4kJ.mol-1.影响合成氨工业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气配比和气体在装置中的流速.(1)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对反应转化率不利,但工业生产中通常在420-500℃条件下进行该反应,其理由是&&&&.(2)图1是压强和原料气配比对反应转化率影响研究结果,图中揭示的规律有:&&&&;&&&&.(3)图2是反应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图,阅读图中信息,说明为什么实际生产中气体在装置中的流速是影响转化率的重要因素?&&&&(4)2001年希腊科学家利用电解反应合成氨取得成功,实验装置如图3,固体介质能传导H+,则钯电极A是电解池的&&&&极(填“阳”或“阴”),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5)有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2N2+6H2O?4NH3+3O2,若N2(g)+3H2O(1)=2NH3(g)+32O2(g)△H=+765.2kJ?mol-1则反应2N2(g)+6H2O(l)?4NH3(g)+3O2(g)的△H=&&&&kJomol-1.
Ⅰ.(1)25℃时,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a+)&&&&&c(CH3COO-)(填“>”或“=”或“<”),原因是&&&&.(2)实验室在配制AgNO3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填“促进”、“抑制”)其水解.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时候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不”);若加入少量的CuSO4产生氢气的速率将&&&&,原因是&&&&.Ⅱ.(1)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发生化学反应CO(g)+2H2(g)?CH3OH(g)(反应放热),经4min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H3OH(g)的浓度为0.3moloL-1.则CO的平衡浓度是&&&&moloL-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moloL-1omin-1.(2)工业上用反应CO(g)+2H2(g)?CH3OH(g)低压合成甲醇,在230℃~270℃最为有利.为研究合成气最合适的起始组成比,分别在230℃、250℃和270℃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30℃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填字母);工业生产适宜采用的合成气组成比n(H2):n(CO)的范围应是&&&&(填字母).A.1:1~1.5:1&&&&B.2.2:1~3:1&&&&C.3.5:1~4.5:1.
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右图表示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压强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减小
“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右图表示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2(2014o中山模拟)黄铁矿(FeS2,其中S为-1价)是工业生产硫酸的重要原料.FeS2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3FeS2+8O2&高温&&6SO2+Fe3O4(1)若有1mol FeS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催化剂&&2SO3(g)△H.已知T℃时,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时,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恒容反应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T℃时,平衡由A点变到B点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③已知1g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三氧化硫,放出热量1.536kJ,则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某科研小组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装置如图,电极A、B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问:①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②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是由&&&&极池到&&&&极池(填A、B).
3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700&800&850&1000&1200&平衡常数K&2.6&1.7&1&0.9&0.6&(1)该反应的△H&&&&0.(填“>”、“=”或“<”).若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则CO2的转化率将&&&&,正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850℃时发生上述反应,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请在图中画出700℃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注明必要的标示).(3)在850℃时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中,其中向正方向移动的有&&&&(填代号)
&A&B&C&D&E&n(CO2)&3&1&0&1&1&n(H2)&2&1&0&1&2&n(CO)&1&2&3&0.5&3&n(H2O)&5&2&3&2&1&(4)850℃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的CO2和H2,计算反应到达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浓度.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2o太原一模)氨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只发生如下①主反应和②副反应:①4NH3(g)+5O2(g)?4NO(g)+6H2O(g)+905kJ②4NH3(g)+3O2(g)?2N2(g)+6H2O(g)+1268kJ有关物质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I、Ⅱ、Ⅲ、Ⅳ是某活动小组研究可逆反应:X2(g)+3Y2(g)?2XY3(g);△H<O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控制某一条件时的图象有关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3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右图表示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1)将1.0molCH4和一定量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H=Q kJ/mol(Ⅰ)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①图中的p1____p2(填“<”、“>”或“=”下同),且Q____0;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③100℃,p1压强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20%,则最初加入H2O(g)的物质的量为____.(2)200℃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CO、H2混合后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H=-84kJ/mol(Ⅱ)①在上述条件下,将1mol CO、3mol H2混合后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21kJ,则该条件下其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②在上述条件下,将1molCH3OH(g)在相同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与上述平衡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CO体积分数更大B.c(CH3OH)更大 C.化学平衡常数减小D.吸收热量>63kJ.”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甲醇被称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1)将1.0molCH4和一定量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H=Q kJ/mol(Ⅰ)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①图中的p1____p2(填“<”、“>”或“=”下同),且Q____0;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③100℃,p1压强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20%,则最初加入H2O(g)的物质的量为____.(2)200℃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CO、H2混合后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H=-84kJ/mol(Ⅱ)①在上述条件下,将1mol CO、3mol H2混合后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21kJ,则该条件下其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②在上述条件下,将1molCH3OH(g)在相同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与上述平衡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CO体积分数更大B.c(CH3OH)更大 C.化学平衡常数减小D.吸收热量>63kJ.”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容器内装有体积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