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 记忆 如何记忆英语单词词

强烈推荐!看了就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学不好英语]新东方英文讲座精华篇 - 福步新人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 强烈推荐!看了就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学不好英语]新东方英文讲座精华篇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强烈推荐!看了就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学不好英语]新东方英文讲座精华篇
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因为英语的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全球通用语言,每年最出科研成果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英国,因为他们的母语就是英语,他们的科研人员可以方便直接的阅读全球最新的科技论文,直接从中受益。
但是对于国人,却是不得不拿出很多很多的精力来面对的英语的学习的问题。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平均智商93%的中国人却怎么也学不好平均智商只有83%的美国人使用的英语。
为什么我们的英语总是学不好,而且越学越觉得自己非常的弱智?除了我在序言部分说的,我们把学习英语的目的搞错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方法不对。这种错误的方法导致了中国人拼命学英语,却总也学不好的恶性循环。
看一下我们的英语教育,初中的时候学了很多弱智的句子,除了初中的考试,到哪里也用不到,你会跑到美国指着一个钢笔问老外,“What’s this?”,“Is this a pen?”老外会想,这么大一个人了,连钢笔都不认识,简直一个白痴。根本不会理你。就算你是初中生,问这样的问题也是很弱智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高中,大学。
再看一下我们的听力和词汇量为什么不好。初中的时候听的是最慢语速的磁带,高中的时候听的是稍慢语速的磁带。大学四级考试听的是四级要求语速的磁带,六级考试听得是六级要求语速的磁带。词汇量的掌握也是这样的分级。而且,你在学初中英语的时候肯定不会去听四六级的磁带,你在学四级的时候也不会去听六级或者 TOEFL的磁带,因为你学习压力太大,作业太多,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基本上都很艰难,根本不会有时间去学习更高一级的东西。
而四级听力中最难的是TOEFL中最简单的,六级听力中最难的是TOEFL里的原题水平。所以,你的英语进步是在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而且每上一个台阶你都要承受若干的打击。在每一个阶段你都要遇到N多新的单词,听到很多听不懂的英语。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苦海后,总应该有很高的英语造诣了吧?可是一看进口大片,即看不懂字幕又听不懂人家在说什么。口语自己也说不出什么来。而你花费了大量时间适应的四级语速,六级语速的听力能力,除了在考试的时候会用到以外,在实际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就好象练武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了一种功夫,以为是真正的屠龙特技。但是一旦遇到了真龙,却发现你所学的根本无用武之地,你印象里的龙和真实的龙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且相差很远。所以你根本杀不了龙。于是你就认为自己笨笨,那些英语学习好的人是天才。于是你对学好英语就完全失望而且麻木了。
但是你看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汉语的,我们小的时候学汉语虽然大人教我们时语速慢,但是绝对没有跟我们分什么四六级,我们身边的环境就时正常语速,对于美国人来说,就是TOEFL的语速。这个语速天天刺激我们的听力。我们学会一句话并且熟练后,就可以直接达到正常语速,而不是先升级到四级语速,再升级到六级语速,再升级到正常语速。所以我们学会N多句话以后,就能听懂正常语速的大人在说什么(除非讨论的学术问题和一些你不懂的概念),而且你也能以正常的语速在说话。
所以,你这种按照不科学的分级渐进学习英语的错误方法,导致你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却听不懂欧美人在说什么,看欧美报刊总是会遇到一大堆不认识的单词,想说英语却说不出口,说出来语速奇慢,错误一堆,连欧美的小学生都不如。影响你语速和流利程度的,一是想表达的意思不知道相关的单词是什么,二是知道单词却不知道怎么读,三是读出来却发错了音,导致别人听不懂,给你的自信心以严重的打击。
我们假设,我们从小只学最常用的单词,我们从小一直就在TOEFL听力语速的环境里,即使那时候听不太懂,但是国家教委应该有能力把TOEFL语速的磁带中小孩子能懂的部分挑选出来。或者把中小学课本的录音都换成TOEFL的语速。这样10 年坚持下来,到大学四六级考试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你会觉得朗读四六级听力磁带的那些人简直有病,一个个单词的念,活人都给急死了。这样你根本不需要为四六级头疼,只需简单的复习一下,听一个考试方法的讲座,避开考试中的陷阱就可以轻松搞定了。
你可能会说这样四六级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你仔细想想,实际上四六级本身本来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不过被硬性的和学位挂钩了而已。
所以,只要方法得当,考试不是问题。学英语千万不要为了考试而苦恼。中国的学生往往是陷入到一个为了考试而学英语的心态中,这绝对是不可取的。
面对英语学习中的苦恼,听说读写译,你最头疼的是哪个?你可能会说,除了阅读,我都头疼。尤其是听说。这使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个硕士生到外企面试,人力资源总监问,你英语水平怎样?硕士回答说,“我考过了六级,这是我的证书……” 人力资源总监说,“不要给我看证书,你以为我不知道四六级证书是怎么考出来的?咱们用英语随便聊聊。” 硕士生一听,顿时脸色有如zombie,“千万不要让我说英语哇,请给我出两道最难的选择题,我用排除法瞎蒙法一定能作对!”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个别人的问题,也是目前应试教育下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正是你对英语恐惧的所在,你对自己英语不自信的所在。实际上,每个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应该是均衡发展的,并且相辅相成的。你可能会说你只有阅读很好,但你敢说你所谓的很好,是真正的很好吗?恐怕要犹豫了吧,你知道自己仅仅是做选择题的能力很好。而做对了选择题往往却并没有看懂文章!甚至连ABCD选项中的单词都认识不全。
但是很多人仍然对做选择题乐此不彼,这真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学英语是为了去做选择题吗?作选择题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语水平吗?想都不用想,答案当然是“Absolutely NOT!”。
你想学好英语首先要认识到这个误区,并且尽量少作选择题。做英语习题实际上是英语学习的Killer,因为你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做选择题上,得到的结果是自尊心严重受挫,而且英语水平提高有限,甚至本来明白的做题以后也可能迷糊了。以至于一谈到英语,大多数人都会惶惶的说,“Sorry,my English is very poor!”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做选择题本身就是在浪费时间。
当你在做题的时候,不会选择你全都会做的试题集来作,因为那样明摆着是浪费时间。你总会选择比你实际水平稍微高一些的试题来作。这些题目中,你会作的题当然会作对,这样还是在浪费时间。
那些你不会做的题你可能做错,也可能会猜对。人性本惰,猜对的题大多数人很少会去仔细研究,做错的题在知道了正确的答案后也会放置一边,因为后面还有大量的试题集要去做。个别勤奋好学的同学仔细研究了做错的题目,搞清楚了为么不能选ABC,只能选D,结果时间久了因为不常见到类似的题目又忘记了。而 ABC的正确用法又没有记住。有谁会把自己选择题的错误分类整理呢?太累而且未必有用。我们背正确的答案只因为将来考试中要用到,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需要。实际上,将来的生活中也不需要使用这种变态的英语。
既然我们可以通过学好英语来解决掉考试,作对考试中的选择题,但是却不能通过准备考试来解决英语,所以我们做不会的选择题还是在浪费时间。
因此通过做选择题这种方式来学习英语,不但英语水平提高不快,而且考试成绩提高也不快。这样学习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越学对英语越恐惧,自信心丧失殆尽不说,一提到英语就头疼。还不如去看一些英文原版的报刊书籍在娱乐中直接学习来的效果好。
考试成绩不好不能怪你,因为这样的考试本身就是变态。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总有一种压力,不知道自己的单词量到底多少才够用,因为考试总允许题目中有一定的超纲词。于是背单词就成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心中永远的痛。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那么怎样背单词才会变成一种享受呢?错!背单词永远不会有享受,单词不是用来背的,只有在分析中理解记忆单词才有乐趣。
背是一种低效率的机械的,弱智的而且容易遗忘的重复性劳动,而记忆是一种科学的智慧的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两者的差别,所以,从今天开始,纠正一个心态,不要说背单词,而是说记忆单词。
下面我们开始一种全新的英语学习方法,这是根据几十场英语学习报告总结出来的精华。无论你是一点英语基础也没有的初学者,还是迷迷糊糊受了很多年失败英语教育的落魄者,相信都会在这里找回你的自信和乐趣!
首先要注意的是在不应付考试的日子里,尽量不要去做选择题和模拟题。否则的话会让你自己疲惫并厌倦英语的学习。至今为止你做的选择题已经比欧美人一辈子做的都多了,不要再做考试的奴隶,不要再虐待自己了。
建议你按照本文提及的方法来按部就班的学习。有的同学在这里肯定还是会有疑问,那么我的考试怎么办?我的四六级怎么办?我的T,G怎么办?那我告诉你,只要按照这种学习方法学下去,考试对你来说只是小菜一碟,考前适当的做一两套模拟题热热身,研究一下考试方法就可以了,考试对你就好像打兔子搂草一样——当捎。
为什么我敢这样肯定?举例来说,当你学NCE1(新概念第一册)的时候,每节课后的选择题能作对50%左右就很不错了。但是很多人能作对65%以上。为什么?因为你以前学的英语在起作用。如果你学完了NCE3,那么一册的选择题一般能作对90%以上,但是三册的选择题你可能还是在50%的正确率。当你学完 NCE4后,做NCE1 的课后选择题就很有可能全对,做NCE3的选择题正确率就会在85%左右。
既然你现在会做对以前做错的题,那么现在不会做的题在将来英语水平提高以后也会做对。所以,你只管往前学,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题上,不要自欺欺人的说什么需要做几道题巩固一下,英语才会才学的扎实。撕破那个无耻的谎言吧!你需要把做题的时间拿出来阅读英文报刊,网站,或是看英文肥皂剧,电影。当你 GRE 课程都学完的时候,我相信你可能GRE考不出高分,但我不相信你会头疼四级考试!
UID 1473642
阅读权限 10
受益非浅,受益非浅啊,多谢!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提醒我没有权限发布带URL 的内容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提醒我没有权限发布带URL 的内容,还有大量资料等待上传,请各位帮忙了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谁那边有上传附件的权限啊。老是提醒我文件太大了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最好的听力材料是什么,答案是历年的TOEFL真题听力材料,但是我建议你在听力的最后阶段再来搞定这25盘磁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在学习汉语听力的时候,我们对句子的理解是有背景的,是有环境的,而且句子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前后是有联系的,同时还有视觉影像在辅助你理解,所以有时候你能猜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及下句话会说什么,潜意识里就安排好了哪句话需要注意力提高的听,哪句话需要弱听。
而英语听力的提高一上来就听 TOEFL磁带就会有这样的弊病,没有视觉背景,没有故事背景,每段话之间没有联系,不知道哪里需要提高注意力,结果是需要高度的紧张。这已经不是生活了,生活是劳逸结合的。记忆词汇很辛苦,听力的提高就应该很放松,因为我们听中文的时候就很放松,如果你听老外说话的时候总是紧张兮兮的,老外也会感觉很难受的。
所以我建议从看肥皂剧和欧美电影开始训练听力。相信你以前也考虑到这条途径但是不得其法,你的词汇量很大但是可能不懂得用法,担心看电影会有不认识的词汇就打开英文字幕,结果看电影变成了阅读,后来觉得看英文字幕总有不认识的词汇很不爽,就改成了中文字幕。结果电影看了N部结果就学会了shit,fuck……这样几个单词.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提醒我没有权限发布带URL 的内容&&
结果资料就无法上传了。我改成其他资料吧?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4+1电影听说(阿甘正传)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I bet you could walk all day in shoes like that and not feel a thing.
我保证你穿这鞋走一天路也没有什么感觉。
表示坚信不疑的常用句型,参考下例:
1. I bet Nick is sitting in front of his computer surfing on the internet right now.&&我担保现在尼克正坐在计算机前上网呢。
2. --God! I am dog-tired after the hike. –I bet you are.&&--天!远足之后我可真累惨了。 --你说的没错。
3.I bet you will never guess who I saw this morning.&&你肯定猜不到今早儿我看到谁了。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can be done.
咱们肯定能做点什么补救一下。
阿甘的妈妈在恳求小学校长时的一句话,在此一语双关,意即为了自己的儿子,当妈的“豁出去了”。因此在自己处于劣势时,不要轻易放弃,因为一切事情都暗含转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该积极寻求事情的解决方法。比如你考试仅差一分没有通过,也许在去见教授之前,你就应该满怀信心: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can be done.&&肯定能找到补救的方式。
*Your mama sure does care about your schooling, son.
你妈妈确实真地对你的教育很上心呀,小子!
口语中常用的一种强调句式,请大家注意“sure”所处的位置:
1. Mama’s sure gonna be mad when she sees the mess.&&老妈要是看到这乱糟糟的一团非得生气不可。
2. --You must be David. --I sure am.&&--你一定是大卫了。 --确凿无疑。
3. --You do your very best now . --I sure will, Mama.&&--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呀。--我当然会的,妈妈。
*Now the really good thing about meeting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food.
见到美国总统真正的好处在于食物。
很朴素又不乏诙谐的用法,表明阿甘即使在总统面前都保持本色、宠辱不惊的心态。大家记住在表达“……最棒的/最有意义的/最有趣的”含义时应灵活使用该句型。
1. The really good thing about going to college is you always have friends around.&&上大学最好的事情就是身边总有朋友。
2. The really interesting thing about summer camp is we have picnic a lot.&&夏令营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总可以野餐。
第四部分 美语思维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是本片最广为传诵的一句台词,更是堪称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之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尝到什么滋味”。将生活的百味凝孕在一盒充满诱惑的什锦巧克力中,甜酸苦辣只有在成长过程中去挖掘和回味,才会发现世事之无常,但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生活的真谛,也许面对各种上帝的赐予,以一颗平常心坦然受之,才会品出其中精彩。
*My feet hurt.
美国人在交流时,如果对某话题不感兴趣,他会通过暗示的方法转移话题。如本场景中,等车的女士在读杂志时不想受打扰,只想平平静静地看完书,不愿意和别人聊天,所以在谈话时采取了一种不合作的态度,阿甘说她的鞋子舒服,她却故意说鞋子不合脚,暗示阿甘她不想谈关于鞋子的话题,大家在此时一定要注意把握语言之中的弦外之音。
*But his back is as crooked as a politician.
美国大众总认为从事某些行当的人是缺乏诚信的,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当属美国的政客们,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做了很多肮脏的交易,而在公众面前却又冠冕堂皇。所以这位医生才会很形象地说阿甘的脊背象政客一样弯曲。当我们理解了美国文化的含义听到上句对白时,总会发出会心的笑声。
*He might be a bit on the slow side.
或许他的反应有点慢。这是美国人典型的遣词用句方式。我们会很自然地把阿甘当作一个傻瓜,但是为了听起来委婉,美国人造了很多的词来表达愚蠢、很笨的意思,却很少用大家所熟悉的“stupid”。比如此句的“on the slow side”,就是听起来不那么刺耳的一种方式,是指阿甘的智商,他进入的是“special school”,也就是“智障学校”,而不要理解为“特殊学校”。类似的婉转语还有“retarded”,甚至更婉转的“mentally challenged”、 “special”、“innocent”、“concentration problems”。大家还应该注意到,美国人很少直接说某人“fat”,因为它带有明显的冒犯性质,是个众人避之惟恐不及的词。偏偏美国又是一个胖子云集的国家,很多婉转词汇应运而生,比如和本句结构相似的“a bit on the heavy side”,或者直接说一个“heavy”即可。当然,我们也可以很简单地说一个人“big built”(大块头),或者是“full-figured”(体态丰满的)。
*You are no different.
一般来说,美国人都很崇尚自我,因此在一个圈子里,每个人都强调展示自我个性,因为他们相信“We’re all different”,谈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也会不约而同地说“Well, I want it to be different”。但是,由于阿甘的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他的妈妈为了激励似乎处于劣势的儿子,才会说出“你和大家都一样”的话,实际上意味着“你并不比别人差。”做母亲对儿子自信心的培养,细致到一言一行,正是由于母亲的一番苦心,才铸就了阿甘人生的华彩。
*He’s on vacation.
和中国文化一样,当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时,美国人也会使用各种委婉的方式来避讳这种不快的感觉。如死亡的婉转语就是一种典型。在本部电影中,大家可以学习到最常用的一些表达方法:Her mama had gone up to heaven when she was five.(在她五岁的时候,她妈妈去了天堂。)又比如:Mama making a trip to heaven.(妈妈的天堂之旅。) 本句阿甘妈妈的解释是“Vacation is when you go somewhere and you don’t ever come back.”。可见阿甘爸爸的下落也是已经“gone west”,上了西天,在他们母子两人的生活中淡出了。
*You know it’s funny what a young man recollects. ‘Cause I don’t remember being born. I don’t recall what I got for my first Christmas. I don’t know when I went on my first outdoor picnic. But I do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heard the sweetest voice in the wide world.
阿甘的语言只要涉及到他一直深爱的詹妮,就总是充满了深情和诗情画意。在追述他和詹妮认识的那一刻时,阿甘的表达非常到位。为了突出自己对詹妮的一往情深,阿甘用了反衬的手法,把一个美国儿童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时刻,如出生、第一次得到圣诞节礼物、第一次户外野餐,都做了淡化处理,这一切都可以忘记,表明自己尽管并不是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却将生命里最重要的邂逅定格。因此大家在列举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时,也可以套用这段表达方式。
*Mama says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这句话尽管简短,却随着影片中的阿甘而深入人心。本句的原意为“做傻事者为傻人”,也反映了美国大众朴素的观点。人不可貌相,不要看着别人似乎反应迟钝就妄称别人愚蠢,判断一个人是否愚蠢的标准在于他的行为而非外表。有些人貌似聪敏,但偏偏做了傻事,如奉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州长、撒谎的总统等等,这些人其实到头来都是“机关算尽太聪明”,他们才是真正的“stupid”。尽管阿甘智商不高,但是一生中都严格遵循了做人最起码的原则——诚实、守信、执着,并最终神话般地在财富、声望和地位上都大获成功,而且从未做过一件愚蠢的事情。到头来谁是真正的智者,后人自有评断。
*He was a very loving man. He was always kissin’ and touchin’ her and her sisters.
在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中,一个人的童年对于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观点显然受了弗洛依德理论的浸润:如果童年的回忆是灰暗的,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定感,那么这个人注定在成年的生活中也抹不去童年留下的阴影。按照心理分析的方法,童年中的一点小小的不快都会反作用到今后的生活。比如电影一开始,阿甘回忆自己一生当中的第一双鞋时,仍然是很痛苦的表情。因为那是用来矫正他弯曲的脊背的,小阿甘穿着那双特别的鞋子肯定吃够了苦头。詹妮漂泊、动荡、反叛的一生离不开时代大背景,同时也可以追溯到她童年时的不幸遭遇。阿甘对詹妮父亲的描述看似简单直白,充满天真,但每个美国人都心知肚明:詹妮的父亲非常变态,对自己的女儿们兽性大发,给她们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Dear God ,turn me a bird ,so I can fly,far, far, far away.
此时的小詹妮只能靠祈求上帝来帮助自己脱离这个如同梦魇的家,她希望自己能够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远离痛苦。残酷的现实却总是粉碎詹妮的梦想,即使在多年之后,詹妮再度回想童年的祈祷,仍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时的她已被大学开除,在一家夜总会卖唱为生。初涉人世的 Jenny 饱受客人的凌辱,现实生活总是给她展示最冷酷最无情的一面。一个单身女子在弱肉强食的生存空间里打拼谈何容易!于是,Jenny 又在童年伙伴阿甘面前回忆起自己年幼时代有的梦想“Remember that time we prayed, Forrest ? We prayed for God to turn me into a bird . So I could fly far far away. Jenny 的祈祷没有变,她的生活状况也没有变,她还是没有安全感,还是想逃避现实,化做一只小鸟远离尘嚣,但是一个入世的人只有选择适应环境,而永远无法逃避。
*Now, it used to be,I ran to get where I was going . I never thought it would take me anywhere.
这句话一语双关,anywhere 一词的妙用,即代表任意一个地方,说明阿甘并不善于思考,他正是先本能地采取行动,到达目的地后才确认行为的意义,这是阿甘惯有的行为方式,同时也代表着阿甘生命中与奇迹的不期而遇。小时侯,阿甘为了避开别人欺负,摆脱了支架的束缚,如风般飞奔。年复一年,看似平凡的奔跑,却意外地将阿甘带入了大学,带入了全美明星队,带入了白宫,当然也带他逃离了死神的魔掌,成为一个越战英雄,将他引向了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奔跑揭开了阿甘传奇一生的序幕,也为阿甘一生的传奇更增添了生命无常的隽永滋味。
*Now, maybe it’s just me, but college was a very confusing time.
对于阿甘来讲,大学时代是一个“非常困惑的时代”,因为此时的美国已进入六十年代的民运高潮,黑人争取民主权利、妇女争取解放等运动如火如荼。阿甘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目睹这一切的发生,似乎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变化。本段不惜笔墨描述的是 1962 年轰动全美的一件事情:顽固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阿拉巴玛州终于在联邦政府的干预下被迫打破教育壁垒,允许两名黑人学生和白人一起接受同等教育。美国人由此更加坚信,人们必须“fight for liberty”(努力争取自由),才能够“stand up for rights”(得到 真正的权利)。
*I believe he said he had to go pee.
一说起“难以置信”的表达方式,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I can hardly believe”或者是“I can’t believe”等。但是美国人在口语中非常习惯于正话反说,典型的“irony”,因此这 句的实际意义是:“我简直不敢相信他竟然说他要去撒尿”。大家注意在表达这种含义时一定要突出动词“believe”的重读。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第三部分 经典句型
*I was already getting yelled at.
我竟然已经遭别人的呵斥。
大家注意在美国口语的表达方式上, 助动词“be”和“get”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互用,如:
1. Bubba got/was killed in the war. Bubba
在这场战争身亡了。
2. They got/were married last week.
他们上周结婚了。
3. Ben got ditched by his girlfriend again. Ben
又被他的女朋友甩了。
4. I was looking into buying a boat on my own and then I got drafted.
我正在考虑是否买一艘自己的捕虾船,就被应征入伍了。
*I’m talking about a shrimp catching boat.
我说的可是捕虾船。
这是一种口语表达中常用的强调语气,为了突出目前所谈论的话题。在句子的启承转和时非常有效地突出主题。
1) Don’t forget, I’m talking about a country where women are still forbidden to go to school.
2) 别忘了,我们谈及的是一个妇女不准接受教育的国家。
动词“talk”在口语中类似的用法还很多,例如: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指一个人深谙其道
3) I’ve been in this business for years, I know what I’m talking about.
我入行已经多年了,我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4) You listen to that old man. He knows what he is talking about.
你应该听那老人的,他很懂行。
talk about rich/luck 说到,谈及(富有/幸运)
5) Talk about luck! He won the lottery this week.
说起谁有福来了,他今天中了彩票。
*What’s wrong with your lip?
你的嘴唇怎么了?
发现有任何不对的地方或者想表示反对意见,你都可以用“What’s wrong with…”这个句型。
1. --What’s wrong with this telephone? There is no sound when I pick it up.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it. We just forgot to plug it in.
--这电话出什么毛病了?拿起来没声儿。
--没什么,只是忘了插上电源。
2. What’s wrong with eating meat? I think it’s quite natural.
吃肉有什么不对的?我觉得很自然嘛。
3. --What’s wrong? You seem to be worried. --Nothing serious.
--怎么了?你好象很着急。 --没什么。
Now I don’t know much about anything. But I think some of America’s best young men served in this war.
尽管我对什么知道的都不多,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美国最好的年轻人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来。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强调句型,表明一个最朴素、最由衷的事实的存在。这是美国口语中常用的转折、递进句型。
1. I don’t know much. But I know that I love you.
尽管我无知,但也知道我爱你。
2. He doesn’t know much about anything. But he surely knows how to get along with those girls.
他尽管不聪明,却很知道和女孩子相处的技巧。
类似的句型在本片中多次出现:
3. Even I know that ain’t something that you can find just around the corner.
甚至连我这样的人都知道这不是轻易发生的事情。
4. I’m not a smart man ,But I know what love is.
我尽管不聪明,可是直到爱是什么。
*Man, I’m telling you, 50-50.
伙计,听好了,可是五五分成。
“I’m telling you”这个句型,是用来表示强调的。当某件事情好的如同天上掉下馅饼时,或者当自己耳闻目睹了一件百年不遇的奇事时,为了打消别人的疑虑,这个句型就派上用场了。
1. I’m telling you, Jenny, I’ve never seen such a beautiful scene in my whole life.
詹妮,真的,我这一辈子还从没见过这么美的景致。
2. Guys, I’m telling you, my next-door neighbor is a murderer at large for five years.
伙计们,听我说,我的隔壁邻居竟然是个逍遥法外五年的杀人犯。
*I played ping pong so much, I even played it in my sleep.
我那么爱打乒乓,甚至在睡梦中都会打。
I ran so far, so fast that pretty soon, I was all by myself.
我跑得那么远,那么快,很快就发现我的身边没有同伴了。
“so…that”句型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在观赏电影的时候,我们发现在美国人的日常英语中却不是应用的很多,即使使用,也不会教条地说成“so…that”,而像上面的首例中 that是可以省略的。
1. The lecture was so boring, that I fell asleep.
讲座无聊之至,我睡着了。
2. He was so tired he even could’t stand up.
他累极了,甚至都站不起来了。
中国人在口语表达里习惯用这样的句子:
1.There were so many curtain calls that the singer lost count of them.
而地道的美国口语会表达地简明扼要。
2. The singer lost count of the number of curtain calls.
歌手谢幕了很多次。
第四部分 美语思维
1. People call me Bubba, just like one of them redneck boys. Can you believe it?
“redneck boy”在美国英语中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专门用来指代那些非常土气的农民们。原来“Bubba”这个名字是专门用来称呼那些“土包子”的,尤其暗含着蔑视这些人观念狭隘、思想保守的意思。往往他们受的教育有限,同时还是不可救药的种族主义分子,奉行性 别歧视,对枪支、卡车有浓厚的兴趣,当然,他们还视啤酒为天下第一重要的饮料。美国被称为“redneck”的只有这些白人农民,粗人比如农场主、牛仔等等,黑人是不会被冠以如此称谓的,因此 Bubba 对自己竟然拥有白人专有的绰号,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他问阿甘 “你能相信么?”。
2. God damn it! Gump. You’re a goddamn genius. You must have a god-damned I.Q.of160.
这句话是新兵营里的教官听到阿甘表明参军的目的时所发出来的惊叹。 典型的美国人思维方式的体现:正话反说。当阿甘说自己参军是“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时,教官貌似夸他是个智商起码 160 的天才,实际上在讽刺阿甘说的是不言而喻的大实话。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这还用阿甘来说吗?尤其这个“goddamn”更是为了加强愤怒、不满的语气的表达,作用相当于中国人的国骂“TMD”。因此大家应注意影片中、尤其是在实际接触时美国人讲话的弦外之音。
3. I can’t help it. I love you.
我们都知道情到深时,语言的表达是非常生动的。此时的语言不需要多么的华丽,但是有一番真情蕴涵其中,往往可以令人回味无穷。阿甘的智商尽管不高,但他的情商绝对超一流。我们还记得当年阿甘去大学里看詹妮时,尽管詹妮对他大吼大叫,但阿甘只说了一句“I brought you some chocolate. I’ll go back to my college now.”,可见阿甘对詹妮的关心和付出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并且他的动机极其单纯,仅仅希望自己心仪的詹妮能够和自己分享一盒巧克力,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执着地爱她。此处的阿甘更是一语道破爱的真谛:因为爱,所以会为詹妮做一切。看到詹妮受了委屈,他会情不自禁地去帮助詹妮,并且要竭尽所能。阿甘对詹妮的深情告诉了我们爱的真谛。爱是不需要理由的,虽然现在詹妮没有意识到,但阿甘一如既往地付出着。
4. If you’re ever in trouble, don’t try to be brave. You just run,OK? Just run away.
美国大兵临上战场的时候,亲朋的嘱托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为国捐躯”呀,或者“永不言退”等等,却是詹妮所说的“一出现麻烦,不要逞什么英雄,赶快跑离那块是非之地”。詹妮所说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一般美国人的思想里,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也是最值得珍惜的,所以美国人从小必须接受的就是安全和自救教育,老师们会一再告戒小学生怎样自我保 护和自救,而不是“见义勇为”。只有珍惜生命,才能享受生活,毕竟人最不能放弃的是自我。说到底,是人的求生本能,不可抗拒。
5. And just like that she was gone.
她就这样骤然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阿甘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意外打击,心中充满了苦涩和不解,但是却又无可奈何,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命运的安排。造化愚弄人,每次阿甘得到自己苦苦追索的Jenny,却总是发现两个人的人生之路似乎大相径庭。因此无论怎样苦苦挽留,阿甘只能眼巴巴地看着Jenny离自己越来越远。阿甘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和挑战,尽管有疑惑,有抱怨,但一切都在一句“just like that”的短语中,表达他豁达坦然迎接命运安排的心境。后面大家还会看到类似的思维模式在阿甘用语中体现:
“And just like that, she (Jenny) was gone, out of my life again!”
“And just like that, my serv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my was over!”
Just like that, somebody turned off the rain and the sun came out.
6. We were always looking for this guy named Charlie.
本章节的美国俚语,尤其是军俚相当多,为大家的理解设置了很多障碍。阿甘所谓的他们苦苦寻觅的那个叫“查理”的家伙,是在越战期间美国流行的表达,即越共。美国军队中有惯用的字母对应词,以免在通讯时因吐词不清而误事。越共本来被称为“Viet-Cong”,后简称为“V-C”,而字母“C”的代码是“Charlie”,所以“Charlie”成了越共的代名词。阿甘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家伙,就算到了前线也不知道自己正置身于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可细细想来,又有多少美国人真正了解这场战争的意义?Bubba对于越南的感觉就是河里一定有虾,也许他能在越南实现他的船长梦,可最后战死他乡,临终那句“I wanna go home”道出了无数美国士兵的心声,发人深省。越战期间和阿感,Bubba 同龄的美国青年被送往越南,去打一场本无意义的战争,于是生灵涂炭,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也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心灵创伤。这场战争对于身临其境者都是如此空洞,那么对于隔山隔水的美国本土的人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7. I had a destiny, I was supposed to die in the field, with honor. That was my destinyand you cheated me out of it. What am I going to do now?
本片另一个重要人物Dan出身于军人世家。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应是战死疆场,和他英勇的家族一样,守护着军人的尊严,而如今,阿甘却将双脚残废的他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他一直的愿望尽毁在了一个I.Q.只有75 的士兵手里,其间的痛苦与无奈让这个自以为是的英雄生不如死。他开始怀疑上帝的安排,并且以为是阿甘横空出世,让自己活受罪。从此以后,丹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仿佛看破红尘,对命运的安排嗤之以鼻。事实上,Dan 中尉的命运起伏也与阿甘的传奇连在了一起。二人冥冥之中从互相牵引着,在自我沉沦崛起中一起走向辉煌的美国梦的实现。
8. They said it was a million dollar wound, but the army must keep that money because I still haven’t seen a nickel of that million dollars.
在人们的眼里,阿甘实在是个幸运儿,既有战场上救助战友的壮举,又适时地负了点儿伤,并且是伤在脂肪层最厚的臀部,因此他具备了做一个战斗英雄的所有条件,人们才会讲,阿甘的伤口可真值钱,按照我们前面所讲的,美国人是很习惯于用夸张的语气来讲话的,于是他们会说,这个伤口值 100 万美元。只有阿甘会认死理,真地等待100万落到他头上,所以至今还没有见到一个大子儿。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第三部分 经典句型
*It’s a good thing mama was restin’ ‘cause the streets were awfully crowded.
老妈回去休息了,真是明智。因为街上挤满了人。
口语当中最高频使用的句型往往都是最简洁的句子。像本句,当我们要表达生活中的小感动、小感慨时, “It’s a good thing”这样的句型是非常达意的,再如:
1. It’s a good thing that you are here for the ceremony.
你能来参加这个仪式实在太好了。
2. It’s a wonderful thing to have so many devoted friends.
有这么多铁哥们儿真是一件幸事。
3. It’s a big thing to have you home for Christmas.
你能回家来过圣诞实在太棒了。
*Anybody wants to go to San Francisco?
有没有人想去三藩市?
我们大家熟悉的句型是:Does anybody want to go to San Francisco? 在口语表达中,语言并非一成不变地循规蹈矩,否则给人的感觉太死板。因此我们要熟悉和使用通过升调将一般陈述句变为疑问句的用法,这在美语中常见,见到这样的句子,就模仿电影中地道的语气,找到说话的语感。这有助于表达轻松、自然的人际关系。
1. Anything wrong with this machine?
这架机器出了什么毛病?
2. Anything else to say?
还有什么可说的么?
3. Anyone else wants a ticket?
还有人要票吗?
4. Something new?
有什么新货?
*Before you go, why don’t you get your ass down to the corner and get us another bottle of ripple?
你走(见上帝)之前,还是先到附近的店里买点儿酒回来吧。
“why not”引导的句子适用于提出建议之用,这是口语中的常用句型,相当于汉语中的“还 是…”之意,用在日常会话中,非常简洁、上口,带有一定感情色彩。使用的对象往往比较熟悉,不必拘泥于一般彬彬有礼的询问:
1. Why not make your own Halloween costume instead of buying one?
你与其买一件万圣节的服装,还不如自己动手做一件呢。
2. Why don’t you call him up for some advice?
你为什么不打个电话给他,听听他的意见?
Why don’t you come and watch the movie with us tonight?
你干脆今晚过来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吧。
Why not give it a try?
还是试一试吧。
*But now that he is dead, that means I gotta be the captain.
但是,既然他已经不在了,那意味着我得当船长了。
“now that”引导的句型有“事已至此”的含义,注意它在口语中的应用和“since”颇有相似之处:
1. Now that you’re here, why not have a drink?
既然你都来了,还是喝一杯吧。
2. Now that Joe is out of town, we’ll have the party without him. Joe
不在,我们只好不要他来参加晚会了。
*Don’t you just love new years?
我简直太喜欢新年了!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口语句型,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它的含义,用反问的句式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色彩,有发挥到极致的语义色彩:
Don’t you love New York in the fall?
秋天的纽约真是太可爱了!
Don’t you hate the traffic at this hour of the day?
每天这个时段的交通真让人烦!
*Is your friend stupid or something?
你的朋友是傻冒儿还是怎么了?
大家已经很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在阿甘的成长过程中被不断问及的“Are you stupid or something?”,其中包含了美国口语表达中很常用的一个句型,“or something”,表示说话人在不能肯定时表达“大概如此”的含义,相当于汉语中的“还是怎么了”的意思。
His father is this millionaire or something.
他的父亲是一个百万富翁之类的人物。
She said she was visiting a friend or something.
她说她要去看一个朋友啊什么的。
She looks tired! Is she sick or something?
她的脸色难看极了,是病了还是怎么了?
第四部分 美语思维
1.&&Who’s the baby-killer?
六十年代的美国自从卷入越战之后,国内的反战呼声就从未停止过,反战的主流尤其以青年学生为代表。某些美国大兵在越南胡作非为,甚至会伤害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引起最大轰动的是 1968年美国大兵们在美莱(Mylai)的大屠杀。他们的所作所为传回到美国本土后,更是激起了民众的震惊和学生们的新一轮反战高潮, 阿甘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所看到的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反战抗议活动。作为学运反战领袖的Westly自然对正在服役的阿甘充满敌意,因此故意叫他“屠杀婴儿的人”,实际上是一种挑衅,骂阿甘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
2. -I wanted to be your boyfriend.
-That uniform is a trip.
当阿甘再一次向詹妮表白心意的时候,詹妮又一次拒绝了阿甘。现在的詹妮已经在社会上闯荡了很久,知道得到一个人的关爱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尤其阿甘这样执着、这样一往情深地爱着她,更令詹妮感动。可是,詹妮明白自己和阿甘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面对阿甘的表白,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用最委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拒绝。大家还记得阿甘第一次向詹妮说“我爱你”的时候,换来的是一句斩钉截铁的“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可见随着岁月的流逝,詹妮已经学会了尊重别人。这种委婉的拒绝方式大家在和老外接触时应多加小心。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的最佳载体,詹妮说的“trip”,原意指的是吸食致幻药物,如 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后产生的刺激性的体验。这里是说阿甘穿着军装简直酷毙了,这当然是瘾君子们的用语,其实大家可以从詹妮典型的嬉皮士的发型,着装和生活方式中看出,詹妮已然和毒品沾边了。她一贯的叛逆和不甘平庸却又一次把 她带向了迷茫与堕落。詹妮的生活其实就是美国叛逆一代的集中写照。
3. How she discovered ways to expand her mind and learn how to live in harmony, which must be out west somewhere, ‘cause she made it all the way to California.
六十年代的美国学潮中,要求民权、反对越战是学生们的主要呼声,随之而起的是嬉皮运动(Hippie)。他们由反越战到反战,反战扩展到反帝国主义,骂警察是猪,骂所有的当权者,采取和政府对立的态度。年轻人开始更加放纵自我,他们沉溺于酗酒、吸大麻、服迷幻剂、性解放之中,他们当时最著名的口号是“Make love,not war”(要做爱,不要作战)。这一切的中心地就是西海岸的加州和东海岸的纽约。素以自由和开放而闻名的加州、旧金山、柏克莱等地吸引了无数像詹妮一样的青年男女,他们把性和政治、性和战争连在一起,要用自由的性爱来代替残暴的战争,认为性解放是个人的解放,是大家可以在一起共享的。这句话就是阿甘对当时詹妮等嬉皮士们生活的概括。句中“expand her mind and learn how to live in harmony”尤其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即所谓“扩大胸怀,学会如何和谐生活”,这只不过是詹妮在吸食了LSD 的幻觉剂之后进入的迷幻状态,尽管服用这类药物危险很大,但当时的人们相信这种幻觉剂是“扩大胸怀”的灵丹妙药,服后会进入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
4. -Why are you so good to me?
-You are my girl.
阿甘将自己冒生命之险得到的国会勋章赠予詹妮,心中不存任何非分之想,只因为他早就认定了詹妮是自己注定应该善待的女孩,因此对她的所有付出都不求回报。情到深处,一切尽在不言中,大家可以看到阿甘对詹妮所使用的语言极为简洁,但是对于懂得爱的真谛的人来说,却是感人至深。詹妮至今还不明白阿甘的一番深情,而阿甘的回答朴素、自然,有的如甘醇如美酒,有的爱浓郁如咖啡,而阿甘对詹妮的爱更如一掬清泉,历经风雨洗礼,岁月沉淀,却依旧涓涓不息,清澈见底。
5. -Have you found Jesus yet, Gump?
-I didn’t know I was supposed to be looking for him, sir.
丹中尉认为上帝欺骗了自己,使得自己失去了双腿,苟且偷生,所以他再也不相信上帝,人也变得愤世嫉俗,因此在听到传统的圣诞颂歌时才会揶揄阿甘,问他有没有找到上帝,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中既然没给上帝留出地方,上帝是永远不会出现的。而阿甘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坚信上帝,并没有听出丹中尉的言外之意,所以才会一本正经地禀告丹,自己当年和他分手时,并没有被委派以在人间寻找上帝的重任,否则自己定不辱使命,使上帝出现在丹中尉的面前。
6. He didn’t want to be called crippled just like I don’t want to be called stupid.
丹中尉一直自视颇高,认为自己是个“天将降大任”的人才,因此从来没有在人格上平等地看待阿甘,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土老冒式的智障而已,更没有当阿甘是朋友,而总是带着一种优越感凌驾于阿甘之上。直到这次新年,情况才有了变化。受到两个妓女的人身攻击后,丹终于被迫面对现实,正视自己的双腿永远无法复得,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必须要全力保护的尊严,这是不以人的智商水平而有分别的,惟有此,丹中尉知道了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开始视阿甘作自己的朋友。经过了时间的积淀之后丹中尉所得出的体会,却是阿甘早就坦然处之的,每个人都有软肋,人要学会面对现实,更要做到互相尊重。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第三部分 经典句型
*I have a feeling if we head due east, we’ll find some shrimp.
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们往正东开的话,会找到虾的。
“I have a feeling…”这又是个典型的口语惯用句型。当我们来表达“我有一种感觉”,“我觉得”,“直觉告诉我”等含义时,才会发觉掌握这种简洁实用的句型实在是多多益善。
1. I have a feeling that the man with the pipe is a big potato.
我觉得抽烟斗的那人是个大人物。
2. I have a feeling if we cross the river we’ll get to the village.
直觉告诉我如果我们过了那条河就能到达那个村子了。
3. I have a feeling he must keep something on mind.
我觉得他似乎有什么心事没说出来。
4. I have a feeling Germany will beat England in the final.
我预感到在决赛中德国队会击败英格兰队。
*Come on! You call this a storm?
见鬼!这也算大风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简短的句型“You call this…”中表达的口气是惊讶,或者不满、不屑和挑衅性的。
1. What? You call this success?
什么?这也算成功?
2. Waiter! You call this damn thing ice cream?
招待!这也配叫冰淇淋?
3. You call this movie? I don’t know what it’s gonna tell.
这叫电影吗?简直是不知所云。
*Are you telling me that you’re the owner of the Bubba Gump Shrimp Co-operation?
你是说你是 Bubba Gump 捕虾公司的老板?
解析:1.“Are you telling me”这个句型当然并不仅仅表示“你在告诉我”,而是在口语运用中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一个句型,一般是表达怀疑、质疑、责问的意思。表示“我简直难以相信你竟然说出这种话,提出这种要求……”的意思。
1) Are you telling me all of my work has gone down to the drain?
什么?我的一切努力全都白费了么?
2) Are you telling me you failed in the test again?
怎么?你是说你又一次没通过考试?
2. 类似的句型还包括:“You mean to tell me”,比如:
1) You mean to tell me I can’t have a drink and dance with an old friend?
难以置信!你竟然不允许我和一个老朋友在一起喝一杯、跳跳舞什么的。
2) You mean to tell me everything is booked solid up?
啊?!你是说所有的票都预定一空了么?
第四部分 美语思维
1.&&I’d never named a boat before, but there was only one I could think of, the most beautiful name in the wide world .
在阿甘心中,凡是与詹妮有关的回忆都是如此的唯美。阿甘对詹妮一世不变的爱恋让我们真正的明白了,爱本就没有尊卑,没有贵贱,没有成熟与不成熟。阿甘的一往情深贯穿Jenny的每次出现和这个名字的每次被提及。
2. –Still no shrimp, Lieutenant Dan.
--So I was wrong.
--How we gonna find them?
--Maybe you should just pray for shrimp.
万事开头难,阿甘入行捕虾业可以说是经历了很多打击,所以他才会深有感触地说“捕虾太难了” (Shrimping is tough)。但是阿甘的魅力在于他的锲而不舍,他一直在坚守着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和丹中尉合作以后,在丹的指挥下,他们依然一无所获,阿甘陈述的只是没有捕到虾的一个客观事实(“还是没有虾”),而丹所说的“我错了”,一方面是他承认自己的直 觉有误,最重要的是,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对从事捕虾业打起了退堂鼓。尤其当阿甘很天真地问及,如何才能捕到虾的时候,丹的回答更是将他的心思暴露无疑:只好企求老天爷赐虾了, 这实际是丹要放弃自己的选择的前奏,他认为自己的努力已到极限,只有听天由命,才能有捕到虾的奇迹。
3、–Forrest, I never thanked you for saving my life.
--He never actually said so, but I think he made his peace with God.
丹中尉一直是一个骄傲的人。他曾经在被截肢后痛骂阿甘,抱怨由于阿甘的救援,使自己没有能够以一个军人的身份牺牲,而只能苟且活着。和阿甘成了真正的朋友之后,尤其是和阿甘共同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完成了与风暴抗衡的壮举,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后,丹终于知道了生命的珍贵,也在与命运的交锋中找到了平衡。在知道生命的意义,体会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之后,丹非常委婉地表达了对阿甘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于是乎风平浪静处,云开日出时天地释然,丹中尉终于领悟到命运的含义,与上帝讲和,坦然接受命运所有的公平与不公平。纵观历史,有多少风云人物,在付出了足够的心血和年月之后,蓦然间回首,被隆重地赋予了一种对生命的知情权。
4. Gump: Why are you dying, mama?
Mrs.Gump: It’s my time. It’s just my time. Oh, now don’t you be afraid sweetheart. 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 are all destined to do. I didn’t know it, but I was destined to be your mama. I did the best I could.
Gump: You did good, mama.
Mrs.Gump: Well, I happen to believe you make your own destiny. You have to do the best with what God gave you.
Gump: What’s my destiny, mom?
Mrs.Gump: You’re going to have to figure that out for yourself. 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本段内容是阿甘妈妈临终前对阿甘的嘱托,也是对人生的个中滋味的总结。只有阿甘这样认真、简单、纯真,才会问妈妈人生为什么必须要经历生离死别。因为有坚定的宗教信仰,阿甘妈妈相信死亡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会坦然地面对死神的光临,因此可以从容地告诉儿子,必须要接受命运的安排。多少世代,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死亡,这一句“死亡本是生命的一部分”将生命的轮回轻轻的道破,那份蹉跎岁月铸成的超脱于微笑之间捍人心魄。说到母亲对儿子的舐犊深情,阿甘的母亲告诉儿子,面对命运,一切抱怨都无意义,命中注定的母子感情,是一种缘分,因此她要珍惜这份缘,并且要把上帝的安排发挥到淋漓尽致。作为母亲的她已经尽力而为,从告诉童年时期的儿子你并不比任何人差,树立儿子的自信心,到为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做出牺牲,到揭示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蕴涵的朴素道理,阿甘妈妈为儿子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于命运,除了一切天定,还有很重要的因素,性格即命运,命运同时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若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就会在自己生命的尽头,象阿甘的妈妈一样坦然和平静。阿甘的成功离不开他妈妈的影响和教育,而阿甘对妈妈的深情,只用了两句话来概括,即:You did good, Mama. 大爱无语,天地动容,母亲临终那一句“I gonna miss you”一生一世的操劳与牵挂,面对死亡时,虽然眷恋,也能含笑离 去,看在这里,我们应该为这位伟大的母亲起身鼓掌,感谢她成就的奇迹,感谢她给予世人一生一世享用不尽的教诲。世界上最爱他的那个人去了,阿甘面对死亡,于无奈之间,无尽的思念与深情都寄托于一顶有小花的帽子,其间动情之处,让人不禁落泪。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第三部分 经典句型
*felt like doing
出处:Just felt like running.
我就是想跑步。
解析:felt like doing 的句型简单实用,表达一种想要做什么事情的主观愿望。
活用:1. I just don’t feel like buying any more clothes this year.
今年我就是不想再买任何的衣服了。
2. I feel like visiting an old friend right now.
我现在想去看一位老朋友。
这个句子还可以是“feel like +名词”的形式。
I feel like a walk in the drizzle .
我想在烟雨中散散步。
Do you feel like a break?
想歇一歇吗?
出处:Now I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that but some of those people asked me if I could help them out.
我不是很明白,但是有人问我是不是能帮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解析:“not…but”这一经典句型,在表达转折递进的语义时非常有效,也是阿甘最常用的句型。
活用:1. I am not a smart man but I know what love is.
我不聪明,但我知道爱是什么。
2. Now I don’t know much about anything .But I think some of American’s best young men in this war.
我这个人什么都不大明白,可有一点我知道,美国最优秀的年轻人参战了。
第四部分 美语思维
*He got me invested in some kind of fruit company so then one day I got a call from him.
丹中尉已成功地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型,从一个军人成为一个深谙投资之道的商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美国,正在经历着第三次浪潮的冲击,有战略眼光的人已经开始将资金投入到计算机产业,丹中尉就是其中一员。他审时度势,投资到了苹果计算机公司,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因此才会在经济上有很大的收益,告诉阿甘这一辈子都不用为钱发愁了。而阿甘的智商水平是无法体会到丹明智投资的意义的,他看到信笺上的苹果标志,便想当然地认为丹中尉是投资到某个果品公司而发了财,其天真和憨态让人莞尔。
*Now mama said there’s only so much fortune a man really needs and the rest is just for showing off.
人们对待财富的态度各不相同,而阿甘受妈妈的财富观的影响,显得达观。人的生命过程里应该视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为美德,而维持这种生活方式的花销是极为有限的。奢侈娇纵的挥霍财富是爆发户们用金钱的堆砌来填补自己生活的苍白,生活也因而失去了乐趣。拥有金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旦人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这种快乐便不复存在。花钱可以给人带来快感,而花钱帮助别人则会带来成就感。阿甘受妈妈金钱观的影响深刻,并牢记妈妈的教导,因此会捐资于慈善事业。
*Sometimes I guess there aren’t enough rocks.
说起詹妮的不幸童年所留下的阴影,我们还可以记得前文中阿甘所提到的詹妮受到的来自她父亲的性骚扰,阿甘只是以一种平淡的口吻说,詹妮的父亲充满了慈爱,似乎并不理解詹妮的真正苦衷。现在身心俱惫的詹妮回来见阿甘,当终于再次路过自己灰暗童年的栖居地,追溯自己的动荡、反叛的经历都和童年的不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终于将积郁在心中的不满爆发,将石头投向自己家“象阿拉巴玛一样古老的房子”。而旁观的阿甘善解人意,唯一能讲的只是“世界上的石头不够多”,他不愿去触及詹妮的心灵上的创伤,同时也明白,对于詹妮来说,即使全世界的石头都堆积在她的面前,全部由她的手投掷到那所破败的房子上去,也不足以发泄出詹妮的愤懑。
*–But you don’t want to marry me.
--You don’t want to marry me.
--Why don’t you love me, Jenny? I’m not a smart man, but I know what love is.
阿甘对詹妮的爱始终不渝,等到詹妮像倦鸟一样归来时,终于正式向詹妮求婚。但是阿甘得到的回答,却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好老公的。”等于是婉转地拒绝了阿甘的求婚。阿甘在苦苦追求了詹妮如此长的时间之后,仍然得不到詹妮的心,这令他苦恼,因此追问詹妮,“你为什么不能爱我”。詹妮在迷失了若干年以后,后悔自己所走过的崎岖人生路,她酗酒、吸毒,与人乱居、参加没有意义的激进活动,回首这些举止都令欲重新开始自己生活的詹妮汗颜,为自己年轻时的成长而付出的代价后悔不已。尤其当她回到儿时伙伴阿甘的家里,看到自己曾看不起的阿甘就这样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年轻、执着、健康地生活,终于实现了“美国梦”, 可谓成功的典范,詹妮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此她说:“你(若知道了我的经历)是不会想娶我的。”这里所包含的,是詹妮一言难尽的自卑和无奈,她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配不上阿甘。阿甘更注重的是詹妮回答的表面意思,因此才会很受伤地追问詹妮,为什么不能爱自己。阿甘貌似愚钝,但他牢记着几年前詹妮曾经在拒绝自己求爱时所说的那句话,你不知道什么是爱(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现在会掷地有声地告诉詹妮,爱的能力和智商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经过时间的考验,愈加证明自己深知应该怎样去爱一个人。而自己为詹妮所付出的一片苦心至今仍得不到詹妮的理解终于深深地刺伤了阿甘。
*…and when I had to go, you know, I went.
语言的魅力在于能给大家留出想象的空间。阿甘的语言简单之中仍然有很大的思维的余地。比如在描述自己跑步的过程时,非常自然地顺应一切生理需要,累了就睡觉,饿了就吃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阿甘一生所持的简单哲学是这个喧嚣的世界的乌邦托。电影也是能借一个智障人士来实现,本身就有着几分的讽刺和无奈。貌似简单的一句表达却偏偏是大家理解最容易出偏差的地方。口语中的“have to go”以及类似的表达方法,“have to go to somewhere”都是表示内急、上厕所的意思。美国人的一句戏谑的说法是“You got to go if you got to go”,内急如山倒,一刻也不得拖延。
*–Are you doing this for world peace?
--Are you doing this for the homeless?
--Are you running for woman’s rights?
--Or for the environment? Or for animals?
阿甘之所以跑步,是没有具体的原因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for no particular reason at all.”、“I just felt like running.”,对阿甘来说,詹妮再度离开,成为心中的一个不能破解的迷,一个碰触的痛,此时他能做的也只有奔跑,只有奔跑才能让他的痛平静,如此而已。但阿甘的举止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人们都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种符合时尚的解释方法,而记者们对阿甘的启发式提问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 题:世界和平,贫穷,无家可归,女权,环保,动物保护。人们的行为动辄就和这些问题挂钩,已经成为了不是理由的理由,没有借口时的最好借口。他们无法理解竟然还有阿甘式的人物,做事只凭自己的感觉,按照自己的心境,追随自己的心路历程,随心所欲地自由生活和行事。
*–It happens.
–What? Shit?
–Sometimes.
在阿甘看来一件简单机械的事情,跑步,竟然给无数的人带来希望,甚至有人从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这对于阿甘来说是一件比较费解的事情,而所谓的芸芸众生在忙忙碌碌中常常会感觉生活的空洞和机械,人们希望能找到任何给自己以信心和人生意义的点播。若做一个有心人,就可以在很多的小细节中找到生活的大智慧。阿甘不慎踩在狗屎上,随口而出的一句“这种事情时有发生”,都会给仰视他的人以启迪,创意出了“shit happens”这句短语,而且成为本片的一大亮点。生活的历程中有太多的未知和不可知,因此遇到坏事情发生的时候,这是一句非常有效的自我调侃方式。“bumper sticker”是贴在汽车保险杠上的不干胶,上面印有张扬个性的简短话语,反映车主的某种态度。现在的 bumper sticker 已经不仅局限于贴在保险杠上,而是扩展到了汽车的车窗、车身上。
*--I have some kind of virus and the doctors don’t know what it is and there isn’t anything they can do about it.
--I’ll take care of you if you’re sick.
八十年代初,一种新的疾病开始向人类提出挑战,那就是艾滋病,英文一般称为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或者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意思是人体免疫缺损病毒,或者叫做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詹妮的陈述是在暗示她所得的疾病就是当时刚为人所知的爱滋病。她终于为自己年轻时的自我放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遗憾的是,如果在1981年人们刚刚开始接触这种疾病时对它无可奈何,二十年后的今天爱滋病对人类来讲仍然是不治之症。本段文章中最感人的还是阿甘在获悉詹妮得病之后的反应,他以平静的口吻,从容地告诉詹妮,若生病了,自己可以照料好詹妮,爱一个人就不仅在她一帆风顺,年轻、健康的时期,更在她需要呵护。体弱力衰的时期,阿甘就是这样坦然地接受了詹妮生病的事实,陪伴她走完了人生之路的最后一站,对詹妮的爱一如既往,平和隽永。
*--I wish I could have been there with you.
--You were.
阿甘对自己生活过程的描述,是通过点滴的平凡细节串成他传奇的人生。所使用的语言极其简练,但是将他在越南战场上雨停间隙看到星星时的欣喜,在做捕虾船长时看到的波光粼粼的水面时的感动,在跑步时看到天地一体时所受到的震慑都刻画地很形象。詹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遗憾的就是当阿甘在踏踏实实地走他的人生之路时,自己却迷失了方向,象一只飞不高的小鸟一样在各色各样的运动、请愿等无谓的行为中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回首往事,尤其是看到阿甘对自己矢志不渝的爱,詹妮后悔自己虚度的年华,因为没有和阿甘早些在一起而说出了:“真希望和你在一起经历这一切。”阿甘的回答更是让无数的观众唏嘘不已:“你一直和我在一起。”英语中简短的两个单词“You were”被阿甘使用地出神入化:因为真挚地爱着,所以每时每刻都会惦念着她。自己心中永远有一块属于詹妮的领地,因而无论走到哪里,詹妮似乎和自己寸步不离。阿甘对爱的理解似乎很简单,但是他对爱的执着往往又是一般人所无法与之相比的。从第 一次看到詹妮时所说出的“世界上最甜美的声音。”(…the sweetest voice in the wild world);“她就像一个天使”(…she was like an angel),到无数次对詹妮的表白:“我情不自禁地要帮你。”(I can’t help it);“你是我的女孩儿”(You are my girl.)“嫁给我吧,我会成为一个好老公的。”(Will you marry me? I’d make a good husband.)阿甘知道对一个人的爱,意味着应该时刻准备着关心她、鼓励她,坚持不懈,甚至如果需要,牺牲自己的某些幸福和利益。阿甘简单的生活哲学中,蕴涵着他的机缘。
*--Lieutenant Dan, this is my Jenny.
--Hi, it’s nice to meet you finally.
影片将近尾声,阿甘生命中的最爱和一生不变的尊敬终于见面了一个“finally”万水千山,个中滋味,只可意会。二人的生命轨迹 在阿甘的影响下,终于交汇于宁静而阳光的婚礼草坪之上。詹尼的一个“finally”,看似平实,却囊括了阿甘,丹中尉和她自己一生所走过的路。阿甘与丹中尉的再度相逢,不仅是两个老朋友相逢,更是两个传奇的再度绚烂。
*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if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But I think that maybe it’s both.&&Maybe both are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
说到命运的定数,阿甘一直坚信他妈妈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但是詹妮的死亡使得阿甘对妈妈的阐述发生了怀疑,因为命运对自己似乎不是太公道,在自己得到所爱的时候也注定了要永失所爱。因此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思索命运的意义,是不是像丹中尉所说的一切都是偶然,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上帝和命运。人的生命就像一片飘飞的羽毛,随风起舞。阿甘对命运的理解终于超越了他所尊敬的妈妈和丹中尉,其实命运包含着必然和偶然,必然之中蕴涵着偶然,偶然的因素促成了命运的必然,近乎中庸的总结,是追忆也好,是怅然也好,是无奈也好,是希冀也好。影片留给观众的更多是无尽的思索,当青春逝去真爱不在,我们的生命还剩下什么,惟有生命本身。
*---You understand that this is the bus to the school now ,don’t you ?
---Of course ,and you’re Dorothy .Harris ,and I am Forrest Gump .
依旧是蓝天,依旧是绿草,依旧是校车,依旧是爱的嘱托,依旧是那同一句问话,意外的是精妙的回答,岁月在司机嘴里香烟到口香糖的未免变迁中无声逝去,生命轮回间,羽毛再度飞扬,音乐声中,心灵随着起舞,一个传奇就此落幕,而我们的领悟,才刚刚起步。
UID 1478993
阅读权限 25
第三部分 美语思维
1、It never rained on the night of a Larrabee party—the Larrabees wouldn’t have stood for it.
Larrabee家里开晚会的时候从来不下雨,否则他们家是无法忍受的。
这部电影的魅力在于语言的精练和到位,要做到这样,只有从思维的高度来把握语言。本句话从字面理解来说,应该不难理解。但是这一夸张的运用只是为了印证 Larrabee 家的权势。在电影的开始,尽管始终未出现“rich”这样的字眼,我们已经通过种种细节的介绍,知道这个家族是多么地富有;同样,在说明他们家人是所谓的通天人物时,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prominent / influential”的结论是观众自己得出来的。Larrabee 他们家在安排活动时总能做到天衣无缝,不允许出一点儿差错,甚至连老天爷也要对他们敬让三分,采取合作的态度。这一原则在本片之后的情节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大家今后在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应该注意采取类似的方法,少用华而不实的大词、难词,尽量用小词达意,simple but elegant(简洁不失优雅)才是表达的最高境界。多通过细节或者事实说话,由听者(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下面的例句也是用事实说话的典范:
He graduated from Yale at nineteen, and took his mother and company for a ride on the fiber-optic highway.
长子Linus是一个天才,精明的商人和工作狂,“他十九岁就从耶鲁毕业,然后带着他的母亲和家族企业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意味着以惊人的速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此,Linus在读书和做生意方面的超人才能尽在不言中了。
He was in and out of many schools and even more relationships.
次子David是以一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的面目出现在观众面前的,他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因此“他从若干学校肄业,和无数的女孩有染”。在本段电影里,类似的例子随手可得,在介绍母子三人的不同影响力时,是分别这样说的:Maude was on the cover of Fortune. Maude曾经是《财富》的封面人物。
Linus was on the cover of Time. Linus 曾做过《时代》的封面人物。David did a GAP Ad. David给GAP这一服装品牌做过广告。母亲和长子在财经界、商界的非凡影响力不言而喻,而次子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形象也跃然 纸上。
2、It’s OK, mother. I had a pony ride, and I got my face painted.
得了,妈妈。我已经骑过了小马,并且也涂过了花脸。
大家在观赏过一定数量的美国电影之后,会发现素以直率闻名的美国人在言谈中极少直截了当地说“no”,而总是比较委婉地表达,即使被拒,也不至于显得过于生硬。面对母亲要求他看焰火表演的挽留,Linus 没有直言自己公务缠身而必须离开,只是告诉老妈,自己已经尽兴了(大家会发现事实上Linus在晚会上只忙于自己的生意)。至于骑小马,涂花脸这些游戏,仅是孩子们狂欢时的保留项目,Linus 只是敷衍母亲自己该玩儿的都玩儿了,现在离开没什么可遗憾的。
3、I tortured her. Now she tortures you. Succeed? You’ll get someone of your own to torture.
我曾折磨过她,现在她又来折磨你,有朝一日你成功了,也就有资格去折磨别人了。
这句话是对我们所熟悉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的很好的英文版本。老外们(本文出自法国人之口)也相信万事开头难,面对气馁的Sabrina,惟有劝她面对挑战,忍受被折磨的痛苦。人们到了一个新环境,只有在被上级和同事折磨的时候,才能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看清别人折磨你的资本,并努力地缩小这种差距。一般来讲,大多数人的奋斗历程,都是先在别人手下忍辱负重,而后厚积薄发的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这个世界的竞争原本就残酷无情,人类的竞争法则就是胜者为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Sabrina, you’re being much too hard on yourself. Give it a chance.
Sabrina,你对自己也太苛刻了。给自己一个机会吧!
学会鼓励别人,也是大家在接触欧美文化时应注意掌握的一项交流技巧,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类似的细节。美国人相信的是,要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困难只是一时的,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将难成大器。当女儿在异国他乡受挫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亲人的鼓励,因此Mr. Fairchild劝女儿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恒心,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都不要放弃,要积极乐观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干脆暂且将烦恼搁置一边, “let it be”,由它去吧,但是一定要给自己充裕的时间和机会,“give it a chance”,别着急,慢慢来,这里面是不是也包含了大多数成功者共同的生活哲学呢?
5、But when I first come to this country, I am alone, like Sabrina. I just weigh more. So I asked to God, ‘Why I am here?’ I say ‘why God?’ But there is no answer, so I stop crying. It takes eleven years.
我刚来的时候,也象现在的Sabrina一样,是一个人,我只是比她要重得多。我问上帝,“我干嘛要到这里来?”我说,“为什么呀,上帝?”可是没有人给我答案。我终于停止了哭泣,竟然整整用了十一年的时间。
Rosa 的英语尽管不标准,充斥着用词、时态和句法的错误,语调里也带有浓重的西班牙语口音,但在这里,她却用寥廖数语将美国第一代移民的艰辛奋斗史刻画地十分动人。人在痛苦无助时,尤其在自己最迷茫的阶段,往往求助于神灵的帮助,希望上帝或者佛祖或者菩萨给自己一个答复,为什么自己需要这样苦苦求索,万能的上帝也无法为绝望中的人指点迷津,所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答。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自己知道,因为命运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才是真理,但真正地得道者却是经过了生活的磨砺后才最终参透的。Rosa是幸运的,用了十一年的时间终于停止了哭泣,融入到美国文化的熔炉当中,又有多少人最终也不能为这种文化所接受,而始终徘徊在美国的主流之外?这段话当中,以Rosa为代表的美国第一代移民所忍受的精神上的折磨和生活的艰辛,全部通过一句“I say‘why God?’But there is no answer”表达了出来。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单词记忆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