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细菌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光合细菌
光合(简称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合成体系的,是在条件下进行不放氧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氨等作为供氢体兼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的土壤、水田、、湖泊、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界细菌界分&&&&类产氧光合细菌和不产氧光合细菌最适水温28℃—36℃英文名Photosynthetic Bacteria Abbr
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功能。光合细菌适应性强,能忍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等毒物有一定有忍受和分解能力,具有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光合细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能进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同化,与绿色植物不同的是,它们的光合作用是不产氧的。光合细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即PSI,光合作用的原始供氢体不是水,而是H2S (或一些),这样它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H2,分解有机物,同时还能固定空气的分子氮生氨。光合细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又完成了产氢、、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这些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它们在中的地位显得极为重要。
在水产养殖中运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型(Rhodospirillaceae)中的一些品种,例如(Rhodop seudanonas palustris);
在淡、海水中通常每毫升含有近百个PSB菌,光合细菌的菌体以、、氨和醣类等有机物和作为供氧体,通过获得,在水中光照条件下可直接利用降解有机质和硫化氢并使自身得以增殖,同时净化了水体。
除此之外,细胞内还含有碳素储存物质糖原和聚β一羟基丁酸、、抗病毒物质和生长促进因子,具有很高的饲料价值,在养殖业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SB在光照条件下,能利用低级脂肪酸、多种二羧酸、、、等低分子有机物作为光合作用的,进行生长。在黑暗条件下能利用有机物作为呼吸进行好氧或异养生长。光合细菌不仅能在光照下利用同化CO2,而且还能在某些条件下进行和在作用下产氢。另外,有些菌种在黑暗条件下经代谢系统作用也可产氢。光合细菌还能利用许多如有机酸。醇、糖类转化某些有毒物质如 H2S和某些芳香族化合物等。 PSB通过,可合成无毒、无副作用且富含各类营养物质的,不仅改善了,还为养殖业提供了高质量的饲料原料。 PSB菌体中对动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生物素、泛酸、、以及与造血、血红蛋白形成有关的叶酸的含量远高于一般,尤其含有人工不能合成的生物素D一异构体。这些物质在动物机体内都具有显著生理活性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池按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大小由表层向底部可分为好氧区和区。表层生物繁殖旺盛,水质一般较好;底层则积累了鱼虾的排泄物和未消耗尽的食物残料,有机质丰富,造成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大量的,导致地底层形成无氧环境,大量繁殖,产生对鱼虾有毒害作用的硫化氢、等。养殖地底层的这种环境正好是适于光合细菌生存的条件一是具有条件,二是光线通过上面覆盖的有氧水层这个光线过滤器,使光合细菌可以吸收到适宜生长的450-550nm光。光合细菌利用地底的鱼虾排泄物、食物残料以及有毒有害的硫化氢、酸性物质作为基质大量繁殖,提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调节pH,并使氨氮、亚态氮、硝酸态氮含量降低,池底蓄积量减少,有益于和微型生物数量的增加,使水体得以净化。 PSB可进行光合成、、、固碳等生理机能,且富含、维生素、促生长因子、免疫因子等营养成分,在功能上可与相媲美,并且更具有安全性,是具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光合细菌制剂还具有独特的抗病、促生长功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性能,在应用方面显示了越来越巨大的潜力。其它在净化水质、鱼虾养殖、畜禽饲养、有机肥料及新能源的开发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光合细菌值得注意的是,光合细菌有叶绿素等,但无叶绿体.
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光合细菌的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8—36℃。它的细胞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达到60%以上,其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细胞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极为丰富,Vb2、叶酸、泛酸、生物素的含量也较高,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等。因此,光合细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正是它在水产养殖中作为培水饵料及作为饲料添加成分物质基础。自然界中能以光合作用产能的根据它们所含和的不同而分为产氧光合细菌(、原绿菌)和不产氧光合细菌(和绿色细菌)。蓝细菌(Cyanobacter)
蓝细菌这是一类含有叶绿素 a 、以水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通过光合作用将转变成化学能、同化CO2为的光合细菌。由于它们具有与植物相同的光合作用系统,历史上曾被藻类学家归为藻类,称为。对蓝细菌的研究表明,蓝细菌的不具有,没有,由含有的和脂多糖层构成,阴性,分泌粘液层、或形成鞘衣,细胞内含有,虽具有叶绿素的光合,但不形成,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含有、β-、、(包括和)的(thylakoids)。 蓝细菌的这些与相近的特征,使它们成为细菌家族的一员。以占优势的色素使细胞呈现特殊的蓝色,故而得名为蓝细菌。按形态可分为5大类群,包括29个属。蓝细菌的细胞大小差异悬殊,最小的聚球蓝细菌属(Synechococcus)其直径仅为 0.5 -1μ m, 而大颤蓝菌属(Oscillatoria)可超过60 μ m 。蓝细菌在中的分布极广,河流、湖泊和海水等水域中常见。蓝细菌的营养极为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或氨作为氮源,多数能,在水稻田中培养蓝细菌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一些实验证明将蓝细菌作为食物和辅助营养物,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贫血、白内障、青光眼、胰腺炎等疾病。对糖尿病、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蓝细菌有别于的放氧光合作用,可能是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地球上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紫色细菌这是一群含有和、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内膜多样、以或硫酸盐作为电子供体、沉积硫的细菌。因含有不同类型的类胡萝卜素,细胞呈紫色、红色、橙褐色、黄褐色,故称为紫色细菌。(Rhodospirillum)、(Rhodopseudomonas)和(Rhodomicrobium),曾被认为不能利用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以还原CO2构成细胞物质,所以一直称它们为非硫紫色细菌。后来发现,这些细菌的大多数尚可以利用低浓度的硫化物,现归为。多分布在淡水、海水和高盐等含有可溶性有机物和低氧压的中,也常见于潮湿的土壤和水稻田中。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养殖单位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水质污染严重,特别是饲养后期,水中有机物、氨及含量偏高,严重影响了鱼的生长。光合细菌施入水体后,它水体中的残存饲料、鱼类的粪便及其它有机物;同时,还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施用光合细菌,能有效避免固体有机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光合细菌是一种营养丰富、营养价值高的细菌,菌体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叶酸、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和生物素含量较高,还有生理活性物质Q。光合细菌的为的二十分之一,特别适合作为刚孵出仔鱼的开口饵料。使用光合细菌作为开口饵料,可大幅度提高鱼苗成活率。光合细菌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在饲料中,光合细菌所含的酶类,可以促进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同时还可显著提高鱼的生长速度。光合细菌施入水体后,迅速繁殖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细菌种群,既改善了水质,又抑制了有害的生长和繁殖,降低了有害病菌数量,从而减少了鱼类病害的发生。光合细菌的防病效果非常有效。水体中施入光合细菌后,、等鱼类喜欢摄食的藻类成为优势藻类,而等有害藻类受到抑制。光合细菌能大量利用水中的,能有效避免“”的产生,如蓝藻的大量繁生。水体喷洒适合改良水质、防治鱼病和培养优良藻类时使用。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将光合细菌用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因本品含菌量高,每毫升菌液应含光合细菌的数量为100亿以上,所以每亩施用量为1.5公斤-3公斤。施光合细菌的次数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水质好可每隔15天施一次;水质较肥,水质较差,特别是饲养后期的高产池,应每隔7—10天施一次。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时,可将光合细菌菌液喷洒于饲料中拌匀即可,菌液用量为投喂饲料量的1%,现配现用。(一)光合细菌可在鱼苗池、鱼种池、成鱼池、亲鱼池、垂钓池和越冬池使用。除养鱼池可以使用外,养虾池使用更是事半功倍。
(二)如果水体已使用消毒剂,应在48小时以后再使用光合细菌。实际上,坚持使用光合细菌,比频繁使用消毒剂效果要好得多。
(三)光合细菌与粪肥配合使用效果更直接、更明显,特别是在鱼苗、鱼种培育池使用,增产增效特别显著。
(四)扩繁好的光合细菌应尽早使用,常温贮存不宜超6个月。
(五)光合细菌禁止使用金属容器存放。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光合系统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光合系统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光合仪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光合仪
在精确控制环境因子的条件下,通过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检测二氧化碳的消耗速率来测定植物的一种仪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已成为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光合测定手段,应用越来越普及,成为在气相环境中测定光合速率的重要方法。[1]本词条旨在让大家对光合仪有一个更加深入正确的认识。
世界上各大品牌的光合仪均采用检测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以测定光合速率。许多由异原子组成的具有偶极距的气体分子,如CO2、CO、H2O、SO2、N2O、NH3等,在波长2.5~25微米的中段红外光区都有特异的吸收带,红外光经过上述气体分子时,与气体分子振动频率相等能够形成共振的红外光,便被气体分子吸收,使透过的红外光能量减少,被吸收的红外光能量的多少与该气体的吸收系数(K)、气体浓度(C)和气层的厚度(L)有关,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式中:Eo-入射光能量;E-透射光能量。
CO2在中段红外光区的吸收带有4处,吸收峰分别在波长2.69、2.77、4.26和14.99μm处,其吸收率分别为0.54%、0.31%、23.2%和3.1%。其中峰值为4.26μm的吸收波长最强,且不与H2O的吸收带重叠,而2.69和2.77μm的吸收带则与H2O的吸收相重叠。
H2O吸收红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值为2.59μm,同样的原理应用红外线技术可以准确地测量气体中水分的含量。[2]一台红外线CO2或H2O气体分析仪由4个基本部分组成:红外线辐射源、气室、滤光片和检测器 ,气室中有CO2或H2O存在时到达检测器的辐射能量减少,从而检测器输出信号。作差分测量时需要有两个平行的气室,并且所用的检测器也必须能够测出两个气室吸收的辐射能的差值。
① 红外线辐射源 红外线辐射源是由镍铬合金或钨丝绕制成20欧姆的螺旋形园柱体,螺旋丝包上一层氧化物。用低电压电源加热,温度升至600~800℃之间发出暗红色光,发射出0.7~7μm的连续波长的红外光。这种精细的金属螺旋丝必须安装牢固,以减少振动,否则会给检测器信号带来随机噪音,通常把辐射源埋置在一种透明的陶瓷材料中以防止任何振动。
在双气室红外仪中,要求使用双光束,必须有两条平行的红外辐射光源。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一种是使用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的两个辐射源,另一种是利用一个辐射源,借助反射器把光束分开导入两个平行的气室。后一种方法避免了两个辐射源不同步老化而造成能量差异较大的难题。
② 气室 气室相当于液体比色分析中的比色杯,所不同的是它所盛装的是被测气体而非液体。气室一般为金属圆筒,两端镶以氟化钙制成的小窗,可以透过红外线,筒内壁镀金,镀金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反射光线,两端有气口。作绝对值测量即检测CO2或H2O浓度使用的红外仪一般为单气室,而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红外仪除了能进行绝对值测量外同时具备差分测量CO2浓度或H2O的含量的功能。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红外线CO2或H2O分析仪多数为双气室或多气室,一个为分析气室,另一个作为参比气室(图2-2)。利用开放式气路系统进行测定光合速率时,一个气室中检测进入同化室之前的CO2浓度(参比气,R),另一个气室检测流经同化室之后的CO2浓度(分析气,A),仪器给出的信号即为进入同化室前后的气体中的CO2浓度差。
③ 滤光器 滤光器是将光源发射的一段波长的光过滤,只允许某单色光通过。检测CO2浓度的滤光器只让4.26μm±0.1μm波长的红外光透过,检测H2O的波长为2.59μm。[3]
④ 检测器 红外辐射能量能否被检测,是气体分析仪成败的关键。世界各国用以检测红外线能量的检测器种类较多,概括起来有两类。
其一是光导检测器,这类检测器是一类半导体的物质(如锑化铟-InSb),因红外辐射引起其电阻改变而被检测。各种类型的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绝大多数采用这一检测原理,该原理在QGD-O7型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工作原理中叙述。
半导体检测器受温度影响较大,为了提高检测器的稳定性,增加了控温装置,将检测器周围的温度控制在55℃,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其二是一种气体热敏计,常称薄膜微音器。九十年代以前生产的红外线CO2分析仪,多数采用这类检测器。因该检测器易漏气和机械振动增加测量误差,已经淘汰。
这种气动检测器,最早由美国矿山安全用品公司费因格洛夫设计,形式颇象现代电话耳机膜片的装置,称为单边式微音检测器。它的工作原理是热辐射使膜片一侧气压变化,并使其与固定电极间距离缩小,电容量增加,从而达到检测外热的强度。分为单气室和双气室。
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主要采用开放式气路系统,进行CO2和H2O的差分测量,使用的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为双气室、四气室或多气室,最精确的分析仪具有4个气室。
公司的CIRAS-3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具有4个气室,其中两个气室测定CO2,一个作参比气室,另一个作分析气室;另外两个气室测定参比和分析气体中的H2O。[4]1、稳定性
2、环境因子的精确控制能力(光、温、水、气)
4、高水平文献引用情况
5、测得数据的可靠性
6、售后服务水平
......(欢迎补充拓展)CIRAS-3型光合仪技术参数
全自动差分平衡和自动调零世界专利技术,确保数据准确,简化操作程序
智能叶室环境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光强、光质、浓度、及等环境因子
红、蓝、绿、白多光源,单光质光强可达2500μmol m-2 s-1,可任意设置四种光质的比例,并可与荧光参数检测器配合使用
分析级的,确保最精确的CO2和H2O的分析
CO2最大测量浓度达10000μmol mol-1。[5]
主机仅重4.3Kg,叶室仅重0.75K,便携性强
新型7寸半透射式LCD主机显示屏,野外阳光直射下可清晰显示
新型LCD数显叶室,显示实时测定数据
包括荧光参数检测器、群体同化室和呼吸室在内的丰富配件,满足多样化科研需求
根据研究需要,任意编辑各种相应曲线和光合启动过程等复杂的测定程序,测定过程中只需一键式运行
CIRAS-3能共独立、自动控制CO2、H2O、光强、光质、湿度和温度,用户根据实验设计要求,任意编辑各种控制程序进行控制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及各种光合速率响应曲线以及光合作用启动过程的测定。
  CIRAS-3是被全世界广泛认可的经典光合仪之一,高水平参考引用文献众多。美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CIRAS系列光合仪一直在不断进步,经历了3代的升级,CIRAS-3继承了其前两代的优良基因,向着人性化设计的方向发展,仪器运行稳定,测定结果精确,更加小巧便携,界面直观,操作更加简单。CIRAS-3型光合仪具有最新智能操作系统,很多技术指标优于其他同类产品,配置实惠,价格厚道,性价比极高。
内置四个独立的高精度非分散的红外线CO2/H2O分析仪,分别测定参比和分析气路中CO2和H2O气浓度,分析仪可用于开放式或密闭式测定。具有自动调零、自动差分平衡专利技术。
红外分析仪是光合仪的核心部件,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光合仪的档次水平。CIRAS-3型光合仪的红外分析室具有自动调零、自动差分平衡专利技术,排除了在非正常CO2波动时未进行手动匹配,出现零点漂移造成实验错误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仪器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其他任何品牌光合仪均不具备此技术)。
另外,PP SYSTEMS公司将红外分析仪设计定位在主机内部而不是在叶室手柄上,提高了光合仪核心部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减轻了手柄信号线的承载压力,减少了由于叶室与主机之间的连线故障造成的维修负担,同时减轻了叶室手柄的重量。
2. CO2测定范围 0-10000μmol mol
CO2精度: 300μmol mol时为0.2μmol mol
1750μmol mol时为0.5μmol mol
10000μmol mol时为3μmol mol
3. CO2控制范围:0-2000μmol mol
4. H2O测定范围:0-75mb
H2O精度:0mb时为0.015mb
10mb时为0.020mb
50mb时为0.030mb
5 H2O控制范围:0-露点
6 压力范围:65-115kPa
7 稳定性:定期自动调零和差分平衡校准功能可以有效消除因环境及其他原因造成仪器零点漂移
8 空气采样:内置取样泵决定参比气和分析气的流量,可以在50-100 cc min内设定。
9 叶室供气:叶室供气可在0-500cc min-1范围内设定
10 辅助端口:一个外接设备接口
11 数据更新速率:1.6s
12 数据输出:有一个USB数据传输接口和两个USB外接设备接口(如鼠标、U盘等)。USB接口的整合使CIRAS-3光合仪更具人性化。
13 数据存储:无限存储
14 仪器显示:10.2” VGA半透射式的材质LCD屏液晶显示器(7.0寸),在强光下更容易看清
15 用户输入:27键
16 电源:内置大容量可充电锂电池,可以使用8小时。市面上同档次光合仪还在使用古老的铅酸电池,相比之下重量大,效率低。
17 操作环境:0-50℃
18 外壳:超轻耐磨人体舒适学设计的聚亚安酯铝型材
19 尺寸:27.5 cm (W) x 14.5 cm (D) x 24 cm (H)
20 重量:超轻超便携,主机重量4Kg ,同档次光合仪中重量最轻,便携性最好。
叶室结构: 铝合金叶室手柄;安装红外过滤玻璃的叶室窗口;不锈钢泵轮
LCD显示:叶室手柄上2行×16字符LCD显示器,显示测定的数据
按键:两个键分别用来记录和调节LCD
视窗尺寸: 18mm直径/面积2.5cm2;
25×18mm/面积4.5 cm2;
25×7mm/面积1.75cm2
自动控温:极佳的叶室温度控制,可以在大气温度上下10℃内控制
控温范围:5-45℃
气温探头:热敏电阻,测定精度±0.5℃
叶温探头:辐射探头非接触测定,测定精度±0.5℃。抛弃了传统的热电偶测温,改为红外辐射测温,效果更稳定,还可以保护实验材料。
内置PAR探头:测定范围0-3000μmol m-2 s-1,积分400-700nm的光,分辨率为1μmol m-2 s-1
外置PAR探头:测定范围0-3000μmol m s,积分400-700nm的光,分辨率为1μmol m-2 s-1
尺寸:32 cm (L) x 4 cm (W)
重量:0.750kg
  具有极佳控光能力,没有任何其他品牌型号可匹敌。整合红、蓝、绿、白四色LED光源(自动控光范围:0-2500μmol m-2 s-1)
红光波峰625nm+/-5nm,半峰宽15nm
绿光波峰528nm+/-8nm 半峰宽40nm
蓝光波峰475nm+/-10nm 半峰宽28nm
白光波长425-650nm光-光合响应曲线和表观光合量子效率的测定
光是推动光合机构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在其它条件都合适时,光强高低是决定光合速率高低的唯一外界决定因素。因此,在低光强下,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升高而直线地增高。当光合速率和光强都用同样单位(μmol·m·s)表示时,光合-光响应曲线中低光强范围内直线的斜率便是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6]
光合量子效率,就是光合机构每吸收一个光量子所同化固定的CO2分子数或所释放的O2分子数。如果不是以光合机构实际吸收的光量子数计算,而是以照射到光合机构上的光量子数计算,也就是不考虑光合机构对光的反射和透射损失,得到的便是表观光合量子效率。
虽然表观的光合量子效率不如实际的光合量子效率准确,但是它仍然可以正确地反映光合机构光合功能的变化,而且它的测定免去了测定光合机构实际吸收光量子数这一很不方便的步骤,即使在田间也可以方便迅速地测定,因此它的测定技术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特别是在便携式光合气体分析系统出现之后,这一测定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光合生理生态研究中,而且应用于光合作用调节控制机理的研究。
1 仪器设备 应用开放式气路系统或CIRAS-3、LI-6400型光合测定系统。
2 操作方法
2.1 测定前的准备:包括开机预热IRGA、按差值标定方式标定IRGA、将测定用的仪器设备连接成一个开放系统。取叶片,测定叶面积后将其放入叶室,调节控制叶室至叶片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
2.2 叶片照光及测定操作:
2.2.1 改变光源和叶片之间的距离,使到达叶片表面的光强为200μmol·m·s左右。待IRGA表头上的指针稳定在一个位置后读取经过叶片前后空气CO2浓度变化的差值,按开放式系统Pn的计算公式计算光合速率。
2.2.2 在光源和叶片之间放置一至数层白纱布,使到达叶片表面的强度每次减少50μmol·m·s,并在每一光强度下停留2~3min后读取空气CO2浓度变化的差值,计算光合速率,直到光强为零,光合速率为负值时止。
  2.3 绘制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曲线:将测定的每组数据以光强为横轴,光合速率为纵轴,将每一光强下光合速率值画到坐标纸上的相应位置。再将大于0的光合速率值各坐标点用直线连接起来,该直线的斜率便是叶片的表观光合量子效率值。该直线与横轴的交点为光补偿点,与纵轴的交点则为暗呼吸速率(图2-10)。
由于实验过程中一些难免误差,所测各点未必都在一条直线上,因此画线时会带有一些人为因素,造成表观光合量子效率值或高或低的误差。为了避免这一误差,最好是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对这些光强-光合速率资料作直线回归,得到如下一直线回归方程:
Pn=-R+Φ(PFD)
这里,Pn为光合速率,R为暗呼吸速率,Φ为表观光合量子效率,PFD为到达叶片的光量子通量密度,简称光强。
3 注意事项
3.1 为减小实验误差,用于直线回归的资料点应多一些,以7~8个为宜。在作直线回归时,不要使用那些光合速率为负值的资料点。由于Kok效应的影响,那些点往往明显偏离直线,使得到的Φ值偏高或偏低。
3.2 本节介绍的是针对用IRGA和离体叶片进行的测定而言的。目前最先进的CIRAS-3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具有控制温度、光强度等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该指标的测定。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净光合作用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净光合作用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净光合作用(net photosynthesis),又称“表观光合作用(apparent photosynthesis)”,是指一段时间内植物体内发生光合作用的总量减去呼吸作用的量。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什么叫光合作用_百度知道
什么叫光合作用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1880年。后来,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煤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并不认为植物体能够从空气中得到什么,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过一段时间后,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他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都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另一半遮光。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蜡烛不容易熄灭,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1,用碘蒸气处理叶片,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据估计,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 直到18世纪中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缺一不可的;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原料和产物。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人们一直以为植物体内的全部营养物质,制造有机物,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那么。 第二,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第一,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条件,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但是,利用光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1864年: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他并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1771年,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因此,转化并储存太阳能,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所以,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二者是紧密联系、石油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利用叶绿素和某些细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
光合作用:就是指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在光的作甪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就是阳光的作用
其他类似问题
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合作用图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