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上出现绿色的可能性是一又七分之一一对吗

【小题1】它们的颜色将取决于本星系的“太阳”光线的光质(光谱成分)。【小题1】不能去掉。因为“绝大部分”从范围上起限制作用,强调并非所有的意思。如果去掉,则变成是所有的植物,与事实不符。“非常可能”起强调作用,说明这还是一种推测,并非是确凿的观点。如果去掉,则变成非常肯定,显得绝对化。【小题1】举例子。通过海底的藻红蛋白,可以吸收很多种颜色的光,所以它的叶子就几乎是黑色的这一例子来说明光合作用最理想的颜色是黑色的特点。【小题1】由于光线充足,绿光完全没被吸收利用,而是都被反射出去了。我们眼睛接受到这种光线,所以看到的植物是呈现绿色的。【小题1】植物对光线的吸收效率取决于光线蕴含能量的强弱,蓝光能量较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因此更容易被叶片吸收。所以植物不会显现出蓝色。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12分)外星植物的颜色林泉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绿色星球,在它上面生长的植物多以绿色为主。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其他星球上的植物可能比地球上的植物拥有更为缤纷的颜色,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甚至可能是七色彩虹中的任何一种,不过,蓝色除外。这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恒星的质量、温度决定着行星表面的环境状态,而环境状态又决定了生命能否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外星植物如果存在,它们的颜色将取决于本星系的“太阳”光线的光质(光谱成分)。光合作用最理想的颜色是黑色。从理想的情况来说,叶子颜色应该是黑色的,因为这样它就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便于更大限度地用这些光进行光合作用,来更多地制造自己的食物。然而,大自然为什么“选择”了绿色呢!这就要从远古谈起了。地球上最初的植物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一种原始细菌。因为能够透进海洋里的光是很少的,所以,这种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必须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够制造自己的食物。所以,这种植物就呈现很暗的颜色,可以联想到我们现在吃的海带的颜色。比如,生活在深水中的红藻含有一种叫藻红蛋白的东西,它就可以吸收很多种颜色的光,所以它的叶子就几乎是黑色的,这对在深水中进行光合作用是最理想的。后来,地壳运动使海洋变成了陆地,这些植物必须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现在,它们生活在有充分光线的地方,再像原来那样,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就容易被这么多的光线灼伤了。所以,绝大部分的陆生植物,由于光线充足,绿光完全没被吸收利用,而是都被反射出去了。我们眼睛接受到这种光线,所以看到的植物是呈现绿色的。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地球外的植物也是绿色的吗?我们已经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绿色,这是因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得最少的太阳光就是绿色光。而其他恒星发出的光的光谱可能与太阳不同,因此在其他行星上生长的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吸收和反射的光也可能不同。通过进化,外星植物会吸收光线中某一种或几种颜色。如果外星球上的植物叶片对红色光线的吸收最弱,那么这个外星的森林和草地非常可能是红色。科学家认为,彩虹光谱中的所有颜色都有可能成为外星植物的颜色,但是他们认为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外星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因为蓝色蕴含的光能比较高。植物对光线的吸收效率取决于光线蕴含能量的强弱,蓝光能量较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因此更容易被叶片吸收。这种直接的“颜色辨别法”等于为宇航员在太空航行中寻找生物提供了“第一准则”。通过分析其他星球的光谱得出的研究结果,宇航员在寻找外星植物时就会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颜色为目标。(选自2010年第9期《百科知识》,有删节)【小题1】.外星植物如果存在,那么决定外星植物颜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小题2】.联系语境,说说文中加点短语“绝大部分”和“非常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小题3】.文中画线句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小题4】.地球上绝大部分陆上植物呈现出绿色的原因是什么?(2分)【小题5】.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大丰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11分)岩 羊李湘涛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岩羊是宁夏贺兰山野生动物中的优势物种,种群密度居世界之首。二是最近我国学者将原本被归入“四川亚种”的贺兰山岩羊,重新认定为一个既有别于“四川亚种”、又有别于“西藏亚种”的新亚种——“贺兰山亚种”。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岩羊曾遍布整个宁夏,而现在仅分布于贺兰山。在著名的贺兰山岩画中,就有一幅岩羊群岩画,形象生动,写实性强,有的岩羊在吃草,有的在抵角,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宁夏人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它与生活在四川等地的四川岩羊有一定的区别。四川的岩羊个体较大,角形舒展,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在角尖之间,而贺兰山岩羊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则在两角的外弧之间。另外,两者的毛色和体形也有所区别。就体形而言,岩羊很像绵羊,不过它的角不盘旋,而近似山羊,但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它的体形中等,体长120~40厘米,尾长13~20厘米,体重为60~75千克。头部长而狭,耳朵短小。通身均为青灰色。体侧的下缘从腋下开始,经腰部、鼠鼷部,一直到后肢的前面蹄子上边,有一条明显的黑纹。雄兽和雌兽都有角,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雄兽的角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最高记录为84.4厘米,既不像盘羊那样盘成螺旋形,而且有很多褶皱和颗粒,也不像北山羊那样朝后呈弯刀形,而且具横棱,而是先向上,再向两侧分开外展,然后在一半处稍向后弯,角尖略微偏向上方。虽然没有盘羊和北山羊角那样奇特,但也因为特别粗大,显得十分雄伟。岩羊栖息在海拔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有较强的耐寒性。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因而有保护作用。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山峦的本领在动物中是无与伦比的。受惊时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险峻陡峭的山崖。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逃到山脊上以后,总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再飞奔而逃,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丧生。岩羊性喜群居,常十多只或几十只在一起活动,有时也可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群体成员的依恋性很强,如果有的成员不幸死亡,其他成员常将死尸围住,不让兀鹫等食腐动物叼走。岩羊每年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发情交配。雄兽之间的争偶形式于其他羊类相似,但没有其他羊类激烈。雌兽的怀孕期为5~6个月,6~7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10天后就能在岩石上攀登,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8~20年。岩羊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贺兰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在这里实行全面的禁猎,岩羊资源得到恢复。现在,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已接近12000只,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54只,居世界之首。(选自2010年第3A期《百科知识》)【小题1】.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其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小题2】.宁夏人为什么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 (2分)【小题3】.“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句中“仅”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小题4】.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5】.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岩羊的几个特点。(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江苏大丰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11分)
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岩羊是宁夏贺兰山野生动物中的优势物种,种群密度居世界之首。二是最近我国学者将原本被归入“四川亚种”的贺兰山岩羊,重新认定为一个既有别于“四川亚种”、又有别于“西藏亚种”的新亚种——“贺兰山亚种”。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岩羊曾遍布整个宁夏,而现在仅分布于贺兰山。在著名的贺兰山岩画中,就有一幅岩羊群岩画,形象生动,写实性强,有的岩羊在吃草,有的在抵角,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宁夏人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它与生活在四川等地的四川岩羊有一定的区别。四川的岩羊个体较大,角形舒展,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在角尖之间,而贺兰山岩羊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则在两角的外弧之间。另外,两者的毛色和体形也有所区别。
就体形而言,岩羊很像绵羊,不过它的角不盘旋,而近似山羊,但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它的体形中等,体长120~40厘米,尾长13~20厘米,体重为60~75千克。头部长而狭,耳朵短小。通身均为青灰色。体侧的下缘从腋下开始,经腰部、鼠鼷部,一直到后肢的前面蹄子上边,有一条明显的黑纹。雄兽和雌兽都有角,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雄兽的角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最高记录为84.4厘米,既不像盘羊那样盘成螺旋形,而且有很多褶皱和颗粒,也不像北山羊那样朝后呈弯刀形,而且具横棱,而是先向上,再向两侧分开外展,然后在一半处稍向后弯,角尖略微偏向上方。虽然没有盘羊和北山羊角那样奇特,但也因为特别粗大,显得十分雄伟。
岩羊栖息在海拔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有较强的耐寒性。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因而有保护作用。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山峦的本领在动物中是无与伦比的。受惊时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险峻陡峭的山崖。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逃到山脊上以后,总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再飞奔而逃,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丧生。岩羊性喜群居,常十多只或几十只在一起活动,有时也可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群体成员的依恋性很强,如果有的成员不幸死亡,其他成员常将死尸围住,不让兀鹫等食腐动物叼走。
岩羊每年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发情交配。雄兽之间的争偶形式于其他羊类相似,但没有其他羊类激烈。雌兽的怀孕期为5~6个月,6~7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10天后就能在岩石上攀登,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8~20年。
岩羊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贺兰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在这里实行全面的禁猎,岩羊资源得到恢复。现在,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已接近12000只,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54只,居世界之首。
(选自2010年第3A期《百科知识》)
1..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其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宁夏人为什么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 (2分)
3..“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句中“仅”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4..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5..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岩羊的几个特点。(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江苏大丰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一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11分)
白腹黑啄木鸟
啄木鸟是在森林中勤于啄木、嗜食森林害虫的著名益鸟,我国最为常见的是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而白腹黑啄木鸟是其中最为珍稀的一种。
  白腹黑啄木鸟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前额、头顶、枕部为红色,头顶和枕部的羽毛伸长,形成一个长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也是红色,其余头、颈、胸和上体均为黑色,腰部和腹部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还有铜绿色的光泽。雌鸟与雄鸟的羽色相似,但头顶不是红色,而是黑色,也没有红色的颚纹。
白腹黑啄木鸟在我国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等山地,在国外还分布于韩国、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森林中鞘翅目的象甲、伪步行甲、天牛幼虫、金龟甲,鳞翅目的逼债蛾、螟蛾,以及花蝽象、臭蝽象、蝗虫、蚂蚁、蛴螬等害虫都是林木的大敌。采用飞机喷洒化学农药灭虫的方法,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隐藏在树皮下,甚至钻入木质部的害虫,特别是小囊虫、天牛幼虫、蛴螬、白蚁等,用人工防治是很难奏效的。啄木鸟却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它的嘴强直而尖,不仅能啄开树皮,而且也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分,很像木工用的凿子,它的舌细长而柔软,能长长地伸出嘴的外面,还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围在头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弹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张,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舌尖角质化,有成排的倒须钩和黏液,非常适合钩取树干上的昆虫及幼虫。
白腹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树洞中,洞巢多选择在高大的死树和枯立木上,而不在活的树木上凿洞。每个洞巢都是由雄鸟和雌鸟自己啄成。有趣的是,它们用过的洞巢,第二年就不会再用了,有时它还在一年里凿上许多个洞,这样就为也在洞中筑巢,又不会自己凿洞的椋鸟、大山雀、红尾鸲、麻雀等森林食虫鸟类提供了条件,为这些保护森林的鸟类大军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白腹啄木鸟每窝产卵2~4枚。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而在育雏期间,也正是它们大量消灭害虫的时候。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且啄木的速度极快,几乎是音速的两倍,它的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原来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生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这种精妙的防震设置原理,给防震工程学提供了安全运动防护帽和防震盔的正确设计方案。
(2010年第5A期《百科知识》)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白腹黑啄木鸟的特点。(2分)
2..“白腹黑啄木鸟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句中“约”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3..为什么说啄木鸟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2分)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白腹黑啄木鸟“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的原因是什么?(2分)1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它与我们试验中的那个实验原理一样?2早晨看到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呈现鲜艳的颜色 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改变而改变 这是为什么?3绿色玻璃纸在太阳的照射下 看到_百度作业帮
1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它与我们试验中的那个实验原理一样?2早晨看到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呈现鲜艳的颜色 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改变而改变 这是为什么?3绿色玻璃纸在太阳的照射下 看到
1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它与我们试验中的那个实验原理一样?2早晨看到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呈现鲜艳的颜色 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改变而改变 这是为什么?3绿色玻璃纸在太阳的照射下 看到的是绿色 为什么?4晚上红光照射下的绿色树叶呈什么颜色?为什么?5晴天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晚霞为什么又呈红色或橘色?6在大的路口处都要安装指挥通行的红绿灯 为什么一定都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各有什么特点?
1.光的色散2.色散看的角度不同,散出的颜色也不同(不一定散尽阳光)3,绿色的玻璃纸会吸收掉不是绿色的其他颜色从而透过绿色(物理书53页,透明物体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4.红加绿变黄5.晚霞的光是由于夕阳的光照射所形成,但对于天空的颜色我就不确定了...应该是天空中大气重叠我们用肉眼就看成好似蓝色吧!6 .黄色是警示色,红色是醒目色,绿色是环保色.楼主啊,我为了回答这几个问题,连初二的物理书都搬出来了呀,1.它们的颜色将取决于本星系的“太阳”光线的光质(光谱成分)。
2.不能去掉。因为“绝大部分”从范围上起限制作用,强调并非所有的意思。如果去掉,则变成是所有的植物,与事实不符。“非常可能”起强调作用,说明这还是一种推测,并非是确凿的观点。如果去掉,则变成非常肯定,显得绝对化。
3.举例子。通过海底的藻红蛋白,可以吸收很多种颜色的光,所以它的叶子就几乎是黑色的这一例子来说明光合作用最理想的颜色是黑色的特点。
4.由于光线充足,绿光完全没被吸收利用,而是都被反射出去了。我们眼睛接受到这种光线,所以看到的植物是呈现绿色的。
5.植物对光线的吸收效率取决于光线蕴含能量的强弱,蓝光能量较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因此更容易被叶片吸收。所以植物不会显现出蓝色。
【解析】略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12分)外星植物的颜色林泉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绿色星球,在它上面生长的植物多以绿色为主。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其他星球上的植物可能比地球上的植物拥有更为缤纷的颜色,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甚至可能是七色彩虹中的任何一种,不过,蓝色除外。这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恒星的质量、温度决定着行星表面的环境状态,而环境状态又决定了生命能否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外星植物如果存在,它们的颜色将取决于本星系的“太阳”光线的光质(光谱成分)。光合作用最理想的颜色是黑色。从理想的情况来说,叶子颜色应该是黑色的,因为这样它就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便于更大限度地用这些光进行光合作用,来更多地制造自己的食物。然而,大自然为什么“选择”了绿色呢!这就要从远古谈起了。地球上最初的植物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一种原始细菌。因为能够透进海洋里的光是很少的,所以,这种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必须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够制造自己的食物。所以,这种植物就呈现很暗的颜色,可以联想到我们现在吃的海带的颜色。比如,生活在深水中的红藻含有一种叫藻红蛋白的东西,它就可以吸收很多种颜色的光,所以它的叶子就几乎是黑色的,这对在深水中进行光合作用是最理想的。后来,地壳运动使海洋变成了陆地,这些植物必须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现在,它们生活在有充分光线的地方,再像原来那样,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就容易被这么多的光线灼伤了。所以,绝大部分的陆生植物,由于光线充足,绿光完全没被吸收利用,而是都被反射出去了。我们眼睛接受到这种光线,所以看到的植物是呈现绿色的。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地球外的植物也是绿色的吗?我们已经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绿色,这是因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得最少的太阳光就是绿色光。而其他恒星发出的光的光谱可能与太阳不同,因此在其他行星上生长的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吸收和反射的光也可能不同。通过进化,外星植物会吸收光线中某一种或几种颜色。如果外星球上的植物叶片对红色光线的吸收最弱,那么这个外星的森林和草地非常可能是红色。科学家认为,彩虹光谱中的所有颜色都有可能成为外星植物的颜色,但是他们认为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外星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因为蓝色蕴含的光能比较高。植物对光线的吸收效率取决于光线蕴含能量的强弱,蓝光能量较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因此更容易被叶片吸收。这种直接的“颜色辨别法”等于为宇航员在太空航行中寻找生物提供了“第一准则”。通过分析其他星球的光谱得出的研究结果,宇航员在寻找外星植物时就会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颜色为目标。(选自2010年第9期《百科知识》,有删节)【小题1】.外星植物如果存在,那么决定外星植物颜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小题2】.联系语境,说说文中加点短语“绝大部分”和“非常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小题3】.文中画线句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小题4】.地球上绝大部分陆上植物呈现出绿色的原因是什么?(2分)【小题5】.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大丰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11分)岩 羊李湘涛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岩羊是宁夏贺兰山野生动物中的优势物种,种群密度居世界之首。二是最近我国学者将原本被归入“四川亚种”的贺兰山岩羊,重新认定为一个既有别于“四川亚种”、又有别于“西藏亚种”的新亚种——“贺兰山亚种”。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岩羊曾遍布整个宁夏,而现在仅分布于贺兰山。在著名的贺兰山岩画中,就有一幅岩羊群岩画,形象生动,写实性强,有的岩羊在吃草,有的在抵角,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宁夏人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它与生活在四川等地的四川岩羊有一定的区别。四川的岩羊个体较大,角形舒展,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在角尖之间,而贺兰山岩羊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则在两角的外弧之间。另外,两者的毛色和体形也有所区别。就体形而言,岩羊很像绵羊,不过它的角不盘旋,而近似山羊,但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它的体形中等,体长120~40厘米,尾长13~20厘米,体重为60~75千克。头部长而狭,耳朵短小。通身均为青灰色。体侧的下缘从腋下开始,经腰部、鼠鼷部,一直到后肢的前面蹄子上边,有一条明显的黑纹。雄兽和雌兽都有角,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雄兽的角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最高记录为84.4厘米,既不像盘羊那样盘成螺旋形,而且有很多褶皱和颗粒,也不像北山羊那样朝后呈弯刀形,而且具横棱,而是先向上,再向两侧分开外展,然后在一半处稍向后弯,角尖略微偏向上方。虽然没有盘羊和北山羊角那样奇特,但也因为特别粗大,显得十分雄伟。岩羊栖息在海拔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有较强的耐寒性。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因而有保护作用。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山峦的本领在动物中是无与伦比的。受惊时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险峻陡峭的山崖。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逃到山脊上以后,总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再飞奔而逃,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丧生。岩羊性喜群居,常十多只或几十只在一起活动,有时也可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群体成员的依恋性很强,如果有的成员不幸死亡,其他成员常将死尸围住,不让兀鹫等食腐动物叼走。岩羊每年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发情交配。雄兽之间的争偶形式于其他羊类相似,但没有其他羊类激烈。雌兽的怀孕期为5~6个月,6~7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10天后就能在岩石上攀登,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8~20年。岩羊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贺兰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在这里实行全面的禁猎,岩羊资源得到恢复。现在,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已接近12000只,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54只,居世界之首。(选自2010年第3A期《百科知识》)【小题1】.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其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小题2】.宁夏人为什么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 (2分)【小题3】.“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句中“仅”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小题4】.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5】.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岩羊的几个特点。(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大丰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二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12分)外星植物的颜色林泉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绿色星球,在它上面生长的植物多以绿色为主。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其他星球上的植物可能比地球上的植物拥有更为缤纷的颜色,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甚至可能是七色彩虹中的任何一种,不过,蓝色除外。这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恒星的质量、温度决定着行星表面的环境状态,而环境状态又决定了生命能否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外星植物如果存在,它们的颜色将取决于本星系的“太阳”光线的光质(光谱成分)。光合作用最理想的颜色是黑色。从理想的情况来说,叶子颜色应该是黑色的,因为这样它就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便于更大限度地用这些光进行光合作用,来更多地制造自己的食物。然而,大自然为什么“选择”了绿色呢!这就要从远古谈起了。地球上最初的植物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一种原始细菌。因为能够透进海洋里的光是很少的,所以,这种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必须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够制造自己的食物。所以,这种植物就呈现很暗的颜色,可以联想到我们现在吃的海带的颜色。比如,生活在深水中的红藻含有一种叫藻红蛋白的东西,它就可以吸收很多种颜色的光,所以它的叶子就几乎是黑色的,这对在深水中进行光合作用是最理想的。后来,地壳运动使海洋变成了陆地,这些植物必须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现在,它们生活在有充分光线的地方,再像原来那样,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就容易被这么多的光线灼伤了。所以,绝大部分的陆生植物,由于光线充足,绿光完全没被吸收利用,而是都被反射出去了。我们眼睛接受到这种光线,所以看到的植物是呈现绿色的。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地球外的植物也是绿色的吗?我们已经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绿色,这是因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得最少的太阳光就是绿色光。而其他恒星发出的光的光谱可能与太阳不同,因此在其他行星上生长的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吸收和反射的光也可能不同。通过进化,外星植物会吸收光线中某一种或几种颜色。如果外星球上的植物叶片对红色光线的吸收最弱,那么这个外星的森林和草地非常可能是红色。科学家认为,彩虹光谱中的所有颜色都有可能成为外星植物的颜色,但是他们认为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外星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因为蓝色蕴含的光能比较高。植物对光线的吸收效率取决于光线蕴含能量的强弱,蓝光能量较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因此更容易被叶片吸收。这种直接的“颜色辨别法”等于为宇航员在太空航行中寻找生物提供了“第一准则”。通过分析其他星球的光谱得出的研究结果,宇航员在寻找外星植物时就会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颜色为目标。(选自2010年第9期《百科知识》,有删节)【小题1】.外星植物如果存在,那么决定外星植物颜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小题2】.联系语境,说说文中加点短语“绝大部分”和“非常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小题3】.文中画线句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小题4】.地球上绝大部分陆上植物呈现出绿色的原因是什么?(2分)【小题5】.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江苏大丰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11分)
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岩羊是宁夏贺兰山野生动物中的优势物种,种群密度居世界之首。二是最近我国学者将原本被归入“四川亚种”的贺兰山岩羊,重新认定为一个既有别于“四川亚种”、又有别于“西藏亚种”的新亚种——“贺兰山亚种”。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岩羊曾遍布整个宁夏,而现在仅分布于贺兰山。在著名的贺兰山岩画中,就有一幅岩羊群岩画,形象生动,写实性强,有的岩羊在吃草,有的在抵角,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宁夏人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它与生活在四川等地的四川岩羊有一定的区别。四川的岩羊个体较大,角形舒展,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在角尖之间,而贺兰山岩羊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则在两角的外弧之间。另外,两者的毛色和体形也有所区别。
就体形而言,岩羊很像绵羊,不过它的角不盘旋,而近似山羊,但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它的体形中等,体长120~40厘米,尾长13~20厘米,体重为60~75千克。头部长而狭,耳朵短小。通身均为青灰色。体侧的下缘从腋下开始,经腰部、鼠鼷部,一直到后肢的前面蹄子上边,有一条明显的黑纹。雄兽和雌兽都有角,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雄兽的角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最高记录为84.4厘米,既不像盘羊那样盘成螺旋形,而且有很多褶皱和颗粒,也不像北山羊那样朝后呈弯刀形,而且具横棱,而是先向上,再向两侧分开外展,然后在一半处稍向后弯,角尖略微偏向上方。虽然没有盘羊和北山羊角那样奇特,但也因为特别粗大,显得十分雄伟。
岩羊栖息在海拔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有较强的耐寒性。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因而有保护作用。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山峦的本领在动物中是无与伦比的。受惊时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险峻陡峭的山崖。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逃到山脊上以后,总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再飞奔而逃,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丧生。岩羊性喜群居,常十多只或几十只在一起活动,有时也可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群体成员的依恋性很强,如果有的成员不幸死亡,其他成员常将死尸围住,不让兀鹫等食腐动物叼走。
岩羊每年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发情交配。雄兽之间的争偶形式于其他羊类相似,但没有其他羊类激烈。雌兽的怀孕期为5~6个月,6~7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10天后就能在岩石上攀登,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8~20年。
岩羊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贺兰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在这里实行全面的禁猎,岩羊资源得到恢复。现在,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已接近12000只,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54只,居世界之首。
(选自2010年第3A期《百科知识》)
1..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其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宁夏人为什么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 (2分)
3..“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句中“仅”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4..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5..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岩羊的几个特点。(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江苏大丰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一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11分)
白腹黑啄木鸟
啄木鸟是在森林中勤于啄木、嗜食森林害虫的著名益鸟,我国最为常见的是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而白腹黑啄木鸟是其中最为珍稀的一种。
  白腹黑啄木鸟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前额、头顶、枕部为红色,头顶和枕部的羽毛伸长,形成一个长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也是红色,其余头、颈、胸和上体均为黑色,腰部和腹部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还有铜绿色的光泽。雌鸟与雄鸟的羽色相似,但头顶不是红色,而是黑色,也没有红色的颚纹。
白腹黑啄木鸟在我国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等山地,在国外还分布于韩国、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森林中鞘翅目的象甲、伪步行甲、天牛幼虫、金龟甲,鳞翅目的逼债蛾、螟蛾,以及花蝽象、臭蝽象、蝗虫、蚂蚁、蛴螬等害虫都是林木的大敌。采用飞机喷洒化学农药灭虫的方法,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隐藏在树皮下,甚至钻入木质部的害虫,特别是小囊虫、天牛幼虫、蛴螬、白蚁等,用人工防治是很难奏效的。啄木鸟却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它的嘴强直而尖,不仅能啄开树皮,而且也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分,很像木工用的凿子,它的舌细长而柔软,能长长地伸出嘴的外面,还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围在头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弹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张,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舌尖角质化,有成排的倒须钩和黏液,非常适合钩取树干上的昆虫及幼虫。
白腹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树洞中,洞巢多选择在高大的死树和枯立木上,而不在活的树木上凿洞。每个洞巢都是由雄鸟和雌鸟自己啄成。有趣的是,它们用过的洞巢,第二年就不会再用了,有时它还在一年里凿上许多个洞,这样就为也在洞中筑巢,又不会自己凿洞的椋鸟、大山雀、红尾鸲、麻雀等森林食虫鸟类提供了条件,为这些保护森林的鸟类大军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白腹啄木鸟每窝产卵2~4枚。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而在育雏期间,也正是它们大量消灭害虫的时候。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且啄木的速度极快,几乎是音速的两倍,它的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原来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生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这种精妙的防震设置原理,给防震工程学提供了安全运动防护帽和防震盔的正确设计方案。
(2010年第5A期《百科知识》)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白腹黑啄木鸟的特点。(2分)
2..“白腹黑啄木鸟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句中“约”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3..为什么说啄木鸟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2分)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白腹黑啄木鸟“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的原因是什么?(2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又七分之一是什么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