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组装后电脑闪了一下就没反应了,CPUcpu水冷散热器器更是转都不转一下

如何配组装电脑?
按投票排序
土豪请去卡吧(百度显卡吧),够用党请去图吧(百度图拉丁吧)
『三千预算进卡吧,一万神机抱回家』
『三千预算进图吧,学校对面开网吧』
题主问的是怎样组装,不是怎样选购一台电脑吧…为什么大家都在讲怎么选购,下面是我在“什么值得买”上面发的一篇经验,内容可以转载,不过可以请带上下面这个硬广,谢谢============更新之前为了图方便,直接把我在什么值得买写的连图带字复制过来…但一次性直接复制,导致图片都没了…排版也是乱的…这次重新粘了一下图片,图片有的是自己拍的(特别是拍虚了的渣图…),有的是百度上找的,有的是电商上截图以后自己标记的。如果有什么侵犯到别人权益的,请联系我~(因为复制过来的图片,所以有什么值得买的水印,但是这篇经验确实是我发的,所以不是盗贴哈)(微信号:mxlbkj,主要是电脑、数码方面的一些信息,可以直接发消息提问的)(微信号:mxlbkj,主要是电脑、数码方面的一些信息,可以直接发消息提问的)
另外还有两篇我觉得不错的选购方面的经验
两位讲的都比较详细,但撸主这篇主要是想讲讲一些装机方面的细节,供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然后继续剁手,做好IT狗 ,高手轻拍啊。不过在展开来说之前,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忽略了,那就是网上的组装机,其实比自己组装起来便宜,而且有的便宜不少,自己装机一个原因是乐趣,另一个是自由,并不全是因为性价比。
请忽略我经验里面装反的散热器风扇——因为怕误导别人,所以转过来的时候把图删了。另外关于H81——这是朋友选的,当时活动只要299,朋友不太懂,我告诉他,H81和B85两个实际用起来确实差别不大(至少对他的使用范围里是这样)原因只有价格,千万别觉得这里没必要省那里没必要省,3000预算进卡吧,1W神机抱回家的顺口溜就是这么来的。我觉得可以理解,自己配请换成B85。处理器没用E3也是因为便宜。但便宜也有前提——够用。下面就进入正题:
首先来说,组成电脑的几个部件, 别砸我,我也就想从简单的写起,免得看完了高手觉得无聊,菜鸟觉得看不懂……自己DIY的话,主要还是CPU、主板、内存、硬盘、电源、机箱、显卡,算上外设和配件还有显示器、键盘鼠标,以及普通人很少配到的光驱、声卡之类的。具体的品牌选择等等,上面那篇文章已经介绍的比较清楚了,我们主要来看看相互之间的匹配。
1、机箱和主板的尺寸型号从大到依次是:(标准型)ATX 305mm x 180-250mm& (紧凑型)M-ATX 284×208mm(即Mini-ATX)&(迷你型)M-ITX 170mm x 170mm(即Mini-ITX),这些是现在主流的一些尺寸,另外的诸如EATX、AT、XT、DTX之类的应该不会看这篇文章的……大机箱比如ATX可以容纳小主板比如M-ATX和ITX,但小机箱不能容纳大主板(废话),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小机箱,像淘宝现在有买很多二手的Mac mini的机箱,可以自己组装成Mac mini的样子,但是它实际上普通的ITX主板是放不进去的。
2、主板和CPU,以目前的市场,只有Intel和AMD两种选择,首先当然是支持AMD芯片的主板没有办法安装Intel的CPU,反之亦然。再其次,Intel和AMD各自又细分为Intel有:LGA 2011(主要是高端系列,LGA是芯片封装的方法,这个普通消费者不必在意),LGA 1150(最新的酷睿第四代,会逐渐取代后面的)LGA 1155(第一到第三代酷睿用的这种接口),LGA 775(1155出现之前的接口了,很老,现在比较少见到了)AMD有:AM3+和AM3(AM3+是最新的专为“推土机”系列优化的CPU接口,AM3则较AMD3+老一些,可通过刷新BIOS支持AM3+的),FM2+和FM2(区别主要是FM2+支持第三代的APU和CPU,FM2不支持),另外除了上述两种以外,市面上还有一种整合CPU主板,主要是主打低价低功耗,对要求不高的办公、做NAS之类的可以考虑。购买前最好查清楚CPU的接口,再对应去买主板,虽然AMD的接口有刷BIOS支持新U的,但这不适合新手。
3、内存条和主板,内存其实现在市面上基本上都是DDR3的内存了,但还是要注意,二手市场还是有些DDR2的内存卖的比较便宜,切莫为了省钱买个不能用的。再一个笔记本内存和台式机内存并不一样,现在有一些比如上面提到的整合CPU主板或者一些主打便捷小巧的主板平台上,可能会用到笔记本内存,而笔记本内存和台式机内存又各自有DDR3和DDR2,所以主要还是看参数,特别还要注意的是SMZDM推荐过的技嘉的这款NUC,它本身买来不带内存,用的就是笔记本内存。
4、显卡的尺寸只在选择小机箱时需要照顾到,如果机箱是小机箱,可能就需要选择“半高显卡”(可以直接搜索的到),但这不一定,还是看具体型号,比如撸主这个乔思伯的V4装机,显卡26cm,再多就放不下了,大家在购买显卡的时候参数里面也是有的,可以对照着来。需要另外特别注意的是,现在的独立显卡,基本上都是占用两个槽的比较多,所以机箱小了一定要看槽数够不够。
5、电源、硬盘及其他:电源其实比较简单,普通的电源大小是固定的,这里特别提出这个,是因为现在很多小机箱是用的Micro电源,这种机箱的话,普通标准尺寸的电源是塞不下的。另外还有一些机箱本身集成电源,形状不规则,这个就不多说了,反正本身带的,也就不怕尺寸问题了。硬盘普通台式机当然用3.5寸和2.5寸都没问题,但同样是小机箱就会面临尺寸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改款苹果机箱,就只能用2.5寸的硬盘去替换,另外固态硬盘基本都是2.5寸或者是mSATA接口的更小尺寸,所以这个不用担心。最后就是散热器,主要也还是小机箱用不了太大的散热器,再一个如果是单独买的散热器,还是要注意跟CPU匹配,有的是多平台的散热器这种比较好弄,如果是针对某一种接口的CPU,那就一定要看仔细了。散热器也并不是越大越贵越好,买大了反而是浪费,笔者自己感觉,39块钱的红海mini,用起来感觉已经不错了。
总结一下尺寸问题,大家发现了啥没有?那就是——小机箱坑爹啊!虽然小机箱长的好看又省地方呢,但最需要顾忌到尺寸问题的就是小机箱,所以撸主还是建议刚开始装机的朋友选择大一点的机箱,至少是M-ATX以上。否则你会有很多问题需要纠结的。
接下来,选购好东西,就是装机的阶段了。撸主就用最近帮朋友装的一台机器来讲解吧。涉及到其他平台的,就只有用网上图片来代替了,勿怪首先贴个配置:价格?149京东价格?229京东价格?379京东价格?519京东价格?999京东价格?399京东价格?39.9京东价格?799京东
然后说说选择配件时候的考量(部分内容可能和撸主前面发的那位发的经验有所重叠,不过反正看看无妨),CPU方面,撸主配机子的时候一般是按照不带显示器的话,2000以下用奔腾,3000以下用i3,用i5,5000以上用i7,这个大体上的标准。而品牌倾向呢,CPU我比较倾向于Intel,因为在用过的实际感受里,确实要相对稳定一些,这个上面一定要明白:更多的核≠性能高,我常给身边装机的小白朋友说,AMD的低端4核就好像是4个小朋友,而Intel的双核相当于两个大人(当然实际差距不一定是那么大,但大概意思是这样),配机器和买其他商品一样,两个品牌同价位的东西不可能差距太大,要不然另一个牌子早垮了。主板的话撸主主要是求稳定,因为性能上排除掉新系列出新的技术以外,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确实比较小,比如同样是Z87,京东有600多的,也有1000多的,实际使用起来真能有那么大差距吗?撸主是不这么觉得的。当然,也不至于配个1W的电脑,用个4、5百的主板,总之是合适就好。内存的话,一定建议在B2C网站上买,这个东西猫腻比较多,造假也比较容易,我是基本不敢在X宝上买这个的,这个可以选择买两根组“双通道”,也可以用单根,对性能有一些提升,就相当于是把路拓宽了一倍,但实际性能,当然差距只有一点点,撸主是想的这主板只有两个插槽,留一个方便以后升级,所以才只用了单根8G。以后不准备升级的话,还是两根好一些。硬盘现在鼓励大家有条件的话还是用SSD,或者SSD+机械硬盘,这个机子只有一个机械盘是只是因为朋友这个机子是用来制图的,完了以后很多东西要存,所以没啥必要用SSD。显卡是在预算内选了一个基本上能选的最好的了,大家只要别被大显存忽悠就是了,因为有的低端显卡打着大显存的口号,但实际上用的是GDDR3的内存,而中高端基本上都是GDDR5,这个差距很大。散热器,因为这次买的是散片的CPU,必须自己配个散热器,而红海mini经过了撸主以前的使用,感觉还不错,性价比很高。电源呢,就更是稳中之稳了,那篇文章里已经推荐过很多品牌了,千万不要买杂牌哦,要不然东西能全毁在它上面。显示器是综合LED+AH-IPS+23寸的配置选的,这个应该没有太多讲的,就不多说了。
下面就开始装机了,首先拿到所有配件以后,大家还是先都打开来看看有没有损坏的,好马上联系退换货,免得装机装到一般才发现内存是折断的神马的,就糟心了。检查完以后,准备一个螺丝刀,一个橡皮擦,几根扎线带(机箱一般有送,没送的话有些包装里面的软的扎线也可以拿来用用。)就可以开始装了。先最好是把主板放平,把CPU、内存插上,再放到机箱内去上螺丝,这样做的原因是先把主板装在机箱里再安CPU内存的话,地方太窄不好操作。1.CPU拆开以后看看正反面是不是都完好。然后把主板上CPU位置的拉杆拉上来,然后把CPU上两边各一个的缺角对准主板上的突起的部分,轻轻放下去,千万不要大力去按哦,容易把针弄弯弄断之类的。LGA775之后,Intel开始采用这种针脚在主板上,CPU只留接触点的作法,主要是为了避免CPU的针脚被损坏,因为CPU比较比较小块。安好以后把拉杆拉下来扣好。2.给CPU涂上硅脂,然后安装散热器,硅脂这东西,主要是为了增加散热器和CPU之间的接触,因为如果只是两个金属贴在一起的话,很可能有很大缝隙,有没有这个温度有时候能相差几十度。一般你买散热器的话,都会自带一小包硅脂,如果是盒装自带的风扇,本身就有硅脂在散热器上,撸主这个属于是涂多了……实际上只要涂CPU最中间的一点,在散热器的挤压下,它会铺平铺开的。3.把散热器的底座卡扣底座安装上,如果是买的盒装CPU,自带风扇的话,是没有这个圈的,是直接卡在CPU四周的4个小洞里,然后转一下。这个散热器的话是先把4个角卡进去以后,再用黑色的像大头针一样的4个塑料“钉子”插进4个白色的小洞里把背面给卡紧。安好以后记得看一下主板背面看有没有完全卡好。后面还有我找到的一个LGA775和1156平台的散热器安装说明,安好以后在后面确认一下4.把散热器卡到卡口上去,记得先撕掉接触CPU那一面的薄膜,这个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卡子的两端一头是能活动的,一头是不能活动的,先把不能活动的那头卡在刚才安的“黑圈子”上,然后再把另外一端压下去卡在另外一头。二是要注意风扇的方向,风扇要对准机箱背后的出风口但是风扇logo朝外,也就是说,结构差不多是风扇→散热器→机箱散热孔。这样才是主动散热5.把内存安装好,因为自己装内存的时候6.内存和CPU搞定以后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然后准备后I/O面板(在主板的包装里,因为各家的接口的布局不太一样,但后面板的总大小是一样的,所以各家自己生产自己的这块面板,其实主要用处也只是使背后没有太大的空隙,比较美观、防尘)新手可以先拿着在主板后面的接口那边比一下,然后安装在机箱里,这个就要略使一点劲了,大部分的机箱都比较紧。7.上好后面的I/O面板以后,就是上螺丝了,通常机箱里的螺丝有下面这两种,小的这个一般用来上主板(也遇到过例外),但当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清楚用哪个时,还是建议先试试小的,免得把螺丝孔弄大了导致螺丝拧不紧。另外,第一颗螺丝不要拧太紧,这个是一般常识了,因为可能上后面的螺丝的时候需要挪动主板,第一颗上太紧了就不好挪了。8.连接电源线和前置面板(即机箱里前面板延伸到机箱内部的线,接上它们,机箱上的USB口、音频口才能能够使用)
a.别的线其实都比较容易,对新手来说,可能比较复杂的,就是下面这几根线了。这几根其实就是控制机箱上的开关、重启和电源灯的。分别是POWER LED+(电源灯正极)、POWER LED-(电源灯负极)、RESET SW(重启键)、POWER SW(开关键),这个的插拔,一定记得按照说明书来插,教大家一个插线的方法,那就是把这几个线的位置找好以后,用胶带缠起来,这样比较容易插到主板上,不需要用收使劲捏着。
b.前置USB,首先最容易辨认和安装的就是原生USB3.0的接口,只要把插头的突出部分对准插槽上的那个小缺口,就可以插稳。
USB2.0的接口,形状就略有不同了,但你可以看到它实际上是9根针,右下角那个位置少一根针说以接反了的话是插不进去的,注意哦。
c.前置AUDIO,音频线也是9根pin,但排列和USB就不同了,在网上找了张图(这种需要分散来接的,是很老的接线方式,新的已经直接整合成下面的样子了),它也同样是接反了的话是插不进去的。
除了上面这些,主板上还有一些其他的类似的几根针的接口,容易造成误导,比如SPEAKER(即连接蜂鸣器的接口,用于故障判断,但是撸主很不喜欢那声音,所以一般都不会装它…),大家只要注意,通常USB接口旁边会写清楚诸如USB1、2、3等等(比如上面的图上的F_USB1,F代表的是Front,前置的意思),而电源开关等等会写F_CONF_PANNEL等等类似的字眼,AUDIO也以此类推。
d.电源线,现在的主流电源线,都分成了两股。做成20针+4针的结构,这样做是因为某些低端主板实际上只需要20针的接口(基本上确实是很低端的那种),而中高端的是24针,但为了保持通用性,所以把后面那4针单独分开,我们只需要看一下自己主板上是24还是20,然后决定要不要把那4针并到20针上一起接上,电源线因为直接做成了有的方有的圆,只有接对方向才能塞进去,所以这个也只要注意不要使劲去插就好了。
e.CPU供电和CPU风扇线,这两个一起介绍只是因为这两个通常都在CPU旁边,但并不是同一个接口,而且一个是进电,一个是出电。CPU风扇是下面第一个图,一般旁边写的有CPU_FAN,因为上面设计了插槽的渠道,所以也不用担心插反。CPU供电,则是从电源线接出来,但接口有两种,目前大部分的还是以4针的为主,部分高端的才看的到8针的CPU供电端口,只要把接口插上,把卡扣卡好就行了,因为和主板供电一样是方形+圆形口,所以同样不要担心插反。4针的CPU供电8针的CPU供电9.安装显卡
显卡的安装相对容易,一般来说机箱后面的槽是封住的,而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螺丝把一个挡片固定在背后,另外一种则是直接和机箱一体的铁片,直接前后搬一下扯下来就好了(这种不太好,毕竟不安显卡就没法复原,有一个窟窿在那。但好在一般很少不用显卡。),现在显卡的接口相对单一,基本上都是PCI-E为主了,老的接口已经都几乎淘汰光了。第一张图里就是显卡的插槽,接入的难度不大,只要记住把显卡上面金手指的保护壳去掉,然后接入到接口,再上紧螺丝就OK了。
唯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的中高端的独立显卡大多需要独立供电,供电的接口和CPU的供电接口类似,都是带一个卡扣的方形+圆形接口,一般是6针的。把显卡固定好以后,再把电源线接上。显卡安装比较简单,但是如果需要拆除的话,则注意需要搬动一下接口图右上角的那个小棍,待显卡被弹起来一点,再拔。10.安装硬盘和光驱
a.无论是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现在的接口都是一样的,都是像下面的左边数据右边电源,而这两个接口都被设计成L型,当然也是为了防止插错(现在各个接口都比较人性化了,不像老的IDE线比较模糊)接电源口的线是从电脑的电源上面出来的,大家只要找到长短一致的线接上就行了。
b.SATA数据接口的线一般主板的盒子里都会送一两根。这个的接法就是一头接在主板的SATA接口上,一头接在硬盘上,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主板并不是所有接口都是SATA3.0的,所以最好查看一下说明书,确定哪些是SATA3.0(低端主板有的全是SATA2.0,那就没办法了),特别是SSD,如果接到SATA2.0,接口的速率带宽会有瓶颈的。
c.光驱/刻录机,和硬盘的接口一样,现在也都是SATA接口,但光驱一般要求没那么高,所以SATA2.0也足够了。(有空余的SATA3.0也可以接在3.0接口上)11.其他接线,除了上述的这些线的接法以外,装机还可能遇到其他的一些额外的东西,比如:
a.机箱散热风扇
有的机箱赠送或者自己额外购买了散热用的风扇,如果是机箱本身送的,那么一般不存在适配问题,但如果是自己想额外购买散热风扇的话,就要注意机箱是否有预留相应尺寸的散热孔给风扇。(风扇大多会带来噪音的问题,所以如果不是特别高端的设备,温度不是特别高的话,不建议装额外的散热风扇),然后风扇安装前先在靠机箱一侧安装防尘网,然后把风扇安装在防尘网后面,这里有个小技巧,那就是风扇有logo的一面一般是出风的方向,所以最好logo面对外,这样才能把热气散出去。而这种风扇的电源线,通常是老式的4针梯型接口,现在的电源还是保留了这些线的,大家从电源部分找一下就行了。另外,这种老式的电源线其实是可以和SATA电源线之间相互转换的,通过下面那种转换线就可以实现。
对于某些摄影爱好者来说,一个方便的内置读卡器,比起自己每次插拔一个读卡器可是方便很多,但实际上,读卡器的安装方法,和前置的其他USB接口是一样的,它的背后,也是上面提到的USB2.0、USB3.0等等。读卡器有的是机箱自带,也可以自己购买光驱位的那种读卡器,但如果本身前置有USB3.0接口的话,就要注意,主板需要至少两个原生USB3.0的那种接口才能满足读卡器和前置USB3.0同时用。
c.风扇调速器
某些高端机箱上面是带有风扇调速器的,当然这个也是可以加装的,但成本高,效果一般,性价比不是很高。大多数风扇调速器,都是在CPU风扇的电源接口和CPU风扇的线之间再加装一根线,其他的接口就和普通接口一样了,比如4针的老式电源接口。12.认识I/O面板,接上外设,主要的一些接口名之类的都在下面了,只大概讲一下一些常识。
a.USB接口一般黑色的是USB2.0,蓝色的是USB3.0,当然,这只是行业的规定标定,只是例外的倒也确实不多。
b.DVI是显示输出接口,现在大多桌面显示器都有DVI接口,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大家就只需要知道DVI-I能够兼容DVI-D,但是D不能兼容I,从接口的样子也能分辨清楚,因为D的接口只有一根横线,而I有4个额外的针脚,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c.在外接显示器的时候,首选的还是DVI或者HDMI,这两者区别不大,VGA接口因为是模拟信号,而且已经是老标准了,所以对于分辨率超过了以上的屏幕,略感吃力,清晰度确实是有差别的。当然,如果你的显卡和显示器都有带DP接口的话,DP接口是更好的选择。
d.音频接口中,绿色的是输出,也就是接耳机、音箱的,红色的是输入,也就是接麦克风的。至于其他的几个接口,相信能用到它们的人,也都不需要我介绍了……
e.台式机可以通过购买USB的无线网卡实现无线上网,无线并不是手机和笔记本的专利,因此如果布线比较麻烦的话,台式机可以考虑购买无线网卡。但确实稳定性不如有线,能用有线还是尽量用有线。13.最后就是注意美观了,装机过程中,记得一边做一边把线扎好,千万别乱七八糟一起排,那样既不利于机箱内散热,也妨碍后面的装机。内存条、显卡等有金手指的零件,插之前最好用橡皮擦擦一下,但是要注意把擦下来的橡皮屑清理干净,擦是为了防止外面的氧化层影响接触。电脑用的时间长了以后,开机没反应,屏幕完全是黑的那种,一多半的可能都是内存条松动、或者内存条时间长了氧化层影响的。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看看你显示器开了没 。总结:
这篇经验大概写了有一阵子,在脑袋里想的时候觉得不多,但实际写的时候还是花了好长的篇幅,撸主只算是个数码爱好者,内容上可能有些有问题或者有没提到的部分,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
像最开始提到额那样,装机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自由,但如果是完全的数码小白,而又冲着性价比去DIY的话,还是找身边比较懂的朋友要靠谱一点,成了装机界的“女司机”就不好了
补充:千万千万要配上固态硬盘。机械和固态,天地之别!补充:千万千万要配上固态硬盘。机械和固态,天地之别!
我的观点一直是,装机要说三件事:预算、需求和可以沿用的零件。PC DIY 的性价比优势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土豪(和教徒),但是很多人装机都故意听信他人,弄到自己最后非常不爽,何必呢?在这三件事里,「需求」决定了预算会向哪里倾斜,并限制零件的选择范围;而「可以沿用的零件」则决定了配置单中哪些空格可以划掉。后者主要是针对硬盘的,毕竟数据无价,不是吗?下面是装机过程里一些常见的模式。整个装机的决策流程极其复杂,要化成决策图的话估计得至少 A3 的纸。固态硬盘是硬件毒品,没有的必须入,有的则可以沿用。你现在的硬盘要换吗?它是惟一的硬盘还是固态硬盘之外的仓库盘?现在所用的内存是什么接口的?如果是 DDR3 则可以直接沿用。(只针对 2014 年早期。)现在的 CPU 基本上就固定 Intel 了,AMD 实在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啊……要是几年前这一块还得分情况详细讨论呢。打游戏吗?如果打游戏就至少得配 700 元的独立显卡。因为 700 以下的独显还没集成显卡快。通常 6000 元以内的机器中是分 1/3 的预算给显卡。你对机器的体积有要求吗?如果有,主板、机箱、电源、散热器这些的选型就和没要求时有很大变化了。你是否对硬件选择有特别的限制?这些可以强力压缩硬件的选型范围。等这些都问完就可以根据预算以及其分配选硬件了。一般分配预算的时候,CPU + 主板是一组,显卡是一组,内存是一组,机箱、电源、散热器是一组,硬盘是一组。等你初选完毕就要反复调整,比如将 CPU 主板的钱划到显卡里这种。等你觉得调整已无必要就上京东淘宝搞起吧。
配电脑是一项比较考验知识的工作
首先你得看是给男性还是女性配……女性的话还要兼顾外形 男性是注重性能还有性价比的 其实不想麻烦的话 也可以找品牌的自组电脑 虽然可能比自己组装的要贵一点 但是保修什么的比较靠谱
正文开始………… 组装电脑分CPU 主板 内存 硬盘 显卡 电源 机箱 还是有屏幕和其他外设
cpu 目前intel的CPU火热 他的最新一代cpu也挺进14nm技术 从200多到1w+都有布局……首选还是最新一代的CPU 虽然性价比可能不如老CPU,但它的功耗和效率一般是最好的 如果你是游戏党,高级玩家就来块E5型服务器CPU吧……虽然我对它的内部娱乐性指令集有多少表示怀疑……普通游戏党来块酷睿i5以上的 家用不折腾的话即使低端的奔腾G3258也没问题 至于intel对手AMD技术上已经被落后不少……不过它的CPU性价比还是相当高的 内部集成显示核心甩intel好几条街…… 先让我休息一下……点赞人多的话我继续更……
Google "cpu performance price chart", 可以找到关于CPU性价比的一些图表,从而可以快速地大致了解当下哪些型号性价比最高,哪些属于主流产品,哪些属于高配。比如这个图:同理,显卡也有CPU和显卡定下来了,其他配件就是按部就班了。
CPU 显卡 硬盘
之前有一位的回答,贴图有些老旧了。本人刚好配了一台1W5价位的电脑给自己,配件都是自己选购的,介绍一下经验给题主做个借鉴。苦苦做了两个月功课,文科男也算是基本弄明白电脑该怎么选。1.主板主板是现阶段制约电脑效率的最大障碍,主板也是最关键的核心,如果主板选择不当,机器的效能无法全部发挥出来。厂商推荐华硕,技嘉。华硕是主板老厂,稳稳占据第一销量不是没有道理的,做工好,用料扎实。技嘉偏向游戏方面,但是同样也是值得信赖的产品,尤其是声卡网卡方面别出心裁。平台推荐z97,x99平台怎么选主要是看预算,z97是现阶段主流,超频等等功能都是巅峰期。x99是未来的主流,价格也是未来级的,主要是支持6,8核cpu,和ddr4内存,现在来看cpu和ddr4性价比实在太差了,也就是说x99平台还没有真正的适用产品。我是这么想的,请指正。2.cpu和内存简单说,Z97选择一定是i7-4790k,2K价格不贵。e系列的是工程和作图比较擅长。内存,骇客神条savage2400是不错的选择,高端也有beast系列等,还有海盗船的内存也很扎实。3.显卡用不到天梯什么的,数据最强r9 295x2,玩游戏最好的就是gtx泰坦系列和最新的GTX980,往下就是970,再下就是780ti了。土豪选择980sli。大土豪选择4titan。4.硬盘希捷西数都可以,没太大区别,不要考虑太多,理论上好和坏实际上未必有体会。重点还是ssd,现在ssd太多了,最好是三星850pro,容量自己选择。m.2理论上是超越ssd的,但是价格虚高,性能也有待考证。4.散热,电源散热就是一分钱一分货,200多的水冷就差不多,玩机器厉害的就买贵一些,风冷现在看还是差一点。酷冷至尊还可以。电源就是80plus认证的比较好,金牌银牌什么的都可以,新手选模组会比较容易操作。5.机箱这个真的就随便了,看好主板和机箱是不是匹配,一般都是atx,机箱散热要好。6.键鼠键鼠就有点难以选择了,机械键盘配razer,新手应该是够了。高端也有美加狮啥的。希望有帮到题主吧~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明确需求。是上网看电影打网游,单机游戏图形渲染,跑不跑科学计算或者数据库。
在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分配预算。举例来说:看电影多的,重点放在 显示器 硬盘 显然要优于CPU显卡。单机游戏党,I7不如换I5,多余的钱升级键盘,鼠标。我自己的电脑性能要求不高,但是原理图,程序,手册这些要看的比较多,就可以考虑多屏。
硬件选择上首先要保证兼容,CPU插槽和主板的对应,然后尽量选择比较常用的。然后根据整体的功耗,预留出一定的升级空间选择电源。
组装上如果在实体店购买的,不用自己动手。网购的也不用怕,按照手册来,现在的接口都有 防呆设计 插错是插不进去的。
ps:装系统的时候不要叫别人ghost,帮朋友修电脑见过各种ghost系统的奇葩问题。
确定预算,确定用途,不要理会加钱党
组装电脑如果自己不会,还是找一个会的,如果是自己要学,而且要学精。那最少要半年。首先要明白电脑的极大组成部分,然后要了解目前最新的硬件都是些什么型号的,然后自己去对比以前的型号,什么样的主板搭配什么样的cpu之类的,什么样的显卡好,等等。建议多去对比!比如显卡,在网上看得了显卡,可以把显卡的型号和厂家在百度搜一下,问问这个怎么样!在百度知道里面很多人回答的!这个要靠经验和时间的积累,而且电子产品换代很快。需要经常关注这方面的。你才能精通。所以还是多钱潜水!
上中关村网站 看一个小时文章。
直接去网上贴吧,或者各种渠道要配置单,然后拿去实体店对比就行啦。现在价格很透明 。只要别人诚意告诉你适合的配置。
求教各位大神
大一新生一枚
想要自己组装一个笔记本电脑
预算在4000块左右
要用来学习CAD
还会玩一些LOL
有什么硬件推荐的吗??谢谢了
明确需求,处理预算,最后去电脑城被骗
各位大牛,我想问一下这样配置可以吗,CPU,显卡主板内存能完美兼容吗?电源500P够吗,需要散热器吗还?对机箱选择有什么特殊要求吗?各位大牛,我想问一下这样配置可以吗,CPU,显卡主板内存能完美兼容吗?电源500P够吗,需要散热器吗还?对机箱选择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散热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