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圆柱圆锥体积练习题的体积是57平方厘米,如果用x和y表示它的底面积和高,x和y有什么比例

12、一根长8米的圆柱体木料,把它平均截成6段后,表面积增加了60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3、一个棱长12厘米的正方体,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
)平方厘米。
14、把一个高6厘米的圆锥沿高切成两个半圆锥,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厘米,原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5、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一定时,它的侧面积和高成(
)比例,在6x=7y中(x、y都不为0),x和y成(
)比例。
二、判断对错
(8分)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

3、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柱体的体积就扩大4倍。

4、如果圆柱体的高与底面周长相等,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5、把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直径与高一定相等。

6、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下载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下列函数关系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A.三角形的底边为一常数,则三角形的面积y与三角形的高x之间的函数关系B.多边形的内角和α与边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C.长方形的面积为一常数,则长方形的长y与宽x之间的函数关系D.圆锥的底面积为一常数,则圆锥的体积V与圆锥的高h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下列函数关系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三角形的底边为一常数,则三角形的面积y与三角形的高x间的函数关系B.多边形的内角和α与边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C.矩形的面积为一常数,则矩形的长y与宽x间的函数关系D.圆锥的底面积为一常数,则圆锥的体积V与圆锥的高h间的函数关系
【思路分析】
分别表示出这两个量的数量关系,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定义来判断
【解析过程】
A因为三角形面积=×底×高,不妨设底为常数a,所以y=ax,这是正比例函数;B由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知α=180(n-2)=180n-360,这是一次函数;C设长方形面积为常数s,则由长方形面积公式可知s=xy,即,是反比例函数;D设圆锥的底面积为常数s,则V=sh,这是正比例函数;综上,可知选C
由文字叙述,利用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式,再根据相关函数的定义,确定其是哪种函数关系式。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您现在的位置: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快捷导航:
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测试卷
来源: & 19:42:50&& 【一起学:终身教育引导者】
&&&&数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测试卷&&&&数&&&&一、填空题。1、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学&&&&)。&&&&2、按规律填数:100%,0.9,数),_______(成数)。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4、比300少20%的数是(&&&&,______(百分数),_____(分数),_____(小&&&&)倍。))厘米。)%&&&&5、一个挂钟分针长5厘米,它的尖端走了一圈是(&&&&6、六(1)班有29名男同学,21名女同学,女同学占全班人数的(7、甲数是40,乙数是80,甲数是乙数的(8、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面积扩大(9、甲数是5,乙数是4,那么甲数比乙数多(10、把5克盐溶于9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倍。)%.)%.&&&&11、用同样长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则围成的(&&&&)面积最大。)&&&&12、六年级(1)班某天的出勤率是98%,班级共50人,这个班当天缺勤(人。二、选择题1、100比80大(A.20%)。B.25%C.80%&&&&小学奥数&&&&数学&&&&2、笑笑和淘气放学后一块儿回家。走了一段路程后,笑笑对淘气说:我己走了全程的40%,淘气说:我己走了全程的90%.(A.笑笑B.淘气C.无法确定)先到家。&&&&3、一台电冰箱的原价是2100元,现在按七折出售,求现价多少元?列式是(A)00×70%C2100×(1-70%))厘&&&&4、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米。A3B6C9D12&&&&5、九月份比八月份用水节约了8%,九月份的用水是八月份的(A108%B92%C8%D无法判断&&&&)&&&&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1、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2、在100克水中放入10克盐,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10%.(3、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4、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5、一种商品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15%.(&&&&)&&&&四、连线题:(将问题与相应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六年级一班有男同学25名,女同学20名。①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几倍?②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的百分之几?③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小学奥数&&&&20÷25(25-20)÷2025÷20&&&&数学&&&&④女同学比男同学少百分之几?⑤女同学比男同学少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五、实际应用题。&&&&(25-20)÷(25+20)(25-20)÷25&&&&1、同乐学校六年级有男生80人,女生6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2、同乐学校十月份的用电量是1200度,比九月份节省20%,同乐学校九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度?3、圆的周长为12.56米,那么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一件商品降价8折出售,便宜了84元,原价是多少元?5、笑笑在银行存了20000元人民币,定期三年,年利率是2.70%.到期时交纳利息所得税20%后,银行应付给笑笑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6、某村去年植树2400棵,比前年少20%,前年比去年多百分之几?&&&&一、填空。1、0.7÷=7:()==()%.52、5A=4B(A、B不等于0)。A:B=():()。3、:化成最简整数比是()。4、如果=,那么a和b成()比例关系。5、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分米的圆柱的体积是()。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米,体积是157立方米,它的高是()米。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8、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宽画()。&&&&小学奥数&&&&数学&&&&9、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10、:8的比值是(),如果再写一个比与它组成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是()。11、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比例关系。12、六年级数学竞赛及格人数占不及格人数的,这次竞赛六年级同学的及格率是()。1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0,减数与差的比是3:2,被减数是(),减数是()。14、一种盐水,按盐和水1:100配制而成。现要配制这种盐水8008克,需要盐()千克。15、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5和6,它们的比值是3,这个比例是()。16、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30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17、()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18、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和截的段数成()比例。&&&&二、选择。1、下面各比,能与:组成比例的是()。①3:4②4:3③:④:32、把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①100:101②1:101③1:99④1:100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4、现有三个数9、3、,从下面选()就可以组成比例。&&&&小学奥数&&&&数学&&&&①②④4④25、解比例=2:1,χ=()。①6②1.5③0.7④96、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一定成()。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7、小王的身高与体重成()。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8、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比是()。①2:3②3:2③4:9④9:49、一项工程,已经完成的与这项工程的比是3:5,还剩这项工程的()。①60%②40%③20%④166.6%10、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1.5毫米,比例尺是()。①1:20②1:2③1:200④20:111、全班人数一定,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成()。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12、一个圆柱,如果高不变,底面积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①3倍②6倍③9倍④27倍三、判断。1、订阅《小火炬》的总钱数和订的份数成正比例。()2、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用到图例。()3、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小学奥数&&&&数学&&&&4、全班有55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6,那么这个班有30名男生。()。5、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6、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0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也是5.()7、=B,那么A和B成反比例。()8、圆的周长和直径一定成正比例。()&&&&四、解比例。=:=:χ=&&&&40:χ=2.5:15:χ=5:16:=20:χ&&&&五、根据下列数据,算出各班参加竞赛成绩的及格率,再制成统计表。六(1)班16人,及格12人;六(2)班15人,及格13人;&&&&六(3)班11人,及格8人。&&&&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小学奥数&&&&数学&&&&一、填空(3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1分)1、圆形花坛的周长是62.8米,它的面积是()米。)m2.&&&&2、边长是10m的正方形中放置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3、12÷()=0.2=():()=()/20=()%)次手。)%.&&&&4、有6名运动员,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5、24千克是30千克的(&&&&)%,30千克比24千克多(&&&&6、把5克盐溶于9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7.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8.30,这个数原来最大是(),最小是()。8、用“万”作单位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是().9、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为25平方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42和70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8分)1、8:15比的前项加上1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30.2、男生比女生多25%,也就是女生比男生少25%.3、同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4、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5、在一个圆中,直径的数量是半径的1/2.()&&&&6.、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0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也是5.()7、一种商品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15%.(&&&&小学奥数&&&&)&&&&数学&&&&8、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8分)1、星期天,李老师带同学们乘汽车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玩,在公园玩了2小时后乘车回学校,下面图()描述的是上面的叙述。&&&&2、&&&&左图中,小明从右边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一定成()。&&&&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4、一个圆柱,如果高不变,底面积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①3倍②6倍③9倍④27倍&&&&小学奥数&&&&数学&&&&四、计算(26分)1、化简比(8分)81:270.3:0.095:5/70.25:1&&&&2、求比值(6分)3/7:19/210.11:220:0.875&&&&3、解方程(12分)x-40%x=1&&&&5x-5/6=5/4&&&&X+X/5=240&&&&五、图中“3&&&&36”表示3是36的因数,用“&&&&”&&&&表示下面图中各数之间的关系。(5分)&&&&小学奥数&&&&数学&&&&六、解决问题(32分)1、一个圆柱形水桶的底面周长是18.84dm,这个水桶的底面积是多少?(5分)&&&&2、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一共350千克,苹果和梨的比是4:3,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5分)&&&&3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共行了全程的80%,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分)&&&&4、商店有一款毛衣,售价120元,比原价便宜40%,原价多少元?(5分)&&&&小学奥数&&&&数学&&&&5.修路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105米,450天完成,如果要提前30天完成,那么实际每天要修多少米?(用方程解)(5分)&&&&6、下面是某班六个小组的男、女生课外藏书情况统计:(7分)&&&&小组男生册书/册女生册书/册&&&&一4640&&&&二3632&&&&三4048&&&&四3042&&&&五3840&&&&六4235&&&&请用统计图表示各小组男、女生课外藏书情况。册数/册男生:女生:&&&&根据上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小学奥数&&&&数学&&&&小学数学升学模拟试题(一)班级得分一、填空题(20分)1.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8.30,这个数原来最大是(),最小是()。2.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扩大1000倍,得365,则原来的小数是()。3.把边长是10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4.一个圆锥的高是24厘米,体积是80立方厘米,比与它等底的另一个圆柱体的体积少40立方厘米,另一个圆柱的高是()厘米。5.一批本子分发给六年级一班学生,平均每人分到12本。若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20本,若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得()本。6.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9.42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7.一个数的是,它的25%是()。8.把240按3:5分成甲、乙两个数,甲数是(),乙数是()。9.42和70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0.a×b=c,当()一定时,()和()成()比例。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1.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2.圆不论大小,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各自直径的倍。()3.把12分解质因数是12=1×2×2×3.()4.42-3x中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5.4比5少20%,就是5比4多20%.()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1.把3.597保留两位小数是()A.3.59B.3.60C.3.62.正方体的棱长与它的体积()。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一条直径为2厘米的半圆,它的周长是()A.6.28厘米B.3.14厘米C.5.14厘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射线长50米B.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C.:和4:3能组成比例5.如果*代表一个相同的自然数,那么下例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A.*÷B.÷C.×**四、计算题(35分)1.直接写出得数:(5分)142-69=0.56÷6.4+3=1.2×8=5.4+9=0.6×0.6=7÷0.8=4-4=3--=×5×7=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①÷-)×(-)②9×4.25+4×(&&&&小学奥数&&&&数学&&&&③-0.6×(2-1.75)④(6-3)÷(13+11)&&&&⑤⑥3÷÷÷4&&&&3.解方程:(6分):3.5=1:x2x+1=24.列式计算:(6分)(1)一个数的1.5倍是3.1与0.5的和的6倍,这个数是多少?&&&&(2)4.5除以的商加上8所得的和乘以,结果是多少?&&&&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5分)&&&&六。应用题(30分)1.妈妈将5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1.98%,利息税20%.到期后,妈妈可从银行取回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2.甲仓有粮400吨,,乙仓有粮多少?(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下面6个语句和6个算式的对应关系,用线连接起来。)①乙仓比甲仓多①400÷(1+)②乙仓比甲仓少②400×(1-)③乙仓是甲仓的③400÷④甲仓比乙仓多④400×(1+)⑤甲仓比乙仓少⑤400÷(1-)⑥甲仓是乙仓的⑥400×&&&&小学奥数&&&&数学&&&&3.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共行了全程的80%,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一个书架上层存放图书的本数比下层多30%,下层存放的图书比上层少15本,这个书架上、下两层一共存放图书多少本?&&&&5.修路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105米,450天完成,如果要提前30天完成,那么实际每天要修多少米?(用方程解)&&&&6.甲、乙两根绳子共长22米,甲绳截去后,乙绳和甲绳的长度比是3:2,甲、乙两根绳原来各长多少米?&&&&7.山脚到山顶有24千米。一个人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上山,他立即从原路下山,已知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是4.8千米。这人下山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附部分答案:一、填空,1、(8.349)(8.251);2、(3.65);3、(60厘米)(200平方厘米);4、(12);5、(30);6、(3.14);7、;8、(90)(150);9、(14)(210);10、(c)(a)(b)(反);二、判断:1、×;2、√;3、×;4、×;5、×;三、选择:1、B;2、C;3、C;4、C;5、A;四、计算题:1、略;2、计算①、;②、42.5;③、0.35;④、;⑤、;⑥、3;3、解方程:10;;4、列式计算:(1)(14.4);(2)10;五、57平方厘米&&&&小学奥数&&&&数学&&&&六、应用题1、5079.2(元);2、略;3、550(千米);4、115(本);5、112;6、解:分析:甲剩下(1-)占2份,甲原来占2÷(1-)=2.5,原来乙与甲的比应为3:2.5.乙:22×=12(米),甲:22×=10(米)&&&&7、24÷[(24×2)÷4.8-24÷4]=6(千米)&&&&年级数学试卷一、填空题1、用“万”作单位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是()。2、能同时被15和18整除的最小的数是(),这个数称为这两个数的()。3、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为25平方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甲数是乙数的25%,乙数是甲数的()。5、用三个“0”和三个“6”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是(),读作(),只读一个零的数是()和()。6、一个分数,分子比分母少18,约分后是,原来这个分数是()。7、2008年第一季度共()天,2100年共()天。8、0.875=():40==21÷)=()%(9、三个连续偶数,中间这个数是m,则相邻两个数分别是()和()。10、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质数,另一个外项是()。11、a×3=b×,则a:b=():(),如果4x=y,那么x和y成()关系。12、,33.3%,0.,,用“&”连接为()。二、判断题。1、互质的两个数可以都不是质数。()2、两个数的最大约数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数。()3、a能被b整除,那么a是倍数,b是约数。()4、一件商品先升价20%,再降价20%,售价不变。()5、小于180o的角叫钝角()6、假分数大于1.()7、甲比乙多,则乙比甲少.()8、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9、轴对称图形就是沿任一直线对折,两部分都能重合。()三、选择题1、一个分数分子扩大6倍,分母(),分数值会缩小.A、扩大8倍B、缩小8倍C、缩小D、扩大2、把50分解质因数可以写成()A、50=1×2×5×5B、2×5×5=50C、50=2×5×5D、50=2×253、一个直径为48cm的齿轮带动一个直径为26cm的齿轮(相互咬合),如果大齿轮转12圈,则小齿轮转()圈。A、24B、16C、12D、9、4、分母是9的最简分数有()个。A、8B、6C、95、7.56÷0.85的商的最高位是()。&&&&小学奥数&&&&数学&&&&A、个位B、十倍C、十分位D、百分位四、计算题1、直接写得数0.5÷0.01=42×10%=2.9+7.1=0÷=×+=1-0.025÷=11--0.25==1.25×1.5×8=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3×3+3.4×6.625(&&&&1×7.3×5+1×7.3×2(+)÷&&&&÷4&&&&3、求未知数x=(4-x)×2=8&&&&0.4x+3×0.4=30×:=:&&&&4、列式计算&1&120的增加5比120的多多少?&&&&&2&一个数的比最大的两位数小1,这个数是多少?&&&&五、看统计表解答下面问题,下表是某校2007年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人数174178&&&&小学奥数&&&&数学&&&&&1&制作条形统计图&&&&&2&五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人数最多的年级比人数最小的年级多百分之几?&&&&&4&全校年级的平均数是多少?&5&看图求∠1,∠2的度数。&&&&1、一个圆和一个扇形的半径相等,已知圆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扇形的圆心角是36o.求扇形的面积。&&&&2、一项工程,甲先做2天,乙再做3天,完成全工程的,甲再做3天,完成余下工程的,最后再由乙做,乙完成这件工作还需要几天?&&&&3、某车队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原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7.5小时到达灾区。实际每小时多行10千米,这样到达灾区用了多少小时?&&&&4、用铁皮制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箱,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4厘米,做这个水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水箱的容积是多少升?&&&&小学奥数&&&&
责编:xiayicai&
没有相关文章
六年级一周评论排行
主讲:名师当前位置:
>>>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六..
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辽宁省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六..”主要考查你对&&正比例的意义,反比例的意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正比例的意义,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用字母表示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k(一定);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正比例和反比例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 反比例的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包括三个数量,一个定量和两个变量。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扩大(或缩小)的变化关系。一种量发生变化,引起另一种量发生相反的变化。这两种量是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成反比例关系。成反比例的量:前提:两种相关的量(乘法关系)要求: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结论:这两个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相同点:①正比例和反比例都含有三个数量,在这三个数量中,均有一个定量、两个变量。②在正、反比例的两个变量中,均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并且变化方式均属于扩大(乘以一个数)或缩小(除以一个数)若干倍的变化。不同点:①正比例的定量是两个变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反比例的定量是两个变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②正比例的图像时上升直线;反比例是曲线。③公式不同:正比例是(=k(一定)),反比例是(xy=k(一定))。④规律不同:正比例是一个数缩小,另一个数也缩小,一个数扩大,另一个数也扩大;反比例是一个数缩小,另一个数就扩大,一个数扩大另一个数就缩小。 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的方法: (1)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2)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式。 (3)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就是成正比例的量;若积一定,就是反比例的量。
发现相似题
与“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20315221946167263100966131491064865当前位置:
>>>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
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与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相等,这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圆柱体的体积;30×4=120(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120×13=40(立方厘米).答:圆柱体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40立方厘米.故答案为:120,40.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主要考查你对&&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圆)面积=2πrh+2π。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3.14×直径×高=3.14×半径×2×高= 2πrh底面积=π×半径×半径=2π圆柱的体积公式: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4)底面积=半径×半径×3.14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πr2h。
发现相似题
与“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947479635526067439595915973026105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锥的体积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