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童话故事题目《信》(一张纸

南科大自招考试中「7 分钟内,在一张纸上从 1 写到 300」这道题是测什么的?有什么好点子做这道题目吗?
来源:尽管投考的学生及家长态度不一,但昨日复试的题目还是让他们耳目一新:第一道题是限时7分钟,写出从1到300这300个数字。昨日,347名考生在设于南科大校内的广东考场参加了该校自主招生复试。校长朱清时表示,这道题看似很容易,其实考的是学生的注意力。针对默写1到300这道题,朱清时说,考核的是注意力,“这道题很简单,但是很经典。你回去自己试试看,1写到300,看你写多久,而且不出错,一般注意力不太集中的人坚持不了7分钟这么高强度的。所以这道题看似很容易,对一个人的注意力考察是很见效的。”
按票数排序
这道题考的是focus,还有你对数字的熟练程度所以就老老实从头写我写字挺快的,7分钟也只是剩一点点时间矩阵其实都是弄巧成拙 ,大家可以测试一下速度7分钟有420秒1~300中字符数量是1×9+2×90+3×201=792个如果直线的写下去,之间会有299个空格,空格移动也会占时间的,也算一个字节,换行会更久。按照以上矩阵的话移动线路大大拉长,相当于多了大量的空格和很多无谓的换行,时间会增加好几倍,这意味着你至少比别人多写了一倍的字节。所以一秒要完成的字节数是2个多一点,(矩阵的话要3个多),写到后面会有疲劳和注意力下降,所以不会如想象那么理想。
我自测了一下,如果提笔就写,不管格式办法的,我写完300个数需要5分57秒。离7分钟只剩一分零三秒。这样写三百个数字基本不会出错,因为数字是连续的,你直接就能发现错误并且立即作出不影响卷面的修正。这时间其实非常紧张了,要是你先思考一下再写的话,恐怕时间不是很够,特别是临场,考虑恐怕是最浪费时间的。所以,还是立即拿笔老实快写会比较好些。
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啊?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何勇 《钟鼓楼》不是只有我们知道的考试才能是考试。这个题目我觉得是既看专注力,又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试了一下,写得快就不容易写全对,也不容易工整。楼里很多同学都说用矩阵法,比较方便又工整又不会错。我觉得这也是老师看的一部分——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把一件事做好,很多就是因为这种拍脑袋的小想法。无论是科研还是在社会上,都需要这种把一件事做专注的力量,抵制诱惑,毕竟每天玩微博玩知乎是玩不转公司的。但是许三多这么轴的人,也不一定成功,孙中山如果一直在医学道路上坚持下去,社会应该也不太一样。所以还是要讲究一点方法,又快又好的做成一件事。考察学生能不能在面对一件枯燥的事情时候,能不能把事情有趣简单的改善。
我觉得这道题是要让考生认识到,不好好学习计算机,今后的生活该多么的可怕!至于解法,我能想到的比较不容易出错的办法,是用如下步骤:1. 留好空白,先写下如下框架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2. 然后填上每行的十位数。基本就是重复一个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   1   1   1   1   1   1  20  2   2   2   2   2   2   2   2   2  30  3   3   3   3   3   3   3   3   3  40  4   4   4   4   4   4   4   4   4  50  5   …………………  60  6   …………………  70  7   …………………  80  8   …………………  90  9   ………………… 1003. 然后根据个人喜好按行或者按列填上个位数。要么是重复一个数字,要么是重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   2   2   2   2   2   2   2
 30  31  3   3   3   3   3   3   3   3
 40  41  4   4   4   4   4   4   4   4
 50  51  …………………
 60  61  …………………
 70  71  …………………
 80  81  …………………
 90  91  …………………
1004. 以此方法完成100个数,然后用同类方法完成101-200和201-300,区别就是全部加上相应的百位数。其中上面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顺序调整。另外,结合@Ivony 的折格子的方法,只要折纸不要太花时间,感觉会有更好的效果。这一方法将大多数操作变为机械的不那么耗费脑筋的操作,相对可以加快速度。另一方面因为成行成列,也有利于批卷老师检查,算是懂得换位思考的答案,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作答者今后有设计出用户友好的产品的潜力。(好吧。你可以认为我是在夸自己呢……)
列成矩阵,1,2,3开头写完 十位、个位依此类推
当天去南科大采访了,学生出来后说应该是考察注意力,因为那道题是独立的一张卷子,监考老师发完卷子后会在旁边计时,老师甚至会在旁边说话。而且现场有监控,写错是绝对不允许涂改的。考试快结束的时候,朱清时校长现身了,记者问朱校长,很多同学反映第一题很简单,朱校长回答说,7分钟到300,不出错需要专注力的,能全部写对是素质很高的学生。
集中力吧。视觉疲劳和重复性疲劳都会影响的,所以集中力是很重要的。你可以自己试试,能不能7分钟内从1写到300 不出错 还比较整齐。不过……这个也很考验批卷老师吧(看天),真是一举多得啊。——————————————————————————————@程序猎人 的思路挺好,如果这样答题的话阅卷老师肯定会眼前一亮……不过时间就不够了,7分钟很珍贵的。 420秒内搞定啊。不过即使这样,这种出题方式个人觉得,毫无意义,因为出了错老师也未必能发现……除非改成疯狂涂答题卡的类型。那样的话7分钟就不是考集中力了,是要人命吧。——————————————————————————————再补充一下,在阅卷老师完全能胜任这个批卷任务的基础上,还是一个算是不错的考察学生思维方式以及执行力集中力的测试的。虽然我觉得很难吧。
看了这么多人的答案,为什么你们都觉得必须是十进制呢?
首1尾0对齐书写: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101-110111-120121-130131-140141-150151-160161-170171-180181-190191-200201-210211-220221-230231-240241-250251-260261-270271-280281-290291-300如此……用时6分35秒,经检查无误。
先把纸折折,弄出很多小格子,然后001122这样的顺序写。。。。。你懂的,
看了《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之后,我倾向于认为南科大不靠谱。所以,就是无聊的教育选拔探索。不管怎么考,总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四……但是我就是不看好这种考试。
按两种方法分别写了一遍方法1:顺序写。用A4纸一行写20个字,即1-20,21-40...。两数之间有空格,写的时候对齐(不用划线,只要空格清晰,很自然就能写整齐),不会出错的。一行20字,换行次数减半。用时5:36。方法2:程序猎人的矩阵填充法。字迹比方法1略潦草一些,整体外观更为整洁。用时6:45。两种方法都是猛写,中途一度手酸。----------------------------------------------------------------一直认为可行的创新才是创新。因此开始时不太认同矩阵填充法,觉得会超时不少。但经试验后发现基本还是可以的(这里不计算开始的思考时间),稍有风险。不过还是倾向于简单的方法,因为性价比高。想到创新的方法时会心中一乐,很开心,但真正用的时候需要公平的思考两者优劣,而后确定。
公司招聘时用过这个方法,但和这道题有些出入,我详说一下,看能否从侧面说一下这道题他到底在考什么?招聘过程:来应聘5个女孩,放在一个房间里,把数字从1写到100,写完交卷即可(铅笔,A4空白纸,未规定时间,未有人监考,周边都是一起来应聘的人)。公司的招聘目的:1,耐心,看写字是否急躁,这个很容易看出来,一般前面写的好,后面写的差,没耐心。2,效率,这个不用过多解释,写的速度及工整程度。3,心态,没有被通知要多久写出来,也没说怎么写,题目看似简单,未知的东西是会撩动心弦的。4,如果招聘的是会计,可能会加长数字写到300也不一定,看是否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不要求写的速度,但要求不能出错。5,注意力,如上所说。
好吧,我承认第5点是加上去的,其实不会考核这点,大家想想,你在应聘或考试的时,注意力与平常工作、生活的注意力是否一样?
以考题来验证个人的注意力程度是不可取的,没有那个会在考试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我反对考核注意力的说法。
我佩服最佳答案同学的思维,如果是招聘程序员的话。如果是我来答这道题,我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假设应聘):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要应聘的职业与这道题是否有必要的联系(程序员,会计等)?我稍后整理一下再详细出对应策略。
MATLAB:m=zero(300,1)for i=1:300m(i,1)=iend打印从头写一遍不是件难事,我也可以做到,只是All machines invented for a reason. 至于考什么?个人认为是重复做一件“无意义”的事情下,人淡定的能力,抗浮躁所用。
就是来考察紧张状态下考生的注意力,不用想得太复杂,无关算法。// 针对得票最多的答案:限定时间当然是包括思考时间的,在这种紧张状态下来不及思考算法;而且就算按照该答案的算法,依然会写错,甚至由于按照方阵填写数字会大大增加手部移动距离而降低书写速度我小时候有次见过一个骗局,几个推销某化妆品的,路人可以花 30 元钱参与一项挑战,挑战的内容就是用笔在纸上写1~300,要求不出现差错,不限时间。挑战成功获得 200 元奖励,挑战失败则获得他们的化妆品(一看就是伪劣产品)。当时很多路人受诱惑参与“挑战”,但是一般都是写到 100 多就写错了,我在旁边凑热闹看了半个小时,没有一个人成功的。南科大这个测试没有赢钱那么刺激,但是限定了 7 分钟时间,同样足够引起心理的紧张,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很难不写错。而考察的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依然冷静专注的能力。
手写实测了一下,5min13s, 在A4纸上,每行20个,每个中间空开大概两个数字的距离。字迹不算好看,但认出没问题,格式倒也整齐。没必要思考怎么做,就7分钟,您思考的时间我都已经写完了。自己感受了一下,书写没有出错,就是考察注意力的。不急不躁,安安静静写完就好。
为什么我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是理解成四进制来写。。。。
首先做出如下假设:
* 人连续写重复的数字会比较快
* 竖着移动书写比横着快
* 允许用两支笔同时写
* 水平移动非常耗时耗力,可以考虑先写半行然后我得到一个方法。先竖着写10个0,用两支笔 每次写出上下两个。再在右边写10个1,然后写右边10个2… 可以尝试一下,这个非常快。 然后开始写10位,每次在一行内写五个相同的。这时不要留恋两支笔了,用一支写。具体就是,先在第2行写5个1, 然后第3行写5个2,… 写完再回头补上剩下的。我本人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在7分钟内写完。但是用这个方法能比普通的画矩阵快1分多钟。至于直接写的方法, 呵呵, 只能说我们的价值观不同。
这道题就是用来考注意力的,根据错误数和完成数打分。有的狙击手训练教程上有介绍,还有详细的评分表。当然也可以以此训练自己的注意力,重复练习就可以了。
c:for(i=1;ipascal:var i:beginfor i:=1 to 300 dowriteln(i);vb:for i=1 to 300debug.print inext当前位置: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题。痛苦的游戏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题。
痛苦的游戏  
  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正在某个心理咨询培训班学习的朋友提出要和大家玩一个游戏。他发给每人一张纸片,请大家在上面写下五件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比如生命、爱情、朋友等。最后他再三强调:大家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它。  我认真地考虑了一下,在自己的纸片上写下了:丈夫、女儿、快乐、满足感和父母。这时,这位朋友请大家考虑  放弃其中的一个。我轻轻地划去了“满足感”。我的“满足感”,其实是“事业有成”的代名词。从小所受的教育告诉我:碌碌无为是悲哀的。所以,尽管只是一个中学教员,我还是希望能从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来。然而,工作上的“满足感”,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就算工作上表现平平,我至少还拥有我的家人和快乐,他们于我何等重要……尽管这样宽慰自己,我心里隐隐约约地还是有些郁闷——毕竟我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我开始觉得这是一个不大好玩的游戏。  接下来,朋友请大家在剩下的四件中再放弃两件。我一下子懵了,放弃哪一个好像都是不可能的。我请求说:游戏可不可以就此结束了?朋友说:那哪行?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忍痛割爱吧。真的,我的心里好痛苦、好矛盾。划去“快乐”后,我以歉疚、负罪的心情划去了“父母”。亲爱的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看到这篇文章,请千万千万要原谅女儿,毕竟你们不可避免地要先我们而去。  然而这游戏还没有结束!朋友请大家在仅剩的两件中还要划去一件,保留最后一件。这真是太残忍了!我的丈夫和女儿,我怎么可能舍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的丈夫,我生命中最亲密的伴侣,在我迷惘时为我指点迷津,在我失意时为我排忧解难,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他!而我的九个月大的小女儿,集聚了我所有希望的小精灵,她傻乎乎的笑脸,她无所顾忌的大哭,都是那样深切地牵扯着我的心,我的生命中也不能没有她!如果要选择舍弃他们中的哪一个就让我先舍弃自己吧。  游戏结束了。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着这个游戏的现实意义,而我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原来,生命中的种种至爱,在我心中的分量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我的家人,我的事业,我的快乐心情,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尽管只是一个个假想的“放弃”,仍然让我感到痛苦和沉重。  一个游戏参加者喃喃自语:什么呀,真是个无聊的游戏!我看了他一眼,不,朋友!这是我所参加的最有意义的游戏。让我们更诚挚地去爱、去珍惜吧,在我们还拥有着的时候!1、用文中的短语填空。(1)作者在纸片上写下的五件最珍贵的东西,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快乐心情”三类。(2)文中所述只是一次游戏,尽管只是假想的放弃,而作者却感到痛苦和沉重,这是因为她是“_____________”对待的。2、作者划去“父母”时为什么感到歉疚、负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游戏是痛苦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我所参加的最有意义的游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期中题
1、(1)我的家人、我的事业(顺序颠倒不扣分) & (2)以认真的态度2、因为他在选择中保留了丈夫和女儿,却舍弃了父母,这让他不安和难过,深深自责。3、因为这个游戏使作者明白:生命中种种至爱在他心中的分量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对她来说是那么重要,是无法放弃、必须好好珍惜的。(意思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题。痛苦的游戏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主要考查你对&&记叙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记叙文特征: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二、记叙文的分类: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九、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十、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十一、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及主要经过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7、侧面描写记叙文表达方式区分: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叙述人称的特点及作用区分: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抒胸臆,增加对人物和事件叙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一般多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形成面对面的交流,便于直抒胸臆,增加文章的亲切感。第三人称:用“他、他们”的旁观者的身份叙述。能客观展示生活,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记叙文的阅读题步骤: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行散而神聚”的特点。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
6.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
8.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答题有三步: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9.文段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题;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记叙文写作结尾法: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 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添 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 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 《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 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 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 文、记叙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 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 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议论 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 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再如《》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 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 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题。痛苦的游戏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94316344320325119759618224620256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人的作文题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