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136@6十9#89是什川?????????????????????????????????

什川镇介绍_甘肃省兰州皋兰县什川镇地名网
甘肃省兰州皋兰县什川镇
地名:什川镇隶属:行政代码:代码前6位:620122长途区号:0931 邮政编码:730000车牌号码:甘A行政级别:镇辖区面积:405平方公里 什川镇相关网站:????????????????
  地理环境:
什川镇位于皋兰县城南部,东南与榆中县接壤,西南邻兰州市城关区,西连忠和镇,北接水阜乡、石洞镇。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40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上车村,距县城20公里,距兰州城关区21公里。
什川原名什字川堡,因明弘治八年(1495)所筑堡位于上峡至河口,东山至泥湾的什字交叉处,故称什字川堡,后人简称什川。境内东南为山区,占总面积的90%,什川镇四面环山,黄河从中游过,形成一个河谷盆地,极象太极图形。地势平坦,海拔1500米,黄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盛产瓜果、蔬菜。
  历史沿革:
什川为兰州东南部,距市区约20公里,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甘肃巡抚在今什字中心修筑""什字川堡""而得名。什川历史悠久,曾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汉代就已经很有名气,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历史传说优美动人。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风光秀丽的万亩梨园,美丽动人的神化传说,使之成为兰州近郊的一处“世外梨园”。大小峡水电工程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为什川凭添了新的发展契机。一位历史名人游览什川后赋诗赞美:""一席地兮一带川,树木花区四季妍。驼石古、水车园,朝暮人争峡口般。楼台美如画 ,魁阁耸山巅。谁言此地无神仙,桃园犹不远,仿佛在眼前""。把什川的秀丽风光表现的淋漓尽致,使人产生无限遐想和向往。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观赏什川梨花会后赞不绝口即兴赋诗:“谁说清明雨纷纷,什川梨园香雪云。春风过处银箔降,梨园顿胜聚宝盆”。省委书记宋照肃于 日来什川视察,观看全景后赞不绝口的说到:“这儿离兰州很近,兰州闹、什川静,有闹有静的;真是世外桃源-什川镇”!并嘱咐随行的甘肃日报和甘肃电视台记者“要全方位、多角度、大篇幅的将世外桃源介绍给世人,让大家都能来看看”。台湾的一位客商曾感叹:“太美了,来到什川仿佛置身于江南,使人留恋忘返”。由此可见,开发什川迎合了众多人的愿望,是什川人民走向富裕的希望。因此,开发旅游资源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使之在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中显示其因有的价值与奉献。2004年已被国家六部委和省体改委确定为全国、全省重点小城镇之一。.[以上内容由网友"00OO"上传分享,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以下地名与什川镇面积相当:
什川镇区划 121 上车村
122 长坡村
122 南庄村
122 北庄村
220 上泥湾村
220 下泥湾村
220 河口村
220 打磨沟村
220 接官亭村
什川镇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什川镇怎么看? ---说两句吧!
6楼 网友61.178.97.213于 18:23:27发表:兰州鼓词:什 川 桥 梦
〔鼓子头〕
丝绸古道,黄河天堑(qian),
什字川堡,梦桥魂断,
“神驼踏浪”催人前。
〔打枣歌〕
忆往昔,渡河难。
水长流,人常盼,
两岸情意割不断。
羊皮筏,载心愿,
风里簸(bo),浪里颠(dian),
磨练意志志更坚。
〔罗江怨〕
黄河拐弯,人生曲转,
桥梦谁圆?天降鲁班,
小峡出口掌劈山。
力举石楔(xie),踩(cai)驼惊天,
天机泄露(lou),石桥崩坍(tan),
三载心血毁一旦。
地动山摇,乱石飞溅(jian),
波涛汹涌,气壮河山,
挺石跨驼挽(wan)狂澜(lan)。
〔坡儿下〕
顺流而下心不甘,大峡入口偿夙愿,
叹呀叹,飞石弃驼困险滩,
愁啊愁,一生抱负难实现。
遗恨石楔改石棺,
盼只盼,后继有人桥梦圆,
望又望,何时彩虹画天险!
水流日月人留念,石驼石棺沧桑见,
看今朝,两条“巨龙”飞两岸,
再眺(tiao)望,大峡小峡平湖现。
虹桥迎客来八面,
赞什川,“世界第一古梨园”,
颂家乡,“梨花之都”四季妍(yan)。
〔鼓子尾〕
后辈再接创业梦, 鲁班精神代代传,
沿河古道换新颜,游人如织赛江南,
展未来,风流人物,毓(yu)秀山川。
秦腔和京歌词:什 川 桥 梦
黄河拐弯,人生曲转。
什字川堡,天降鲁班,
立志只为桥梦圆。
举石跨驼心也坚,
一生抱负难实现。
遗恨石楔改石棺,
何时彩虹画天险。
回溯往昔,渡河艰难。
喜看今朝,虹桥跨岸,
大峡小峡平湖现,
沿河古道换新颜,
游人如织赛江南。
后辈再接创业梦,
“神驼踏浪”催人前。
5楼 网友117.190.64.230于 18:06:49发表:好一个屁川草泥马
4楼 网友117.190.64.230于 18:06:45发表:好一个屁川草泥马
3楼 网友220.181.51.45于 21:37:14发表:兰州冬天最低气温是多少
2楼 网友61.178.97.213于 13:50:09发表:什 川 桥 梦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但人说,黄河母亲不管遇到多少道湾,多高的山,她依然奔流不息,滋润大地,养育着她的儿女。滔滔黄河流经兰州,再下行二十多公里,穿过小峡和大峡,并在两峡口之间拐了一个形似太极八卦的湾,然后恋恋不舍地向东流去。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在这个湾上自然生活了,世世代代至今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耕耘播种。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在这个湾上孕育出了一片梨园胜地,这就是当今被人们称之为“世界第一古梨园”的什川。这是我的故乡,感觉自豪但也有遗憾。
清明节前,我回到家乡和家族中人上坟祭祖,我们顺黄河岸边下行,沿途一边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一边聊天叙旧。不觉走到下河地段,看到了大峡入口处的“骆驼石”,这是家乡有名的八景之一“神驼踏浪”。我们站在南岸的绝壁顶处观望,石驼的头、脸、嘴、脖颈、驼峰、驼鞍、尾巴等若隐若现,特别是高高耸起的双驼峰,形象逼真。有时河水涨高的时候,连驼峰间的凹脊背也被淹没了,此时感觉听到巨浪拍打露出的驼峰尖而反复吟唱的涛声,仿佛在倾诉她那神奇而又动人的传说。
相传建筑祖师鲁班当年挥神鞭驾神驼顺黄河而下,行至什川地界,见这里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当地农民渡河十分不便。惟一的渡河工具是羊皮筏子,出行摆渡既危险又不方便。鲁班见状,遂生架桥之念,以解民众渡河之难。经几次勘察地形,桥址选在上河地段小峡出口处。这里河道狭窄,两岸悬崖峭壁,是一架桥的理想之地。鲁班决定靠两岸青石来备架桥的石料,他神鞭一扬,将大块青石赶至河边,然后用削石如泥的手掌将块块巨石加工成楔形,并驾神驼到河两岸崖壁上用掌劈出楔形石槽。天机不可泄露,鲁班架桥从不让人看见,就连每日送饭的夫人也不例外。他让夫人送饭时带上项系铜铃的小狗,干活时闻铃声则止,然后绕过峡口迎接夫人,吃饭休息。夫人不知他在此做甚,心生好奇,每次询问时鲁班总是支支唔唔地用话搪塞。一日,夫人送饭时解下了小狗身上的铜铃,悄然而至,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鲁班正站在骆驼的驼峰之上,力举巨石楔,悬空架桥。骆驼如小山,昂首挺立,鲁班身长数丈,巨人一般。此时,正是石桥即将竣工之际,夫人又一声惊呼,道破天机,石桥崩塌。鲁班长叹一声,举起架桥用的最后一块巨石楔,跨上神驼,顺流而下,瞬间无影无踪。夫人见状,后悔莫及,在大青石上,长跪不起,黯然神伤,痛哭三日,随之投河自尽。只剩下河岸崖壁上的楔形石槽,人称鲁班崖,夫人长跪处竟留下双膝跪痕,泪珠印迹,至今在大青石上清晰可辨。
鲁班举石跨驼行至下河地段,见大峡入口处也很狭窄,又是一架桥的理想之地。就在他观察之际,被河口岸边的人们发现后蜂拥而至,鲁班见状,无可奈何,又担心手举的巨石楔掉入峡口,阻挡河流,只好使劲全力将巨石楔扔到下河地段的山沟里,由于用力过猛,胯下的神驼竟化作石驼,掉在河中纹丝不动。鲁班无奈,弃驼踏浪顺巨石楔飞去的方向飘然而去。从此,“骆驼石”永远留在峡口,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以前每年到冬天,由于河水温度较低,容易结冰,“骆驼石” 犹如中流砥柱,阻挡河中流下来的大冰块,自然地形成了一座“冰桥”供人行走。人们说,这是石驼在弥补鲁班架桥未成的心愿。
鲁班追随巨石楔到了下河地段的小川子沟里,由于没有神鞭和神驼助力,后来几次架桥均未成功。鲁班忧心忡忡,遗恨终生,临死前将巨石楔改成一口石棺,面向黄河躺到石棺里而仙逝。他永远注视着黄河,希望后人架一座桥,实现自己的遗愿。家乡人就把这块巨石楔称为“鲁班石棺”,而我们家族的祖坟恰好在下河地段的小川子沟里。上坟时,我们又看到这口巨大“石棺”仍然静放在这个沟里的山水之间,远远望去,感觉就像真的一样,特别是石棺盖的形状,简直就和现在的木棺盖一模一样。我们围绕“石棺”辩论老话题“究竟是谁模仿了谁?”,至现在这种争议也没有结果。更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山沟两面没有类似这样大的石头,几乎都是土山,疑似天外飞石,这使我们感觉家乡流传的故事似乎真的发生过。听这里的牧羊人说,省城某个建筑勘测队按照国家计划要修建沿河公路和航道,曾在这里勘察时,专门参观并祭拜过这口“石棺”,说是为了怀念建筑祖师鲁班。
“鲁班崖” 、“骆驼石”和“鲁班石棺”的杰作,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的奇迹。鲁班的神话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飘渺,而家乡人的桥梦代代相传。黄河虽险也永远阻断不了两岸人民的血肉之情,我的曾祖母和祖母及母亲的娘家都在河对岸上,可以说我们家几代人都是“漂”在黄河上长大的。听祖母说,曾祖母出嫁时,刚好在三九寒天,是走“冰桥”渡河的;祖母自己出嫁时,是坐羊皮筏子渡河的;我母亲出嫁时,是坐木船渡河的。记得小时候,我常常要随母亲和祖母坐船渡河,有时人和物资较多时,要轮流排队等上好几个小时。要是遇上河水暴涨,只能望河兴叹了。有时风浪较大时,渡河十分危险。我的祖父就是因为放羊皮筏子摆渡,最终遇上急流而筏翻人亡,一大家人失去依靠。我父亲为了照顾祖母和家庭生活,只好从大学退学回家。他在大学攻读理科专业,说过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工程师,给家乡建一座桥,只可惜中途无奈辍学,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祖母每次提到这事都伤心不已,口中时常念叨:“当时河上若有座桥,就不会出那样的事了”。欣慰的是父亲回来后,受到家乡人民的器重,当上了一名教师,他把自己的愿望又寄托到学生身上,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其实,在家乡因为出外谋生而失去亲人的何止我们,听家乡老人说,以前人们外出相当困难,要么坐筏子或木船渡河,要么就要翻越背面道路崎岖而陡峭的“五架山”,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溺水或者失足等伤亡的事。如今,相继已架起一座钢索吊桥和一座巨型拱桥,小峡水电站和大峡水电站也已建成发电。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初,家乡人民自筹资金、自出劳力修建成一座钢索吊桥。人们敲起太平鼓,扭起秧歌舞,自编自演戏剧《虹桥》。各种报纸杂志刊登宣传,甚至国外有一家新闻媒体以“中国农民第一桥”的主题报道。后来我还听说建造这座桥的总工程师,虽是外地人,但和我们是同姓,他反复勘察、研制图纸,是建桥中的最大功臣,真正的“鲁班师傅”。我的心情更加高兴,晚上曾梦见这位总工程师好像就是我的父亲,父亲大学毕业后,当上了桥梁工程师,回到家乡设计建桥。
现在,我们每年上坟祭祖时,都要祷告家乡的先辈和鲁班祖师,让他们瞑目,家乡已经架起两座桥了,并且计划还要修建通往青城古镇的沿河公路和航道,家乡变得更好了。我们会永远怀念先辈,记住这一段传说。我的梦,家乡梦,中国梦,都会一直传下去,也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姓名:苏礼忠
联系人:苏礼忠
通讯地址:甘肃省皋兰一中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1楼 网友118.181.236.211于 20:11:25发表:好一个屁川
区划: ? ? ?
什川镇相关荣誉???皋兰县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全国各个城市间公里数/距离路查询
当前位置:>
第十四届“黄河奇峡·花漾什川”文化旅游节将于4月8日开幕
核心提示:以突出“富民强县奔小康”主题和“节点城市、商贸枢纽、梨花之都”定位的“黄河奇峡?花漾什川”文化旅游节将于4月8日拉开帷幕。本次节会已是皋兰县举办的第十四届文化旅游节,节会以优化“一节点、四基地”布局,
以突出“富民强县奔小康”主题和“节点城市、商贸枢纽、梨花之都”定位的“黄河奇峡?花漾什川”文化旅游节将于4月8日拉开帷幕。本次节会已是皋兰县举办的第十四届文化旅游节,节会以优化“一节点、四基地”布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以花为媒,以水为魂,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全方位展现“生态古镇、梨韵水乡”的独特魅力,加快推进皋兰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皋兰县什川镇位于兰州东北部约20公里处,什川梨园拥有500年历史,数万亩的种植规模、荣膺“世界第一古梨园”称号。这儿,黄河将什川古镇揽入怀中,使什川形成了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半岛地形。什川梨园的景色,以春秋两季最佳。春到什川,最先看到的是沿河的梨花迎风怒放,给古老的黄河镶上两道雪白的花边,林间雪涛滚滚,彩蝶纷飞,远山近野浸在一片花香中。登山远眺,只见梨花,不见古镇。什川镇现存梨园面积3939亩,其中百年以上古梨树约9000株。每年四月梨花盛开的季节,皋兰县什川镇有一个民间自发形成的“梨花会”,自然奇观和梨园飞雪美景由此可见一斑。什川,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历经沧桑的百年梨树,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风光旖旎的大、小峡库区,使之成为南来北往游客踏青赏花的一处最佳旅游休闲胜地。特别在每年清明至谷雨期间,万亩梨园一派花海闹春景观,煞是壮观。日本早稻田大学一名著名植物学家早年曾游览梨园后称这是植物界的奇迹,全球罕见的“活植物标本”和难得的“梨园博物馆”。每年清明前后,绵延数里地盛开的梨花如白云落地,气势奔涌。走近一棵棵缀满白花的高大古树,散发出的馥郁花香浸入肺腑。枝头密密匝匝的梨花如珍珠似银蝶,蔽日遮天。轻风徐来,万千姿态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那些到处都是的百年老树,粗大的树干须二三人才能合抱。正是因了梨花的盛事和春天的恩赐,每年四月,四方游客和八方宾朋慕名结伴而来,徜徉万亩梨园,踏青游园赏梨花,分享美丽乡村的魅力,这儿名副其实已成为一张陇上乃至华夏生态旅游的新“名片”。2012年12月,什川镇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2013年4月,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2013年5月,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4月,被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中国旅游报等新闻媒体评定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2014年12月,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评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认定为国家级“4A”级景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讯和图片收集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所发布的资讯(图片)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与本联系反馈.本站将在
收到反馈后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联系邮箱:
www.v315.net什川囧事二三
记得那是去年的暑假,我去什川小姨家玩。小姨的家里有个小弟弟,今年虽然才4岁,可是弟弟在他们家很闹,一点也闲不住。那一次他拿着我的胶带玩,刚开始只是拿在手里看来看去,我在旁边写作业。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再一回头看时,可不得了了,他把胶带抠开了,而且还到处粘。他把胶带粘在门上,不让我们出门;他把胶带粘到纸上,不让我们用纸;他把胶带粘到电视上,不让我们看电视……小姨赶紧跟在后面撕掉,可是小姨扯这边,弟弟粘那边;小姨扯那边,弟弟粘这边。最后小姨没办法了,让我别写作业,休息一会,带着弟弟出去转一圈。
于是我们就出门了。可是弟弟坐不住,我们刚到一家进去坐下,弟弟的屁股还没和板凳“亲嘴”呢,就“嗖”的一下跑出去了。小姨让我跟着去看看,没办法,谁让我是姐姐呢。没想到等我追出去看时,弟弟已经跑到别人家的田地里面去了。
什川的田地就像迷宫一样。虽然我来过什川好几次,但是地势我不熟悉啊。虽然看见弟弟在地里乱跑,可是我看着一块块的地,心里慌,不敢跑进去追弟弟。于是我决定赶快跑到婶婶家里去叫小姨。
我怕弟弟跑远了,赶紧像一阵风一样跑去喊小姨。什川的地都在路边上,那会儿地里有很多人在干农活。我正在路上跑着,没想到突然从一家院子里跑出一只狗紧紧地追我,一直追。我吓得不行,眼看就要追上我的脚后跟了,我脑海里突然想起来爸爸说狗也怕我们的尖叫。于是停步转身,两脚分开,深吸一口气,双手捂住耳朵,用我最大音量尖叫,只见那只追上来的狗被吓呆了,顿了一下,扭头就往回跑了。旁边地里干活的人也被我的尖叫吓住了,都停下来往我这边看。这时,一个缓过神的老奶奶张嘴就骂,从来没听过这样的骂人,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看着她的唾沫星子乱飞,我头一低赶紧继续跑去找小姨。
弟弟啊弟弟,你害的姐姐我多尴尬你知道么?真是囧态万千啊!
后来爸爸听说我的小囧事后,大笑道: 河上什川聚千树,百农忙田都播种, 黄狗戏追稚童跑,狮子一吼百兽伏。
做了这么一首打油诗来笑话我,我听了后思绪又回到了什川的那时、那地。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45951条
评论276538条
评论188652条
评论178851条
评论91500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一起帮孩子回家_网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1.136.68.8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