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一共有几个废太子重生记

玄武门之变对唐王朝的以后诸皇子为登上皇位造成哪些影响?
如:按照宗法制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的。武后乱政,天平公主、玄宗登基前政局的混乱等等。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通过非法手段上位,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它说明唐朝的皇位继承人的地位“似乎”都是不稳固的,太子之位或皇位“似乎”可以通过经营得来。其次,此后大家都意识到了玄武门禁军的重要性,唐朝的政变几乎都与玄武门联系在一起;另外,李世民通过宫廷武装政变上台后,他发现自己的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在“重演历史”,二人都在大肆结交朝臣,图谋不轨。为了不重蹈其父李渊的覆辙,李世民采取果断行动,同时罢黜了李承乾、李泰二人,改立性格懦弱的晋王李治为太子。而李世民的这一决定使李唐的皇位继承更加混乱,也使唐朝的中央政局更加动荡。因为继位的李治性格懦弱,完全受制于武则天,使武氏逐渐取得了唐帝国的最高权力,并最终代唐建周。武则天革命后,武氏家族势力大增,武则天之侄武承嗣、武三思甚至取得皇位继承权,而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兄弟几乎丧失皇位继承权。换言之,不仅皇位继承人在李唐皇室内部是不固定的,而且还越出了了李唐皇室范围,外戚武氏家族也获得了皇位继承权,这一切使唐朝代的中央政局更加混乱,李氏几乎失去了独尊地位。另外,武则天代唐建周后,后世的韦皇后、安乐公主母女、太平公主等人都受到武则天的“启发”,政治野心膨胀,进一步加剧了唐朝前期的政治混乱局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这件事的评论就直接指责李世民以非法手段夺权,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其后世子孙效仿,实在不足为奇。现摘录如下: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河南程氏遗书》云: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历史学家陈寅恪在他的《唐代政治史论述稿》中篇《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中曾经详细论述过这一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下面简单列举从唐高祖到唐顺宗时期皇位继承人地位不稳固之事实,加以证明。(唐顺宗之后的皇帝几乎都是宦官拥立的傀儡,不再讨论)唐高祖时期(略论)武德年间,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和以李建成、李元吉为首的太子党争夺太子之位乃至皇位的斗争趋于公开化和激化。翻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像李唐王朝这样,江山主要不是开国皇帝,而是开国皇帝的儿子,而且还是次子打下来的,简直是绝无仅有。很多人怀疑李世民继位后篡改了历史,这一点不假,但李世民的才能远超其父兄则是确定无疑的。李世民自以为功劳最大,觊觎李建成的储君之位,野心膨胀。这就让李渊很难抉择,而他的犹豫不决更激化了秦王党与太子党的矛盾,更完全断绝了他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终于造成了玄武门之变(太极宫玄武门)这一悲剧。(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不在本篇讨论范围之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我在这一问题下的回答)根据《资治通鉴》、《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李渊曾经两次要改立李世民为太子,一次打算将以洛阳为中心的山东地区划给李世民,让李世民与李建成二人平分天下,但都没有兑现。李渊终于未能调停太子党与秦王党之间的矛盾,于是双方矛盾激化,而李渊对李世民一再食言而肥,也彻底葬送了二人的父子关系,最终酿成悲剧。1 唐太宗时期李世民在位期间,其所立的皇位继承人的地位也不稳固,李治被确认为皇位继承人并顺利继位也是一波三折。甚至可以说,若不是外戚长孙氏势力太强,李治能不能继位都还很难说。李世民最初立的太子是嫡长子李承乾,但李承乾自己不争气,多有过失,甚至与侯君集密谋造反,最终被废。这一切,李世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宠爱魏王李泰过于李承乾,造成李承乾心理失衡,担心被废,所以才有了结交武将,密谋造反的冒险之举。李承乾被废后,魏王李泰自以为夺嫡大计已然成功,当时李世民已经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宰相岑文本、刘洎等都劝李世民立李泰为太子。但他所作所为太过招摇,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长孙无忌担心他继位后,势必启用自己王府的党羽,对自己掌权不利,因此主张立懦弱的晋王李治。魏王李泰得知后,竟然去威胁李治,此事为李世民所知,于是李世民对李泰印象转坏,而对李治颇为同情。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支持下,李治被立为太子。然而李治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李世民总觉得李治性格懦弱,没有自己的雄才大略。他逐渐有了改立吴王李恪(非长孙皇后所出,是庶子)为太子的念头,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最后作罢。李世民能够取得玄武门政变的胜利,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功不可没,所以李世民最后没能易太子。只是可惜了吴王李恪从此上了长孙无忌的黑名单,最终被长孙无忌所害。但李恪骁勇,绝非虚言,其孙信安王李玮就有他的遗风。唐玄宗时,他率领唐军,以一个漂亮的突袭从吐蕃人手中夺回了战略要地-石堡城,立下了显赫战功。2 唐高宗时期唐高宗本是庸懦之主,完全受制于武则天,其所立的皇位继承人地位不稳固再自然不过。唐高宗最初立的太子是长子李忠,但因其非武则天所出,被废为燕王;继他之后的章怀太子李贤,才能出众(注过《后汉书》)武则天担心日后不好控制,被废;唐中宗李显懦弱,在武则天运作下被立为太子,继位后,未经武则天允许,擅自用人,被废为庐陵王;武则天之后立更加易于控制的唐睿宗李旦为帝,在她革命后,将李旦拉下皇位,但保留皇位继承人地位。3 武则天时期武则天革命后,有立武承嗣、武三思等武氏子弟为继承人的打算,但经宰相狄仁杰等人的劝谏,打消了这一念头,将唐中宗李显迎回洛阳,武承嗣见继承皇位无望,忧愤而死。而李旦将皇位继承人地位“让给”(注意这个引号)哥哥,李显于是再次被立为太子。但李显的地位也不稳固,于是有了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将领李多祚等人趁武则天病重之机,在神都洛阳宫城北门玄武门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提前传位给李显,是为“神龙革命”。4 唐中宗时期唐中宗李显性格懦弱,对与自己共患难的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几乎是言听计从。另外,唐中宗李显的其实对其弟相王李旦一党势力是颇为忌惮的。换言之,李显、李旦两兄弟虽是难兄难弟,但二人其实有很深的矛盾。对于这一点,历来少有人注意,这里要稍加说明。唐中宗,680年被立为太子,683年继位为帝,次年(684年)被废,当年被安置(软禁)于房州,698年被迎回京师,其作为皇位继承人及皇帝的时间只有四年。而其弟相王(唐睿宗)李旦684年为帝,690年降为皇嗣,698年降为王(将皇位继承权“让给”李显),其前后作为皇帝和储君长达15年,且一直都在京师。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忠于李唐的南衙宰相及大臣都是以在京师的唐睿宗李旦为旗帜对抗武氏的。中宗、睿宗二人的矛盾,可以追溯到684年中宗被废。中宗被废事件中,李旦的党羽—宰相裴炎、刘祎之及禁军将领程务挺等人都是主谋(其中刘祎之本就是李旦豫王府官员,而李旦的豫王府长史王德真是裴炎的舅舅,其中玄妙不言而喻)。需要指出的是,裴炎、刘祎之等人虽赞同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但并不支持武则天代唐自立,他们的意图是支持李旦继位。所以,裴炎、刘祎之、程务挺三人很快就因不支持武则天革命而遭到清洗,当然李旦都有申诉,只是没有成功。李旦复辟后,更公开为他们平反。关于相王李旦让位给中宗,细节已不可考,但还是可以肯定,相王并非心甘情愿,而中宗也并非毫无疑忌。中宗回到洛阳半年后,相王才提出让位,不免让人起疑。中宗立相王为皇太弟,更是一场政治表演。事实上,中宗对相王及其诸子是颇为疑忌的,《通鉴》卷二零九景云元年(710年)四月条纪其事,曰:初,则天之世,长安城东隅民王纯家井溢,浸成大池数十顷,号隆庆池。相王子五王列第于其北,望气者言:“常郁郁有帝王气,比日尤甚。”乙未,上(中宗)幸隆庆池,结彩为楼,宴侍臣,泛舟戏象以厌之。《旧唐书·玄宗本纪》亦载此事。这足以说明中宗对相王集团是有戒心的。相王一向与南衙宰相联系紧密,而且也获得他们的支持。《旧唐书》卷九七《刘幽求传》及《旧唐书》卷九十《朱敬则传》云:长安中(此时中宗为储君),朱敬则曾与刘幽求密谈:相王必应期受命,当须尽节事之。“而中宗复辟(神龙革命)中核心人物之一的袁恕己,与相王关系更为密切。《旧唐书》卷九一《袁恕己传》云:长安中,历迁司刑少卿,兼知相王府司马事。敬晖等将诛张易之兄弟,恕己预其谋议,又从相王统率南衙兵仗,以备非常。而作为储君的中宗,政变之前却并不知情。相王与宰相功臣集团的紧密联系,以及相王、宰相权力的膨胀,使刚刚回到京师,没有亲信的中宗非常疑忌。而此时能够而且愿意对抗相王及宰相集团的,只有残余的诸武势力。于是中宗便扶持武氏残余势力,同时提高皇后韦氏一族的地位,并通过联姻力促韦武势力合流,共同对抗相王及宰相功臣集团。这也是武则天死后,武氏势力能够继续维持的主要原因。韦武合流,主要是通过联姻实现的,中宗共八女,其中就有六人嫁给韦武子弟,(包括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与中宗不同,睿宗十一女,没有一个嫁给韦武子弟的,而且一继位,便追削死于李重俊兵变的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爵谥,并开棺曝尸,平其坟墓。中宗扶持韦武势力的做法,使李氏恢复独尊地位的努力受到了挫折,直到李隆基发动政变,彻底诛灭韦武势力,李氏才最终恢复了独尊地位。以唐中宗李显为核心的韦武势力集团与以相王、太平公主为核心的李唐皇室集团的分野,在地理空间上有直观的表现。(详见《唐研究》第七卷孙英刚先生的《唐朝前期宫廷革命研究》)由于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的儿子被武则天害死,他立长子李重俊为太子。但李重俊非韦皇后所出,遭到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的忌恨。他们十分轻视李重俊,常常呼之为奴,韦皇后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野心,其女儿安乐公主也是野心勃勃,多次劝李显废掉李重俊,改立自己为皇太女。在这种情况下,李重俊感到自己太子地位不保,于是孤注一掷,联合禁军大将李多祚发动政变,但他太过意气用事,未能及时入宫控制唐中宗李显,而是首先领兵至休祥坊,杀死平日凌辱他的武三思、武崇训父子,耽误了不少时间。待到他与李多祚领军攻玄武门时,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已挟持皇帝李显,召集另一支禁军于玄武门城楼自卫,在皇帝李显劝说下,李重俊麾下的禁军将士纷纷倒戈,李多祚等人被杀,李重俊也兵败被杀。之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政治野心更加膨胀,他们毒死李显,立其幼子李重茂为傀儡皇帝,专擅朝政;并以韦氏子弟统领禁军,但他们既无资历,又无事功,却作威作福,凌辱禁军将士,大失禁军人心。韦皇后与安乐公主专权,与太平公主及李旦一党矛盾激化。随后,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纠合一直以来暗中笼络的一批禁军中层军官,如葛福顺、陈玄礼等,在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发动兵变,禁军纷纷倒戈,于是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及其党羽。随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退位,唐睿宗李旦复辟。5 唐睿宗时期唐睿宗即位后,在太子人选问题上颇为犯难。按照礼法,应该立长子宋王李成器为太子。更何况当初李旦被武则天立为皇帝时,李成器就已经被立为太子;但三子李隆基立有大功,自己的皇位都是李隆基冒险拼命夺来的,一时之间,颇为踌躇。最后,李成器坚决要让位,在群臣支持下,李隆基被立为太子。然而,虽然李隆基有复辟的大功,但他的地位也不稳固。一方面,李隆基才能出众,与权力欲望极强的太平公主产生了尖锐对立,二人矛盾激化。太平公主多次劝李旦废掉李隆基,同时加紧结党;另一方面,李旦对李隆基也并非完全放心。李隆基虽被立为太子,但其兄弟宋王李成器、岐王李范等人仍然留在长安,并未到地方任职。姚崇、宋璟于是建议宋王李成器、岐王李范等人到地方任职,并请太平公主出居洛阳。太平公主大怒,唐睿宗李旦于是以离间骨肉的罪名将二人流放地方。后来,唐睿宗李旦在张说等人建议下,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但仍然掌握实权。为了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李隆基先发制人,领兵尽诛其党羽,太平公主被迫自杀,李隆基最终掌握了大权,自武则天以来的政治混乱局面于是结束。6 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即位后,最初立次子李瑛为太子(长子李琮因为有一次打猎时面部被野兽所伤,形象受损,很有可能是因此没被立为太子)。之后李瑛的母亲失宠,李瑛时常有怨望之语。而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最得玄宗宠爱。武惠妃为了给李瑁谋夺太子之位,构陷太子李瑛,屡次像玄宗进谗言,中伤李瑛。唐玄宗逐渐有了废掉李瑛的念头。于是他向宰相张九龄征求意见,张九龄以晋献公骊姬之乱、汉武巫蛊之祸、西晋皇后贾南风废太子引发变乱、杨广夺嫡等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劝谏李隆基,于是这件事暂时作罢。之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继任。他与武惠妃勾结,揣摩准了李隆基的意图。于是,在李隆基就废立太子一事向他征求意见时,他一味迎合,声称自己不便干涉皇帝家事,于是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被废为庶人,旋即被赐死。之后,李林甫勾结武惠妃,建议立寿王李瑁为太子。此时,李隆基在太子人选上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立三子(实际上的长子)李亨还是寿王李瑁。李隆基的亲近宦官高力士建议立“长子”李亨,于是李亨被立为太子。可是李亨的太子之位也不稳固,如前所述,宰相李林甫曾经主张立寿王李瑁,他害怕太子李亨继位后自己会因此遭到清算,于是屡屡构陷李亨。玄宗朝第一名将王忠嗣就是因为遭到李林甫陷害,而卷入立储风波,最后被削夺兵权,郁郁而终,唐朝也因此失去了最后一支制约安禄山的力量;韦坚是李亨的太子妃的哥哥,他与左相李适之交好,被李林甫构陷,声称他们要扶持李亨造反,二人皆被玄宗贬出朝廷,随后被杀。太子李亨大惧,被迫与太子妃离婚以撇清关系。之后代李林甫为相的杨国忠也与李亨不和,安史之乱后,他暗中阻挠玄宗授予李亨兵权。马嵬驿之变的主谋很有可能是李亨。随后,李亨与玄宗分道扬镳,在宦官李辅国、其子建宁王李琰等拥立下,在灵武自立为帝,李隆基被尊为太上皇,实际被架空。也就是说,若不是李亨自立为帝,他能否继位还未可知。另外,宦官李辅国因拥立肃宗继位有功,掌握禁军,开唐代宦官专权之先河。7 唐肃宗时期唐肃宗所立太子是长子李豫。李豫虽然有收复两京之功,但其皇位继承人地位也不甚稳固。由于他非张皇后所出,更因建宁王李琰之死(李琰与李豫交好,因为与张皇后、李辅国不和,被构陷而死。建宁王李琰骁勇善战,此番被构陷而死,实在可惜)与之交恶。张皇后害怕李豫继位后自己遭到清算,于是趁肃宗病重,矫诏召太子李豫,图谋杀之,并改立越王李系,为宦官程元振所知。程元振通知李辅国,二人挟持李豫,调集禁军,捕杀张皇后、越王系等人,拥立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至此,张皇后阴谋废立失败,而武则天以来,后宫妃嫔干预朝政的历史就此终结,大权归于阉党。8 唐代宗时期唐代宗以长子李适为太子,然而,李适的太子地位也不稳固。当时唐代宗宠爱独孤妃,又甚爱其子韩王李迥,宰相刘晏于是请立独孤为皇后,但遭到杨炎等人反对。另外,有一次宫中失火,而发生火灾的地方离东宫比较近,于是代宗对太子起了疑忌之心,幸亏监察御史赵涓办案效率高,很快查出这只是宦官意外遗失火种引发的偶然事件,这才消除了代宗的疑虑,后来太子李适(也就是唐德宗)常因此事感激赵涓。9 唐德宗时期唐德宗继位后,立长子李诵为太子。李诵和他的前辈们一样,其太子之位也不稳固。李诵的太子妃之母郜国公主交通外人,德宗怀疑背后有阴谋,一连贬斥数人,李诵的太子之位几乎不保。因为宰相李泌维护,李诵才得以保全,是为唐顺宗。PS:最近看了《唐研究》第七卷上孙英刚先生的《唐朝前期宫廷革命研究》一文,受益匪浅,尤其是分析中宗与睿宗二人的矛盾一节,非常精辟,因此改写了此文。参考文献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孙英刚《唐朝前期宫廷革命研究》,发表在《唐研究》第七卷上。
说一个在唐朝有鉴于玄武门之变的前车之鉴,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实现储位和皇位平稳交接的正能量影响吧。主角便是唐睿宗李旦、唐让帝李宪、唐玄宗李隆基这父子三人。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去世不久,临淄王李隆基和镇国太平公主联手,联合禁军万骑中的心腹发动唐隆政变,杀韦后、安乐公主,不久又废中宗之子少帝李重茂,拥立其父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中宗之子谯王李重福不满起兵,亦被杀。宁王李成器是睿宗李旦的嫡长子,而且在李旦第一次继位时,曾是名正言顺册立的皇太子。而李隆基只是李旦的庶三子。但因为李隆基在推翻韦后的唐隆政变大有功,所以李成器主动让位,拒绝太平公主的怂恿,要求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李旦本人,可绝不是许多影视剧里塑造的那个听任儿子和妹妹摆布的唯唯诺诺老好人,而是之前当过6年天子、8年皇嗣,曾经在十多年都是李唐王朝大臣效忠的第一旗帜。武则天在终于放弃以周代唐的鼎革企图,决定将皇位还给儿子后,之所以要大费周章把被流放了十四年的李显找回来代替李旦,可不是多此一举,而就是因为李显此时实力相比李旦极单薄,更方便控制。李旦的安国相王府和太平公主集团的镇国太平府,皆在拥立唐中宗的神龙政变中出力甚多,势力发展甚大。所以中宗时期,韦后和武三思的武韦集团也一直并不敢对此二者轻举妄动,三方保持微妙的平衡。李旦先后让皇嗣之位于皇兄李显,推辞太尉、宰相、皇太弟等厚赏,反而令他以宽厚恭谨之名誉于朝野。因此在中宗死后,近乎是众望所归的继位人选。而此时的李隆基尚算不上心腹众多,党羽已成。相王府诸人本来就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李隆基只是策动政变时必要时可以作为弃子的派出去的代表,代表的是李旦的意志。他能在禁卫军万骑中笼络到一批心腹,首先也是因为他是李旦之子这个身份。而他在政变中的功绩亦远难比当年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功勋。刚刚投效他的那些禁军头目去和人才济济的天策府相比,更不能同日而语。因此议立太子之位时,李成器的主动退让和李旦的默许,与其说是因为忌惮此时李隆基的实力,不如说更看重的就是李隆基在政变中显示出的能力和杀伐决断。毕竟当时真正朝野势力甚大的,是接收了武氏、韦氏残余力量的太平公主集团。(根据最新出土上官婉儿墓志铭,李隆基趁乱杀上官婉儿造成既成事实,就是为斩太平一臂。)而这个集团先天缺陷也就在于朝野都厌倦了几十年女主乱政及其滥封的斜封官,朝臣们不愿支持。所以若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前太子李成器不肯相让储位,投向太平公主,给她正统名义,与之合作换一个太子和未来皇帝地位,以当时李隆基的根基是很难抗衡的。毕竟朝臣宰相们都是读圣贤书的儒家士大夫代表,不能名正言顺地舍弃嫡长而支持一个庶三子。这新一轮的兄弟霓墙,更会让刚刚坐上皇帝宝座的李旦一系元气大伤。短短几年前,谯王李重福、太子李重俊、安乐公主的互相争斗,反令中宗李显一系死伤殆尽,彻底退出政治舞台,不就是触目惊心的前车之鉴么?在这种情况下,李成器面对皇位诱惑,竟能做出明智抉择,力主立李隆基为太子,是值得称道的真正为整个李唐王朝与皇族利益着想的大智慧。李旦虽在起始几年,在李隆基的东宫和太平公主府之前玩平衡,让他们彼此牵制限制,保证自己最终仲裁者的地位。但很快亦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主动让出皇位。因此他们都得到了李隆基的真心敬重。父子、兄弟一生感情甚笃。之后李隆基处理太平公主集团的时候,他已经是天子,是皇帝,得到了李旦让出的势力,以及朝官集团的全力支持了,那时对付太平公主及其几个面首幸臣自然是举重若轻、手到擒来。开元年间,李隆基与众多兄弟骨肉同乐,友悌无间,同享太平盛世繁华美景,更是其乐融融。【玄宗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谑,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诸王每日于侧门朝见,归宅之后,即奏乐纵饮,击球斗鸡,或近郊从禽,或别墅追赏,不绝于岁月矣。游践之所,中使相望,以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故人无间然。】而李成器(后改名李宪)所受恩礼更是非常。李宪感染疾病卧床时,李隆基赐下的医药和珍膳,接连不绝于路,经僧人崇一治疗好转后,李隆基特赐五品官以上方可佩戴的绯袍鱼袋以赏其功。每年李宪生日,李隆基必亲至宁王府同乐,长年累月赠送奇珍美酒。四方进献皇帝佳肴,但觉可口,便立刻转赐宁王府。以至于李宪写下的谢恩奏表,每年多达数百页。李宪病逝时享年六十三岁,比他年轻六岁的李隆基闻讯,号啕痛哭,特旨追封长兄为“让皇帝”,毫不避忌谈及李宪当年主动推让太子位,否则自己岂能顺利登基的恩情。又追封宁王妃称皇后,其陵墓称帝陵,以皇帝之礼发丧,成为兄友弟悌,全始全终的一段佳话。【宪寝疾,上令中使送医药及珍膳,相望于路,僧崇一疗宪稍瘳,上大悦,特赐绯袍鱼袋,以赏异崇一。时申王等皆先薨,唯宪独在,上尤加恩贷。每年至宪生日,必幸其宅,移时宴乐。居常无日不赐酒酪及异馔等,尚食总监及四方有所进献,食之稍甘,即皆分以赐之。宪尝奏请年终录付史馆,每年至数百纸。】【惟王朕之元昆,合升上嗣,以朕奉先朝之睿略,定宗社之阽危,推而不居,请予主鬯,又承慈旨,焉敢固违。不然者,则宸极之尊,岂归于薄德。茂行若此,易名是凭,自非大号,孰副休烈。按谥法推功尚善曰“让”,德性宽柔曰“让”,敬追谥曰让皇帝,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由此亦联想到百年前的玄武门之事。李世民和李建成是同母兄弟,亲厚本应超过李隆基与李成器;李世民是嫡次子,名分上也强于李隆基;李世民对李家化家为国、李唐王朝定鼎的贡献功绩,在历朝开国功臣中,大概只有韩信对汉朝的功劳可比,更是十个百个李隆基也不能及的。如果李渊有李旦的智慧与决断,如果李建成有李成宪的睿智,武德年间的一切纷争还会是问题么?李渊本就是李建成居于储位的最大倚仗,若他肯支持李世民而示意李建成退让,又何至于落得开国之君被逼退位的下场?何况李渊其人原本就对二子并无偏爱,李建成归根结底也只是制衡势力已成的天策府的一个棋子,李渊原有足够能力让长子退让。是以归根结底,李渊还是权欲做祟,没有刘邦一见吕后惠帝羽翼已成,便果断舍弃宠姬爱子的大智慧,所以唐高祖的历史评价,自然也就一向在汉高祖之下了。李建成若肯主动让位,身后哀荣子孙富贵难道会低于李成器么?又何至于落得诸子被斩尽杀绝,自己被栽上谋反罪名的下场?诚然,李旦和李成器的选择,亦极可能是因玄武门之变的以史为鉴。而能够以史为鉴,本身就是智者了。 刘邦难道真不知道,自己死后,最心爱的女人和儿子必然死路一条么? 曹操难道真不知道,曹丕继位后,曹植肯定没好下场么? 李世民难道真不知道,他自己死后,长孙无忌又会怎么对待“地亲望高,中外所向,英果类我”的李恪么? 即使大英雄大豪杰,涉及社稷之重,亦皆有不得已之事:宫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作让皇?「能以位让,为吴太伯,存则用成其节,殁则当表其贤,非常之称,旌德斯在。」如吴太伯这样智慧,被历朝历代皆称颂为圣贤,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有唐一代,皇位继承是最乱的。而一切来源皆为玄武门之变。之后代代皇位继承混乱。唐玄宗也不是嫡长子,更是加剧了皇位继承的混乱性。以至于只要是有李唐的血脉就可以继承皇位。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崛起,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每位皇帝身后都有宦官的身影。唐文宗和唐武宗是兄弟,结果唐宣宗以叔叔身份即位。乱啊。
一句话,唐朝太子的地位就没稳固过。
以前呢,我也觉得这事给唐代嫡长子为太子即位开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头。但是后面想想,其实非嫡长子即位也历史长河中也算主流想象。。。。拿西汉举例,嫡长子即位的也就是汉惠帝,汉京景帝(这个不算薄后生得那几个早死的皇子),汉元帝,汉成帝。。。。。其他的都不是长子,汉文帝是刘邦的中子,汉武帝也不是长子(勉强也可以套一个嫡长,因为他妈妈后来被景帝册为皇后了,但是他真的不是长子。他前面还有废太子的哥哥),汉昭帝同样不是长子(刘据才是嫡长子),汉宣帝,汉哀帝,汉平帝都是过继的。近期很火海昏侯,他虽然没做多久天子就被赶下台了,但是他也是过继的形式。。。。。综上,正经的嫡长子即位,其实历史上也那就那么回事。现实情况,唐代前期即特别又不特别。
首先觉得排名第二的回答有问题。 最不赞成的一句话 是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由李隆基组织是因为庶三子可为弃子。宫变啊大哥,败了没啥弃不弃的 一锅端了。组织宫变一定是能力最强的棋子。那么这个推断不成立的情况下:你的很多论据就有问题,李隆基一定是诸子中实力最强的,而且很有可能他的军事实力是最强的。所以老大让位 或者老爸授意老大让嗣很有可能是害怕第三系玄武门之变的发生。说到第一次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影响是 给唐王朝后期带来最大的影响是我赞成排名第一@兰德的意思就是,纵观上千年,李唐的继承问题简直就是最混乱的。基本上老爸没能力,儿子女儿各个想上来干干。老爸有能力,太子就一个接一个,不是杀就是流。简直就是不忍直视。以至到后来宗室残弱,军阀林立,太监也能换皇帝。嫡长子继位,有期一定的道理。技术标合格的情况下。最低价中标嘛。最大可能避免违标的可能。
其实除了李世民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那代以外,也没什么影响。以后唐朝再也没有谁是太子的弟弟把太子挤下去自己爬上去的,说了算的基本都是女人和太监。
唐自高宗以后,非弑械起于宫闱,则叛臣讧于肘腋,自开元二十余年粗安而外,皆日也。
还给后人开了个头就是我所谓“贤”可以光明正大的篡位
首先,有唐以来,玄武门之变打破了嫡长子继位,而是由政变胜利者登基。太子的地位不再如此稳固。高宗一朝废立几位太子,如李弘、废后王氏之养子、李贤等。此外,宫廷政变似乎成为一种风气,如若对当权者有不满或者觊觎,便会爆发宫廷政变。武力夺权的先例激起了一批又一批野心家的欲望。且几场宫廷政变都爆发频繁、间隔时间相对较短。比如还政李唐的神龙政变,中宗登基后,太子李重茂政变失败被杀;中宗专宠韦后,溺爱女儿安乐公主,韦氏一族专权,李氏受打压,甚至于韦后、安乐公主想效仿武则天登基。于是李隆基、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废韦后、安乐公主,打压韦氏一族。唐隆政变后,睿宗登基,太平公主和睿宗、李隆基分庭抗礼,甚至可谓一手遮天,于是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处死太平公主,收回权力。开元盛世褪去,天宝之年,玄宗专宠贵妃,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护送玄宗贵妃西退的宫廷军队将士发动马嵬之变,处死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忠登基,遥称玄宗为太上皇。之后大大小小的宫廷政变依旧不断,安史之乱后宦官乱政,天子动不动就被宦官暗杀……不过唐朝宫廷政变虽然频繁,但是只是中央权力掌控者变更,对于天下制度并未造成实质性混乱。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废太子求生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