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门氏菌菌鉴定过程中,如何处理血清凝集反应中的问题?

生化反应与血清学鉴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生化反应与血清学鉴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962.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显色乳胶凝集试验用于沙门氏菌检测和血清型的对比研究--《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4年05期
显色乳胶凝集试验用于沙门氏菌检测和血清型的对比研究
【摘要】:正 沙门氏菌的常规培养和鉴定步骤一般需时2~4天.并且需用多种培养基及抗血清.由于耗费时间和物料.可能在疾病流行情况下并不适用.作者对能同时进行沙门氏菌及其血清型检测鉴定的沙门氏菌显色乳胶凝集试验(WCST)与常规培养方法作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
【分类号】:R446.5【正文快照】:
沙门氏菌的常规培养和鉴定步骤一般需时2~4天.并且需用多种培养基及抗血清。由于耗费时间和物料.可能在疾病流行情况下并不适用.作者对能同时进行沙门氏茵及其血清型检测鉴定的沙门氏菌显色乳胶凝集试验(WCS丁)与常规培养方法作了对比研究。 为进行肠道病原茵研究.1990年l~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T.Sanekataetal
,吴妙灵;[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3年01期
张蓉君;;[J];国际儿科学杂志;1983年01期
彭南燕;[J];国际儿科学杂志;1984年05期
解玫;[J];中国公共卫生;1985年01期
陈玉兰;;[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6年01期
王藏珍,陈民钧;[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年04期
邓新奇,周祖岳,李忠辉;[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8年03期
陈雅棠,刘约翰,郑惠莲,梅其霞,陈永芬,小林昭夫;[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刘丽萍;;[J];江西医药;1989年05期
杨奇琳;;[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国忠;田萍萍;林金煌;林丽容;叶向东;陈平;;[A];中国输血1999年年会暨纪念ABO血型发现100周年学术交流论文专辑[C];1999年
喻正军;金梅林;徐晓娟;张瑞华;陈焕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童美琴;陈黎勤;尚世强;赵正言;;[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卢洪洲;周颖杰;尹有宽;潘孝彰;翁心华;;[A];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刘殿新;吴东红;程瑶;史秀琴;苏雁;;[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陈学灿;韩庆彦;;[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冼琼珍;黄良宗;王淑敏;;[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张建中;;[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王培鑫;潘存娒;陈黎勤;;[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范琳;肖和平;许家琏;史景云;;[A];中华医学会2008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启盖;[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立华;[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魏洁;[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艾鑫;[D];西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在沙门菌鉴定过程中,如何处理血清凝集反应中的问题?_百度知道
在沙门菌鉴定过程中,如何处理血清凝集反应中的问题?
载玻片上滴一滴血清这个有啥问题。具体操作方法可参照国标GB4789,出现沙状颗粒可视为凝集,再挑去新鲜琼脂培养可以沙门菌,即为沙门血清阳性.4—2010沙门氏菌检测
其他类似问题
凝集反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李玉霞;
沙门菌属血清凝集试验不凝集的处理  患者1,男,42岁。低热两周、反复腹痛、腹泻5~9次/天。化验:Hb130g·L-1,WBC3.6×109·L-1,N0·51、L0·47、M0·02;黄绿色稀粒液状大便,脓细胞少见,红细胞5~9/HM。患者2,女,9岁。发热39.5C,腹泻3天,化验:Hbl109’L-’、WBC84X109·L‘,灰色糊状大便,脓细胞少见,红细胞少见。细菌学检查:取两患者大便直接接种于麦康凯和SS琼脂平板培养,35C,24h。在麦康凯琼脂上菌落呈无色透明、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中等大小;在SS琼脂平板上生长为中心黑色的菌落,革兰阴性细长杆菌,无芽胞,无荚膜。一般生化反应结果均相同。血清学试验及处理方法: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沙门菌属诊断血清,先用A-F多价0血清与两株试验菌作玻片凝集试验,显微镜下未出现凝集。处理方法之一,挑取2~3个相同菌落增菌培养18~24h,离心沉淀,留取少量沉淀液,以生理盐水作对照,与沙门菌A-F多价O血清作血清凝集试验;方法之二,挑取相同的10个以上菌落,用生理盐水制成浓菌悬液,56C水浴箱灭活30min,以生理盐水作对照与沙门菌A-F多价O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结果出现凝(本文共计1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8.00元/期全年定价:4.80元/期 共19.20元
      【访问量:33959】
临床免疫学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胶乳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类风湿因子
2. 下列有关正向间接凝集抑制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抗体致敏载体
B 主要用于抗体的检测
C 出现凝集为阳性
D 不出现凝集说明标本中有待测抗原
以上都不对
3. 间接血凝试验,正确的是
A 红细胞沉积于管底呈圆点为凝集
B 红细胞形成布满孔底的片层凝集为滴度终点
C 根据凝集程度判断阳性反应的强弱
D 以+++凝集的标本稀释度报告实验结果
E 以上都不对
4. 检查冷反应抗红细胞抗体的试验是
A 直接Coombs试验
B 间接Coombs试验
C 抗补体Coombs试验
D 冷凝集试验
E 冷溶血试验
5. 检查温反应抗红细胞抗体的实验是
A 抗补体Coombs试验
人红细胞试验
冷溶血试验
C1q结合试验
冷凝集试验
6. 测定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特异性试验是
冷溶血试验
冷凝集试验
直接Coombs试验
间接Coombs试验
抗补体Coombs试验
7. 生理性冷反应抗体的特点是
A 滴度低, 结合温度范围宽, 常见于老年人
B 滴度低, 结合温度范围窄, 常见于老年人
C 滴度高, 结合温度范围窄, 常见于青年人
D 滴度低, 结合温度范围宽, 常见于青年人
E 滴度高, 结合温度范围宽, 常见于老年人
8. 间接Coombs试验检测何类抗体
A 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G
B 游离的IgG
C 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M
D 游离的IgM
E 以上都不是
9. 直接Coombs试验检测的抗体是
A 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G
B 游离的IgG
C 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M
D 游离的IgM
E 以上都不是
10. 关于不完全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抗原结合
B.与抗原结合并出现凝集
C.与抗原结合不出现凝集
D.常为IgM类抗体
E.为多克隆抗体
11.玻片凝集试验
A.只能检测抗原不能检 测抗体
B.只能检测抗体不能检测抗原
C.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
D.为半定量试验
E.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
12.关于凝集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IgM类抗体的作用比IgG类抗体要强
B.IgM类抗体常出现不完全反应
C.IgG类抗体不易出现不完全反应
D.反应的发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E.可进行定量检测
【A2型题】
13.在做间接凝集试验时为促使凝集现象的出现,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B.增加电解质或蛋白质
C.加入右旋糖苷或葡聚糖
D.胰酶处理
E.加入抗原
14.关于正向间接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致敏载体
B.用于检测标本中抗体
C.出现凝集为阴性
D.敏感性高
E.特异性强
15.关于反向间接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抗体致敏载体
B.用于检测标本中抗原
C.出现凝集为阴性
D.敏感性高
E.特异性强
16.关于反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抗体致敏载体
B.抗原为诊断试剂
C.检测抗体
D.出现凝集为阳性
E.不出现凝集为阳性
17.关于SPA说法错误的是
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成分
B.能与IgG的Fc段结合
C.能与IgG的F(abˊ)2段 结合
D.不能与IgG3结合
E.与IgG结合后不影响其活性
18. 关于间接血凝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 红细胞作为载体
B. 不能检测抗原
C. 可检测抗体
D. 可判断阳性反应的强弱
E. 应用广泛
19.关于胶乳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一种间接凝集试验
B. 敏感性较血凝试验要高
C. 可进行定性检测
D. 可进行半定量检测
E. 可进行定量检测
20.关于明胶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体
B.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
C.是一种间接凝集试验
D.凝集为阳性
E.常常用于检测病毒
21.间接凝集反应不能检测
B.AFP抗原
C.伤寒沙门菌菌体抗原
D.类风湿因子
E.HCG抗原
22.关于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红细胞为致敏载体
B.可检测抗原
C.可检测抗体
D.诊断试剂为抗O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E.检测标本为全血
23.关于直接Coombs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B.可定性检测
C.可作半定量分析
D.可用于新生儿溶血检测
E.可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测
24.关于间接Coombs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
B.出现凝集为阳性
C.抗原致敏红细胞
D.用于检测母体Rh抗体
E.可检测因红细胞不相容性输血而产生的血型
25.抗球蛋白试验不能应用于
A.配血试验
B.抗D抗体
C.诊断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性疾病
D.细菌的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E.立克次体的抗原检查
26.关于协同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致敏颗粒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B.桥连物为SPA
C.检测抗原
D.是一种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E.抗体为IgM类
27.关于醛化红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有较强的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
B.能耐60℃加热
C.可反复冻融不易破碎
D.血凝反应效果较新鲜红细胞强
E.保存时间较长
28.下列试验不属于凝集试验的是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B1型题】
(29-30题共用备选答案)
A. 间接凝集试验
B.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C.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 协同凝集试验
E. Coombs试验
29.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的试验是
30.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试验是
二、名词解释
1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
2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auto-erythrocyte
agglutination test)
3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4胶乳凝集试验(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5 间接Coombs试验
三、简答题
1.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有何异同?
2.抗球蛋白试验主要应用于那些方面?
3.什么是协同凝集试验?主要用于何种检测?
4.何谓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如何进行分类?各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凝集反应:细菌、螺旋体、红细胞或细胞性抗原等颗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2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与一般间接血凝试验不同之处为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主要试剂材料为抗人O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能与不论何种血型的红细胞结合,但不引起凝集反应。这种抗体与另一特异性抗体连接成的双功能抗体可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原;如与特异性抗原连接,则可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反应中的标本为受检者的全血。
3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
4胶乳凝集试验:也是一种间接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颗粒为聚苯乙烯胶乳,是一种直径约为0.8μm大小的圆形颗粒,带有负电荷,可物理性吸附蛋白分子,但这种结合牢固性差。也可制备成具有化学活性基团的颗粒,如带有羧基的羧化聚苯乙烯胶乳等,抗原或抗体以共价键交联在胶乳表面。化学交联一般通过缩合剂碳化二亚胺将胶乳上的羧基与被交联物上的氨基缩合在一起。这种用交联致敏的胶乳试剂性能稳定,保存期长。
5. 间接Coombs试验:用以检测游离的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将受检血清和具有待测不完全抗体相应抗原性的红细胞相结合。再加入抗球蛋白抗体就可出现可见的红细胞凝集。此试验多用于检测母体Rh(D)抗体,以便及早发现和避免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亦可对红细胞不相容的输血所产生的血型抗体进行检测。
三、简答题
1.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有何异同?
答: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都是抗原抗体反应,二者的区别如下:
颗粒性或可溶
可溶性抗原致敏颗粒
几分钟至数小时
十几分钟至数天
2.抗球蛋白试验主要应用于那些方面?
答:⑴ 输血:对于“危险”受体(指曾经输血、肌肉注射过血液制品或母子间血型不合的妊娠而可能产生免疫性血型抗体的人)的配血试验必须包括各种不完全抗体的检查,以抗球蛋白法最为可靠。⑵ 血型抗原抗体的检查:主要检查Rh— 者,其体内是否有抗-D抗体,应用抗球蛋白试验对外表为D阴性的供体血液作常规检查。最可靠和灵敏的方法是将待检D阴性的红细胞与高效价的不完全抗-D血清混合,然后加抗球蛋白血清检查细胞上有无致敏抗体。⑶ 对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性疾病的诊断:母体产生的最常见的免疫性抗体为Rh抗体和ABO抗体,一般为7S的IgG,可通过胎盘屏障,作用于胎儿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可借抗球蛋白试验检出而采取预防性措施。⑷ 对溶血性贫血的研究: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大多数可借助该方法证实有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存在。⑸ 对细菌或立克次体的不完全抗体的检查。
Coombs试验还可采用专一性特异性的抗球蛋白的血清,如抗IgG血清、抗IgM、抗IgA以及抗补体血清等,分析结合于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免疫球蛋白的亚类。
3.什么是协同凝集试验?主要用于何种检测?
答:协同凝集试验与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相类似,但所用的载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细菌的细胞壁中含有A蛋白(SPA),SPA能与特异性抗体IgG的Fc段结合(IgG3除外)。抗体的F(abˊ)2段暴露在葡萄球菌的表面,仍保持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当这种葡萄球菌与IgG抗体连接时,就成为抗体致敏的载体颗粒,若与相应抗原接触,即出现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可用于细菌、病毒、毒素及各种可溶性抗原的检测。
4.何谓间接凝集反应?
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或偶联于与免疫无关大小适当的颗粒表面,使之成为致敏载体颗粒,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电解质存在条件下,出现特异性的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inderect agglutination)。
5 间接凝集反应如何进行分类?各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答:间接凝集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致敏载体用的是抗原或抗体分为正向间接凝集试验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根据载体种类,分为间接血凝试验和胶乳间接凝集试验;根据反应方式分为间接凝集试验、间接抑制凝集试验和协同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试验是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标本中相应抗体。将可溶性抗原与载体颗粒结合,再与标本中的抗体反应,通过抗体桥联,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或凝集块,为阳性反应。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选用已知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原。用特异性抗体致敏颗粒,与样品中的待检抗原反应,通过抗原桥联,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为阳性。临床上用于检测HbsAg、AFP等。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诊断试剂为已知抗原致敏的颗粒载体及相应的抗体,用于检测标本中与致敏抗原相同的抗原。将标本与抗体试剂相反应,然后加入致敏抗原,若出现凝集现象,说明标本中不存在相应抗原,抗体试剂未被结合,仍与载体上的抗原起反应。如未出现凝集现象,则说明待检标本中含有相应抗原,凝集反应被抑制。同理,用抗体致敏载体颗粒及相应抗原作为诊断试剂,检测标本中的抗体,称为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与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相似,但所用载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细胞壁上的SPA能与特异性抗体的IgG的Fc段结合(IgG3除外),抗体的F(abˊ)2段暴露在葡萄球菌的表面,仍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当这种葡萄球菌与IgG抗体连接时,就成为抗体致敏的载体颗粒,若与相应抗原接触,即出现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间接血凝试验是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用已知的抗原或抗体致敏红细胞,然后与样品中的抗体或抗原在适宜条件下反应,出现红细胞凝集者为阳性。根据红细胞凝集的程度判断阳性反应的强弱。
胶乳凝集试验是以聚苯乙烯胶乳微粒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门氏杆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