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华为的企业性质什么性质

我离开华为已经将近一周了,在新公司上班也将近一周了,忽然感觉差不多要忘记在华为的经历,所以决定还是把难得的经历写下来,做一个纪念。可能文中涉及一些华为的数据,本来我不应该给出的,但是既然是一个总结,那就尽量的记录一下吧。??我对华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我至今仍热爱华为,不知道为什么,真的不知道,就是爱。但是我肯定不会再回去,真的不会再回去了。??&??向往??我在XX大学度过了6年半的大学时光,拿到了研究生的学位,在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也跟着大家涌到大学的报告厅,听华为中兴大唐这些企业的招聘会,当时是2002年,网络泡沫幻灭后的第一个高校毕业期,大批高科技企业招人的门槛大大提高,虽然薪水还是挺高的,但是给你的感觉就是,你去不了,没有资格。??本科读的是热力发动机,也就是汽车发动机,我是和一大批高考不理想的同学被调配到这个专业的,可想而知,大家对这个专业没有什么感情,虽然这个专业是XX大学的重点学科。在大二的时候,由于成绩较好,我可以选修另一个专业,我高考的第一第二志愿是通讯和计算机,所以我决定报这两个专业之一,犹豫不决之下,硬币背后隐藏的命运帮我决定学习通信学科,也许我和华为的渊源就此开始。??本科毕业了,考研就考了通信,分数还行,所以研究生阶段每年也就交800块的住宿费,没有其他费用。由于X大通信研究生没有什么活儿做,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虽然X大的通信专业很一般,但是既然是和计算机沾边的,按葛优的话讲:“没想到你也是IT界的人了”,前途似乎很不错。??就这样,结束了没有什么回忆的研究生生活,我准备考上交大博士,因为太浮躁,没有坚持下来,就和大家一起找工作。??&??应聘??其实找工作挺容易的,X大毕竟是国内不错的工科大学,只要不是要求太高,工作一抓一大把,2004年10月末,日月光集团来X大开招聘会,算是最早进X大的企业,对这种公司的招聘会,通信系的同学根本懒得参加,或者去看个热闹。??11月4号,华为来X大开招聘会,我投了一份简历,11月5号,ST来X大开招聘会,我也投了一份简历,并当场进行了一面。当时比较单纯,认为进华为是很容易的事情,就再也没有投过纸件形式的简历,果然,华为安排的笔试在9号进行,我应聘的是算法工程师,笔试在大学的大阶梯教室进行,有考算法的,有考软件的,发试卷前,HR宣布:如果考算法的人看到题目较难,可以临时改主意去考软件工程师,果然,试卷一发下来,原来考算法的10几个人,呼啦啦差不多都跑去考软件了,我和另外2,3个人还是流下来考算法。因为研究生课题就有一点算法的内容,加上准备考博的复习,算法的题还是没有难倒我。??很快就是华为的一面,华为的效率还是高啊,给我面试的考官叫张XX,本来我是没有必要记着他的名字的,但是有时记住和记不住就是像蝴蝶挥动的翅膀,说不准带来怎样的影响。一面很顺利,编程题很简单,链表排序什么的,我做了一会就作出来了,不过卷面很脏,我就忙着向他解释,他不太理我,看了一会就说做的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又问问我的一些研究生课题相关的内容,很明显,他想看看我到岗后能不能尽快的开始工作,因为他问了很多仿真软件的东西,我就应付着。??一面很难受,算法方面我确实还比较薄弱。??一面结束的时候,考官跟我说让我回去等通知,我很坦然,既然让等那就等吧,考官很快补充道,算法工程师二面考官还在深圳,由于各地应聘算法工程师的人员比较少,算法的二面考官要集中的来北方的几个城市,所以请我不要着急。我想这个理由很合理,就回宿舍了。??等了一天??又等了一天,我有点着急,XX大学一共就考了几个算法工程师,二面的考官不会不来了吧,打个电话问问,我打了好几通电话,总算接入了华为HR的手机,她叫什么我忘记了,很遗憾。她是一个好HR,很负责。我把情况和她说了,她还是让我等,我就建议说,不如安排电话面试吧,她考虑了一下,说要找一面考官确认一下。因为当时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我就没有再电话跟踪这个事情。??第二天,应该是12号上午,我很无聊,上网聊天,打联众,投网上简历。到9点多的时候,张XX打电话给我,让我尽快过去参加电话面试,我很高兴,去了,在宾馆的房间里,跟电话那边聊了好长时间,聊完了,张XX让我在门外等,他进去和对方交流,然后代写了二面的意见。二面的过程中,聊的比较开心,都是我很熟悉的东西。??张XX填写好二面意见,就告诉我在宾馆大厅了等一会,大概2个小时后安排三面,到中午的时候,本来我要去领盒饭吃了,因为里面好像有我爱吃的红烧肉,但是就被叫去三面,二面结束和三面开始也就隔了半个小时。??三面就是HR的面试了,是个女的,话不多,主要是我讲,我是比较能瞎侃的,什么话好听就侃什么呗,聊到那个女的嘴角上翘,我就知道基本上也就进入华为了。??三面结束也就隔了10分钟就是四面,我又没有吃到盒饭,因为没有了,四面的是一个上海研究所的什么部门经理一类的,聊的甚欢,印象较深的是他问我是否知道华为的某个口号似的东西的时候,我比较干脆的答了一个“不知道”。??当天晚上签约,我成了华为的一员,毕业后要去深圳从事算法工程师的工作。薪水是5千,还算满意。??那以后的几天,我把盟军敢死队几个版本从头打倒尾,打发时光呗,工作定下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偶尔跟大家去挤招聘会,看看热闹,还有就是帮我的一个好朋友看看招聘信息,很遗憾,他没有通过华为三面,后来都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工作,一气之下跑到上海交大读博士去了,至今在读。??签约后的一周左右,华为的HR给我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做软件工程师工作,有北京户口,条件是要12月就入职,我当时对北京没有什么好印象,考虑一下就回绝了,后来我的父母和姐姐都劝我到北京工作,我又考虑了一天,打电话给HR,说我愿意改到北京做软件,她们就让我到天津今晚大厦改签协议。北京,而不是深圳,还是北京好一些,我本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11月的后半个月,电脑游戏和QQ就是全部,在QQ上我认识了一批共同赴深圳参加入职培训的北京研究所的同学。12月15号晚,我们坐上卧铺火车,见到了原来在QQ那边的同学们,其中一些人成了我现在最好的朋友。12月16号晚,火车经过23个半小时的旅途,到达深圳,又打车去华为基地??两周的培训没有什么好讲的,随便说说吧,一是我们男生要西装领带,当时是冬天,深圳的气温不是很高,中午30度左右,这个要求还可以接受,我这个人懒,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穿这么不舒服的衣服;二是深圳的服务业真的很发达,商场的营业员绝对是百拿不厌的,买了东西,可能很贵,但是心里很舒服。比天津的营业员,唉;三是华为基地的食堂真不错,也是是去的时间较短才有这个感觉,我们培训结束的时候,到某个食堂聚餐,15块钱吃自助,大螃蟹,对虾,皮皮虾,鱼,蛤蜊和各种肉类,蔬菜水果,好便宜,我都怀疑是不是选择到北京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四是深圳的车速太快,我们上街经常看见车祸现场,就在华为基地百草园,在休息日那天,我们楼下就发生了一起车祸。我没有看家事故的过程,只看到撞散的摩托和一大滩血迹。??&??入职??回到北研所,是12月30号晚,飞机是空客A320,满飞机都是华为到北研所报到的同学。坐飞机不舒服,不如火车卧铺,飞机下降的时候,我的耳朵有点疼。??12月31号到北研正式报到。分配了部门,由于我被分到一个新产品,还没有成立部门,就暂时挂在北研的总体技术部下面。??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前辈,都是技术上的牛人,我的思想导师对我也很好,我做事有些不精益求精,毛躁,由于华为的产品对产品质量要求比较高(产品的质量不好评价,但是相对于系统的复杂程度,华为的产品质量还是可以的),部门对质量的强调也很突出,所以华为会花很多的精力用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我的导师对产品质量的认真程度对我影响很大。??华为北研地处北京海淀区上地地区,属于中关村比较靠北的地区,交通不是很方便,刚去的时候甚至人烟稀少,当时华为北研所也就1000来人,除了北研自有的大厦,还租借了另外两个大厦的部分房间。华为北研大厦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可能不是用于写字楼的目的,每层楼的天花板都不是很高,在二层里面走会感觉比较压抑,而三楼以上有一个天井,阳光可以透过玻璃射入天井,如果太阳不是很毒,天井里明媚的阳光还是很让人愉快的。中午的时候很多人在天井了踢毽子。??新员工入职的时候必须要经过的一个培训是MINIPRO培训,这个培训是关于IPD-CMM流程的培训,华为很注意流程的规范性,所有开发的员工都要进行流程的培训,教你怎么去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这个流程意识在小公司是没有的,在华为这样的大企业里,是十分重要的。MINIPRO培训就是Mini Project,也就是通过在一周内学员们完成一个标准的CMM项目来完成教学。项目很小,但是基本的项目过程都会有,因为时间少,很多项目阶段会精确到小时。一边由质量部的人讲课,一边实践。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会有概念,设计,开发,发布,GA,终结等阶段,一般软件项目就是指的开发阶段,不会包含设计阶段。软件开发阶段就是MINIPRO培训关注的部分。项目的细节不方便说,总之感觉就是文档很多。真正编写代码的时间是很少。经过一周的培训,会有一个考试,及格好像是80分,我考了84,本有机会再考,我没有再考。??我报道的时候,产品已经在设计阶段,软件设计是老大们的事情,而我们一批的新同学得以有时间学习未来所需的知识技能,除了导师的指导,TCP/IP详解第一卷的一些基础内容是必看而且要考核的,新员工也会被要求定期开会交流学习的知识,前后处于这种状态大概有一个半月的样子,我感觉那时候自己提高的确实很快,很快就对基本的数据通信产品有了较多的认识,也算是入门了吧。??基础学习结束后,离各软件项目进入开发立项还有一段时间,我的导师安排我到另一个产品的实验室去,给我找了一个座位,就是看代码,我要做的这部分代码不是业务相关的,所以也没有平台化,也就是没有进入VRP,每个产品都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做。我去的那个产品形态上与我们即将要开发的产品类似,所以代码值得参考。华为内部一般使用SourceInsight写代码看代码,这个工具开始用的不熟,但是一旦习惯了就很难摆脱了,确实好用。当时让我看的代码很多,我也一下子搞不清轻重缓急,但是也没有办法,就硬着头皮看吧,在大学生阶段,写过代码不少,但是真正和操作系统打交道不多,这次要看的代码不仅排版凌乱,注释风格不统一,最要命的就是看不懂,最后只能一点一点的一边参考C语言教程(美国佬的,决不是谭浩强版,据说美国大学常用的教材,不错,基本我后来想查C语言的任何知识都有)一边啃代码,这时候原来没有用过的操作系统的API很多,幸亏我以前也研究过操作系统原理,很快能对各种API的内部原理猜个八九不离十,加上我对硬件多少有点了解,虽然这个工作的前一两天还比较痛苦,后来就适应了,反复看几遍,对整个构架就很熟了。前后也就一周的时间,后来想起来,我在华为相当长的时间里,就是靠着这一周培养出来的能力在支撑着我的绩效。??大概到了2005年的3月,我记得在我回学校做答辩和毕业活动的那个月,我们的软件项目启动了华为开发一个新产品会同时启动一批项目,软件的硬件的逻辑的测试的资料的整机的等等,按照计划要几乎同时关闭项目,而我所在的项目成员就是两个人,我和我的思想导师,项目规模估计是10K,时间是3-4个月,这是很危险的指标,按照北研的能力基线,我们是不可能完成的,也就是说按照北研以往项目的数据平均,我们不可能在这样的时间中生产这么多的代码。CMM流程是好的,但是华为的产品时间点都是倒推的,什么时候要拿出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的,但是又没有足够的人去做,只能硬性的倒推时间,玩玩数字游戏,蒙蒙质量部,其实质量部的人都是研发出身,里面的猫腻都清楚,但是总不能因为人员不足,条件不成熟就不做了吧,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那还有什么不能搞的?质量部也就是喊两句,某某阶段要注意质量啊什么的。??其实北研大部分软件项目上人员的矛盾不会像我们这么厉害,我们的产品是全新的一款产品,软件要从无到有,很多方案都要临时的讨论决定,加上新成立的部门,人员也少,相比之下,这个问题就突出一些。??开发阶段是辛苦的,但是很规律,由于进度紧张,不管什么人,从部门经理到最基层的员工,都要加班,而且一般加到10点以后(从培训开始我们部门就经常10点后),在华为上班有点好处就是晚8点半下班有免费的班车到北京的各个地点,10点以后下班可以打车回家,车票可以报销。开发阶段就是文档写的很多,前面我也写到了,一个文档要写,写完了要请一些有经验的人和相关项目组来评审,评审完了要修改,每个文档都要这样,很花时间,但是却能在尽早的阶段发现问题,减小项目的成本,既然你有相关项目组,你也就可能是别人的相关项目组,你也要给别人的项目文档评审。在写了N多的文档和修改了N多的文档后,就进入编码阶段,编码是很快的,一天几百行没有问题,很多项目的代码在写文档的似乎就写出框架了,所以编码阶段通常不会延期。??我们每天工作到深夜,一些艰苦的项目组(包括我)通常是12点以后才会离开公司。可以说是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毕竟客观条件是存在的,我们所有的项目都在延期这倒是一件在不能按时完成情况下的一件好事,如果大部分项目不延期,而只有少部分项目延期,那么延期项目的项目leader(PL)还不得急死。我的思想导师兼PL人很好,他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很少传递给我,很少在语言上给我压力,我不是傻瓜,当然知道项目的情况,我只能更加拼命的赶进度。??编码结束是测试,按照一般的要求,需要先做单元测试,对每一行代码测试,但是我印象中,我们项目没有做,道理很简单,前方的硬件回板了,我们不先上,其他项目组都不能上,等我们做完UT,其他组都休息半个月了。我之所以不太确定这段时间,因为我这个时候病倒了。??&??意外的阑尾炎??日,我的研究生同学,也是华为的,要去南京出差,我们在附近的饭店吃了一段饭,我大家吃的很高兴,我吃的也很多。第二天上班我就觉得胃不舒服,有点像吃的酸东西太多的那种烧心的感觉,我越来越难受,上班不长时间就向PL请假回家了,路上我到小区的门诊部看了看,诊断是胃炎,我没有在意,拿了点胃药就回去了,我在家吃了药,药的味道很特殊,总结起来就是难吃。还是不见好,我就躺着休息。胃疼的厉害,还呕吐了,下午的时候胃不疼了,右下腹部开始疼了,疼痛难忍而且显然不是胃病,我叫上同住的同事,送我到医院,我北京的亲戚也来了,帮我垫付了医药费,后来同住的几个人都来看我。医生诊断是阑尾炎,急性很重,但是没有床位,大家很着急,我还好,医生开药打点滴先维持着。在做B超检查的时候,医师很负责,两个人一起看了很长时间,开始就判断是阑尾炎,又花了很长时间确认,并且说阑尾炎一开始的症状很可能就是胃部疼痛。后来我就坐在椅子上一直打点滴等着空手术台。晚上很晚的时候我才被推进手术室,经过一番折腾,主要是打麻药,已经是5月1号的凌晨0点多了,手术开始了,护士给我氧气,我把头扭过一边,因为氧气面罩里一股新鲜橡胶味,麻药的作用很好,我感觉不到书上说的手术刀拉开腹部的动作,只是知道两个人在操作,而我的胸部以下似乎不是我的一部分,好像我的胸部以上是长在石头上。后来可能是困了,我就睡去了,直到手术做完,他们推我出来,医生把我叫醒,我的亲戚也在,同学也在,医生比划着说,打开腹腔后,看见阑尾已经全部肿大,初步判断就是阑尾炎,还要进一步确认,反正就是医生的那种固有的“官方”语言来解释我的并。??手术后的那天上午是最难受的,麻药实效后,伤口会疼,医生又要求手术后一段时间不能枕枕头,没有经历过手术的人可能不知道,伤口疼都好忍,谁没有划过口子什么的,但是长时间不枕枕头对人绝对是一个考验。??由于我的阑尾炎拖了一段时间,有点严重了,别人伤口是3针,我的是5针,加上恰好是5.1节,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没有上班,别的医生不愿意管我,我就只好一个人在医院,伤好的差不多了,我也走不了。中间部门的领导来看过我,我当时也很感激,但还是很惨,除了我的同学偶尔来看我,我只能一个人在病床上躺着,在病房里走着,由于行动不便,前几天甚至没有洗头发的机会,整天蓬头垢面,后来还是我的一个女同事和他男朋友帮我洗的。5月9号左右,我才出院。??正是这些天,我的PL进行了系统的联调,是最累的一段时间,而我没有和他并肩战斗。??&??归队??出院后我又在家休息了两天,我的一些主管来看我,带了一些营养品,可惜这种东西都是做礼品的成分多,实际会吃的人比较少,经过搬家,这些东西都扔掉了。??在家大概休息了3天,我自认为伤口已经痊愈而且体力恢复了,就回到公司上班了。大家见到我除了打个招呼,问候一下我的健康,没有太多的不同,但是我很快意识到身体还是处于极度虚弱状态,我没有干活,但是不能平躺,过了两个小时左右我就累得要死,当天我很早就回去休息了。不过很快,也就几天的时间,我就恢复了体力,开始的一两周我还不会加班很多,后来就完全恢复正常了。??&??新的项目??一般来说,软件项目结束后就是测试人员测试提问题单,开发人员解决,但是我参与解决的问题单较少,主要的原因是这个时候产品规划新增了一块新单板,又要挑人开发,我被选中了,我开始是稍稍有些不快,我辛辛苦苦开发的代码,基本没有经过我的调试,又让我开发新的代码,我一直放心不下原来的代码。??新的项目很大,以下就称为B项目吧,第一个称为A项目,大概2005年的中期立项,事后证明,至少在我看来是产品的一个失败的决策,华为在数据通信产品市场上与思科和Juniper等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华为的数通人经常自嘲8年抗战,因为在数通产品线成立的前8年,一直是亏损的,这里我也确实很佩服任总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相比较华为的无线和光网络产品,数通地位就不高。为了竞争,华为一向强调满足客户需求,而我们这个新项目的单板就是应某一个国家的电信企业的需求做的,在项目开发结束后,产品这边的信息又变成了这个需求取消了。由于在原来设计简单高效的系统上,强行加入了这样一个单板,构架上不协调,加上概念和设计比较仓促,导致开发出的东西存在很多原来没有想到的问题,不得不一遍又一边的修改,开发。这块单板上运行的代码不多,但是几乎影响了原来所有的项目组,维护难度极大,我估计在问题单数量较高的一段时间内,产品差不多有一半的维护精力放在了这块单板上,大家的士气收到严重打击,这块单板就是鸡肋,售价高,用的场景少,而成本已经付出,就只能继续维护。??新项目在人员和时间的矛盾上缓和一点,项目成立不久,一个两万多号的员工离职了,不过影响不大,本来他就只投入半个人。我还是做以前的特性,不过由于是针对单板的,自然和针对主板的特性差别很大,我们的代码需要从华为3COM移植,由于当时华为3COM的很多资源已经不能共享,尤其是他们的开发文档,所以我和同事们很难从文档着手进行代码的阅读,和我一起进行移植操作的同事意见是拿来就用,我的意见是一定要对代码进行完全的阅读,由于我工号有优势,我专门搞了一天的时间,和他两个人对最复杂的那段代码,一点一点的抠,模拟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过程,最后终于将代码的主要流程搞清楚,我后来写了一个详细的流程总结,算是一个结论吧。后来,这个同事离职了,他很优秀,做什么东西都上手很快,很懂得分配时间,可是他不习惯华为紧张的工作氛围,加上其他的原因,他做完项目不久就离职回东北了。走的时候送给我和几个项目组成员每人一大盒巧克力。项目项目按部就班的开发结束的时候,就是联调了,由于很多代码是运行在bootrom中,我又没有什么高级的调试器,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正常的方法,就只能通过点灯和打印信息来调试,而不管那种方法,都要不断的修改代码,下载到板子上,在运行试试,效率很低,我受不了,就提前写了好多test开头的代码,写了一个小命令行,还有很多模拟场景的函数,后来证明这个决定很正确,这段很复杂的代码我用了大概1天就调试通过了,直到我离职,这段代码上的问题都很少。??刚结束项目的时候,问题单不多,虽然涨的很快,但是很快就被消灭了,一切看起来都显示这个项目很成功,没有人会意识到会给后来造成那么大的影响。??这时,产品再次作出调整,软件组抽调精锐成立维护项目组,我刚刚做完的这个项目人员全部编入这个项目,一起进行维护。时间是2005年9月左右。??对于这个项目,在我看来是失败的,不仅是项目的,更主要是因为对产品后继的影响。作为开发者,我们难辞其咎,应该承担其中的一部分责任。??&??维护组的快乐生活??在维护组的时间是我最快乐的时间,如果后来没有离开维护组,可能我也不会离开华为??开始的时候,B项目固有的问题开始暴露,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始显露,我们B项目的人疲于应付,由于项目组的问题单数量和严重程度会在每周做为奖惩的指标,所以B项目遗留的问题给维护组的压力很大,我都觉得对不起大家。而这些问题很多涉及很多相关项目组,讨论的时候协调的成本很高,B项目的后遗症一点一点的把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像锉刀一样挫掉。我的说,就是在B项目后,我在华为的经历才从一种事业蜕变到一份工作。??工作就是不断的被测试部叫过去,看现场,收集定位信息,和测试人员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收到问题单,复现,定位,修改,解决,验证等等,开始的时候,维护组问题单压力很大,经常是周六的晚上,维护组老大开始把能解决的问题走下去,算指标,看看周一会不会被罚款,好几次都是刚刚好的样子,忙完了,可能8,9点了,我们就去附近的一家饭店吃饭,由于去的晚,饭店的服务员会要求我们一次性点好所有的饭菜,我们吃完了就玩杀人游戏,有时玩到凌晨1点钟,大家都很高兴,可能就是在这种场景下,大家每个人都是原来各个项目的骨干(由于部门成立之初人员很少,基本上项目都是一老带一新,这个新人不增长为骨干才怪),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使出浑身解数为了维护组的荣誉在战斗,正时这个氛围,是我很喜欢的。??最忙的维护阶段过去了,现象就是问题单不再增加,而是收敛,我们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小,维护的同时,偶尔开发个小特性什么的,还挺有意思的,后来维护组换了老大,大家仍然还是很融洽。??随着问题单持续的减少,维护组的人员基本上每天可以8点半下班了,如果想走,6点下班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在华为,加班多是很常见的,可能有各种因素,绩效考核的,历史传统的,实际上工作量过大等等,我不好评论,近些年来,尤其是深圳总部有员工因脑炎死亡后,公司比较限制公共加班,我就曾经因为加班太多收到北研的干部部部长的电话询问。原来公司在周末加班是不用领导批准的,而那以后,加班需要批准才能生效,不过很遗憾,哪个领导会在一大堆事务要处理的时候,每周五询问一遍手下人周六是否有加班需要呢?结果就是每个周五,各级主管就是简单的把上一周的通知修改一下时间,就发给下属,最多同时说一下,大家可以不来加班,但是下属如何判断领导的真实意图呢?大家都加班,我不加班行吗?而且客观上大家工作上相互依靠很深,要求都不加班,要么都要加班。华为扩张很快,需要不断开发很多产品,人员不足,就要招聘,由于华为的工作口碑就是累,导致优秀的人才不愿意进入华为(普遍上应届毕业生素质较高,社招就参差不齐,有很优秀的,但少),优秀的人才不愿进华为,导致产品开发质量不好,进而返工就多,额外的工作量多了,工作自然就累,这样形成了一个循环,很不利于华为的发展,要打破这个循环,就要看华为的智慧了。客观上说,华为的薪资待遇是很好的,当然比某些特定行业不能比,但是在业界是很好的,主要是奖金和股票分红较多。这需要在华为熬时间来换取。??在华为的工作中,一年中大概平均能有2个月的时间还是比较清闲的,也就是6点下班,如果是周末,来加班也不一定干活,早上来刷卡,晚上走的时候刷个卡,中间是不是干活了,谁也不知道,反正我不忙的时候,经常中间的时间就坐车去书店,看一天的书,或者在单位的垫子上睡大觉,又或者到附近K歌,虽然有些不够道德,但是我平时晚上加班可是一定没有工钱的。??所以维护组里轻松的时候,分手的时候也就差不多到了。??&??又是新的一轮??2006年4月前后我收到的邮件,一点预兆没有,就要很多人去开新产品的开工会,我还是做老特性,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做,比维护组的时候还轻松,索性就搀合搀合别人搞的东西,先后研究好几个特性,这个新产品等于是从需求到设计再到开发都要我们来做,而不是局限于原来做过的开发,恰好这时港湾科技的数通部分被华为收购,李一男重回华为,一大批的港湾员工分配到华为的各个岗位,新产品的人员得到了补充,我得承认,由于公司规模小的原因,港湾的人技能更加全面,很简单的原因,每个人要从上到下做很多东西,而华为是每人负责一小块,平时大家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这样我经历了一个产品从概念起点开始的开发全过程,不断的需求确认,分解,做都做烦了,你可以想想一个热衷于代码技术的人面对一堆execl的时候,将是多么无聊,这些任务按理说是比较高级的活儿,但是我就是不喜欢。在需求确认后,进入设计阶段,由于觉得总是做一个特性没有意思,我就申请换一个特性做做,上面批准了,人员上做了调整,我接手新项目,由于人员被吸引在哪些2005年的项目上,新的这些项目都没有什么人,我工号排在前面,我是这个项目的老大。可是这个项目天生就有缺憾,我这个老大都不懂,要重新学,很多时候还要请教下面的人,好在我还算不耻下问吧。经过最初人家说我听,到偶尔能在讨论中插个嘴,到后来能在讨论中有自己的意见,也算是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这个阶段就是成天的讨论方案,评审,制订方案。??这个时候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我认识了我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婆,为此我经常下班很早,周末也常常加班很少,后来我住到老婆那里,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上班的路途遥远,每天从东南三环,做公交,倒一号线,倒二号线,倒十三号线,倒公司班车才能到位于西北五环外的公司上班。下班也是如此,可谓天天16环。??真正项目启动是在2006年11月初,我是PL,带领另外的几个新同学搞开发,说实在的当时我心里没有底,很多事情我不爱遵守流程,流程做的一团糟,人力不足就够烦的了,还要搞流程的那些事儿,不过有质量部人员的协助,能应付就应付吧,很多的文档就是拼凑的数据,看着没啥问题就行了呗。忘了是什么时候,我的直接主管调走了,我再次凭借工号的优势接替他称为PM,哈哈,管大团队了。编码阶段是在2007年元旦前后,很顺利,不外乎就是快的帮助慢的,简单的帮助复杂的。??对于一同启动的几个项目,产品强调代码的质量,我没有很强的去推标准,大家写出的代码很不整齐,但是功能的缺陷不多,不过代码规范的问题还是给领导发现了,责令我负责整改,改就改吧,反正还是下面的人交叉评审,发现不规范的就修改。由于我这个时候任务很多,没有足够的精力放在开发上,很多方案和代码都是放手让大家自己讨论完成的,我只是进行大方向的指点,毕竟我对VRP的框架要熟悉很多,事后向来,虽然代码出现一些规范的问题,但是我的队伍得到了锻炼,这让我后来的工作比较轻松。??项目结束的时候会进入联调阶段,这个阶段是最累的时期,由于时间有限,又是刚刚写好未经测试的代码,一切都显得很紧张,每天我的组员要向我发日报,每天必须加班到10点,实际上我自己每天要加班到12点左右,定位各种问题,由于这款产品的构架原因,定位问题比以前的产品要困难,沟通的工作量很大,效率较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加班加点。问题搞不定,领导就骂我,我也皮实了,无所谓了,但是由于我们特性为别人所依赖,即使领导不急,我也不能让身后的弟兄们着急,只能拼命的工作。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月,后来同事们形容我当时人都瘦了一圈,很憔悴。我也很累,身心俱疲,我的老婆也很有意见,我终于觉得该是我离开的时候了。有一次,原产品的B项目特性出了一点问题,由于涉及到对市场的紧急相应,在我周六下班路上,我接到手机通知我周日加班,当时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和老婆总是吵架,她比我还忙,我又不是一个重事业而忽视老婆的人,我一直为不能分担她的痛苦而内疚,所以开始我勉强接受周日加班,后来打电话过去推托掉了,那天晚上,我很痛苦,我甚至痛苦了一会儿,我知道自己迟早要离开的,可是当真的要发生的时候,还是很留恋,现在我还不能走的主要原因就是我还没有一个合适的offer。??后来的工作就不忙了,还是B项目的那块单板,需要在这个设备上支持,因为基本上我是这个产品唯一对该单板构架较熟的人,我不得不在本职工作外付出大量的精力搞单板兼容,也不知道硬件兄弟怎么搞的,硬件上前后几款产品竟然不兼容,害得软件大量修改代码。而老大们的兼容方案一改再改,本来一周的工作量拖了三个月。开始我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已经搞定了,老大却坚持另一套方案,没有办法,只好修改,随之产品综合考虑了一次,又要求我往回改,改回我的方案,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后来又要做bootrom兼容,又要改方案,而且指派了几个人协助我,加上我,都是PL级别的人,大家都有自己项目的事情处理,自然兼容方案一拖再拖,直到我离职前才完全搞定。??我的感谢我的项目组成员,他们的个人能力很强,在我没有过多直到的情况下,完成了大部分的实质性工作,经过联调的考验,特性较为稳定,连续几周达成产品规定的问题单降幅目标。??&??离职??我有离职的想法由来已久,大概到了入职一年半的时候就有了想法,主要的原因是工作比较累,加上本来我就是比较懒散的,不愿意长时间的搞得那么累,而且也结婚了,总是加班不回家,很对不起老婆。我还是很看的开的,虽然华为给我很好的待遇,但是不能为了待遇而不顾一切,不要在退休的时候发现自己一辈子什么都没有做,都在给华为打工。在入职华为前,我有一些兴趣爱好,但是入职以后就荒废了,很不值得。??既然有想法就找工作吧,目前最简单的方式也就是在几个大招聘网站上投简历,等着公司来找我了,效果还不错,很多企业都给我面试机会了,回想起刚毕业的时候,网上投的简历如石沉大海,看来华为的工作经验还是一块好的“再就业”敲门砖。??但是我收到的面试通知我都没有太重视,笔试和聊的时候都比较随意,也是工作忙的原因,我没有什么时间准备,工作的事情就这么一直拖着。直到我找到目前的工作,找工作这方面没有什么波折。??&??写在后面??离职了,华为和我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了,我想说说我对华为的总体感受。??和很多人说的一样,华为的工作是辛苦的,忙碌的,但是华为内部由于强调CMM流程的重要性,经常在开发阶段做很多多余的工作,也许这个流程的确不错,但是执行的人水平有限,经常入职一年就当了PL,加上时间紧任务急,流程中一开始就有很多假的东西,真正能不能到达管理的目的就不好说了。但是也不用悲观,对于基层的人员来讲工作还是实实在在的,毕竟工作的成果是要拿去检验的,参与华为产品的开发,对基层开发人员的技能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华为数通的平台软件逐步在lib化,以后能看到的代码越来越少,产品开发部的人想提高技能的难度加大了。??华为的培训很多,但是经常是一些很基础的培训,工作中急需的技能主要从同事那里学来,而同事都很忙,培训开展起来就很困难。很大程度上,要想掌握某个特性,参与开发是最好的方法,要想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是要自己努力。??华为的北京研究所比较累,对比其他的研究所来讲的。??华为的工作时间一般效率很高,那么大的工作量,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做完,足以说明华为的工作强度。所以在华为做时间长了,就会比较压抑,即使每天8小时工作也是如此。一般人认为如果一天8小时工作是较轻松的,但是在华为,不能上网,不能玩电子游戏,不能聊天。打开电脑,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连一些内部的工作外信息都要到下班以后才能访问。所以华为的8小时和一般企业的8小时是不一样的,何况华为的工作时间远不止8小时。??华为人员离职手续比较简单,只要主管放人,都好说。如果主管不放人,就不好说了。??华为的薪资待遇还算不错,很适合刚毕业的学生,既能快速提高技能,又能养家糊口。华为的北研和上研地理位置都比较偏僻,这个因素一定要考虑,我上班要将近2个小时,回家一般2个多小时。而今后北研所很快还要向更远的地方搬迁,在永丰环保园,目前北京还没有规划去那里的城铁。这个是必须要考虑的。??华为的人际关系比较融洽,每个人都比较热情,大概是没有闲人的缘故吧??华为绩效考核分为ABCD四等,D基本没有,A很少,在10%左右,BC差不多比例,有些人认为这个绩效直接和涨工资挂钩,其实没有太大关系,要是干得好,还要轮到公司工资调整机会才能涨。我得的C比A还多一个,也没有耽误涨工资。??华为的奖金不少,4-8个月的工资吧,不过要看产品线的盈利情况。??华为的股票也不错,是内部的股票,华为没有上市,这些股票还算不违法。分红较可观,当然与很久以前没有办法比了,由于华为近两年的规模急速扩张,后来的人什么时候能分到股票就不好说了。和我一起进公司的一些人还没有股票呢,跟别说后进公司的人了。??华为北研的食堂一般是两家供应商,有竞争,还不错。??华为北研的空调特点是夏天冷死,冬天热死。??由于很多人入职后,取得北京户口就离职,所以以后对取得户口但在劳动协议生效期间离职的人会所要违约金,而不是之前的完全自由离开。原文地址:
偶然看到,学通信的都对华为有点敬仰吧
郭巨侠的最新日记
······
&(4人喜欢)
······
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 · 313条内容
纪念汪老逝世二十周年 · 146条内容
以赤子之心澄澈映照世界 · 105条内容
你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 858条内容
这一天,你在干什么? · 364条内容
关注权力关系下的性侵受害者 · 399条内容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性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