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本石油需求消退石油管道需求大吗

中哈输油管道:中国替代进口俄石油的新路线
中哈输油管道:中国替代进口俄石油的新路线
& & 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双方共签署了9个文件,涉及能源、交通、农业等领域。其中,《关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塔苏至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山口原油管道建设基本原则协议》,标志着中哈石油管道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与此同时,沉寂多时的中俄石油管道问题很可能将于9月得出最终结论,这是迄今为止,俄方有关人士对中俄石油管道问题进展最为明确的答复。而今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访问俄罗斯。&&&&对中国来说,中哈输油管道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远远超过翘首以待的中俄“安大线”。&&&&中日俄管线博弈&&&&日本政府以优惠条件做诱饵,试图以“安纳线”替代“安大线”早为人知。但对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输油管道建设,日本方面甚至也表示出了相当的“关心”。由于日本提出建设“安纳线”,“安大线”计划已经搁浅,中国的当务之急是确保一条替代路线进口俄罗斯的石油。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日均549万桶,超过日本的540万桶,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此,日本方面从上到下同样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警惕。&&&&日本资源贫乏,长期以来,虽一直谋求能源消费多样化,但现在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仍高达约50%(高峰时期为77%)。所以,日本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一向很敏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日本倍感压力。5月14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的《2003年度能源白皮书》预测,随着今后中国汽车的普及,2010年至2020年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达到与日本同等规模,2030年将增加到日本的2倍以上。&&&&日本方面十分倾心于中国政府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与石油资源丰富的沙特、俄罗斯以及非洲的苏丹等国加强关系。有些人士甚至担心中国在产油国家和地区加强影响力,从而掌握石油主导权。日本国内的石油销售公司对中国石油需求扩大抱有戒心,十分关注中国确保石油资源的动向。认为中国的动向很可能使日本对产油国影响力下降,也可能引起原油价格上涨,或许会出现互相争夺中东原油的事态,因为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中,从中东国家进口的比率占51%,而日本原油进口的90%以上都依靠中东。中国具备脱硫装置的石油冶炼设备不足,使中国无法提高含有硫磺成分较高的中东产原油的进口比率。但随着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业资源大臣纳伊米今年4月访华,双方就扩大中国福建省炼油厂的高硫磺原油处理能力项目达成协议,这将可能导致中国扩大从中东的进口,从而与日本展开更激烈的竞争。&&&&由于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进口路线兴趣浓厚,尤其对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颇为关心,认为它可能取代“安大线”计划。要想达到利用中哈管道向中国出口石油之目的,只需重新启用上世纪80年代末建设的从鄂木斯克经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直达土库曼斯坦查尔朱的输油管。这条输油管经过阿塔苏镇,这恰好是通往中国油管的起点。因此,日本方面也在揣度俄罗斯的立场:俄罗斯的对中哈管道的关心正与日俱增,从俄罗斯的鄂木斯克到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的输油管道2004年已经正式开始输送石油。如果中哈间的输油管道建设完工,俄罗斯的石油将可以从阿塔苏运送到新疆的乌鲁木齐。因此,即使“安大线”受挫,中国以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亚为起点的管线输送战略已经取得稳步进展。&&&&中哈油管尘埃落定&&&&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哈萨克斯坦就一直是中国在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合作伙伴国。1997年9月,中石油击败俄、美等国的大型石油公司,成功获得了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和乌津两大油田的开采权。当时,中哈双方就提出两国共同建设运营从上述两油田至中国新疆的输油管道,与此同时提出的还有中俄石油管道项目。&&&&1997年至1999年,中哈双方完成了管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当时的设计方案,中哈石油管道将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途经中石油在哈购买的阿克纠宾油区,横穿哈全境至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工程分三期完工。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281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预计管道总造价为30亿美元,其初步设计年输油量2000万吨。但因哈石油年产量难以确保这条管道进行赢利性运转所需的2000万吨最低供油量,以及哈萨克斯坦到中国新疆的管道工程成本较高、石油供应量不充分及开采成本太高等种种原因,此项目的整体建设随后被迫搁置。中国每年仅通过铁路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约150万吨的石油。&&&&近两年来,国际范围内出现原油紧缺,中国能源危机加剧,国内石油需求量呈高速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哈国内石油开发进程加快,出于陆地石油进口与海洋石油进口并举的考虑,中哈石油管线项目再度提上日程。2002年底,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华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与中国领导人共同商谈铺设中哈输油管道项目。今年5月17日,中哈石油管道再次把中哈两国的经济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未雨绸缪终使水到渠成&&&&2002年,中石油与哈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共同出资修建了中哈原油管道的先期工程肯基亚克——阿特劳段,管道全长448公里,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最终年输油能力1500万吨。日,管道全线贯通,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哈境内修建的第一条输油管道。2004年计划输油590万吨。&&&&据刚刚签署的《关于共同开展中哈石油管道分段建设投资论证研究的协议》规定,在保证资源落实的前提下,中哈双方同意中哈石油管道建设项目按照以下基本条件和参数完成投资论证:一期,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建设,管道输油量为每年1000万吨~2000万吨。二期,继续建设肯基亚克——阿塔苏石油管道。根据设计的输油能力,研究扩大阿特劳——肯基亚克石油管道输送能力的可行性。双方同意将根据资源的落实程度,研究把整条管道的输送能力扩充到每年5000万吨。&&&&根据中哈石油协议,2005年后每年将有1000万吨~5000万吨的原油从哈萨克斯坦运往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不均衡地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哈管道项目是中石油长远战略中的一部分,中石油自1997年起操作该项目并为之陆续投入资金与先进技术,此次谈判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中石油自1997年6月参加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私有化投标并中标以来,截至2002年底,对阿克纠宾油气田的开发投资已达到6.85亿美元,比合同规定的5.8亿美元多投资1.05亿美元。2003年5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财政部国有资产私有化委员会,通过哈国证券交易所出售了其拥有的中油国际阿克纠宾股份公司25.12%的股份,中石油经过竞标购买了这些股份。目前,中石油拥有阿克纠宾股份公司85.42%的股份。中油阿克纠宾油气公司通过引进中石油的油田开发技术,实行了体制改革和机构重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经营业绩不断提高。原油产量由1999年的230万吨提高到2003年的465万吨,公司的经营效益逐年提高。&&&&目前中哈双方正就从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铺设方案的可行性问题做深入研究,有望于近期再次达成协议。协议一旦达成,中哈天然气管道将可以与西气东输线路实现连接,共同供气。&&&&中国能源燃起新希望&&&&中国此举既可参与开采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又可通过铺设输油管道与中亚地区现有的和正在计划修建中的石油输送管道网络接轨,建立一个通向中东和里海地区石油的陆上输送线路,从而站到“泛亚全球能源桥梁”的战略位置上。&&&&哈萨克斯坦与新疆接壤,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必将使新疆成为中国油库,其中的部分投资转化为对当地产品的现实需求,也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里海地区的石油储量估计在900~2000亿桶之间,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8%,石油储量价值达4万多亿美元。天然气储量保守估计也有14万亿立方米左右,占世界总量的4.3%。目前,俄罗斯掌握着里海能源外运3个管道中的两条:从哈萨克斯坦至新罗西斯克的“里海管道”和巴库至新罗西斯克管道。4月29日,哈萨克斯坦能源矿产部在第一届里海论坛上披露,为实施里海哈萨克斯坦区域国家开发纲要,需要280亿~300亿美元的投资。&&&&近日国际油价飙升,原油价格一再创21年来最高水平。国际原油飞速上涨尽管有中东巴以问题不断升级、欧佩克成员国联手哄抬油价和世界石油巨头壳牌公司虚报产量引起世界范围内对当前世界石油产量真实性的质疑等因素,但中国因素也是石油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80万桶,达到了8100万桶。其中,中国的需求增加了100万桶,超过增长总量的一半。中国因素可能会扰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今后几年控制油市的努力。&&&&由此来看,中哈石油管道意味着中国与中亚、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建立关联,将可以不再仅仅通过海上输入石油。一直以来,中国的石油来源必须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红海。这给中国的外交带来诸多不便。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意味着中国将摆脱困难重重的海上运输,直接从陆路进口石油,从而减少利益冲突、延缓对峙,也加强了中国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使中国利益进一步与主流国家一致。&&&&2020年后中国能源怎么办?&&&&2020年前,中国的能源领域估计需要近1.4万亿美元的投资,相当于拉丁美洲和非洲两大洲的能源领域投资总额,但是,资本投资将受到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妨碍。不过尽管如此,中国的能源领域投资额仍将以年均20%的速度高速增长。中国石油年需求量将从2002年的2.478亿吨激增至6.2亿吨,相当于每日1274万桶。到2020年,石油将占中国总体能源结构的31%,而目前是22%。中国总体能源消费将触及28.3亿吨标准煤当量,远高于2003年的15.6亿吨。&&&&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及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缺口日益扩大。中哈石油管道以及即将落定的安大线顺利投产有望填补中国2020年以前的石油缺口,但是,2020年以后怎么办?&&&&海湾资源基本被瓜分殆尽,目前的里海也面临着俄罗斯、美国甚至日韩的虎视眈眈。中哈石油管道仍是中国能源的权宜之计。中国要从根本上解决石油缺口和能源危机,首先必须自上而下加大节能意识,将其提升到法律台面上。同时,国家要投入资金寻找新的替代能源。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东线天然气管道——中俄能源合作新的里程碑
13:37:23&&&中国石油报
  中国石油报7月1日讯& 6月29日,黑河首站施工现场焊花飞舞,承载着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纽带与桥梁作用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建设正式破土动工。这是世界管道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我国四大能源通道之一的北方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新建3170公里,穿越极寒之地、永冻土和小兴安岭森林地区,在白山黑水间挑战着世界管道工程建设的种种极限。继中俄原油管道之后,一条横贯亚欧的跨国气龙即将腾飞,跃动在神州大地,成为中俄能源合作新的里程碑。油气为媒互利共赢谱写中俄能源合作新篇章蜿蜒的油气管道输送的不仅是“工业的血液”,它的走向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地缘政治关系。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快速推进,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攀升,而急需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的俄罗斯,油气发展正逐步将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特别是极具市场潜力的中国。油气为媒,中俄两个近邻国家共同推进互惠合作的意愿愈加强烈。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潘继平表示,中俄天然气合作有助于推进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增加我国天然气供应,极大缓解我国以煤为主的北方能源供需矛盾。同时,有助于俄罗斯推进油气出口多元化战略,推动远东地区开发,带动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好转。目前,我国人均天然气消费量和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均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和增长速度已经引起了世界关注。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3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超过4500亿立方米,进口量超过1800亿立方米。作为中国友好近邻的俄罗斯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石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均居世界第二,能源产品在其GDP中的比重占40%。分析显示,预计到2030年前,俄天然气年开采量将达到8800亿立方米至9400亿立方米。供需相契,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上越走越近。特别是近两年,在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和大力支持下,中俄关系大踏步地发展,两国能源合作也在提速前行。2008年,中俄两国建立了副总理级的能源合作机制,负责统筹协调两国能源合作并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2009年4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中俄政府关于石油领域合作的协议》,同意建设中俄原油管道,并授权中国石油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共同建设;2013年9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签署股份收购协议,购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20%的股份权益;2014年5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俄罗斯将每年向中国输送天然气380亿立方米。一系列油气合作重大协议的签署,使中俄能源合作提速前行,也让两国认识到互利共赢的合作符合彼此愿景,两个友好邻邦的手再次紧紧相握,两国能源合作也步入实质性进展阶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工更是将两国天然气合作从一纸协议变成了切实的行动。而中俄之间的第二条天然气运输线路——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也在酝酿中,双方于2014年11月签订了《关于沿西线管道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供气规模为300亿立方米/年。东西两线气流滚滚,将使俄罗斯对我国天然气供应量有望达到每年近700亿立方米。随着我国四大能源通道格局构建,全球陆上供气重心向亚太转移,俄罗斯也有望成为东北亚供气的“桥头堡”。互为最大邻国,同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中俄双方开展能源合作是内外因共同促成的,这种合作是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多元化进口来源将显著增强我国油气供应能力,减少对单一进口源的依赖,为我国能源安全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而这一合作也有利于俄罗斯实现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提高其在亚太油气市场影响力。油气为媒,能源金桥拉动中国和俄罗斯互利共赢。正如张高丽副总理出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境外段开工仪式时所说,中俄天然气管道将成为“联结两国传统友谊和友好合作新的重要纽带”。抢抓机遇深化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俄能源合作是一个多维度合作,需要宽松的经济环境和政策支持,对金融、物流、经贸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无疑为中俄能源合作释放了积极信号。3月28日,、外交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俄罗斯作为线路上的核心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举足轻重。而这一战略构想也得到俄罗斯的积极回应。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期间,中俄两国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从战略高度、以更广视野全面扩大和深化双方务实合作。能源合作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欧亚战略对接的“黏合剂”和双方务实合作的“火车头”。莫斯科国立大学世界政治系主任安德烈·柯克辛认为,中俄天然气合作传递出了一个明确信号,俄罗斯已在该领域找到了合作伙伴,帮助维持俄罗斯的对外经济纽带。作为彼此重要的合作伙伴,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在增进互信中不断深化,双方积极拓展油气上下游全面合作,包括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炼化和精细加工合作。作为集气田开发、LNG贸易、项目融资、工程建设为一体的上下游一体化合作项目,亚马尔LNG项目无疑是中俄众多油气合作项目中的一大亮点。2014年1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完成对亚马尔LNG项目20%股权的交割,计划年产1650万吨LNG和120万吨凝析油,300万吨液LNG将通过油轮沿俄罗斯北冰洋航道输送到我国。不仅是中国石油企业在积极参与俄罗斯油气项目建设,俄罗斯对华项目投资同样抱有兴趣。早在2007年,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就在天津注册成立合资公司中俄东方石化公司,并由双方共同建设天津炼油厂。2014年5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天津炼油厂投产及向该厂供应原油的工作进度表》和供油主要条件的文件,预计2020年,原油加工能力1600万吨/年的天津炼油厂将成为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炼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积极推进能源合作过程中,中国石油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努力使油气合作成为惠及中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将直接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气田开发提速,带动中俄两国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建设,推动钢铁冶炼、制管、装备制造等基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市场需求不振的石油管材行业,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工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第一条1422毫米口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预计创造约130万吨的管材需求,将使国内管材需求量提升10%以上。为此,中国石油提前开展1422毫米X80管线钢管应用技术研究,管道局牵头历时三年攻克了管道制造、断裂控制、装备开发等难题,形成了13项技术标准,申报国家专利8项,大幅提升了我国油气输送管道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此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还将带动管道沿线地区的运输、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管道运营期内,将为当地提供数千个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创造税收数百亿美元。中俄双方扩大和深化能源合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正如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所说:“中俄两国今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中达成合作协议,将把双边贸易额提高至1000亿美元,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是一个开始。”中俄能源合作之路必将成为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连接友谊之路。福气福祉惠及民生推动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与黑河相隔千里的北京,同样在期盼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工,对清洁绿色发展的渴盼,对这条管道建设寄予了更多期待。刘海超,在北京学习生活7年的他,把北京看做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如今,他已是管道局设计院的一名勘察队员,身在祖国东北边陲,用脚丈量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心却牵挂着千里之外的北京,“我就一个心愿,让中俄东线的天然气早日进入千家万户。”随着中国城镇化加速推进,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能源紧缺、环境约束加剧、碳排放增长过快等问题在城市集中体现,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病”在全国各地蔓延。“病根”直指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以其清洁、高效等优势成为优化能源结构的一剂“良药”。来自俄罗斯的进口天然气将成为满足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的有益补充。根据初步设计,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国内段起自黑龙江黑河首站,止于上海末站,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上海9个省区市,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项目投产后,每年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将优先供应给环境治理迫切的京津冀、市场承受能力较高的长三角和管道沿线东北地区,满足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需求。中俄西线,还将把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生产的天然气输送至新疆,为西部地区送去“福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不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而且是更为清洁绿色的动力。与煤炭相比,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进口天然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粉尘排放量84万吨,可使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的引进对提升我国东部地区清洁能源供应量,改善我国大气环境、治理城市雾霾、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一条绿色的能源动脉,在改善大气环境的同时也在保护着脆弱的自然环境。管道沿线多是冻土层,还要穿越河流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保护区,这些都对管道施工建设和运行提出了极大挑战。因此,在管道前期规划中充分考虑潜在环境风险,针对不同区段的环境特点制定了水体保护、森林防火、土质分层回填等具体措施,减少对管道建设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东西并举”指日可待,连接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在朵朵焊花中铸成现实。届时,每年有近700亿立方米乃至更大数量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到达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中,以及长三角地区,东西两线将实现与西气东输等国内管网互联互通,血脉相连,共同为我国经济腾飞注入强大动力。专家点评石泽:中俄能源合作稳步向前推进专家:石泽职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观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实施,对于两国而言都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开工,这是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件大事。它预示着双方签署的这笔“世纪大单”正在按照商定的路线图稳步向前推进。这个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中俄实现互利共赢,对于两国而言都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管线落地首先有利于保证我国能源来源多元化。以往,中国能源进口大都需经过马六甲海峡。在中国建成连接与中亚、缅甸的天然气管道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国内段的开工,将为中国又打开一扇北部的输气“窗口”。去年,中国进口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200亿立方米,其中有近一半来自海外。未来中国对境外天然气的需求仍将呈现增长之势。按照中俄天然气合作协议,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380亿立方米。这还不包括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的进气量。从数字上明显可以看出这条管道对于满足国内用气需求、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意义。此外,这条管道无需经过第三国,是较为经济安全的一条能源通道。其次,鉴于天然气洁净和环保的特性,管道建成后将会在减轻我国环境治理压力、改善能源结构发挥积极作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国内段辐射环渤海经济圈,联通陕京、西气东输等天然气管道。这将对缓解东部、华北天然气用气缺口发挥关键性作用,将改善东北、华北地区长期以来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有利于我国构建和形成合理的天然气布局。从长远来看,东部获得稳定充足的天然气供应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管线建成通气后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实施气价改革。气价倒挂已经成为行业亟须破解的难题。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解决进口越多亏损越大的问题。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条管线为其打开了亚洲市场,平衡了俄罗斯以往主要向西出口天然气的贸易格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对于俄罗斯促进东部开发、实现国家经济振兴更是具有战略意义。此外,天然气出口将会缓解俄罗斯资金短缺的局面,弥补因为受西方制裁而蒙受的损失。庞昌伟:中俄天然气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专家:庞昌伟职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观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互利双赢,可以各自实现利益最大化,驱动边境和毗邻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美欧因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行严厉制裁、欧盟压缩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的背景下,俄罗斯能源战略开始真正转向东方中日韩市场,具有重大的地缘政治经济意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开工建设,标志着中俄天然气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俄罗斯能源战略东向转移将首先开辟天然气消费增长迅猛的中国市场,带动管道途经的阿穆尔州天然气化,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其在俄联邦的经济地位。对中国经济而言,这有助于改变我国天然气消费格局,以及中国东北重工业转型升级,接替大庆油田、吉林油田和辽河油田的产能,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别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区将获得天然气化工原料,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随着城市天然气管道配套设施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居民日常生活将用上清洁环保的天然气,未来东北的天更蓝、水更清。中国黑龙江与俄罗斯山水相连,最接近俄罗斯东部油气管道气源地。按照油气供需区域化原则,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互利双赢,可以各自实现利益最大化,驱动边境和毗邻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在中央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可以大力推进与俄罗斯远东边境的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自由贸易区建设,吸引双方内陆企业合资建设高附加值、高能效油气化工生产线,拉长油气化工产业链,造福当地人民。余家豪:俄罗斯“东移亚洲”与中国“一带一路”不谋而合专家:余家豪职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中心特聘研究员观点:俄罗斯“东移亚洲”策略与美国“重返亚洲”策略之间的竞争将在这一地区展开。从2013年中俄的原油供应合同到2014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管道天然气协议,再到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5年战略伙伴协议的签署,过去3年内,中俄油气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可以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能源东移的加速与中国“一带一路”规划的提出不谋而合。中俄在天然气和石油两大领域达成了里程碑式项目,将中俄油气合作提升到了战略层面。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包括能源的交易,还包括相互投资资源公司,在能源领域为双方未来的计划定制项目。对于俄罗斯而言,中俄能源合作将有力推动其能源战略东移,从而达到其以亚洲市场平衡欧洲市场的目的。对于中国而言,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入将有助于改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双方的合作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也将产生益处。对于东北亚地区而言,俄罗斯—中国—韩国管道天然气联盟一旦实现,将会增加降低亚洲液化天然气溢价的压力。同时,俄罗斯“东移亚洲”策略与美国“重返亚洲”策略之间的竞争将在这一地区展开,中国很可能会成为能源地缘政治的中心。中俄油气合作历程2005年1月8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关于进口4840万吨俄罗斯原油的长期贸易合同》,俄罗斯2005年至2010年向中国供油4840万吨,并从中国贷款60亿美元。2006年3月21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关于斯科沃罗季诺至中俄边境段原油管道设计和建设问题研究会议纪要》;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关于在中国、俄罗斯成立合资企业深化石油合作原则协议》;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2009年2月17日,中俄两国草签《关于石油领域合作的协议》,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关于斯科沃罗季诺—中俄边境原油管道建设与运营合同》,并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分别签署了开展长期原油贸易的协议。4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中国境外段工程开工。5月19日,中俄原油管道中国境内段工程开工。10月13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关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中俄上下游领域扩大合作备忘录》。2010年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全线竣工。同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分别签署《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输油站至中国漠河输油站原油管道运行的相互关系及合作总协议》《俄罗斯向中国供气主要条款框架协议》《中俄原油管道填充油供油合同》。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生产运行,输送1500万吨原油/年,为期20年。5月31日,两国副总理共同主持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日签署的〈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议定书》。2013年3月24日,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俄罗斯向中国增供原油的框架协议》,确定东线增供原油2013年不超过80万吨,然后逐年增加,从2018年将达到1500万吨/年;西线供应原油700万吨至1000万吨/年;向东方石化供油910万吨/年。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原油增供协议,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备忘录》。6月21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对华长期供应原油贸易合同,确定从东线增供原油2013年不超过80万吨,然后逐年增加,从2018年开始,增供原油将提高到1500万吨/年。同日,中国石油还与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签署收购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20%股份的框架协议。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上海共同见证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管道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将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9月1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开工,俄境内段全长2680公里。10月13日,中国石油分别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关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运营的技术协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的协议》。11月9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关于沿西线管道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确定供气300亿立方米/年,供气期限30年。中国石油和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关于万科油田项目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确定在万科油田开展合作的意向,俄方邀请中国石油购买万科油田部分股份。
相&关&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全球石油需求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