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力表的尺寸字母是跳动的

→ 看视力表上的字母是歪的是什么原因?
看视力表上的字母是歪的是什么原因?
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性别男:主要症状:视力表上的字母是歪的,还有飞蚊症.发病时间:一年化验检查结果:无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曾经做过青光眼手术 效果还好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白内障,青光眼,泪囊炎,斜视,视光疾病
帮助网友:1598称赞:295
&&&&&&你好,你的情况很像是黄斑变性&&&&&&你有飞蚊症(说明玻璃体不大好)有过青光眼(眼底条件肯定也差)&&&&&&黄斑变性目前已被视为老年人致盲的“第一原因”.黄斑是视网膜中最重要的部位,控制着一个人白天所有的视力.但随着年龄增长,黄斑会出现病理性病变,从而引起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如任其发展,会导致阅读,驾车困难和无法看清他人面容,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直至失明.另外,生活在高海拔地区,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吸烟,营养不良的人,患病几率也会增加.&&&&&&
当然,预防黄斑变性也并不是说没有方法.比如,不要吸烟;合理饮食,多摄入绿叶蔬菜,少摄入高脂肪食物;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及血压,血脂,血黏度;服用抗氧化剂,即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和补充微量元素等.&&&&&&
此外,病情发现得越早,治疗效果也越好.黄斑变性的预兆是视物变形,视力所及处,正当中会出现一块黑团状的盲点.出现这样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糖尿病病人在5—7年后几乎都会出现黄斑变性,因此至少每半年要做一次眼部检查.&&&&&&
建议:还是去医院作个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等)如果确诊得了老年性黄斑变性,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根据病情可以选择激光治疗.&&&&&&
帮助网友:873称赞:160
&&&&&&您好,您说的看字母歪可能是视物变形.原因有眼源性,脑神经源性,精神性三种.最常见的是眼源性.常见疾病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病变,周边性葡萄膜炎,脉络膜渗漏症,视网膜脱离,后极部脉络膜肿瘤,屈光不正或调节异常.&&&&&&飞蚊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无需治疗,病理性的原因有玻璃体炎症,出血,变性等所致.上述病变可以用裂隙灯,眼底镜,三面镜等检查发现.建议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对因治疗.
疾病百科| 青光眼
挂号科室:眼科
温馨提示: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过度用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以60岁老年人群高发)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眼压升高、头痛眼胀、恶心呕吐
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西医手术治疗、中医治疗
参考价格:16.55
参考价格:17
参考价格:23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浑浊等眼病的治疗...
参考价格:¥17
本品用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浑浊等眼病的治疗...
参考价格:¥17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视力表知多少
一、视力表的发展历史:纵观历史,发现前人对视力表做过的不断改进,也明白不同视力表的优缺点啦。
1、1861年Francisus Donders首次使用“视力(visual
acuity)”一词,并将其定义为视敏度(sharpness of vision),即受检者主观视力与标准视力的比值
1862年荷兰人Hermann Snellen
发明了著名的Snellen视力表。他首次使用了经物理方法处理后的视标(optotype)。Snellen定义的标准视力是识别一个正对5分弧度视角的视标,视标分解后,人眼能分辨的最小视角是1分弧度。自此以后,Snellen视力表沿用至今,没有显著的改变。
3 、 ETDRS视力表的原形早在1867年John
Green已经设计出来了。除了每行采用11个字母外,其它设置同ETDRS视力表,但是因为时间太早一直被人遗忘。此时的Green视力表的行间距是成比例的,视标的大小按几何数变化。
4、因为Snellen视力表的视标在不同方向上的视角是不同。1888年Eemund Landolt
发明了Landolt C 字视力表。C
字视标的是一个各向半径相等的圆,只要视标的任意一个方向是标准的5&视角,则该视标在360度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一定是标准的5&视角。但事实上这种视力仅在实验室里测量较好的视力(比如飞行员的视力检测),在眼科临床上较少应用。
5 、 1959年Louies
Sloan在26个字母中选取10个字母,称之为Sloan字母。这是因为Snellen视力表选用的26个字母的识别难易程度不一样。比如A和L就较E要容易识别。Sloan视力表中10个字母识别难度大致相同。
6、 1976年Ian Bailey和 Jan
Lovie发明了Bailey-Lovie视力表。此视力表的每行为5个字母,相邻字母的间距是一个同行字母的宽度,行间距是成比例设计的,所以拥有相同的拥挤效应,使得视力测试的结果只与字母大小有关。Sloan视力表和Bailey-Lovie视力表的视标大小都采用了几何数的增率变化。
7、 198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S-NRC)采用Sloan
字母和Bailey-Lovie视力表的行间距制成的视力表应用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Eearly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ETDRS)的研究,所以就把它称为ETDRS视力表,此时的视力表是每行10个字母。1982年Frederick[3]
(上标)在此基础上做了改动,设计了3张视力表,每张视力表中每一行改为5个Sloan字母,不同的视力表是分别检测左右眼和双眼视力,以消除受检者对视力表字母的记忆作用。目前被认为是国际临床研究成人视力的“金标准”。
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视力表是《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标准对数视力表》。
《国际标准视力表》是1952年由孙济中和周诚浒教授按照1909年第11次国际眼科会议标准绘制而成,由中华医学会推荐使用[5](上标)。《标准对数视力表》是1966年缪天荣教授设计完成,经国家标准局审查批准成为国家标准(GB),由卫生部于日发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
2、视力记录方法
目前常用的视力记录方法有分数制、小数制、五分制和LogMAR制。
2.1分数制 以
Snellen视力表为代表,以测试距离和字母高度来表示视标的视角大小。Snellen分数中,表示字母高度的数字5&字母高度所对应的距离。在采用分数记录法,V=d/V
(d代表了被检眼跟视力表的距离,V代表了相对5&字母的距离)。如用6m为检查距离的视力表在6m处恰好看到1&视角的视标记为6/6,如在6m处只能看到正常眼在60m可以看到视标记为6/60。
英美国家采用20英尺(feet)为标准距离,其记录有20/20和20/200。通常所见的20/40所代表意思是在20英尺距离时所能看得清最小视标的视角为40&。ETDRS视力表的常规记录方法为:受检距离(4m)/所能识别最小视标的高度(以m为单位)。
2.2 小数制
1875年法国的Monoyer提出用视角的倒数为视力的记录方法,即:V=1/视角。实质上将Snellen分数化为小数值后,也就是小数法。
2.3 5分记录法
1958年由我国缪天荣创造。即将视力分成5个等级,1分为光感,2分为手动,3分相当于50cm指数(即小数制的0.01),4分相当于小数制0.1,5分为标准视力(1.0)[5]。
5分记录法与目前国际流行的视力记录方法不能接轨。同时因缺少0.7和0.9两行,不便于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临床科研中,多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和LogMAR视力表对视力进行评价。
LogMAR视力是指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视力(Logarithm of Mininal Angle
Resolution)。它使用最小分辨视角(MAR)意义在于:①MAR是视力测量的绝对值,②任何视标大小增率的视力表均可以使用,③在不同检测距离视力表中可以直接比较,④可以在远近视力表之间进行视力的直接比较。⑤很容易转换成Snellen视力表的分数值或是小数值。⑥目前国际通用的视力记录方法。LogMAR视力是临床科研中统计平均视力的最佳方法。
各视力表间视力的互换公式[1]:
Snellen视力=1/MAR&
5分记录视力L=lg(
1/MAR)+5=5-logMAR
LogMAR视力=lg(
1/小数视力)
小数视力(V)=antilog(-logMAR视力)
3、现行视力表有缺陷
  1989年我国颁布了视力表国家标准(
GB11533-89),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标准对数视力表》。经过20年的临床应用,人们发现该视力表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大视标个数较少,仅1~3个,对患明显影响视力的眼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患者的视力变动难以进行评估;视标之间的距离不等,拥挤效应不一致,影响弱视儿童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每行视标数不同,影响测量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的是五分法记录视力,与目前国际流行的视力记录方法不能接轨。
  我国采用的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视标排列方式沿用的是1862年Snellen发明的视力表样式。1976年美国加州大学的Bailey和Lovie两位教授对视力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观点,按照他们的原则研制的ETDRS视力表可对视力进行精确评价,其实用价值和科学性得到了眼科界的认可,作为视力检查的金标准在国外多项临床试验中使用。而我国因为一直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所以视力测定结果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时常得不到国外学者认可。
4、新视力表每行四个视标
  根据生理物理学的Weber-Fechner法则,当视角大小以几何增率变化时,视力呈算术增率变化。只有将视角的对数作为表达视力的值(即将视角进行对数处理),才能完全符合Weber-Fechner法则,这就是视力和视角之间对数关系的理论依据,也是目前所有对数视力表的设计基础,也就是说只要按照Weber-Fechner法则设计的视力表都可以称为对数视力表。选用最小分辨角对数即LogMAR(logarithm
of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作为视力的记录方法,设计的《标准化LogMAR视力表》既符合国家标准,又可与国际接轨。
  《标准化LogMAR对数视力表》采用识别度一致的视标;每行视标数为4个,共14行;视标大小及排列采用均匀的几何增率,每两行视标变化率为;视力检查距离缩短为3米,不必再用提升检查距离的平面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验光看视力表的时候,请问是一定要看清E字母还是只用指出方向_百度知道国际标准视力表上的是哪个英文字母_百度知道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视力表的尺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