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天子给粉丝音乐福利派发福利真假?

皇帝如何给“员工”发年终奖?--百度百家
皇帝如何给“员工”发年终奖?
摘要 : 对于这些有办法搞额外收入的官吏来说,其实“帝国公司”的老板即皇帝给不给他们发年终奖都无关紧要,他们自有办法让荷包暖暖的,年过得肥肥的。
文/ 廖保平
时下正是发年终奖的时候,据说发的形式五花八门,有的公司给员工发两元彩票作为年终奖,有的发一箱馒头作为年终奖,有的则“煮酒论奖金”,“喝多少拿多少”……。也有的吐槽叫屈,说能按时拿到工资就不错了,还想要奖金?做梦吧。可谓几家几家欢喜几家愁。
那么,古代有没有年终奖呢?古代是怎样发年终奖的呢?
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不像现在有这么多“企业”和“打工仔”,具体在古代一些冶炼和手工作坊,以及商铺等所谓的“企业”里,老板是如何给“员工”发年终奖的,较难考证。但“帝国公司”的老板——皇帝,为自己请来的打工仔(官员),尤其是“高管”发年终奖,也就是皇帝对官员进行赏赐(皇帝发东西不能叫发,得叫赏赐),以资慰问和奖励,是有史查的。
一般而言,古代年终奖源于汉代的腊赐。汉代皇帝每年两次重要节日定期赏赐百官,分为春赐和腊赐。据《汉官仪》记载,春赐是“立春之日,遣使者赐文官司徒、司空帛30匹,九卿15匹;武官太尉、大将军各60匹,执金带吾、诸校尉各30匹。武官倍于文官”。
腊赐则“大将军、三公,腊赐钱各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丞、郎各&汉尚书令印万5千。千石、六百石各7千。侍御史、谒者、议郎、尚书令各5千”。(同上)
腊月接近年关,腊赐就与现在的年终奖非常相似了,因此,汉代的腊赐又常常被视为最早的年终奖。
为让官僚过肥年,腊赐明显厚于春赐,且不仅高官者得赐,连边郡小吏也有份,只不过数目很小而已。据说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钱,年薪大约25万元。仅腊赐钱一项,就比一年的工资还多。
问题是,像汉朝这样,连边郡小吏都能获得皇帝发的年终将的情况是极少的。更多的时候,各级政府的中下级官吏,不可能获得皇帝的赏赐。他们的年终奖要靠各级政府自己想法办。
各级政府的官员能想的办法,就是官署搞创收,创收所得,用于办公之需,也用于公款开销,一部分则官吏私分,私分的形式就包括了发“年终奖”。
其实,即便这样,底层的小吏(包括一些没有编制的胥吏、书吏、衙役等)所得的年终奖也是很少的。那是不是这些小吏要过苦年了?非也,底层小吏也有办法弄年终奖的,那就是“吃拿卡要”,收受红包,以此作为年终奖。尤其是古代中央各部门的书吏,从来就不缺少地方官员孝敬的“年终奖”。我们试以清朝中央各部、院、寺、监等衙门的书吏收受“部费”为例加以说明。
清朝时地方因事因案到中央各部、院、寺、监等衙门办理,会交一点手续费作为书吏纸笔、饭食的赠银(注1)。因为各衙门的书吏没有编制,不拿工资,其给养有赖于饭食银。这份收入是公开合法的,清代针对饭食银曾设立专门的机构,如户部饭银处。
但是这些“位低权重”的书吏显然不满足于这点微薄的收入,于是开辟了“部费”。康熙年间名臣靳辅说:“各省销算钱粮,科抄部,承议司官,虽不乏从公议允之案,然遇值一事,或执己见,或信部胥,任意吹求,苛驳无已……经用钱粮之官,不得不行贿以求之,所谓部费也。”(注2)上谕:“外省各官,遇有题升,调补,议叙,议处,报销各项,并刑名案件,每向部中书吏贿嘱,书吏乘机舞弊,设法撞骗,是其常技,至运京饷,铜、颜料各项解员,尤受其累,自投文以至批回,稍不满欲,多方勒揩,任意需索,动至累百盈千,名曰部费。”(注3)
可见,“部费”是书吏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所得,用现在话说,就是“吃拿卡要”、“收受礼金”。地方有很多事情要到中央办理,如果不向部院书吏输送利益,“则屡次驳回”,或久拖不办。
咸丰年间曾任吏部左侍郎的段光清曾记述其亲身经历,足见书吏之黑:“向来部文升调,须本员先交部费若干,部中书办(书吏)方有部文到省。余素不谙此项馈送,不惟于部中书办未有馈送,即本省书办亦未有安顿也。故上宪虽升余同知,而部文久羁,终不行省。是以余升同知,究无明文。”(注4)就因为没有打点好处费,段光清调到地方任职的事迟迟不能办下来。
中央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以及其他中央部门,掌握着题升,调补,议叙,议处,报销,审理等权力,都有勒索部费的机会。
譬如户部有权批准钱粮报销,每年地方钱粮核销总量巨大,哪怕“报销部费拟以三厘为率”(注5),也相当可观。户部书吏因之收入为各部最高,有人说,“户部书吏之富,可埒王侯”(注6)既然户部的书吏富比王侯,下面地方官员孝敬的“年终奖”肯定不会少。
“工部事较简,然遇大兴作,书吏辄大获利”(同上)。就是说一遇到国家或地方搞大工程,工部书吏就来肥水了。
吏部、兵部管官员的升迁调动,部费也不菲,“文武补官,必请于部。书吏因缺之肥脊以索贿。贿不至,非驳斥,即延阁(搁)。故外官得缺,必到部打点。”(注7)这两部管官员调动,事涉官员切身利益,又岂能不在年终时节孝敬书吏呢。
刑部也不清闲,一旦有大案发生,胥吏们“操纵其事,暗地招摇”,“有部费者,则为援引轻例,且有竟将咨文沉匿日久潜消者;如无部费,虽督抚声明在所可宽,亦不准邀免。欺隐朦混,事同议异。”(注8)
礼部虽“向以穷署著称”,但在会试或大婚国丧之年,“吏乃大忙”,部费乃大进。(注9)
书吏之所以能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是因为“钱粮数目繁琐,头绪牵杂,非精于核算,洞悉款项,熟知卷案者,万难得其要领”,读死书出身的官员是外行,不过“总其大概而已”,“一切案牍,皆书吏主之”。书吏“权既重,则经用钱粮之官不得不行贿以求之”。(注10)
各地方为了方便办事,无不对中央各部、院、寺、监等衙门极尽讨好。难怪过去有一个说法,“未去朝天子,先来谒(拜见)书手”(注11)。去京城办事,还没有去朝见皇帝之前,先去拜见这些“点头不算,摇头算”的书吏。既是拜见,能不塞红包么。所以年终时节,京城真是车来马去,各衙门门槛都被踩烂。这种年终打点在过去叫“炭敬”,其实就是年终节礼,故又叫“节敬”。
不过,书吏收受部费也不能完全独吞,还得贡献一部分给上司,若无上司首肯,书吏也不敢放肆勒索。有些部门就干脆将部费收入建立“小金库”,拿来给大家做福利。可想而知,到了岁末,部门领导要进行“分红”,这就是大家的“年终奖”,人人有份,大家开开心心过大年。
所以,对于这些有办法搞额外收入的官吏来说,其实“帝国公司”的老板即皇帝给不给他们发年终奖都无关紧要,他们自有办法让荷包暖暖的,年过得肥肥的。
注1: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载《武汉大学》2004年
注2:靳辅《文襄奏疏》嘉庆四年(1799年)
注3:《清实录·仁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
注4: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5:曾国藩《曾文正公书札》
注6: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
注7: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
注8:《乾隆大清会典则例》
注9: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
注10:朱寿朋《华东续录·光绪朝》
注11:李清《三垣笔记》
注:此文为廖保平在百度百家首发,转载使用请告知本人:。
阅读(209261)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还可以输入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6万)
最新文章NEW
热门文章HOT NEWS
在残酷竞争中快速失血的滴滴快的不仅令其创始团体骑虎难下,双方的...
新媒体砖家15人浏览过
大家的评价
求职不是攻克一座山,而是种下一颗种子。为你喜欢的雇主留下你的评分
该公司暂无评价!争抢第一个写公司点评!
没找着想要的答案,仍有疑惑,快速提问
你适合提问:
用人理念,如:贵公司用人标准是什么?
我如何可以成为公司一员?
薪酬福利,如:贵公司多久可以提出加薪申请?
企业文化,如:贵公司最重视员工哪一方面的发展?
“关注”该公司的人还关注了以下公司
10人浏览过
曾经在该公司工作?贡献你的所知,帮助大家了解该公司
微信找工作,非常快,非常方便
在微信上搜索微信公众号“职友集”,或者添加ID:jobuihr
&打开微信扫一扫
你觉得该公司怎样?
深圳投资公司排行榜
深圳最佳人气招聘企业
*违反原因:
填写常用邮箱,用于接收该公司的最新动态
亲,请填写正确的电子邮件地址
帮助大家了解该公司,
使用以下帐号登录可以保存关注记录,更方便
系统根据你关注的公司,自动为你推荐以下公司
系统根据你关注的公司,自动为你推荐以下公司
微信公众号
手机适配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粉丝福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